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课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改 化学 教学

一、 新课改实验教学内容的变化

1.化学实验探究化。加强化学实验的探究化设计,使学生参与到实验探究的活动过程中来。这更有利于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主动、全面的发展。

2.化学实验生活化。从生活中学化学,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的问题,使学生更好体会化学的魅力。化学实验生活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身边处处有化学。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

1.难以转变传统的教学习惯和理念。虽然全国已经开始广泛推行新课改,但多年来传统的鲁教版高中化学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化学老师已经习惯依赖教材进行教学,完成教材要求的考试内容就可以完成教学目标,削弱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在传统的以成绩评价学习成果的教学模式影响下,慢慢习惯被动接受科学知识,缺乏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实践能力。

2.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在新课改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主要有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不仅设置了独立的化学实验教学主题和实验教学模块,从而使得化学学科的特征得以体现,而且还以各种方式将化学实验渗透到化学与性质、物质结构、生活等各个领域中。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将本节课需要做的实验安排在本节课知识讲解后再进行,并且在操作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校实验教学资源缺乏。随着这新课改的进行,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受到各方面的原因的限制,许多学校化学实验资源严重不足阻碍了实验教学的开展,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到资金和各个方面的影响,化学实验室严重不足,造成满足不了实验教学的现状。二是陈旧的实验设备不能满足新课改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设备存在安全隐患。三是专业的实验教师不足。对化学老师缺乏培训。

三、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措施

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化学实验具有生动性,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是过分强调化学教材中的记忆和规律,会使化学实验显得没有吸引力。所以,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重要工具,它的效力不容忽视。教师应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化学是有趣的、有用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在充满兴趣和求知欲的前提下,使学生理解所学化学知识的用途及其应用。

2.转变角色。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主导课堂,是知识的权威,不容置疑;学生俯首倾听,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填鸭式”教学中进行知识的死记硬背和应试能力的提高。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化师生角色,教师要从严肃、呆板的师长变成亲切、和蔼的伙伴,从知识的强行灌输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导。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真诚、平等地沟通,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3.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化学新课程要求学生以实验室的活动为手段,自己去设计实验、选择仪器、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并允许学生到实验室补做或复习尚未熟练的实验内容。在开齐课本实验的前提下,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家庭小实验和课外实验,让学生去查阅资料,根据获得信息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原因,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结合。高中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但是并非所有的化学实验都适合进行课堂演示和学生操作。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各有利弊,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适当取舍。演示实验直观、形象、生动,可以让学生现场观察化学元素的反应情况、理解化学反应的进程和化学原理的规律。但是一些有毒有害、难于掌控、不易操作的实验不适宜现场演示和实际操作,这时利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就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在实际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同样可以观察和感受到化学反应的利弊。

四、结语

只有切实落实新课改,不让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流于形式,才能落实新课程改革,将鲁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在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爱香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4。

高中化学课件范文第2篇

一、课程目标的比较

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应达的预期结果,是指导课程编制和实施的关键准则。它受制于国家(地区)教育方针政策,是国家(地区)特定学段培养目标的体现。《课标》提出“三个维度、两个层次”的目标体系:一方面,依据科学素养内涵从三个维度规定课程目标,强调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和谐发展。在总目标指导下,根据发展需要,提出必修和选修层次目标。必修强调为全体学生打下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选修化学模块的基础,选修则建立在必修之上,为不同潜能和特长的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基础;《纲要》提出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的课程目标体系。其中,必修“延续九年一贯课程的精神”,侧重从生活素养、生涯发展和生命价值角度,强调在延续国民教育目的之基础上,增进自我学习、表达沟通等能力,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课程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应用、基本能力掌握及科学方法与态度的培养。选修化学是“继续‘高中必修科基础化学’的基础化学教育”,相对突出“学科中心”,注重学科知识系统掌握与深化、实验操作与过程技能的养成、学科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从而为“衔接大学或进阶课程”做准备。

因此,两地课程目标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一致性表现为:⑴以基本科学素养培养作为课程宗旨;⑵根据必、选修课程定位,建立有差异、递进性课程目标;⑶课程目标均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层面。差异性表现在:《纲要》将“核心能力”单列以突出其重要性,并把知识与技能视为能力培养的要素;《课标》则将三维目标独立设置,强调三者同等重要、和谐统一;而且,《课标》非常强调辨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及思想品德教育。

二、课程结构与内容的比较

1.课程结构的比较

表1 两岸高中化学课程结构

由表1可知,两岸高中化学课程均由必修、选修构成,并体现层次性、发展性、选择性等特点,但定位有差异:《课标》规定全体学生应修习必修化学,然后根据兴趣与发展方向学习一个或多个模块选修模块(毕业要求6学分,理工科学生可修8至12学分);台湾必修课程则有选择性(学生修2学分即可),而选修课程对理工类学生而言,则成为共同学习的内容。

2.课程内容的比较

(1)表达方式

《课标》通过“内容标准”描述课程内容,在模块主题下安排“内容标准”和“活动与探究建议”栏目。其中,“内容标准”以学习目标形式呈现对应主题学习内容及基础性要求,“活动与探究建议”则为如何开展学习提供可操作性建议;《纲要》通过“教材纲要”、以“主题、主题内容、应修内容、说明、备注”等展示课程内容。其中,“应修内容”通过知识点形式呈现主题内容,“说明”则对知识点细化,“备注”又对部分内容学习范围作界定。

两地课程内容的表述差异较大:《课标》体现“学生为本”,以培养科学素养作为内容选择依据,界定对应的学习目标。同时,将学习内容、情境和活动紧密结合加以呈现,体现“融合论”课程观。“内容标准”还突出强调通过探究活动开展学习,意在引导转变学习方式;《纲要》则相对体现“学科本位”、以“学科中心课程观”为指导思想,将课程内容按学科逻辑划分并以知识点呈现。

(2)内容范围

表2为《纲要》设置的、台湾地区高中化学课程主题。

表2台湾高中化学课程主题

与《课标》对比,可看出两岸课程内容基本相同:⑴关注“物质”“结构”和“反应”等核心概念涉及的知识,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⑵关注内容在社会实际中的应用和价值,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整体取向;⑶注意内容的阶段要求,突出必修的基础性、选修的拓展与深化。

但在学科取向上,两岸课程内容存在差异:⑴《课标》将“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作为必修主题来设置,要求了解化学科学的性质特点、研究方法和社会价值,并掌握实验技能、体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探究;⑵《课标》将无机化合物内容安排在《化学1》,强调用分类、氧化还原反应来指导无机物的学习与研究,并在《化学2》“物质结构与性质”主题中进一步系统化。《纲要》则将其主要集中于选修,关注用物质结构理论指导其学习与研究;⑶“基础化学㈠”的许多内容(如“化学式”“结合反应与分解反应”“酸碱反应”等)为大陆九年级内容,“基础化学㈢”及选修“化学”中的许多内容(如“理想气体”“分压”“水的相变化”等)为大陆所不要求或仅常识性介绍;⑷大陆选修内容丰富、功能多样(有“学科中心”倾向、“社会中心”倾向、介于“学科中心”与“社会中心”的活动课程性质的三类模块)且具有选择性。台湾选修则大致相当于大陆《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核心知识的综合,“学科中心”倾向明显且不具选择性;⑸《纲要》将化学实验单列,且选修课程还赋予2学分,突出其地位作用。选修化学还附录了“物质的测量”,虽不列入教学,但目的明确——重视测量误差及实验数据有效数字处理,以培养学生对测量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正确观点。

三、教学实施与评价的比较

1.教学实施的比较

《课标》强调化学教学要贯彻新课程理念,优化教学策略,落实三维目标。《课标》用较大篇幅提出五项“教学建议”:⑴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⑵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⑷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⑸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纲要》则相对简单,用二百余字篇幅提出七点“教学方法”要求,包括:⑴该要求主要规定教学前应编写教学计划;⑵教学内容结合本地实际;⑶教学应关注学生知识经验、重视提供动手机会、落实因材施教原则、注重激发学生思考;⑷课外组织实践活动;⑸运用多种方式评价教学过程与结果。

《课标》的“教学建议”定位为有效教学策略指导与建议,《纲要》的“教学方法”则为广义的教学实施,包括教学常规、策略、评价、课程(资源)开发、课外活动等多方面。除此之外,两者差异还在于;⑴《课标》特别强调教学过程应努力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强调开展探究学习,培养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⑵《课标》更加关注学生个性特长与学习模块选择,强调做好“学生学习课程模块和安排学习顺序”的指导,实现差异性发展;⑶《课标》从“学科特征”角度剖析实验价值,强调实验在激发兴趣、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方法训练、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养成上的功能。《纲要》则侧重实验在激发兴趣、培养操作技能等角度提出相关的教学要求;⑷《纲要》提出“本课纲除掌握普通高中的教育目标之外,更顾及精英教育的目标,针对本课纲未涵盖之化学范畴,学校可自行设计进阶深化教材授课”的要求,强调学校、教师可依据地域特性和教育目标差异性作出选择。当然,就狭义教学而言,两岸“纲领性文件”教学实施的核心总体一致:强调化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经验、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实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开展实践活动等要求,从而实现激发学习兴趣、满足个体差异、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

2.教学评价的比较

《课标》提出“实施多样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课程模块的特点选择有效评价策略”以及“实施学分管理,进行综合评定”等“评价建议”,要求结合模块特点和要求、有选择地使用纸笔测试、学习档案袋评价和活动表现性评价等方式及采用学分管理制度,从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开展评价,使评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又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纲要》则从评价目标与类型、内容与要求、方式与内涵等提出“教学评量”要求。在目标与类型上,要求运用形成性、动态性、终结性等多种评量,“以诊断教学的成效,并适才适性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就,加以改进与辅救,以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内容与要求上,强调“应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从认知、技能与情意三方面对学生化学知识、实验技能与相关能力、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等综合评价;在方式与内涵上,采用“除纸笔测试外,亦可用课堂问答、阅读报告……等方式为之”,考评学生活动过程中“思考之周延性、逻辑推理之严谨性、反应之灵敏性及创意之精致性等各项表现”。

对于评价,两岸在评价目的、类型、内容与方式上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强调评价目标多元、方式多样,强调评价适切性、实效性和综合性。两者的差异体现在:⑴评价主体上,《课标》指向教师、学生和家长等,《纲要》更倾向于教师;⑵评价功能上,《纲要》更强调评价作为教师获取教学反馈的手段以检查学生学习掌握情况,《课标》则强调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状况做出判断、使学生了解自己进步情况并明确努力方向;⑶评价角度上,《课标》强调站在高中化学局部、整体两层面实施评价。局部角度强调应考虑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合理评价方式和评价策略,整体角度则强调综合评定、全面反映学生选课情况和学习发展过程。

四、启示与思考

由前分析,《课标》和《纲要》的核心思想整体一致:⑴强调高中化学课程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⑵把科学素养提升作为课程宗旨,强调知识、能力、情感等共同发展;⑶课程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既规定高中毕业的基础要求,又鼓励不同学生自主选择选修模块学习以满足个性特长与兴趣之需求;⑷以促进“学”为评价目的,主张评价多元化和方式多样化,坚持终结性与过程性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这也折射出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是高中化学课程制订与实施所坚持和完善的。

然而,因两岸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不同,《课标》和《纲要》有前文分析的许多差异。基于两岸课程“纲领性文件“的差异,下述方面值得大陆高中化学课程制订者、实践者借鉴与思考:

1.《纲要》设置“核心能力”栏目,强调教学必须关注核心能力培养,这是值得大陆借鉴的。虽然《课标》在“过程与方法”栏目中提出相应的能力要求,但因条目过多、内容笼统而难于把握,不利于改变大陆“关注知识教学、忽略能力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2.《课标》要求学生学习至少三个模块,《纲要》规定至少学习一个模块。这样的规定,从高中毕业要求看,大陆学生优于台湾学生,更有利于学科素养培养。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大陆高中学生必修阶段(特别是高一)学习任务相当繁重,《课标》能否在不影响化学素养培养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化学必学内容?

3.《课标》设置了多个选修模块,对于大陆报考理工类或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考生均有很大的选择性,这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发挥。然而,对于选修不同模块的学生,进入大学化学相关科目学习时,会不会受知识储备不同而影响?相比较,《纲要》强调学生学习统一的选修化学。

高中化学课件范文第3篇

1、了解原电池的定义;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极其工作原理;并学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2、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演示实验学会判断该装置是否是原电池装置、判断电池的正负极

3、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化学世界和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解决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加上老师的引导学生思考正负极发生什么变化,电子流动方向。)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实验法

教学过程:

【板书】化学能与电能

教师导入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式各样的电器进入我们的生活。

使用电器都需要电能。那么,我们使用的电能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答: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能.......

教师:我们来看看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吧

教师:由图看出火力发电占发电总量的首位、其次还有水力发电......

教师:我们来看这幅图思考一下火力发电过程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学生思考】让学生思考1分钟.。

教师: 通过燃烧煤炭,使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加热水使之汽化为蒸汽以推动涡轮机,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

燃烧 蒸汽 发电机

【投影】化学能热能机械能(涡轮机)电能

教师:但是煤炭发电有很多缺点,大家一起来说说。

学生:污染大、转化率低、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

教师:那么是否可以省略中间的过程直接由化学能电能?

【实验一】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

【现象】Zn片上有气泡(H2), Zn片逐溶解;Cu片无明显现象。

【板书】Zn片上发生反应:Zn + 2H+ == Zn2+ + H2

【实验二】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与电流表连接,并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并解释

原因。

【现象】Zn片逐渐溶解但无气泡;Cu片上有气泡(H2);电流计指针偏转。

【设疑】为什么只在铜片和锌片上连接了一条导线,反应现象就不同了呢?思考一下。

【学生讨论】一分钟

教师: 指针偏转,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说明发生了电子定向移动。Zn 比Cu活

泼,用导线连在一起时,锌片逐渐溶解,说明Zn片失去的电子,电子经导线流向Cu片, 溶液中的H+由于电场作用下移向Cu片得电子被还原成H2 ( 播放Flash动画)

【板书】铜片上:2H++2e- = H2 锌片上Zn-2e- = Zn+

【过渡】实质上实验二的装置就是一个原电池的装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原电池吧。

【板书】原电池定义: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负极:失去电子(或电流流进)

原电池

正极:得到电子(或电流流出)

教师: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在外电路中,负极失去电子,正极得到电子,电子从负极向正极移动。

在内电路中(在溶液中),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过,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这样整个电路构成了闭合回路,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产生电流。

教师:

[过渡] 回忆思考:通过以上实验想想原电池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又有哪些?

教师:原电池组成条件:两极一液一连线

① 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其中一种为能导电的非金属,如“碳棒”)作电极, 其

中较活泼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为正极

② 电解质溶液

③ 形成闭合回路

④ 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一个原电池装置我们怎样来判断它的正负极呢?

【归纳小结】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方法

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

一般是活泼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

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

3、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

原电池的负极总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4、电极反应现象

不断溶解,质量减少为负极;有气体产生,或质量增加或不变为正极。

教师:我们来看一下原电池原理有哪些应用

①制作化学电源

②加快反应速率

③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④防止金属的腐蚀

教师: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原电池装置,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原电池,同学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化学,培养对化学的兴趣。

作业处理: 1、调查我们周围有哪些电池是利用原电池原理生产的。

2.上网查询,更多原电池的种类及应用

板书设计:

化学能与电能

实验一:Zn片上发生反应:Zn + 2H+ == Zn2+ + H2

实验二:铜片上:2H++2e- = H2 锌片上Zn-2e- = Zn+

原电池定义: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负极:失去电子(或电流流进)

原电池

正极:得到电子(或电流流出)

教具:多媒体课件

高中化学课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课件;制作;技巧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全面来临,计算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各种信息化手段的推陈出新,各种工作活动的效率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这种效率上的提升在教学领域也有所表现,在当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单调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了,教学方式方法的多元化成为了当下数学课堂的主旋律,因此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显得愈发的频繁,其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的成效也颇为不俗。

在高中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中,教学课件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辅助形式,受到了广大高中数学教师的亲睐,也将高中数学课本中较为抽象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形象化展示。当然,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关注的是,数学教学课件在制作时有许多技巧需要注意。

一、高中数学在教学课件制作时,要选择恰当的内容

高中数学教学课件的主要功能是将课本知识有效的传递给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课件制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教学课件内容的选择,在内容的安排上要抓住要点、突出重点、详解难点。但是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对教学课件进行制作时,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要是课本中涉及到的知识,不分主次的都装进了教学课件之中,这样的高中数学教学课件对教学是相反作用的,不光不能体现出课本中的知识要点、重点和难点,还会使得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时产生注意力的偏移。而如果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中,部分需要通过教学课件进行展示的内容未能涵盖,那么教学的效果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例如:高中数学教学中,涉及到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的部分,绝大多数问题都和立体几何图形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需要通过图形的形式进行展示与解答,这一部分内容就是教师需要制作进教学课件的关键部分。教师在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可以在教学课件中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对几何图形进行区块划分,并添加适当的闪烁或者渐变效果来对学生进行感官的刺激,从而让学生能够知道这一部分内容应该进行重点关注,使得题目的解答过程直观形象的展示在学生的眼前。这种展示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板书来件,多了一些灵活性,将原本静态的几何图形进行了动态化转变,使得学生能够清晰明了的获取其中所要表达的数学信息。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高中数学教学课件制作的侧重点是教学的内容,教师需要在教学课件制作时进行合理的规划,确定好本次教学内容的要点、重点和难点分别是什么,然后再将这些教学中的关键点融入到教学课件制作之中,以恰当的方式予以呈现,将高中数学课本中图形图像的相关知识进行具体的呈现,借此把这些动态变化的教学内容传输给学生。而对于一些侧重于数学基本概念和数据演算等方面的内容,那么就不需要刻意的制作成教学课件。

二、高中数学在教学课件制作时,要保证主体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课件的主要作用对课堂教学进行适当的辅助,而非是对课堂教学的主导。而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使用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一种错误做法,就是在教学中不管是什么内容,只要是教材中有的,都全部制作到教学课件之中,在课堂上教师就很轻松了,基本不用板书,全程使用课件即可,部分教师甚至连口头讲述的内容都进行了大幅的削减,这样一堂数学课下来,基本就是学生在对教学课件进行阅读,而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播放课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就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了,教学课件就反客为主的盘踞在教学主体的位置之上,这样使得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本末倒置,而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在对平面解析几何进行教学时,会遇到一些涉及到轨迹方程、位置关系等知识点的题目,这些题目中几何图形的展示是极为重要的,但是这并不是整个题目的全部,还需要学生对题目进行相应的数字运算,因此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并不适用于全部放在教学课件之中。在这个时候,教学课件可以对题目和题目相关的几何图形进行展示,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使用笔和纸来进行相关的数学运算,这样实打实的对运算能力进行训练,从而让学生将这部分知识掌握,切勿将运算的过程用教学课件进行简单展示。

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清楚的认识到,科技是具有两面性的,既具有有利的一面,也具有有害的一面。在日常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教学课件的使用,固然是可以带来不少的便利,让数学知识展示得更为立体、直观、形象,但是高中数学教师也需要看到,教学课件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其对数学知识能够很好的进去呈现,却不利于学生数学技能的培养,所以教学课件在教学中的定位应当是对数学教学的辅助,其并不能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予以取代。在高中笛У氖导式萄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学课件进行完全的掌控,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教学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另外,教师仍然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保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口传心授,适时的采用传统的板书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及实践练习。

三、高中数学在教学课件制作时,要做到以趣激情

高中化学课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软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成果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到2010年,我国软件市场销售额预计将突破10000亿元,其中国产软件和信息服务将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65%以上。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各类型高校纷纷开设了计算机软件专业,虽然在培养计划中设置了与理论学习相对应的实践环节,但学生仍存在“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实际应用知识缺乏、软件开发经验不足、对公司的运作及产品开发过程不熟悉”等问题,使软件产业理想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之塔基不稳固,演变为异常的“橄榄型”,出现软件企业招聘人员难、高校软件类毕业生就业难的“两难”境地,从而导致从“象牙塔”毕业的大量软件类毕业生难以直接顺利进入“金字塔”,这些现象均表明目前软件人才培养存在日益凸现的质量问题。

1存在的问题

软件类课程体系不完整、课程设置陈旧、课程组(群)建设力度不足、实践环节成效甚微等因素导致了软件类及相关专业学生缺乏实际编程能力,使得从高校毕业的软件人员滞后于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

1.1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

专业中各课程之间应具有很高的耦合度,但在现有软件类课程体系下所开设的各课程之间通常较为独立,未重视课程组(群)的建设,鲜有考虑课程(组)之间如何相互关联和衔接等问题,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也常常由于对孤立知识的学习而难以形成明确的专业方向,且实践环节也仅对特定的知识进行理解和应用,忽视了对学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1.2教学目标难以满足社会需要

在专业方向目标的确定方面,大部分高校设置教学目标多脱离社会需求,仅偏向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机械理解和验证性实验的逐步实现,并主要以作业方式评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形式单一、目标滞后,使毕业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无法跟上社会发展,导致所学非所用,与目前社会软件产业日新月异的需求产生巨大的落差,因此,使得当前软件类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不明确,造成其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均不理想,与企业直接顶岗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1.3教学过程中成果化意识薄弱

目前在大部分高校软件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未能将“成果化”意识贯穿其中,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在课程结束后抛至脑后,既没有对前修课程加以提升,也未能对后续课程提供支持,忽视了在各阶段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学习成果归纳整理,其薄弱的成果化意识使所学知识在专业学习中无法形成专业能力的积累,从而获得成就感微乎其微,学习兴趣逐渐衰减。

2创新型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的基层应用型软件人才,必须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合理的、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的创新型软件类课程体系,最终体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体包括以下4方面内容。

2.1整合课程组(群)

着眼于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工程素质的综合培养,整合现有软件类课程组(群),构建基于应用型本科软件类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该体系由“理论学习、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创新训练、课外科技实践”等多个教学环节组成,构建“基础实践综合应用”的分层次递进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该创新型软件类课程体系中基础环节包括基础平台课程和学科平台课程;实践环节主要是程序设计实战强化,设置程序设计开发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及Internet程序开发基础、C#程序设计等进阶课程;综合环节在应用程序实践练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综合性工程应用实践,其实践环境包括软件实验室、网络中心软件实习部和创新实验室;应用环节主要是面向企业实习实训,包括软件企业实习、软件实训基地培训和毕业设计等方面的实战练习。

本课程体系按层次以螺旋式教学方式逐层推进,即各层次课程既为上一层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支撑,又在学习本层课程的同时不断深化和提升下层次课程内容,形成交叉螺旋上升的学习形式,使系列课程间衔接更紧密,形成“课程分层次、推进一体化”的创新型课程体系。

2.2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是软件类人才培养目标之根本所在,因此,顺应当前社会需求更新实践内容、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本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除了常规的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外,增设了创新训练、课外科技实践、科技创新竞赛等实践教学形式,加深实践内容以适应社会需要,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平台,如图2所示。

该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平台、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和实习实训综合教学平台,并按该平台结构将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3个层次: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与课程组(群)建设相对应;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按专业方向建设;实习实训综合教学内容与IT企业合作,将实际工程项目融入教学全过程,按项目进度推进,增加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精选实践内容。

2.3强化学生“成果化”意识

在上述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下,建立与之对应的考评机制,通过机制对学生专业学习的各阶段任务进行“成果化”意识培养,形成对专业学生的“学习实践归纳总结成果再学习”的良性循环学习方式。通过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成果化”,建立学生课程成绩的真实依据,构成最贴近学生的教学案例,形成阶梯式的学习模式,从而使得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教学模式。

对学生的“成果化”案例进一步进行产品化要求,从而培养的学生产品化意识,激发学生兴趣,模拟真实场景,并结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专业实习产品化学生的知识技能,将产品化贯穿于专业方向上的各个环节。

2.4革新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实验系列课、课内外集中实践教学、创新实践和课外竞赛活动等环节,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工程素质的培养寓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研究软件系列课程间的衔接关系,通过建立由企业真实项目组成的案例库使各课程均能按照案例教学方式进行,缩小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3结语

基于计算机专业基础平台和学科平台课程,以提高应用型本科软件人才质量为目标,本文提出了创新型软件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优化了实践教学,能有效提高应用型本科软件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满足信息服务业发展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有助于促进重庆市高校应用型本科软件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信息产业部. 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Z]. 2007,3.

[2] 潘怡. 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讨[J]. 长沙大学学报,2008(9):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