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故事内容

幼儿故事内容

幼儿故事内容

幼儿故事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 故事欣赏 指导策略 研究

故事是一种十分受幼儿喜欢的文学形式,故事中生动活泼的动物、人物形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优美动人的意境都深深吸引着幼儿。在故事的欣赏和学习中,幼儿不仅能获取情感上的满足,懂得去分辨真假、善恶,而且还能增长知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判断力等。

一、组织开展故事欣赏的具体方法

组织幼儿开展故事欣赏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同时可以将情景游戏、角色表演、小组交流、区域活动等多种形式贯穿于教学中,其具体方法有:

1.提问质疑法

提问法是故事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提问法主要在以下几种情形中运用:

(1)故事教学开始时,以提问引出作品,为讲述故事内容做铺垫。

(2)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时,采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幼儿层层深入地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引导幼儿复述故事或续编故事时,为保证幼儿将故事的主要情节讲述出来,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幼儿回忆作品中的主要内容。此外,在续编故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创造性提问的方法,以启发幼儿的想象。

2.互动讨论法

互动讨论法也是故事教学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一般在中班和大班使用。讨论法一般运用于理解作品阶段和续编故事阶段。例如:童话故事《小船悠悠》,教师提出,“海龟爷爷邀请大家去参加它的生日宴会,你会用什么做小船呢?”在这里教师给予了幼儿想象的空间,引发了幼儿的又一轮激烈的讨论,不仅将幼儿的活动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了,而且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与表达能力。

3.创编延续法

创编延续法可应用于中、长篇故事的教学中。短篇故事讲述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以引导幼儿进行思考、联想。教师在运用创编延续法时,可以进行必要的中断,但要记住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只能在需要的时候做暂时的中断,而不是随意中断,中断的目的是为了引出下面的故事内容,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创编延续法的运用要适时、适当,要灵活而且巧妙,在一个故事的讲述过程中不要过多地使用。

二、组织开展故事欣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1.选择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选择生动有趣、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语言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兴趣,生动有趣的故事内容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提高幼儿述的欲望。如:让幼儿根据图片内容发挥自由想象,讲述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是幼儿熟悉的,不是单一、呆板的,才能让幼儿去比较、选择各种可能、讲出与之不同的故事情节。

(2)运用称赞和鼓励的语言强化幼儿的创造行为。当幼儿正在思考、创作的时候,教师运用称赞和鼓励的语言强化幼儿的创造行为。如:“你做(说)得真好!”或“你今天的表现真棒!”等,老师的这些鼓励性话语可以使幼儿知道:老师很关心他,自己的表现真的很不错,使他受到鼓舞,对其从事的探索更加有兴趣。

2.在问题情景中促使幼儿想象与表达

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散开去,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答案,多说类似这样的话:“水除了喝还有什么用途?”“下雨天如果没带雨具怎样才能不被雨淋湿呢?”允许幼儿标新立异和异想天开,帮助幼儿打破思维定势,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3.在倾听欣赏中带动幼儿质疑提问

在传统的语言课中老师讲过一遍作品,会问: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老师讲第二遍之后又是一连串提问:XX怎么样?为什么?XXX怎么样?为什么?――这样的刨根究底,常常使一个完整的作品变得支离破碎。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仿佛也被你带进了问题的迷宫,感到晕头转向,他们完全顺着你的思路、你的意志去想去做。例如:在故事欣赏《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的活动中,进行提问后,孩子们就把自己对作品的感悟与理解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也把自己的问题呈现与大家交流探讨。这是教师与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相互学习的好机会。

4.在讨论交流中鼓励幼儿大胆创编

幼儿故事内容范文第2篇

【策略一】活动归纳法。有些故事情节连贯性强,往往能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呈现。对这类故事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依据故事内容布置游戏环境、准备活动材料,把幼儿引入到故事情境之中,并以游戏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展开故事情节,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理解故事。在此基础上,师幼共同归纳故事内容。

比如,在故事《小猴摘桃子》教学活动中,我事先创设了“山洞”“独木桥”“花果山”等活动环境。准备了头饰、桃子等活动材料。活动开始后我先让幼儿戴上猴子头饰,并运用游戏化的语言激起幼儿上花果山摘桃子的愿望。在欢快音乐的伴奏下幼儿先“钻山洞”后“过小桥”,而我则适时引导幼儿学说句子“你不推,我不挤,一个挨着一个过”。到达花果山之后,幼儿一个挨着一个摘桃子,并回到原位吃桃子。最后我和幼儿一起把猴妈妈带领小猴上花果山摘桃子的活动编成故事。从而自然地再现了《小猴摘桃子》的故事。幼儿因为有之前的游戏活动做基础对故事的体验也更加深刻。

【策略二】启发猜想法。有些故事上下旬或上下段之间有某种程度上的逻辑推理关系,或者是段落内容及结构较为类似。在对这类故事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只提供给幼儿故事的部分情节,启发、鼓励幼儿积极猜想故事下面的情节,这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故事《小鸭找朋友》的段落内容及结构就较为类似。我先重点讲述故事的第一段,并结合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学说故事中的重点句子和礼貌用语。接着,我用拖动图片的方式出示小白兔和小乌龟。然后,我引导幼儿根据上面的故事情节,猜想和小白兔、小乌龟有关的故事情节和语言。这给了幼儿较大的猜想空间,既调动了幼儿学习故事的积极性,又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

【策略三】难点前置法。有些需要经过多层次分析推理的故事,幼儿一时半刻难以理解。因此在故事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可将难点提炼出来,通过实验或其他辅助手段引导幼儿主动去探索和交流,以突破难点,丰富幼儿的直接经验,为下面的故事教学做好铺垫。

比如,在进行故事《包公审石头》教学之前,我考虑到幼儿难以理解包公通过铜钱入水来判断小偷的方法,我便准备了一些沾油及没沾油的硬币,让幼儿分组将两种硬币分批投入清水中。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幼儿很快就明白了故事中的道理。然后我再进行故事教学,由于难点已被事先解决,因而教学进展相当顺利。

【策略四】暂停质疑法。有些故事悬念迭出,可质疑的角度多。在对这类故事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在故事讲述中间作有意义的暂时停顿、中断,提出疑问引导幼儿进行分析讨论和探究,在开放性问题的启发下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比如,在故事《司马光砸缸》教学中。当讲到一幼童跌入水缸时,我暂停提问“司马光会怎样救同伴呢?”引导幼儿思考对策。又如,在故事《小猪和靴子》教学中,当讲到小猪发现树边有一样红红的东西,口小底大,摸上去很光滑时,我暂停提问“小朋友们。请猜猜这会是什么呢?”从而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各种可能的猜测。

幼儿故事内容范文第3篇

摘要

从儿童期开始进行民间故事教育,把民间故事作为幼儿园课程资源之一,对儿童的终身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民间故事是否被他们接受,民间故事自身的特点及其对儿童的教育价值决定其是否能融入幼儿园课程。

艺术是感情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纲要》多次提到: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

关键词

开展的途径 内容的开发 情感 民间故事

艺术是感情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纲要》多次提到: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

一、研究概述

对于文化传承与发展,教育无疑是一种重要的途径。人是从一个生物人不断走向社会化人的过程,除了拥有动物的本能,还拥有情感、价值观、信仰等,这都是文化的结果。而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将知识、信仰、态度、价值、艺术和习俗文化系统的内容经过科学的组织与编排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因此,教育通过课程对其进行文化教育,是个体学习文化的过程。民间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理也相同。在学校教育中,必须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如民间历史、民间故事、民间风俗等,以地方课程的形式或课程资源的方式进行,通过系统的学习或在课程中融入,从而培养儿童积极、良好的民族心态和民族归属意识,形成对自己民间文化的认同,激发儿童对民间文化的热爱情感。

民间文化由民间游戏、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组成,而民间文学又包括民间故事、民谣等,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开展各种课题研究,如语言方面的、科学方面的、艺术方面的等等,基本上都是单一的研究,但通过幼儿园开展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整合的活动促进幼儿多元发展的研究还很少。开展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整合的课题研究,不但能促进幼儿艺术、文学等方面的发展,能使自己获取更多的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理论知识,也有助于准确的把握民间故事作品丰富的内涵,提高本身对民间故事与艺术的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民族文化素养。我们向幼儿介绍的民间故事能符合他们的兴趣,而且大多数故事中的人物是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他们的成长故事及成功经验,能为处于成长阶段的儿童提供多角度的帮助,给他们启迪,让他们从故事中汲取经验,这对培育儿童基本人格和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艺术教育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中,在幼儿教育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意义。因此,我们开展“民间故事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研究”的课题,具有独特的价值。

二、研究目标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要将“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儿童的理想发展离不开教育,适宜、有效的民间故事对儿童有着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如促进儿童民族意识的形成、促进语言的发展、促进社会性地发展、促进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又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向幼儿介绍各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等等。因此把开展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整合起来,使其融入到课程之中,从而让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的整合真正成为一个生活化、趣味性的和综合性的过程。

三、研究方法

我以幼儿多元发展为中心,把研究内容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整合活动的丰富性、趣味性、科学性、地域特色性,便于操作的特点,使活动开展得更有意义。在研究的过程中我细心观察、耐心分析、及时反思,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

1.行动研究法。

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活动,对每周的研究活动进行认真的分析与反思,结合在活动中观察到的幼儿行为和发展水平,结合目标和内容的适宜性、教育策略方法的有效性等,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和课题组成员研讨。2.行为观察法。

在幼儿学习、游戏的自然状态下,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整合活动中最真实、最典型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记录,从中获得幼儿的发展信息,并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加以分析、反思、调整教育措施。

3.体验提高法。

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园内课余教学、游戏教育活动途径是幼儿园实施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整合活动的体现,只有找到与现代教育方法、手段的结合点,拓宽教育途径,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才能使幼儿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整合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成功。

四、研究过程

(一) 民间故事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活动开展的途径

在进行民间故事与艺术的整合教学活动时我们根据民间故事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幼儿进行集体或小组的学习活动。一般分为两个层次:

1.民间故事与艺术的整合教学以开展主题活动的形式进行,它注重的是各教学活动之间横向的联系与拓展,注重故事的社会文化价值,注重各教学活动之间领域的整合和渗透。

它适合在某一个年龄段、某一个时间段内组织开展。如大班进行主题教学活动《司马光砸缸》时,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唱一唱“我心中的司马光”之音乐活动,寓故事于思想教育之中,使孩子们懂得遇事要冷静、机智、勇敢。演一演“勇敢的司马光”之角色表演活动,通过掌握歌词内容和音乐结构,尝试根据不同的角色,用合适的动作和表情表现游戏情境,培养幼儿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感受游戏的趣味性。画一画“乐于助人的司马光”之绘画活动,主要涉及单幅画,如果孩子掌握的情况较好,那可再进一步要求,进行连环画,最后绘画展示。幼儿通过绘画,更进一步地理解故事情节。

2.民间故事与艺术的整合教学单个活动是以某一个民间故事为活动内容开展的一个独立的教学活动。在儿童民间故事教学活动中,许多单个教学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整合性,其范围往往不仅涉及幼儿园教育的语言领域,而且涉及科学、社会、艺术、健康等其他领域。如由民间故事《龟兔赛跑》生成的音乐游戏中,引导幼儿能完整地理解作品含义。初步了解京剧是我国特有的剧种,尝试用体会角色的情绪,学唱京歌,并用丰富的表情、动作和语言进行表达和表现,既理解了故事内容和寓意又感受到表演所带来的乐趣,一举两得。

(二)民间故事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内容的开发

1.内容的整合,具备实践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的教育内容。

5~6 岁幼儿的身体和手的动作发展已经比较自如,手指的灵活性、双手的配合能力也有不断提高。因此,在小、中、大班开展民间故事与剪纸、泥工、蜡染手工系列教学相结合的活动,让民间故事教育与这些课程联系起来,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又可丰富幼儿的审美感受,提高创造意识、动手能力。如由《年的故事》展开的的手工活动《剪窗花》《做灯笼》《包饺子》等,幼儿尝试用折剪、组合累加、团、压、捏、粘等方法创作手工作品,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象和体验过新年的热闹、喜庆气氛。通过内容的结合也让幼儿知道剪纸、包饺子、做花灯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习俗,进一步激发幼儿了解有关过年的风俗习惯。

2.内容的整合,融入经典的、有代表性地教育内容。

中国神话《大闹天宫》是幼儿百看不厌的文学作品,其中富有想象力、离奇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深入到每位幼儿的心中,尤其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是孩子们心中英雄。而京剧又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如果把它们整合在一起,既让孩子们深刻了解故事情节,又知道了京剧的唱腔、服饰、脸谱、动作等与都与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息息相关,还萌发孩子对京剧的兴趣,关注京剧艺术。

3.内容的整合,结合本地区的民间故事教育内容。

《马驮沙的传说》是一个关于靖江由来的地方风物传说,从文学的角度看:尽管它是靖江特色的口头文学,但深入挖掘,会发现: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思想性和审美功能;中间有一个超自然的形象———宝马,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其主人公的行为,亦可作为幼儿道德提升的一个内容。此活动内容纳入乡土文化园本课程之内,有它独特的意义。为了能够达到弘扬靖江民间文化的作用,我们开展“我是故事大王”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要求幼儿用普通话讲述、口齿伶俐,能根据故事角色的需要进行声音的调整,创造性地使用一些肢体语言,做到声情并茂。通过这个活动吸引更多的孩子了解民间故事,增进孩子对民间故事的喜爱,促进民间故事的传承,进一步有效地弘扬家乡优秀的民间文化。

4.内容的整合,紧密联系幼儿生活世界的教育内容。

在我们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节日很多,对幼儿来说印象较深刻的节日有“六一”儿童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因为好吃、好玩是他们的年龄特点,那我们就投其所好开展活动。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故事《中秋节的由来》为主题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气氛。开展的活动有: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泥工《做月饼》、剪纸《大家来赏月》、情景表演《嫦娥奔月》。

(三)民间故事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组织实施

1.专门性活动。

在各年龄段的教育教学计划中,以主题的形式设计组织一些集体的民间故事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教学活动。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与幼儿的发现、探索的体验相结合;计划的学习情境和变化的学习情境相结合;园内的学习活动和园外的学习活动相结合。

2.渗透性活动。

将民间故事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晨间入园时,播放一些民间音乐,如《杨柳青》《拔根芦柴花》等;区域活动时,投放一些民间艺术创意活动的材料,如剪纸材料、编草绳材料、陶泥、蜡染材料等;餐后,带幼儿欣赏好听的民间故事,如《神笔马良》《龟兔赛跑》《愚公移山》等等。把它们与幼儿的一日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做到了情景化、生活化。

3.节庆活动。

这里所指的节庆活动是一些中国传统的节日,如元宵节可以开展:做汤圆、欣赏花灯;端午节以开展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为主题进行相关活动;中秋节由节日的由来开展:自己设计月饼、做月饼;以春节所生成的活动有:剪窗花、做灯笼、包饺子等等。我们在不同的节日开展不同的庆祝活动,全园庆祝、亲子庆祝、向社区开放庆祝,让幼儿在节日气氛的烘托中,亲身感受到民间艺术的乐趣。

五、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1.情景的真实性。

在开展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的整合活动时,应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精心设计问题情景,避免那种观光式的活动。强调在真实的情景中帮助孩子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景中感受、体验生动的问题情景。

2.研究内容具有教育价值。

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整合研究的内容应具备艺术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其内容值得我们去认识、学习、研究。把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把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的整合放到课堂中、游戏中、生活中,使我们的教育更有意义。

3.关注幼儿的自主性。

老师要尊重幼儿,相信幼儿,为他们创设良好地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给每个幼儿都有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其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4.重视老师的引导性。老师具有理性和强大力量的影响源,教师自身的支持、合作、引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应把握好契机,及时捕捉有价值的信息,积极为孩子们的学习“牵线搭桥”,能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引路人、生活的指导者。

六、研究成效和体会

我们带领幼儿从语言、美术、音乐等方面去感受民间故事与艺术整合的教育活动,它的魅力是无穷的,孩子们在我们为之营造的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地、主动地去发现民间故事与艺术整合在一起的内在美。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的整合活动开展,初步研究成效是:1.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研究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民间故事的风格、特点,还通过寓教于乐的艺术活动,使幼儿萌发了幼儿对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整合的兴趣和初步的感受意境美、形式美的能力,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2.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研究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深刻理解了什么是真、善、美;通过活动还使幼儿进一步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互相谦让、互帮互助、关心他人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有效的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研究活动的开展深深吸引着每一位幼儿,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幼儿乐意学、好学。如丰富多彩的手工制作、音乐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在幼儿积极主动的创作过程中左右手灵活、身体协调的配合,有效促进了大脑左右半球的交替循环运用,使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通过民间故事与艺术的整合教育,我们老师积累了初步的相关研究经验,也对次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周围环境生活中的民间故事与艺术活动的敏感性明显提高;在幼儿阶段开展民间故事与艺术的整合教育,使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整合的研究能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开展。

虽然,我对民间故事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研究还不是很细致、完善、,但我们将继续研究下去,使研究的内容更丰富、更具体。民间故事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研究不是纯粹的加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而是要将它与课程内容融合起来,成为我们幼儿园的特色教育。

参考文献

[1] 赵玉兰主编,《走进民间艺术世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刘守华著,《民间故事的艺术世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王春燕著,《浙江民间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4] 周兢主编,《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丛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 丁兴国主编,《马洲印记》,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6] 南京梅花山庄幼儿园科研室,《儿童民间艺术教育的目标及内容》,学前教育研究,2004

[7]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著,《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

幼儿故事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手偶;故事讲述水平;讲述数量;讲述内容;讲述过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3-0012-05

幼儿故事讲述活动有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的独特功能,“如同其他游戏一样,能锻炼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想象力”。〔1〕进一步来讲,幼儿的故事讲述水平可反映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社会生活的认知及其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等能力。幼儿的故事讲述能力是在听讲故事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2〕而成人讲述故事的方式对幼儿的故事讲述水平有较大的影响。实践中,幼儿园教师往往借助图画或玩偶等为幼儿讲述故事。这两种方式都具有一定的生动性,但由于其表现形式都是静止的,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在,有很多教师开始借助手偶玩具为幼儿讲述故事。手偶形态逼真,并可以根据故事情节做出各种生动的表情和动作,在故事讲述中适当运用手偶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图片或玩偶等静态道具的不足,更有助于促进幼儿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有效提高其故事讲述水平。为深入分析手偶对提高幼儿故事讲述水平的积极作用,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对手偶在幼儿故事讲述中的作用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

一、研究设计

(一)被试选取

本研究选取杭州市某幼儿园32名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是一个包括前测与后测的准实验研究,所以实验组与控制组并不是随机选择的。实验前,研究者通过观察以及与带班教师的交流,选取了水平相当的32名幼儿作为被试。为保证控制组和实验组故事讲述整体水平相当,研究人员通过前测,了解了每个被试的故事讲述水平,再据此进行小组分配,实验组和控制组各16名,每组男、女幼儿各8名。

(二)实验材料

1.故事

根据大班幼儿的故事讲述水平,研究者选择故事《小熊请客》为实验材料。该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丰满,语言富有童趣,且有丰富的动作表现,非常适合大班幼儿讲述。

2.手偶

研究者选择了与故事角色形象相对应的手偶,包括:小熊、狐狸、小猫咪、小狗、小公鸡。

(三)研究方法

1.前测和后测

研究者首先实施了等组前后测实验。对被试实施前测,旨在了解每个被试的故事讲述水平,按水平相当原则划分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后,分别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了后测。实验组的后测是这样进行的:研究者先运用语言与手偶相结合的方式讲述故事,然后请幼儿一边操作手偶,一边复述刚才研究者讲的故事,研究者对有关情况加以记录;控制组的后测是这样进行的:研究者不使用手偶,直接用语言讲述故事,然后请幼儿复述故事,研究者对有关情况加以记录。通过对比实验组与控制组在自变量不同的情况下获得的数据,探究手偶使用对于幼儿故事讲述水平的影响。

2.定义变量

(1)自变量: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是否使用手偶”。

(2)因变量:幼儿故事讲述水平的得分,具体包括讲述数量、讲述内容与讲述过程三个维度。

3.研究假设

(1)整体差异: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是否使用手偶会导致大班幼儿故事讲述水平在整体上的差异。

(2)具体差异:

a.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是否使用手偶会导致大班幼儿故事讲述中讲述数量的差异。

b.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是否使用手偶会导致大班幼儿故事讲述中讲述内容的差异。

c.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是否使用手偶会导致大班幼儿故事讲述中讲述过程的差异。

4.实验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1名研究人员先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为两组被试讲述故事,8名测试人员则对两组被试的故事讲述水平进行前后测。实验过程采用录音记录和现场记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对被试的非言语动作也加以记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研究者为实验组幼儿讲述故事《小熊请客》(20分钟左右)。研究者一边讲述一边操作手偶,即用手偶做出各种动作和表情。

第二步:60分钟以后,分别由2名测试人员对实验组的1名幼儿进行测试。测试人员先使用语言简单导入:“小朋友,还记得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吗?请你带上手偶,把故事再讲一遍给我听好吗?”随后,测试人员让幼儿自己戴上手偶,简单试玩之后,要求幼儿开始讲述故事。在幼儿讲述过程中测试人员不作任何干预。

第三步:研究者为控制组幼儿讲述故事《小熊请客》(20分钟左右)。讲述的语气、语调和语速等与实验组一致,但不使用手偶。

第四步:60分钟之后,分别由2名测试人员对控制组的1名幼儿进行测试。测试人员先使用语言简单导入:“小朋友,还记得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吗?请你再讲一遍给我听好吗?”随后,幼儿开始讲述故事。在幼儿讲述过程中测试人员不作任何干预。

(四)研究工具

E.Polkinghorne认为,叙事是以故事形式来表达的一种结构性图式。〔3〕叙事能力通常指的是一种脱离语境进行有组织表述的语言能力。由此可见,故事讲述能力也可以说是叙事能力,因此对故事讲述水平的评定可以借鉴叙事能力的评定体系。黄娟娟等人曾于2000年运用相关量表对上海市8所幼儿园169名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过调查研究。参考其使用的量表,〔4〕并接受有关专家的建议,研究者拟制了《幼儿故事讲述水平的测评量表》。研究者将幼儿故事讲述水平分为故事复述水平与故事编构水平两类。故事复述是指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讲述出来。故事编构是指幼儿在没有外界帮助的前提下,充分借助自己的想象进行构思,并运用语言创编出完整的故事。本研究对象为大班幼儿,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在故事讲述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在听完故事后一般能根据故事情节本身,再结合自己的理解,比较完整地把故事内容重新讲述出来,而不只是简单的复述。可见这是一个复述和编构结合的讲述过程,是幼儿故事讲述水平的综合体现。为进一步分析幼儿故事讲述水平的结构,研究者试着将幼儿故事讲述水平划分为讲述数量、讲述内容和讲述过程三个维度,它们的测评内容和标准及其分值详见表1。

本研究通过试测,并由教师评定后确定了幼儿故事讲述水平的“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为检验量表的效度,研究者又使用本量表分别对“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进行了试测,并对所获数据进行方差分析(p

二、数据分析

(一)故事讲述水平的整体对比分析

删除2名被试的无效数据,实验最后获得30名被试的测评数据。对因变量“幼儿故事讲述水平”进行的整体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方式下的幼儿故事讲述水平在整体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

(二)故事讲述水平各维度的对比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实验组幼儿三个维度的得分均比控制组高。其中,是否使用手偶对幼儿故事讲述内容和讲述过程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

1.讲述数量

从图2可以看出,故事讲述中是否使用手偶对幼儿故事讲述时间和讲述字数的影响总体上差异并不是很大,但实验组幼儿的故事讲述水平总体上略高于控制组。此外,图中曲线的首端和末端差异比较明显,实验组明显高于控制组,由此可见,手偶的使用对故事讲述水平较低和水平较高的幼儿影响都较大。

2.讲述内容

实验组幼儿讲述内容的得分整体上高于控制组幼儿,且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从具体的测评内容来看,不同内容之间的差异大小不同。首先,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故事讲述中使用的词汇量基本相同;其次,是否使用手偶对幼儿故事讲述中角色形象描述和人物动作描述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对人物对话描述的影响则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故事讲述中是否使用手偶对于幼儿角色形象和人物动作描述的影响较大,其中,对角色形象描述的影响最为突出。

3.讲述过程

实验组幼儿故事讲述过程的得分整体略高于控制组幼儿,但差异不明显。从获得不同分值的幼儿人数来看,控制组中处于低分区域的幼儿略多,处于中高分区域的幼儿人数略少(见图3),但总体差异不明显。这说明,手偶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幼儿故事讲述中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但效果不明显。

三、启示

(一)手偶的使用对幼儿故事讲述具有重要作用

1.手偶的可动性对幼儿语言思维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手偶的可动性具有引导幼儿进行语言思维的积极作用。故事讲述中,讲述的数量、内容和过程是幼儿语言思维水平的具体体现。陈鹤琴认为,玩固然重要,玩具更重要,说明材料与幼儿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手偶的可动性可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事实上,幼儿在玩手偶的过程中,自然地就会出现语言表达。其次,手偶配合故事讲述时,增加了信息总量。单纯的语言讲述传达的主要是语言信息,而手偶表现出的丰富的动作、表情既丰富了所要传达的信息,还可能引发幼儿丰富的联想,从而提高幼儿语言思维的信息总量。

2.手偶的形象性对幼儿角色形象描述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从实验结果看,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讲述内容”这个维度上的差异最为明显,尤其是对角色形象的描述,实验组的得分远远高于控制组。这里可能的原因是,手偶的形象比较直观,有助于幼儿对角色形象展开语言描述。皮亚杰认为,3~7岁的幼儿正处于具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逻辑思维能力尚不强,记忆力主要呈现出形象化、碎片化等特点。故事中的角色形象一般是从多方面进行塑造的,包括人物的身材、相貌、服饰、表情等,而以具象思维为主的大班幼儿一般很难对特定的角色形象进行全面的描述。而外形与故事中角色形象一致的手偶,不仅有助于幼儿通过直接观察获得感性认识,为其进行角色形象描述提供了直观的视觉形象支持,同时,形象化的手偶还有唤起幼儿相关记忆的作用,进而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二)正确使用手偶,有效辅助幼儿进行故事讲述

1.故事应适合用手偶表演

如果要运用手偶进行故事讲述,那么所选择的故事应具有一定的表演性。首先,故事应具有典型的肢体动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手偶的独特优势。对于小、中班幼儿而言,可多选择那些情节简单、有重复性动作的故事。如《拔萝卜》的故事中,虽然人物角色较多,但故事情节主要是围绕“拔”这个动作展开的,所以比较适合小、中班幼儿使用手偶进行讲述。为大班幼儿选择的则可以是那些人物肢体语言比较丰富的故事,如本研究选择的《小熊请客》这个故事。其次,故事的对话要简明。一般来讲,幼儿在讲述故事时,语言与动作是相互配合的。如果语言过于繁复,手偶的配合就会比较困难,难以与故事情节融为一体,很可能会沦落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装饰物,这不仅不利于发挥手偶的作用,同时还可能会影响幼儿对故事情趣和意境的理解。

2.故事讲述过程中应注意手偶和讲述者之间的主次切换

运用手偶进行故事讲述时,讲述者和手偶是共同演绎故事情节的,为帮助幼儿获得最佳的视听享受,手偶和讲述者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应有主次之分。手偶和讲述者可以通过空间位置、声音大小以及手偶的肢体变化频率与幅度等来分清主次。如当以讲述者为主时,幼儿主要关注的应是讲述者的面部表情,讲述者的声音可适当放大,手偶可以放在讲述者的胸前,手偶的动作幅度宜小,且频率宜慢;当以手偶为主时,讲述者可以把手偶放在自己的面部前方,让幼儿主要关注手偶的表演。这时手偶的动作幅度可适当加大,频率也可适当加快,而讲述者的声音可相应减小,弱化为类似背景音乐或解说词。总之,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讲述者和手偶的主次关系可以相互转换。

3.应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示范可激发幼儿使用手偶的兴趣,教师应从操作的方法和技巧等方面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需要强调的是,手偶只有在操作的状态下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达到吸引幼儿关注、激发幼儿模仿的目的。其次,手偶可表达一定的情感和含义,因此手偶的操作有特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要想让幼儿会用手偶,教师的示范必不可少。

(三)科学设计手偶

1.宜选取儿童熟悉的人物形象设计手偶

对角色形象的熟悉和理解是幼儿喜欢手偶、操作手偶的前提。幼儿只有对某一手偶形象及其故事比较熟悉,他们才可能产生模仿的兴趣。几乎所有的幼儿对不熟悉的手偶形象都没有兴趣。研究者对小、中、大班幼儿的观察和访谈发现,知道小品演员小沈阳的幼儿很少,所以他们对小沈阳的手偶形象不太感兴趣,拿起后很快就放下。相反,幼儿拿到熟悉的手偶时,就会展开即时性的模仿行为。如看到孙悟空、猪八戒等手偶时,幼儿就开始操作手偶,模仿起孙悟空打妖精、猪八戒吃西瓜等动作。因此,设计手偶形象,一定要基于对幼儿喜好的深入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幼儿喜爱的手偶,手偶也才能在幼儿故事讲述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

2.手偶的结构与大小应符合人体工学

成人和幼儿的手掌大小及比例不同,手偶的设计应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来进行。研究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的手偶主要是为成人设计的,幼儿操作起来大多不顺手,也难以感受到手偶的趣味性,自然会降低幼儿操作手偶的兴趣。因此,手偶设计要将适合幼儿的和适合成人的区分开来,以满足幼儿和成人不同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恩宠.儿童心理与教育漫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27-36.

〔2〕高丽娅.学前班活动语言教育的存在及规律〔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7).

幼儿故事内容范文第5篇

1.了解故事内容,而且更有效地使每位幼儿都能有机会主动地参与创编故事。

2.幼儿的创造潜能是开发不尽的,所有幼儿都体验到了创编的乐趣。

3.只要我们给幼儿发挥创造的空间,耐心地等待幼儿的发展,随机抓住可利用的环节,幼儿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给我们一个惊喜。

【关键词】故事创编 幼儿 创造潜能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19-01

在帮助幼儿感受理解故事类文学作品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幼儿对故事类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构成的敏感性,从而学会编构出完整的故事,要求教师要有创造性提问能力及善于反思的能力。在近几年的大班语言教学活动中,一直从事故事创编的研究,下面是我对我班开展的故事创编《勤劳的人起得早》的记录和反思,通过故事创编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希望对广大幼儿教师有所借鉴。

中班《勤劳的人起得早》

第一次活动

活动前反思:幼儿对《勤劳的人起得早》这个故事都比较熟悉。其中有一部分能力强的幼儿已经能够随着故事磁带进行复述。

活动内容:创编故事对话

活动目标:1.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简单的对故事中的情节、对话进行创编。

2.初步学会创编故事的基本方法。

活动过程:

1.听磁带,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2.幼儿创编故事中的对话部分。

师:小山羊为什么不肯起床?

幼:小山羊不肯起床是因为天太冷了,还说我冻坏了怎么办呀,妈妈对小山羊说:小蜜蜂早就起床了,你到外面玩一会就不冷了。

师:还可以怎样叫小羊起床?

幼:羊妈妈对小羊说快起床,要不然我打你。小羊连忙说:“别打我,我就起床。”

师:小山羊怎样告别小动物的?

幼:要和小动物说再见。

活动后反思:通过这次活动发现3—4岁幼儿在创编故事情节时,常以生活经验为依托来创编故事,也发现多数幼儿不会创编,只是在听别人创编,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因此设计了第二次活动,“大手拉小手”请家长同幼儿一起创编故事。

第二次活动

活动前反思:每一次活动的组织,应该是面向全体,每位幼儿都应该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所以我设计了这次活动“大手拉小手”请家长同幼儿一起创编故事,不仅让家长参与进来,而且更有效地使每位幼儿都能有机会主动地参与创编故事。

活动内容:家园互动创编故事

活动目标:1.使家长了解故事内容;幼儿享受和家长创编故事的乐趣。

2.幼儿能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创编故事。

3.为故事增加故事角色。

活动准备:向家长发放原故事复印件;请家长和幼儿把创编的故事带到幼儿园。

活动过程:

1.在教师的帮助下请所有小朋友欣赏自己同爸爸、妈妈创编的故事。

2.根据四个问题再一次引导幼儿进行创编。①小羊为什么不愿意起床?羊妈妈怎样叫小羊起床?②谁比公鸡起得早?还有哪些勤劳的人?③小山羊怎样找到老猫的?④找老猫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故事应该怎样结尾?

3.为故事增加角色。要求幼儿说出:为什么要加这个角色?角色的对话有哪些?

活动后反思:故事创编的内容比第一次故事创编的内容丰富了许多,不仅能重新创编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有些幼儿在家长的指导下,把所有的人物重新选定并进行创编。

但在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家长包办代替,变成了家长创编故事。由此看出,转变家长教育理念是迫在眉睫。所以决定开展延伸活动——在家长园地里向家长介绍实验的目标和要求。

第三次活动

活动前反思:幼儿通过二次创编活动,已经基本把故事创编完整了,但是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呢?抱着这个想法,我们又组织一次创编活动,请幼儿身临其境进行创编,看一看我们能发现什么。

活动内容:完整创编故事

活动目标:在前两次创编基础上,让幼儿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发挥创造潜能。

活动准备:为幼儿布置故事表演的背景,还为幼儿准备有关故事人物的头饰,激发幼儿的兴趣。

活动过程:

1.出示背景,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2.出示头饰引导幼儿继续创编人物对话。

师:小蜜蜂在院子采蜜时都可以做什么?

幼:蜜蜂姐姐还在唱歌呢?

(教师抓住了幼儿想法的这一闪光点,马上进行了引导)

师:蜜蜂姐姐在唱什么?

幼:嗡嗡嗡,嗡嗡嗡,大家一起齐做工,来匆匆,去匆匆,大家一起来采蜜。(唱说)

幼:(根据蝴蝶找花的歌曲改编了蜜蜂采蜜的歌曲)蜜蜂飞呀飞,飞过草地飞过河边,勤劳的工作在花丛中,勤劳的工作在花丛中,在你飞过的地方到处鲜花开放。

3.引导幼儿在故事的其他情节创编歌曲。

师;故事的什么地方还可以编歌曲呢?

幼:小山羊找老猫碰到了小白鸽,小白鸽可以唱歌。

幼:小白歌可以唱“老猫在哪里?老猫在山那边。”

活动后反思:这次活动变成了幼儿创编歌曲的活动,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创编歌词、创编曲调,幼儿再次表现对故事创编的热情。只要我们给幼儿发挥创造的空间,耐心地等待幼儿的发展,随机抓住可利用的环节,幼儿就会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给我们一个惊喜。

通过这次活动也开拓了我创编故事的思路和途径,以往只注重语言的创编,总是在故事创编后才加上音乐背景的创编,可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能把已有的音乐知识迁移到故事创编活动中,这说明幼儿在音乐上也具备了一定的创造力,这一点使我非常欣慰。

我通过创编故事对话、家园互动共同创编及完整创编这样三次活动引导幼儿完成了《勤劳的人起得早》创编活动。为每一次活动都设置了具体的目标,并有意识地准备了一些材料,同时在活动前后都有反思,这是一次组织得比较成功的创编活动。正因为老师在每次活动前都做了充分准备,并且具有较高的捕捉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才使得幼儿的创造性在第三次创编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这样环环相扣的反思,使故事创编活动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挖掘幼儿创造潜能和培养幼儿创造人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垚.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儿童文学作品不同时期价值取向比较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2(5)

[2]康长运.想象力与幼儿图画故事书的阅读[J].学前教育研究,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