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山水情话

山水情话

山水情话

山水情话范文第1篇

异地求学 山阴方言 普通话 调查

一、问题提出

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生为本,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办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全社会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推动语言文字工作向纵深开展,以及在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如何从来自中西部地区异地求学中职生实际情况出发,有效地实施普通话教学,培养他们更好地与人沟通相处和适应社会能力。因此,对这部分中职生来说,学好普通话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我所支教的单位,进行专门调查研究并积极开展普通话教学。本中心校高二年级开展普通话教学班级山西山阴籍学生共8个班级485人。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目的,设计了《淮阴区职教中心学生(山阴籍)对普通话知情情况调查问卷》和《淮阴区职教中心学生(山阴籍)普通话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对山西山阴籍高二年级开展普通话教学班级学生有关出生成长、教育、生活等,以及普通话知、情、受教育效果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在该校8个班级中随机抽取4个,共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175份,回收率97.2%,有效问卷168份,有效率93.3%,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统计。

(2)文献研究法

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对此文献资料充分整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3)座谈访问法

通过对学校的领导、教师、普通话测试人员、学生的走访与座谈,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

(4)实验比较法

对普通话发音与山西山阴方言发音比较分析。

(5)观察法

通过对其中三个班的学生进行两个学期的普通话教学,以及平时与该部分学生交流谈心,观察山阴方言与普通话主要区别,便于帮助普通话基础较薄弱的同学辨正。

(6)实地调研法

通过深入山阴县当地居民、学校调研,掌握山阴方言与普通话差别。

(7)数理统计法

运用计算机EXCEL2003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8)分析归纳法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

3.研究时间

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研究结果

(1)山阴地域与人口概况

山阴县位于山西省北部,山阴县辖4个镇、10个乡。当地人习惯把县境分为山区和川区,川区又以桑干河为界,分河北片和河南片。山阴话属晋语大包片。山阴方言大体上分为三大区:北部山区,以玉井为代表;河南地区,以后所为代表;河(桑干河)北川地区。

山阴县拥有人口约22.3万,其中农业人口有17余万,占76.2%,就像中西部大多数省份一样,由于历史原因,农村面积广大,城镇化建设速度缓慢,社会事业起步较晚,教育资源和水平与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对来自西部山西山阴农村地区的异地求学的中职生进行普通话教学任重而道远。

(2)语言概况

山阴话属晋语大包片,山阴方言大体上分为三大区:北部山区,以玉井为代表;河南地区,以后所为代表;河(桑干河)北川地区。山阴方言也是属于典型的北方方言区的一种,而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可以看出来,山阴方言区的学生既有学习普通话特有的优势,又由于方言本身的特点,给普通话学习带来干扰不利因素。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这485名异地求学的中职生对普通话普及的了解比较欠缺,从而使学生在普通话学习中知、情等方面显得较薄弱。而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普通话学习不够重视,原本普通话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不愿在平时交际中应用。

(3)山阴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③声调。普通话声调可以从调类和调值两个方面分析。调类有阴阳上去四种,调值有高平调(调值为55)、高升调(调值为35)、降升调(调值为214)和全降调(调值为51)四种。有个别山阴方言区的学生容易发生以下错误,如普通话声调――上声,也称降升调(调值为214),而山阴个别地区上升调为53调或212调,如“走”“里”等字;如普通话声调:去声,也称全降调(调值为51),而山阴个别地区去声发为45调或24调,如“干”“定”等字。

(4)学龄前儿童期普通话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168名山阴籍学生中,上小学前会说普通话只占

9.5%。大部分同学上学前都讲方言,受方言影响较大。而现代国内外很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儿童时期是人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特定时期里,随着年龄的增长,声母、韵母逐渐定型,比如3岁的儿童大约只有10%能正确地发出所有的声母、韵母,而到6岁时,则到70%。所以,“随着发音器官的成熟,儿童的语言发展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5)社会环境对普通话学习不利

①宣传推广普通话的力度不够到位。在本次调查168名山阴籍学生中,发现学生对每年9月的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的宣传周了解甚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了解也不多。

②学习时期较迟,使用普通话范围不够广泛。现在很多地方中小学不开普通话课程,开的唯一的语言就是英语,只有到大专师范院校才开始开设。而且即使学生讲普通话,也只是刻意感性地在课堂上使用。没有形成理性的、有意识的去使用。在课外、家中使用方言的频率要比使用普通话多的多。

③外界媒介对说普通话的态度不够严肃。有作为和我们日常生活耳濡目染的电视节目、方言广告、方言电视剧粉墨登场,甚至还有人提出“保卫方言,弘扬传统文化”的口号,已引起有关专家学者讨论重视。

2.分析

(1)造成异地求学山阴中职生对普通话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较慢的原因分析

①异地求学山阴中职生所在出生地条件较差,因而在普通话学习掌握上就显得略慢一些。在调查访谈中发现,在168名中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占78%。大多数同学家都处在偏远西部农村地区,有个别同学甚至住在与外界隔绝的山村里。他们家境都不是太好。因此,在师资、设备上显得捉襟见肘。

②异地求学山阴中职生家庭经济条件与东部发达沿海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大部分学生家长都是农民、矿工出身,素质相对来说,不够理想。家庭中对媒介的使用也只是局限在电视,而对报纸、网络的使用人比例几乎为零。在1974年,N.卡茨曼就重视新传播技术的发展的影响,他认为经济条件好的、传播技能掌握好,传播活跃和信息储存量大等的社会群体占有优势。“很可能是老沟未填平,而新沟又不断出现”,对普通话语言的学习也不利外。

③受方言影响较大,很多学生已形成固定思维习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就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难改,就是指方言。“同一事物即使入乡随俗地称呼它,也能听出说话者的方言”。这也就是说方言很难改正。

(2)造成异地求学山阴中职生普通话学习中认知、情感、态度等积极因素不高的原因分析

①地方有关教育部门对推广宣传普通话力度不够深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导致学生对学习、用普通话作为平时交际用语不够重视。对自觉提高普通话水平提高意识不够强烈。

②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他们所学知识较为呆板,比较浅显陈旧。在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通话方面的书基本为零,学生家中有电脑、能上网的也只是个别。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他们对普通话方面的了解。

③日常生活中,学生缺少交往互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交往”是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同时也是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精神交往关系。把交往作为与生产力和分工同等重要的范畴来看待。学生只有在相互交往中,才能够正确地认识评价提高自己。对语言的学习,更要在交往中进步提高。因此,缺乏必要的交往互动,不利于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3)造成学生用普通话说话内容贫乏,无话可说原因分析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比较好的言谈要以丰富的材料内容作为基础。腹中空空,自然没有话可说。大部分学生“只有储存丰富的知识,培养思维能力,说话才不至于言之无物”。

这部分来自山阴籍学生,由于家庭经济、习惯等方面原因,平时很少从书本中或者实践中汲取材料,因此在用普通话与别人交流沟通时,语言表达能力显得明显不足。

(4)造成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缺乏自信、连贯性原因分析

首先,从调查访问结果来看,大部分人来自西部落后农村地区,他们多是农民、矿工的孩子,方言较重,发音不准确。自信心不足,

其次,由于缺少积累丰富的材料。说话有时找不到合适词语,说话不清晰,不流畅,说话断断续续,结结巴巴。最后,就是平时在公共场合用普通话说的太少,一旦要说,“过度紧张,语音失真,思维混乱,导致语音错误增加,语句不连贯”。因此显得羞羞答答,唯唯喏喏。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与现有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现有的东西部教育不均衡显而易见,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政府投资方式,西部地区中小学开展普通话,所需要的基础条件将不能够得到保障和支持。如所必须需要的录音机、投影仪、DVD、VCD、电视机、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师等设施条件也很难得到改善。同时“校校通工程”也将只是成为口号,无法落实到实处。因此学生普通话水平将也将很难得到提高。因此,政府部门需要改变传统的财政支付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学校的财政支付力度。

2.进一步加强山阴方言与普通话辩正

在课堂上,通过示范、听录音等帮助同学们克服方言不良影响,从而正确发出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等。同时从字形上归纳同类声母发音,在容易犯错误的韵母上,提高同学们的注意力。识记个别特殊难区别的字词音。同时“加强同学们课堂训练,互相点评,克服难点”。

3.加大普通话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各级各类部门、领导、老师、同学对普通话重要性的认识

有关部门要借助各类媒体大力宣传、还要组织专门的宣讲小组,深入有关部门、学校宣传。同时各级主管部门要把对普通话的教育列为专项教育督导检查项目,有关部门能够给予同学们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机会,要把号召与口号落实到实处。能够给予同学们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PSC)的机会,“让全社会认识到推普教学是民族兴旺发达和提高民族素质的素质的必由之路。”

4.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为学习普通话营造良好氛围

用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学校的广播、标语、黑板报等载体,宣传和鼓励同学们使用普通话。利用校园社团宣传、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途径,来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校普通话的环境氛围。鼓励同学们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就能够从感情上去接受普通话,也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普通话教学质量。

5.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同学普通话口语表达训练,提高普通话水平

俗话说:“熟能生巧。”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利用各个环节与机会培养学生使用普通话口语表达意识。如课前一分钟演讲,课上分组点评、相互讨论。同时课后写心得体会。

学校有关部门也应该鼓励指导同学们组织相关社团,在平时社团活动中让同学们多说多讲。在学校范围类多组织演讲、朗诵等有利于提高同学们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比赛,帮助同学们克服紧张心理,使同学们能够轻松自如地使用普通话与他人沟通。

五、结论

通过对来自中西部农村山阴地区异地求学中职生对普通话的了解与学习调查分析,来自该地区的基础教育薄弱。社会环境对学习普通话不利因素较多,同时在求学的东部学校本身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普通话教学水平。

做好这些来自中西部地区中职生的普通话教育已经是一道难题。因此,使大部分学生在短期内达到PSC(普通话水平测试)相应水平是不现实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从研究的情况看,各合作办学学校如何开发出适应异地求学的学生实际水平的关于普通话校本课程体系,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M\]. 朗文(远东香港)出版公司.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3\]杨增武.山阴方言志\[M\].山西: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0.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彼得・A.德维利尔斯,吉尔・G.德维利尔斯.幼年语言\[M\].辽宁:辽海出版社,1998.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李德鹏.例谈普通话学习中的方语和方音理论\[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1):55-62.

\[8\]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陈凤华.如何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中等职业教育,2008,(4):30-31.

\[10\]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山水情话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诗歌教学 有效取舍 实例

下面以我施教人教版语文课本中的《七律・长征》实录为例,具体地谈谈诗歌教学的有效取舍。

一.整体吟诵,感知诗歌节律

1、学生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小声地把诗歌读两遍。生:小声读。

2、范读引领(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听听老师朗读的停顿节奏和你朗读的有什么不同?

3、学生再读

师: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课文读两遍,力争读正确、读流利。

4、检查朗读的正确与否

师:谁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呢?生:朗读。

师:这位同学把“逶迤”、“礴”、“丸”、“岷”这几个生字读得很正确。朗读得正确、流利。

二.理解句意,走进诗歌情境

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生:红军吃苦耐劳,也很坚强勇敢,跨越了万水千山,行程二万五千里。

师:主席回顾这一壮举的时候,用“远征”与“万水千山”这两词语概括出了长征的路程之遥远,路程之艰难。“等闲”的意思平平常常。谁来准确精炼地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呢?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红军没有把长征中遇到的雪山、草地、大河等艰难险阻看成不能克服的事,而是当做很平常很清闲的事。

师:一个“只”字道出了红军战士对困难的蔑视,一个“不怕”道出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气概。

师:“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越城岭、都庞岭等山岭弯弯曲曲连绵不绝,乌蒙山气势磅礴。

师:你没有把最关键的夸张和比喻没有理解。“腾细浪”的本义是欢快奔腾的细小的浪花,作者把什么比喻成“腾细浪”?

生:作者把越城岭、都庞岭等山岭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比喻成“腾细浪”。

师:理解到位了!在红军眼里,这些绵延起伏的山岭就像唱着歌欢快奔腾的细小的浪花一样,作者在这里既用了比喻手法,还用了夸张的手法。

师:“走“在古汉语中是”跑“的意思,泥丸指小孩们玩泥时捏的小泥蛋,这样理解“乌蒙磅礴走泥丸”呢?

生:乌蒙山高大险峻,气势雄伟,红军翻越它的时候,就像跑过小小泥丸一样轻松。作者也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

师:理解得很准确。作者把“五岭逶迤”的气势说成是“腾细浪”,把乌蒙的磅礴说成是泥丸,渲染了红军战士面对艰难险阻的乐观豪迈的情怀。

师:长征路上,不但要翻山越岭,而且要涉水渡江。“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谁来说说这句话描述的情境?

生(讨论后回答):金沙江水流湍急,那水拍打着高耸如云的山崖,在红军眼里,那汹涌的江水是一股暖流,让战士感到无比兴奋。穿越了金沙江,红军抢渡大渡河的时候,敌人将泸定桥上的木板抽掉了,只剩下铁索,我红军战士面对这寒气逼人的情景,飞速得穿过铁索,消灭了敌人。

师:穿越了山岭,渡过了河流,面对岷山这样的雪山,我们的红军战士流露出了胜利在望的喜悦!(出示课件《长征》影视片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英勇的一、二、四这三方面的红军战士,翻越雪山之后开怀大笑,尽展着喜悦的心情。

三.理解诗歌特点,领悟诗歌规律

师“这首诗歌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几个字?

生:共有八句话,每句话七个字。

师:“七律”这种诗歌的特点是每句话七个字,共有八句话,每两句称为一联,其中,中间两是对仗的。大家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是怎样对仗的?

生:“五岭”对“乌蒙”,“逶迤”对“磅礴”,“腾”对“走”,“细浪”对“泥丸”。

师:“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怎样对仗的?

生:“进沙水”对“大渡桥”,“拍”对“横”,“云崖”对“铁索”,“暖”对“寒”。

师:这四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表达了诗人对面困难时的乐观情怀,表达了诗人对革命抱有必胜的信念,也表达了诗人浪漫的风格。

山水情话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信息经济 社会信息化 信息测度 山西省 信息化测度方法

1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的选择

目前,对信息经济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由日本学者小松崎清介提出的信息化指数方法;二是美国学者马克卢普·波拉特的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三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知识经济测度方法。在我国经常使用的是前两种方法或其修改版本。第三种方法由于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差,故使用较少。第二种方法虽极具可操作性,但所需数据多、计算复杂且工作量大,很难根据现有的统计资料做出识别和测算。而日本学者提出的信息化指数法由于数据获得容易,因此较为方便和实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纵向比较一个地区不同时期的信息化程度,还可以横向比较不同地区的信息化程度。在此笔者选用日本学者提出的信息化指数测度方法,分析山西省1998~2001年4年的信息化水平指数。

2信息化指数模型的修正

日本学者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了社会信息化指数方法。他分别从邮电、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中选出11个因素共4大类指标来衡量。但是,由于该模型是日本70年代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不适应现代信息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了。故本文从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最新出现的一些指标,对原模型进行了适应性的修正(如图1),来更加精确地计算山西省的信息化指数。如在信息量方面,采用“人均年通长话次数”,略去“人均年通话次数”;由于“每万人书籍销售网点数”难以统计到,故用“人均年图书出版数”来代替,这样也能大致反映信息资源储备能力及信息量水平。“每平方公里人口数”在新的指标体系中未被删去,因为笔者认为其对山西省的信息量测算还是有一定意义的;根据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新增了“每万人互联网用户数”这一指标;在信息装备方面,用“每百户电视机拥有量”和“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来代替“每万人电视机拥有量”和“每万人计算机拥有量”。由于移动通讯设备及其服务的迅速普及,将“每百户拥有电话数”分解成“每百户固定电话拥有量”和“每百人移动电话拥有数”两项指标,以便更加清楚地加以区分。另外.统计工作者在统计个人消费中除衣食住外杂费的比例时,将城镇和农村分开看待,故在测算时,亦将信息系数分为两项指标来度量信息化指数。

信息化指数的具体测度方法是:以基年的各要素值的指数为100,将所测度年或地区的同类要素的绝对值除以基年的绝对值,再乘以100后得出各项指数;以类为单位,将各项要素的指数相加除以项数,分别得出信息量指数、信息装备率指数、通讯主体水平指数和信息系数指数;最后将4项指数相加除以4,其结果即为某年某地的信息化指数。

具体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某项指标的实际数值;为被确定为相对指数标准(基数)的某项指标值。

3山西省社会信息化指数的测定

3.1山西省社会信息化指数的测度本文按修正后的社会信息化模型指标体系收集了1997至2001年山西省各相关指标的数据,其中所有数据均准确无误,因此,测算的依据和其结果是准确、可靠的。按上面的公式,以山西省五年计划第二年(1997)数据作为基年标准值,测算山西省信息化模型中各指标的指数及信息化指数(见表1)。

3.2测试结果分析

3.2.1总体情况(信息化指数的变化)。由表l可以看出,1997~2001年山西省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01年的信息化指数为1997年的6.39倍,平均年递增幅度为2.1倍,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同时也应该看到山西省社会信息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某些指标“人均年图书出版数”五年来呈持续下降的态势,这说明山西省在教育方面(尤其是文化普及方面)做得还不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笔者采用的修正后模型和其他国家、地区的模型,在模型的选择以及统计指标上有一定的差异,故笔者只选用了少部分的指标和周边省份(如河北省、陕西省)来进行横向比较,希望能够说明一些问题(如表2).

3.2.2信息量指数。山西省1997年信息量指数为100,2001年为1846,增长了近18.5倍。在4项一级指标中它的发展速度是最快的。而在6项二级指标中.各项指标增递参差不齐,有些指标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指标为“每万人互联网用户数”,该项指标是笔者新增人指标体系的。笔者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走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它对于信息量贡献很大,故将其纳入指标体系。它的上升速度最快,5年提高了105倍;而“人均年通长话次数”也稳步增长,5年上升了46%。出现了负增长的指标如“人均使用函件数”和“人均年图书出版数”,这说明现有用户或读者群的信息交流方式更倾向于新的形式,如网上查询、电子邮件、电话等。

3.2.3信息装备指数。由表l可以看到,在4个二级指标中,信息装备指数的发展仅次于信息量指数的发展。山西省2001年信息装备指数为414,比1997年增长了近4倍多,这主要归功于计算机以及固定、移动电话的迅速普及。1999年以前,电话事业发展比较平稳,在这之后呈飞速发展态势,其中“每百户固定电话拥有量”5年上升了3倍多;移动电话的迅速普及也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信息时代的优越性。电话是现代通讯的基础,国际上把电话普及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亚洲“四小龙”发展的一个共同的经验,就是电话的发展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国际电联1977年统计了77个国家的情况,得出了电话普及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为:lgd=一3.1329+1.4051gx(其中,d为电话普及率;x为人均国民生产值)按上述关系计算,2000年山西省的电话普及率应为2o.64部佰户,而实际上为34.19部佰户,说明山西省的发展水平还是较超前的,但是若与国内其他省份进行横向比较,则该省还处于中下游水平。相对而言,山西省的移动电话情况稍好些,处于中偏上的水平,但是和发达地区以及周边省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见表2)。从具体情况看,目前山西省的固定和移动电话主要集中于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的城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人员家庭中,而在一些生活条件较恶劣的偏远地区、山区则发展比较迟缓。故山西省在抓发展速度的同时,应注重各地区间协调发展。

1997年至2001年。山西省“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据推测增长了近8倍,其速度虽然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但也显示了山西省社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硬件水平发展的迅速。

3.2.4通讯主体水平指数。2001年山西省的通讯主体水平指数为165,是1997年的1.65倍,其中“每千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增长速度较快,2001年的“每千人在校大学生人数”为1997年的2.23倍,说明我国1999年以来的大规模高校扩招使高中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全民平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横向比较(见表2),山西省的情况不容乐观,其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远低于陕西省。与此同时,山西省从事第三产业(包括信息业)的人口比例有了小幅的增长。仍以2000年为例,山西省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为28.4%.而相邻的河北省只有25.8%,陕西省为27.8%,并且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7.5%,说明山西省在近几年来信息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如lt行业、生物制药等高新产业的兴起,以及旅游和其相关配套的服务业迅速发展,增加了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数量。在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方面,山西省为38.7%。河北为33.5%、陕西为39.i%,而全国为33.2%。应当看到,山西省与陕西省在教育及产业构成方面的差距,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陕西省搭上了“西部大开发”这趟高速列车,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之一;另一方面陕西省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许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并且西安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学术气氛浓厚、学校众多,这些导致差距的客观因素是存在的。但是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山西省是全国地下文物最多的一个省,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如何尽快把它们推向全国、推向世界,需要建立高水准的旅游服务业和相关配套措施,多推出几条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发挥该省的优势。在教育方面,山西省应该努力扶持一些地方院校,努力提高师资力量,创办全国一流大学。同时还要拿出优厚的待遇来吸引人才,改变该省人才外流的现象,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

3,2,5信息系数指数。从1997年到2001年,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稳步的提高,表现在“城镇家庭个人消费除衣食住外杂费的比例”由1997年的32.72%,提高到了2001年的43.78%;与此同时“农村家庭个人消费除衣食住外杂费的比例”从1997年的22,92%,提高到了2001年的28.73%,增幅分别为34%和25%。从总的趋势上来看,山西省消费水平基本上处于温饱型向小康型发展的过渡时期,但是还应当看到城乡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故山西省在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异的同时,还应提高农民的信息消费意识,使他们充分利用广阔的信息资源,早日实现农村信息化。

4对策

由以上分析可见,山西省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的发展,但总体水平,尚处于较低阶段。美国未来学家艾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新兴的科技浪潮为经济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的机会,在未来竞争中,穷国和富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处于新技术革命前沿的是信息经济的急剧膨胀。对于一个地区、省也是一样的,因此山西省要想在竞争中由劣势转为优势,必须采取有利的措施来加强信息化建设。

4.1进一步加大信息产业方面的投资力度并给予优惠政策,使信息产业成为mms(,省经济腾飞的支柱产业具体措施包括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鼓励创新,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同时,鼓励高科技含量的企业、公司努力提高竞争力打造山西省的名牌it企业和其他名牌信息化企业。

4.2树立现代信息观念,大力开发信息资源从总体上看1997~2001年山西省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依靠外延式硬件的拉动,而内涵式软件水平的贡献相对较少。所以.要软、硬一起抓,加快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社会生产力。

山水情话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汉水文化;圣母女娲;形象形成;文化英雄;冠名权;冠名权权属

马克思曾说,要认识一个民族和一个民族文化真正的本性,最好从他的神话开始[1]。因为,任何神话都是一个民族作为新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只有神话才是最深厚、最本源的东西,民族文化的根在这里埋得最深、最远。同样,要认识汉水流域人民和汉水文化真正的本性,就必须深入到汉水神话,从汉水神话开始。汉水流域最早的神话人物应该追溯到伏羲和女娲,尤其是圣母女娲在汉水流域竹山县留下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遗存。

一、女娲形象的形成

自从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是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开始的。也就是伏羲、女娲、神农—炎帝为三皇;五帝呢?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女娲时代属史前时期,是我国上古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距今已有七千八百年的历史。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女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史前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已经开展的中国史前文明探源的重要研究对象。

女娲形象有一个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屈原《天问》和《山海经》为代表,主要强化女娲的造化功能:“女娲有体,谁制匠之?”[2]即追问女娲的身体是谁造的,说明在先秦战国时代女娲造人的故事就在流传了。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女娲之肠”化作十个神人的记载,已经显示出女娲造化万物之神力。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作注道:“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许慎《说文解字》释“娲”为“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在《太平御览》中说她一日造鸡,二日造狗,三日造羊,四日造猪,五日造牛,六日造马,七日造人。可见在汉代民间传说中,女娲已明确具有了化生万物的始母神神格。

第二个阶段以《淮南子·览冥训》为代表,强调女娲造化万物之外的历史业绩。对女娲形象作了轮廓的勾勒和内容的丰富:“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焰不灭,水浩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女娲炼五色石(青、黄、赤、黑、白)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3]——炼石、补天、斩杀猛兽、治理洪水。

第三个阶段以《风俗通义》中进一步具体化、世俗化(阶级化):“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为人,剧务,力不暇给,乃引绳绠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绠人也。”女娲形象被赋予浓重的阶级色彩[4]。

第四阶段以南阳汉画砖、唐帛画和明清仕女画为代表,对女娲形象进行修复。由人首蛇身赤发到清雅秀丽的窈窕淑女。在南阳出土的汉画像石刻和四川新津汉石棺画像均如此(与伏羲在一起,女娲手托月),在明代肖云的《离骚图》中为窈窕仙女,清代任伯年的《女娲炼石图》中又画为楚楚动人的仕女。

这个过程是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简单到复杂、由同体、险恶陌生到神人同体、亲切熟悉的过程。这是一个对女娲逐渐认识、丰富,逐渐圣化、美化和世俗化的过程,也是女娲形象逐渐强化普及、深入人心的过程。

二、女娲作为文化英雄的历史业绩

女娲的崇高地位取决于她所建立的齐天盖地的丰功伟绩。对此,《淮南子·览冥篇》云:“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名声被后世,光辉熏万物”。考察她的伟业和影响,上冲云天,下入九泉,比天高,比地深;名声可以覆盖千秋百代,光辉可以普照宇宙万物。这个评价简直是无以复加了,有如曾经有过的对伟大领袖的迷信和崇拜:最最最最,伟大伟大,万岁万岁。但是对女娲来说一点也不过分。女娲的功业在于:一是抟土造人,创造了人类;二是炼石补天,拯救了人类;三是兄妹成婚,繁衍了人类;四是制定了婚姻制度,教化了人类;五是创造了笙簧音乐,娱乐了人类。这五大功劳,旷古烁今,无一神一仙可比,无一皇一帝可比,都是空前绝后的创造、空前绝后的义举、空前绝后的功德,都有空前绝后的影响。正因此,她得到了中华民族广泛而长久的崇拜和尊敬,被炎黄子孙公认为创世神和始祖[5]。

三、女娲圣地命名权的当代之争

女娲是古往今来在中华大地流传最广泛、最普及、影响力最大的神话人物之一。女娲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文化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据杨利慧博士统计,在全国各民族、各省份中,明确有女娲出现的神话和故事有247个,女娲文化遗存1439个,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和各个民族,甚至世界各个民族对她都有认识和了解。可以说,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制度,什么政治观点的人都对她充满了钦佩和仰慕之情,给予了普遍而广泛的认同和尊重。

时至今日,在中国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全国各地都在争抢对女娲圣地的所有权,都想将女娲圣地据为己有。争得最凶、喊得声音最高的是六家:一是陕西平利,平利县应是女娲文化的发祥地,这个县的女娲山就是传说中的“女娲治所”。二是河南周口女娲城。文物部门根据民间传说和史书记载,经过长期勘探,发掘了该古城址。该城址呈正方形,分内外两层,城墙多为分层夯筑而成,今残存城墙最高点3米,宽8米,挖掘出大量釜、罐、鬲、瓮、瓦等春秋时期遗物,可见当时城池壮伟,居民殷盛。这一珍贵的古文化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是山西省,认为女娲氏的重要活动区域,是在山西太行山上的黄土高原,因此,太行山又以“女娲”或“皇母”命名。据《地理通释》记载:太行山连亘河北诸州,为天下之脊,一名“皇母”,一名“女娲”。经笔者实地考察发现,在山西太行山地区,已发现的女娲活动的著名遗迹就有八处:长治市东南天台山,有女娲“炼石补天”处“望儿台”;晋城市东南的浮山北谷,有女娲“炼石补天”的“娲皇窟”;长子县西发鸠山,有女娲氏所化“精卫填海”的遗迹;黎城县西南广志山,有女娲足迹所至的“娲皇庙”;平定县东南40里东浮化山,有女娲补天的“补天台”;平定县西70里“西浮化山”亦有女娲“炼石补天”遗迹;临汾地区吉县西60里清水河畔的柿子滩,更发现了距今一万多年以前的中石器时期的“女娲补天、造人”岩画……四是女娲陵在山西赵诚侯村。他们有3000—5000年历史的猴头柏作证的女娲陵庙。五是甘肃天水女娲庙。地处天水秦安县城北45公里的陇城镇,相传为女娲出生地,“女娲,风姓,生于城纪,长于风台,是伏羲的妹妹,母系氏族社会的首领”,据《水经注》记载:秦安县城北面,北有女娲洞,此地有以风姓命名的风沟、风谷、风台、风茔等地名,还有娲皇、凤尾、龙泉等,传说女娲生于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茔。在风沟悬崖上至今还有一处深不见底的女娲洞,城北门外有一口大井,也称龙泉,据传是女娲捏土造人用水之泉。镇南门有一座气宇轩昂、画栋雕梁的女娲庙,大殿正中有女娲氏塑像,生动地再现了女娲“炼石补天”、“捏土造人”的情景。现陇城女娲庙为海内外华人“寻根访祖”旅游线上的重要景点之一。六是山西晋城泽州:宣传较弱,建有“华夏女娲文化园”。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关键问题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资源已由一种软性资源变成了一种紧俏硬性战略资源而已。较之从前,文化名人的资源价值已身价百倍。一则可以借重,使地方成为名人的家属、亲属和乡邻,抬高地方的门第、血统,神化地方的文化出身,二则可以张显,创造名人效应,带来丰厚惊人的广告价值。三则可以贵卖,既然高贵闻名,就要贵货贵卖,就能够、就可以、就应该卖出高价。广元市一张邓小平纪念陵园的门票卖到80元,面积小,建筑少,投入不大,每年门票收入几个亿,一个贫困小县很快因此升格为地级中型城市。陕西黄陵县凭着一个黄帝陵,每年净得10亿元以上的门票收益,等于十堰市所有县区税收的总和。四则可以长利。历史人物是姓历史的,历史延续到什么时候,历史人物带来的经济利益就会延续到什么时候。而且,随着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这种利益只会有增无减。一年两个亿,十年、百年呢,再加上利上滚利,简直不可想象!所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全国各地争夺名人、名胜之战已经蔚然成风,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以假乱真者有之,捕风捉影者有之,无中生有者有之,见缝插针、以斑代豹者有之,明抢暗夺、巧取豪夺者有之,总之,荒唐滑稽,不一而足。这种带有很强政府色彩的见利忘义、弄虚作假、颠倒黑白,不仅是对学术历史的亵渎,更是对诚信和社会风气的污染,值得文明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警惕和深思。但另一方面,这也带来了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对文化软实力的高度重视,并不同程度地掀起了各地对文化保护与建设的热潮,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可以说,既是一种不妨一试的策略,也是历史学术所面临的不幸中的大幸[6]。

四、女娲在汉水的文化历史遗存及女娲圣地冠名权属汉水流域的依据

都想给女娲定位归宗,都想使女娲圣地落地生根、归为己有,但女娲究竟应该花落谁家呢?由于女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因此有女娲传说的地方有很多——这也说明女娲得到广泛的认同、爱戴和崇拜,但神话和传说往往有中心和发源地,要确定这个中心和发源地,必须要有王国维所主张的二重证据法(即将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相互参证)和当今的三因素法(即典籍记载、物质历史遗存形态和精神文化形态)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佐证。

1.从古代典籍文献看,支持女娲炼石补天在竹山的证据有十:一是唐司马贞的《补史记·三皇本记》。二是五代蜀杜光庭著《录异记》中:“房州上庸界,有伏羲女娲庙,云是抟土为民之所,古迹存焉”。按上庸即今湖北竹山县,与陕西平利相接,以上诸说实指一地。907年-979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当时北方相继有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南方及山西则有吴、南唐等十国。本书作者为五代蜀人,无论是前蜀还是后蜀,都在十世纪上半叶,因此可以说这是最早记录女娲庙的文字之一。三是《郧阳府志》明正德版称:“俗传女娲炼石补天即此,山下有女娲庙”。四是清陈梦雷、蒋廷锡著《古今图书集成》的有关记载为证:“女娲山,去县(竹山)西九十里俗传女娲炼石补天处,下有女娲庙”。五是清人王象之诗:“女娲山下少人行,涧谷云深一鸟鸣”。六是明徐道的《神仙全传》,其中涉及炼石补天细节:“共工头触天柱,倒倾缺坏,山南一带行人不能周匝,故曰不周山。其旁百姓为共工怨气结滞,阳和不达,一望空黑,常有凄风惨雨,难以存活,乃奔告女皇。女皇因想郁华有言正气亏缺,炼石可补,即同众往竹山中,仍见巨石累累。令人运至山顶,按色分五方排列,聚本植于旁,候东风起,纵火烧之。令童女、男各一,持巨扇鼓扇,不时添木助火。炼一七日,气成五色缕,随风散布空中,西北不和之气,得阳气冲去,阴翳消灭,依然覆帱无垠(今郧阳竹山县有女娲山,其上最平,故秦曰上庸)”。七是“竹山是传说女娲造人、补天圣地”之说也得到当代女娲研究权威杨利慧、康丽、吕微等专家的认同。八是清代的《康熙字典》以及现代神话学权威袁珂的《中国神话大辞典》,特别是《康熙字典》(可信度最高和最严肃的国家典籍),都明确标明了女娲炼石补天和抟土造人的地方是竹山宝丰的女娲山(《康熙字典》丑集下·女部·娲字条下曰:古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又女娲始制笙簧。《史记·五帝纪》:“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又,女娲山在郧阳竹山县西,相传“炼石补天处”)。九是《郧阳府志》(康熙版)、《竹山县志》(同治版)均有记载,“娲山青锁”为竹山县的八景之一。十是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公元354年)“又有作道,九君抟土作人处。”刘林注:“作道”在今陕西平利县东。而平利与竹山仅只50公里之遥。

2.从物质形态看,女娲神话在竹山有其广泛的物质历史遗存形态流传,它所依托的物质形态极具代表性的有八:一是竹山县女娲山地处古老的汉江流域。生命缘水而生,文明缘水而兴。汉水早于长江和黄河七亿年诞生,也是最古老的生命诞生地,这里考古发现有6500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有距今180万年前的郧县人头盖骨化石。从逻辑上讲,最早产生生命的地方,应该是最先关注生命、最先追溯和回答生命起源的地方,当然,也应该是最适宜女娲造人神话产生的地方。二是竹山县地处古地质青峰断裂带,四周断壁冲天、山高谷深,群峰连绵,是地壳剧烈运动、火山爆发过的突出特征。而在女娲山附近四周则是赭红色的火成岩构成的丘陵和略显赭色的黄土。这些地质地貌特征与女娲造人补天所需要的客观条件一一对应。可以想见当时的情景:剧烈的火山爆发,引发强烈的地壳运动,一时间,天昏地暗,山摇地动,天塌地陷,给人世界末日的感觉。巨大的地质地理变化,也打断了自然界的生物链条,长期蛰伏在深山密林中的老虎野猪、巨蟒老鹰因为惊恐,四处奔腾而出,为害生灵。三是以竹山宝丰的女娲山为中心的一系列女娲自然社会文物遗存。这些遗存既有实地和实物,又有后来的建筑,如双龙井:双龙协助女娲造人处、高望山:女娲遥望伏羲归来的山岗、打儿窝:当地人们投石入穴向女娲求子处、打儿庙:当地人们虔诚献祭向女娲求子处、圣母山:圣母女娲显圣处与藏宝处、花栗树是当年女娲砍木燃炉的木材场、凤凰堰是女娲为炼石补天的同盟军凤凰吹笙奏簧的地方、摇钱树是女娲上天之前为防儿孙冻饿而植下的可以摇下铜钱的宝树等[7]。四是有建于晋代的女娲庙遗址和保存至今的“女娲炼石天真”古碑。五是在竹山县武陵峡里发现了尚待坐实年代的伏羲传经洞和伏羲女娲双修摩崖石刻。六是在女娲山及其周围存有大量被传为女娲补天的五彩石——绿松石,这种宝石晶莹玉润,玲珑剔透,荧光闪烁,真像是经过了冶炼一般,被称为东方圣玉[8]。七是与绿松石矿毗邻,发现有大量米黄玉矿石,其晶莹剔透也堪比天边的云霞。八是在同是汉水流域、据竹山县女娲山直线距离不足50公里的陕西省平利县也发现了女娲山和伏羲山,而且有碑、有殿、有庙。据传据证,无论是在包括夏商的史前时代或先秦时代,还是在秦统一天下后的秦汉六朝,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竹山和平利都隶属于上庸古国和上庸郡,而上庸古国和上庸郡的国都、郡治都在今日的竹山县。

3.从女娲神话流传的精神形态看,竹山有大量的关于女娲的民歌、民谣、民间故事、民风、民俗以及对女娲娘娘的祭祀活动。一是发源于堵河流域,流布于鄂西北各地的,被誉为汉民族创世史诗的民间丧鼓歌《黑暗传》。在其第四部分“人祖创世”中,唱女娲的诗有500多行。从女娲出生到逝去一一铺叙,几乎包括古代典籍中有关女娲神话的所有内容。“抟土造人”叙述得精细传神:“女娲出世一美女,身高一丈有余零。出世学会观天象,又察地理手段能。……九山九海无人住,需要传衍子子孙孙。起个念头心中喜,不如挖泥做泥人。比着自己一般样,泥人泥手泥眼睛。有牙齿,有眼睛,有腿有脚无灵性。……女娲要用自己血,一点一滴做成人,有血有肉有灵性。比自己,画人形,先画眉毛并七孔,五脏六腑画完成,画上三百六十人骨节,又画血脉身上存。九十画得四肢出,汗毛十万八千根,顶头额角都画尽,十指连肺手连心。”《黑暗传》对女娲伏羲兄妹合婚诞育人类也有铺叙:“说起女娲哪一个?她是伏羲妹妹身,洪水泡天结为婚。之后她为尊,兄妹二人已成婚。统天统地统三光,包天包地包乾坤……阴阳会合真造化,造化天地产贤能。结胎原是卦爻定,胎漏产出众黎民。”女娲炼石补天,在《黑暗传》中写得尤为精彩动情:“共工撞倒不周山,上方倒了擎天柱,下方袭了地与井,洪水泛滥又混沌。好个女娲有手段,忙炼彩石去补天。一把彩石手中拿,口水喷在彩石上,一把一把补天漏,又吹冷气冰固凝。……哪里天穿哪里补,哪里缺了哪修整,彩石片片随心意,北边天地才补成。彩石补天止天漏,止住天河往下淋,天柱折了来接住,昆仑山高作磉礅。多亏女娲易变化,一双巧手补天庭,时化大鹏飞上下,时化巨龙绕昆仑……造土造人多辛勤,劳累而殖民多地平。女娲逝后化地母,后土载物养黎民。土生万物也生人,世代不忘地母恩。”[9]对女娲神话的完整保存和广泛普及,说明女娲神话和女娲神话传统在此流传既是古老久远的,又是深入人心的。

二是在竹山,由女娲神话派生出来的风俗就特别丰富、普及、持久。风俗是文化传统深厚与否的突出表征。风俗稳固顽强是某一文化传统深远强大的表现。比如,在竹山民间婚嫁的婚俗中,新娘子的脸面在早年都要搭上红盖头。而盖头的起源,在竹山是有与女娲相关的来历,也即女娲在与哥哥成婚之际,非常害羞,临时由太白金星想了个遮羞的办法,伸手在天上拽下一片红云搭盖在女娲的头上,遂称之为盖头。而后世所有新娘子在成婚时都有害羞的感觉,也都自然而然用上了盖头,形成了一项固定的民俗。再比如新婚新人的新房,称作洞房,这是因为女娲成婚的时候,还没有现成的房屋,只能够在山洞里成婚,于是就形成了“洞房”这一专用名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演进,在竹山虽然不用盖头了,但是把新人新房叫做洞房的称谓至今没变。再如在丧俗中,某一个家庭中做丈夫的去世了,在竹山做妻子的哭诉有专门的腔调,开腔哭诉的第一句话类似于戏曲中的叫板:“我的姊妹呀,我的哥呀,我的人呢……”这个叫板以后,各人再哭诉她们各自不同的境况。从这一风情中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的,女娲伏羲是兄妹成婚,而女娲作为妹子和妻子的双重身份和双重情分,于既是哥哥又是丈夫去世的悲痛时候,在大庭广众之中,确实不好称呼对方,而最妥帖的就是姊妹称呼。所以,竹山民间哭丈夫亡灵也就沿用了女娲的哭诉称呼方式。从竹山这一民间风俗来看,既说明了女娲为繁衍人类,兄妹成婚已经深入人心;也说明了女娲兄妹是在竹山成婚后对本地人的深刻影响,以至形成妻子哭亡夫为姊妹的习俗,至今没有变更,也无从变更[7]。

三是在民间文化中,女娲神话也在竹山留下了深重的痕迹。如,在竹山民间有吹打《皇祖点子》的习俗,凡是重大节日和婚丧嫁娶、乔迁祝寿都以吹打《皇祖点子》为荣为乐。关于《皇祖点子》的来历是这样的,天地人有三皇,女娲是公认的人皇,是人类的始祖,竹山人合二为一,称女娲为皇祖。竹山人的祖先对女娲的感情特深厚,在女娲补天献身以后,竹山人为怀念和纪念女娲,编创了以竹山民间锣鼓敲打点子为主,并辅以笙箫丝竹形成套曲,专门用于祭祀女娲的活动,是专门献给皇祖的点子,所以称为《皇祖点子》。由于竹山人对这个点子的特别喜爱,后来则逐渐扩大了演奏范围。《皇祖点子》听起来,既有宫廷音乐的韵味,又有道家音乐的遗风,最鲜明的则是民间特色。年节时候演奏《皇祖点子》,还辅以一大四小一组花灯相伴,大灯是莲花座灯,小灯是四条鱼灯,而这鱼灯则是固定下来的鲢鱼、鲶鱼、鲫鱼、青鱼,象征着和和美美,连年吉庆。这种对乐队的装饰实属罕见,它充分证明了竹山人对女娲的特殊情感,同时也折射出女娲民本思想的光环,为民祈福、造福正是女娲的意愿[10]。

从以上有关女娲的遗迹和民间风俗的例证来看,竹山这块土地和人民与女娲的关系是密切的,与女娲的感情是独特的。女娲神话及文化完全被日常化、生活化、世俗化、地域化和节令化了。化者,融合普及也;融合普及的深度和广度,就是女娲神话和文化在这里延续、普及的深度和广度。综合上述根据,我们似乎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向世人宣布:竹山是最有可能的女娲炼石补天处,竹山应该成为女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心之一!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98.

[2]屈原.楚辞.天问[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69.

[3]左鹏.汉水[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75.

[4]匡裕丛.再说女娲[EB/OL].今日竹山网,2007:05-29.

[5]袁林.论汉水流域的女娲文化遗存[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24.

[6]潘世东.论《诗经》时代汉水流域的诗歌和诗人[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27.

[7]陈心鸣.炼石补天话竹山[M].竹山县文化体育局(内),2002:156.

[8]华赋桂.话说堵河文化[EB/OL].今日竹山网,2007:05-29.

山水情话范文第5篇

关键词:西北;地理;山水画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048-01

基于明显地理特征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图式或风格,被后来的美术史家归为两类:“北方山水“和“南方山水”。前者雄伟、壮阔,后者平缓、飘渺。然而山水画并非“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王微《叙画》)”,因此,山水画中的“地理”并非自然的“地理”,而是艺术的“地理”,它是在自然基础之上的一种人文性、情感性和符号性的图式创造。

作为具有多样性地理特征的西北,远古的历史叙事中留下了很多神话传说:“女娲补天”,“伏羲卜卦”,“行天神话”,“ 牛郎织女”等等;文学叙事里又被描绘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闾阎相望,桑麻翳野”,“葡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全唐诗》卷四一九,中华书局,4616页,1979)”;美术上的“汉唐艺术”到五代北宋的“北方山水”至“长安画派”,都滋生在神话的西北。文化神话与地理传奇,历来都诱惑着古往今来的艺术家们神往。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西北因为“开发”、“文物考察团”和第一批艺术家的到来而受到艺术家们的关注。五六十年代,许多山水画家也响应“深入生活”的号召,开启西北山水画的写生之旅,他们一方面使中国传统山水画从“理想主义”走向了“现实主义”主题;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山水画的传统笔墨图式。八十年代,周韶华、张仃、王文芳、贾又福等画家在“文化寻根”中又走向西北(或北方地区)获取艺术的创作灵感。邹跃进在他的《他者的眼光》中这样描述:“……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和‘男性’意识贯穿在众多有思想、有创造力的艺术作品中”(《他者的眼光》第66页),“艺术家之所以对西北……情有独钟,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从地理的角度看,我们的祖先正是在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雄强风格。第二,西北……更能显示出中华民族与自然搏斗和奋斗的无穷力量。第三,……把西北作为创作的题材,能使我们的艺术走出柔弱、温文尔雅甚至病态的文人画死胡同。”(《他者的眼光》第73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的中国山水画,对西北地理题材的选择与精神传达,是对被“西方主义”再次惊醒后的“民族主义”和“主流意识”的有力象征,众多的艺术家在西北地域中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和情感,汇聚成一种共同的民族情结,一方面把国家所关注的强大、力量与西部开阔、壮美、深厚的美学品质联系了起来,试图标识出鲜明的民族身份和对民族的未来理想;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西方现代艺术中形式的热衷。当然,对西北也不乏有“自然主义”者的肤浅描绘。

对于一部分艺术家来说,西北地理与人文仍然对他们具有强烈的诱惑,他们进行艺术关照和创作的艰辛旅程,象征了从烦躁、拥挤、忙碌的现代生活中的逃离和对乡土原始主义的向往,虽然他们良好动机的纯粹性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严重干扰,但他们仍然怀有灵魂不被侵蚀的愿望,以一种坚定的信念追求着对自然地理的特殊关照和笔墨的个性因素,并想把一种只存在于理想或幻想中的超凡脱俗至少在山水画中得到象征和传达。因此,西北仍然是一个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层次上有着普遍性的精神原则——一种源于传统文化却置于当代文化情境中的“天人合一”观或心灵的“空旷”与“退隐”,以西北地理为题材的山水画创造着关乎人与自然(物我)、传统与现代(古今)、怀旧与进步(新旧)的“新”的精神“神话”。陈平、田黎明等画家的山水画是成功的例证。

另一类山水画家,则得天独厚地占据或选择着西部的地理资源,试图把山水画的个人风格建立在独具的题材选择之上,风格是“以综合的形式通过题材体现出来(易英《生命与生存的关怀——祁海峰的画》,《美术》2008第9期,081页),因此,把自己定位在西北的一些地方和花费时间精力——努力去探索自己的山水画术语和企求获得画界的认同,比如王文芳居北京而画西北,周韶华、蒋志鑫画中的黄土高原,郭文涛笔下的祁连山,马刚所表现出的浑然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