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山水诗歌

山水诗歌

山水诗歌

山水诗歌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二谢;山水诗歌;思想内涵;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04-02

山水田园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分道而驰,萌芽于晋宋之际。山水诗歌产生使中国诗歌摆脱了玄言诗统治诗坛的局面,丰富了中国诗歌的题材,被沈德潜称为“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之转关”。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他以大量的山水诗动摇了东晋玄言诗的历史地位,扩大了诗歌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诗歌创作技巧;谢在谢灵运的基础上发展了山水诗,使山水诗创作比较彻底地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山水诗比较优美完整,使其成为一个诗派。同是谢氏后裔的他们,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的不同,致使他们的诗歌在表达思想、艺术风格略有不同,并且谢在谢灵运创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开创了诗歌发展的新时代。

一、二谢山水诗歌思想内涵的不同

由于二谢不处于同一时代,家世和生活背景也不尽相同,对二人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尽管山水题材都是二位诗人致力创作的主要题材,但综观二人的整体创作,内容却不尽相同。

谢氏家族是高门大族,谢灵运本身就有家族优越感,而刘宋统治者又是谢氏家族的老兵,在政治抉择中,谢灵运又站错了队伍,加之性格傲慢,自视甚高,所以,他的政治命运较为悲惨。刘宋统治者对他不信任,他对刘宋统治者瞧不起,造成了他在政治上仕而不能、隐而不甘的局面。他身在江湖却心在朝野,身在朝野却心在江湖,这使得他主要借助山水诗歌来排遣政治上的失意,所以山水诗歌的内容在描绘山水风景的同时又具有老庄哲理的意味,并没有完全脱离玄言诗歌的色彩,试图在山水诗歌创作中寻找出一条精神救赎之路。

与大谢不同,小谢的山水诗歌经常从生活的小事入手来寻找日常生活之美。小谢虽同属谢氏家族,但到小谢这一辈时,高门大族的光耀已经不能给谢氏子孙带来更大的荫蔽了,反而使得小谢时常生活在一种政治恐惧之中,所以,小谢更注重实际生活。从诗歌发展的内部规律上看,山水诗歌在兴起之后也在逐渐摆脱程式化模式,向情景交融的方向发展。小谢是永明体的倡导者,对诗歌韵律方面要求更加严格与精细,所以小谢的山水诗歌相较于大谢而言,更加简洁流畅,内容也更加充实。

二、二谢山水诗歌艺术风格的不同

1.基本结构。林文月先生曾对谢灵运、鲍照、谢三家诗集进行了统计排比,认为早期山水诗在内容与结构上:“有一种井然的推展次序:记游―写景―兴情―悟理”,而谢灵运的山水诗正是这种内容和结构的典型;无独有偶,周勋初先生在《论谢灵运山水文学的创作经验》中也谈到了一种唐诗的程式:“先言题、中言景、后言意的写作顺序”,而这种程式“在谢灵运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自谢灵运起,这种写法比较固定地形成了一种模式”。所谓“言题”便是叙述出游的机缘,即诗人在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状态之下步入山水自然之中,也是林文月先生所说的“记游”;面对洁净清丽的自然风物,诗人暂时忘怀了固有的情绪,渐渐陶醉其中,以精雕细刻、穷形尽相的笔触在作品中再现寓目之景;接着,诗人在此基础上直抒胸臆,悟理性情。“记游―写景―悟理或抒情”,这是谢灵运诗基本结构。

谢的诗歌结构不再有玄言诗的尾巴,也没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焊接之感,基本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意境作为文学理论的概念,王国维认为情与景须妙合无垠。在先秦时期已有了意境的萌芽,屈原的“香草”和“美人”具备了意境的基本要素,但是并没有成为诗歌的主体存在,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们已经开始探索情与景的关系,怎样才能更融洽。小谢善于捕捉山水最富有情趣的部分,并使之与主体情感的抒发相统一,因此他的诗从写景到抒情,笔调婉转多变,虚实相间,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同时,谢的山水诗歌,能够以景衬情,在言情的同时又烘托出景物之美,打破了山水诗歌结构程式化的模式,为唐代的山水诗歌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艺术手法。“谢灵运刻画景物细致逼真,但亦伤于雕琢”;谢在其基础上进行扬弃和创新,诗风清新秀逸。谢灵运的山水诗因为他对景物是进行全景式的描述,没有剪辑的环节,所以诗歌略显繁复与拖沓,语言精雕细琢,仿佛一个珠光宝气的贵妇出现在人们面前,刻画细致入微,有累赘之感。在其诗作中,往往记住的是篇章的著名诗句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但很难记忆全篇,语言较为艰涩。谢一生生活在恐惧和畏祸之中,他的诗歌有模仿谢灵运诗歌的痕迹,但是更多的是对谢灵运诗歌的改革与创新。他已不单是把山水作为排遣政治失意的工具,他在山水中捕捉到了生活气息与美感,能够将自己的欣赏之情融入到诗歌中去,使他的诗歌更容易被读者理解与接受,更像是一个清新脱俗的出现在读者面前。在诗歌语言上,谢同样重视韵律与用典,但是没有了谢灵运的生涩之感,更多的是流畅与圆润。谢的诗歌常被后世人所称道,李白曾经在《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道:“中间小谢又清发”,称赞其诗歌风格的清新秀丽。

总的说来,谢灵运是扭转玄言诗开创山水诗的第一人,把山水作为独立的审美意象引入到诗歌创作之中,谢在谢灵运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扬弃与革新,丰富了山水诗的内涵,割掉了玄言的尾巴,诗风清新秀逸为后世山水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文月.中国山水诗的特质见山水与古典[M].纯文学出版社,1976:50.

[2]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78.

山水诗歌范文第2篇

关键词:陶渊明;山水情怀;山水情结;山水意象;山水性情

论文类型:理论研究

史论陶诗,一般多以“萧散冲淡”(朱熹)[1]、“质而自然”(严羽)[2],“冲淡高洁”(梁启超)[3]、“和谐静穆”(朱光潜)[4]等作概括,认为它自然情深,可以与《诗经》三百篇相媲美。本文着重从“山水情结”、“山水意象”和“山水性情”三个方面对陶诗做一点浅层次的分析,聊以探求陶诗中的山水意境以及深蕴在这意境中的诗人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理想,即山水情怀。

一、陶诗中的山水情结

陶渊明擅长“以情造境”,他的诗歌古朴自然,诗意深醇,且能天然入妙,体现山水情怀,究其源动力,在于他的山水情结。相较于一般文人,“陶渊明与他们不同的地方,便是他与大自然之间没有距离。在中国文化史上,他是第一位心境与物境冥一的人。”[5]诗缘情而发,他从山川河泽中得到美的感受付之以诗,他的诗“论怀抱则旷而且真”[6],读者能触景生情,情以景观。陶诗中出现的物象诸如山和泽大多包含着诗人欣豫自远、委心事外的态度,本质上是一种山水情结的实体化。

具体而言,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性本爱丘山——骨子里存在着亲近山水的基因

陶渊明的一生是与山水结缘的一生,单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五首》其一)这十个字,我们便可感知回归自然是与他的人生追求相契合的。“爱丘山”的意思就是“爱自然”,“性本爱丘山”说明他的骨子里存有着亲近自然的因素。他渴望并在后二十年完全生活在大自然中,已融成大自然的一员,他不再是山水的旁观者、欣赏者,更不是占有者,山水早已自然而然地存在于他的喜怒哀乐里。虽然曾经“误落尘网中”(同上),还“一去三十年”(同上),但就像羁鸟恋着旧林,池鱼思着故渊,他“目倦川涂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无时或忘地“心念山泽居”(同上),最后“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向往山水的心被彻底放飞,即使面对死亡,他也可以高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拟挽歌词三首》其三)从他的诗句中,我们或多或少可以领略到诗人对山水的喜爱和眷恋。那些山,那些泽(水),以及山泽间的动物和植物,都充满着一种非凡的魅力,诱惑着他走近。“山泽久见招”(《和刘柴桑》)——山泽哪里会真的招呼人,只因为诗人心思归隐,在山水情结的作祟下,他才会觉得山水见招。这是情结与实物之间的通感。也正因为诗人“性本爱丘山”,拥有着妙造自然的山水情怀,所以别人都瞧不上眼的山野景观在他笔下却显得格外亲切,他的诗歌才能任怀得意,营造出一种属于山水独有的意境。

2、怅恨独策还——黑暗社会压迫下渴望回归自然

陶渊明生于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在年少时,他也有过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宏图大志,但他真醇的秉性受不了宗室斗争、军阀夺权的政治野心,受不了不断的血腥杀戮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更兼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便选择了归隐这条路。选择归隐,证明他“爱丘山”的夙愿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归隐后,可以“种豆南山下”(《归园田居五首》其三)、“久去山泽游”(《归园田居五首》其四),可以尝试“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归园田居五首》其五),可以怀想“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饮酒二十首》其十)。总之,山与水可以缓解他心头的压力和疲劳,洗去他因见过太多世俗社会的黑暗和污浊而引发的厌世情绪。与山水相融,把山水田园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归宿,是陶渊明在黑暗社会的压迫下作出的明智选择,作用其中的除了他骨子里拥有的高尚节操和爱山又爱水的真性情,当然也离不开黑暗社会压迫人性的反面驱动。

“性本爱丘山”和“怅恨独策还”(《归园田居五首》其五)分别是山水情结形成及表现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作用在陶渊明的诗歌写作上,便形成一种冲淡自然、清新流畅、古朴质直、醇厚隽永的诗风,感情真挚而富有奇趣,故金代元好问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7]总括其诗歌特点。他的山水情结与他诗中的山水意象巧妙融合,一起构成一种浑融的山水意境。

二、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意象

陶渊明的诗歌抒情沁人心脾,写景豁人耳目,深得隐逸之趣。在他的众多诗歌中,山水意象的运用极其频繁,惯以清新之景、清新之物写清新之境。这些意象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但都体现自然的特点,即以山水为美的对象,追寻山水,主要是为了满足追寻者对美的要求。其中,广义的山水意象包括山、泽、松、兰、鸟等与山水相关的生命和物事,狭义的山水意象则单指山与水(主要是泽)。下面,我们便从山与水的意象分析陶诗的山水意境,探求陶诗的山水情怀。

1、山的意象

陶渊明的诗歌中山的意象繁多,有陵岑、南山、西山、东岭、曾丘等,不同的意象与不同的时令、景物和心情相结合,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尤其以南山最具典型性。

南山这个意象分别出现在《饮酒二十首》其五和《归园田居》其三中,它既是一座实体的山(指陶渊明住所附近的庐山,古称南障山),又作为诗人心中一种桃花源式的理想信念而存在。以《饮酒》其五为例,按照古汉语的原则,第三联后半句“悠然见南山”既可理解为“悠然地见到了南山”,也可理解为“见到了悠然的南山”,所以,在这里,山与人一样具有“悠然”的性情——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邈远。它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心中渴望回归自然,像山水那样自在的理念和追求。而一个“悠然见”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超脱的心境,当然也把美好的风光囊括在其中了。整首诗虽然无一字实际写情,却句句关情,意境迥然,可以说是得尽风流。在诗中,景物、情理水乳交融,有神无迹,所以温汝能所撰《陶诗汇评》中有“渊明诗类多高旷,此首尤为独绝。境在寰中,神游象外”[8]的说法。此外,“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杂诗十二首》其二)、“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和郭主簿二首》其二)、“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游斜川》)等诗句中山的意象也都呈现出冲淡自然、清静渺远的意境,很好地表现了诗人渴望栖隐山林、归复自然的情怀。

2、水的意象

陶渊明诗歌中水的意象也十分丰富,有江、海、湖、泽、涧等,尤以泽的出现次数为多,且多与山连用,“泽”作名词在《古汉语常用字典》中被定义为“聚水的洼地”[9],在陶诗中显然是指与水有关的东西或地方。“山泽久见招”、“心念山泽居”、“久去山泽游”、“寒气冒山泽”(《于王抚军座送客》)、“迥泽散游目”、“和泽周三春”(《和郭主簿二首》其二)、“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饮酒二十首》十二)等诗句,或寄托向往山水的情怀,或描写水滨隐居之人的高尚品质以表达自己的仰慕效仿之心,任真自得,深得“渐近自然”[10]之趣。职称论文

陶渊明是以意写境的高手,他的诗歌以写意为主,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平实的笔法精炼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以达到写意传神的效果;并融兴寄于自然美,使景物人格化。意象本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陶诗中,山的意象与水的意象一体浑融,绝不孤立。诗中的意象往往构成一个整体的画面,且具有渺远的意境。这种渺远是意象使然,也是诗人的心境所致。例如,“心远地自偏”(《饮酒二十首》其五),“远”突破山水有限的形体,使人的目光伸展到远处,从有限的时空进到无限的时空里,进到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宗白华先生曾说:“画家诗人‘游心之所在’,就是他独辟的灵境,创造的意象,作为他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11]陶渊明便恰到好处地抓住了这“游心”,他把山水意象融而为一,连同自己本身达到物我谐忘的境界,使本来的山水述怀变作山水情怀,从而营造出一种自然而有奇趣的山水意境。故宋代苏轼盛赞陶渊明作诗“才高意远”[12]、“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13]

三、陶诗中的山水性情

陶诗的真趣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来的,饱含着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切感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求,是主观与客观的浑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14]这便是对陶渊明运用“以物观物”所创造的“无我之境”的刻绘。就像庄周梦蝶一样,陶渊明早就与山水融为一体,山水的性格便是陶渊明的性格。

孔子也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同样反映在人的素质之中,因此他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钱穆先生对此解释为:“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知者似之,故乐水。山安固厚重,万物生焉,仁者似之,故乐山。”[15]大抵是说,山的特点厚重卓拔,与仁者相似;水的特点圆融通脱,与智者相似。这是用“道法自然”的方式来解释“仁”和“智”的内涵。从陶渊明的诗作和生平来看,他的性格中这二者兼而有之。鲁迅先生曾说:“陶潜诗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16]这更加证明了陶渊明的性格中刚和柔是兼济的。

1、山一样的性情——厚重卓拔、独立自持的仁者风范

山独立无畏。只要它存在,它就坚定地独立,不依附哀求别人,更不会为着私利、为着五斗米向人折腰屈膝。它稳重且懂得自持,在原则上固守节操,具备“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卓拔。

陶渊明性格的卓拔体现在他不畏权势所迫,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上。当他对统治者失望之后,选择归隐,更体现出他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彻底否定和坚决的反抗精神,他的《饮酒二十首》,通过回忆过去生活,写出了他从出仕到归隐种种生活的观感和体验,传达了对污浊、险恶的社会的痛心和不满。例如《饮酒二十首》其六中,诗人借酒抒怀,感叹俗世里做人行事的无原则性。“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寥寥数语,把表面现象可以蒙蔽人们眼睛,社会舆论可以给人错误导向的通病尽显无疑。言辞咄咄,体现的正是山一般的卓拔。《饮酒二十首》其八中,诗人以孤松自比,表现自己高洁坚贞的人格。在寒冷的季节里,“众草没其姿”,而它却依然挺立,折射在现实生活中,表达了诗人以清高自许,不愿“随波逐流”、哪怕守穷也要学高山青松卓然而立的品性。同时,他的厚重表现在对山川田园的喜爱和对劳动人民的亲近上。再以《饮酒二十首》为例,第九首中“父老”提酒邀饮,诗人“倒裳”而迎,表明诗人生性的冲淡,与农民间毫无隔阂、融洽无间;而诗的后半部分写诗人与老农促膝相谈,老农劝诗人处世不要那么认真,还是出去做官的好,这番“父老言”有点像屈原与渔夫的问答,类似于陶渊明的自明心迹。于是诗中接着道,“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意思是说我隐居的决心已定,再不会重返仕途,与世同流合污。正是诗人能和农民倾心相处,他才深知人民的疾苦和真诚。投桃报李,他在他的诗歌里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五首》其三),“回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2、水一样的性情——圆融通脱、上善大度的智者气质

山水相依,正如仁智不可偏废。智者首先必须是仁者,不是仁者,没有真智。水的特性在于柔和多变,遇事容让。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第八章)说的正是它的有容乃大。同时,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使得它拥有遇形象物的本事,体现在为人处事上,即是圆融通脱的生存方式。而陶渊明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士大夫,水的性情始终贯穿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和处世之道上。

至于陶渊明性格的圆融通脱,在为人处世的率性方面极具代表性。水遇物则变形,陶渊明的性格也是行云流水一般,洒脱不羁。苏轼曾经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饥则相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者,贵其真也。”[17]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陶渊明少时“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其五),怀着“大济苍生”的抱负,请人引荐,于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任江州祭酒,丝毫不以求官为嫌,但不久因受人轻视,“有志不获骋”[18],自觉不快,更兼不堪承受小吏生活的繁琐和拘束,“少日自解归”[19]。当别人再次请他出山的时候,他没有应允。直到后来迫于生计才去当了个小小的彭泽令,又因为不愿向督邮“折腰”,再次挂冠而归,从此再不出仕。但他的隐居之乐不在于别人的评价,而在乎山水田园,在可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二首》其一)。他不以隐居为高,却始终坚守着自己隐居的志趣,没有半点虚伪,饮酒作诗,一字一句都是真性情、真心境的表现,绝不像有些人,身在江湖心怀魏阙。

同时,陶渊明如水的性格还体现在与人交往上。江州刺史王弘想结交他,苦无路可走,听说他要游庐山,于是请他的朋友庞通之备酒席候于路中,二人正畅饮时,王弘闯到席间,言谈大欢,因而结识了他。还有莲社高僧慧远结社时特意邀请他,他回信说要准他吃酒才去,慧远居然为他破戒置酒,渊明到了,忽“攒眉而去”[20]。足见其性格中如水一样的灵动和洒脱。再有,从他的无弦琴和“我醉欲眠,君可去!”[21]等物事和言语中亦可窥其性格的真率。

古人说,文如其人,诗亦如此。陶渊明的山水性情其实就是陶诗的山水性情。境由情生,情以造境。陶诗中的山水性情与诗歌意象互相叠加与融合,便成为组构山水意境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丰赡作者人物形象和雕琢其山水情怀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陶诗,郑振铎曾有过精当的论断:“陶渊明诗虽若随意舒卷,只是萧萧疏疏的几笔,其意境却常是深远无涯。我们如果喜欢中国的清远绝伦的山水画,便也会永远忘不了渊明的小诗,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些诗都是五言诗里最圆润晶莹的珠玉,他们有一种魔力。一捉住了你,是再也不会放了你走的。他们是那样的深入于读者的内心,不是以辞语,而是直捷的以最天真最浓挚的情绪与你相见的。”[22]

通过对陶渊明诗歌的举例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陶渊明诗歌的总体特征是清新自然、冲淡古朴、物我浑融、富有真趣,而且他的诗重在写心,即骨子里的山水情怀的自然流露。陶渊明作诗,意存笔先,往往“无意于诗而意已至”。此外,陶诗中的景物在描绘过程中往往被人格化,题材和内容贴淡的日常生活,诗歌形式上也体现朴实无华的特点,意境渺远。在许多诗歌中,陶渊明寄寓的是一种与山水一样平实的情怀,是一种与山水一样高远的理想,是一种作用于诗人心灵感官的山水情结,而围绕山水情结款款而述的文字里展现的是一幅幅人与自然物我谐忘的画面和一个个或山或水的意象,意象累积,画面延伸,综合成一个浑融完整的山水意境。透过山水意境,反映出诗人不慕荣利、回归自然、关心下层人民生活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品质。

参考文献

[1]朱熹.朱子语类〔m〕.见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中国文学史(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85.

[2]严羽.沧浪诗话〔m〕.见王瑶.中国文学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79.

[3]参见徐慧珍,彭公亮.“沉醉”与“心远”〔j〕.湖北:理论月刊,2002:43.

[4]朱光潜.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a〕.见朱光潜全集〔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396.

[5][10]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343;569.

[6]萧统.陶渊明集序〔a〕.见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10.

[7]郝树候.元好问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10.

[8]参见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575.

[9]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68.

[1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9.

[12][13]惠洪.冷斋夜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8:14.

[14]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

[15]钱穆.论语新解〔m〕.上海:三联书店,2002:158.

[16]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27.

[17]苏轼.书李简夫诗集后〔a〕.见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174.

[18]参见曹明纲.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8.

[19]参见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209.

[20]参见朱光潜.诗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79.

山水诗歌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王维 山水诗 意境美

意境是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一直是古代艺术家追求的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古人认为,有了情与景的交融,读者才可能在实境(景)的诱导下开拓出一个更为丰富、广泛的审美想象空间。这个空间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与扩大,另一方面是读者伴随着对这种具象的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读者由此获得一种“不尽之意” 和“味外之旨趣”。而抒情艺术作品的理想状态正是要创造一种“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审美意境。受禅宗思想的深刻影响,王维的山水诗作不仅仅善于对外界客观事物的状貌做细致描摹、刻画,使自然之景显得生动具体,实现其“如画”的可感境界;他还更擅长在这些“如画”的山水自然形象上承赋一种别样的意蕴,体现出一种抽象的哲理――即禅宗的色空观念。

王维山水诗歌的无限魅力主要来自于其深邃的意境。在选景方面,他似乎刻意又随意,能朴素而自然地为情造景。自然在描绘山水风景的过程中,他惯于捕捉与塑造那种虚空不实、变幻无常的自然之景,并巧妙而自然地把自身进行的理念思维和审美体验与眼前之景结合在一起,借助自然美之形象来寄托其为之执着的禅学思辨,从而把佛学禅理有机地组合到诗情画意中去。通读王维的山水诗歌, 我们会发现诗人特别喜欢描写和刻画那些清寂空灵的山林、光影明灭的薄暮、似有非有的雾蔼和扑朔迷离的光与影,并以此来表现他对自然万物空寂状态的感悟与体验。这些自然景物在他的笔下自然、随意、可触、可感,似乎是俯仰既得、随意拈来,却又古灵精怪、瞬息万变。王维所极力追求的这种空寂的诗歌意境, 正是他的佛禅色空思想意识的体现。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

诗的前两句以动衬静,勾画出山涧的空寂;后两句则明、暗对照,借冷暖色调的反差来表现林的幽深,语淡而意远,看起来很平淡的自然形象画面里寄托了诗人那特定的宗教哲学的色空理念,其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却让人咀嚼不尽。

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王维的山水诗长于刻画自然物在一刹那之间的分藉现象。借助于那细致入微的笔触,他常去描绘涧溪中的落花、幽谷中的鸟啼、山岚霭烟的霎时变幻、寒灯下的虫鸣和微风中的细叶,在静谧的整体意境中表现一点声息和些微动态,使作品包孕着一种别样的情味。王维山水诗总是以极大的兴致描写和表现自然界空灵的意境,以此传达他山水诗歌的旨趣,主要根源于禅宗教义上对世界空虚理论的论证。王维既是一个禅宗信徒,又是一个山水诗人,以佛学禅宗的世界观观察自然、表现自然,以山水诗表现禅理,是顺理成章的。尤其到了晚年时期,王维越发将禅宗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所写的那些写景诗,确是处心积虑,处处借助于艺术形象来寓托禅学思辨。在描绘自然美的生动画面中包含丰富的禅理意蕴,以表现自然虚空不实与变化无常。诸如: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采翠时分明,西岚无处所。――《木兰柴》

正如清人赵殿曾分析说:“使人索之于离即之间,骤欲去之而不可得。”总之,王维山水诗将物我相融的境界表现得极为精到,诗情画意中蕴涵禅理也极为巧妙,对山水景物空寂的自然神韵的刻画独特玄妙,这种静谧空灵的意境和淡远萧疏的风格极易把人带入一种幽美的境界,使人在自然陶醉中忘我、在忘我中回归自然。

王昌龄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意境是“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他认为要写好物境,必须身心入境;而描写情境,则需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生娱乐愁怨,有了这种情怀,才能驰骋想象、把握情感;至于意境,作家必须发自肺腑,得自心源,这样意境才能真切感人。可见意境的生成是 “情”与“景”妙合无垠的结果,而不是情与景的堆砌。

山水诗歌范文第4篇

东方的朝霞才绽放出第一朵玫瑰

我漫步走出幽幽的港湾畅游我梦中的苍山沭水

宽阔的常林大街向远方延伸

路边的柳枝拨动我敞开的心扉

放开我不算嘹亮的歌喉

歌唱与时俱进的苍山沭水

你是齐鲁大地上的一颗明珠

你是我们心中的太阳一轮

你构思的传说流传千古

你英雄的历史刻进心碑

你光荣的传统浸润着未来的岁月

你奋进的脚步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这里曾云集着众多的革命老前辈-

他们率领着金戈铁马冒弹雨,穿枪林

这片血染的土地啊

山在吼,风在吹

沭河滔滔喊前进

胜利的捷报频传

喜悦的笑声在飞

那阵阵激越的锣鼓啊

敲出了我们心中欢乐的泪

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天蓝、水碧、山青、人新

东风浩荡,春雷滚滚

万里长征又开始了新的一轮

努力建设咱们自己的家园

赶走那世代相侵的苦难与贫困

一九七六年,

那颗破土而出的钻石常林

曾把那么多的希冀给了我们

可神话改变不了现实

钻石改变不了我们的命运

什么是我们发家致富的宝贝

一个声音在天地间响起,振聋发聩

宝贝是咱光荣的传统、革命的精神

宝贝是咱勤劳的作风、无穷的智慧

宝贝是那亘古不变的誓言啊

宝贝是那颗比钻石还纯还真的心

有了这些,我们就能创造奇迹

有了这些,我们就能无坚不摧

党中央精神是我们前进的指针

它像那擂响的战鼓给咱们加油、鼓劲

饱受磨难的临沭人啊

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前进

天苍苍兮茫茫,日澹澹兮沉沉

路漫漫兮修远,意耿耿兮不寐

前进的道路上有荆棘伴随

东南亚金融风暴把希望砸碎

道路在哪儿,希望在哪儿

临沭儿女向着天空发出深深的追问

一九九八,那个春寒料峭的早晨

蓝天上缀满了五色的彩云

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上任

给临沭人注入了活力,带来了信心

他们思路正确,一锤定音

保吃饭,保平安,这是稳定的根本

再把临沭的优势细细琢磨

千方百计促发展,措施创新

省委省政府对咱们无限关怀,对口扶贫

县委县政府管理到位、务实求真

咱们的眼明了,路宽了,腰直了

心头涌动着春潮滚滚

新的世纪,新的方针

县委县政府的新举措掀起了雷霆万钧

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

三大战略搅热了苍山沭水

通过朋友的朋友

通过乡亲的乡亲

以真情打造诚信

让真情暖融人心

于是,临沭大地就象一块磁铁

深深吸引着外来投资的贵宾

还不到两年,已有614个项目落户临沭

引进了近13亿元的资金

我们不好夸奖,可应该是这样

这一举措,将助我临沭经济快速腾飞

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沭水两岸呈现出万里春晖

金沂蒙、常林、金星、古泉春

全面进行体制改革,焕发青春

一座座新建的民营工厂

拔地而起,如雨后春笋

我们的柳制品,形态各异,五彩缤纷

它萧萧洒洒、堂而皇之地走出了国门

咱们的脱水菜

年加工量可达6万吨

每年都为咱们赚回大量的外汇

复混肥行业异军突起

五年间产量增加了350多万吨

年销售收入15个亿

巩固了全国最大复混肥生产基地的地位

方圆6平方公里的沂蒙创业园

基础设施配套完备

中心林荫大道映衬着现代化的园林

优惠的条件,优美的环境

吸引了众多的有识之士入驻其内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

产销总量已居全市第四位

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

让我们的农村插上翅膀,展翅高飞

东茶、西菜、南桑、北柳

区域结构的优化再添家乡山水美

种优、养特、引洋、串季

产品结构的调整又增农民的利润

五年的探索,五年的汗水

五年的奋斗,五年的劳累

终于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临沭的各项事业全面推进

喜笑颜开的临沭人

齐声夸:咱县的六大班子可真是为了咱们

我歌唱临沭的山

我歌唱临沭的水

我们歌唱临沭那勤劳朴实的人民

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拼搏奉献,无私无畏

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播种耕耘,无怨无悔

他们沐着春天的阳光奋斗

他们和着时代的节拍翱飞

山水诗歌范文第5篇

关键词:山水画论;山水诗;意境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自古以来,诗与画密切相关,诗传画外意,画写物外形,画可入诗,诗中有画。中国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运用中国传统绘画思维表达思想,营造美感意境。诗与画在创作机理、创作手法与审美标准上皆有相通与相互借鉴之处,“诗画同源”“诗画一体”已是中国古典文论中无可争议的文化现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山水画论对山水画创作的总结与指导可以为中国山水诗的欣赏和翻译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

二、山水画论视域下的山水诗及翻译

根据山水诗的发展史以及中国百年来诗学的发展历程,并参考相关资料,笔者对山水诗美学研究及翻译情况进行了梳理,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宋代以前,中国古代文人τ谏剿诗的评论多是摘句式的感悟或概括性的总论,缺乏系统整体性的观念,其研究也是比较零碎、松散的。

(2)北宋郭熙、郭思创作《林泉高致》一书,可以说是中国山水美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将中国山水诗对意境的追求引入画论之中,同时也阐述了山水诗画之间相互影响、互相补充的美学思想。同时代人苏轼评价王维的诗画作品“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则引发了后人对诗画异同的众多评论。

(3)元代的胡助首先提出“诗画同源”之说,将山水诗与山水画的欣赏研究融为一体,使山水诗研究的美学价值更为全面。而后明代的李贽、张岱等,清代的叶燮、沈德潜皆对这一美学命题有所表述。

(4)近现代山水诗画研究及翻译。20世纪初至80年代,中国老一辈学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山水诗人及其作品之上,同时也开始了对诗画之异同的关注。钱钟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提到“诗和画是姊妹艺术”;朱自清作《论逼真与如画》,提出“诗中有画”,指“诗中有境界”;中国学者朱光潜首次将西方美学思想――莱辛的诗画异质说引入中国山水诗研究。这些诗画思想对中国的山水诗学术研究均具有重大意义。这一时期,我国的译诗实践及译诗理论亦开始出现,徐志摩、朱自清与王佐良等学者开始把中国古典诗歌译为英语,并对诗歌翻译中“形”与“神”以及诗歌意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中国山水诗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后进入一个小高潮阶段,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加趋于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诗画同源”这一命题的讨论中,其中不乏对山水诗翻译的研究。学者许渊冲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词,其中包括中国山水诗,译成英、法韵文,并提出译诗的“三美”理论(“形美”“音美”“意美”)、“三似”理论(“形似”“意似”“神似”)、“三化”理论(“深化”“等化”“浅化”)以及“三之”理论(“知之”“好之”“乐之”)。其对中国汉诗英译的贡献意义重大,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理论的影响亦是十分深远。

(5)进入21世纪,中国山水诗研究与翻译进一步多元化。许多学者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领域去研究山水诗歌,而是拓展到其他学科领域,采取更为多元化的视角对中国山水诗歌的价值进行评析、探讨与翻译,如从接受美学、生态美学、生态哲学的视角探讨中国山水诗的风格再现与翻译,使山水诗的美学价值获得了更广泛的重视和研究。

三、山水画论在山水诗翻译中的具体运用

1.山水画论的“留白”与中国山水诗意境模糊美翻译

中国山水画论中“留白”指以“无” 写“有”,“计白以当墨”的书画创作手法,是山水画表现闲、静、清、空、淡、远之深层意境和表达中国绘画艺术内在含蓄美的重要技法。“留白”这样非物质的空间构成方式不仅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古典山水诗歌意境的重要表现方式。诗歌中有限的意象可展露出无限的意蕴,未道出的言辞可展现出模糊的美感,不作强解的意会性与模糊性成为表现诗词意境的前提。因此,山水画论“留白”创作手法对山水诗意境模糊美在翻译中的实现具有借鉴意义。请看许渊冲先生对柳宗元《江雪》一诗的英译:

千山鸟飞绝,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万径人踪灭。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孤舟蓑笠翁,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独钓寒江雪。

In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唐顺宗年间,由于政治革新运动的失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和压抑,他因此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江雪》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该诗描写了一幅幽僻的江乡山水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只有一叶扁舟、一个孤寂孤傲的渔夫在寒江独钓,整个作品恰似一幅空鞯暮诎咨剿画映入人的眼帘。

诗歌翻译中能否还原出这种空鳌⒐录拧⒐掳恋纳剿画意境是翻译的焦点和难点。“留白”作为山水画表现空间的一种创作技巧,给鉴赏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作为诗画同源的山水诗汲取了山水画的创作手法,诗的“留白”与“模糊美”也增添了诗的意象与意境。原作中千山、万径这两个数量限定词并不是真的用来表示山和路的数量,而是泛指,借此衬托勾勒出一种空鞯囊饩常因此许先生用两个from…to…短语来翻译原文的“千”和“万”,更加突显了背景的广阔和空鳎自然引出后文两个lonely(孤舟和孤翁)。在这空鞯谋尘爸下,读者自然对诗人孤独的心情感同身受,对诗人孤傲的精神品质感到由衷的敬佩,整首诗空鳌⒐录拧⒐掳恋囊饩澈嫒欢出。

2.山水画论的“散点透视”与中国山水诗的对偶句式与意象枚举翻译

“散点透视”又称“移动视点透视”,作者用逐步移动视点的方法,把所看到的景物集中到一个画面上,多角度、多层次地画出多种不同视域的景物,各部分相对独立的画面在整体构图上呈现全面铺排、有机组合与集中经营。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的构图原则和山水诗自然意象的排列组合有迹近、契合之处。山水诗在句法上往往以“散点透视”的视角遣词造句,以线条并列方式安排词汇或意象,大量中国山水诗在对偶景句中采用意象历数、枚举与排列组合的表达方式,撷取横陈并列的自然意象,以求在诗中体现一种绘画形式美,实现“诗中有画”。我们且以诗人兼翻译家叶维廉对唐诗《宿建德江》的英译为例,来阐释山水画论的“散点透视”法是如何应用于山水诗歌的对偶句式及意象的:

移舟泊烟渚,

Moving boat,mooring,smoke-shore,

日暮客愁新。

Sun darkening:new sadness of traveler.

野旷天低树,

Wilderness,sky lowering trees,

江清月近人。

Limpid river:moon nearing man.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五言绝句中的写景名篇,刻画了一幅秋江暮色图。对这首诗歌的翻译,笔者找到了好几种版本,但均未能跳出英语句法的束缚,在译文中增添了不少英语衔接词及主语以保证译文的衔接与连贯。读这样的译文,诗味寡然,解释性成分远远多于诗性。叶维廉先生除创作和翻译了很多诗集,对中国画论也深有造诣,因此他借用中国山水画论的视角,大胆摆脱英文句法的束缚,完全保留了原诗的意象排列组合方式,将原诗中横陈并列的意象以线条并列的方式全部转换成名词或名词词组。山水画论中的“散点透视”,即无焦点的构图风格再现于译文中,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去阐释、去理解诗的意境,而不是代读者去解读。

四、结语

“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画是哑巴诗,诗是盲人画”“诗画本同源,机理共相通”。山水诗与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在创作机理、创作手法上有共通之处。因此,将山水画论的研究成果运用指导于山水诗的翻译是可行的,山水画论的一些重要创作手法如 “散点透视”“留白”等对山水诗的翻译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方珠.山水画论观照下的中国诗词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4):76-77

[2]高 擎.中国画论观照下的中国山水诗歌的美学价值及其翻译[J].宿州学院学报,2010(3):51.

[3]李 亮.诗画同源与山水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4:142-143.

[4]许渊冲.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汉英对照[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

[5]叶维廉.中国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6]朱纯深.感知、认知与中国山水诗翻译:从诗中有“画”看《江雪》诗的翻译[J].外语与翻译,2000(2).

[7]罗 庆.从接受理论的角度谈王维山水诗翻译中的风格重现[D].宜昌:三峡大学,2011.

[8]陈 曦.中国山水诗翻译中的意境重构:美学视角[D].上海:复旦大学,2012.

[9]陈 曦.中国画论关照下的王维山水诗英译[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1(2).

[10]王建开.东边日出西边雨――诗歌翻译中的跨文化视角[J].中国翻译,1997(4).

[11]高 宏,王则发.山水诗的意境在目的语中的传达――《中国画论研究》对诗歌翻译的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

[12]于 淼.诗歌翻译中的意境发掘[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10).

[13]段晓冬.异国情调的美:翻译美学――诗歌翻译的出路[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6.

[14]李 丽.许渊冲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美学策略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9.

[15]蔡 蕾.从许渊冲的“三美”原则解读英译唐诗《游子吟》[J].北方文学(下半月刊),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