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急诊护士年终工作总结

急诊护士年终工作总结

急诊护士年终工作总结

急诊护士年终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匆匆忙忙的一年,身为急诊科的一名护士人员,正如我们科室的名字一样,一直以来都是急匆匆的。但是,这份“急”却不不是我在工作中的急忙。这份急,来自于对病人治疗的焦急,来自于感受病人痛苦的着急,来自于门外家属们担心的急躁。但这些,却不会在工作中影响到我的心态。在作为急诊科护士的过程中,我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严谨、仔细、冷静的心态,积极且有效率的去处理好自己的任务,为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负责。

   在工作中,我将病人和家属们的“急”背负在身上,这些在我的肩上,成为了责任,成为了动力。他们对“生命”的渴望,更加催促着我作为一名护士的爱心和关心。为此,我才能在这份忙碌的工作中坚持下来,一直默默的为自己的努工作而努力。以下是我的年终个人总结:

   一、工作的思想上

   作为一名护士,我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对病人的爱心和关心,努力的为病人努力和拼搏。但是在,在后来,我又感受到了一份新的心情。那是来源于病房们口的家属们的“担心”!在我们努力挽救病人生命的时候,家属们却只能在外面静静的等候,那种无助和煎熬,我已经见过很多次了,每次看见家属,他们都会焦急的冲上来问病人怎么样了,看到病人家属们在听到病人安然无恙的时候舒缓下来的眉头,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仿佛终于落地,让人感欣喜,感到畅快。但我也知道,生命是脆弱的,为此,我也才让自己背负上了这种期望,希望自己每次的努力都能多增添一份希望。

   在思想方面,我在工作中能做到换位思考,认真体会病人和家属的心情,在工作中严格的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管理和要求,并积极的催促自己努力前进。

   二、工作方面

   在工作上,我总是带着积极热情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位病人,给病人带来积极乐观的微笑,并严谨仔细的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很多病人都喜欢我的微笑,能让他们感到开朗也让我很开心。但有些病人却也喜欢对我们的工作严格要求,有时候还会刁难。但无论如何,我总是会保持着微笑前进,并努力的为病人带来自己最好的服务。

   在工作中,我一直都在积极的学习和强化自己。尽管工作忙碌,但我也会利用零散的时间去请教前辈,并自己通过书籍和网路积极充电,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并在工作中积极锻炼,加强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能不断的进步。

   如今,一年来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在今年里我还学会了调整自己,急诊科的工作确实很累人,但我会好好的调整自己,让自己带着满满的热情面对每一位病人!

急诊护士年终个人的工作总结    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深夜里病房的宁静。是急诊科的电话:“准备送一位三指离断伤的中年男性入住你科,请做好接诊”。刚放下电话,急诊科护士已把经初步处置好的三根离断指送上来了。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刻把离断指放入冰箱保存,同时通知值班医生,并做好迎接病人的准备。

急诊护士年终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与考核。在实施培训第一年时,医学教,育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实习生做到放手不放眼,每周实行小讲课。以下是为大家推荐的急诊科室总结汇报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急诊科室总结汇报一

急诊科心肺复苏模拟人围绕护理部提出的工作中心,把握重点,突出特色,全体医务人员团结协作,出色地完成各项抢救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如要求护士听到救护车的鸣声后要迅速推车到急诊室大门接诊病人。为病人提供面巾纸,纸杯和开水。4ssiogf为无陪人的老弱病人代挂号、取药。每个急诊住院病人均有护士或护工护送入院。为了解决夏天夜间输液病人多,实行弹性排班,加派夜间上班人数。这些措施得到病人的好评。特别是在有医患纠纷时,甚至打骂我们医务人员时,我们的护理人员做到尽力合理解释,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受到医院的表扬。

二、加强学习,培养高素质队伍

急诊科制定学习制度和计划,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开展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专业培训,选送护士到麻醉科、手术室学习气管插管,要求急诊八大件操作人人过关。与医生一同学习心肺复苏模拟人新进展、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急诊处置、创伤急救。提高了急诊急救水平和抢救反应速度。全科人员自觉学习尉然成风,目前有8名护士参加全国高等教育护理大专班和本科自学考试。两位工作一年的护士参加护士执业考试均通过。指派高年资的护士外出学习《急救护理新概念与急诊模拟急救培训》。

三、做好新入科护士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根据急诊科的工作特性,制定了新入科护士三个月的培训计划,要求其三个月内掌握急诊的流程,院前急救,如何接急救电话、掌握急诊科所有的仪器使用,同时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与考核。在实施培训第一年时,医学教,育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实习生做到放手不放眼,每周实行小讲课。

四、关爱生命,争分夺秒

是急诊科努力的方向,也是做好“急”文章的承诺。如20_年11月7日送到急诊科的高处坠落伤的患者,既无陪人而且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呼之不应,口腔内血性液体溢出,双下肢开放性骨折。当班护士见状即给氧、静脉注射,并果断采用气管插管,气管内吸痰,吸氧等处理,同时开通绿色通道,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五、做好急救药品及急救仪器的管理

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药品准备及各种急救设备的调试是急诊工作的基础,现已施行每项工作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做到班班清点、定期检查,这一年里未出现因急救药品和急救仪器的原因而影响抢救工作。从而保证了抢救患者的及时、准确、快速。

急诊科室总结汇报二

_年8月,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急诊科,因为刚刚进医院工作的我没有多少工作经验,又习惯了妇产科单一的工作环境和流程,很多急救知识和急救技术及急救设备都不熟悉,我怕自己很难担起急诊科护士的责任,但是,在护士长及其他姐妹的耐心教导与帮助下,我渐渐适应和融入了这急,忙,杂的工作环境中,从第一次为病人插胃管手还颤抖,到自己当班独立抢救危重病人,我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时光如水,_年在一阵阵烟花爆竹声中悄然走来,而我也要认真的总结一下过去一年里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好的方面继续发扬,不足的地方努力改进,来迎接新一年的挑战。

过去的一年里,我觉得自己做的好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工作作风方面,我自觉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准时上下班,和同事关系融洽,和谐相处,团结合作,保证工作顺利完成。其次,在护理工作方面,我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记得南丁格尔说:护理工作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艺术。在工作中,我学了会观察,只有细心观察才善于发现问题的存在,包括对病人病情、心理、需求及家属的观察。

例如:有些患者家属对护士的行为百般挑剔,却对自己患者液体输完都浑然不知,像这样的家属我们就应该在每次更换液体时都耐心的提醒他液体输至什么地方时应该叫护士,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按时巡视病房,多观察液体的进展,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为液体没有及时更换了与患者家属产生矛盾。在工作中我还我学会了沟通,人与人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对于来急诊就诊的病人,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询问,热情的为其引导。例如: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我们可以予以搀扶或协助其用推车送至诊室,为其测量生命体征,对于需要做检查的患者,我们可以为其细致的指明需要去的位置,避免患者跑“冤枉路”。而对于患病时间长而并不危重的病人我们可以建议他去门诊就医,耐心而细致的告知其门诊的位置和就医的时间,便于患者的安排。

虽然,一个微笑的表情,一个搀扶的动作解决不了患者身体上的疼痛,但是,却能迅速缩短护患距离,有效满足病人需要被照顾的心理需求,也可以减少患者及家属留下“不被重视”、“急诊不急”的错觉,保证自己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在业务水平方面,我通过理论及操作考试,不断的提高了自己的水平。但是我在工作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觉得工作缺乏灵活性和整体性,尤其是在抢救病人时,这就需要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我还要加强理论知识,把常用的抢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不良反应牢记在心里。我还应该加强技术水平,如小儿头皮针及各项抢救仪器的使用。_年急诊科护士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天我坐在桌前写这份总结,回想来急诊科这几个月工作生活的点滴,不禁感慨万千,曾为了打中一个头皮针高兴过,曾为病人及家属一句谢谢而满足过,曾为经常不能准时下班而抱怨过,也曾为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而伤心流泪过,但是,无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败的痛楚,_都已经划上了句号,也成为了记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一个全新的自我。

急诊科室总结汇报三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又到了20__年的年终岁尾。20__年,是我在急诊科工作的第五年,也是我们在旧急诊楼里摸爬滚打的最后一年了,明年,我们就要搬到新建的急诊科专属的大楼里,届时,我们的工作环境就会有很好的改善,科室业务工作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做为一名急诊科护士,我们肩负着“120”院前急救、转运、院内急救的任务,以快捷、高效、优质的急救医疗服务,充分保障了辖区内“120”院前急救及院内急诊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了我院“120”急救站“绿色生命通道”的畅通,保证了门急诊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急诊科全年门急诊量、累计收住院人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急诊抢救与往年同期对照均有显著增长,为医院各病区及辅助检查科室输送了大量病源,有力地促进了医院各科室的“两个效益”的增长,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团结和谐氛围

在2014年度,急诊科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各种医疗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教育修养,力争文明行医,优质服务,做到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务实、和谐相处、顺利圆满的完成了医院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应急抢救能力

急诊科护士始终以“质量管理年标准”、“全国医疗万里行”检查标准为准绳,加强急诊科的医疗护理质量建设,以医疗护理核心制度为重点,认真执行了各项操作规程和抢救工作流程,严防差错、医患纠纷等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按照医院及科室制度的培训和考核计划,定期对急救队员进行业务学习及急救技术的培训,在科室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认真钻研业务,互相交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互相促进,从而使科室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和抢救技术,如心肺复苏术、机械通气、气管插管、电除颤、电动洗胃术、心电监护等操作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急救队员的急诊急救能力,对科室医疗和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质控、培训、考核、督导,严格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医疗行为规范开展急诊抢救工作,做到防医疗差错、防医疗事故于未然,杜绝医疗行为过程中的麻痹大意思想。

在“120”急救工作中,我们坚决服从“120”指挥中心的调度,做到随时出诊、迅速出车、准备及时到达急救现场。始终做到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100%,抢救设备处于应急备用功能状态,在“120”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抢救过程中,从病情评估、预检、分诊、分流到安全正确地转运入科。每个环节都能做到无缝衔接,有力地保障了辖区居民的生命安全。

三、加强科室护理管理,做好急诊工作中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在急诊抢救工作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做好自身防护、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严防院内交叉感染。

四、加强科室对外宣传,树立医院窗口形象

急诊护士年终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1.1研究工具

1.1.1急诊科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

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包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护龄、职称、学历、婚姻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情绪转移、工作暴力因素及工作倦怠)。

1.1.2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量表

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量表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大量阅读中外文献并结合急诊科护士的基本情况汇编而成。根据情绪管理的内涵将其分为情绪觉察(条目1~5)、情绪表达(条目6~9)、情绪调整(条目10~13)和情绪运用(条目14~18)4个维度,共18个条目,以涵盖情绪管理理论的完整性和外延性。问卷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每个条目分别赋值1~4分(1分=非常不符合、2分=不符合、3分=符合、4分=非常符合),总分为18~72分,分值越高表示护士情绪管理能力越强。问卷形成后,由6位临床护理专家对各条目进行评判,测得量表的内容效度为0.886;抽取3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预实验,得出该问卷总Cronbach’sα系数为0.835,于两周后重测,其重测信度为0.743,说明该量表内部一致性较好。

1.2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经各医院护理管理部门同意后,由研究者统一发放问卷。发放问卷时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让急诊科护士以不记名方式作答,完成后统一回收。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1份,剔除无效问卷9份,回收有效问卷182份,有效回收率为91.0%。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录入,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统计推断。

2结果

2.1急诊科护士一般资料

本研究调查的182名急诊科护士中,男性10名(5.5%)、女性172名(94.5%);年龄25岁及以下87名(47.8%)、26~30岁64名(35.2%)、31~40岁25名(13.7%)、41岁及以上6名(3.3%);已婚60名(33.0%)、未婚122名(67.0%);中专学历2名(1.1%)、大专学历83名(46.2%)、本科学历92名(50.1%)、研究生学历5名(2.7%);护龄1~5年142名(78.1%)、6~10年22名(12.1%)、10年以上18名(9.9%);初级职称170名(93.4%)、中级职称6名(3.3%)、高级职称6名(3.3%)。

2.2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得分情况

本调查中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总分为(49.59±4.83)分,均分为(2.78±0.27)分,4个维度均分及排序见表1。

2.3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的单因素分析

本研究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的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龄、职称、是否遭遇过工作暴力、工作倦怠及情绪转移情况的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能力为因变量,护龄(≥10年=0、<10年=1);职称(初级职称=0、中高级职称=1);暴力因素(未遭受过=0、遭受过暴力=1);情绪转移[以有过情绪转移为参照设置哑变量,X1=可能有过情绪转移(0,1)、X2=没有过(0,1)];工作倦怠[以很有价值为参照设置哑变量,X1=没什么特别的感觉(0,1)、X2=变得麻木(0,1)、X3=没有成就感(0,1)、X4=感觉压抑(0,1)]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最终情绪转移与工作倦怠两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

3讨论

3.1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得分状况分析

情绪管理是个体面对一系列情绪发展变化时,依照社会认同或容忍的方式,采纳的一种灵活的反应或根据具体情境而做出的延迟反应。急诊科的工作以急为特点,面对诸多繁杂的护理工作及各色各样的就诊患者,要求急诊科护士要采取更快、更有效的措施来管理和驾驭好自己的情绪,从而不被情绪左右。本研究显示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总分为(49.93±4.87)分,各维度均分为(2.78±0.27)分,结果表明急诊科护士自我报告的情绪管理水平处于中等水平,这与张磊等的研究结果相似。从各维度排序来看,情绪调整、情绪觉察及情绪运用3个维度得分较高,提示在日常护理工作或生活中,急诊科护士对自身及他人的情绪都能做到很好地察觉与运用,这可能与急诊科护理队伍中以女性居多,而女性的情感相对细腻,对自身及周围的变化较为敏感有关;但情绪表达这一维度的得分相对较低,说明目前急诊科护士在对自身及引导他人情绪表达方面能力有所欠缺;徐睿峰等在对情绪表达与情绪认知一文中提出了基于“刺激认知-反射输出”的机制,主要认为个体如果负性情绪不能得到正确及时的表达或区分管理,将会产生个体冲突。由此可见,急诊科护士的情绪管理仍有足够的提升空间,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相应措施,增强其正性情绪体验,学会理性地管理情绪和表达情感,从而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3.2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3.2.1工作倦怠影响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

工作倦怠是个体在工作中伴有长期的情感和压力源的应激反应,所表现出的一种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国内学者研究显示:急诊科的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较高。本研究发现,通过对急诊科护士的工作自评,变得麻木和没有成就感两项得分较低,这可能和急诊科护士对自己的职业期望与现实状况相差甚远有关。从一般资料可以看出急诊科护士的主力军多在30岁以下,其中25岁以下的护士约占总人数的47.8%,这些年轻的护士怀揣着美好的理想进入工作岗位,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开始感受到角色与期望间大相径庭,极易对工作失去热情,对患者漠不关心;而相对于资历年浅的护士来讲,本研究也发现护龄超过10年,以及中高级职称的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得分要高于低龄和低职称的护士,可能是由于其生活、社会阅历不断积累以及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能在紧张的工作中通过自我调节、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来维持身心平衡;也可能因为职称较高的护士多在科里担任着行政职务,其个人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自我调控能力相对较好,个人成就感往往高于低龄、低职称的护士,因此,发生工作倦怠感的情况要相对低一些。

3.2.2情绪转移影响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

本研究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出,急诊科护士情绪转移对情绪管理有着负向预测作用,它随情绪管理能力的增强而减弱,或许是急诊科护士长期处在充满压力源的工作环境中,精神高度紧张,既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和护理各种患者,又要面对家属的不理解与责难,容易产生情绪不稳,此时若不能管理好情绪,易产生不适当的情绪表达,将负面情绪转移到患者或家人身上,影响到工作甚至家庭和睦。本研究还发现,在工作中遭遇过暴力行为的急诊科护士其情绪管理能力得分水平要略低于没有遭遇过暴力行为的护士,而急诊科作为暴力行为的高发科室也得到了众多国内外研究结果的支持。因此,

急诊护士年终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探讨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在急诊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及2013年在我院急诊室工作的新护士37名,将2012年工作的18名新护士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培训模式;2013年工作的19名新护士设为试验组,在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将案例分析法和情景模拟法融入其中。培训结束比较两组新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术、急救仪器操作水平、急救应急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试验组在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术、急救仪器操作水平、急救应急能力及各项评判性思维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更有利于提高新护士的急救技术水平、急救应急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能使其更快适应急诊室快节奏的工作,确保抢救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抢救的时效性及救护成功率。

关键词 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急诊新护士;培训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0.043

Effect of case analysis method combining the application of scenario simulation method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es training

SONG Xing-hua,WANG Shi-ying,XING Li-yan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Shanghai200003)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case analysis method combined with scenario simulation method in the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new nurse training.

Methods:Chose 2012 and 2013 year 37 new nurses in our hospital emergency room,18 new nurses of 2012 year working wit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while the 19 new nurse working in 2013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l combining case analysis scenario simulation method was blended in among them.The new nurse′s theory of first aid knowledge,first aid skill,first aid instrument operation level,emergency contingency abil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training.

Results: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first aid knowledge,first aid,first aid equipment operation level,emergency abil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Implementation of case analysis method combined with situational simulation method is more advantageou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new nurses first aid techniques,emergency contingency abil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can make its faster to adapt to the fast pace of work,emergency room to ensure that the rescue work order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rescue and ambulance success rate.

Key wordsCase analysis;Scenario simulation;Emergency new nurses;Training

急诊作为医院急救的窗口,接诊的大多是病情紧急、危重、病情变化快、需要立即进行救治的患者,因而急诊护理具有突发性、多变性、复杂性等特点,这对于急诊科的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今,急诊护理队伍日趋年轻化,尤其是新护士比例的逐年上升,给急诊护理管理者带来无形压力,如何对这批新生力量进行培训,使其尽快胜任急诊护理工作,以保证急诊正常运转,对于急诊护理管理者来说更是个严峻的考验。新护士是指临床实习结束参加护理工作不满1年的护士,其特点是临床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急救技能及应急能力水平不高。案例分析法是指运用临床病例,训练护士在真实的情境中全方位、多角度地思维,引导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假设、质疑、推理、反思讨论,探究客观事实,挖掘护士潜在的智慧和能力,进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1]。情景模拟法是指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接近实际工作或生活的场景,由护士在这种场景中分别担任不同角色,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分析,并做最后总结的一种虚拟实践性培训方法[2]。本次研究对新护士的培训做了进一步改革,即将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应用于新护士培训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及2013年入急诊科工作的新护士37名,均为女性。将2012年入科的18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年龄19~23岁,平均(19.1±2.9)岁;2013年入科的19名新护士作为试验组,年龄19~22岁,平均(18.5±2.6)岁。纳入标准:在我院实习的新护士,未出现缺勤的新护士,学历为大专的新护士。排除标准:非我院实习的外聘新护士,学历为中专、本科的新护士。两组新护士在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根据急诊科的专科特点,由科室护士长与总带教共同制定新护士的带教计划,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技能培训、跟班带教及考核,理论知识由资深教员负责授课,主要围绕护理安全及急诊常见疾病的抢救预案、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授课。技能培训包括急诊常见急救仪器的使用(如呼吸机、除颤仪、胸外按摩机、洗胃机、吸引器等)及急救技能的培训(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抢救配合、深静脉置管配合等)。跟班带教:将新护士分为4组,每4~5人1组,轮流到预检、抢救、暂观及临输4个岗位进行临床实践,由各岗组长负责带教。临床实践结束后,由护士长与总带教共同对新护士进行终期考核。

1.2.2试验组在传统培训的基础上增设案例分析法和情景模拟法进行培训。选择急诊临床具有代表性的案例10个,由科室护士长、总带教及各岗组长负责整理归纳,并在案例中设计一些突发事件,再由主讲者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组织新护士参加案例学习,并要求主讲者运用苏格拉底询问法[3]对新护士进行培训,明确主讲者是指导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组织新护士对案例进行分析并分组讨论,引导新护士深入思考,启发她们对案例进行评判分析、大胆质疑并提出相关问题,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最后由主讲者进行点评,肯定正确观点,剖析错误原因,归纳总结案例分析的思路,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每学习完一个案例分析,则根据该案例设置模拟场景,将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能和专科技能穿插其中,如急救仪器的使用、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抢救配合、深静脉置管配合及静脉留置套管针等,让新护士担任情景模拟的角色扮演。每次培训结束后由新护士自评与互评,总带教点评,护士长归纳总结,最后,再由护士长与总带教共同对新护士进行终期考核。

1.3观察指标(1)急救理论知识考核,满分100分。(2)急救仪器操作考核,包括除颤仪、呼吸机、胸外按摩机、洗胃机、吸引器的操作,各项满分100分。(3)急救技能考核,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抢救配合、深静脉置管抢救配合,各项满分100分。(4)急救应急能力评分,满分100分。(5)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采用彭美慈等修订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中文版(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 chinese version,CTDI-CV)进行问卷测评。该量表主要测试评判性思维倾向的7个维度,包括认知成熟度、求知欲、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每个维度10个条目,共70个条目。其判断及评分标准:正性条目“非常赞同”计6分,“赞同”计5分,“基本赞同”计4分,“基本不赞同”计3分,“不赞同”计2分,“非常不赞同”计1分;负性条目反向计分。CTDI-CV总分为70~420分,其中<280分表示评判性思维能力较弱,280~349分表示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350分表示具有很强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总分为10~60分,30~39分表示特质在中等水平,40~49分表示为正性的特质表现,≥50分表示为强的特质表现[4]。CTDI-CV的内容效度系数为0.90,各维度效度系数分别为0.54~0.77。

1.4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新护士急救理论知识及急救仪器操作考核成绩的比较(表1)

2.2两组新护士各项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比较(表2)

2.3两组新护士的急救技能及急救应急能力的比较(表3)

注:1)为t′值,2)为t值

3讨论

3.1提高了新护士的急救理论水平及急救仪器的操作能力将急救理论知识与急救仪器的操作融入到案例分析中对新护士进行培训,并以情景模拟的形式加以展现与巩固,使新护士耳目一新,更乐于接受,培养了新护士浓厚的学习兴趣,且在这种培训中,主讲者对各知识点层层深入的提问和引导,使新护士明确了自身知识的薄弱点和努力的方向,同时,通过这种培训使新护士理论联系实践落到实处,两者相辅相成,在巩固急救理论、技能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急救的实用性,使新护士不再是机械地练习急救仪器的操作,还要根据患者

病情变化应用理论知识来作出判断,配合医师选择正确的急救仪器,然后再调试相应参数并正确运用急救仪器的各功能。表1显示,试验组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及各种仪器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

3.2提高了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判性思维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性强的思维技巧[1],它不只是一种理论,还是临床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基础,也是护理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护士由于临床实践经验尚浅,在工作中往往忙于完成医嘱的操作项目,对病情的观察与分析能力缺乏,当遇到患者病情变化时往往紧张、不知所措,很容易出现护理缺陷和差错,甚至引起医疗纠纷[5]。而本次研究显示,在新护士培训中,将临床护理案例运用苏格拉底询问法与新护士共同探讨分析,不仅培养了新护士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还使其思维更为缜密,提高了新护士的评判性逻辑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整合而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另外,将案例以情景模拟的形式再现,而新护士担任其中角色,更有利于培养新护士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认知度与求知欲。表2显示,试验组护士各项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

3.3强化了新护士的急救意识,提高了急救技术水平及急救应急能力急救技术的操作性很强,护士对急救技术的熟练程度及应用灵活度可直接影响抢救的成功率。在传统培训中,往往局限于单项急救技术的培训,只注重单项操作,而忽视了临床工作中的融会贯通,往往培训效果不佳,护士不易掌握。本研究将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应用于新护士培训中,给新护士提供了一种真实的临床氛围,促使她们带着问题主动学习,提高了对临床实践的领悟力,而且护理案例情景模拟可以短时间提高她们对急救技术的掌握,并使她们在紧急情况下忙而不乱,沉着应对。表3显示,试验组的急救技能及急救应急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这种培训,可缩短她们对临床应急事件的适应期,提高她们急救技术操作能力,并对她们临床应急能力的培养非常有效。

综上所述,将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应用于新护士培训中,不仅可提高新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还可培养她们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她们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柳丰萍,王红红,邹叶青,等.护理案例论坛对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9-22.

[2]张怡,樊雅静,黄凌.情景模拟法在产科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0,10(6):82-83.

[3]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7-130.

[4]闻彩芬,濮丽萍.反思性教学性对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和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2-3.

[5]许素芃,刘晓为,李桂宝,等.情景模拟训练在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922-924.

急诊护士年终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批量伤;分诊

批量伤是指5例以上伤病员同时就诊的情况(ISO 9000质量标准)[1]批量伤员往往具有突发性强,数量大,伤情复杂,伤员信息统计困难的特点,本研究通过回顾“5.28”德阳大车祸伤员在德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救治,对所有伤员在救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伤员信息采集疏漏及薄弱环节进行了总结分析,为今后急救积累经验。

1 临床资料

2015年5月28日17:25在德阳市孝黄路发生一起大客车侧翻特大交通事故,造成死亡1例,受伤27例。因急救半径过大,26例伤员由另一辆客车转运到德阳市人民医院,1例伤员由私家车转入,1例伤员由救护车接回。所有伤员均从急诊绿色通道[2]进入,实行先抢救后付费、先检查后记账等绿色便捷措施。

2 重点信息采集

重点信息采集主要来源于:伤员数量、伤员一般信息、伤员身份识别、检查项目、伤员转归等。

批量伤员病历,眉栏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入科时间、入室时间、出室时间、入院方式、首诊护士、接诊医生。

2.1针对伤员数量、伤情级别的统计上报

2.1.1第一阶段 例如一名伤员在B区就诊,他是B区第2个伤员,首诊护士将急诊病历编号标记为B2,迅速完成初步评估。评估内容:问姓名、年龄、来源地、受伤部位;看受伤情况和瞳孔、呼吸、面色;皮肤温度、脉搏,腹、胸部及了解四肢活动情况;对血压进行监测。胸前挂绿色伤情指示卡编号B2。对其转运工具编号为B2。同时首诊护士将伤员信息填写在批量伤登记表上,由穿黄色背心的小组长把各组的伤员信息进行统计汇总上报给大组长,大组长收集到4个组的伤员登记表后进行总数统计,立即进行第一次上报给总值班,最终使用简单分诊与快速处理(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START)分诊,将伤员7例分到红区,9例分到黄区,11例分到绿区。

2.1.2第二阶段 抢救分区,红区和黄区设在抢救室,红区,接收危伤伤员,需抢救室红区待命医务人员共同实施紧急抢救;黄区,接收病重伤员,可行相关检查,再给予相应治疗和处理。绿区设在急诊大厅,绿区伤员病情较轻,由护士配合医师行清创缝合、止血、固定、包扎等处理。由首诊护士将伤员带到各区就诊,协同医生再次进行二次检伤,必要时更换区域。最终伤员6例分到(红区),9例分到黄区,12例分到绿区。通过两个阶段性层级上报,快速准确统计出27例伤员,6例重伤,9例中度,12例轻伤。

2.2针对检查项目的统计上报 设立绿色生命通道,按急诊绿色通道要求由首诊护士专人护送伤员做(床旁彩超、常规血化验、急诊影像学、心电图)等检查。急诊病历上红笔打钩表示完成。伤员确定转归后,首诊护士将负责所管伤员的抢救治疗、化验检查等全程跟踪,并作简要记录,完善急诊病历,病历附件由首诊护士上交至区域小组长,统一整理后上报给大组长,逐一上报给医院总值班。

2.3针对伤员转归的统计上报 按照病情特点和严重程度确定收治科室,病情危重者直接收入ICU,需要紧急手术者直接进入手术室行急诊手术。伤员转运工具(平车、轮椅)、伤情指示胸卡、伤员急诊病历三者编号一致。转运时间是指:患者离开急诊科的时刻到到达住院科室或手术室的总时长。如有伤员转归不明转运时间超过30 min,区域组长立即电话联系首诊护士或伤员电话,落实转归情况。最后由三个区域小组长统一收集各区域伤员病历,上交给大组长,进行伤员信息第三次汇总。最后进行信息的汇总和登记,逐级上报给总值班,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信息统计分析

3.1伤员一般信息统计 1例伤员救治无效死亡,27例生存,其中男性7例,女性21例,2例孕妇,年龄28~53岁。

3.2损伤程度统计 全部27例伤员中,多发伤6例(22.2%)。按创伤指数分为三组:TI分值17分的极重度伤员3例(11.1%);TI分值6~25分。

3.3伤员救治时间统计 事故发生后1 h内,伤员全部到达急诊科。本次事故伤员在急诊科停留时间6~48 min,平均(21.81±11.86)min。在急诊科停留时间>10 min的病例25例(92.59%)。

3.4转运时间统计 转运时间4~69 min,平均(39.78±19.40)min,转运10 min内有2例伤员,占7.41%,超过15 min的22例,占81.48%。

3.5检查项目统计 本调查研究中12例患者行床旁彩超,27例伤员行放射照片检查14例,CT检查19例,同时行照片和CT检查11例。

4 “5.28德阳特大车祸事件”经验总结

4.1优点总结

4.1.1专人上报 在分诊处,收集数据由小组长统一管理,交至大组长处,收集数据人员着装明显,便于发现,实行专人上报,避免了不同人重复上报导致数据错误。

4.1.2分阶段上报 分别分三个时段(分诊完毕、抢救室再次评估完毕、全部伤员转归完毕)上报,实事向上级报告伤员人数,伤情程度,方便统一调配人员,达到最佳抢救目的。

4.1.3编号一致 保证伤员转运工具(平车、轮椅)、伤情指示胸卡、伤员病历三者编号一致。达到有效快捷统计数据跟踪转归的目的,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重复核对,减轻护士工作量,避免多报漏报情况发生。

但是,在此次事故救援过程中伤员信息统计上报制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4.2问题总结

4.2.1分诊护士经验不足,伤员伤情分级错误5例,抢救区再次评估后发现,各区域伤员变动较大,给伤情统计增加了工作量。

4.2.2保安、护工、担架工不懂红黄绿黑标志的意义及区域位置,导致伤员被送错位置,延长了抢救治疗时间。

4.2.3协调能力不足。在短时间召集医生护士后勤人员,讲解分诊、抢救、转运、数据统计上报流程,因缺乏培训演练经验,协调指挥人员不足,导致现场秩序稍混乱。

5 结论

通过急诊及相关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与精心配合,“5.28”德阳特大车祸中实行高效科学的数据统计管理,事故1 h内德阳市人民医院共救治伤员28例,27名伤员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并痊愈出院。抢救成功率达到99.2%,可见在应对突发公共批量伤员抢救中,急诊科通过应用高效科学的数据采集手段使伤员在急诊科的停留时间和完善检查的时间不断缩短,从而保证伤员尽快救治,降低了群伤伤员致残率和病死率,为抢救危重伤员赢得宝贵时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