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人压疮护理

老人压疮护理

老人压疮护理

老人压疮护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手术室;压疮;危险因素;护理;认知调查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0-0015-03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皮肤组织缺血缺氧损伤,根据病情程度分别表现为红斑、水疱、溃疡状态,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手术由于固定、手术时间长、手术应激等因素影响发生压疮的几率较高。手术发生的压疮为急性压疮,为手术受压部位在术后6天内发生的压疮,病情进展迅速[2]。本研究对手术室老年患者术中压疮发生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压疮认知现状进行调查,为手术室预防压疮发生和护理培训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193例,男649例,女544例,年龄60~91岁,平均(67.93±8.29)岁,其中骨科418例,普通外科428例,心胸外科119例,妇科22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无压疮及影响观察的皮肤疾病,术中均为全身麻醉;手术:仰卧位693例,侧卧位278例,俯卧位82例,截石位140例;手术时间149~483 min。

1.2调查方法

1.2.1压疮相关因素调查 采用Braden压疮危险评估表[3]进行术前评估,包括皮肤感觉、潮湿、活动力、移动力、营养状况、摩擦力和剪切力,总分6~23分,分数越高患者发生压疮风险越小;统计压疮发生率,分为压疮组和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raden评分、血糖、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手术、手术时间、术中生命体征指标、出血量。

1.2.2 护理人员压疮认知调查 依据2010年版《压疮防治快速指南》[4]和2007年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制定的《压疮分级指南》[4]设计压疮认知调查表,共30个条目,5个维度,总分30~120分,包括压疮诊断、术中压疮危险因素、术中压疮风险评估、术中压疮防范、术中压疮观察和处置各维度总分为6~24分,经专家评定,选取20名护理人员进行预实验,信度Cronbach’α为0.85。并附以压疮知识培训需求表,征集护理人员对压疮知识需求,安排培训,包括培训内容和形式。

1.3评价标准

持续观察术中及术后,患者手术中持续受压部位出现红斑、水疱、溃疡则认定为压疮[6]。术中低血压为收缩压20%。术中低血氧饱和度为SpO2≤9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输入Excel建立数据库,导入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或F检验,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P

2 结果

2.1 压疮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

185例(15.51%)发生压疮,压疮组和对照组年龄、体重指数、Braden评分、空腹血糖、血清总蛋白、手术、手术时间、术中低血压时间、术中低血氧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术中压疮危险因素分析

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资料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中压疮呈正相关,Braden评分与术中压疮呈负相关,均是术中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

2.3护理人员压疮认知情况分析

在本次调查总分为(76.69±8.19)分,其中术中压疮风险评估是得分最低的维度,学历与压疮诊断认知程度有关,年资和学历与术中危险因素认知程度有关,年资和职称与术中压疮风险评估、术中压疮防范、术中压疮观察和处置认知程度有关(P均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术中压疮的发生率为15.51%,低于国内以往报道[7],但发生率仍较高,老年患者机体恢复功能低下,发生压疮后治疗难度大,恢复时间长,严重影响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手术室压疮的预防水平亟待提高。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局部组织受压,而手术时需要较长时间的保持同一,在患者皮肤菲薄、皮下组织较少的受力部位极易发生急性压疮,好发于骨隆突处[8]。因此压力、均是主要的相关物理因素,压疮组体重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受压部位承受的压力更大,局部压强高,组织压迫缺血缺氧损害发生风险较高。不同的手术方式采用的相异,压疮组仰卧位和俯卧位较少,而侧卧位、截石位较多,仰卧位是多数手术采用的,患者主要受力部位在臀部和背部,面积大,皮下组织丰厚,俯卧位采用较少,主要是脊柱手术,受力部位面积也较大;侧卧位也是较为常见的手术,由于人体侧面组织面积较少,肩部、髋部、膝部等主要受力点,存在肩峰、髂骨嵴、股骨远端等骨隆突,皮肤下组织相对菲薄,局部循环受压力影响显著,截石位主要是肛肠、妇科等手术采用,骶部和小腿受压部位较多发生压力性损伤[4]。多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是术中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较重的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高,采用针对性的护理防护是压疮预防的重要措施。

压疮的发生还与患者自身身体状态有关,合并高血糖、营养不良等组织对外界刺激的应对能力减弱,本研究结果显示,压疮组空腹血糖、血清总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并不是独立的危险因素。Braden评分综合评价患者皮肤感觉、潮湿、活动力、移动力、营养状况、摩擦力和剪切力等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压疮组Braden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患者术前存在更多的压疮高危因素,在相同情况下发生压疮的风险更高。术前采用Braden评分量表进行评价将有助于制定防范压疮的措施,积极预防减少压疮的发生。手术因素也是重要的压疮风险,手术时间长是最突出的风险之一,更长时间手术则组织受压的时间更长,压力积累造成损害的几率更高,压疮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并且是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术中生命体征的改变可能对组织的灌注产生影响,低血压和低氧饱和度都可能导致患者组织器官的灌注不足,加剧缺血缺氧损害[5]。本研究结果认为,两者是影响压疮发生的相关性因素。术中失血则直接的影响循环血量和组织灌注,在应激状态下外周组织灌注减少以保证重要器官需求,失血则加剧这现象,使皮肤血管灌注不足,皮肤组织失养[9]。压疮组每小时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是压疮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护理人员对压疮的认知程度是压疮预防的重要基础。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总体认知现状不佳,其中以术中压疮风险评估的认知程度最差,而风险评估是预防的基本措施,与护理人员的年资和职称有关,年资和职称越高风险评估认知程度越好,但低年资护士则亟需加强培训。压疮诊断仅与学历有关,护理人员基础知识认知程度决定了对压疮诊断认知;不同年资和学历对危险因素认知差异显著,说明危险因素认知与临床经验和基础知识认知程度有关;而年资和职称与术中压疮风险评估、术中压疮防范、术中压疮观察和处置认知程度有关,说明临床经验积累是压疮预防实践的决定因素。针对影响护理人员压疮认知不同因素,制定针对性培训,将有助提高压疮预防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周玉萍. 不同阶段预见性护理方案对骨科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效果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95-96.

[2] 孙玉梅,张雪. 手术压疮的护理研究与预防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05-307.

[3] 李霞,华靖,郭延平,等. 术中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浙江临床医学,2012,(9):1160-1161.

[4] 刘曼,王爱敏,韩晶,等. 两种评估表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压疮预测效果的比较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2011,11(8):40-42.

[5] 魏革,胡玲,祝发梅. 手术患者压疮风险因素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578-580.

[6] 李学思,赵婷婷,陈晓阳,等. 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及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6):57-58.

[7] 陈晓宁,彭春华,柴艳红. 外科手术中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33.

[8] 陆凤清,李晓丽,陈彤彤. 结直肠围手术期老年压疮发生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2):251-253.

老人压疮护理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探讨在家庭医生制服务下长期卧床老年压疮患者家庭内规范护理后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期卧床或生活不能自理的不同程度压疮老年患者49例,处于淤血红润期11例,炎症浸润期18例,溃疡期Ⅰ度14例,溃疡期Ⅱ度6例。对患者进行1年的家庭内压疮规范护理。结果:49例患者中压疮治愈41例,占83.6%,好转7例,占14.2%,无效1例,占2%。结论:由患者、家属、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共同参与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有利于长期卧床老年压疮患者的病情康复。

老人压疮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压疮;护理临床实践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77-01

1临床资料 压疮又名压迫性溃疡,它是由于局部的软组织持续受到压力,使血流动力学发生率改变,从而导致组织与细胞缺氧、缺血、营养代谢紊乱而发生的坏死、变性的病理过程。本科室从2013年8至2014年2月共护理压疮患者20例,年龄在65岁以上(均为老年患者),其中Ⅰ期压疮通过定时翻身皮肤可恢复至正常,这里主要讲述Ⅱ期、Ⅲ期压疮通过护理得到愈合的具体措施。现将对Ⅱ期、Ⅲ期压疮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总结如下。

2压疮的因素

2.1外在因素主要有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其中主要原因是压力,剪切力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害,如仰卧时,床头抬高或斜坐时骶尾部剪切力加大。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皮肤对压疮的敏感性,床铺皱褶不平、有渣屑或移动患者时拖、拽、扯、拉均产生较大摩擦力。潮湿是一原因,大小便失禁及出汗引起的潮湿刺激导致皮肤、松软易为剪切力和摩擦力所伤。对患者护理、指导不充分也是压疮的易发因素。

2.2内在因素有蛋白缺乏、营养不良、贫血、丧失知觉、制动、年迈、精神状况欠佳、大小便失禁以及感染等,但最重要的是压迫时间过长,影响局部供血,对患者护理、指导不充分也是压疮的易发因素。

3护理临床实践

3.1压疮风险评估的准确、及时性。在患者住院过程中,应用量化标准对压疮实施科学而准确的评估,是压疮护理实践中的重点。根据压疮风险评估结果了解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干预,并严格做到班班交接,对身体各部位皮肤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动态监测,从而降低压疮发生率,减慢压疮的发展。

3.2取舒适的卧位并加强翻身。舒适的卧位可有效减少压疮的发生率。半卧位的时候床头抬高应以5~15°为宜[2];侧卧位最佳为30°,30°侧卧位使身体能得以舒展,不会受重力的影响而出现身体下滑现象,同时也将摩擦力对皮肤的影响减弱[3]。对老年长期卧床的患者可使用气垫床,每2小时翻身一次。

3.3提供充足的营养。由于老年压疮患者都有严重的机体营养不良,受损后自行修复困难。为改善患者身体营养状况,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补充蛋白,给予肠内(常予鼻饲管注食)、肠外(经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营养支持方式加强营养。

3.4压疮疮面的对症护理。现在大型医院有多种适合各期压疮的新型敷料,只要敷料选择正确,压疮便能快速好转甚至愈合。但在现如今老龄化的社会,老年压疮患者已步入各级下层(区或社区)医院,并无适合的敷料进行运用,只能采取传统的换药方法。针对Ⅱ期压疮表皮破损者,可给予常规生理盐水清洗疮面、消毒疮面周围后,在压疮疮面涂抹人血白蛋白或生长因子,促进表皮快速生长,最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好,此种方法可使Ⅱ期压疮较快愈合;针对Ⅲ期压疮无脓性分泌物者,给予常规生理盐水清洗疮面、消毒疮面周围后,在压疮疮面先用人血白蛋白湿润疮面,再涂抹生长因子覆盖疮面(均促进生长),最后用百多邦涂抹疮面周围(尤其是针对疮面周围红肿的情况改善较为明显,具有消炎的作用),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好,此种方法可使Ⅲ期压疮较快愈合。如Ⅲ期压疮有脓性分泌物者,可给予常规生理盐水清洗疮面、消毒疮面周围后,用雷弗诺尔敷料覆盖疮面,吸收脓性分泌物后,再用上述方法即可。

3.5加强心理护理,落实健康教育。给患者讲解如何减少剪切力和发生压疮各 危险因素,对预防或减少压疮的发生很关键。耐心教育患者采取多种方法来改变行为,普及压疮预防知识,让患者有意识的自觉预防压疮的发生。

4小结

随着老年患者(院内或院外)压疮化的发展,预防压疮仍然是重点,但针对已发生的压疮,它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消耗极多的医药、护理费用,浪费了大量的护理人力。如何能够有效的快速好转或愈合已发生的压疮,减轻压疮患者的痛苦,挽救患者生命,已成为护理学领域的难题,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最少的资源发挥最佳的效果,以改善压疮治疗的效益成本比,使压疮护理走向制度化、程序化、人性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董亦明,宋同一.软组织损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5-6.

老人压疮护理范文第4篇

本院是一所地区级的综合性医院,床位年平均使用率为93.9%。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呈上升趋势,一些老年患者就诊量不断增多,尤其是卧床、瘫痪患者,由于家庭护理不当,伴随着疾病的发展进程,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压疮或存在高危因素。近2年来,本院认真落实了压疮上报管理制度,使自带压疮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自带压疮上报管理收到的效果

自2006年初实施自带压疮上报管理后,经初步统计,2006年全院各科室合计上报31例自带压疮患者,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87岁,平均67岁,好转或治愈率为96.8%;2007年全院各科室合计上报自带压疮患者38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最小52岁,最大89岁,平均73岁,经报表统计好转或治愈率为97.4%;2008年上半年全院各科室合计上报26例自带压疮患者,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90岁,好转或治愈率为100%(半年统计);结论:自带压疮上报管理后好转及治愈率明显提高。

2 自带压疮上报的管理方法

2.1 完善压疮上报专项管理制度 现有住院患者出现皮肤受压处压疮(不论是院内发生或自带),过去,一直是护理质量上一票否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医学观念的更新和对压疮问题的科学认识,已对压疮的发生有了比较全面、客观的理解,“不可避免性压疮”概念的确定,减少了临床护理人员因逃避责任和恐惧而隐瞒漏报等问题。临床上,患者在院内发生的压疮一般医院的发生率为2.5%~8.8%,但因家庭护理不当,自带压疮的患者却出现了不断增加的现象。据有关资料报道,发生压疮的老年人较无压疮的老年人死亡率增加4倍,如压疮不愈合,死亡率增加6倍。由于是患者从家所带,所以临床上往往重视不够,护理效果也不是很满意。为了加强压疮的管理,提高自带压疮患者的护理质量,近一年来,我们首先从制度上完善压疮上报管理的具体要求,并将相关制度下发到每个临床科室,把其作为护理系列关键性制度,列为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重点督察项目之一,让大家从学习、了解到人人掌握,使临床科室执行起来有依据,建立了严格的压疮上报管理制度。

2.2 监督指导压疮上报制度的落实 制度的执行是确保压疮护理质量落实的保证,为了确保此项制度落实到位,采取了以下管理手段:一是建立了皮肤压疮上报流程。在完善制度上报的基础上,通过取消、简化、合并、重组等手段制定了流程图,并将流程印发到每个科室,护士长利用晨会组织学习,并要求护士熟记流程的内容。二是设计了压疮上报管理的统一表格。表格内容分为患者的基本情况,压疮的发生日期、部位、面积、分期、创面情况、治疗方法及整个住院过程压疮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等。患者转科时,压疮上报表随同患者转入下一个科室,以保证护理措施的连续性。三是医护记录同时体现。科室收治自带压疮患者时,我们联合院医务科加大管理力度,规定医护要同时做好记录,要求24 h内上报护理部,护理部下发压疮上报表,并由当班护士按表格内容要求将项目填全。四是护理部核查、评估和指导。护理部接到压疮上报后,派专人到患者床前核查压疮的发生情况,评估患者的状态,了解科内预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计划,并拿出护理建议或恰当的护理指导。五是成立全院性压疮防治与护理指导会诊小组。在护理部到患者床前进行评估时或患者所在科室在执行护理措施时,确认为压疮护理存在技术难点或伴随疑难护理问题时,由护理部安排院压疮防治会诊小组成员,现场进行护理技术支持。管理者以建设性和帮助的姿态来对待下属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管理实效[1]。

2.3 对上报执行情况奖罚分明 自带压疮上报后,患者出院或死亡,护理部派专人再次到患者床前评估压疮的护理效果及愈合情况,并在“压疮登记表”上做出评价。对一些护理效果佳,愈合好的患者,定期由所在科室在《护理质控简报》、院内小报《医院之窗》、每月一次的多媒体学术讲座和护士长例会上进行宣教,介绍她们的有效做法、典型病例或采用一些新的护理措施,让大家从中学到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也对很少发生压疮的科室起到了警示作用,提高了她们预防性的管理意识。对一些护理不当的患者,在平时质控中发现后要给予严肃处罚,并做到与效益工资、年终评先选优挂钩,以确保本项制度管理的落实。

3 自带压疮上报管理的体会

3.1 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通过压疮上报专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一方面促进了护士长对重患、卧床患者护理质量的管理,督促护理人员班班交接及翻身卡的正确使用,另一方面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得到纠正,从而促进了压疮的愈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3.2 保证压疮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护理 一些老年患者或卧床患者,由于合并症不断增加以及在一些平日很少见到压疮的科室,缺乏对压疮护理的责任意识及有效护理措施的执行。通过上报,护理部有针对性进行监督指导,增强了护士长的管理意识,同时护理部加强过程管理,不定时到科室检查措施的落实情况,协助调整护理方案,使护理措施不断完善[2]。提高大家对自带压疮护理的责任意识,保证自带压疮的护理质量,促进自带压疮的早日愈合或使原有的压疮面积缩小,变浅,不断好转。

3.3 促进了护理会诊活动的开展 压疮由于其发病的特殊性,常发生于神经内外科、重症监护室、骨科、呼吸内科等科室,所以这些科室在压疮防治和护理的过程中有一定经验和护理技术。但由于老年并发症的不断增多,往往患者所治的主病不在好发压疮的科室,使该科室缺乏对此病的重视与护理。如通过会诊应用外科系统对压疮患者创面的处理、新型敷料的使用和换药等技术,解决了在内科系统不常处理的护理问题等等。压疮专项上报制度的落实,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压疮护理问题的重视,因此,护理会诊是调动院内综合护理技术,对压疮患者进行有效护理的主要活动之一。院内、科内会诊共同商讨有效的护理措施,达到了护理技术的优势共享,促进了护理人员知识面的拓宽与更新,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总之,自带压疮上报制度的落实,由护理部专职人员对自带压疮护理前后进行评估与讲评,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对自带压疮患者护理工作的重视,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自带压疮患者的好转率与治愈率。同时,这项新的管理制度的实施,也为本院皮肤管理和护理质量的改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改进路径及工作框架,为今后一系列的压疮护理质量的改进与提高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老人压疮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老年患者;Braden评分;护理干预;压疮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7(a)-115-02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老年骨折患者发病率逐渐升高,老年患者骨折愈合较慢,多需要长期卧床休养,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活动能力下降,加之老年患者身体状态多较差,在长期卧床过程中容易发生皮肤损害,引发压疮[1],Braden评分能够评估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本文就Braden评分及其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创伤一科2006年1月~2010年1月骨科住院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140例,其中,男46例,女94例,年龄60~82岁,平均(71.0±12.6)岁,其中,股骨颈骨折患者64例,转子间骨折52例,股骨干骨折12例,胫骨骨折10例,腰椎压缩骨折2例,均依据病情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患者入选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护理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及治疗方式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Braden评分方法

评分采用改良Braden评分量表,量表包括患者知觉、皮肤潮湿度、活动能力、活动受限程度、营养状态及皮肤摩擦力及剪切力等6项内容,每项1~4分,分别代表压疮危险程度,评分越低,压疮风险越大,患者入组后及护理干预后分别进行评分,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评分,采用观察及与患者互动的方式进行。

1.3 护理方法

1.3.1 一般护理患者入组后均给予骨科常规护理,给予常规疾病教育及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手术治疗患者术前积极准备,术后注意引流管道及手术肢体观察,注意肢体血运变化,依据患者疾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

1.3.2 护理干预护理组患者依据患者Braden评分情况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护理过程注意观察Braden评分条目的评分变化情况。Braden评分是多个条目评分累加的结果,其评分内容包括知觉、皮肤潮湿度、活动能力、活动受限程度、营养状态及皮肤摩擦力及剪切力等6项内容,能够反映患者的营养状态、自身皮肤条件、活动能力等,患者的知觉、活动受限程度及活动能力能够反映患者肢体的运动状态,评分过低者说明皮肤长时间受压的风险较大,因此在护理干预过程中要注意减少患者皮肤持续受压时间,指导患者定时活动肢体,翻身,给予受压部位皮肤按摩或间隔热敷,依据情况加垫气圈,缩短皮肤持续受压时间,改善皮肤微循环。皮肤潮湿度较大、皮肤剪切力及摩擦力较大患者自身皮肤条件较差,护理过程中注意对皮肤的保护,改善皮肤潮湿状态,应用滑石粉等保持皮肤干燥,同时能够降低皮肤的摩擦力及剪切力,同时注意保持床铺干燥清洁,避免应用粗布床单,尽量采取棉质软质床单,既有利于吸湿,也有利于减少皮肤摩擦损伤的机会,同时注意在整理床铺及翻身过程中避免拖拽患者,引起皮肤损伤。患者营养状态评分较低者多伴有肢体水肿,皮肤多营养状态较差,容易发生损伤,对于营养状态较差患者注意补充营养,给予少食多餐,保证足够的热量供给,同时补充蛋白质饮食,适量进食鱼肉、鸡肉等容易消化的优质蛋白饮食,必要时给予患者静脉及胃肠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2-3]。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前后Braden评分变化情况,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两组患者压疮发生评级情况[4]。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6.0汉语版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

2 结果

2.1 护理干预对Braden评分的影响

两组患者护理前Braden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及护理组Braden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护理

6周后,对照组患者6例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8.6%,护理组2例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2.9%,护理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老年骨折患者多伴有内科疾病及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较慢,加之患者内科疾病也能导致患者活动能力降低[5],因此老年骨折患者卧床时间较长,甚至需要长期卧床,因此压疮是老年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需要重点预防的护理并发症之一,压疮的发生与受压部位皮肤质量及受压时间等有关,长时间持续的皮肤受压能够引起局部的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代谢产物聚集,引起皮肤损伤或坏死,如果患者局部皮肤条件较差,如皮肤潮湿、营养较差时,在受压后容易引起皮肤坏死,在患者移动时也容易因为摩擦力及剪切力引起皮肤损伤,导致压疮发生,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而且每个患者的个体情况存在差异,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采取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Braden评分系统是针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的系统评分,每个小项的计分情况能够反映出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因此在长期卧床患者针对Braden评分的条目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压疮预防性护理是综合护理过程,既包括患者自身皮肤条件的改善,也包括护理措施对受压皮肤的保护,因此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干预更符合现代护理学关于个体化护理的要求,在老年骨折护理过程中,采用Braden评分体系评估患者压疮发生风险,同时针对评分情况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护理组患者Braden评分改善情况中压疮发生率及压疮分级也低于对照组,说明依据Braden评分体系对老年骨折患者进行压疮预防性护理,能够改善护理质量,降低压疮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林慧玲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压疮护理管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1):72-74.

[2]滕培兰.3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手术中预防急性压疮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11):61-62.

[3]杨媛媛,戴艳萍,黄琦,等.Braden评分表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2009,29(1):79-80.

[4]吕卫华,卫金歧,谭亚萍.Braden评分量表在骨科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0(11):983-984.

[5]伍佩玲,黄碧萍,何惠燕,等.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压疮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7(7):193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