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职教师工作经验总结

中职教师工作经验总结

中职教师工作经验总结

中职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联网;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现代学徒制”起源于德国的职业培训,二战后成为主要的职业教育模式。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并有明确的法律、政策和制度上的支持与保障;我国于2014年教育部的《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也将现代学徒制提升到了国家的战略高度。

一、什么是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它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思想相结合,它是一种新型的职业人才培养实现形式。现代学徒制中的受教者既是学生也是学徒,即跟随教师学习也跟随师父学习;学习的内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学习的场所即有工作地又有学校。校企合作是前提,工学结合是核心。

二、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及教学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结合的最为紧密的一种形式,是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最直接力量。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职业、满足岗位需求、适应行业要求。就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来说,笔者认为可以把它分为三个方面:理性知识、感性经验、职业素质。

1.理性知识

即是基础知识。它包括工具类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工具类基础知识不需要掌握的过多,够用即可,还会因专业的不同而区别对待。我们认为普通的高职课堂教学完全可以胜任,而且也是最好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深入浅出的把相关的理论和知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输入给学生,使学生可以在脑海里有一个基本的轮廓和概念,对于日后操作实施起到了知识方面的指引和铺垫。学校在这一阶段处于主体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感性经验

即学生从实训实践课程或是从顶岗实习中获得的工作经验性知识总结。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日后从事相关工作的有利支持与先决条件,感性经验积累的丰富,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就不会有“断档”的感觉。但是,这一阶段想要在学校教学中达到,难度很大,原因如下。1)“人”的因素。教师毕竟不是工程师,纵使具有相关领域丰富的知识,也只是纸上谈兵多,实际应战少。缺乏在一线工作的实际经历经验,而往往理论在实践中的执行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偏差,这就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仅仅依靠理论知识是难以达到目标的。而且,教师常年处于教学岗位,与具体行业、工作存在脱节的现象,不能第一时间捕捉行业出现的新问题、新技术、新动态、不能熟悉行业的新规则。2)“物”的因素。在一些具体工作中,需要相应的工具和环境。尤其是在物联网开发工作中,需要林林总总的硬件相配合;在工程施工中,需要相关的机器设备;在管理服务岗位,需要熟练配合操纵各种传感器的工作…而这些工具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提供的,这种环境是学校所无法负担的。

3.职业素质

一般来说,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及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职业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我们把这一过程使学生在校时就伴随着学习而形成,无疑会在就业的时候增加学生胜出的把握;职业素质一旦形成便相对稳定,拿程序员为例,一个程序员他的职业素质一旦形成,如何思考、编程、与同组的人员进行有效沟通都会变成一种习惯,不容易改变。

三、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现代学徒制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高职教学中所面临的一些瓶颈问题,为高职教学提供了新的出路和发展方向。

1.现代学徒制提高了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主动性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理论知识接受能力较弱,学习积极性不强,关注的兴趣点又难以持久。在高职教学中就不能使用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笔”的教学方式,现代学徒制将学生从课堂中引入工厂、从学习地进入工作地,让学生在一个从心理上不抵触的地方开始学习,以亲身动手的方式取代简单的说教,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

2.现代学徒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迎合了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

长期以来,出现了一种现象:学校培养的人才到了企业无用武之地,被企业所抛弃;企业需求的人才,又没有学校为之培养或无法培养。形成了表象上的人才过剩与实际上的“用人荒”。学校注重知识的传承,而企业更在意的是人的素质和能力。现代学徒制的出现,将高职教学的重心转移到了能力培养上,形成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四、现代学徒制下的教学模式设立

课题组同沈阳某一物联网科技公司进行了沟通,在和企业的共同协商后我们制定了如下的教学模式,即“4+X+4”模式:

1.教学内容

我们以《物联网应用技术基础》为试验对象,将整个的教学内容分成为4个章节:物联网感知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物联网服务技术。教学过程中,1个章节的教学时间为1个月。

2.教学形式“4+X+4”模式

1)教学模式中的第一个“4”。首先要进行4学时的基本知识介绍,采取的形式为教师课堂讲授,全体学生都要参加。在这一过程中,只需要学生了解基本内容就可以。2)教学模式中的“X”。在学生中做一调查,对于物联网感兴趣的或是以后希望从事此方向工作的学生,可以进入到下一环节“X”中;对于物联网不感兴趣的或是以后不希望从事此方向工作的学生,可以跳过此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将学生带到企业,在企业中给学生找“师傅”。例如,在物联网感知技术这一章,我们将学生带入企业分成了几组,并分别为每组找了企业的相关方向的工程师作为他们的“师傅”,由“师傅”带领进入工作角色――演示工作过程、灌输工作习惯、讲解工作内涵、分析操作步骤、总结工作经验,并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以职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此过程之所以叫做“X”,是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是未知的――不同“师傅”教授的内容可能有差别;同一“师傅”带领的,又可能会由于个人的理解能力及侧重点不同,在经验收获上还有差别,所以说此阶段学生究竟能学到多少,是未知的。3)教学模式中最后一个“4”。学生回到课堂,进行这一阶段的总结分析课,4学时。这一过程与其说是课程,不如说是研讨。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总结出自己在这三周工作中学到的内容以及对自己促动最深的内容(或事情)。每个同学都要发言,大家相互激荡,将自己的学习内容、工作经验、职业想法同大家分享,最后教师点评总结。

3.考核形式

考核采取的形式为:学校+企业。学校出知识内容的考察,企业出实践成绩的分数,两部分共同组成该门课该生的总成绩。

五、结束语

中职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学团队 “双师”型教师

要把我校建成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高效、专业化的教学团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非常注重教学团队的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实际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不尽合理,严重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快教学团队建设是我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保证。

一、中职学校教学团队存在的问题

1.“双师”素质教师数量和质量不高。第一,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走形式,认为只要有“双证”就是“双师”型教师。但是实际上有些教师虽然取得了从业资格证书,具备了双师资格,由于职业资格认证极不健全,为拿证而考证,没有实践经验。通过“双师”认定的教师,由于培训时间短,根本无法培养企业实际工作的经历和完成岗位实际工作的能力,“双师”质量不高,违背了国家提倡双师队伍建设的初衷。第二,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欠缺。大多专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经验,虽然通过采取安排部分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对企业进行技术服务等活动,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参与面不广,时间上缺乏连续性,部分教师积极性不高,使得大部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总体水平仍然提高不快,实践能力仍很欠缺,跟不上企业一线技术改进与创新的步伐。第三,专业教师数量不足。许多学校由于在校生人数急剧膨胀,师生比拉大,专业教师教学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和精力到企业中去,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能提升。

2.团队结构不尽合理,兼职教师偏少,教学经验不足。专兼结合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重点,近几年,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重视从行业企业一线聘请的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实践专家,由于机制、经费等方面的原因,聘用兼职教师人数不足,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另外,从生产、科研第一线引进的高素质人才,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有关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更缺乏教学实践,缺少一定时间的学校教学经验的积累,对教学工作认识不深,教学艺术与水平较为欠缺,因此他们的教育教学素养难以达到要求,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总体而言聘用的兼职教师真正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兼职教师比例不高。

3.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跟不上发展的步伐。社会发展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更趋多样化,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理念也催促着教师知识的更新。由于教学团队缺少领军人物,教师的知识更新及创新能力不足;没有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许多的教研教改活动难以完成;成员间合作意识淡薄,缺乏协调沟通;科研能力偏弱,服务企业能力不足。

4.教师激励机制不健全。由于没有健全的教师激励机制,致使教师队伍不稳定,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教学团队建设只能是空谈。

二、中职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建议

1.专业带头人建设。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及专业教学团队的“领头羊”,是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关键人才,是教师团队的中坚力量,对专业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现有骨干教师继续培养,在现有教师中选拔培养讲师或技师,并在本专业有一定实践经验,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通过参与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精品课程的开发、教学能力大赛、企业挂职锻炼、专业能力培训、课题研究等,使其成为专业建设与教学的骨干力量。

3.“双师”素质培养与能力提升。“双师”素质培养即加强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不断使其了解本专业在企业中的需求动向,不断掌握本专业岗位能力的发展变化,以适应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请一批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精通实践操作技术、掌握岗位核心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担任兼职教师。他们懂技术,知工艺,掌握专业前沿发展动态,了解本专业岗位及岗位群对生产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这些能力是现有专业教师所欠缺的。所以必须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来自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学团队中来,使教学团队结构上专兼结合。

总之,中职学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实践和不断探索,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总结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认真研究团队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提高认识,努力打造一支名师引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中职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 年轻教师 修养 途径

年轻教师是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培养优秀职校生的历史使命,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应对新形势下中职教育所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笔者从事中等职业教育二十多年,在实践中总结出中职年轻教师加强自身修养的四条途径,即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反思、严于律己。

一、勤于学习

学习关系到年轻教师自身的进步,从而关系到中职教育的成败。对年轻教师来说,学习不仅是自我的精神追求,更是时代赋予的重要责任和义务。

修养来源于知识,有修养的人一定是重视学习的人。总理在视察北京四中时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安全,知识就是幸福。知识可以改变人生,也可以改变世界。”知识在教师职业生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是知识最重要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学深为师,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则要有一桶水,而且应是“常流水”,能在一桶水里把好的、需要教给学生的东西提炼出来教给学生,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勤于学习和研究,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是教师加强自身修养的基础和前提。一要学习政治理论和法律知识,目的是保持理论上的清醒、立场上的坚定、政治上的成熟、法纪上的自律,努力做到德育为首,以德育人、依法育人。二要学习现代中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增强驾驭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三要学习历史人文知识,提升自身文化底蕴,坚守人文教育原则,从而避免学校教育大批量地“生产”出“有知识没文化”的学历人。四要钻研所从事专业、学科的专业知识、技能、技巧和社会需求。当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中职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师要不断学习研究职业教育的方针、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指导,突出教育教学工作的职业性、岗位性、针对性、实践性、灵活性等,否则就有可能因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变化而被淘汰。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更是如此。

二、勇于实践

实践是教育教学工作最生动的课堂。年轻教师走出校门来到学校,他们接受了正规的高等教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书本理论和实际教学还有一个衔接和融合的过程,因此年轻教师要学会用已有的理论指导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研读教材,尤其是课程标准;把握中职教育方向,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问题,通过科研活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年轻教师要深入班级、宿舍,深入学生,亲近学生,爱生如子,大胆实践,经风雨、见世面、多磨练,就能吸收营养、提高素质、强化修养。

年轻教师应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既能掌好舵育好人,又能划好桨教好书,既是高明的教育教学组织者,又是出色的教育教学践行者。不管你是学富五车,还是才高八斗,不干、不实践一切就等于零。任何事业都是干出来的,而不是“吹”出来的。干好事业是这个道理,提升修养更是同样的道理。教师的修养如何,不是从嘴里说出来的,而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磨砺出来的,这样不用说别人也会由衷信服。教师的修养都要在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养成,还要在实践中验证。实践是成就事业的磨刀石,也是提升修养的练兵场。

三、善于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作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反思+经验”。教育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的方式。总结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反思的基础上把日常教育教学和生活实践中零散的东西系统化,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从中找出教育教学规律性的东西。

对年轻教师来说,无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还是推进教育教学工作,都离不开经验,经验是在反思中温习、总结中提升的,每走一步,都要注意反思、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错的就改正,新的问题出来了就抓紧解决。

生活中的现象往往能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劈过木柴的人都知道“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如果斧头落在结疤、疙瘩处,就像劈到石头上一样,震得两手发麻,隐隐作痛。做人也好,从教也好,就像劈木柴一样,遇到困难挫折,关键是要勇敢面对,反思、总结。一个善于反思、总结的教师,能从每次工作失误、错误中认真分析得失,及时调整自我,将失误、错误转化成自己的一笔财富,在不断反思、总结中成长,赢得教育教学工作新的成功。年轻教师一定要正视自身的缺点、不足,认真剖析,使之成为今后成长可借鉴的资源,从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

四、严于律己

律己是年轻教师强化自身修养的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师者,人之模范”, 总理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 ”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教育学生不只在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着学生。所以,年轻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以自身良好的行为感染学生,以富有魅力的人格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学生、同行及社会的尊重。

“身教重于言教,身先足以帅人,律己足以服人,轻财足以聚人,量宽足以得人”的道理大家都明白,而做起来大家都也发现: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教育教学工作者也免不了受到各种纷扰的诱惑,名利总是让人心动神摇,难以自持。而恰恰在形形的诱惑面前,往往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本色修养。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虽然与社会不良诱惑接触的机会较少,但是一旦利欲熏心,出现“一念之差”,不注重小节,存在侥幸心理,将“一发而不可收”,不仅个人会受到严肃处理,还玷污了学校教书育人的净土,更为严重的是自己的家庭和学校也受到伤害。因此,年轻教师必须强化自身修养,果断拒绝第一次不良诱惑,因为第一道“防线”一旦被冲破,往往会“兵败如山倒”。面对名利、权力、金钱、美色等种种诱惑,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认认真真对待工作生活中的每个“第一次”,才能在正义与邪恶、廉洁与腐败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年轻教师在严于律己、升华修养方面的努力必须坚持不懈,明晰个人与家庭的情感线、道德与法纪的高压线,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工作与升官发财是“犯冲”的,从来就是“两股道上的车”,无法并行,无法兼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要始终保持安于寂寞、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胸襟,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谁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与升官发财上面搞“结合”,注定要身败名裂、人毁财空。俗话说得好,“做事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年轻教师一要学会做人,二要学会做事,以人立事,以事立德。

中职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教法推广 体验式教学法

一、基于“工学结合”的体验式教学推广与实践研究意义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赢得越来越多高校广泛关注,其中《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课程就是典型利用体验式教学方式设计经典案例,其科学性、简易性、实用性、趣味性等诸多优点,受到了我国众多高校广泛赞誉。体验式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寓教于乐和身临其境中,切身体验学习经营管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学以致用。与此同时,该教学方法与我国众多高职院校所倡导的“工学结合”办学理念,相辅相承,相得益彰。因此,得到了全国各大高职院校广泛青睐。

二、基于“工学结合”的体验式教学推广与实践实现思路与实施过程

1.实现思路

基于“工学结合”的体验式教学是在预设的模拟情境下,通过所授知识的教、学、用三者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参与中切身感受到学为所用,学为即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实现思路是:在创设符合所传授知识具有较强相关性、实践可行性、适合多角色参与性三个要求的情境的基础上,确定每个角色的职能,并按预定的行为规则即每个角色的行为约束,在一定的时间和互动机制约束下,按照预设的行为规则完成相应技能操作任务,并对操作结果根据预先确立的评价标准,结合社会应用实践进行综合分析,产生最终的评定结果。即紧紧围绕“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通过设置与企业实践近似真实的企业经营情境,实施教学,并取得显著教学效果。

2.实施过程

以《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课程教学为例,将基于“工学结合”的体验式教学推广与实践实现过程分为三个必要环节:即情境创设;规则制定;结果评定。

(1)情境创设。情境创设主要完成两项任务,即教具设计与角色分配。在运用基于“工学结合”体验式教学法的《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课程教学中,其操作是:一方面,该课程教具设计主要包括6张分别代表一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的沙盘盘面;若干灰币、彩币、空桶、标签等。沙盘盘面根据制造企业运营中的不同职能划分为营销与规划中心、生产中心、物流中心等不同的部门。各职能中心功能是:战略规划、市场营销、生产组织、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另一方面,角色分配是将学生分为六组,每组拟为一个彼此互相竞争企业。每组人数5~6人,分别以CEO、运营总监、生产总监、财务总监、营销总监、采购总监等角色参与经营。教师则以银行、供应商、分销商等身份开展教学。每组利用代表不同含义的各种教具和沙盘盘面为载体进行经营。

(2)规则制定。一方面,组织准备工作主要任务是完成教具的设计、角色的分配,以及教学组织等工作。另一方面,基本情况描述是企业经营者在充分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如股东期望、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市场占有率、产品、生产设施、盈利能力等)的基础上,以企业起始年的基本盘面、两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为起点,根据各种产品的总体需求量、单价、发展趋势的市场预测结果,制定企业的总体战略和业务策略。并在综合考虑市场及企业运营的各各方面的基础上,对相关项目如市场划分与准入;销售会议与订单争取;厂房购买、出售与租赁;生产线购买、转产与维修、出售;产品生产;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与ISO认证;融资贷款与贴现;综合费用与折旧、税金等规则做出必要约定。

(3)结果评定。每经营一年后,CEO们都要对本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内外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深刻反思成败所在。教师则根据每个企业的经营结果,结合企业经营实际进行点评并做出针对性的指导。6年经营结束后,根据每个企业的经营业绩,评出经营成果最佳的企业,给予鼓励和表扬,并邀请该企业的CEO发表经营成败感言,以此将这份快乐与感悟传递给更多的同学,使其他同学也同样感受到这份经营中的快乐与艰辛。

三、基于“工学结合”的体验式教学推广与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缺少必要的实施体验式教学所需经费

在实施基于“工学结合“的体验式教学过程中,一些学校由于经费紧张或不足,难以满足实施基于“工学结合”的体验式教学的经费需求,使教师们因缺乏必要的软、硬件条件的支持难以现实该教学方法的推广与实践。

2.对体验式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认识不足或存在偏差

部分高职教师的教学观念保守,思路拘限,对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认识的不足或存在偏差,难以将体验式教学与“工学结合”有机结合,因而不能更好地实现体验式教学的良好效果,影响了该教学方法的推广。

3.兄弟院校间关于基于“工学结合”体验式教学推广与实践交流与创新较少

为了更大程度地避免该教学方法的拘限性给教学效果带来的不良影响,增加兄弟院校间关于教法的交流与创新是非常必要的,但事实上,目前各兄弟院校间基于“工学结合”的体验式教学的推广与实践交流与创新还很少,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约制了基于“工学结合”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推广与实践。

四、基于“工学结合”的体验式教学推广与实践存在困难的解决思路与建议

1.校方全方位支持

实施基于“工学结合“的体验式教学法离不开各院校经费、政策以及所需软、硬件条件的全方位支持,这是开展基于“工学结合“的体验式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是施基于“工学结合“的体验式教学的关键。

2.建立多维度、多方向、多主体的教法探讨与交流平台

增强兄弟院校间基于“工学结合”体验式教学法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与兄弟院校间、教师间、课程间关于基于“工学结合”体验式教学方面的交流,使其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取得更突出的教学效果。

3.建立有效考核激励体系,激励教师教法的创新与探索

通过对推广与实践基于“工学结合”的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师实施奖励,对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建立相应的考核激励体系,激励教师对教法进行创新,鼓励他们把更多的精力与智慧投入到“工学结合”的教法探讨,使该教法更能符合授听对象的需求,从而更能体现出不同于其他教法的优势,为其自身创造出更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田辉鹏,林晓英.高职高专教育现状及教改观念转变的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6).

中职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由于目前尚未有本土开发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工具,本研究问卷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改编自宋广文和魏淑华研究[4]中所使用的《教师职业认同感问卷》,根据前期的开放式调查结果以及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实际,对问卷的表述做了调整和修改,并通过信效度检验考察了其在心理健康教师群体中的适应性。问卷包括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职业技能六个维度。问卷在本研究中模型的拟合度良好,χ2/df的值为4.79,小于5,可以接受;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88,表明模型可以接受;比较拟合指标近似均方根误差CFI为0.91,NNFI是0.90,均较接近1,模型拟合指数良好,可以认为修订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结构模型可以接受。各个维度可靠性系数分别为:0.544(职业认识)、0.598(职业情感)、0.556(职业意志)、0.592(职业期望)、0.528(职业价值观)和0.672(职业技能),问卷总分可靠性系数为0.877。用于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个人背景资料进行调查,包括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教龄、学历、专业、月工资、是否专职、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你对这个职业的认同”等开放式问题。

2研究结果

2.1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及人口学差异分析

为了分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总体情况,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在此基础上对人口学变量进行了方差分析,考虑到人口学变量较多,本研究只考察人口学变量在职业认同感总分和各维度分上的主效应。结果如表1所示。表1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其中表现在男性的职业价值观高于女性(P<0.01),而男性的职业技能却低于女性(P<0.05)。职业认识、职业技能、职业认同总分在年龄上有显著差异。进一步的事后多重检验显示:31岁-40岁之间(P<0.001)和40岁以上(P<0.01)的职业认识水平均高于30岁以下,即,30岁以下的职业认识水平最低;31~40岁的职业技能高于30岁以下和40岁以上,即,31~40岁之间职业技能水平最高;31~40岁的职业认同总分高于40岁以上。兼职教师的职业期望高于专职教师(P<0.01)。职业认同的各维度和总分在所学专业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此外针对职业认同感不同维度的均分进行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职业认同感的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维度主效应显著(F=211.869,P<0.001),进一步的两两比较发现,职业认识和职业技能的项目均分之间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之外,其他各维度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职业价值观(2.708±0.021)、职业期望(2.785±0.020)、职业情感(2.839±0.016)、职业意志(3.096±0.015)、职业技能(3.595±0.025)和职业认识(3.631±0.026)。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意志、职业技能和职业认识均分均高于理论中值(3分),其水平均处于中等偏上,而职业价值观、职业期望和职业情感相对较低。

2.2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因素

在开放式调查中关于“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你对这个职业的认同?”这一问题,将各种回答进行归类,发现以下因素会影响到职业认同感,主要包括:第一、家庭成员及社会人士的不理解,自己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不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缓解心理问题。第二、生活的重担及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教育可能不如其他专业课得到学生家长的重视,工资不是很高,确实会给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带来较大经济压力。第三、学生本身的问题:有些学生本身已经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来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面前不肯与其沟通交流,这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难以开展工作。第四、自身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难以做好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不能及时有效缓解以前的工作压力,形成恶性循环。第五、学校的问题:一方面现在学校招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人数较少,而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时的竞争非常激烈。另一方面,学校对于已经招聘进校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不是特别重视,会造成教师心理失落,影响职业认同。

3讨论与分析

3.1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和人口学差异的分析

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群体中,男性选择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可能要面临更大的冲突,而最终能将此作为职业,往往这些男性对这份工作有着极高的热爱,研究中发现的男性职业价值观显著高于女性的现象也说明了男性心理健康教师在主动选择之后可能体会到更多的自我发展和价值。男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技能显著低于女性,这与刘亚丽等[8]对高中骨干教师的工作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这种性别差异可能是由于心理健康教师的特殊工作性质所导致。心理健康教师往往需要具有细心、善于捕捉细节并具有同情心,而女性在这些特质上具有一定优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大量的情感和精力投入。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因为刚参加工作不久,专业训练或教育教学实践都相对缺乏,从而可能导致30岁以下年轻教师职业认同感水平最低[9]。而30~40岁之间的教师职业具有专业训练和经验积累,精力较为旺盛,在工作中体会到更多的成就感,对职业保持更高的热情,从而使得其职业认同感水平最高,该研究结果与程俊玲等[10]研究发现的年轻教师工作压力更大的结论一致。此外研究发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意志、职业技能和职业认识水平均处于中等偏上,而职业价值观、职业期望和职业情感相对较低。这反映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现状,该群体虽然对职业具有正确的认识,掌握了相应的职业技能,也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意志力从而达到工作要求,但对职业并没有很高的热情,在工作也较难体会到自身发展和职业进步所带来的成就感,也就是说大多数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只是把该工作作为职业而已,并没有将其看成是能给自己带来成功和快乐体验的事业。

3.2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