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专业培养方向

会计专业培养方向

会计专业培养方向

会计专业培养方向范文第1篇

一、可行性分析

作为公共信息资源和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提供者之一, 会计服务业在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中, 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 注册会计师行业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由于我国注册会计行业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 导致其市场供给和需求矛盾尤为突出, 表现在低水平和不规范的注册会计师服务与高标准的巨大市场需求之间的较大矛盾, 尤其是在注册会计师职业国际化发展背景下, 优秀的国际化注册会计师人才显得更为缺乏。

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在国际化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 有学者提出“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式, 如组织参加国内所、国际所、中注协、国家会计学院、MPAcc、EMBA的学习和培训, 集中国内外资源共同培养注册会计师人才等, 但这些都属于后续教育的内容。笔者认为, 培养优秀的国际化注册会计师应从基础做起, 注重资格考试之前的培养。

从世界范围看, 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目前已形成三种较完整的模式, 即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和德法模式。从这三种模式来看, 不同国家对注册会计师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总体上是一致的, 但由于各国高等教育水平不同, 因而在报考标准和考试要求方面有所差别。后两种模式依赖于学校教育, 尤其是美国模式, 要求考生报名时具有较高的资格前教育水平( 研究生水平) , 考试科目相对较少, 主要侧重于选拔。而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同美国类似, 采取选拔机制, 所不同的是考生报名时只需具备专科水平。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 高等职业教育实施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是一种有益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目标定位及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是在进行社会人才需求调研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的需求现状以及高职教育的特点, 以资格前培养为切入点, 按照“ 大专业, 小方向”的专业设置思路确立的。高职教育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我国目前注册会计师资格前教育只有财经类本科院校注册会计师专业这一单一渠道的状况, 既有利于拓宽注册会计师培养渠道, 提高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 为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夯实基础, 也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该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应定位在“牢固掌握会计实务、财务成本管理、审计、经济法、税法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适应会计服务业的发展需要, 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具体而言, 该人才培养模式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使其毕业后能够学以致用, 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注册会计师奠定基础。

该人才培养模式按照“ 综合素质+职业技能+ 发展潜力”的总体思路, 以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课程为方向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贯彻“ 双证互通”, 构建合理的知识、素质、能力培养方案。该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由学院和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制定, 确保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其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方向课程。基础课程以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的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为主, 核心课程以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为主, 方向课程以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会计实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审计、税法为主, 该专业课程体系要求讲授时剔除核心课程的重复内容, 既避免了各学科间交叉内容的重复教学, 又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使课程的难易度保持一定梯度。该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产学研结合的基本思路, 由学院与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培养学生, 具体包括邀请企业的资深会计人士开设讲座, 建立校内实训室和校外教学科研基地等。

此外, 高职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尚需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我国会计教育需求旺盛, 各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有限的教学资源面对不断增加的学生数量, 大多呈现教师严重透支、教学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 尤其是校内外实训场所缺乏, 严重影响了该专业的实践教学, 须引起高职高专院校的高度重视。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各高职高专院校应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 打造一支知识和技能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可以引进资深注册会计师担任兼职教师, 也可以派遣教师到企业锻炼、鼓励教师考取注册会计师资格; 还应通过完善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 随时掌控教学质量, 并相应进行教学改革, 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会计专业培养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

0 引言

随着信息学科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IT人才的需求逐年攀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招生规模较大、培养学生人数众多的专业之一。各类用人单位十分看重该专业毕业生的项目实战经验和动手能力。希望所招聘的学生像带USB接口的外设一样,“即插即用”,能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由于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体系基本上参照传统研究型大学的相关专业而制定,存在办学定位不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办学特色不明显的现象,致使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不强,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另外,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出现用人单位招聘难的问题。

地方高校如何适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需求,对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培养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工程型应用型人才,是值得大家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1 “21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形式

精英教育注重厚基础和广谱适应性,大众化教育更应强调特色和适应性,强调学校和专业的准确培养定位,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的培养上应具有一定的差异。襄樊学院属于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在专业定位上主要是围绕鄂西北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由于地方院校受条件与环境的限制,专业发展难与知名高校相抗衡,需要站在新的角度立足地方本科院校的特殊性重新审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不以学术型、研究型为取向。而是以地方区域经济及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技术型、工程型、应用型为取向。

襄樊学院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上,突出技术、工程、应用型的人才特色,构建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高层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以夯实专业理论基础为目标的理论课程体系,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形成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211人才培养的主体框架,其结构如图1所示。

“211”人才培养模式以“核心稳定、方向灵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将四年本科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前两年夯实基础,按大类进行培养,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一年学专业,按专业方向培养,设置专业模块课程;最后用一年时间安排多课程综合课程设计、短学期实训、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参与实际应用,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211”人才培养模式的前瞻性

“211”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传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针对计算机类专业构建和设计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宽厚的理论教学体系,加强基础;通过构建多维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实践:通过以就业为导向,拓宽学生的选择途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市场,最终形成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使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的教学培养模式。根据教育部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工作,教高[2007]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密切与产业和行业联系,加强紧缺人才培养: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性意见,“211”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适合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并随着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3 211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3.1 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并实践“211”人才培养模式

“211"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个“2”代表入学后前2年,专业实施共同的教学计划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的教学):第1个“1”代表第三学年,两学期的专业方向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突出掌握动手能力,强调从业技能;第2个“1”代表第四学年的一个学期的专业实训(项目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教学),参与教师与行业、企业共同承担的计算机相关项目开发工作,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一个学期走向社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阶段。襄樊学院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差异情况进行安排,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和工作能力,实现学生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深入磨合,为真正就业作好心理和技能准备,从而形成大类专业、多个方向、灵活模块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流程。

3.2 以就业为导向,设计“核心稳定、方向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

探索“211”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构建一套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的培养方案,并根据地方区域经济与产业需求以及科技进步实时进行更新。我们按照“核心稳定、方向灵活”的思路,首先设计课程培养体系,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计算机专业基本知识理论体系设置,夯实基础,相对稳定。避免学生今后发展“后劲不足”。专业方向与模块课程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就业灵活设置,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在课程建设中,以学科领域课程群建设为主线,对原培养方案进行重新设计和完善。突破按学科设置专业方向的传统思维,走与区域经济、人才市场紧密结合的道路,按就业需求来设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选修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向,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培养方案的完善中,我们注重职业素养与技能的培养和锻炼,以增强学生将来工作就业的适应性。培养方案的设计不但反映就业市场对IT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还将专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时反映在教学任务中。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尤其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专业方向与模块课程的设置则相对灵活,随着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应对市场变化进行更新。

3.3 “从需求倒推”,建设“多层次、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使毕业生更好地服务社会。提高竞争力,我们切实加强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避免“纸上谈兵”,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中,我们设计“多层次、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单元实验一课程综合实验一课程设计(课程综合)-短学期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组成,并保证比较充裕的学时数。并分别根据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资源,以计算机专业软 件教学为例,设计三个层次的教学资源如图2所示。

根据“从需求倒推”的思路,考虑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多种类型,对各实践环节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革。

(1)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环节的改革。这类课程强调实验环节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侧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与编程能力。每门专业核心课程实验课都由专门的课程负责人统筹规划,在实验教学大纲中明确培养目标,在实验指导手册中规范每个单元实验的要求与内容,做到培养基础。提倡综合设计。鼓励研究创新。

(2)专业方向中模块课程实践环节的改革。这类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每门课程除了设置一定的单元实验外,还要求学生进行综合设计实验,以融会贯通整门课程的内容。由于计算机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强,开发实际项目时需要融合多门课程的知识,单独一门课程的实验设计就略显单薄,所以我们结合多门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基于项目开发的综合设计,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3)短学期实训的改革。短学期实训结合学生各自的专业方向,以“项目驱动,团队合作”的方式运行。通过一批模拟项目的实际开发。融会贯通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创新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团队合作与项目管理等能力,训练开发技能。

(4)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改革。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是“211”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就业奠定基础。在此阶段,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参与实际项目开发,到校企合作建立的实训基地实习,通过这样的实战演练,既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积累了实际工作经验。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从而缩小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差距,为毕业后的就业创造条件。

3.4 产学研相结合,多渠道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在校内以封闭或半封闭模式培养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常存在一定的差距,此问题在计算机专业人才供需上尤为明显。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有着积极意义,我们通过创建校内软件实训基地、按企业人才需求定制培养、鼓励吸引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多方面结合的形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在校内软件实训基地,以案例驱动教学、场景驱动训练,采用企业化管理机制及模式,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和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充分体验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技能。经过人才定制培养,所培养的毕业生能直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成功对接。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承接有科研项目。通过项目研发。拉近教师与社会的距离。学生通过参加实际项目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加强。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通过这几种“学习一实践一再学习一再实践的”方式,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4 结语

几年来,襄樊学院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对计算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突出“宽泛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深入的技术技能,精准娴熟的工程经验”人才培养定位,从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实训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11”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遵循高等教育普遍规律和人才培养基本规格的要求下,结合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特点和实力,科学分析社会需求,找准优势、扬长避短,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旭东,陈伟君,罗予东,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5):52~54

[2]韩利凯,雷伟军,毛艳,梁宏倩,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与计算机教育教学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1):78~80[3]陈小辉,李红卫,计算机类本科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子科技,2010(6):112~113

[4]沈海娟,高永梅,计算机类专业基于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0(8):61~63

会计专业培养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人才培养;问题;解决对策;信息科技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现阶段信息科技已经发展到尖端领域,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趋势渐趋加强,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更高,社会中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准入标准也变得更高起来。由此,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实现高端科学化发展。然而,就我国发展历史情况与现状而言,会计人才的培养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和传统体制的制约,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实现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将是我们所需要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会计人才的培养,不仅仅从会计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方面进行专业化培养,用该从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办事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企业多人才的需要不是指只需要那些只会单纯工作的机器,而是需要一批会工作的同时也会生活,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的新时代会计专业人才。这些会计人才在高能素质培训与专业心理素质及职业道德素质方面都具有过硬的本领,能够胜任企业任何与会计专业相关的高端知识技能的操控与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应时展的潮流,才能实现我国现代化企业对现代化人才方面的要求,才能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活动的动向,顺利步入世界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会计电算化的高端科技殿堂,才能缩短我国与国际经济活动人才方面发展的差距,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二、现代化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

(一)专业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现代化企业在很多业务方面要求与国际经济活动接轨,与国际相关国家的高端企业有直接的经济合作项目和经济活动相关的业务,由此必然要求具备现代化的高端的专业会计人才。例如具备高能的会计电算化高端会计人才,要求这些会计员工具备熟识的电脑操作能力,会熟练地操作办公软件,并懂得相关的企划知识,能够实现快速的电脑预算结算业务等等高端科技业务。另外对这些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会计人才要求年纪趋向于年轻化,同时对性别的要求较为严格。例如偏向于男性会计专业人才和已婚并生过小孩的中年女性会计专业人才的招聘,原因何在,主要是考虑到女性在生育方面存在因定的假期,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方面的快速现代化发展。未婚女性在谈恋爱期间容易产生工作情绪化,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另外未婚女性结婚旗舰和生孩子期间必将影响到其自身的工作状况,同时也要对其给予相应的法定假期来实现结婚和生子等项目的进行。这样,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企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而男性和中年已婚女性出现这样的情况相对较少,所以是现代化企业首要招聘的最佳对象。

(二)对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人才的要求不断加大

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主要是财务这一方面对人才的需要。然而,财务部门又是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部门,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机构,不容置辩,会计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中心环节,会计的工作时企业财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发展的好坏。故而,现代化企业对会计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方面要求极高。例如,现代化企业在招聘会计人才的时候,很多企业高层大多都把会计的职业道德素质放在应聘考核的第一位对会计应聘人员进行考核,这一考核如果不过的话,就算专业业务素质再高也不会被录用。因为在具备高能素质的专业会计人才,如果心术不正,没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必然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给企业财务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机构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作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源地,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发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须解决。

(1)高校人才培养方式赶不上时展的潮流。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加上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加强,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有数量转向质量,高校的人才培养步伐相对缓慢。我国国内高校从1998年扩招以来,高校在校生基数变得逐步庞大起来,时至2008年底,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已经变得数量较大,但质量偏低的发展态势。十年扩招时间,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受到教育设施、教育理念和高校教育师资力量等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大学生受教育的质量逐步偏低,人才的精英式培养逐步被淡化,校园文化发展区域同化,有些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实现专业人才的国际化或现代化方面高效率培养。例如,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困难,高校会计专业人才毕业后步入社会找不到相应的工作,相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但对人才具备的素质要求偏高,是这些大学毕业生被拒之门外。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人才培养方式赶不上时展的潮流,也就是说,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偏低,无法顺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

(2)人才数量基数变大速度加快,质量方面培养偏低。人才不是指一些能够呼风唤雨的怪物,而是现实中如何顺应时展的潮流,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有更大的贡献,在实现自身价值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就是社会对人才的最基本要求。现阶段高校和相关培训机构培养出来的所谓的人才,很多表现为知识方面以数量来积累,学历不断变高,职称不断变高,但实际能力不但不变强,反而被弱化。究其原因,关系化和表象化发展趋势加强,弱化了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力度。例如,从2002年到2009年这七年的时间了,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毕业后无法就业的情况占据相当的比例,二企业在会计专业人才招聘方面却找不到自己需要的高素质能力强的精英会计专业人才。由此看出,会计专业型人才质量封面偏低,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情况在人才发展中普遍存在,实现会计专业人才的高能素质培养已迫在眉睫。

(3)校企合作力度有待加强。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的桥梁是近年来我国实现的新的一种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这种方式实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实现高校毕业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同时也解决了相当的就业问题,促进社会进一步和谐发展,提升高校毕业生工作的实际能力。校企合作在实际运行中还要求高校与企业方面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强强联合,从师资,资金、教学设施、教学理念等方面强力入手,实现尖端人才的培养。例如,985工程院校在会计专业方面的开设于促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加强,应运用高薪聘请国内外有能力的大师来任教,并配套相关专业教育设施,实现师资和教育条件的高端化发展。企业在与高校合作方面实现资金的强有力支持,同时对新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出具明确的合同要求,校方按照合同培养出与企业要求相符的专业型人才,实现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桥梁的搭建。然而,现阶段这种方式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亟待进一步实现加强发展。

(二)现代化会计专业人才素质能力培养不足

纵观现阶段高企在会计人才方面的需要,出现严重不足的情况,然而社会上具备会计师或者已经注册会计师的人才不胜枚举,出现专业人才对不上口这一发展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和高企对人才要求的角度来考量,发现表面性人才培养趋势发展态势相对猛烈,从而蒙蔽了真正素质能力型人才的发展方向。例如,注册会计师的政策出台后,人们想发展,拓宽自己的工作环境,不惜重金区临时培训,并通过关系走后门,拿到所谓的能力资格认证注册会计师头衔,然而其自身的工作能力素质根本的不到符合高企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经济发展机构,对人才的要求和发现的眼光是十分犀利的,由此是很多具备相当学历的文凭的注册会计师与高企失之交臂。

四、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高校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地方,是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展机构,企业是会计专业人才发展和锻炼的重要单位,也是实现专业会计人才彰显技能素质的摇篮。为此,实现校企合作的加强,为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更加坚固的人才发展桥梁。校方实现强有力的教育管理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并按照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高素质方面的专业培养。企业实现对合作高校资金方面的全面支持,并提出企业自身所需要的现代化会计高素质人才。这样,既可以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也解决现代化企业或高企对会计专业高端人才的需求问题,从而降低成本,促进社会经济向前发展。

(二)加大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企业应当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对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既要求会计人员要掌握一定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保养和维护、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要积极推进会计电算化进程,就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在培训的内容上要切合实际工作需要,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完善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结构体系。同时,还应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进修计算机专业。通过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落实培训效果,从而选拔出一大批既能够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专于财务管理知识,能够熟练地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促进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石。

五、结语

以上这些问题是会计人才培养中经常遇到而又必须重视和及时解决的问题。若不重视和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它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人才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反之,如果我们能顺利地解决好这些问题,那么必然会促进我国会计人才的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的现代化企业服务,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朱幼凤.我国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之思考――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6).

[2] 李亮.会计人才培养与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基于工科背景高校本科会计教学的若干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7).

会计专业培养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就业导向;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67-01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迅猛发展。作为专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加快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培养体制,开发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专业课程,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课程体系尤为迫切。

一、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对所有课程进行合理组织和编排而形成的结构序列。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力结构的合理性和实现程度。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以就业为导向,在会计专业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以会计专业学生顺利就业必备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强调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

二、我国现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与高职教育目标存在不适应性

高职教育强调的是“高等性”和“职业性”,但应该更强调其职业性。高职会计教育目标必须明确指出高职会计教育不是培养从事教学和科研人才,而是从事企事业单位实际会计工作的技术人才。

(二)不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不重视培养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学生只是能够进行简单的会计账务处理,,会计职业道德显得更为重要。

(三)与企业人才需求结合不紧密

企业需要的是适应企业特点的技能型会计人才,但很多高职学生缺乏行业的会计岗位能力。由于熟悉会计岗位的时间太短,很难做到快速上岗,从而影响了学生就业情况,这源自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企业需求不紧密所造成的。

(四)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过窄

会计人员需求单位的分布领域非常广泛,覆盖了企事业单位、各级行政机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社会中介机构,等等。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过窄会影响学生的视野,课程划分得过细,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使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受到制约。目前的会计课程主要学习工业企业会计,学会计的不懂银行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知识面和择业面。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合理定位培养目标,树立全程实践观念

首先,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应为“技能”型和“桥梁”型人才教育。其教育培养的会计人才应当能够将高级会计人才的劳动成果。其次,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于培养中小企业的会计主管人员和管理人员、地方主要企业的中层骨干会计人员及基层管理人员。

(二)进行会计专业调研,确定实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进行会计专业调研,不仅能掌握学生未来就业方向,还能根据调研资料确定有效的实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学校每年利用暑假组织教师下厂实习,对地方企业的发展现状、企业会计岗位分工情况、企业对会计人才技能的需求、毕业生去向及用人单位情况、毕业生会计技能不足之处以及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等众多问题进行调研。

(三)课程体系结构以会计岗位能力为本位,兼顾综合素质的培养

会计专业有自己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在构建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课程结构时,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以形成以能力为核心、同时兼顾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

(四)课程教学应突出实践应用操作

根据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特点,应建立以校内实训环节为主、校外实习教学为辅的实践应用教学形式。其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应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由仿真到顶岗,呈螺旋上升态势,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也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实现实践应用操作能力逐层递增。在基础会计之后应安排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之后应安排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之后应安排成本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课程应每周两节理论讲授,四节上机实训;在学生到单位进行会计实践之前应进行一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将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进行融合,这既是对学生以前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一次综合实训,又是对学生进行一次上岗前的培训,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五)课程体系结构应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

目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缺乏大量适应一线岗位工作的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等级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助理会计师证书等都是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绿卡”。设置与国家职业标准规范相衔接的课程体系结构,是深化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课程改革,与就业市场接轨,培养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的需要。将会计从业资格及职称考试要求融入到专业教育中,使学生有潜能获得证书,增强职业竞争力。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效果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最新理论,通过营造仿真化的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创建了与实际岗位工作任务相一致的学习情境,整个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积累职业经验或策略,突出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专业化、教学环境的企业化和教学内容的职业化的鲜明特点,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形成了主动学习的氛围,激发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真正做到实践与教学零距离。

参考文献

[1]吴倩.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实践课程改进措施[J].时代教育,2012,(17)

[2]张首楠.社会需求视角下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J].财会通讯,2012,(03)

[3]袁咏平.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会计专业“对岗施教”研究[J].中国商界,2010,(07)

[4]曾鸿英.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7)

[5]秦佳.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构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6)

[6]周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优化探讨[J].科教文汇,2007,(12)

会计专业培养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模式

项目来源:河北大学2015年教改课题:“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研究――基于CPA实验班实践与探索”(课题编号:JX08-YB-11)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月6日

随着我国经济的壮大发展,以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为基本职能的会计工作已不能完全满足于经济管理的需要,这对会计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而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教育思维模式及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节,关门办学思想将企业置于教育系统之外,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启动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并研究制订“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人才培养的战略,在一批高等院校开设CPA专业方向,将实务界的人才需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相互对接,培养行业后备人才。可见,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行业协会,非常重视对会计人才的培养。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地方高校应该不断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而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离不开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参与,因此应该把职业导向教育引入会计专业教育,将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与注册会计师培养目标协同,突出地方高校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方式,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端会计人才和储备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

一、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综述

教育部提出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有四大核心内涵,即职业标准、应用性、创新性和校企(行)共育,但是至今未出台全国统一的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内学者和高等院校多年来积极对有关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进行研究。

李定清(2013)认为卓越会计人才应该是将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相融合,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会计管理人才可以概括为应用型、复合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化和高素质等多方面特征。把国际视野、能力本位、合作办学、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作为卓越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理念。王庆石等(2013)指出,卓越会计人才是指按教育部卓越人才计划的目标和要求,以国际职业会计人才的能力标准为指导,能够适应全球人才市场需要的职业会计人才。根据教育部卓越计划的相关文件精神,把本科层次卓越会计人才的基本素质概括为责任感、创新性、应用性和国际化四个可观测的特征。并从个人素质标准、职业技能标准和专业知识标准来设计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熊磊(2015)认为卓越会计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化、创新性、国际化的特征,以此特征为导向,构建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相结合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新模式。

因此,笔者认为卓越会计人才培养需要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和行业协会、会计实务工作者协同创新,卓越会计人才紧扣会计学科的发展方向,将学生培养成为职业道德高尚、会计专业技能过硬、解决问题能力较高且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工程领域内具有可持续成长能力的综合型会计人才,其特征可以概括为责任感、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国际化五个方面。但是,卓越会计人才及其培养标准的落实是最为关键的环节,由于与传统的培养方法有很大不同,某些高等院校也在探索并实践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笔者认为卓越会计人才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和高校教师多方协作,协同创新,共同培养。

二、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协同探索

(一)培养目标。人才培养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是以专业的培养目标来体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以此为要求,结合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学校定位和层次特点,重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复合应用型人才。因此,应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综合优势,坚持“融通”育人理念,围绕建设具有国际视野、高素质的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理念,构建“责任感、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二)培养标准。只有具备高层次才能达到高水平,培养标准实际上是对人才的品质和规格的一般性描述,不仅影响着培养模式的设计,同时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依据。卓越会计人才也要本着高等院校全面发展教育,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去制定培养标准。因此,卓越会计人才的标准一定是宽口径、复合型的,即品德修为标准、专业技能标准和实践实施标准。其中,品德修为标准,是参考行业协会对职业道德守则的要求,做到诚信、独立、客观公正、自主学习、保密和职业荣誉感。专业技能标准是通过在校期间对金融、税收、精算、计量、法律等经济管理基础理论上,加强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学习,达到国家考试水平。实践实施标准是在高年级阶段参加实习基地的社会和专业实践工作,锻炼综合能力。

(三)培养模式。为了实现培养目标,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和高校教师多方协同,从五个维度探索卓越会计人才培育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教师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结合、教学实践与科研创新、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

1、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改变传统的财务会计人才培养与专业技能测评相脱节的现象,在重视学习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数学、思想政治学、金融、税收等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论后,对于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要与职业资格、CICPA、ACCA的考试内容相结合,可以考虑使用原版教材或双语进行授课,培养学生的职业感,有方向和针对性地理解和应用会计学知识。除了对学生的技术专业水平严格要求,更要注重培养其人文素养、钻研精神、道德品质等。在现有职业道德课程基础上,专业的任课教师还会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中诚信、独立、客观公正、自主学习、保密和职业荣誉感的诠释融入到课程的日常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的意识,树立坚实的职业价值观和世界观。

2、教师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结合。坚持开放的学术态度、严谨的治学理念、兼容并包、教学相长,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研究与创新。组织教师走入会计师事务所和大型企业进行调研,经费政策上支持教师参加中注协课程培训及相关教学改革研讨会,鼓励青年教师参加CICPA、ACCA考试等。发挥卓越会计人才的示范效应,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事迹展览以及聘任为兼职教师等形式将全国知名会计人才引入培养过程。建立系统化的师生互动式教学形式,鼓励和提倡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多渠道地去获取专业知识来进行交流,以多元化的师资构成给学生带来新的视野,以“小班授课”、“分组教学”与“合作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观点陈述等教学方法,将学术规范教育和创新思维培养同步进行。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无人监督的期末诚信应考等管理制度,加强自我约束。

3、教学实践与科研创新。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检验知识技能。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吸收优秀实务工作者参与校内实践教学活动;二是拓展校外实习、实训的行业领域,推进示范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使校外实践教学能够与校内教学实验室做到有机衔接。定期邀请行业协会、高校知名教授、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经理人等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采用“学校和行业协会”、“学校和企业”多种组合互动方式,共同建立学生在企事业或事务所学习期间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相应的培养体系,学习先进的财务核算与管理理念、先进的会计管理方法和先进会计文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会计知识竞赛、“挑战杯”创业大赛和科技论文大赛等多种竞赛;假期分派学生到省内各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4、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对应,主张以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理念,培育个体的精神。作为地方院校,与国家重点院校相比,生源质量存在着劣势,因此我们应该开设丰富的通识课程,并强化对学科的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专业发展课程学习奠定扎实的功底,提高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在课程设置上,通过融入通识教育模式改进专业课程体系,开展相关通识课程,与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发展课相结合,合理安排学分学时。

通识教育课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强健的体魄和高尚的情操,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科基础课主要围绕统计、高数、精算、金融、税收等课程开设,为学生专业发展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基础。在专业课发展阶段,要开设以学生积极参与的会计案例分析、财务成本管理案例分析、审计案例分析等专题课程,从台下到台上,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利用专业知识分析案例。

5、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除了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第一课堂外,对学生的培养还要合理安排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与之相结合。为了培养一批“博古通今、中西融会”的本土会计精英,第二课堂引入国学教育和素质拓展教育。在教学计划之外,利用课余时间集中组织学生学习国学,用哲学智慧提高学生的修养和情操;指导和组织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会计职称考试以及CPA考试准备;带领学生开展野外素质拓展活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举办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交流会,开展会计人职业操守讨论会,参加关爱社会的义卖、敬老等活动,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德艺双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综上所述,地方院校将卓越会计师人才的培养与CPA方向班的培养协同创新,将学生的品德修养与道德情操作为重要的培养内容,坚持专业基础、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发展的培养理念,才能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熊磊.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4.

[2]孙铮,李增泉.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与路径[J].会计研究,2014.11.

[3]滕晓梅.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内涵研究[J].财会月刊,2014.9.

[4]王庆石,刘伟,孙宗扬,吴宝峰.本科层次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标准研究与设计[J].教育研究,2013.1.

[5]杨定泉.基于卓越会计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商业会计,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