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基础护理学

护理基础护理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基础护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理基础护理学

护理基础护理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护理基础;教学;循证护理

一、循证护理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循证方法应用到护理教学中最大的意义就是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循证教学需要学生花费更多的精力才能够完成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等媒介查询相关的教学资料及文献,这就可以增强学生的检索能力,另外阅读外语文献的能力也会在无形之中有所提高,还有统计学、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的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除此之外,循证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从不同的方向评判事物的好坏,这也是在学习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技能。

(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循证护理通过向学生展示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常出现的问题等可以大大改善护理教学和临床护理严重脱节情况的发生,使得书本上生硬的知识鲜活起来,增加了学生学习护理学的热情和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用更加理智的思维判断并作出证明,而不是用感觉作出选择;除此之外,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日后进入医疗机构更好地胜任护理工作。

(三)对教师来说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由于教授护理学的教师已经习惯了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循证方法的引入对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制作教学课件,有需要的话还要查阅相关的文献,以一种专业谨慎的态度对待教书育人这项工作。因此,循证护理方法的使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还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循证护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一)做好循证护理的基础知识普及教育。教师需要向学生详细讲授循证护理的起源发展、基础概念、实施步骤等等,做好基础知识的普及工作。现阶段我国的护理教育课程还很滞后,基本上没有引入循证护理的先例,对于学生的循证学习技能培养更无从谈起,因此想要和国际护理教学相接轨就必须尽快开展起循证护理教学工作。旧有的护理教学模式主要是照本宣科,以课本为主要的教学参考,严格按照书本上的步骤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思维比较固定,在临床护理中死扣课本,不会灵活使用书本上的知识。在面临临床突发状况的时候常常会手足无措,不能及时做好护理工作,甚至造成很严重的医疗事故。但是传统教学方法传承多年还是有其合理的一面的,学生通常会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可以为日后的临床护理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反观循证护理,则是注重临床知识和经验的传播,以现在最先进的临床案例为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学习视野,这就可以促使学生在未来的医疗机构供职的时候可以将所学到的临床知识和先进的护理理论结合起来,灵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最合适的护理方法,这也是循证护理颠覆传统护理教学的一个表现。通过这样的前沿知识的熏陶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灵活应变能力也会有很大的进步。刚开始应用循证教学方法很难改变固有的根据习惯与经验来判断的方法,要认识到这是缺乏理论知识支撑的,还有很大一部分甚至是错误的护理方法,要循序渐进地改变思维方式,用更加科学的循例护理教学方法来教育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正确的理论方向。要注意在平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还要提倡学生运用理性的辩证分析法来对课程上展示的案例进行深入的详细分析,这样还能够使学生参考和借鉴其他人的想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护理方案,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二)在传统护理教学法之上进行循例护理教学。虽然传统护理教学法有很多的弊病及瑕疵,但其能够绵延至今还是说明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因此在应用循例护理教学时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护理教学方法,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进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进程的设计上还应该参考传统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接受水平进行区别式的教学。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最前沿的护理案例,然后提出最新的护理理念,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彼此进行思想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有进步和提高。教师还应该布置开放式的作业来帮助引导学生搜索并汲取先锋文献中的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三)实施的步骤。循例护理教学法的实施步骤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确定问题、文献检索、案例评价、系统回顾、护理实践、成果分析。教师需要告知学生下一堂课的研究问题,然后由学生下去自主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登陆相关的学术站进行查找和下载,了解并学习到近期的研究热点及其他前沿知识,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许会出现很多意见的分歧,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观点分析及详细阐释,这就是系统回顾的过程。最后就是护理实践和成果分析环节了,由于学生不能参与到临床护理中,就需要将学生的困惑反映给一线护理人员并由他们进行专业的讲解,最后每个小组进行互评讨论,概括总结。

结语

总之,循例护理教学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未来护理教学的发展方向,各个学校需要积极应用循例教学方法进行护理教学,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尖端护理人才,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护理基础护理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 教学实践

引言:基础护理学的教学实践是将护理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是各大教育层次的护士生们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基础护理学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根据学生实情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科学施教,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护士生的技能素质水平,从而为临床服务打好坚实的基础,培养符合21世纪要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本文主要通过如下六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

基础护理学是护士生必修的课程之一,是培养护士生护理技术的重要学科,现阶段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时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对此,在进行基础护理学的教学实践时,要打好基础护理学的理论基础,着重发展学生的护理操作能力为教学目标,并提高学生在基础护理学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基础护理学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要精心安排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过程和内容,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将基础护理学的理论内容由浅入深,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将枯燥的问题生动化,如象压疮的预防护理、吸痰法、导尿术等课程都是基础护理学中较为复杂、抽象的课题,教师可以穿插图片、影像等方式,将较难懂的课程变得直观易懂,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二、调整好教学节奏,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是基础护理学教学实践的主场地,教师是否能够驾驭好课堂气氛之间影响着学生对基础护理学的学习投入情况,影响着整个基础护理学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扮演好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新意识。要面带微笑为学生授课,同时要求学生在练习操作时要将模拟人看作真的病人,要有人文关怀。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药采用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富有感染力的语气切入主题和要害,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难点,提出给药、注射、无菌等操作原则要用分析归纳法来记忆,创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基础护理学的教学互动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采用提问、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如在讲授对妇产科的护理方法时,教师可先设定好命题,如面对剖宫产的患者,整体护理所需要的步骤有哪些?通过问题的提出,调动学生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会对信息获取、判断、处理和应用的能力,最终达到在掌握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自我教育的能力。

基础护理学的教学方法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式的方法,教师在讲授基础护理学的理论知识后,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实际操作,进行操作者、病人、评判者的角色互换,在练习中不断交流感受和想法,纠正错误、点评不足,当操作练习中遇到经过讨论仍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将问题归纳汇总后,向指导老师请教。

四、加强基础护理学的实践操作训练

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要兼顾好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训练的教学搭配,要增设基础护理学的实验室,完善模拟病房体系,根据基础护理学知识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实验课的时数,以培养学生掌握到更多的护理技巧,增强学生的护理实践操作能力。

如教师可以根据基础护理学将实践操作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正确引导学生,可以从简单的如臀大肌注射法就从药物抽吸法、臀大肌定位方法、病人的安置、进针手法等基础步骤做起,进行反复强化的训练,加强对护理技巧的掌握和总结,然后再进行强化训练,从人体模型或者病人进行综合型的实际操作。在实践技术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调整好学生对护理方面的恐惧心理,提高学生对护理工作中的紧急应对问题的能力。

五、完善护理技能的考核制度

护理技能的考核制度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通过考试考核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一定的督促作用,同时还可以考核学生动手操作的护理技巧,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基础护理知识能够融合到实践操作中。

如基础护理学的考核的内容不要仅仅是单一的操作考核,要丰富考核的内容,从日常教学中的课堂学习中学生的表现成绩和考勤情况都可以纳入护理技能考核的内容中,同时对于学生在教学中体现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况也可以作为考核标准,还有对学生综合业务素质的考核等等,在不同层面上增强学生对基础护理学的全面认知,调动学生学习基础护理学知识,掌握基础护理学技巧提供有利的督促作用。

六、将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融合在基础护理学的教学实践中

医护生不仅仅要具备完善的职业技术、丰富的医疗护理的知识储备,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所谓的职业素质就是医护人员的医德和职业操守,医护人员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所面对的患者各种各样,医护生必须要保持一视同仁的工作态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准则,才能更好的达到护理的最佳效果。

例如对于基础护理学的教学实践就应该加强对医护生职业道德的教育,提高医护生对工作的奉献精神、舍己为人精神方面的教育,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护理中要保持工作严谨、认真、仔细的态度,使学生能够真正从一个医护生完成护士角色的转变。

结语:通过以上对基础护理学教学实践的研究和分析,可见要想加强对护士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对基础护理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的尝试,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在有限的练习时间内培养护生高水平的护理技能,能够在未来的临床护理实践中具备较强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护士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技能,利用课件教学、开放实验室等举措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秀平;柳秋实;解霜雁;护理综合性实验与培养学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0;(12):期12-13

护理基础护理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 教学 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204-01《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本学科学习,学生应具有全面必要的护理学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使之具备初步护理工作的能力,为专科护理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大部分中专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接受能力较差。作为护理专业课教师,应结合学生现况和学校总体要求,对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等方面大胆进行改革,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积极思考并探讨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新方法。

1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根据章节内容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直观化、立体化,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压疮的预防及护理、吸痰法、洗胃法、导尿术等课题复杂、枯燥、抽象,可选用图片、模型、课件、电教片等多媒体教学方法,做到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枯燥的问题生动化,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合理缩减理论课程

首先,在明确大纲的基础上,结合上一年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将现有教材进行合理整编,部分章节缩短学时、改为自学,而相应延长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其次,及时调整教学节奏,采取多种适当的教学方法精讲、讲透。不同类型的课题用不同的方法讲授,如灌肠、注射、消毒灭菌法等课题用列表比较法,有助于加强理解和记忆各自的异同点;乙醇应用的浓度(燃烧、皮肤消毒、肺水肿者吸氧)、鼻饲法等选用横向联系方法(鼻饲法时联想洗胃、胃肠减压术),做到举一反三;给药、注射、无菌等操作原则要用分析归纳法来记忆;……不同教学方法,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可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另外,还可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教师授课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开展自由讨论,根据所学知识积极思考,如讲到素质、仪容仪表内容时,可就地取材,找学生指出班级中哪些同学穿衣着装不合时宜,这样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加深了记忆。最后,课后作业尽量出病例等思考题——既能巩固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培养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矫正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弊端,能够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

3 加强护理技术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1)实验课设计:根据学校修订以后的教学大纲,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加实践技能教学时间,采取光盘教学、模型操作、教师示范操作、学生互相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使实践教学效果大大改善。实践性教学是《基础护理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护理学》教学的关键,实验教学不是单纯的动作模仿过程,而是将理论知识渗透进操作环节,理论实践交相呼应,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护理技术操作是实训课教学的核心,在授课方面,统一、规范标准,按照河北省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标准进行示教,护生人手一册,再按照该标准模拟练习,练习完毕,组织回复示教,教师讲评,讲完一个单元再组织综合练习,最后按河北省护理技能考核标准达标测试,每次考核成绩综合后纳入平时成绩单中。

(2)实验课具体教学方法。

方法一:示教法。

①激发学习兴趣:每次实践课之前,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操作在临床的应用情况及临床意义,同时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②教师示范:先给学生观看与教材配套的操作录像,让学生有个整体印象,再由主讲教师亲自示范一次,合理调整示范节奏,将重点难点部分细化,强调注意事项。

③学生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安排教师带教。带教时切实按照示范的要领,先求正确,不必求快。当学生遇到模糊不清或者遗忘的步骤时,必须立刻向教师请教以澄清问题。指导教师需认真观看学生的每一个操作步骤,如发现个别的错误,随时给予纠正。共同的错误,予以共同更正,有时需要重新示教。复杂的、难度大的技术操作分解练习。如臀大肌注射法就从药物抽吸法、臀大肌定位方法、进针手法等基础步骤做起,分步强化训练,最后在模型人上进行综合操作和测评。

方法二:角色扮演法。

学生在练习技能操作过程中,整个操作过程熟练后,相互模拟病人和护士进行演练,以调整学生‘怕’的心理状态;同时运用换位思考,体会病人的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总之不能只着眼于操作本身,而应该把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巧妙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真正实用的工作能力,使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

(3)创造实践的机会:增设实验室,增加实验课时数,课间开放实验室等措施来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4 考核办法及作业

采用“理论考试+实验室技能考核+出勤+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所占比例是:理论考试占40%,技能考核占30%,出勤占20%,平时占10%。

(1)理论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时间地点由学校安排,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为了学生尽快适应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与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题型一致。(2)实验室技能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期末成绩又分以下几部分:操作态度占20%(包括仪表、着装,服务态度,用物准备等);技术操作过程占60%;含相关知识在内的综合评价占20%。(3)出勤成绩占20分,按照本学期本课程总学时数折算出一学时的分值,学期末将未出勤的分值扣除。结合中专生出勤差的现状,此次调整出勤所占比重较大。(4)平时成绩即是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上课听讲情况,课下完成作业情况等等。

鉴于中专学生的特点,教学中适当为学生布置一些书面作业,有利于学生及时复习所学章节,明确学习重点。否则,学生课后就会感觉无事可做,无所适从。

总之,护理教育应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每位护理专业课教师都应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遵循中专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多元互动教学模式,为卫生职业教育的未来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护理基础护理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深化专科教育教学改革,办出专科教学特色,提高医疗人才培养质量,我校于2015年制订了专科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计划,积极探索护理专业课程改革方案,特别是进行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现介绍我校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的探讨与实践介绍如下。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医院环境,入院和出院护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患者的清洁护理、排泄护理、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及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等。内容涉及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要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学习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是目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考试比重占总内容的25%左右)。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是护生由基础护理的学习进入专科护理学习、由学校生活进入临床实践的必经之路,其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实习的质量。为此,我校确定基础护理学课程为课程改革的重点。

2.积极参与省级、校级课题改革

为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护理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提出的指导思想:完善护理教育方式,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1]。我校科学地构建了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未来护理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为此,我系积极参加省级课题的改革,选择部分护理骨干教师参与全国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的编写,对校本教材《基础护理学》进行修订,这为我校进一步推进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

3.课程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3.1修订教学大纲,制订教学方案。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规范性指导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因此,我校在2014年修订了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开设该课程的时间由三年制专科学生入学的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改为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教学时数由168学时改成15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78学时,实践教学80学时。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安排10学时-16学时的强化训练,以确保学生尽快适应临床。新的教学大纲中将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由原来的1:0.9修订到1:1,从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两方面进行改革,使学生掌握护理实践操作技能,具备初步护理工作的职业能力,为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3.2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结构和自身特点,注重教、学、做相结合,从两方面进行改革。3.2.1改革理论教学。课堂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授课手段,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转变。教学中应大力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增强主人翁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教师从上课讲到下课的“满堂灌”式角色。护理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对临床特定复杂的健康与疾病问题的质疑能力和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从而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2]-[3]。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PBL、学生小讲课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将学生从“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人际沟通能力的锻炼。例如在学习灌肠法这一节,教师针对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小量不保留灌肠法和保留灌肠法三种灌肠方法设计五六个案例,课前交案例发放给学生,并将学生分组,让学生自学、查阅资料、讨论,了解各种灌肠法的目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在课堂上先让分组学生派代表讲解知识点,然后老师总结归纳,操作示教。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体验教师角色,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沟通能力。基础护理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主。为此,本课程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十分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传统的理论实践分段式教学方法,使有的学生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有的学生只对实践部分感兴趣,上实验课时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只能机械地模仿老师的操作,教师需要花一定时间帮助回顾理论知识,这就大大缩短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利于其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卧位的安置、协助患者更换、保护具的使用、无菌操作、导尿术、各种注射法等操作项目时,在多功能示教室授课。在示教操作的同时讲授理论知识,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种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使操作内容更生动、具体、直观,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操作细节,将所学理论知识尽早转化为专业实践能力。3.2.2改革实践教学。3.2.2.1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弃除了传统的以验证性为主的简单易学的实训项目,如床上擦浴、床上洗头、冷热疗法、口服给药等,缩短了有些项目的教学课时如铺床法由之前的6学时减到2学时,增加了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训项目如高热病人的护理、模拟危重患者的抢救、患者入病区的初步护理等。3.2.2.2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每个班级的学生分成6个—9个小组,每组12人—15人,固定一名实验带教老师,同时在每个小组中指定5名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各小组长负责管理两三名学生。课前小组长主动找带教老师先学一遍操作,并拍好操作视频,要求各学生预先写出实验报告。正式上课时带教老师在小组学生面前再示教一遍,学生再练习操作,同时配合老师和小组长指导,保证操作规范、准确。针对有些实践项目,如口腔护理、各种注射法和静脉输液法,采用角色扮演法,2名学生一组,分别担任护士和病人角色,进行真人操作。教师每组进行指导确保学生安全和操作规范。课后,要求每一位学生再修改、完善之前写的实验报告,小组长上交所管理学生的操作录像。每一项实践操作都需要进行过关考核,统一考核标准,期末再进行抽查考核。3.2.2.3全天开放实训中心,实行学生管理制度。学生可以利用周末或者自习课、晚自习的时间操作练习,增加学生自主练习的机会。这有利于培训学生的慎独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部分学生的管理能力。3.2.2.4开展实习前综合强化训练。护理专业每个班级在进入临床实习前都开设了8学时—14学时的基础护理学强化训练,设计了临床案例。例如患者,女,55岁,因患急性重症肺炎入院。入院时T39.2°C,P118次/分,R38次/分,BP146/100mmHg,患者咳嗽,痰多,呼吸急促,双肺及喉头有痰鸣音,痰不易咳出。针对该患者,你认为目前存在哪些主要护理问题?采取哪些护理措施?在强化训练结束后进行操作考核,成绩合格者才能进入临床实习,不合格者则延后实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增强其自信心,从而能更快适应临床护理。3.3改革考试评定方法。考试评定方式由之前单一的终结性的闭卷考试改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占40分,包括平时上课的表现(20分)、到课率(5分)、作业+任务完成情况(15分)三部分。形成性评价成绩以40%计入期末理论成绩中。基础护理学课程的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两种,满分100分制。操作考试成绩由平时每项技能考试的平均分与实习前操作抽考成绩两部分构成,每部分各占50%。操作考试中增加了素质考核的比例,素质考核内容包括仪表、态度、着装、用物准备、与患者沟通能力、操作后整理与理论分析等,丰富了技能考核内容。将形成性评价、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记入学生档案,供用人单位参考,这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4.课程改革的效果

根据我校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的初步设想,在2014级护理专业大专班级中随机抽取部分班级进行基础护理学的授课改革,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受到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课后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改革授课的班级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未进行改革授课的班级,见下试卷分析表。

总之,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基础护理学的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每一位承担基础护理学教学任务的老师都应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与实践,使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质量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培养的学生能够成为满足社会医疗卫生需要的实用技能型人才。我校关于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在教学中改革教学大纲,制订教学方案;改革理论与实践教学方式,改革考试评定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在2015级和2016级护理专业所有学生中实施,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作者:谭桂煌 何求 徐桂娜 单位: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叶玲,董翠红,刘美萍.基础护理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护理基础护理学范文第5篇

1 建立一个科学实用,布局合理的实验室

护理实验室是护生进入医院临床实习前验证及巩固理论知识、训练基础操作和综合技能,培养综合素质和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基地。建立一个科学实用,布局合理的实验室是护理教学的首要条件。我院根据护理教学特点建立了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三层实验楼,本着一室多用,资源共享的原则。设有模拟重症监护室、急诊室、模拟精房、护士站、治疗室等。当护生们进入模拟病房,清洁、安静、设施齐全的室内环境,如同置身于临床医院。培养了护生们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使教学与实际临床上作情景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了护生们的学习兴趣及操作信心。还设有6个宽敞的训练室,经过严格训练,同学们技能操作正规、无菌观念强,受到了所在的实习医院带教老师的好评。

2 配置功能先进的实验设备,是提高护理操作技能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应用于临床的先进设备不断普及,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全自动洗胃机等。这就要求护理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必须与临床匹配,以满足高层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需要。

首先,我院在实验教学中运用现代高新技术设备,除常规使用投影仪、录像及多媒体课件以外,还新增设了开放式护理辅助教学系统、多媒体护理教学观摩示敷及示教系统、网络版交互式急救医学模拟系统等。使直观病案教学与直接示教操作相结合,从而与临床护理工作相接轨,增强了护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实验课堂的吸收率,同时又培养了护生的责任感及不断创新能力。

其次,我院给护理实验室配置了一些先进的实验模型和各种数量充足的实验物品和器械,如电子导尿模型、高级成人护理模型、带解剖结构臀部注射模型、多功能局部模型等,以及无菌手套、无菌溶液、输液器、注射器、治疗盘、止血钳等来满足教学中护生实验习的需要。同时严格要求护生操作规范,树立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

3 集体备课、统一规范操作,提高教师的示教能力

基础护理实验课主要是基本技能操作,要求无菌观念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操作过程繁琐等,正如前人所说:护理工作是精细艺术中最精细的。因此要求实验指导教师,在指导护生中要不断适应,并对实际操作产生兴趣。我校结合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及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特点,制定出实验计划和大纲,把开设的项目、课时、教学目标,方式、方法及实验步骤等内容作出明确要求,集体备课统一操作程序,使实验教师按计划规范组织实验教学并及时对反馈的意见进行修改,使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操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