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基建;跟踪审计

基建成本对经营期固定资产的规模产生重大影响,这也直接影响经营成本,所以控制基建成本是控制经营成本的渠道之一,企业可通过内部审计来加强基建项目的管理,来实现控制基建成本、控制质量的目的。内审机构参于基本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服务于基建项目,是内部管理的一个环节,更多是基于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基建管理水平,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目的,是帮助基建项目顺利通过中介机构财务决算审核。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项目投资成本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项目的经济效益,因而加强项目投资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的基本保障。内审机构通过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可规范工程建设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工作,及时纠正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节约建设资金,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体现的是预防性和“免疫系统”功能,主要对工程建造过程的质量、造价进行事中控制。内审机构开展基建项目跟踪审计的广度与深度与内审机构介入的时间及人员配备有直接关系。下面结合工程建设程序简要介绍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基建跟踪审计的思路及内容。

一、开工前跟踪审计

工程开工前,内审机构可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进行审查与评价,对工程项目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施工设计、招投标及合同签署等内容进行审核,重点评价工程项目工作的内部流程设计、职责分工、内部控制是否完整、有效等。

(一)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基建规章制度越是健全完善,工作流程越是完整有效、岗位职责越是明确合理,工程质量控制、造价控制、进度控制越是有保障。内审机构首先要审查基建内控制度的健全完整性,以及审查工作流程的完整性有效性。健全有效的基建制度为基建各部门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管理作用提供保障。

(二)建设程序审计

建设程序是国家对建设项目的重要管理控制流程制度,是国家对建设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领域的制度,保证建设行为的合法性,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为按期、保质完成项目做好基础保障工作。建设程序的合规合法也是国家审计及社会审计重要内容,内部审计是以服务工程为目的,也应该关注建设程序。建设程序审计重点包括以下内容: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概算批复、建设用地批准、建设规划及施工许可、环保及消防批准、项目设计及设计图审核等文件是否齐全。

(三)对工程建设资金的审计

资金安全也是跟踪审计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审查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建立,资金使用、拨付的审批和监督机制是否完善,建设资金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合理、是否专户存储,是否能满足项目建设当年应完成工作量的需要。

(四)招投标审计

基建项目招投标管理情况是政府各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也是确定工程造价是否合理的依据之一。为顺利通过最终工程造价决算审核,内审机构开展招投标审计可重点督促完善招投标管理体系、业务流程及管理流程等方面。

内审机构的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审核招标方式是否合规,招标程序包括资格预审、招标方式、开标、评标等过程是否合法、合规;评标结果是否按项目隶属关系报各主管部门备案;是否在规定的期限内签订书面合同,合同中内容是否与投标书承诺内容一致,检查投标保证金的财务处理是否合规;招标机构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标底编制单位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检查投标保证金的财务处理是否合规等。

(五)合同审计

有效的合同管理可减少和消除企业管理和经营风险,内审机构可重点关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终止过程及合同管理是否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制度与流程的审查:合同的主要条款是否与招标文件、中标条件相符;合同的执行及变更情况;合同管理情况的审计主要审计管理制度、管理台账、管理机构是否完善。

二、施工过程中跟踪审计

为实现对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工程进度管理的有效监督与控制,内审机构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工程造价进行审核能起到控制与促进工程管理的作用。

(一)造价控制审计

工程造价主要由合同、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等决定,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审计的工作重点是审查合同执行情况及工程中间量变更的管理及控制流程是否有效。内审机构主要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进度款拨付、材料价款及其现场变更签证等内容进行监督控制。

1.工程进度款拨付的审查。在跟踪审计过程中,首先审查工程进度款拨付的工作流程是否有效,是否能达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逐级制衡、控制造价的目标。

2.材料价款审查。材料价格确定要根据合同条款进行区分。材料若为建设方自行购买,则要对材料购买各环节内部控制的严密性进行审查。如果合同为统包价,材料价格跟踪审计主要以材料选择是否与合同承诺一致予以确定。

3.变更签证的确定。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起到重要作用。首先,内审机构要审查是否有明确的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流程。其次,审查根据变更的提出方是否有相应的控制流程,同时,审查控制流程中工程现场监督和工程量的核实工作有控制环节及控制措施。变更签证单的内容决定了签证流程的不同,只有发挥监理、造价咨询机构监督、鉴证职能才能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

(二)工程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审计

工程质量审计是跟踪审计最重要的环节,是“免疫系统”功能最好的诠释。首先审查工程质量管理是否完善,参建方有否有控制质量的有效措施,管理流程是否健全有效。内审部门主要审查工程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环节内控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审核质量控制措施、进度控制措施是否真实有效,重点审查和评价设备材料验收是否合格、中间环节验收、隐蔽工程验收的质量控制措施落实是否有效。

三、工程竣工后跟踪审计

工程竣工验收后,此阶段内审机构要严把审核质量控制关,重点关注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是否有效履行职责。审计首先要查看工程结算流程是否合理有效,就争议费用是否存在有效的沟通机制,其次要对施工方提请竣工结算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审查。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规划 审批 监管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威胁着国家的生态安全,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水土保持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目前,全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大,生产活动频繁(如公路、隧道、水利工程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商品房、工业园区等城镇化设施),工程期内极易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和植被,这种人为的扰动是本市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下面,仅从三个方面,浅谈针对建设项目如何更好的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

对于一个建设工程,在完成它的使命之后我们可以拆除重建,但对于建设周期内流失的水土资源,却一去不复还。因此,制定长远的规划,在宏观层面合理布局各类建设工程,势在必行。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组织编制了《部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复核划分技术导则(试行)》,提出了水土保持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定义及部级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划分条件、指标和标准。本市也可以借鉴相关的划分标准,划定本市的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市的地理地貌情况、水文土壤资源情况及经济社会情况;结合现有的《上海市主体功能区划》、《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上海市土地整治规划》、《上海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等相关专业规划,制定相应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规划,通过规划的实施,科学的指导各类建设项目的开发和建设。

二、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审批制度

上海市水务局水土保持处具体负责开展全市水土保持工作,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保持设施验收的审批是其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对于报批的事项,根据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及《关于严格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中的相关要求,首先应对申请对象申报的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报告书(表)进行严格审查,审查过程中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为指导,结合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重点审查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分析预测、水土流失的防治责任范围,水土保持分区和防治措施的总体布局、水土保持的监测计划以及对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等。水土保持方案必须切实可行,使水土保持措施落到实处,从而达到控制水土流失,保障工程安全运行与周边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在建设项目的施工周期内,应强化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具体可以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1、跟踪监督施工期间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水土保持设计和施工管理,优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协调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的进度,这一项技术性工作,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监测咨询机构对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状况进行监测,行业管理单位可以通过监测成果,及时、准确的掌握项目区水土流失发生的时段、强度和空间分布等情况,了解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护效果,及时发现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确保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正常发挥作用,同时又可以为同类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和制定防治措施体系提供依据。

2、加强施工期间泥浆排放的监管

目前工程建设中常见的泥浆处理方式是用槽罐车把泥浆运送至特定场所

让其自然干化,或是运送至附近的泥浆处理系统,通过泥水分离后运出。近年来,随着灌桩技术的推广应用,泥浆的排放问题变得更为突出,也给行业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监管过程中,必须重视对相应泥浆处置设施及其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例如沉淀池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相关泥浆固液分离设备投入和使用效率等。

3、积极推进低影响开发技术的使用

低影响开发技术(low impact development)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开发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城市开发建设活动中采用生态工艺(例如下凹式绿地、透水路面、雨水花园等),取代高能耗、水泥管道铺设的水基础设施,最大程度减少工程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尤其是对于水土流失造成的冲击和破坏。本市的建设项目也可以借鉴推广,并因地制宜的开展技术创新。

三、重视批后验收监管工作

1、积极做好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指导工作

通过监督检查,督促已完工的建设单位开展水土保持设施评估工作,为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提供技术依据。对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不到位,存在较大水土流失隐患的项目,应要求完善水土保持设施后再申请验收。验收阶段,应严格按照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水土保持设施已按批准的方案建成,其治理程度、拦渣率、植被恢复率、水土流失控制量等指标均达到相关技术标准后,方能验收合格。

2、建设项目运行期的跟踪监测工作

要做好建设项目进入运行期的跟踪监测工作(这个过程一般要持续到建设项目投入运行后的2-3年),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的能力建设,包括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监测咨询机构,加强水土保持统计、信息技术装备能力建设,建立反映全市、重点区域、重点工程、监测点等的地理信息和个方面水土保持要素的数据库,提升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能力水平。其次,应根据不同的防治区,不同的建设工程规模,不同的季节差异,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例如针对同一处于运行阶段的建设工程,旱季可以每季度监测一次,雨季则每月监测一次,暴雨期更需要增加监测频率。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土壤侵蚀面积、强度、侵蚀量、土壤养分和污染物质的流失及转移等内容;二是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覆盖率、拦渣率、土壤流失控制比等与水土保持效果相关的内容。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利基本建设 财务管理 人员培训 绩效管理 财务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9-146-02

一、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务管理,必须加强从业人员的法规培训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的投入逐年增加,为确保管好用好这些资金,财政部、水利部先后出台了许多的法规和规章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水利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意见》等。浙江省也相继出台了各类项目资金的管理办法。如《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资金和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江省强塘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资金财务管理办法》等等。这些法规和规章的出台,为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费管理工作提供了规范性文本。但是,由于水利基本建设单位的不确定性,导致基本建设财务人员岗位相对不稳定,往往是工程上马才临时组建财务班子,致使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其中多数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熟知这些法和规范的人寥寥无几。因此,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首先必须加强从业人员培训,认真学习有关的水利基本建设法规和规章,熟知这些法规和规章,并且在学习和掌握的同时,结合本单位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详尽、可操作的财务管理制度。苍南县水利局结合本县水利工程点多面广,项目投资差异较大,建设任务完成时间不同,项目管理形式多样等特点,对照各类项目资金的管理办法,适时地制定了《苍南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苍南县千万农民饮用水资金管理办法》、《苍南县面上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资金和项目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等,并组织财务人员集中交流学习,确立了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务管理的人员和制度保障。

二、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务管理,财务部门必须参与水利基本建设的全过程

实践中,许多单位在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的争取和使用上形成了一种定式:论证、考察、审查、筹措资金、决策支付,概预算编制、招投标、工程验收由水利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财务参与项目管理的职能仅限于见票付款,登记入账等会计核算,既不参与项目前期预算编制工作,又没有参与基本建设的过程管理,无法根据财务管理的需要主动参与监督,造成被动应付,弱化了项目资金财务管理的职能。因此,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务管理必须强化财务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内部稽查制度,强化内部约束机制,使财务管理贯穿于整个基本建设项目全过程。

1.前期参与。财务人员要积极参与基本建设项目的概(预)算审定工作,了解整个工程和分项分部工程的概(预)算详细情况及定额的基本情况,把工程概算、会计核算、竣工决算三者有机融合在一起进行统一管理,才能取得财务管理的主动权,才能把好资金使用和监督关。资金拨付前,财务部门应把必备的资料收集齐备,包括概算批复立件、初步设计书、下达的投资计划、各类招投标文件、相关合同协议等。

2.中期管理,对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四制”要求(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工程合同管理制),财务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参加招投标及合同签订的整个过程。对工程的标底、招投标情况、中标单位、中标预算等情况进行掌握,尤其是对合同的签订中有关财务资金条款应进行细致地分析研究(如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价款结算等的约定),掌握实质内容,增强履行合同的主动意识,自觉履行合同条款内容,维护本单位的利益,财务人员还要积极为领导出谋划策,积极筹措工程资金,并通过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降低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

3.后期监督。财务人员要严把工程财务结算关,对工程结算应进行全面监管,不仅要求财务人员对工程量、工程定额比较了解,还要求了解相关的政策,熟悉结算工作,财务人员要亲临施工现场了解情况,参与工程量的检测与工程质量的验收,对工程的设计变更、追加概算、动用工程预备费等,财务人员要以相关文件批复为依据,对工程款的结算必须与项目管理人员一道同乙方会签。然后根据工程进度、合同条款、监理签证和有关规定进行财务结算、监管,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审查工程结算,作为办理工程款拨付和结算依据,搞好水利工程项目的年度财务决算,搞好竣工验收和竣工财务决算审查。

三、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务管理,必须按项目规范资金支出程序

1.在工程价款支付方面,项目建设单位坚持按工程建设进度下拨经费,即施工单位提出付款申请――现场监理及总监分别审核签字――项目建设单位驻工地代表核实并签字――项目建设单位财务部门审核签字及施工单位提供税务发票――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签字后,财务部门按合同约定的比例扣除质保金和工程尾款以转账方式支付工程价款。

2.在独立费用支付方面,按照批复的项目概算下达的投资计划及有关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由对方单位开具正式票据,项目建设单位驻工地负责人审核签字,项目法人审批,财务部门审查后,予以付款。

3.在建设单位管理费使用方面,按批准的项目概算,实现总额控制,严格按照建设单位管理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使用资金。

4.在土地征用费和迁移补偿费支付方面,项目建设单位自行组织实施的,按国家规定单价和有关部门共同核定的实物指标进行结算,采用协议委托地方政府实施完成的,由地方政府填制支付价款结算单及已完工程量清单,项目建设单位具体经办人员审核后报项目法人审批。财务部门审核后付款,涉及到支付给农民个人的,必须要附有每位农户的签字表;支付给集体单位的,要附有相关的文件或协议书,并开具正式票据,按转账方式进行结算。

5.在订购设备款项支付方面,需支付设备预付款的,按合同约定支付;其余款项在项目建设单位经办人员对订购设备验收合格并督促供货方提供正式发票后,填制设备付款通知书,报单位项目法人审批,财务部门审核付款方式、付款金额且质保金的扣留等与合同约定是否相符后予以付款。

四、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必须加大财务审计的范围和力度

财务审计是加强财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有其特殊的运转方式,它涉及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方方面面,简单的年度财务审计和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根本无法满足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务管理的要求,因此水利单位要设立的内审部门,有权独立审核水利基本建设的各项经济业务。同时每年还要聘请会计事务所等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外部审计。以保证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合理、合法、有效的使用,杜绝截留、挤占挪用基本建设资金等违纪现象发生。苍南县水利局为了对基本建设资金的使用与管理进行全过程检查和监督,保证资金合理合规使用,及时发现和纠正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成立由计划、工程、财务、质检人员参加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督察组,下设工程管理组、质量检查组、财务审计组,督察组独立_展工作。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随时深入施工现场检查工程管理、工程质量及财务管理情况,发现问题,现场办公,限时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二是配合发改委、审计、财政、纪检等外部门的监督检查,并顺利通过审查。

五、为水利建设资金提供科学依据,要加强项目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近几年提出的“新课题”,目前还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水利基本建设的绩效管理有待完善。

1.由于水利基建项目本身具有多目标性、综合利用效益及产出不易划分等特征,决定了项目绩效评价具有核心目标确定困难,资料收集困难及以定性分析为主的特点,且目前水利基建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各专业领域的个性指标较少,侧重追求经济性指标,社会效益、环保性、公平性体现不足,无法从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项目性质等方面进行综合、全面评价,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无法保证。

为此,建议确定科学的评价目标。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对基本建设支出进行全面衡量评估,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提高公众的满意度。

2.我国现行的绩效评价没有规范科学的流程,从立项到竣工的阶段基本上由项目单位自己负责,后评价也是流于形式,评价结果与项目决策、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运营管理等环节严重脱钩,信息反馈和结果应用机制缺位。

为此,建议设计完整的评价流程。对应基本建设的项目前期、项目建设期和项目竣工运营期三个阶段,绩效评价流程设置事前评价、事中评价和事后评价。事前评价用于判断项目是否值得投资,效益、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风险等。事中评价用于分析工程的规划、设计是否科学、工程预算是否合理,对不完善的及时予以调整。事后评价是在基本建设项目竣工投产、运营一段时间后,再对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施工、竣工投产、生产运营等全过程和项目实际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及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3.我国基本建设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对项目中的成绩、问题与相关责任,没有相应的绩效评价激励与约束制度,无法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环节负责人形成直接约束和厉害关系,这不仅使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流于形式,而且影响了评价工作的权威性,评价结果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制约了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

为此,建议建立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将绩效目标与责任明确地联系起来,建立与绩效评价相联系的奖惩制度,比如,将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对于绩效评价不合格的水利项目,视情况采取扣减或收回项目资金。

六、结束语

总之,基建财务管理是基建投资的核心之一,随着水利建设的深入开展,基建财务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应当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作用并且加强项目绩效管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水利建设投资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江宁.水利基建财务监管职能浅析.湖南水利水电,2008(5)

[2] 杜清华.浅谈水利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经界,2010(8)

[3] 高嵘.完善水利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措施的一些建议.安徽水利财会,2012(4)

[4] 胡文政.对水利基建财务管理的探索与思考.水利建设与管理,2007(4)

[5] 安茂胜.水利基建财务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河北水利,2006(5)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范文第4篇

回顾五年来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努力实践新时期治黄新思路,调整水土保持发展战略

经过半个世纪坚持不懈的努力,黄河治理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黄河情况复杂,治理难度大,目前洪水依然威胁下游两岸;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已成为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所面临的三大难题。为此,水利部党组提出了“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的黄河治理目标。黄委通过对《黄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确立了水土保持在实现“四大目标”中的基础地位,把治理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作为实现“河床不抬高”战略目标的根本措施。并结合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特点和规律,确立了“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基本思路。这一基本思路的提出,对今后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总体部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这一基本思路,认真总结流域水土保持几十年经验,黄委提出了“围绕两大目标,抓住两个重点,实现两个转变”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的发展战略。“两大目标”即实现千方百计减少入黄泥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两个重点”即以黄河中游7.86万平方公里多沙粗沙区为治理的重点区域,以治沟骨干工程为主体的沟道坝系为建设的重点措施;“两大转变”即由分散治理向集中规模治理,由低标准平均安排向高水平重点扶持的转变。围绕这一新的发展战略,黄委组织编制了《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步骤;完成了《黄河中游多沙粗沙重点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近期正组织编写《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规划》;启动实施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形成了由重点支流治理、示范区、治沟骨干工程专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等构成的相互支撑的工程格局,使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步入规模化治理、区域化发展的新局面。

在这期间,各省区积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把水土保持作为振兴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狠抓精品工程建设,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全面驶入西部大开发的快车道。

二、以“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水土保持宏观决策水平

“数字黄河”工程是黄委为全力推进治黄现代化建设而启动实施的一项宏伟工程,它的建设将有力地推动新时期治黄理念和技术创新。作为该项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字水保”工程,是全面实现水土保持管理现代化,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工程。黄委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数字化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水土保持工作的特点,编制完成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纲要》、《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规划》,提出了监测网络建设和数字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目标和关键技术,为今后全面建设现代化监测系统和数字水保工程提供了总体框架和宏观指导。目前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项目(第一期)已正式在水利部立项。为了全面摸清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的基础信息,历时三年,顺利完成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遥感普查及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生态农业技术引进项目(948项目),获得一系列基础数据和成果,信息总量达206千兆,初步建立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库,为“数字水保”及“数字黄河”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依据水利部要求,流域各省区也圆满完成了第三次遥感普查工作。山西省还启动了“数字水保生态”工程,完成了《山西省水土保持信息系统总体设计》。该工程目前已投资80万元,完成了硬件的配置,整个数字化输入工作已开始进行。陕西省在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规模上继续扩大,覆盖面更广,已建成市县级监测分站31个,泥石流滑坡预警监测点3个。这些工作的开展,为全面提高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宏观决策和监控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大力实施封禁治理,充分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

为贯彻落实中央治水方针和水利部党组的治水新思路,黄委在黄河流域和黑河、塔里木河等12个县率先实施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作,2002年共完成封育治理面积79900公顷。同时在青海、四川两省启动了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项目,目前项目正在有序进行,已完成了人为水土流失普查和“三区”划定等前期工作。水利部也在全国106个县(市、旗)启动实施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各地为了使封禁治理真正做到封得住、绿起来、能致富、不反弹,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山西省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利益,采取了“以建促封”等五项举措,保证了封山禁牧、生态修复的顺利实施。省政府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在水土流失防治区实行封禁治理的规定》。陕西吴旗县1998年在全国率先作出了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的决定,经过四年多时间,境内林草覆盖率从1998年前的18%增加到49.6%,水土流失逐步减少,农民收入稳中有增,创造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奇迹。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积极实施“进一退二还三”战略,全盟有一半耕地退了耕,林草覆盖度也由原来的20%提高到40%,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31%,贫困人口提前两年基本解决了温饱。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全流域全面开展生态修复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加快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以全面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推行了水土保持“三项制度”改革

一是在黄河水保生态工程等重点项目中全面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成立了西安黄河监理有限公司,对黄河水保生态工程项目进行了全面监理;颁发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对监理的有关程序及实施细则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山西省有11个地(市)成立了水土保持监理机构,在湫水河重点治理区、国家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汾河上游项目中实行了工程建设监理。宁夏、内蒙、河南等省区也在一些国家重点项目水土保持项目中推行了工程建设监理制。

二是在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建设中进行了招投标试点。山西在项目执行中,对于较大投资的治沟骨干工程大都采用招投标的办法,公开、公平、公正地择优选定施工队伍。青海西宁市对谷坊、淤地坝、沟头防护工程实行招投标,选择技术力量强的工程队进行施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青海互助县对水保治沟骨干工程还实行了议标制。

三是为强化项目管理,明确项目责任,首次将黄委的西峰、绥德治理监督局作为示范区项目的建设法人单位。五年来,通过推行“三项制度”改革,流域内水土保持项目的建设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五、流域水土保持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为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黄委和流域各省区业务部门在规范工程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根据国家对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要求,全面规范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要求水土保持工程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四个前期工作程序进行操作。并按此开展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等一批水土保持项目。二是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规定,从项目的立项、审批、设计、施工、验收和管护等都有严格规定。出台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建设和管理规定》、《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年度检查办法》和《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三是改革资金管理办法。为管好用好中央资金,黄委下发《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中央财政资金报账制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设立专门的资金报账账户,明确了资金报账程序。耤河示范区在黄河水保生态工程建设中率先实行了报账制;山西省在总结世行贷款项目和汾河上游重点治理项目报账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省水土保持项目中全面推行了报账制。项目管理的规范化,促进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从计划经济和行政指令的管理方式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变。

六、水土保持关键科学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基础工作得到明显加强

开展的《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区域及产沙输沙规律研究》课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确定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为下游防洪减淤、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还组织开展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坝系相对稳定及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山坡地生态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技术研究》、《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关键措施与组合研究》和《水利水保工程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研究》等一批水土保持科研课题。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为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基础工作也得到了加强。在完成流域性宏观规划的基础上,先后编制了《黄河上中游多沙粗沙区治沟骨干工程建设规划》和《黄河流域坡耕地治理规划》等专项规划和《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窟野河规划》等11条支流的规划报告。完成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窟野河榆林项目区可研报告》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些前期工作开展,储备了一批项目,提高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技术含量。

七、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成效显著

五年来,在流域机构统一协调和督促下,流域内300多个县组建了监督执法机构,组建率达92%。230多个县(市)制定和完善了水土保持配套法规和政策,基本实现了预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目前,全流域县级预防监督规范化建设已经完成,并于2001年进行了全面验收。同时黄河上中游6省区开展规范化建设的10个试点地(市、盟),174个国家重点防治区的规范化县(市、区、旗)也全部验收合格。城市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也逐步深入,兰州市西固区、太原市、韩城市三个全国水土保持城市试点顺利通过国家组织的验收。各级人大也加大了水土保持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

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

一是水土流失面广量大,治理难度愈来愈大。

二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公路、铁路、能源等基础设施都在大规模地进行建设,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增加,使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明显加大。

三是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系统虽已开始启动建设,但还不能满足流域水土保持各项工作的需要。还存在信息的时效性得不到保障、信息的准确度难以核实、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程度不高,尚未建立规范的信息机制等问题。

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务院批复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为依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按照“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方略,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加快以治沟骨干工程为主体的小流域沟道坝系建设,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采取封山育林、封坡禁牧等措施,加快林草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的改善;通过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由传统水土保持向现代水土保持转变,调整产业结构,节约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区域经济,减少入黄泥沙为目标,建设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屏障,为治理开发黄河,实现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提供支撑和保障。

在治理的战略布局上,将以水土流失最严重、对下游淤积影响最大的黄河中游7.86万平方公里的多沙粗沙区为重点,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加快治理。在治理的措施安排上,把沟道坝系工程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近期将认真落实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前期工作座谈会精神,抓紧完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规划》。积极组织协调流域各省区完成本省区淤地坝建设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前期工作顺利完成后,全面启动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工程。同时启动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安全稳定、效益突出、管理规范的示范小流域坝系,为黄土高原大面积进行沟道坝系建设提供示范和样板。组织淤地坝建设管理体制研究,在广泛调研黄河流域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形势要求,探索淤地坝建设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为大规模淤地坝建设做好准备。

在生态建设中,继续抓好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重点围绕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在项目前期工作、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监测、机制体制运行等方面作进一步加强。近期着重抓好黄河水保生态工程重点支流治理项目的中期调整、耤河示范区建设和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

在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同时,继续推进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组织搞好监测系统设计工作,尽快建成水土保持监测系统西安中心站和郑州终端站,积极协调流域各省区开展省级监测总站和重点监测分站的建设。通过5~10年的建设,在全流域建立自上而下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使水土保持监测基本实现网络化、智能化和现代化。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范文第5篇

摘要:化工企业; 基本项目建设; 财务管理

Abstract: At present, by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China's export-dependent economies of the chemical industry has been a direct impact, operation more difficult, the financial pressure suddenly increases, corporate profitability. So tight in the capital, operating situation is so grim circumstances, many chemical companies have suspended their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n this case, how to have begun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to sustain and completed, enterprises have become the biggest problem. To successfully complete the project, in addition to open source,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rottling, how to strengthe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capit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have become a top priority.

Abstract: The chemical industry; basic project construc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化工企业项目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一个完整的项目建设而言,从计划建造到验收且投入生产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这些阶段相互影响密切联系,无论是出于哪个阶段 都应该落实和做好相关的财务分析和监督管理,以及经济评估等工作。从我国现在的产业情况来看,我国的化工企业基本项目建设中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条:

项目建设财务管理风险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我国化工企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竞争压力,而由此带来的竞争和营业的风险也随之加大,企业必须努力加强对基本项目的财务管理。然而,我国化工企业对于基本项目财务管理的风险意识还非常薄弱,并且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或完善必要的基本项目建设的财务风险的预警和应急措施和机制,因此,要加强基本项目建设的财务管理首要的工作是树立和加强财务管理的风险意识,注意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项目建设会计核算存在不规范问题

我国许多化工企业在进行建立基本项目是没有明确且核算项目投资的金额和时间等情况,在项目结束后进行验收时也没有及时进行财务的报表的填写和公开,在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会计项目使用不准确,账本使用不规范,成本核算不完全,建设过程中缺乏监督等不良的影响和问题。由于化工企业的基本项目建设的主要方式是采用公开招标来进行,但在招标过程中,为获得企业的基本建设权,很容易产生成本核算过低不科学等情况,在招标过程中由于招标过程的不合法往往会导致项目核算成本的不合理性,由此导致化工企业无法准确得出基本项目建设成本。

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

根据会计的原则要求,化工类企业同一个建设项目必须在同一个账户和账本上进行定期核算和管理,但由于现实原因,我国很多化工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并没有遵守项目建设中的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有的企业并没有按照规定开设专户来存储建设资金,另有一部分企业则是对同一个基本建设项目开设多个账户存储资金。而在项目建造的过程中则存在着更大的漏洞,如有些化工企业不按规定垫付建设款项,随意进行预付和拖延,使得过大的支出金额占用了企业过多的流动资金,也大大影响了建设基本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对于支付建设项目的价款并没有严格按照支付制度进行支付,是对企业项目建设后期管理资金不足,账面价值不符。同时,有部分企业在基本项目建设已经结束后对于建设的结余资金却迟迟不做出最后的处理,给项目建设的资金安全性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项目建设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

首先,就企业内部而言,企业项目建设的管理部门对于项目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措施并且落实不到位,对于付款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追踪和监督缺乏执行的力度,使建设中的费用配比测算监督不合理和不到位,上述的不规范的情况和做法都会造成腐败贪污现象的发生,从而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和成本过高等问题。

二、完善化工企业项目建设财务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强化项目建设财务管理意识

只有当企业高层和领导意识到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建立健全化工企业的基本项目建设的财务管理的制度和规范,切实保障企业财务对全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企业可以让专业的财务人员从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的招标直至项目的验收投入生产的全程的过程中来,使企业财务的管理和监督能够真正落实到基本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去。但假如管理层没有从思想层面上意识这一点,那么企业财务是无法真正进入到项目的管理和监督中去的。那么就最终也无法保证降低企业基本项目建设成本,保证企业流动资金链的完整,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防治腐败贪污现象的出现。

(二)强化项目建设前期的财务管理工作

在项目被提出到项目实施这个阶段中的任何工作都属于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这个阶段对于项目建设和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设项目能否顺利开工和实施。首先,在项目可行性分析和初步设计过程中,企业一般会委托给相应的具有资质的专业的设计研究公司进行这些项目的前期资料准备工作,这些工作大多有技术人员负责且由他们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财务人员是无法参与其中的,而这样的情况则有可能导致一部分建设项目存在预算超支,投资规模过大,计划延误,生产时期过长,项目拖沓的不良后果。由于项目前期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可变性,相关的管理者应对此高度重视,加强对此的监督。

其次,也还必须强化对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的评价和预测,在可行性分析上要重点考虑成本的可行性,而财务人员可根据国家的规定,对其进行比较完整的项目评析。

(三)强化项目建设实施过程的财务管理工作

经相关部门批准开始项目的建设到项目的验收这一过程中,建设项目的费用和开支能否被控制在批准范围内就成了衡量财务工作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因此,化工类企业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强化实施过程中的财务管理。

第一,强化化工企业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 银行贷款等借入资金和企业自身拥有的企业建设项目资本金是企业建设及本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为保证企业的流动资金链以及项目的顺利完成,财务部门必须经由依据我国法律和相关部门的核准的项目概算总投资和企业年度建设计划组织编制年度、月度等资金筹集与使用计划。同时必须确定资金的筹集能否及时到位,筹集的方式方法是否合理合法,建设项目能否及时的介入资金,资金的数额是否一致等等问题。

第二,加强化工企业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要使得企业的职能分工与设置可以相互制约,因此,化工类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规章制度建设,确定好不同岗位员工的任务权限,责任和义务,对违法规范的行为大力查处,将项目建设和建设财务审计相结合以降低以贪污为代表的违规行为。

【参考文献】

[1] 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 海南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