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匠精神研究

工匠精神研究范文精选

工匠精神研究

工匠精神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药分析;课程探索

《中药分析》是在化学、生物学和中药学基础上开设的一门重要中药学专业课,是研究和发展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在整个药物研发、生产、流通、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中药分析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药品质量全面控制的观念,使学生掌握中药分析研究的方法和技能,从而能够胜任药品的分析检验工作,并具备创新研究和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思维和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中药分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融入工匠精神,能够更好的夯实学生的专业技能基础,提升他们的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进而培养出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中药学专业人才[1]。本文在重点阐述“工匠精神”融入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以中药分析课程为切入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体系和教学资源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1工匠精神融入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1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中药学人才培养的目标相一致

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其体现在对自身所从事的行业的敬畏和热爱,对产品的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和对技术的力求突破和革新的精神[2]。从中药学人才素质培养来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应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行业有贡献的中药学专业人才,这与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是相符合的[3]。从职业培养的角度来看,工匠精神既重技能,也重职业精神和道德品质,与中药学学生应具备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技能以及与中药学相关的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以及高素质的职业道德修养是相一致的。从创新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医药思维弱化、中药评价西化、中医药技术落后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中药的健康发展。这也要求了中药学人才在中药科研过程中,要具备创新精神。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需求变化,中医药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对于今后提供优秀的中药人才起着至关重要性。这恰恰与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所强调的在继承基础上创新的内涵不谋而合,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推陈出新,走在时代的前沿。

1.2符合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的需求

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振兴中医药事业”和“健康中国”等战略的实施,中药产业发展迅速,同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中医药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及中医药在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关注,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可度逐渐提高,而中药产业作为中医药事业的重要部分,也逐渐产业化和规模化上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根据统计调查表明,我国现有的药店47万家,需执业药师200万,然而现有的执业药师数量远远不够满足药店的需求,对中药学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很大[4]。所以,工匠精神融入中药学教育,培养具备“匠心”和“匠技”的高素质中药专业人才,对国家医疗体系的升级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类的健康都至关重要。

2工匠精神融入中药分析课程的探索

2.1重组课程内容,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体系

基于工匠精神的内涵,结合教学实际需求,研究如何调整课程内容。《中药分析》课程是一门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讲解如何利用现代分析手段,研究中药质量评价与控制的学科[5]。首先,围绕学科知识,在理论教学和试验教学中,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逐渐地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其次,在课程内容设计上,以岗位为导向,结合行业的发展,联系与中药分析内容相关的时事,使学生增加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自主学习的热情之外,知道课程所需要学的是什么,以后从事的是什么样的工作,需要具备哪些专业能力和职业精神,对以后的职业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融入工匠精神的内涵,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职业目标,学好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引导他们成为一个高素质创新型中药学人才,实现“工匠精神”育人的目的。

2.2改革教学方式,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目标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知识技能的传授中,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目标,需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积极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例如借助线上对分易教学平台,可在线上提前上传课程资源、趣味小视频、微课及中药质量控制问题方面的时事新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同学们自学相关的课程内容,同时鼓励他们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相互启发,对于无法理解的难点知识和存在的疑问在平台上给老师留言,老师再整理同学们的难点疑问,进行课堂教学,解答相关难题,并让同学们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如第七章中药各类化学成分分析的有机酸类成分分析,第八章各类中药制剂分析的胶囊剂分析,由于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等课程,基本掌握了各类化学成分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各类中药制剂的质量要求和分析特点,所以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同学们自学并进行课堂讨论。既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引领学生思考和讨论,又能培养学生们的自制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二是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注重培养同学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校内实验教学中,不是简单按照课程实验讲义,然后让同学们机械般重复操作,再将实验讲义全部完整抄一遍来当作实验报告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带着思考去动手作实验,使同学们在能够熟练的掌握基础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让每一个同学自主设计实验内容,并且独立的完成整个实验的一系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能够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的过渡,锻炼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了他们专注、精益求精和创新的工匠精神。同时注重校企合作的实践项目,让同学们能够在企业实践中得到锻炼,培养具备适应岗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2.3构建考核体系,体现工匠精神的内涵

为了构建注重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验技能考核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打破以往仅重视理论知识考核,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中药分析教学评判标准,忽略知识原理应用和实验操作能力的情况,将考核分为理论课程考核(50%)和实验课程考核(50%)[6]。理论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40%)和期末考试成绩(60%)组成,而将线上预习完成度(20%)、在线章节测试(25%)、课堂考勤(20%)、课堂提问(15%)和课后作业(20%)纳入理论课程考核的平时成绩中。实验课程由平时实验操作规范性(25%)、实验报告(25%)和综合实验设计(50%)构成,其中,综合实验设计将由同学们自由组合,2人一组,根据实验课程内容,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老师审核修改后,领取实验所需的仪器和材料,开始进行实验操作,并将实验过程的关键步骤制成微视频,计算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最后以PPT的形式对整个实验结果进行汇报,再由老师以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技能和实验原理的应用以及成果汇报表现作为评判标准进行点评和打分。理论课程的考核注重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论知识的理解,使他们能够形成脚踏实地、专注、求真务实的品质习惯,享受学习中药分析课程的乐趣,避免只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而突击复习,为了考而学,导致无法形成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弊端。在实验课程的考核中,对实验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的高标准要求,加强了学生对中药分析的基本工作程序和实验技能,常用中药的定性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的掌握,锻炼了他们自主完成实验的能力和实验过程中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促进了他们养成注重细节、主动思考、钻研、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4优化教学资源,突出工匠精神的培育

在中药分析课程传授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之中融入工匠精神,以致能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中药学人才,教师资源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课程内容教学的执行者,教师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学校应该实施相关的政策,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和道德品质,引导教师对工匠精神的内涵的理解,并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工匠精神融入中药分析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其次,注重构建校企合作的实践项目,创建实训教学基地,同时加强校内的教学载体的推行,例如各类的知识技能竞赛、优秀的专家名人讲座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

3结语

工匠精神融入中药分析的教学课程之中,旨在提高中药分析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培养专注、精益求精的匠技和崇高品质的匠心。基于工匠精神的内涵,以中药分析课程为切入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体系和教学资源四个方面进行了课程教学的探索,以期为中药分析教学的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聂群华.浅析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J].国际公关,2020(10):118-119.

[2]叶美兰,陈桂香.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J].高教探索,2016(10):27-31.

[3]李华京,陈超群.工匠精神培育目标下高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19):140-141.

[4]钱桂敏.产教融合视角下构建中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J].安徽医药,2020,24(6):1265-1267.

[5]梁洁,林婧,曹玉嫔.基于“金课”建设的中药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广州化工,2020,48(1):158-159,180.

工匠精神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时期;校企合作;工匠精神;教育方法

一、工匠精神对于双创人才培养的意义

在世界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工匠精神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始终贯穿其中,历经文化的洗礼和沉淀,现已成为人类社会前行的精神源泉。传统意义的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对细节严苛,对技艺精益求精。一方面,体现出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工匠精神的意义不再局限于手作从业者的范围,而是体现在各行各业的价值追求中。总书记指出,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双创战略背景下,培养双创人才与工匠精神在现代价值取向上产生一致。一方面,培养双创人才需要以工匠精神作为基石提供支撑,而另一方面,工匠精神需要培养双创人才作为精神延续,二者相辅相成。如今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一种社会价值导向,每年高校都会向社会输送大量的毕业生,与此同时,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和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扶持补贴,高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占比也是连年增加。但这会显现出一个潜在的问题,就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思想转变了,而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没有发生转变。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对于人才的选拔任用往往过多地注重学历而不是能力,使得教育培养的侧重点一直是向理论倾斜而非实践技术,长此以往,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从“精”变成了“快”,不再追求精益求精的人才,而是追求如何快速向社会输送“理论型”和“考试型”的人才。但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的转变,要想打破现状,就需要将工匠精神延伸到双创人才培养和高校文化建设中,从刚入学抓起,以工匠精神为主导,重新定位办学方向,将传统的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结合到一起,顺应国家发展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变,以及未知环境带来的挑战。

二、目前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现状和不足

为了了解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吉林省曾在省内高校随机向大学生发放有关“双创”的问卷共1600份,其中有效问卷1398份。调查发现,大学生本身对于双创方面很重视,主要缺乏的是相关经验。还有就是高校对于双创环境打造得很好,但真正具有双创经验的教师数量很少,最后导致学生对于双创知识只知皮毛不懂内涵。

1.高校的双创人才培养理念缺失。双创人才培养教育现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强调,要把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动能转换的根本需要。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在探索双创人才培养方向,并制定多种双创人才培养方案,使其尽快适应双创人才培养教学。但由于大部分院校的教育理念并不科学,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分数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培养教学中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导致现阶段虽有成效但仍暴露出不少问题。究其根本,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高校是否拥有完整的双创人才的培养理念。双创的本质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核心词就是“创”。那么如何将创业融入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向中去,又如何将创新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中去,是高校对探索双创人才培养教学方向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目前高校在双创人才培养教学中暴露最多的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决定了什么样的教学成果,理念的缺失必然不会给高校带来全新的教学变革。高校对于理念的确立要明确,要具有实用性,不要浮于表面,既要结合实际又要跳出传统老旧思想的桎梏,以全新完整理念的引领,衔接传统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人才发展,以此顺应时展,实施教育改革。

2.高校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从教室教学到实验室教学、从开展专业竞赛到课外实践实训再到线上线下结合教学,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就输送什么样的人才,换句话说,高校一直在“被迫”地向前走。而双创人才培养除了理念很重要外,模式也很重要。然而大多数院校还是没有找到真正与高校自身相匹配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去高校考察时如果提到有关双创人才培养的问题,大多数都会回答有关于增加大学生创业课程、邀请名人讲座、组织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校有创建科创社团等内容,但这还远远不够。双创人才培养中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高校怎样能够培养出拥有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学生,双创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词,它不仅可以改变目前高校处于“被动”局面,还可以推动教学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但到目前为止,高校给出的答卷仍旧是老生常谈。在双创人才培养刚起步阶段,高校首先失去了创新能力,因此制定出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无法将真正的创新思想传递给学生,进而导致在高校按照制定好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学时仍然无法打破学生的刻板思维。

3.高校的双创人才培养教学缺乏针对性。部分高校错误地将双创人才培养教学方案视作具有普适性,认为无论是什么学科都可以用同一种双创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比如学习生物科学与学习计算机,这两门学科在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教学方案下达的时候,基本都是相同的内容,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积极开展创新专业竞赛”等,缺少各学科的特色化与针对性的内容,纵深推进不够。而意大利和德国在人才培养教学中很有建树,实行的是师徒制,即在一个学期内,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运用成果项目教学法,有针对性地规划未来创新方向的项目成果。与此同时,国内的长沙理工大学也是如此,其电气工程学院与湖南省电力行业共同打造专业人才实践基地,不仅使学生得到了充分实践,还实现了校企联合的技术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院校自身特点,推进“传统专业+创新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完善技术人才教育培养体系。

4.高校的双创人才培养实训平台不完善。要想提升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教学的实效性,让工匠精神能够有效地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去,就要根据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完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实训教学平台。就目前看,首先,大部分高校太注重办公楼、教学楼以及实验室等校园基础教学设施建设,而忽视了双创人才培养实训平台建设;其次,由于缺乏对双创人才培养实训平台的重视,导致高校对其投入的资金不足,目前存在双创实训软件开发得太少,机器设备匮乏,打造双创师资队伍缓慢等一系列问题;再次,学生参与双创实践项目竞赛时,大部分实践小组都是先分工再做各自的部分,最后合到一起,导致学生面对双创实践课题就是盲人摸象,只弄懂了自己的部分,没有完全达到双创实践的教育效果;最后,因为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是实训软件,所以在双创课程实训结课时,最终的结果还是落在了分数上,导致部分学生为了分数仅仅只是照着课本内容一步步做下来,并没有动脑的过程,失去了高校创办双创人才培养教学的真正意义。为了使双创人才培养教学融入学校毕业指导工作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对工匠精神的促进作用,高校运行的双创人才培养相关课程体系必须完善,使得学生面对问题有信心,不易退缩,得到及时的解答,增强双创意识,使实践载体落实到真正的双创教育中。

三、在双创人才培养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对策

1.通过价值主张、价值传递和价值实现在双创人才培养中追求精益求精。首先,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通过工匠精神的价值主张搭建双创人才培养平台,突破传统思路,彰显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风貌;其次,高校应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双创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将工匠精神系统融入各个环节,实现价值传递;最后,抓住工匠精神的精髓与双创人才培养教学课程的交汇点,时刻以工匠精神的高标准进行教学,自觉践行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内敛于心、追求卓越等核心职业素质。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理念,通过价值主张、价值传递和价值实现的方式全面推动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教学的改革,这一举措对于社会而言,缓解了当前的就业紧张形势,实现了新行业的兴起;对于高校而言,工匠精神加快了双创人才培养教学的步伐,提高了人力资本附加值,使校园文化气息愈加浓厚;对于大学生而言,工匠精神的融入会使其思想发生转变,以往传统的将工作视为谋生手段的思想现已转变为是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人生追求。

2.结合实际建立学院管理机制,融入工匠精神,深化双创人才培养。高校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时,应结合各学院情况实际考虑建立管理机制,确保各学院在双创计划开展时具备基本的构成要素。就具体操作层面而言,建立管理机制并非易事,如何将工匠精神贯穿双创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高校面临的必考课题。高校可以通过分级管理的方式,使工匠精神有效矫正双创教育中各层级的非理性行为。首先,高校可以在校级管理层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管理机制、统筹总体相关方案项目、审查研发经费的支出、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等,矫正“重形式轻内容”的误区。例如,西北民族大学的学生实践创新中心采用的是直线式职能结构,学校管理委员会下设中心管理委员会和工作室管理委员会,共有25个学科工作室,专业性和针对性较强。其次,高校可以在领导小组下设双创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双创人才培养项目的申报、项目的落实、中期审查与结项验收等,校正“重领导轻思考”的刻板思想。比如,由兰州大学科技园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对口衔接的兰州大学萃英众创空间,就是由国家大学科技园办公室负责管理,其下设的园区开发部进行审批双创项目入驻申请。最后,高校可以在各学院成立执行小组,配备有经验的指导老师,学生可与指导老师自由组队,开展感兴趣的双创项目,改正“重技能轻创新”的印象。比如,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技师班”和“导师制”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即学校通过聘请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班导,研究项目和横向课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双创项目的培养机制。建立学院管理机制融入工匠精神,可以改变长久以来高校对于双创人才培养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空有形式不见双创技能培养的现状。

3.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工匠精神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双创课程体系中也需要有一个持续内化的过程,与其强塞给学生工匠精神的想法,不如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和实践过程中慢慢渗透,打造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切入点。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而培育工匠精神与教授思想政治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立德树人,二者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是互通的,而如何打破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刻板印象成了重中之重。对外,高校可以在操场、教室、实验室、楼道等地放置有关工匠精神和双创的宣传标语,接受工匠精神文化熏陶;对内,高校可以将工匠精神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灌输给学生,如南京邮电大学就从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培养、信息数字技术岗位技能实践、设计项目实地实战这三方面构建出“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与此同时,高校要打破“创新创业只能成功,不然就白费功夫”“认真工作没用,还得走关系”等错误观念,保护高校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养成工匠精神。第二,专业课是工匠精神融入双创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工匠精神的特点就是稳扎稳打,因此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必然会为今后的创新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高校可以设置学年任务,比如大一安排初级教学与简单的专业实践操作,大二安排中级教学与分项目的专业实训,大三安排高级教学与顶岗实训,大四安排创新创业模拟沙盘。除了专业知识外,从简单的专业操作到分项目实训再到顶岗实训和创新创业模拟沙盘,将高校内部打造成预备职场,使学生感受各部门、各职业的不同,不仅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双创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还让工匠精神融入双创人才培养中,丰富了教学。第三,实践是工匠精神融入双创人才能力培养的突破点。高校对内可以下设双创社团,以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为主联系地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双创项目,并向社团分配教师进行普及双创知识和答疑解惑,社团经费由高校奖励、社会团体赞助、企业部门资助等;对外还可以将创新创业与政府扶持项目结合到一起,使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企业可以享受减免税等优惠政策。高校与企业、政府共同育人、联合办学、合作就业、共同发展是培育双创人才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启产教融合最主要的物质承载。

4.地区政策打造创新创业环境,同步打造工匠精神。一般来说,各地区政策与各地区的双创研究是成正比的。就吉林省而言,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推进双创发展,国家与吉林省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创新创业的政策,其中包括支持双创平台建设、优化双创环境等。与此同时,吉林省加快步伐,不仅建立“政产学研用”创新联盟和长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了双创项目建设,还通过推动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从而加大《技术市场条例》的实施力度。2019年,吉林省共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4人,启动实施了6个重大科技专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6项,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居全国第12位,已建成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重点实验室114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3个,新打造10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和2家省级大企业“平台”;全年新认定部级高新技术企业800户,科技小巨人企业358户,分别比上年增长89%和92%。而到了2020年,吉林省积极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推动建设省级创业孵化基地292个,搭建大中小融通型特色载体2个,获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1个。地区制定的双创政策会影响地区的双创环境。地区对于双创的重视会推动高校之间的紧密联系,开放共享高校和科研院所设备资源。当地区的政策推动了高校的双创环境改善,工匠精神才能找到落脚点。

四、结语

在新时代需求和高校课改的大环境背景下,高校在双创人才培养中融入工匠精神,使其渗透到高校育人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其“成器”也“成人”,强化岗位责任感,而且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邵春燕,赵洪兵,黄秀娟,等.工匠精神引领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19(12):262-263.

[2]张旭刚.高职“双创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关联耦合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13):28-33.

[3]张旭刚.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价值、困囿与掘进[J].教育与职业,2017(21):65-72.

[4]马绍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工匠精神传承[J].科教导刊(下旬),2018(07):172-173.

[5]苏云,陆泽明,康平.“双创”背景下高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探究——以兰州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20(01):51-57+81.

工匠精神研究范文第3篇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工匠精神是指在某项具体的工作中几十年如一日精益求精,打造顶级质量的理念和追求。从庄子的“道也,进乎技矣”,《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老子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中都能看到工匠精神的身影。这不仅要求从业者要具备精湛的技术,在思想层面也要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职业操守,在目标层面要有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职业品格,行为层面要有开拓创新、持续专注的执着。中国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中不难寻其踪迹。正是由于技术从业者对技艺执着专一、追求完美的态度,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才创造出我国传统手工业的辉煌成就。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到来,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其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中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转型,需要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作为支撑,需要大量富有匠心的企业、产品、品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缺一不可,工匠精神中蕴含的职业理念和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敬业和诚信精神高度契合,有利于社会形成推崇工匠精神的氛围,有助于提升各行各业的敬业精神,有助于社会提高对劳动者的价值认同,形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文化氛围,树立劳动光荣、奉献伟大的精神风尚。另外,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生产中,以脚踏实地、专注持久、沉稳持重为品质内核的工匠精神能有效地克服喧嚣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劳动者的行为特点回归严谨与朴实。

二、工匠精神融入高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聚着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品格,因此,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构建工匠精神培养教学体系,探讨将其应用到教学中的方式与路径。

1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职业自信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古就不乏匠人和工匠精神,无论是向师襄学琴极致追求技艺的孔子,善于解牛的庖丁,精于木工的鲁班,还是古代的长城、瓷器、丝绸、造纸术,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工匠精神。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有责任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实现中华文化精神的延续。另外,广大技能人才是工匠精神的主要传承者、实践者、创新者。受重仕轻工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社会上存在技术技能人才地位不高,学生不愿就读职业技术院校的现象。在高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学生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自信。

2有助于提升《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实效性

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传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采用以人文知识传授为主的学科教学模式,将文化与职业素养割裂为两个教学部分,内容单一,学生兴趣不高,教学的实效性不强。在教学中遵循高职教育的特点,归纳中华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工匠精神元素和现代企业期许的工匠精神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工匠精神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纠正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人文素质课的偏见,为高职工匠精神的培养开辟新视角,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培养目标。3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就业摆在了重要位置,并提出了高职扩招100万人的目标。提高人才的职业综合素养成为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任,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前沿阵地,但此类院校大多存在“工匠精神”在教育教学中渗透不够、更侧重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培养不够重视等问题,因此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势必会受到限制。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价值,在高职教育中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厚植工匠文化,探索时代价值,培养学生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职业品格,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认同与理解,促进学生优良职业道德的养成,激发出其运用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的热情,从而为中国制造业强国梦想的早日实现添砖加瓦。

三、工匠精神融入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育人的路径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当中梳理出职业素养中的工匠精神,对工匠精神融入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多个角度探寻工匠精神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育人的有效路径。

1优化整合教学内容,让职业素养贯穿全程

工匠精神与企业发展所需的诚信、担当、责任、创新等精神品质一脉相承。当今社会,绝大多数企业已意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对员工的综合职业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对本校2019级1000名高职大一新生的调查中,90%以上学生知晓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职业素养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有工匠精神应用的专业诉求,但大多数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内涵了解不够全面,缺乏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的匠心精神。针对调查分析结果,结合“人文素养高、职业素质强、发展潜力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可从知识、能力、素养三个维度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将传统文化赏析、职业素质培育、价值观塑造三位一体有机融合,实现学生人文修养与职业素养的双重发展,以达到以德立身、以技傍身、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应依托中华传统文化,提炼其中的工匠精神元素,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重构为品文化、赏匠心两大模块,一是以品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礼、孝、道思想为基础,感悟中华经典,传颂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以德立身的职业品格、感恩敬业的职业素养、柔韧坚强的职业心态;二是将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技艺、传统服饰、中国茶文化的赏鉴与传统工艺中蕴含的匠心匠艺探析相融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创新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2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探索教育教学模式

传统文化学习具有重视个性体验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多维度建立学习任务单,创设体验情境,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一是以学生为主体将翻转课堂、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法等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开展讨论展示、头脑风暴、角色扮演、闯关游戏等多种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参与主动性,提高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如在讲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时,既讲述中国传统服饰的变迁,赏鉴传统经典服饰的文化内涵,又通过角色扮演体、职场情境穿搭、旗袍盘扣制作、旗袍匠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创新发展,在体验中感悟传统服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匠人精神,并内化为自己的品格。二是以信息技术为辅助,运用智慧教室和在线平台等教学工具进行教学管理和反馈改进,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充分利用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借助在线平台、传统文化微信公众号、服饰穿搭App等自媒体平台,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教学效率。三是以养成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如在《赏传统茶饮之韵,习茗中匠心匠艺》的教学中,除了讲授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以外,还可设置识茶类辨茶性、赏茶艺品茶韵、做实操习茶礼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泡茶前准备、制茶工艺、行茶操作等中感悟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提供有效的知行路径,搭建实践育人平台

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也是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高职公共课普遍存在实践活动少、内容形式单一、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这既会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学校在教学中可依托中华传统文化丰富的育人资源,结合专业特点,开展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实践活动。首先,以小组为单位,以经典案例为核心,组织课内实践实操,如在《赏传统技艺之美,习工匠精神之心》教学中,利用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家乡民间技艺探寻,例如,通过操作体验剪纸、皮影,与非遗传承人连线采访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以社会实践、社团实践活动为依托,搭建课外实践平台,读经典传文化、学技艺悟匠心、践行知行合一,将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渗透进去,形成浓郁的人文氛围。例如将中国的茶文化、服饰文化、民间技艺延伸到课外,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依托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赴茶场实地感受制茶、采茶过程以及其中的匠心匠艺;依托汉服社团开展服饰佩饰制作、传统服饰展示活动,依托校内技能竞赛开展剪纸、书法技能竞赛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实践,弘扬工匠精神,感受文化传承。最后,充分利用企业文化,开拓校企合作育人第二课堂,为单一的学校育人资源做补充。如对接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与企业职工进行“面对面”交流活动、参观学习劳模创新工作室,近距离感受工匠文化、工匠品格;邀请企业技师、工匠开展讲座,进行现身说法,使学生感悟匠人匠心;将企业优秀员工事迹作为典型案例引入课堂,帮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4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工匠精神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匠精神;混合式教学;PLC课程

1“工匠精神”的提出

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提出了务实、道技合一、创新等具有工匠精神的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提倡人类要注重劳动实践与技能训练,推崇人类要务实更要创新,要理论联系实际,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因此墨子也被称为“中国职业教育的萌芽人物”。目前,我国正在努力推进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都在改变着世界,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更需要优秀产业工人来提升国际竞争力。那么,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如何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将“工匠精神”在职教中发扬以及如何应用信息化手段改善课程教学效果,则是本研究的重点。

2混合式教学的应用

混合式教学,即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目前,创新在线课程共享,推动优质课程开放,实现校内校际、线上线下、交互教材、移动学习的混合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变革。混合式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转课堂、SPOC、MOOC、微课等创新课堂模式,从实践效果来看,在小班授课制下,更能让教师实现针对性教学,为学生“量身定做”个性化学习,其教学效果较为显著。然而,实施混合式教学不仅要有成熟技术的支持,还要注意各个要素的合理分配与整合。因此,在大班课堂的混合式教学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线上教学管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设计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等,在给予网络环境系统更多的支持下,翻转课堂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还是受到很大限制,参与情况并不理想。因此,提高大班授课学生课堂参与度,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需要精心设计课程环节,增强在线课堂互动,优化在线评价方式。

3《PLC编程与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PLC编程与应用技术》是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主干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熟练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通过工程实践中常见被控机构的控制实例,讲述各种控制要求的处理方法和编程思路,包括典型继电器控制电路、时间控制电路、顺序控制电路的PLC编程方法,以及传感器应用与定位问题的处理等。学生既要了解PLC的工作原理与应用领域,认识PLC的结构,又要逐渐建立编程思想,根据生产实际需要,设计程序控制PLC外部电路工作,因而大多数学习者都会觉得这门课很难吃透。其中,在PLC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是众多专任教师的首选。教师和学生共同协作完成一项课题,以具体任务为教学主线,以实训场所为教学平台,通过理实一体和任务驱动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程序设计和创新合作的能力。由于PLC实训场所投入较大,设备不足,很多院校只能保证开展简单的实训项目,综合型的工程项目经常会以指示灯模拟实际被控制对象,以按钮或普通开关代替工业实际使用到的各种仪器设备。缺少综合设计,没有形象的实际应用系统做实验,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PLC性能和应用的理解。其次,很多现代工业新技术、新方向的生产项目,学校实训场所无条件开设实验,导致学生所做的项目与企业脱轨,不能真正掌握PLC实际工程应用技术。

4《PLC编程与应用技术》混合式教学实施方案

4.1精心设置法治类任务,将法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法治教育的渗透主要培养当代职校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能力。将法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实现教育方式创新,提升法治教育实效性。根据教学大纲、学生实情和本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将教材内容重构,突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围绕四大核心素养,以弘扬法治精神为主线,开展项目化教学,强调实践学习和团队学习的重要性,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成效。其中,项目二为行人交通违章统计处理系统。该项目紧紧围绕交通安全法,通过学法、明法、模拟执法等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增强交通安全意识。项目共分配16课时,主要内容为定时器、计数器工作原理及其在各程序中的应用。

4.2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互动学习

混合式教学设计是为应急状态下PLC专业课程的线上教学作准备。设计理念是建立PLC课程教学资源平台,以信息化为支撑,开展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智慧教学。依托教学平台,教师将教学视频、课件、习题作业、讨论话题、课后拓展等优质资源进行整合作为线上资源。教学活动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课中活动主要为企业任务,小组进行研讨,教师授课辅导,专家直播点评,线上虚拟仿真线下实操协同,利用交互式媒体,构建数字化渠道,实时、高效地开展教学示范和错误点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3企业行家参与教学,培育学生工匠精神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通过改革教学内容体系及混合实践教学新方法的结合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针对《PLC编程与应用技术》课程中各项目模块,企业行家参与各项目的微视频制作,通过基于企业工作任务的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训课程并顺利完成实训项目。教学中倡导劳模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勇于创新。以点带面渗透匠人匠心的工匠文化,使师生通过专业可循的途径,更清晰、专业和全面的认知工匠精神,能自动自主地进行有意识的改变和成长。

4.4参照企业8S管理标准,将劳动教育融入教学常规

对接企业人才培养需求,在实习实训中强化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训单位共同加强实习实训过程管理。教师在教学任务的工作流程、操作标准、检验标准、工具使用、设备整理中融入企业8S管理理念,将学生参与劳动活动及表现,劳动检查结果等纳入考核评价。通过在线监控、定期检查、实地观察、资料抽查和学生评教等方式,对实践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效进行全方位、全流程、实时动态化的过程管理,激励学生重视劳动,积极参与劳动,体验劳动乐趣。

5教学效果

5.1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培养综合能力

教师采用线上课程、线下授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优化实验环节和课程设计,提出在云平台上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突破现有实验平台的局限,通过规范教学体系、优化实验内容、改善实验手段、增强实验效果等方面共同提升PLC理实一体教学的效果。

5.2创新项目设计,培养法治意识

法治教学,围绕法律主题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法治观念,明晰交通法规对通行安全的作用。通过模拟执法流程,宣传执法必严的思想,使学生树立守法意识。

5.3探究学习任务,培养创新精神

项目化任务的实施培养了学生勇于尝试、探究的创新精神。最终所完成的各具风格的控制程序,促进了学生对创新的认同,提升了创新的信心。借助创新大赛的平台,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积极参加大赛,提升创新落实能力。

5.4实施项目任务,培养职业精神

围绕职业精神这一核心素养,通过项目实施、工作环境整理等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根据企业规范制定的项目要求、施工规范、检验标准,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完成教学任务,各小组灵活分工、合作探究,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坚韧、团结的品质。

5.5利用平台、硬件,培养自学能力

基于项目驱动,团队合作分析任务书、讨论控制要求,锻炼了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学习视频和文字资料,训练了学生资料搜集和整理能力。项目总结中,自评任务完成质量,他评别组成果,使学生习他人之长,总结提高自我。

6结语

随着国际制造业竞争的加剧,国家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这对职校培养更多能工巧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本教学研究中,从“工匠精神”出发,利用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设置法治类项目重构课程内容,企业行家参与教学渗透匠人文化,是一次推进课程创新的挑战与突破。

参考文献:

[1]雷杰.为工匠精神培育提供更有利文化支撑[J].人民论坛期刊,2020(2).

[2]王娜.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4):18-19.

[3]苗红霞,齐本胜.PLC控制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0(3):136-139.

工匠精神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档案编研;档案文化

《大国工匠》记录片2015年5月起在中国内地播出,它讲述了24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工匠人物的事迹,展示了他们对职业信念的坚守和对品质的不懈追求。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工匠精神”的概念,强调了它对品质革命的重要性。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他又一次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1〕。由此可见,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在当代中国社会已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的背景之下,培育和强化工匠精神显得极为迫切。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高职院校弘扬工匠精神,既是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时代需要,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高职院校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社会变迁等多种原因,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渐渐淡化,甚至缺失〔2〕。工匠精神的培育在高职院校还存在着现实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工匠精神社会氛围尚未形成、工匠精神校园文化培育仍然不够〔3〕。鉴于此,我们应当在全社会尤其是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人物事迹宣传,营造一个弘扬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一、新时期工匠精神的内涵

关于工匠精神的内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界定,但基本涵义大致相近。一般认为,工匠精神是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对工作的执着、对所做事情和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4〕。应当注意,工匠精神不仅适用于制造行业,也适用于管理、服务等行业。杰出工匠在我国自古有之,古代的鲁班、庖丁以他们高超的实践技艺诠释了这一优良品质的内涵。在新的时期,我国面临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质量革命将贯穿于建设制造强国的全过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弘扬工匠精神、发挥工匠精神人物的引领作用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二、工匠精神人物档案的设立

档案具有天然的文化属性〔5〕,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高职院校有一些活跃在教学、生产一线的模范人物,也有一些在创新创业大赛或技能大赛中斩获大奖的优秀学生。他们是工匠精神的代表,为他们设立工匠精神人物专门档案,通过宣传展示,全面反映他们在教学、生产等行业成长奋斗的轨迹,可以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在高职院校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工匠精神人物档案与传统的名人档案在收集对象、收录范围、主要特点和用途方面有所不同。一些高职院校设有名人档案,但传统的名人档案收集的对象是学校历年来培养的知名校友,他们有的是国家机关、单位或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有的在中外学术界颇有建树,还有的成功创立了自己的公司……这些名人档案主要反映他们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成绩或做出的突出贡献,目的侧重于校史宣传。而工匠精神人物档案收集的对象以工匠精神为主要标准,收集的内容以奋斗历程或富有启发性的成长故事为重点,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工匠精神人物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二者的主要差异见表1所示。目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物档案存在着内容不全、系统性不足等问题。虽然有部分模范人物的突出事迹报道,但常常零散地分布在报纸、杂志或电视节目中。当我们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教育时,常常发现缺少现成的、有效的资料。因此,加强工匠精神人物档案建设应当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三、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物档案编研的意义

(一)完善馆藏结构

高校馆藏档案中政务类档案数量占多,而生动反映师生员工工作和学习等具有丰富人文特色的档案资源却不足,这是难以适应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的〔6〕。早在2008年,教育部、国家档案局颁布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要利用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7〕。如今,人文特色档案的不足已在实际上限制了档案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职业院校根据时展的客观要求,加强工匠精神人物档案的建设,一方面可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资料,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另一方面也能充实人文类档案资源,完善学校馆藏档案结构。

(二)宣传学校特色

为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物设立档案是宣传学校办学特色的有效措施。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大量具有工匠精神人物的指导和帮助。为了有效利用和共享优秀人才资源,近年来,各地出台了一些政策,鼓励高职院校从企业聘请一部分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队伍,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这些来自企业的能工巧匠严格来讲不属于学校人事编制,学校通常不会为他们建立档案,但是他们却是实实在在地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出力,而且是学生技术技能培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是教师队伍中表现突出而靓丽的一部分。为他们建立档案,是展示学校师资力量、宣传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措施,充分体现了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三)营造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是影响学校优良校风、学风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通过各种途径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匠精神人物档案记录了各个行业有一定知名度人物的优秀事迹,他们对于工作的态度和对行业的热爱,往往体现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对这些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物进行建档、编研和宣传,可以营造一个崇尚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形成,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和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树立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工匠精神人物档案最大的作用是给师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成才教育的极好素材。工匠精神人物档案除了介绍人物的成果和贡献,更重要的是记录他们的成长轨迹和典型故事。师生通过了解身边的优秀人物及其事迹,可以激发出他们奋发努力的信念,同时,这些人物的成长轨迹也可供广大师生学习和借鉴。对工匠精神人物的事迹进行挖掘和加工,编制成工匠精神人物档案,可以充分发挥档案的育人功能,给师生的成长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

四、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物档案编研的路径

(一)工匠精神人物的遴选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物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来自在编教师或学校聘请的能工巧匠,一类是在校的优秀学生或刚毕业的杰出校友。对于第一类工匠人物遴选,应结合工匠精神的内涵,从师资队伍或有关行业中选择技术技能型领军人物,要求在一定岗位上技能熟练、技艺高超(甚至掌握某些绝技妙招)、道德(师德)高尚、社会影响力广泛。第二类人物,要么是参加技能大赛获得省级一等奖或部级奖项的学生,要么是在创新创业中表现突出,毕业后迅速在所从事行业中取得成就的校友等。虽然他们还是在校学生或刚毕业不久,但是他们对于工匠精神职业意识的领会和实践、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都领先于其他学生。工匠精神人物的遴选应坚持标准,宁缺毋滥,不拘泥于学历、资历。遴选的过程是动态的、周期性的,应根据教学工作需要和行业发展适时加以完善和增添。要充分协调学校教务、人事、学生工作和二级学院等部门,将在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等一线中突出的工匠精神人物(包括教师和学生)遴选出来。

(二)工匠精神人物档案的编研

工匠精神人物遴选后的主要任务是为他们建立档案。不同于教学或基建等其他档案的编研,工匠精神人物有的来自校外企业,有的是在校优秀学生或刚毕业的校友,他们除了自身的个人档案外,基本没有专门反映工匠精神的人物档案,甚至连收集的规范也没有。因此,工匠精神人物档案编研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制定工匠精神人物档案收集规范。应当召开专题研讨会,围绕发挥工匠精神人物档案的育人功能这一根本目的,参考《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协商讨论并明确工匠精神人物档案的收集范围和收集要求。收集范围除了包括工匠精神人物的基本信息,所在行业的突出事迹,获得的各种技能奖状、证书,媒体报道的文字、图片或视频资料外,还应着重整理工匠人物的成长轨迹,尤其是反映他们克服困难、奋斗拼搏的成长故事;因为这些典型事例往往是他们成为行业领军人物的关键因素,具有较大的启发或借鉴意义,是工匠精神人物档案的核心内容。第二,确立工匠精神人物档案的收集方法。一是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工匠精神人物档案的通知,动员各部门支持工匠精神人物档案的收集工作。二是广泛收集工匠精神人物档案的报道素材。三是安排专门人员对工匠精神人物进行访谈,了解他们成长、奋斗过程中的典型故事,以纪实的方式撰写工匠精神人物事迹报告。有条件的还可拍摄“工匠精神人物成长之路”专题影像。第三,工匠精神人物档案资料总纂。工匠精神人物档案材料经过收集、整理、编研之后,还需要按照一定的体例要求,对编研成果进行格式和结构上的完善,然后进行审定和核校,以确保档案的体例统一、内容正确。对于工匠精神人物档案的立卷,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以个人为单位给予分类号,并编制目录以方便查找。工匠精神人物档案的收集范围广、内容细,其内部涉及教务、学工、宣传、人事等部门及各二级学院。而对于企事业单位的能工巧匠,档案的收集还涉及对方单位的人事、工会、宣传等部门,甚至包括其家人、亲戚。为了保证档案的质量和编研档案的实用性、示范性,编研人员需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尤其是人物的访谈过程,不能流于形式,要充分挖掘更多的信息资料,使工匠精神人物档案内容充实。

五、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物档案的利用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物档案的利用有多个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举行档案专题展览

高职院校档案部门应在档案编研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工作重点,适时地开展工匠精神人物档案专题展览,通过档案馆室展示、校园橱窗展览、工匠精神人物介绍读本等形式,扩大工匠精神人物的知名度,弘扬学校工匠精神校园文化,提升广大师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师生向身边的工匠精神人物学习,发奋图强,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技能水准。

(二)建立网络宣传平台

当今世界网络技术发达,互联网是广大师生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基于这一现状,工匠精神人物档案除了选取传统的档案展示方式外,还应建立网上宣传平台,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将工匠精神人物档案编研资料加以。在开展一些重要活动时,如学校技能大赛报名准备和训练阶段,可让先前的获奖者在网上与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立体、互动的宣传方式,扩大工匠精神人物的影响力度。

(三)开设档案人物讲座

高职院校为工匠精神典型人物设立专题档案是开展工匠精神教育的第一步。为了更好地发挥工匠精神人物的榜样和示范作用,扩大他们的影响,可不定期邀请工匠精神人物开设讲座,使师生近距离地了解工匠精神人物,加深师生对工匠精神内涵及其重要意义的理解。通过不断地宣传,使工匠精神对师生的影响从基础层(伦理和职业道德层面)上升到中间层(人生观、价值观层面),再内化并上升到核心层面(人生信仰和工作艺术层面)〔8〕,这是工匠精神档案人物宣传的最终价值追求。总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物档案的编研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工作与传统的名人档案有联系但又有区别,因而在编研工作中有一定的挑战,特别是工匠精神人物成长历程的撰写要求具有启发性和示范性。一些能工巧匠的档案材料收集或事迹撰写还会涉及兼职管理或隐私保护等问题,需要协调多方面的关系。作者期望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物档案的编研工作不断加强,能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8-02-27)〔2020-09-05〕

〔2〕李云飞.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缺失、回归与重塑〔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3):34-38.

〔3〕施玉梅.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培养路径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1):10-15.

〔4〕陈超群.高职文科类专业工匠精神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河北职业教育,2019(2):31-35.

〔5〕陈明.社会记忆背景下档案文化功能实现层次建构〔J〕.档案与建设,2019(1):30-34.

〔6〕汪洁.新时期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8(22):159-160.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EB/OL〕.(2008-08-20)〔20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