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教育资源

高中教育资源范文精选

高中教育资源

高中教育资源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外教育资源;鸟类保护;校本课程

加强学校以外各种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发适合本校学情的特色校本课程,可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拓展学科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兴趣能力[1]。我校生物学组以保护湿地鸟类震旦鸦雀为主线开发了“鸦雀有声———讲述上海湿地的故事”校本课程。

1实施方案

震旦鸦雀是中国的珍稀鸟种。古印度称中华大地为“震旦”,而该鸟的第一个标本采集地在中国,故定名:震旦鸦雀。由于它们的生活空间仅限于芦苇荡中,且数量过于稀少,人们常常叹之为“鸟中大熊猫”。在上海,震旦鸦雀隐居在各处的芦苇荡中。结合沪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教师可将室内教学内容集中在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上海故事”和“生态万象”的两个展区,户外实践活动可选在崇明东滩鸟类部级自然保护区和杨浦新江湾城生态走廊中开展。同时,需要针对上述学习实践内容设计符合学情的“学习单”,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2]。上海自然博物馆除实体场馆资源外,还有一套以导览和教育为主要功能的网上博物馆应用系统,线上资源丰富多彩。在信息化背景下,既丰富了馆校合作的活动形式,又拓展了教育活动的空间。该校本课程的第1—2课时:观看上海自然博物馆线上资源“中国珍稀物种系列纪录片———震旦鸦雀”。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震旦鸦雀翼、喙和尾羽等形态结构是如何与功能相适应的,目前震旦鸦雀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上海的芦苇荡的分布与现状等。把学生分成5—6人的学习实践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和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并做好预习。校本课程的第3—8课时是让学生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内开展探究实践活动的阶段;第9—12课时是带领学生在新江湾城生态走廊进行实地观察和探究活动;第13—16课时是组织学生在崇明东滩鸟类部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走访调查和探究活动。

1.1学习种群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种群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节,是教材选修2中第1章第1节的内容。教师可通过在“学习单”中引导学生分析影响震旦鸦雀生存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形成进化与适应的生命观念。可带领学生进入“上海故事”展区,利用展区“泥畔天堂”中大量的标本、模型、电子讲解和展板等资源,来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该学习单包括6部分学习:①找出所有的震旦鸦雀。通常将栖息在东滩的全部震旦鸦雀个体称为一个震旦鸦雀种群,请尝试为种群下定义,培养归纳与概括的学习能力;②至少找出并写下8个物种的种群,加深对种群概念的认识;③请比较震旦鸦雀和东方大苇莺种群的大小,用何指标表示种群大小呢?引导认识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④如果要对震旦鸦雀进行种群密度的估测,用什么方法呢?如果是在芦苇荡中进行种群密度的估测,用什么方法?引导区分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⑤芦苇荡中的震旦鸦雀种群是如何维持种群密度稳定的呢?引导运用种群的基本特征指导和解决实际的生物学问题;⑥找一找影响震旦鸦雀生存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震旦鸦雀生存的。

1.2学习群落是多物种种群形成的复杂空间结构

“群落是多物种种群形成的复杂空间结构”一节,是教材选修2中第1章第3节的内容。教师可通过在“学习单”中引导学生分析群落中各物种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生命意识。可带领学生进入“上海故事”展区和“生态万象”展区,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单”问题,基于“泥畔天堂”“走进非洲”和“极地探索”的标本、模型等资源,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性学习活动。该学习单包括7部分学习:①在“泥畔天堂”中既有水生生物又有陆生生物,一起构成湿地生物群落,请概括出群落的定义,引导认识群落是由多个物种种群组成的有机整体,提高归纳与概括的能力;②在湿地生物群落中,震旦鸦雀的栖息地在哪里,湿地中的其他各物种种群分布有什么特点?引导比较水域、光滩和海三棱藨草带及芦苇带这四段生境中的各种生物与生存环境的差异,认识环境和生物之间的关系均影响生物的分布;③比较“泥畔天堂”中的湿地生物群落与任务单中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照片的生物群落有什么差异?引导分析两种湿地生物群落差异的原因,认识群落中物种的分布受环境因子的限制,群落的组成和结构随环境条件的差异相应地存在规律性变化;④观察“走进非洲”“极地探索”展区,比较湿地生物群落、草原生物群落和极地生物群落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除物种组成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衡量、比较不同群落的特征?在影响群落组成的环境因子中,哪一种环境因子影响最大?引导归纳物种丰富度的概念,以及分析判断气候是影响群落组成的最重要影响因子;⑤在湿地生物群落中,震旦鸦雀与芦苇、昆虫和其他鸟类等不同种生物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在非洲草原生物群落中的不同种生物之间具有什么关系?请分别举例说明并归纳概括,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阐释群落中不同的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种间竞争、寄生和共生;⑥观察并解释震旦鸦雀在芦苇荡的主要活动空间以及原因,概述湿地生物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分层现象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群落的垂直结构,分析总结垂直结构是群落中各种群之间以及种群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⑦观看任务单中拍摄于东滩芦苇荡在水平方向上形成的斑块状镶嵌结构远景的照片,分析群落出现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现象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总结水平结构是多种环境因子的不均匀性导致的。

1.3学习生态系统各组分紧密联系成一体

“生态系统各组分紧密联系成一体”的一节,是教材选修2中第2章第1节的内容。教师可带领学生进入“上海故事”“生态万象”展区,引导学生围绕“学习单”的问题,利用展区“泥畔天堂”“自然之窗”的标本、模型、电子讲解和展板等资源,通过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该学习单包括7部分学习:①上述各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什么?生物与生存环境具有怎样的关系?请为生态系统下一个定义。引导认识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决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②尝试为上述生态系统分类。引导学生认识包含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等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包含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等人工生态系统,培养归纳与分类的能力。③将震旦鸦雀所在的湿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与对应的生物进行连线。引导比较三者差异,认识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组成,生物群落与非生物因素紧密联系形成具有整体性的生态系统。④根据震旦鸦雀的食性和天敌等因素,写出一条包含震旦鸦雀的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并标出震旦鸦雀属于第几营养级,引导认识食物链和营养级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⑤在学习④包含震旦鸦雀的食物链基础上,画出“泥畔天堂”中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引导认识食物网的概念和特点,以及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性。⑥通过“互花米草对崇明东滩近海生境的影响”展板,尝试推测学习⑤的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如果互花米草的生物入侵未得到有效控制,将对震旦鸦雀的种群密度产生怎样的影响,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将发生什么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到外来入侵物种对本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稳定产生的破坏性,树立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和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意识。⑦将湿地生态系统与深海热液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以及食物网分别作对比,引导学生运用进化与适应观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以及食物网的复杂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1.4拓展学习的空间

“调查城市常见鸟类生态位”一节,是教材选修2中第1章第3节的探究活动。杨浦区新江湾城生态走廊是上海市首块试点综合生态养护的公共绿地,动植物种类丰富,环境适宜,吸引大量鸟类来此栖息觅食。教师可通过在“学习单”中引导学生基于生物学的事实和证据,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和规律。该学习单包括两部分学习:①分别观察黑水鸡和白头鹎的栖息环境中还有哪些生物种群?黑水鸡和白头鹎栖息地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有何特点?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有哪些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引导学生基于实例认识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②设计黑水鸡和白头鹎生态位信息表,观察并记录栖息地和食物两个维度的生态位信息,注意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引导比较两种鸟的生态位差异,从种间关系等角度分析不同鸟类生态位差异对于维持鸟类群落稳定的意义。

1.5开展震旦鸦雀等湿地鸟类的调查研究

“震旦鸦雀等湿地鸟类调查研究”是对探究活动“调查城市常见鸟类生态位”一节的拓展探究。该学习可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崇明东滩鸟类部级自然保护区是上海最大的滩涂湿地,教师可通过“学习单”中引导学生实地走访调查探讨震旦鸦雀引入城市绿地的可行性,形成生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由于东滩湿地环境复杂多变,且震旦鸦雀行踪隐秘,教师需邀请当地鸟类专家共同带队进入保护区芦苇荡中进行调查。学生围绕学习单中的提问,通过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该学习单包括两部分学习:①通过对震旦鸦雀等湿地鸟类的调查研究,了解湿地鸟类的生存现状,从多种角度分析震旦鸦雀引入新江湾城生态走廊的可行性和引入方案,引导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科学全面地分析、探讨生物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②通过实地考察互花米草对震旦鸦雀赖以生存的芦苇荡的影响情况,以及目前治理互花米草取得的方法和成效,提出更多的治理意见,引导学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

2汇总和交流开展宣传环保活动

高中教育资源范文第2篇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这方面工作并没有得到重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充分、不重视、不扎实的现象,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多媒体教学资源未能体现

有效促进功能部分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运用中奉行简单的拿来主义,设计教学课件时基本上靠“拼贴”成品课件,这就导致许多课件在课堂上“水土不服”,无法发挥促进课堂教学的功能。

(二)资源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有些高中语文教师在搜集整理教学资源时渠道较为狭窄,主要是从一些教辅资料中搜集知识点,未能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开展这项工作。还有些教师在教学资源搜集过程中贪大求全,没能突出重点,也没能和学生的学习薄弱环节挂钩,导致所搜集的教学资源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无法满足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

(三)资源未能凸显重点对于教学资源,部分教师重搜集

而轻整理,导致资料如同乱麻一样杂乱无章,也没能针对学生语文学习中的疑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影响了实际运用的成效。

(四)学生能力发展缺乏有效空间

部分语文教师没有将课外活动资源的作用体现出来,甚至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直接略过这一环节,或是仅仅停留于计划环节,没能对语文课堂进行有效延伸,导致这一方面存在空白,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紧扣重点优化整合,充分发挥教学资源辅助教学的功能

(一)尝试自主设计教学课件,增强教学匹配程度

教师应从初始的直接运用教学课件,逐步过渡到自主设计、灵活运用教学课件。这里的重点是要将课件设计与学生感知结合起来,以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深化认识为目标,搜集相应的素材,演示的流程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一点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具有积极的作用。广大教师应充分提高自身有效驾驭信息化教学手段和自主设计教学课件的能力,使语文教学课件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联系得更为紧密,更有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广开教学资源搜集渠道,及时获得优质信息

高中语文教师应以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教学资源的搜集,一方面要从各种教辅资料、教学刊物中搜集有价值的信息,平时也要注重积累,围绕教学难点搜集资料;另一方面,要注重汲取其他学校、其他教师在教学资源整理方面的成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快速有效地搜集各种资源。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发挥网络的作用,通过浏览专门的教学网站,搜集下载各种教学资源,通过这样的综合整理方式获得与教学相关的各类优质资源。

(三)专人整理,便于运用

每位教师都有搜集整理教学资源的义务,但是如果一哄而上,势必耗时费力、效率低下。较为恰当的方式是对目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例如哪些属于文言文的,哪些属于文学常识的,哪些属于阅读理解的,哪些属于基础知识的等,经过分门别类使之形成系统性的教学共享资源。教师还可以进行分工,每个人选取一个方向或一个类别、一个项目进行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然后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另外,教学资源的整理还要突出重点,教师应以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应试要点为方向,整理出一批重量级的教学资源,以便有效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四)发挥课外活动促进功能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挥课外活动资源的作用。课外活动资源是对课堂的有效补充和完善。教师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趣味活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另一方面,还可以指导学生借助课外活动进行互帮互助,从整体上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三、总结

高中教育资源范文第3篇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利用影视资源的缘由

1.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教学资源越丰富,学生就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信息,这种知识量的积攒可以为学生口语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较大的帮助。与传统的教学素材相比,影视资源更加直观、形象,在这种动态影视频的欣赏下,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出现较大的转变。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影视资源的观看与收集,这对于语文教学的有序开展非常有利,教师可以在教学大纲的引导下进行影视资源的删选,通过公共平台进行共享,以此来达到其教学的目的。同时,基于部分古典文学自身存在的难度较大,通过影视资源的观看下可以减少教学中的难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思维能力。

2.影视资源自身具有较大的优势

影视资源是集美术、服装、音乐、历史等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不同人物的诠释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文风貌。受中国传统阶级观念的影响,部分文学作品在词语的组织及语句的选用上较为严谨,与现代人简洁、直接的表达方式有较大的区别,在影视资源的欣赏,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直观的了解到主人翁所处的环境及内心情感的变化,这对于文章主旨的了解及人物角色的分析都非常有利。学生可以在这些影视作品中学会些许为人处世的技巧,重视个人语言组织能力的提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雨巷》的分析来讲,其字面上表达出的是一位孤独的雨中行者,他盼望遇到一位丁香一般的姑娘,但是,通过相关影视作品的鉴赏我们可以发现,其潜在想表达的是革命黑暗时期诗人渴望光明与希望,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内在感情线索的牵引,学生能够对文学作品有更加深层次的了解,逐步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影视资源利用的策略

1.阅读教学中影视资源的利用

语文教学的主线是通过教材中文章的阅读及分析来开展的。因此,学生需要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章大意的分析及结构的划分,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及写作的技巧。但是,受社会环境限制,各时期的文学作品风格各异,相关影视资源的欣赏可以很好的弥补教材的缺陷,通过教学氛围的营造及音乐的渲染,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水平。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呈现了我国古代文人骚客较高的文学水平,与其他文学表现形式有较大的差别,无论是用词还是结构上,其独具一格,寓意深远,因而学生在理解及分析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如司马迁的《鸿门宴》中是这样描绘樊哙不惧生死,于危急中与沛公共同进退,“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学生可以通过字面无法准确的了解到樊哙此时的形象特征,而影视资料的观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在特定的背景下樊哙的心理动向及鸿门宴氛围的紧张。这对于加深学生对鸿门宴的映像及角色分析非常有利。同样,在现代文学的分析及讲解中,其优势也不容小觑,如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孔乙己都极具代表性,因而在这类角色的分析及文章的讲解中可以灵活地运用现有的影视资源。

2.写作教学中影视资源的利用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语文功底及充足的写作素材,对多种文学结构有一个全面的认知,这样才能将多种写作技巧融合起来,创作出优美的文学作品。较为常见的文体类型有说明文、应用文、记叙文等,这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观察习惯,通过生活素材的积累为语文写作提供支持。教师可以通过对部分表述较为清晰、意境优美影视资源的灵活运用给学生写作提供灵感。如央视播出的纪录片《走遍中国》《动物世界》《百家讲坛》等都可以起到借鉴作用,这些纪录片中的配音,镜头的捕捉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从中了解到自身不知道的世界。同时,也可通过对经典影视作品片段的观看了解影视作品传递出的讯息,这些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利。

3.口语教学中影视资源的利用

在观看影视作品后,语文教师可以选出一些学生进行课堂模仿与练习,通过这种课堂表演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学习兴趣。课堂表演要设定好具体时间,在这一时段内,几个学生各自进行表演,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做出一个大致的评价,从而让学生产生竞争心理,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可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影视作品进行续写或改编,然后将续写或改编部分表演出来。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能使学生心情放松,从而轻松地学习。

三、结语

高中教育资源范文第4篇

民族声乐艺术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是在声乐教育课堂上所涉及的歌唱,还包含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民族情感、民族智慧等,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人类发展智慧与创造力的融合。高校是培养国家人才的场所,应该注重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学校设置的专业,要与人类的历史文化相互结合,让学生面向未来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自我。校园的学生年纪大多数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由于从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个阶段他们对于西方社会的文化更加好奇,这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出现传承危机。在这个环节,高校应该把传统民间文化传承的关,向学生教授民间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学习到我国56个民族的文化精华。尤其是在高校声乐教育中更应该注意,民族音乐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高校应该将民间音乐文化资源融入声乐教育中,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和文化。

二、确立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一)确立主体地位

仅凭师生了解程度的加深不能够促进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还需要把民间音乐在高校声乐教育中的地位确立起来。由于民间音乐是小众性的音乐,不想现代流行音乐被大众所知。所以要想将民间音乐融合进入高校声乐教育,就应该确立民间音乐的主体地位。民间音乐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获得的,需要到民间进行收集和归纳汇总,加上后期的编排才能成为民间音乐体系。

(二)邀请民间音乐艺人讲课

民间音乐的地位确立还能够通过邀请音乐艺人来校讲课,民间音乐艺人的授课方式与教师不同,由于民间音乐是他们擅长的领域,在讲授的过程中能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到民间音乐的内在精髓。通过民间音乐艺人的专业讲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明白,声乐课程可以将民间传统文化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民间音乐文化的认识,也有助于我国民间音乐在现代社会的传播。所以通过邀请民间音乐艺人来高校讲课这样的形式能加强民间音乐在高校中的地位。

三、改革课程体系,突出民族特点

(一)重视课堂体系改革

民族音乐的形成跟社会文化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高校声乐教育的目的是传播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所以强调民族音乐能够建立起独特的音乐体系,建立多元的音乐课程,为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建立基础。由于目前高校的声乐教育中充斥着西方教育的元素,因此民间音乐资源的比例非常少,这就使得高校声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受到阻碍。因此改革课程体系刻不容缓。

(二)体现民族特色

所以,在高校的声乐教育中,就必须强调学校与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注重课程体系的改革,突出民族音乐在声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民族音乐,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将民族音乐资源融入高校声乐教育事业中,并逐步成为主体音乐。可以通过不断改进声乐教材、设置民族音乐课程等方式来实现;另外还需要增加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加入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内容,加深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了解。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加深以及素质教育的提出,教师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声乐教育中也是如此,激发了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更加主动积极地进入学习中。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加深入地理解声乐艺术。提高学生对于民间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能够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首先,通过在教学课堂上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在欣赏民族器乐曲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演奏的神情、动作和表情感受乐器演奏时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接招与同学交流自己所感受到的情感,并且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解决,不能解决的交给老师,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其次,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反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评价和反馈,在民族音乐的学习中也是如此。

(二)及时评价与反馈

学生掌握了音乐知识或者提出一些新颖的问题,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给学生鼓励和建议,这样学生能够感觉到自己学习的方向是否正确,能够激发自身学习的动力。可以在欣赏民族乐曲时,针对每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都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并且在评价的过程中点到为止,不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将问题完全说透,给学生遗留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己不断地去探索。

五、结语

高中教育资源范文第5篇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这方面工作并没有得到重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充分、不重视、不扎实的现象,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多媒体教学资源未能体现有效促进功能部分

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运用中奉行简单的拿来主义,设计教学课件时基本上靠“拼贴”成品课件,这就导致许多课件在课堂上“水土不服”,无法发挥促进课堂教学的功能。

(二)资源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有些高中语文教师在搜集整理教学资源时渠道较为狭窄,主要是从一些教辅资料中搜集知识点,未能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开展这项工作。还有些教师在教学资源搜集过程中贪大求全,没能突出重点,也没能和学生的学习薄弱环节挂钩,导致所搜集的教学资源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无法满足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

(三)资源未能凸显重点对于教学资源

部分教师重搜集而轻整理,导致资料如同乱麻一样杂乱无章,也没能针对学生语文学习中的疑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影响了实际运用的成效。

(四)学生能力发展缺乏有效空间

部分语文教师没有将课外活动资源的作用体现出来,甚至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直接略过这一环节,或是仅仅停留于计划环节,没能对语文课堂进行有效延伸,导致这一方面存在空白,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紧扣重点优化整合,充分发挥教学资源辅助教学的功能

(一)尝试自主设计教学课件,增强教学匹配程度

教师应从初始的直接运用教学课件,逐步过渡到自主设计、灵活运用教学课件。这里的重点是要将课件设计与学生感知结合起来,以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深化认识为目标,搜集相应的素材,演示的流程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一点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具有积极的作用。广大教师应充分提高自身有效驾驭信息化教学手段和自主设计教学课件的能力,使语文教学课件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联系得更为紧密,更有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广开教学资源搜集渠道,及时获得优质信息

高中语文教师应以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教学资源的搜集,一方面要从各种教辅资料、教学刊物中搜集有价值的信息,平时也要注重积累,围绕教学难点搜集资料;另一方面,要注重汲取其他学校、其他教师在教学资源整理方面的成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快速有效地搜集各种资源。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发挥网络的作用,通过浏览专门的教学网站,搜集下载各种教学资源,通过这样的综合整理方式获得与教学相关的各类优质资源。

(三)专人整理,便于运用

每位教师都有搜集整理教学资源的义务,但是如果一哄而上,势必耗时费力、效率低下。较为恰当的方式是对目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例如哪些属于文言文的,哪些属于文学常识的,哪些属于阅读理解的,哪些属于基础知识的等,经过分门别类使之形成系统性的教学共享资源。教师还可以进行分工,每个人选取一个方向或一个类别、一个项目进行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然后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另外,教学资源的整理还要突出重点,教师应以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应试要点为方向,整理出一批重量级的教学资源,以便有效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四)发挥课外活动促进功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