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范文精选

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改变;兴趣;生活

新课改之下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来完全取代旧有的模式,因而在其中必然的会有一个冲突和调节适应的过程。同时,由于具体情况的差异,实现新课改目标的具体操作也会遇到不同的阻碍。因而在实践过程之中,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下面是我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一点看法。

1作为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转变教学思维,创新教学策略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师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角色,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当今时代,教师的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多学习多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观念。

1.1教学活动的进行要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目的。

学生的学习表现可以直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要进行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为主体的地位,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1.2有效性教学。

新课标理念之一要求鼓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那么现在课堂教学的目标不应该只是考试,不应该把学生培养成考试的机器,教学目标应该是丰富的、多元的。要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会质疑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问题的答案也具有开放性。如:硫氰化钾溶液和氯化铁溶液混合,溶液显红色。向该混合液中,滴加氯水后,原混合液红色褪去。提出问题:混合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什么?假设与猜想:①氯水中的次氯酸将Fe3+氧化到更高价态;②氯水中的次氯酸氧化了SCN-。实验探究: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恢复红色。若恢复红色,猜想②正确;若不恢复红色,猜想①正确。或者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观察溶液是否恢复红色。若恢复红色,猜想①正确;若不恢复红色,猜想②正确。这样做就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彰显,同时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学生和教师的价值得以实现。

2吸取传统化教学的长处,发挥现代化教学的优势

在传统的教学目标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对于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当然,这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化学知识,教师会组织和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和巩固,总是认为学生做对题了,化学就学好了。但是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熟能生厌”的厌烦心理,使得学生对于化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主动性。这样,教师就会教得很辛苦,课堂氛围也会毫无生气,自然教学的有效性更是无从谈起,久而久之,课堂教学就形成了一种教师疲累、学生厌倦的恶性循环。这自然就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如果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这样做,可能就事半功倍。

2.1构建化学教学情境,实施情境导入法:

问题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问题情境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创设的问题情境一般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如在进行原电池的教学时可以创设以下问题情境:轮船在海中航行时,为什么要在船底焊接锌板;实验室在制取氢气时,为什么选用粗锌与稀硫酸反应,而不选用纯锌等。

2.2做好化学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与失败,体验其中的乐趣。如:“吹气生火实验”。取适量的过氧化钠粉末,放入疏松的棉花中,用导管向棉花中吹气,棉花会燃烧起来。原因分析:过氧化钠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产生氧气,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棉花燃烧起来。

2.3鼓励参与生活: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生活化探究教学,对源于生活的问题探究得出结论后,最终要回归生活,运用于生活,提高参与生活的能力。如学习了胶体,学生就知道为什么钢笔不能混用不同的墨水;学习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后,学生就知道“雷雨发庄稼”的原理;学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后,学生就知道菜刀如何防锈。如学习完二氧化硫有关性质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我国为什么以硫酸型酸雨为主,自然界硫酸型是如何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复杂的化学知识和身边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对生活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掌握书本知识,实现学科知识的落实。如学习化学电源时,让学生到社会上调查生活中常见化学电源,研究电池的材料、原理、类型;学习金属腐蚀时,让学生观察自行车、护栏、铝合金生锈等,进行调查分析,做到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想要真正学好一样东西,兴趣往往是关键的因素.有了兴趣之后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不用别人驱使,自己投入地探究思考,收获知识的同时还能感到满满的成就感.这才是学习最好的状态,所以我们在高中化学课堂上,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机,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实验法,质疑解惑法,化学竞赛,开展化学课外活动等。

4总结

总之,新课改之下化学课程有了一个质的改变,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欲望。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努力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和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扩展知识方面的全方位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献斌,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浅谈.

[2]王建立,关于教学目标的思考.

高中化学范文第2篇

一、依纲扣本,狠抓双基,构建知识网络。

认真分析2002年以来的理综高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化学试题紧依中学教学大纲,遵循考试说明,立足课本,非常重视对考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难题比例很小,学科间综合题很少。因此,在近年高考中,凡是基础扎实,思维灵活,答题规范的考生,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基础复习阶段,务必做到抓纲务本,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做到有序储存,灵活应用,从而使双基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做到“三研”,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

在每章节复习前,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章节的主干知识是什么,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研究考纲,明确高考考什么,考到什么层次,是要求了解,还是要求理解掌握,还是要求达到熟练运用;研究考题,明确高考是如何考查这些主干知识的。并要将这些信息明白地告诉学生,让学生在复习本章节时能做到心中有数,脉络清楚。

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克服死记硬背。

化学知识碎、散、繁、多,记忆量很大,好多学生在复习时一味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其结果收效甚微,为此,教师应改变以往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倾向,在教授每一个知识点时,教师应尽可能地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过程上,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思维得到训练,既巩固了基础,又提高了能力。这样的教学,就能使学生将一个个知识点有序地“嫁接”到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链条上,进而靠逻辑推理来掌握知识,不再仅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好多学生在高考复习中感到:好多知识自己确实记下了,但到考试时却用不上。究其原因,我认为就是我们“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现状造成的,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和智力的内在联系,学生并没有把课本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所以就不可能在实际运用中将知识“活化”。

3、纵横串联,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知识结构把它联系起来,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在高考复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对主干知识脉络清楚,做到有序储存,这是高考复习应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首先引导学生对单元主干知识作纵向联系,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勾勒出“单元知识网络图”,这样,通过单元复习,就可以将厚书读薄(一个单元知识仅仅是一张卡片),如学完电离平衡一章后,可引导学生得出如下图表: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引导学生依据“一表两线”来构建单元知识网络,“一表”即元素周期表,它反应了同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似性及递变规律;“两线”中一条线是教材中单元知识主线,一般来说,对于非金属元素而言,教材是以单质为“龙头”,按照无氧酸盐--无氧酸(氢化物)――单质――氧化物――含氧酸――含氧酸盐的顺序来展现的,对于金属元素则是单质――氧化物――碱――盐;另一条线则是同一物质的因果线索,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制法、保存、用途、存在等。依据“一表两线”,便可揭示元素化合物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元素族知识“连线结网”,使之系统化,条理化。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通过研究各官能团的主要性质(断键方式及连接顺序),就能很好地把握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进而绘出有机网络图:

其次,还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章节的相关知识作横向联系,设立“小专题”,进行归纳总结,使贯穿在不同章节的零散知识得以整理。如学完了有机化学,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置问题并对零散的相关知识作专题归纳:如中学化学中,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的物质有哪些?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各有几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如何?有机化合物中,哪些物质可以和银氨溶液及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常用来鉴别有机物的化学试剂一般有哪些?在中学化学中,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哪些?你能否发现水解反应有何特点?在中学化学中,哪些物质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哪些物质可以使溴水褪色?等等。

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经过示范教给学生方法后,就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网,决不能轻易包办代替,把现成结论给予学生,造成消化不良。

4、教给学生记忆方法,让学生克服遗忘。

一切思维是从记忆开始的。学生如果不能准确而持久地记下所复习过的双基知识,那么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便成为一句空话。为此,在化学复习中就一定要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明确每天的记忆内容,并加强督促和检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理得清,记得牢。在教学中,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给学生介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让学生明白遗忘发展规律,增强记忆复习的自觉性。其次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发展规律,要求学生制定周密计划(近期、中期、远期),合理复习,强化记忆。务必做到:(1)对当天所学内容及时复习,及时巩固;(2)按照遗忘规律,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对同一内容,复习时间的分配应由多到少,而复习的间隔时间分配宜由短到长),多次循环复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保持长久记忆;(3)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变换多种复习方法(如尝试回忆、求同求异比较、典型题练习等),提高记忆效率。让学生坚持这样做,定会收到“滚雪球”式的复习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不会“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对增强学生高考复习的自信心很有好处。

二、深研考题,确立专题,力求各个击破。

在基础复习完成后,就应该在深入研究近年高考试题的基础上,打破原教材的编排,选择教材中基础的、核心的知识内容,确立专题,目的在于深化双基,进一步梳理知识结构,强调和突出重点,解决基本思想和方法的落实,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根据历年高考试题热点及化学教材体系中的重点,我认为可以确立以下专题:(1)高考热点选择题,主要包括:与NA有关的计算及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不用试剂或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排队;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反应热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溶液PH计算及判断;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晶体结构及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及勒沙特列原理的应用;电化学知识;计算型选择题。(2)无机推断。(3)有机合成及推断;(4)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验方案的选择、评价等。

专题确立后,选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所选试题要凸现教材主干知识,精选试题,防止题海战,最好能选择考纲中的题型示例及历年高考试题。训练时,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体验解题过程,体验双基知识的灵活应用;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尽管高考综合题高于课本,但都源于课本,消除对高考试题的恐惧感。讲评时,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再现;注重化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同时教师要借题发挥,多方发散,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联,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及多题一解训练,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并要做好分类指导,使学生能对错题进行综合分析,归类整理。

总之,通过专题复习,要力求使学生做到“五个转化”,即从单一到综合;从分割到整体;从记忆到应用;从慢速模仿到快速灵活;从纵向知识到横向方法。

高中化学范文第3篇

组现在一共有7人(五男两女)感觉最深的高中化学组的人虽然人不多,但都是精华,也许是理科中选择化学的人一般都认为不是很聪明,所以我就用加倍的努力来弥补,不露山不露水,都只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那一份工作。尤其是组的那些男教师哪个不是工作中一把好手,家又是一个个模范丈夫。勤奋、刻苦是组的一个特点,也正是这一特点,一直以来我化学组在历年的高考中,可以说为玉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陈国兴主任连续几年的高考效果有目共睹,今年也是第四次带高三,今年不好说,但前面三次我所带的班的高考成果在同类学校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记得刚到XX中学的时候,老教研员过龙南老师就向我介绍说:XX化学组的实力要比XX强(当时除了三所重点以外,XX是第二层次的现在新上任的教研员XX老师第一次到XX来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王明局长向他介绍说XX高中化学组在XX区是个实力很强的组。知道这些成果的肯定与我组两位前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尤其XX老师连续几年高三所创下的成果,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教学惯例管理上,也是一丝不苟得在执行学校的要求,每年学期初都会详细的制定工作计划,每学期总要安排组员根据不同课型开讨论课,希望在各种课型上都有突破。备课组活动主要讨论的每一节课知识点的最佳切入点,以期每一节都让学生有所得,希望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也在探索怎样把化学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也尽量做到寓教于乐,XX老师的课幽默风趣可是有名的希望让学生对我这门课发自内心的喜欢,从学生对我化学老师的满意水平和近两年选修化学的学生人数上看,正在一步步走向胜利。

教科研方面,组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实验见长,没有实验就没有化学”始终来记这一点,组的课题研究就是实验探究模式”希望运用实验来体现新教材的教学理念。组彭辉老师还写了一篇关于自制实验仪器的文章,发表在中国化学协会中心刊物《化学教育》上,每年的高二化学实验会考都得到上级的肯定。现在陈波等年青老师又在多媒体上开辟新天地,让一些在课堂上无法操作的实验(如一些有毒实验和微观世界的实验等)都设计成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也养成学化学的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自编随堂配套习题上,组也是启动比较早的上学期期初就制定了教研组计划,高一年级开始建立试题库,不再用现成的利息参考书,准备三年完善。现在经过一年高一年级四位老师的辛苦努力,高一年级的习题库已基本成型,接下来我准备是高二和高三了这样一来我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分层次设计习题,让每个学生都吃饱。

这几年中,组的每个人都在不时的完善自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篇《XX实验探究》无锡市化学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得两等奖,今年又有两篇已被省级刊物录用,即将刊出。彭辉老师去年获得镇先进。吴伟新老师去年获得区嘉奖,还在今年的惠山区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得两等奖,所写论文在竞赛中获得三等奖。XX老师撰写的教学设计也在区获奖。XX老师去年被评为XX区首批教学能手。XX老师今年考取了北师大在职研究生。

高中化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以生为本;课程思政;爱国情怀;思政育人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在2003版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教育的关注点分布于知识、能力、品德等各个方面。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但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1]。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不但可以丰富课程内容,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改革,而且还可以提高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打下坚实的基础。

1高中化学课程思政现状分析

本团队抽取了河北承德的4所高中的300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对2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了访谈。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和教师的访谈结果,总结了高中化学课程思政现状。1)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程度不够。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目前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实施得热火朝天,但是在高中教学中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调查中发现部分高中化学教师认为当前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高考,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讲授一些高考热点相关知识,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设计思政元素,从学生短期的发展来看,这样的教育确实很有效,但是从学生长远的发展来看,培养一个具有爱国情怀,三观正确的德才兼备青年需要各个任课教师的努力,所以化学课程教学中渗透一些思政元素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2-3]。2)课程和思政“两张皮”问题比较严重。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一直都是同向同行,应该是相互融合的关系,很多教师单纯在公开课或者讲课比赛中,为了课程思政而思政,而不是把思政元素融合到知识点中,这样的情况学生听起来显得有点“假”,教学效果并不好。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生喜欢在化学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比如化学史、环境保护、节约意识、辩证思维等,学生觉得这样不但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无形中还学习很多德育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养[4]。

2高中化学课程思政原则

依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化学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情分析,高中化学课程思政过程中需要坚持以生为本、遵循实事和问题引导三原则,三原则是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三原则和课程思政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用图1诠释。1)以生为本。高中化学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也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能动摇。这就需要课堂教学前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分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思政目标,最后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2)遵循事实。课程思政需要教师从教材内容出发,融入恰当的思政元素,进行合理的课程思政设计。切记离开教材内容的思政,这样不但远离了课程思政的初衷,而且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好。3)问题引导。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多提出问题,再自己解决问题,在引导中加入一些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样不但增加了师生互动环节,丰富了课程内容,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3高中化学课程思政具体案例

高中化学作为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知识点与工业生产以及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知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搭载情境,融入思政元素,实现思政育人的教学目标,具体实施过程见图2。针对高中化学部分教学内容我们设计了课程思政,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思政案例和思政目标。笔者以高中化学必修课《氯气的性质》这节课为具体的课程思政应用案例,教学设计过程见表2。

4结论

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真正做到教学目标和思政内容紧密融合,还需要广大化学教师一起努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我们一直在路上。通过不断优化的石油化工虚拟仿真资源,可以极大地助力学校师生的创新。

5结束语

职业本科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迈向复兴,技术创新已是职业能力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石油化工虚拟仿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极大促进职业本科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董馨,况媛媛,李春燕,等.创新创业培养模式下中药学类专业仪器分析教学改革与实践[J].疾病监测与控制,2022(3):246-248,252.

[2]屈茹,卢润,刘学甫.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2(4):84-86.

高中化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导入策略

初中化学教材与高中教材相比容易一些,对学生掌握知识点的要求会较低,两者在学习方式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存在一定难度。同时,初中升入高中中间会经过暑假,暑假期间学生长时间不学习,会逐渐遗忘初中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在刚进入高中时无法快速调整学习状态。另外,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与初中有所不同,教师的讲课方式也会有一定差异,刚开始上课时师生之间都不了解,教师也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所以最初学生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所以,本文主要对高中化学导入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有效解决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问题。

一、教材之间存在衔接障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教育部对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教学要求和难度也大幅度降低,从而也导致学生的化学基础比较薄弱。而高中的化学学习与初中大不相同,高中化学十分重视基础知识,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高中化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对化学有初步的了解,同时也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它的范围比初中化学要广,许多初中教材没有要求掌握的知识,在高中教材中则被视为已经学过的知识,这也极大程度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的学习量也让他们对高中化学产生恐惧[1]。

二、学习方式的差异导致衔接障碍

学习方式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能表现出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各项特征,比如探索性、自主性以及创新性等,主要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弱,大都是在教师的督促下完成学习任务。当初中毕业进入假期,他们便从紧张的学习状态中走出来,变的放松,对学习也没有了警惕性。初中化学课堂上大都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实践较少,因此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性较弱,而高中的化学知识大都以自主探究为主,多数知识点需要学生自己思考研究,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与此同时,在高中阶段小组学习也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在初中课堂上大家都很难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所以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需要克服的一点[2]。

三、教学方法导致的衔接障碍

在初中教学中,教师主要以升学率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所以讲课内容大都是以考点为主,从而导致忽视了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当高中老师进行教学衔接时,学生的基础薄弱、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教师对学生也没有进行深入了解,更何况与初中化学知识相比,高中化学难度高、内容繁琐,在最初的学习中会让学生感觉到压迫感,从而使学生丧失信心。所以在高中最初的学习阶段,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帮助学生补习前期的基础知识,从而使教学方法的实施处于被动状态。与此同时,初中化学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记忆,而高中化学则注重知识的理解。与初中化学不同的是,高中化学重视知识的探究,如果按照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会很难理解,这样教师在后期的教学中压力会比较大[3]。

四、高中化学导入教学策略研究

面对初高中教学衔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果想要学生快速适应新的角色,顺利度过初高中的过渡期,教师则应该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探索新的高中化学导入教学策略。

1.掌握初高中内容衔接点

学生中考结束会有较长的假期,大多数学生在假期期间会遗忘部分所学知识,同时,初中有些知识教师也没有进行详细的解释,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就应该做好复习工作,带领学生回顾前期所学内容,为后期学习打下基础。而这也就需要高中教师加强对初中教材的研究,对教材中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一个知识框架,找好初高中教材的衔接点,需要补充的内容教师要做好标记。有些教师则会在学生刚入学时进行摸底测试,以便了解学生对初中化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从而知道每个学生的化学基础,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教材衔接点。在课堂导入时,将旧知识导入到新知识中也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对旧知识进行了巩固[4]。

2.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高中学习重在方法。初中化学主要学习基本的化学原理和化学反应,高中化学则是对化学原理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强调化学的根源。所以在课堂导入中,教师要改变学生学习化学的思路,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思路,根据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化学的学习技巧,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再存在恐惧感,有效减轻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探究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时,教师便可根据钠、镁、铝、锌、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教学,而在学习性质时可通过对比、归纳、递推等方式进行总结,再从化学反应的原理进行探究,从而加强对化学性质的了解和学习。

3.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自身因素存在差异,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大不相同。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在导入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式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要设计不同的问题,关注到所有学生的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境教学,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化学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

4.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探索实际情境中出现的问题,并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自行展开讨论,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让学生在自己探究化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真正了解化学,意识到化学的重要性,从生活中学习化学、了解化学、感受化学,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知识探索能力,为学生后期的化学学习打下牢固基础。

五、结语

初高中教学衔接的主要目的是让高一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节奏,帮助学生快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初高中教学衔接是初中化学教师和高中化学教师的共同任务,所以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仅仅以考试为主,应该重视学生后期的化学学习。高中化学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初中化学教学的了解,所以初高中教学衔接也需要初高中教师进行交流与磨合,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够快速找到教材衔接点。高中教师可以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使学生能够快速投入到高中化学学习中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高中三年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守霞.基于初中物理教学角度下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闫赛楠.乌鲁木齐市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

[3]沈益波.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衔接的分析及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4]陈晓敏.基于初高中衔接的化学教师教学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