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学科知识

地理学科知识范文精选

地理学科知识

地理学科知识范文第1篇

【正文】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意蕴深邃,风格朴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20多年来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给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变革。从这一理论形成以来、特别是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召开以来,理论界对其在内容上的丰富性,思想上的创新性、深刻性和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已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和卓有成效的探讨。相比之下,关于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科学价值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的研究却较薄弱。本文拟就此提出如下概略性意见,供学界同仁指正。

一、邓小平经济理论初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规律

举凡社会科学,无不是以揭示其特定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为己任的。如果说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和成功之处在于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时代眼光回答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那么,作为它一个重要部分的邓小平经济理论,其首要的科学价值也在于比较系统地初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规律。

通观邓小平关于经济问题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在研究和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问题时,总是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符合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坚持以富民为目的,在各种建设与发展问题中抓住生产力发展这个决定性问题,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关联和互动中探求发展的动力与机制,从发展的目标与阶段、速度与效益、产业关联、科技与经济等诸方面的关系上疏理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和指导方针,从而成功地解决了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出发点上,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建设与发展道路。我国最大的实际和最基本的国情是,现在还处在并将长时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是说,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逐步摆脱不发达,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至少需要100年。在我国,搞经济建设,求经济发展,必须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和最基本的国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也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经验。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地位上,坚持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改善人民生活,增强综合国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要求生产力要有更快更好地发展。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扭住这个中心不放。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度保证与目标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两条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应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调节手段上,认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要坚持经济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加强宏观调控,把发挥市场经济作用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结合起来。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外部条件上,主张走开放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对外开放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要办好经济特区,使其成为引进国外技术、管理、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改革的窗口。

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与方针上,要实行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第一步,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暖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要突出重点,带动全面,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依靠科技教育发展经济。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在经济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上,既要突出和保证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又要坚持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经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同步前进。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经济建设与发展有一定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政治环境。

总起来看,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方向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发展过程与最终目的的统一,贯穿和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要求。

由于上述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解决,就使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呈现为一个建立在生产力的解放发展基础上的,具有一系列符合中国特定国情、反映时代特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机制做保证,其基本运动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客观历史过程。这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就不再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单纯依照领导人物的主观判断随意运作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发展由此被置于坚实的基础——具有客观运行规律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基础——之上。

由邓小平经济理论所初步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规律的正确性,已经和正在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实践所证明。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不仅解决了普遍贫穷问题,而且基本实现了从暖饱到小康的跨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具有历史创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之所以如此,就因为邓小平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航船导入了正途,引导中国人民在经济建设与发展中找到了规律,获得了较多的自由。

二、邓小平经济理论为正确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提供了认识坐标

社会主义由理论向实践的跨越,从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迄今,已有80多年历史。在这期间,社会主义既经历了二战后由一国变为多国的大发展,也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造成的大面积倾覆,更出现了自80年代以来有12亿人口的社会主义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历史景观。80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原因很多,经济没搞好是一个重要原因。经济是基础。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的路子是否对头,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国运的盛衰。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认真加以总结,对于更清醒地选择建设道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在21世纪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以什么为认识坐标?像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之类的“新思维”当然不行,单纯从马、恩的本本出发也不行。正确的选择只能是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邓小平经济理论作为价值判断坐标。邓小平经济理论是20多年来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的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经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理论。只有以这个理论作为判断成败得失的标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以邓小平经济理论为指导,分析80年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起码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搞经济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真理。首先在于它提供了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基本点就是邓小平同志一再倡导和坚持的实事求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上,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列宁是一位善于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的伟大革命家。但在十月革命后领导俄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也曾有过正反两方面经济教训。他曾先后领导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前者虽然适应了战争的需要,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但在经济上包含着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过早搞共产主义式分配等因素,脱离了俄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情,因而不完全成功。后者则强调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自由贸易,调动农民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比较符合俄国国情,因而取得了成功。邓小平在谈到20多年来中国经济建设成就时明确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1]

其次,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起来之后,必须迅速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始终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生产力均有迅速和巨大的发展。但有两种情况的出现曾严重影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导致“中心”错位。一是大搞阶级斗争。斯大林曾于1937年后提出“阶级斗争尖锐化”,大搞党内清洗。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进而导致“”十年动乱。二是生产关系剧烈变动和升级,追求一大二公三高,急于向发达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过渡。结果,贻误了经济建设,没有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只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能以别的什么为中心;只能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而不能以其他来代替这个根本任务。

第三,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认为,商品经济是与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消亡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商品经济就会消亡。实践已经证明,这种认识不符合社会生活发展的实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表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因此,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武器、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武器,而不是祸害。

第四,社会主义经济应当走开放发展之路。社会主义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在同资本主义的合作、竞争和斗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否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在同资本主义做斗争的同时,加强同资本主义的合作和竞争,走开放发展之路,是关系社会主义经济能否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经济国际化和知识经济、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开放发展更是必然趋势。在这个问题上,斯大林在战后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数依赖“经互会”搞内部交流,中国一段时间内不能正确处理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关系,批“洋奴哲学”。这都助长了孤立主义,影响了经济素质提高和经济高速成长。教训是深刻的。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大力倡导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强国之路。证明了开放发展之路不是可走可不走的问题,而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五,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战略,切实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处理好重大比例关系。社会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起点普遍较低,革命胜利后,出于各方面的需要,大都执行了一种以赶超发达国家为目标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这种战略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有其积极的作用。但不分条件地长时间执行这一战略,则造成了许多重大经济关系的失衡。主要是:过分注重生产资料生产;忽视生活资料生产;积累率过高,积累与消费失衡;经济发展的速度高,效益差,人民得实惠不多;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基础不牢。以苏联为例,1953年(斯大林逝世)与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比,生产资料工业生产增长了45.5倍,消费资料工业增长了7.8倍,农业增长了0.46倍。农、轻、重增长速度之比为1∶17∶99。粮食产量1953年还比1913年减少了350吨[2]。此后苏联虽然在农业发展上着力不少,但成效一直很差,为了同美国争霸世界,以军工为龙头的重工业比例一居高不下。在这个方面,中国在建国后的前30年中也有很深的教训。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制定了分三步走、用100年时间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在经济工作中既强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始终坚持速度、效益、质量的统一,坚持以富民为目标;既强调发展新兴产业,科技先导,又不放松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说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处理好重大的比例关系,把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搞对头。否则,则欲速不达,事倍功半。

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归结起来,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和建设方向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和时代眼光,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抓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指明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目的,从而廓清了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种种谬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认识。在这一新的认识指导下,邓小平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观点,大胆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其中的根本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通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

这样,邓小平就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出发,以实践为依据,成功地总结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主义世纪发展的基本经验教训,并初步作出了系统、科学的回答。

三、邓小平经济理论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发展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在发展。邓小平经济理论作为成功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初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理论,同时也就必然成为能够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未来实践发展指明基本方向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一再庄严宣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充分表明了,在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将长期坚持邓小平经济理论指导的决心和必然性。

鉴于邓小平经济理论还在发展中,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都会有变化,在考察邓小平经济理论对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导意义时,应着重从更具一般意义的理论层面上加以把握,既要坚持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具体理论观点,更要坚持其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把握其精髓。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国情特点的经济建设道路。在这个前提下,还应遵循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指导,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如下重大关系。

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尤其是在初级阶段,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现代化就是最大的政治。经济上去了,一切经济社会问题会迎刃而解。但要牢记,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民的利益,发展人民的利益,达到共同富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或如马克思所说,是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发展由贫穷——温饱——小康——富裕,进而达到全面、自由发展状态,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这个进程的基础是经济发展,核心是人的发展。必须把两者统一起来,使人的发展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使经济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

发展生产力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抓住不放。但是任何生产都是在一定生产关系条件下的生产。当着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需要时,这种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这就需要变革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所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又要坚持改革,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既不能脱离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需要任意提高、随意变革生产关系,也不能固守已经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生产关系不变。要善于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合理调节,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经济制度完善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必须坚持,不能动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长期稳定。但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体实现形式的经济管理体制,则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不断加以改革调整。不坚持和稳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点,改革就会走偏方向。不改革经济体制就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不能很好地解放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改革,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好变与不变的辨证法。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搞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充分运用价格、供求、竞争等调节机制和杠杆提高资源配置效益。这是积社会主义经济在本世纪发展的基本经验而得出的认识。对此,应坚定不移。但市场机制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如自发性、盲目性、短期利益指向等。基于这一原因,在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须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通过计划手段的合理运用,如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搞好总量控制、抓好重点建设等,实现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结合,实现经济资源配置的灵活、高效和经济运行的协调、稳定。

速度、效益、质量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使经济发展保持较高的速度。但不能不切实际地追求高速度。我们所要的是有效益的、没有水分的、扎扎实实和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速度。只要产品质量好,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发展速度越快越好。只有实现速度、效益、质量的统一和结合,才会有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科技、教育的关系。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将日益突出。社会主义经济的未来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和教育,自觉地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要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尤其应注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教育发展必须跟上。科技教育要通过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和机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以经济、科技、教育的良性互动与有机结合,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

发展、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发展动力,稳定是发展与改革的基础,三者互为条件。在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发展中,既要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各项配套改革,又应注意研究改革的方式,方法,尽量减少改革成本,避免过大的社会震动。切忌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群众的承受能力,过急过频地搞生产关系变动。应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比例关系和利益关系,兼顾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最大限度地消除一切不稳定因素,为改革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发展与改革中求稳定,在稳定中推进发展与改革。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总之,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着眼于邓小平经济理论与未来经济建设实践的结合,着眼于邓小平经济理论基本立场、观点的应用,通过对影响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大关系的正确认识、分析和处理,不断赢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发展,新成就。

四、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诞生以来先后形成了互相联系的两大部分。一是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为己任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这一部分的理论任务是由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和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来承担的。虽然,资本主义至今仍在发展之中,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也还在继续和深化,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剩余价值学说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其理论的严整、科学却是不容置疑的。在千年交替之际马克思在由西方权威媒体根据公众意见遴选的千年思想家中名列榜首,充分说明了他的科学思想——首先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思想——至今仍受到包括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广大民众在内的世界绝大多数人民大众的认可。

另一个部分是以揭示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为己任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一部分的一些理论原则是由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中作为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提出来的。其基本理论形态和体系则是在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化为实践后,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从1919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至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生存发展了80多年。在这80多年中,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先后经历了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17年10月至50年代初社会主义在苏联—国实践阶段。这一阶段产生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形成了斯大林经济学说。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特别是他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探索和晚年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的结合,提出了若干有别于马恩预测的新思想、新观点,极具科学价值。但由于他领导俄国经济建设时间短,逝世过早,探索没有进行到底。斯大林经济学说是斯大林在长期领导苏联经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是苏联30多年经济建设经验的反映。这一学说集中体现于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全面贯彻于1954年出版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由于这一学说所反映的苏联经济建设经验在那个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史上具有原创性和唯一性,且理论系统、体系完整,因而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上产生过重大而广泛影响的理论形态。这一学说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传播苏联经济建设经验,鼓舞社会主义者的信心和斗志,培养经济理论骨干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容抹煞。但由于苏联经济建设经验自身具有的历史局限性,由于这一学说总起来看只不过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写,排斥商品经济,限制价值规律的作用,因而具有明显的理论和历史的局限性,已不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需要,被诸多经济理论工作者称之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或“苏联范式”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多国实践及理论探索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各国,对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斯大林经济学说先是学习、照搬,继而是批判、探索。苏联自身从50年代后期开始也对原有体制进行了调整改革。中国在成功地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探索。党的“八大”前后,提出“以苏为鉴”,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在八大上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此后,又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商品经济、现代化建设目标、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以及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管理经验等方面发表了许多正确意见,形成了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苏联及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也造就了一批思想活跃的经济理论家,产生了一批各具特点的探索性改革理论。利别尔曼(苏联)以利润为中心的经济改革思想、卡德尔(南斯拉夫)的社会所有制和自治制度理论、奥塔·锡克(捷克斯洛代表)的“第三条道路”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理论、布鲁斯(波兰)分层决策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理论、科尔奈(匈牙利)的短缺经济理论等,是其中的代表性成果。这一阶段的探索总的取向是批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探索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主张给企业以经营自主权,扬弃苏联式的重重轻农、重生产资料生产、轻生活资料生产的建设路子,主张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由于这一时期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各国均未根本摆脱苏联经济模式和传统经济理论的束缚,作为现实经济运动过程反映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还是分散的,不系统的,远未实现根本性变革和创新。其积极作用是,为以后经济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基础和丰富的思想素材。

第三阶段是从70年代末至今,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探索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主义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剧烈震荡。作为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发源地的苏联和东欧各国政治经济改革全面转向,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宣告失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也因此走到了历史尽头,宣告了失败。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社会主义发展低潮和逆境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实现了全面创新和发展,其标志就是作为邓小平理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产生。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是邓小平同志以战略家的眼光总结30多年来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和本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得失,特别是在总结70年代末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已被中国这个社会主义东方大国2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正确的理论。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评价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时曾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同样,我们也可以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历史地位作这样的评价: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的最新发展。

邓小平经济理论之所以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的最新发展,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经济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继承借鉴而不照抄照搬,走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道路,拓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方法的新内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思想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遵循的科学方法——唯物辩证法的精髓。邓小平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分析国情,观察和思考中国经济建设道路问题,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进而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规划了分三步走、到20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了诸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高质量,讲求效益,抓战略重点,重视农业和基础产业,优先发展科技教育等一系列理论和政策,解决了中国经济建设的道路问题。邓小平经济理论主张,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注意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注意学习借鉴外国经验,但搞本本主义、照抄照搬别国情经验从来不能成功。正确的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大胆探索,走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特点的经济建设与发展道路。

第二,邓小平经济理论坚持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整体思考和把握中,探索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和科学回答,指明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内容发展的新方向。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是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论证并研究其实现的经济条件的科学。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回答表明,我们要实现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具有经济的性质,是一个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客观经济运动过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今后发展的方向,就是依照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揭示在生产力解放发展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然性及其条件和机制。这样的经济学从根本上区别于鼓吹或默认阶级剥削及两极分化合理性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也不同于鼓吹普遍贫穷,忽视生产力发展,急于搞生产关系变动,只讲速度不讲效益,忽视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是以鲜明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生产力解放发展为基础和动力,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关系的平等为特征的经济学。

第三,邓小平经济理论坚持从社会主义发展全局出发观察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成败得失,对困扰和制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作出科学判断,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观点的新突破。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国力的竞争,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市场机制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制度文明对经济运行发展的有效调节和积极促进作用不可替代。而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恰恰在这些事关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上,缺乏锐敏的认识和科学的判断,囿于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邓小平同志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出发,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先后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是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等一系列理论观点,引致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深刻变革和发展,使这一理论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原则又体现了时代特点,较好地适应了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地理学科知识范文第2篇

恰当学习方法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引入运用,是保障和支持高中阶段地理学科教学效果不断改善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围绕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择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指导策略

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组织开展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知识内容的教学实践工作过程中,高中地理学科任课教师往往在具体的课堂讲授式知识内容教学实践过程中,长期占据着基于课堂教学知识内容呈现结构,以及课堂教学活动时间进程层面的绝对控制地位,因而导致高中阶段在校学生群体,在具体参与地理学科知识内容学习体验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动性接受地位,无法获取到数量充足的时间资源进行自主性思维体验过程,给学生实际获取的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内容学习掌握效果造成了极其显著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在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开展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工作过程中,高中地理学科任课教师往往过分侧重于针对地理学科理论性知识内容展开教学讲授,在未能充分关注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知识内容的实际应用价值背景之下,给高中阶段学生群体地理学科知识内容学习效果的改善提升,造成了极其显著的不良影响。在新课标教学改革实践工作的深入推进背景之下,高中阶段学生在具体参与地理学科知识内容学习体验过程中的知识应用能力水平引起了广泛关注,而研究性学习策略在高中阶段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引入运用,为有效改善提升高中阶段在校学生群体的地理学科知识内容应用能力,发挥了程度显著的支持和助力作用。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展开简要阐释。

一、高中地理学科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具体要求

(一)针对实际设定的学习实践活动目标展开细节分化处理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开展过程中,针对已经设定形成的学习目标展开细节分化处理,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实践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还能显著改善提升针对特定课题展开教学呈现过程中的效率水平。比如在围绕《河流环境的污染及治理》课题组织高中阶段在校学生开展地理学科知识内容研究性学习体验过程中,高中地理学科任课教师,应当在具体开展课题教学环节之前,优先督导高中阶段在校学生,围绕如下细节分化性学习项目完成预习探究学习体验过程:(1)被污染河流的种类、引致因素以及污染来源;(2)实地获取的水样样本在实施化验处理过程中需要满足的基础技术条件,以及需要运用的技术方法;(3)河流污染治理职能部门对河流污染问题所表现的态度;(4)河流污染问题的发生对普通居民生活状态的影响;(5)河流污染治理工作的具体实践策略。

(二)切实明确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要求

高中地理学科任课教师作为高中学生在具体参与地理学科知识内容研究性学习体验过程中的主要指导者,应当在具体组织开展的高中地理学科课题研究式学习活动组织开展之前,优先为学生设定和提出明确且系统的学习要求。要切实督导学生借由对具体课题活动的参与,明确充分认识研究性学习体验活动本身具备的综合性实践价值;要督导高中阶段在校学生群体,在具体参与实施实地性考察活动,测量活动,以及实验探究检验活动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并且在此基础上确保实际获取的数据信息要素,能够具备稳定且充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而在具体形成课题研究性学习结论过程中,应当指导相关学生尽可能保障和促进实际形成的学习成果具备充分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三)切实保障研究性学习课题设置过程中具备充分实际性

为切实保障高中阶段在校学生群体,在参与地理学科课题研究性学习体验过程中顺利实现自身基础性地理学科知识内容学习掌握水平的充分改善提升,应当督导高中阶段地理学科任课教师,在具体设定研究研究新学习课题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和把握研究性学习课题与实际之间的相互联系,确保具体组织开展的研究是学习活动,能够保证和支持高中阶段学生群体的地理学科知识内容学习掌握水平不断改善优化。

二、高中地理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指导策略

以研究性学习方法组织开展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知识内容的教学实践工作,不仅应当注重于培养和提升高中阶段在校学生群体对基础性地理学科理论知识,以及地理学科实践应用性技能的学习掌握水平,还能切实保障和支持高中阶段在校学生群体,能够切实全面感知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性学习内容,在日常化生活体验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确保高中学生在具体参与地理学科知识内容写学习体验过程中,能够实现自身综合性素质水平的显著改善优化。在具体组织开展的高中地理学科知识内容研究性学习体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由对适当表现类型的教学场景的设计及和呈现,督导高中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学习场景之中,具体完成针对特定地理学科知识内容要素的研究性学习体验过程,并且在结合生活实践体验感知基础性地理学科知识内容的实践应用价值背景之下,不断诱导和激发高中学生群体参与地理学科基础性知识内容探究式学习体验活动的主观愿望,切实改善提升我国高中阶段地理学科教学工作的综合效能获取水平。

三、结语

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本文选取高中地理学科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具体要求,以及高中地理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指导策略,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全科.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4:115-118.

[2]刘飞.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与指导策略分析[J].中国培训,2015,08:148.

[3]刘丹.高中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2:283.

[4]孔祥平.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策略———以甘肃省靖远县第三中学学生例谈[J].学周刊,2017,15:98-99.

地理学科知识范文第3篇

初中地理是九年义务教育中重要的科目之一,地理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对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各种地理图标、图例的掌握是必备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根本要求。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十分有必要,它对于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很有帮助,也对学生了解各事物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影响。基于这个原因,本文就提升初中阶段学生地理识图能力的方法展开探讨。初中阶段地理课本知识十分丰富,内容综合性很强,但是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发展到最佳阶段,因此,在初中阶段地理教师对于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掌握地理识图的基本能力,养成良好的地理识图素养,进而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科知识,了解地理学科内涵。

1培养学生提高初中阶段地理识图能力的重要性

地理学包括自然地理知识与人文地理知识。自然地理的开端就是对地球进行学习与了解,学生在学习认识地球的过程中,通过对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循环等知识的学习,掌握到地球中自然系统的运作模式,学习到地理环境诸多要素之间的运动规律以及变化规律等。对于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来说,地理图册是重要的使用工具。地图承担着记录地理信息以及传递地理信息的重要功能,地理学科中自然地理方面的学习离不开地图的掌握与使用。学生只有了解这些内容才能明白地理学习中为什么要进行地图的学习,从而提升自身对于识图能力的重视,进一步保证地图知识的学习与更好的应用。要达成自己对于地理识图能力的提升学生要紧跟教师的引导与指导,在日常学习中学习并善于运用地理识图技能,逐渐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通过学习掌握简单的地图三要素开始深入了解地理识图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地理识图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对我们日常生活也会有一定的帮助,例如,通过识图能力的提升学会自己看地图,可以进行方向辨别、认识地形地貌、估算距离、识别风向、读懂导航软件等,在日常出行中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通过对历年来各地区地理科目的中考试题考察以及地理学科课程标准的研究可以发现,地理学科中许多知识点的呈现形式都会配有图标,地理科目呈现出来的图像数量巨大,而且地理科目图标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地理科目试题中通过结合图像对学生进行读图、图像分析的能力考察,例如,学生从题目中给到的图片中获得并提取相关重点信息,结合文字材料给出的信息进行试题的解答,这就充分表现出识图能力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的重要性。初中阶段地理学科的识图能力培养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立体空间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同时识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巩固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对地理符号知识以及地理图像资料的了解与掌握后可以深入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与地理现象,这对于构建属于学生自身的地理认知结构有很大的帮助,这也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开发与提升,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空间感,促进学生立体空间思维能力的开发。同时,初中阶段教师在进行地理学科教学中会根据学科知识以及地图资料引导学生学习地理基础知识,这种文字与图像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巩固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初中地理学科中通过对学生的识图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识图能力的提高对于自然地理知识的记忆会更加生动具体,促进学生对于自然地理知识认知能力的提升,易于学生在自身头脑建立相关的自然地理模型,有助于学生对自然地理现象的理解与把握,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掌握程度更深,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知识的储备量。

2初中地理学生识图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拦路虎”

2.1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主要以综合科目学习为主,重点在培养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重点在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而抽象思维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而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知识又是建立在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之上,因此部分学生在尚未形成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的情况下就开始初中阶段的学习,使相关知识学习的困难程度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学生在初中阶段之前也尚未对地理知识有过正式的了解,面对学科数量的增多,新科目的出现,部分学生会出现畏难情绪,无法适应新知识的呈现,从而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出现不知所措的局面,导致地理学科识图能力的提升有很大阻碍。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空间想象能力尚不健全,而地理学科的特点又是会大量涉及到关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应用,这就导致学生在地理学科的识图能力方面会产生一定的阻碍,学生无法做到通过简单的文字描写深入了解知识的深层含义,因此,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识图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影响。2.2教师教学模式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使教师在进行地理学科知识教学过程中对侧重点把握不到,只在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达标,却忽略学生是否得到一定能力的发展,是否促进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的提高。学生学科思维模式的形成与建立是提升学生学科学习综合能力的基础,对于学生学科的深入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现阶段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在地理学科方面识图能力发展的忽略,导致学生地理学科整体思维模式的建立与形成受到影响,使学生地理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受到阻碍,对学生地理学科整体能力的发展形成不可忽视的阻力。

3提升学生识图能力的方法策略

3.1立足教材,正确认识识图能力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的地图识图等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同时初中地理教材也配备相关的地理图册作为教材的辅助,由此可见,初中地理的识图能力是被国家所重视的一个方面。教师教学过程中也不难发现,初中阶段的地图具有直观性的特点,这也是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而进行的设计安排,地理图册以及地理教材中对于地理图标以及相应的图像资料均以生动形象的形式进行展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培养学生发展识图能力,养成良好的识图习惯,培养正确的识图意识同样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地理识图能力是为地理学科的深入学习做基础,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识图能力对于地理学科知识中涉及到的地形特点、中高低纬度的划分、大洋大洲的分布,气候变化的分布以及进行相关空间位置的推算与学习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对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分析,使自身的地理学科分析能力得到培养与锻炼,进一步掌握地理学科的识图能力,提高地理学科素养。例如,在七年级上册教科书《地理》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一文学习中,教材的编排与设计先是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气温以及降水分布,进而借助气温与降水分布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气候分布,以及各个气候类型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在第一章学到的地球相关知识,根据地理图标先是进行全球各大洲与大洋分布情况的了解,进而进行各种气候类型的学习,通过对地球地理概况的了解猜测气候分布的特点以及成因,大胆猜测各种气候类型条件下,各地区会有怎样不同的特点,以及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环境都有哪些特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进行地理图册的观察,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情况以及各种气候类型的产生成因。教师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地图中的经纬度分布情况,以及各大洲的地势地形分布情况,来进行气候类型的分析,使学生正确认识到气候形成与地球纬度的关系及各种特殊气候产生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地球气温分布规律是从赤道最高,随着纬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递减。但是同一纬度内,海拔高的地方气温相对较低,海拔低的地方气温就相对来说高一些,这也就导致同一纬度内海拔高度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气候类型,而相同的气候类型也会分布在不同的纬度范围内。因此,学生对于地理图册中地理图像的海拔高度以及纬度的判断就要具备一定的辨识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识图能力的培养。

3.2立足学生,加强识图能力的重视程度

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被重视,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具有一定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学生学会正确辨别图标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识图能力,从而获得相应的地理相关知识。同时,在教学中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抱有浓厚的兴趣以及最佳的学习状态是同样重要的。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学习中可以了解到世界上共有七大洲和四大洋,同时还会学到许多重要的半岛、岛屿海湾以及海峡,在这部分的内容学习中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图表以及图像资料进行教学,采用将地球以平面图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并对学生进行分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七大洲、四大洋以及重点岛屿、海峡、海湾的标注比赛,学生通过对图像的了解以及位置的确定来进行对图像进行标注,选出标注的又快又好的小组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这样游戏的方式既使学生的识图能力得到锻炼,又引起学生地理识图的学习兴趣。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其地理学科知识掌握的基础,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于地理图标的分析能力,使学生可以通过地理图标获取相关地理信息,得到一定地理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识图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加深,同时还会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七年级下册《地理》课本的学习中,为更好的巩固学生本册书的基础知识,教师在进行每一章节讲解过程中均可采取多媒体的手段向学生展示各个不同半球、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地形的不同、地势的不同以及气候的不同等,通过直观展示的手段使学生更加深刻了解各地的差异。同样,在学期末进行课本复习的时候,教师通过应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考察,教师可以展示某地区图标,要学生进行知识抢答,首先进行位置判断,进而通过对其纬度以及海陆空间位置的判断来分析气候类型,这样既使学生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又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锻炼,同时进一步使学生的识图能力得到提升。

3.3立足方法,深化提升识图能力

通过教师一定的教学引导以及学生一定的知识掌握,学生对于地理识图能力会有一定的提升,后续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不断深化学生原有的地理识图能力,使学生识图能力达到更高标准。例如,学生在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中会学习到我国不同的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气候特征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对学生进行各地区的知识讲解之外,也要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相邻地区之间气候或地貌的异同等,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识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识图技巧得到进一步深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一定的教学技巧对学生进行识图能力的培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有扎实的识图能力,具备一定的识图方法。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学习中,学生会学习到两个位于美洲的国家“美国”和“巴西”,在进行这两个国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向学生展示二者在地球的位置,让学生根据位置来分析二者在地理概况以及气候类型等方面的异同,美国位于北美洲,其地形主要是东山地中平原西高原,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它的主要气候类型,也有一部分地区位于寒带、亚寒带以及热带。而巴西位于南美洲,地形结构是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二者同位于美洲大陆,但是所处半球不同,所处纬度高度也不相同,国家内的地貌也不尽相同,因此气候类型等基本地理概况也是不同的。教师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并了解到两个国家不同的地理概况,认识到不同的地图图标标识方式,能够使学生识图辨别能力的准确性得到一定的巩固和提高。

4结束语

地理学科知识范文第4篇

一、数学知识在地理教学和学习中的功能作用

1.用数学知识解释地理概念

主要体现在用数学公式、方程或数学基本图形来解释地理概念。一般在有面积、距离之间的分布与变化,部分和全体、个别和总量以及平面和空间几何的相关概念时应用。高中地理必修I中可用数学基本公式来说明的地理概念很多,包括光年、线速度、角速度、比例尺、昼长、夜长、正午太阳高度、相对高度、坡度等。比如光年的定义: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一年的距离约为94605亿千米。可用数学基本图形来说明的地理概念也很多,包括太阳系的组成、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太阳辐射到达地球的过程、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黄金夹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等。

2.用数学知识解决地理计算

主要涉及到时间、正午太阳高度角、等值线和气温垂直递减率的计算。以时间的计算为例,2014年四川地理高考第1题:“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1-2题。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时差的理解和计算能力。题干上给出已知时间为北京时间(东8区区时),所求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0时区区时),0时区在东8区西边,用已知时间减去8个小时,所求结果是A选项:1日17时30分。再比如关于等值线的计算,2014年四川地理高考第7题和第13题,第7题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第13题考查地形的基本特征及其气候特征,两题均考查了学生从等高线中获取地理知识并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地理计算问题广泛存在于平时地理学习和高考中。因此,关于时间、正午太阳高度角、等值线和气温垂直递减率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在近年高考中频繁出现,应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3.用数学知识解释地理现象及地理规律

对于平时一些看似复杂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的解释,数学知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例如,解释并证明地球上所有点的角速度相同,而任意点线速度是赤道上点的线速度和该点纬度的余弦值的乘积;解释热力环流的成因;解释高空盛行西风的原因和摩擦层风的成因。以上这些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均可以用数学公式进行推导证明。

二、对高中教师和高中学生的几点建议

1.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建议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不仅数学学科与地理学科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其它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均与地理学科间关系密切。因此,在地理教学当中如果能适当地,巧妙地运用其它相关学科知识去解决高中地理教学的某些问题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适当地应用其它学科知识来进行地理教学时,高中地理教师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平时高中地理教师不仅要很好地掌握地理学科的知识,还必须弄清与地理知识密切联系的其它学科的知识,寻找到各学科知识与地理学科知识间的结合点。这样才能使教师在地理教学时首先具备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横向联系的意识,因而在备课时才能不仅以地理单学科知识去备课,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其它学科知识去解决地理教学当中的一些难点重点问题,引导学生多联系其它学科知识,促进学生构成各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从之前的分析可以看出,地理学科和数学学科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去讲解地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降低教学难度,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清楚知道地理教学中数学知识在各章节的分布特征,把握好数学知识在各章节中教学地作用。此外,教师要把握好地理学科和其它学科的主次关系,一定要清楚数学知识在地理教学中只是起辅助作用的,地理知识才是主要的,不能颠倒两者的主次位置。要不然学生也不能真正的学好地理并理解地理学习的意义。

2.高中地理学生学习建议

地理学科知识范文第5篇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不仅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范畴中的科学理论,而且将其与其他经典理论并列起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的逻辑序列和递进关系。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递进关系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的“承”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理论渊源上,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二是在理论基点上,都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立论基础;三是在理论品质上,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四是在理论主题上,都坚持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五是在理论目标上,都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更为重要的是,科学发展观勾画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发展观的基本框架,深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第一,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与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着重强调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实现人的主体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和前提。第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规范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与状态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立足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明确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必须保持的状态。第三,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开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在我国现阶段,牢牢把握“五个统筹”,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也就牢牢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的要义。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指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