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教学论文

创新教学论文范文精选

创新教学论文

创新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自主学习阶段有效掌握教材中的知识,促进他们英语素质的发展。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使教学活动在师生的积极互动中高效进行。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主动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从非智力因素出发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积极地投入到知识探究中。在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中,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使学生受到教师的感染,主动投入到英语知识的探究中,不断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挖掘新课标的要求,用创新的思想进行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以紧凑的速度进行。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关注学生的情感,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能积极地探究,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探究能力,并针对学习中的疑问进行积极思考。在和谐轻松的学习过程中,英语学习不再是学生的压力和负担,成为了他们学习的乐趣,有助于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在不断的思考和分析中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使他们的学习能力获得提高。

二、优化导入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导入环节对一堂成功的英语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课堂导入环节不仅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还能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迫切感和好奇心,从而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学习内容的探究,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在导入环节的引导进行分析,促进他们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导入环节的设计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作为设计的依据,灵活选择设计方式,使导入环节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怀着探究知识的目的进行教材内容的分析,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入环节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的主动性探究成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促进因素,实现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

三、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要构建创新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根据他们的认知结构和规律来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使课堂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分析知识。在主动探究过程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目的性,能有针对性地分析教材内容,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难点,促进他们英语探究能力的提高。

1.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使他们的思维活跃,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在多媒体的引导下,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使他们通过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合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开展对话表演,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有关对话的内容,在让学生进行探究阅读和思考后,教师要让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人物,开展对话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拿着课文进行对话。在熟悉对话内容后,让学生放下课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对话表演。在脱离了课本之后进行表演,学生需要发挥他们的思维积极性,认真回忆教材中的内容,顺利地完成表演活动,使他们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并学会了如何运用学到的知识。通过对话表演,使学生的英语思维获得了发展,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提高。

3.创设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进行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深刻掌握教材中的内容。在游戏环节,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他们能快速运用已有的英语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开展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基础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意识,并努力给他们提供运用英语知识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英语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知识,促进他们英语思维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英语手抄报,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充分发挥思维的创新能力,写出有创意的手抄报。在抄报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专门设计一栏,放入自己写的小短文,以此激发他们用英语写作的兴趣;为学生创设英语角,给学生提供英语交流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写有英语知识,如包装盒和购物袋上的英语标志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环节主动进行知识的探究,不断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掌握更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优化,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环节中发挥探究主动性,促进他们知识结构的构建,使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高。在开展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使他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高效掌握教材内容,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创新教学。

作者: 袁姝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正红镇红岗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学科自主创新教学研究

有人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教育家陶行知曾用“点石成金”的故事作比,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当今社会由学历型社会进行到学习型社会,学校不可能向学生传授一辈子知识,而只能为学生“学会学习”打好基础,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真正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创新思维,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笔者在多年的研究实践中,摸索到语文学科中的一种教学模式,即“学”“思”“乐”。这种教学与以往的教学相比,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变传统的机械传授为自主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基本程序为“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一套结构基本上属于机械地传授知识,学生始终在教师的“主导”下被动学习,一直跟着教师转。传统的讲读、导读教学模式,冗长的情节分析,烦琐的提问应答,僵化的章法讲解,占据了课堂,剥夺了学生的读书时间,侵占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不能“自主学习”,何谈“学会学习”何谈创新精神的培养?一篇文章是一个完善的整体,“分析讲解法”,把它弄得支离破碎,犹如一个漂亮的花瓶,教师费尽心机把它打碎,反复展示给学生一块块碎片。这种索然无味的语文课,使学生“望文生厌”“读文色变”,怎么提高语文素养?创新课堂的第一步就是将学生从“学会”转到“会学”上来,变传授为自学。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悟,在阅读实践中完成语言的感悟和积累,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笔者执教第一步,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读,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掌握课文的基本思想。二读,带着问题读,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找到不理解、读不懂的地方。三读,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了解好、中、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必要的提示和指导。在笔者执教的课堂里,所用的教学方法绝大部分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方法。这样不但记得快,而且记得牢。学生的自学不但代替了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二、变教师讲授为师生双向交流或学生与学生间的解惑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占相当大的比重。不少教师总担心讲不细、讲不透,因此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费时多,费力多,但收效低。我认为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是必不可少的,但要讲在重点处、疑难处,必要时把讲压缩到最低限度,把时间让给学生去读、去问、去思,让学生从“应答”转到“学问”上来。笔者执教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叫“百家争鸣”,也就是“设疑”“解疑”过程,只不过“设疑”是学生设疑,教师把学生的疑问归类,“解疑”也是学生解疑,即把全班分为甲方、乙方、丙方、丁方,在规定时间内允许每方提出几个问题,超过时间,则换另一方提问。然后本方问,先让他方解答,若他方回答不上来,本方也可解答。这种同组间的轮问轮解,学生、教师间的设疑、分析、解答编织成课堂教学信息网,对学生获取知识、训练能力能发挥较大的功效。这样的课堂教学既有优、中、差生的信息交流,也有教师与优、中、差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既解决了问题,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真正践行了“为学患无疑,有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贵有疑,一堂课上得好不好,要看学生自己解决了多少“问号”,教师有没有在学生感到困惑时讲得具体、明白、有实效。

三、变练习题负担为轻松“消化”

传统的教学,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布置作业、反复练习。笔者认为,确有指导意义,作为则“优质”,反之则为“劣质”。作业应从“指导自学”入手,以“学问互教”为重点,最后转入“练习改错”。学生时时是主动者,事事自主参与。这样对所学的知识始终是层层深入、节节生根。如,抄写生字或组词、默写都放在课内完成,教师只需检查、订正结果,让学生自己记入班级错题档案。要求背诵的课文,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鼓励学生先说后背,这样很快在规定时间里轻松“消化”,使学生学得愉快、主动。笔者习惯让学生记错题本,错题分周整理和月整理,每周把错题整理好,周末看,看后觉得还有问题,做好标记,月末再看,整理到月整理的错题本上,期末复习时学生交流看,互相交流自己的思想,每学期的期末考试,笔者执教班级成绩都在全镇的前列。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任何一种成功的模式都是教师心血的结晶。“学有定法,教无定法。”

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基本模式进行教学,还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适当调节某些教学环节和步骤,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出大批有智慧、有创造力的人才,为圆中国梦做出我们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潘建红.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东盟博览,2011(05).

作者:步艳丽 单位:吉林省磐石市明城镇中心小学校

第三篇:实施小学数学创新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摘要:时代要求创新,工作要求创新,学习也要求创新,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如果没有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是一潭死水,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从小学数学的创新教学出发,希望能够在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数学的同时,锻炼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学;创新意识

教育改革的发展,使得我们的数学教学已经慢慢地向素质教育转变,不再是以前只追求高分的应试教育了。因此,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努力创新,勇于实践。

一、备课创新

课堂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则是这个阵地的保护者,而学生则是这个阵地的主人。因为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只有学生真正掌握好知识,教师才能够真正地体现自己的价值。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师需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利用传统优秀的教学手段与新教学理念,创造出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同时,在备课过程中,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否则容易出现不符合小学生认知思维的内容。同时,在备课中的例子尽量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如:“小学数学中乘法表”的学习,以往这些口诀只需要死记硬背下来就可以了。然而,小学生受认知能力的限制,他们经常会混淆口诀。就像前段时间在网络上很红的一个小孩背乘法口诀的视频,就是死活记不下4×5=20。一旦出现这种现象,教师的备课就需要多多地考虑学生,针对小学生的情况进行创新教学,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

二、课堂结构

创新调查发现,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环境。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对于学生创新学习很重要,另外,如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的数学教师能够以和蔼的态度和有趣的语言进行授课,那么小学生的学习气氛更加浓厚,他们更喜欢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另一方面,小学生常常会出现上课不专心、课后不喜欢做作业等问题,这也可能跟数学教师的课堂结构有关。如果每次上课的结构都一样,学生还没有上课就知道教师上课的节奏,就不太愿意上数学课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种种问题来适当调整课堂结构,创新我们的数学课堂结构,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说:现代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经慢慢地走进我们的课堂中,同时学生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有着极大的好奇和兴趣。这时候我们的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新课堂结构,使学生掌握这种创新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手段

创新现在的教育界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的教学理念,比如说:现在被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接受的“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从而出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的言论。也就是说,课堂不再只是教师的讲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而为了真正地将课堂还给学生,就需要我们的数学教师在调动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同时使我们的数学教学不再只是单纯的理论公式讲解,而是有操作性的数学教学。比如说,在讲“加减法”这部分的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铅笔,用铅笔来表示数量,比如说学生在回答“3+7=?”这个问题时,数学教师就可以先拿出三支铅笔然后再拿出七支,这时学生就能够很快得出答案,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另外,学生学习数学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这样学生不再是埋头苦做题,而是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创新学习方式来掌握和练习知识点。这样数学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来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利用奖励小组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以提高学生之间的集体感,从而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达到小组成员共同进步的效果。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让每一个小学生在小组中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借鉴。这对于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是很重要的,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重要的影响。

四、学生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创新

数学的学习不需要像语文一样读一篇长长的文章,然后再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从而寻找问题的关键。数学就需要学生在吃透教材公式概念的基础上,从简短的题干中找到切入点,从而运用这些公式将各个条件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思维结构。要做到这一点,就不仅仅需要教师的创新教学了,还需要学生在熟练掌握公式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做题创新自己的练习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不仅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问题,也涉及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广大数学教师应高度重视数学教学创新的方法,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数学解题,提高其参与程度,不断进行有规律的探索与运用。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真正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魏运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2]郭春堂.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初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作者:田伟光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碧流台寄宿制学校

第四篇:开展创新教学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兴趣进行,使课堂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积极地进行知识的分析和思考。小学生由于数学知识积累有限,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出发,使他们通过深入思考掌握教材中的内容,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高效进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要改变传统灌输知识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向进行指导,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大胆探索掌握知识的本质,实现素质教育下的创新教学。

一、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创新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以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基础。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学生的思维能通过思考快速地透过知识的表象抓住知识的本质,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从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出发,进行创新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思考有效掌握学习内容,让他们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在热情高涨的状态下进行知识的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新课改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他们能依靠已有的知识和学习能力进行独立思考和大胆探索。在学生投入到积极的活动中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内部,了解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对他们进行及时引导,使学生快速地扫清思维障碍,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高效教学中,教师要从传统的定式思维中走出来,抓住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学生在有趣的学习环节发挥创造性,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实现高效的学习效率。

1.结合动手操作进行教学,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经常采用直观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和思考。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动手操作来进行探究,使他们通过直观操作掌握知识的本质,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拼、摆、画等方式来进行操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操作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并在进行图形拼组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美,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分析和思考中,有效掌握教材中的内容。

2.设计新颖的练习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练习阶段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的阶段。在学生掌握教材知识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重点内容设计趣味性的练习题目,让学生通过典型题目的练习,有效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进行练习时,教师要避免题海战术的练习方式,采用丰富的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题目练习中。例如,在教学“表内乘法”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算竞赛,看谁计算得又对又快;还可以让学生两两分成一组,其中一个学生出题,另一个学生做这些题目。

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方式,使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运用学到的知识,让他们获得了更多的成功体验,提高了他们学习主动性,使他们通过认真思考和探究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转化成数学能力,促进他们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设计练习题目时,在学生已经掌握教材内容并能熟练运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进行大胆探索,找到解决题目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使他们的创新思维获得发展。

3.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脱离了知识的实际运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知识的作用,不能产生学习的主动性,仅仅完成教师强制性布置的学习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来分析数学知识,并进行运用。通过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探究,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使他们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深刻体验到数学知识对生活的重要作用,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可以把出发点设置成学生熟悉的两个地点,假设两个同学从这两个地点同时出发。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发挥思维的活跃性和创造性,有效掌握教材中的内容,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课堂教学取得较高的教学效率。

4.进行数学课外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除了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探索外,还要注重数学课堂的课外拓展,组织丰富的要数学实践活动。例如,带领学生参观科技博物馆,使学生了解数学适用的广泛性,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还可以开展数学竞赛活动,除鼓励学生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等大型赛事,还要积极创办校园数学知识竞赛活动,使学生在良性的竞争环境中体会到数学科目的趣味,促使学生好好学习,自我完善和提高。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通过对知识的积极分析和思考,从多个方面对知识进行理解,拓宽他们的思维面,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理解的同时,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活跃的思考过程中摆脱思维定式的影响,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作者:叶平

第五篇:构建小学作文创新教学途径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要关注生活,回归生活,体验生活,模拟经营,灵活运用,让学生享受个性童年,写出具有灵性的作文来。

【关键词】小学作文;创新教学;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点,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亲身感受和切身体验,写出真情实感呢?作为教师,我们在作文教学上,需要探寻新的途径。

一、关注生活,童眼看世界

写作本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事要叙,有情要抒。作文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让其闭门造车,无病呻吟。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体验生活的机会,如参加班级管理手工劳动,科学小实验,开展一些有益的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经常到野外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捕捉作文的素材灵感等。教师还应抓住每一次体验的机会,因势利导,让他们多角度选择素材,抒发自己独特的个性感受。有了深刻的体验才会激活思维,迸发出各种奇思妙想,这是解决写作材料匮乏的根本途径。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且不应停留在对事物的表面观察上,要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在学校,我指导孩子们开垦菜园,让孩子们在玩的同时提高生活中的动手能力。在生活中,我鼓励孩子们结伴去看昆虫展,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孩子们带着智慧的眼睛、灵敏的耳朵、神秘的心灵走进去,再把他们看到、感受到的生活内容、生活现象带回课堂,在这其中孩子能体验到许多课堂上找不到的快乐。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观察社会,自然需要有一定的空间,那么我们就不能只在教室这个小空间,闭门造车,凭空想象,应当带着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在这个“大课堂”上让学生们眼睛、耳朵、心灵充分发挥功能,再把“大课堂”中的收获带回“小课堂”。我想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充实、饱满、有灵性。

二、回归生活,留心观察

由于年龄特征因素,小学生往往注意力缺少持久性,他们获得的印象粗浅模糊,只留下粗框架或完全淡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我的策略是帮助学生,回归生活,把事放大,留心观察,观察仔细,获取鲜活生动的印象,再用文字表述出来。如在写作《拔河比赛》时,我采用情境回归的方法,让参赛学生模拟拔河情境,部分学生扮演观众,剩余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学生相互交流观察的情况,我在那观察的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机灵猴”李小明伸出右手想与“大力士”周坤击掌祝贺,没想到反被“大力士”击了个四脚朝天,“机灵猴”躺在草地上,哈哈笑个没完,“大力士”伸手去拉他,一把拽起瘦瘦的机灵猴……”我们注意到,文中没有写到一个“高兴”,也没用一个成语,却把喜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经过多次还原生活情境的训练后,学生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语言表达也自然个性十足。

三、体验生活,触景写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的材料好比“米”,作文的方法好比“炊”,有了“米”才能“炊”。小学生写作文难,难就难在无“米”和如何找“米”上。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从丰富学生的生活入手,根据小学生的心理,以情感为纽带,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写自己生活方面取得的进步、成绩。我经常利用活动课和自习课跟学生畅谈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沟通感情进一步了解学生,为作文指导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打下基础。比如,我组织学生到峰山大桥南侧春游,让学生在青山下写青山,在淮河旁写流水,这样既丰富了小学生的作文材料,又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倾注在自己的笔下。夏天,我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指导学生写夏令营所发生的趣事。秋天,组织学生采集标本观察自然,写观察日记。冬天,组织学生到浮山观察景色。有活动就有作文,每次活动前,我首先出示作文题目,指导观察方法,让学生留心观察充分,留意写作素材。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是写童趣的,抓住课文之中的童心之趣,指导学生将课文与自己生活中的趣闻对照。

四、模拟经营,加深体验

由于小学生生活阅读不足,许多事情未能亲身体验,有的事情也体会不深,所以写作文时,就显得困难和枯燥乏味。解决的策略是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多种途径,让学生感受不同生活。例如,模拟生活场景,在教室可以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亲身体验生活。

五、迁移情境,灵活运用

现在许多学生都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然而,有的学生只会积累书中优美词句,不会灵活应用。面对佳文,一些老师把精力用在分析、朗读和背诵上,为了让学生将书上积累的语句转化成个性化的“语言库存”,到了习文写作时,学生往往是依葫芦画瓢或堆砌优美词句。

六、“说”带动“想”,训练口语

表达这“说”“写”之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有的孩子是说的时候就乱七八糟,说不出来,有的孩子是写不出来,有的孩子是口是心非,说的是一套,写的是另一套,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另外,课堂上时间精贵,我们不能够让孩子把整篇文章都说出来,还得说重点的,说有代表性的,然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率地说。“说”带动“想”,把自己想说的内容贮存在脑海中,说由口出,文由心生,文章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当然,我也曾听到有的老师说:“有的孩子说不出来,但是却写得好。”我想这是一个口语表达能力的问题了,口语表达不行的孩子,也有可能写作文很优秀的,这种孩子完全把习作内容装在了脑海中,然后提笔成文,不吐不快,犹如水银泻地,他不需要由口中说出,而是直接由笔写出。很多时候,我们的作家也是这样来写作的,他们中很少有人先把自己的文章说半天再写出来。我们也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既是作家,也是演说家的人凤毛麟角。

创新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传统教学一般是“师讲生听”的模式,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的讲,不顾下面的学生听不听或听得懂听不懂,老师完全把自己定位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感受,这种填鸭式教育应该被摒弃。课堂不仅仅是老师的课堂,教学工作者自身首先要明确一个观点,那就是我们的教学任务不是为了应付这个工作,是为了学生们的学习成长,这也是一种基本的师德。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在这方面,老师要从自身找原因。课堂上一定要尊重与重视学生的地位,与学生多多互动,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即使回答的不算太好也要多加鼓励,这样学生们才会拥有自信,拥有学习的动力,把课堂变为一个和谐的课堂。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科技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多媒体具有简单、方便、快捷的特点。对于化学这门学科来说,能够运用好多媒体技术,它将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的单一感官教学转变为融视觉、听觉等为一体的多感官教学。而且研究也表明,学生在多感官接受知识时更为容易,且记忆时间更为持久。把一些化学式、化学试管、实验步骤及过程通过多媒体的图像、影像技术展现出来,能够对学生有更大的吸引力,使他们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技术也方便了老师们课前准备,让老师的教学框架清晰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方面学生们对知识结构的理解。

三、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如今许多学校都采用分组教学,我对这种教方法十分赞同。化学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的学科,分组讨论的模式即可以提升课堂氛围,又能够使学生们通过自我探索获得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可谓“一举三得”。但在实施分组教学时,一定要着重把握各方面的环节。首先,老师一定要起到引领作用,做好小组指导工作,因为单单靠学生来进行探讨可能造成课堂的无序。其次,一定要合理分组,不能把学习好的学生放到一块,学习不好的放到一块,要着重把握好小组间的公正合理。最后,要建立合理的小组评价机制,从多方面对小组进行评价。分组讨论模式,不仅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在小组中得以体现,更是对他们各方面能力的一种培养。

四、引入实验教学

高中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多数老师都忽略了实验操作的重要性,每个学期只带学生做一两次的象征性实验,这完全违背了教学的本质。我们应该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引入实验教学,一味的理论性知识只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做化学实验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幷使他们对化学有极大的探索欲。另外,在设计实验时一定要优化并改进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学与探究学习相结合起来。同时在实验中严格监督学生,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充分运用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动手能力得以提高,更能是他们的科学思维得到训练,在今后养成科学的方法和精神,对实验充满探究与创造兴趣。

五、转变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研究

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我发现学生一般只习惯于思考老师或书本中的问题,而不会去主动思考。另外,当老师布置一些作业或化学实验时,学生往往从教材中去寻找答案,实验步骤大都沿用已有的老式方案,严重缺乏自我创新意识。所以说,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时反其道而行之,针对某一知识点,让学生自己来提出问题并解决,布置下去的实验,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去思考,根据学生自己的想法去实施方案。另外,要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化学竞赛。只有通过诸如此类的方法,他们的学习思维才能慢慢转变,创新与思考能力也会得到不断提升,才能让他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

六、结束语

创新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展现学生主体特性教育实践主义学者认为,教学活动的根本任务,就是展示学生主体特性,发展学生学习技能,提升学生学习素养.学生只有经过主体特性的有效展现和发挥,才能实现教与学之间活动的深入推进和提升.自主式教学策略,就是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自主能动特性,组织和指导学生主体开展循序渐进、自主独立的学习探知活动,从而实现学生主体在自主学习实践活动中,主体能动特性的有效锻炼,自主学习技能素养的有效提升.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一节课“新知传授”教学环节,教师抓住利用学生主体能动特性,开展自主式教学活动,根据教材内容要点和目标要求,向学生提出“了解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正确表示两个全等三角形,能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等自主学习目标“任务”,初中生根据“任务”要求,开展自主探知学习活动,通过阅读数学教材、研析文字内容、个体合作探析等活动,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内容有了初步的认知和掌握.学生自主式学习探知过程中,主体能动特性、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在自主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挥主导指导作用,要深入学生中间,实地“勘察”“巡视”,进行实时指导点拨,引导学生按照正确“路径”运行,推进自主学习进程.

二、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

锻炼学生探析技能实践、探究,是学习对象学习探知数学知识和数学案例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途径.学生学习技能和素养,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究等锤炼,才能获得提升和进步.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将探究能力作为学生应该具备的三大学习能力之一,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明确目标.加之,当前国家和社会更加注重实践探究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搭建多样实践探究平台,腾留丰富实践探究时机,注重实践探究过程指点,领会探究解析策略,提升数学探析技能.如在“如图所示,在一个△ABC中,如果∠A为40°,∠B为72°,CE是∠ACB的平分线,CD与AB垂直,垂足为D,DF垂直于CE,试求出∠CDF的度数是多少?”案例讲解中,教师采用“生探师导”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式教学活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条件内容认识到:“该问题是关于三角形性质运用方面问题”,此时,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解题要求,进行探究分析活动,学生意识到:“如果要求出∠CDF的度数,就需要借助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分析探究的思维过程,得出该问题解答基本思路.组织学生开展解答问题活动,并展示某学生解题过程,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析解题过程,完善各自解题过程.最后,组织学生开展提炼总结解题方法活动,学生个体分析、小组讨论,归纳出解题方法,强调指出,要正确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相关性质.

三、实施互动式教学策略

凸显教学双边特点构建主义学者指出,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双边互动的有效统一体,双边性、互动性,是其根本特性.但笔者发现,部分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忽视教学双边特性,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学生成为“观众”,各自内在特性未能得到展现和发挥,阻碍了教学活动进程.笔者认为,应将互动式教学策略融入教学活动之中,发挥教师的引导指导作用、学生的能动学习特性,通过交流、互动、合作、讨论等方式,开展深入、高效的互动交流、互助活动,凸显其教学双边特性,提升其团队协作意识和精神.

四、实施评价式教学策略

创新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更新和发展在为教育领域带来改革与发展的同时,也表现出自身的明显特征,包括数字化、网络化、系统化,人本化等,这些特点帮助学生受到多维刺激,对培养学生养成对课程的自主学习兴趣十分重要。

二、对信息科技融入高校创新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正确评价信息科技融入创新教学的效用度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特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模式以及探索研究为本的问题解决能力,但在评价科技应用的教学时,应当回到教与学的基本观念,切忌过度依赖新兴教学模式,忽视传统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应结合传统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中寻求教学实践的契合点,力求创造实质主义的创新教学模式。

(二)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

教师是信息科技在教学中实践引导的主体,直接影响到信息科技教学应用的效果。强化教师信息科技能力培训和提升信息科技在传统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十分重要。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包括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在职培训主要包括对信息科技再教育、教育能力等专业性进修;针对信息科技的短期集中培训;学校针对教师信息科技应用能力的组织研究活动,组织教师闲暇时间的信息科技培训,信息科技与创新教学结合的课程观摩等。提倡教师自发研修、自我提升信息科技能力及素养,在网络平台上与专家、同行进行交流,分享心得,有助于教师自发的反思与创新,更新其教学应用活动。

(三)营造信息科技背景下的高投入学习状态

学习状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学习效果及状态,高投入学习状态即学习积极、勤于思考、善于解决课程问题。结合信息科技等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的设计应当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和背景,使学生自主积极地进行探究性、交互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综合提升学生的逻辑能力、应用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教学内容应当带有务实任务的情境化以及多学科延伸性教学模块,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教学,运用信息科技结合课程的合理设计,营造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高投入学习状态。

(四)为网络教学提供平台

创新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提问是教师利用提问了解学生对所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一种最直接的信息反馈方式,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最常用手段。这种及时、快速的信息反馈不仅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对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对个别思想不集中的学生,教师要以提问来纠正其思维和行为,使其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这不但能教育学生本人,而且对其他学生也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要有计划地提出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及时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教师还可通过课堂考查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获得教学双方的反馈信息。通过考查,教师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而且可以使学生达到当堂消化所学内容的目的。课堂考查的方法可分为听写、默写、测验等。每次考查时间不宜过长,以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为宜。此外,教师也要通过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获得课堂教学效果信息。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反映出的形态语言往往与他们对教师讲课内容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形态语言表现为静静盯着教师,眼睛发亮,十分专注地听教师讲述,时而蹙眉,时而轻笑,这表示他们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从不理解到接受,这种积极的形态语言表明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好,可继续进行下去;如果学生表现出眼神呆滞,个别学生甚至打瞌睡,说明他们没有学会相关知识,或者教师讲得太浅,学生没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深度,吸引学生。另外,教师此时可以采取讲故事、说笑话、唱歌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总之,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作业反馈信息

作业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结合英语课堂的学习内容进行作业布置,能使学生对学过的英语知识再次回想,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掌握得不牢。结合学生的作业信息反馈,教师可以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把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使英语课堂的学习能更有效。通过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学生也能清楚地了解自己没有掌握的方面,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时,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多用鼓励性的批语,使他们在教师关爱的激励下能对所犯错误积极地改正。例如,教师可以在中下等水平的学生作业里用批语表示鼓励:“Youdidagoodjobtoday!”在鼓励的环境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不会再畏惧英语中出现的难题和不理解的知识点,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解决。作业又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能正确面对自己出现的错误,使教师找到更适合的课堂教学方法。

三、注重课外信息反馈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获得信息反馈,在课后和学生进行交流也是获得信息的有效途径。通过课后交流,教师可以更轻松地获悉学生学习英语时遇到的困难,参考学生提出的教学建议,使学生在面对教师和英语课堂时更能放松自己,能在教师设计的丰富的教学情境中展示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的英语能力,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中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让他们在运用英语时能树立起自信心,教师可以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一些英语活动来促进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例如,举办英语短剧表演、设计英语学习周报、举办英语活动角等。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时,教师在旁适当观察指导,帮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对英语的运用,并同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