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会基础知识

财会基础知识范文精选

财会基础知识

财会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教学研究

全国常务委员会自2017年11月4日颁布公文,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正式取消。因此,初级会计职称资格考试成为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入门级考试,通过会计初级资格考试就成了我国各大企业以及各个会计师事务所招聘会计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纵观我国初级会计职称资格2018-2019年的教材,从内容上发生了很大变革,以会计初级考试为基础内容,删减了初级会计实务中的应付债券等相关内容。对于各大高校的高职高专学生而言,普遍将外出实习期定为大三,但在面试实习单位过程中,增加他们面试竞争筹码的关键因素就是持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因此,高校学生只有通过大二下学期的初级资格考试才能在应聘时占据优势。基于这一情况,学习财务会计课程,对于学生掌握实际会计技能和日后面试应试来说,都至关重要。

一、财务会计课程概述

高校会计类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财务会计》,资产、负债、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所有者的损益与权益等是《财务会计》的主要包含内容。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方法的掌握,促使学生登记账簿、填写制作记账凭证、处理期末财务时做到正确、熟练精准,在以账簿资料为基础资料进行编制会计报表时做到精炼细致。因此,提高学生的会计理念以及实际操作能力至关重要,促使学生在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上,打下稳固的根基。

二、财务会计课程改革教学原因的意义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较为侧重开展理工类课程的研究型教学实践,而对于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文社科专业课程较为忽略。财务会计具有专题多、难度大的特点,随着我国企业不断变革的会计原则,其作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财务会计》也在产生改变。因此,基于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视角下开展财务会计教学研究,不仅有利于教师对会计原则实时掌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传授教学科研成果。就业的角度来看,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取消以后,初级会计证书成为入门级的考试,而初级证书的取得也将为毕业生的就业增加几分动力。

三、财务会计课程改革

当前我国会计专业毕业生,他们很难找到较为合适的会计岗位实习工作,由于很多社会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将持有初级会计证书作为他们的招聘条件,导致很多没有稳固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不具备会计初级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在面试环节难以过关。基于传统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中,往往都是教师是主导,学生被动听,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相较于基础会计课程,财务会计知识更细致、讲解内容较多,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对于知识不便理解、容易忘记。作为一名高校会计专业教师,在对教学教材分析和研究过程中发现,财务会计和初级会计实务教学内容上,有很多重复内容,因此,将日常教学与初级会计实务历年考试真题紧密结合,将初级模拟考试习题进行了整理,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分析答案。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有效激发,同时排除了学生对会计初级职称考试的恐惧感,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传统教学模式下,只有10%的学生通过了会计初级实务考试,而在这种经过改革的教学模式下,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考试通过率。因此,财务会计教学不断研究和完善,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四、基于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视角下的财务会计教学措施

当前我们的教学方法来说:一是重视理论讲授,忽视业务实训。学院的《财务会计》等课程课堂教学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课堂气氛不活跃,被动接受知识,师生间缺少互动及双向交流,学期课时安排通常都较为紧张,教师讲授时间安排比较紧凑,没有答疑课堂和实践课堂,因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二是教学方法单一、传统该课程传统方法讲授时往往是按照教材章节的顺序逐一讲解,缺少有效且正确的引导,造成学生思维的固定化,学生举一反三能力较弱,一种题型会做以后,其他类型仍然不会,虽然有些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业务单据,尽量模拟实际工作的真实性,但课程整体设计还是没有结合会计实际工作的岗位情况,没有将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串联,导致学生到了工作岗位后还是学无致用,更难以适应日益变化的职业需求。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从前的教学方法,结合初级考试的特点,提出以下三点新措施:

(一)合理安排教学

财务会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密切结合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相关内容,并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在安排实际课程教学时,普遍将财务会计课程集中在一学年内进行教学,有时甚至会安排在一个学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将财务会计的学习时间压缩到一个学期,对于学生仍比较困难,因此,高校在安排教学时间时,应尽量将财务会计的学习时间调整为一学年,即大一下学期至大二上学期最为理想。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时间一般在我国每年11月份,次年5月份进行正式考试,因此这样安排财务会计教学时间,有利于高校学生在报名后,就可在寒假结束时对初级考试内容展开系统地复习,更好、更从容地面对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另外,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的同时,财务会计教师还需对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在分析财务会计教材内容时发现,其中很多内容并不适合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应先对财务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对基本的理论知识有所了解与掌握,将教学过程分为略讲、精讲、研究分析。教师还需将财务会计专题之间的联系充分挖掘,找到更加适合教学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例如,只要企业之间产生了合并,才会对合并财务报表展开编制工作。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让学生对“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之前,应先教授学生理解“企业合并”的概念。

(二)及时更新教材

对财务会计教材展开深入的研究时发现,其很多内容上都与初级会计实务教材产生了重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初级会计实务教材更新及时的特点,不断优化完善财务会计教学内容,在设计教学大纲时,可以将初级会计实务大纲为基础,对财务会计的知识难点、重点侧重讲解。在财务会计课堂教学时,可以引用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历年真题作为课堂练习例题,将模拟题作为学生课后练习题,以此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更加巩固。另外,教师要对学生的疑问进行的及时解答,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堂学习内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材的及时更新,必定会产生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提问时,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例如,在教授学生理解“所得税”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展开课前预习,对“资产”和“负债”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整理,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发现其中内涵及特定规律。教师还可向学生提供关键词“永久性”“暂时性”、“时间性”,要求学生自行检索文献,引导学生分析文献内容,对三者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区分,从而有效推动学生对我国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变化做到及时地了解。

(三)增加师生互动

财务会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增加与学生展开互动的环节,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有效激发。由于财务会计知识内容较为复杂、难以理解,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中引入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历年真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对初级会计职称证书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财务会计知识,能够有效提高日后就业竞争力,推动学生从被动学习知识转换成主动学习知识。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完成章节模拟题的练习,学习完全部财务会计教学内容后,再系统、有针对性的完成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模拟题的练习,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财务会计知识,还能强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在课堂以及练习过程中产生的疑虑和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对学习知识的重点、难点展开深入分析。另外,增加师生互动还能很好的打消学生消极情绪,有效避免学生学习态度消极不配合的情况发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记操之过急、避免“用力过猛”,面对较难的财务会计知识应循序渐进。在开展查阅文献工作时,教师可以加以帮助,为学生提供参考阅读资料。或者向学生提供参考文献的关键词,引导学生以关键词为核心,自行搜集参考文献,促使学生搜集文献的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引导学生过程中,教师要报以耐心、善于学生的进步,并对学生的进步做出鼓励和肯定。

五、结束语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前进,各行各业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会计从业人员需持有初级会计职称证书是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高校在开展财务会计教学时,要与初级会计实务紧密结合。这样一来,有效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将“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使得课堂教学质量高效提升,为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在选择用人单位时占据有利局势、提高自身的专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雯霓.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新模式下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的探析[J].丝路视野,2018,000(003):103.

[2]孙金花.“财务会计学”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三江学院学报,2018,000(004):P.61-62.

财会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一、招聘人数:从事就业工作、社保工作人员18名。

二、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有良好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服从分配;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

(二)年龄须满18周岁、不超过30周岁,有特殊贡献者(受到地、师级及其以上单位表彰人员)年龄可放宽至35周岁。

(三)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四)报考人员具有*市范围内正住户口。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招聘:

1、受党纪、政纪处分或受过刑事处罚、劳动教养、少年管教的;

2、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

3、曾受纪律处分被辞退的;

4、参加邪教组织的;

5、有不良工作记录的;

6、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招聘的其他人员。

三、招聘岗位及要求

1、网管:2名,条件要求:本科及其以上学历,计算机应用专业或网络管理专业。

2、财会:2名,条件要求:本科及其以上学历,财会专业,具有助理会计师以上资格证书和电算化财会证。

3、医疗审核:3名,条件要求:大专及其以上学历,医学专业。[具有卫生类中级及以上职称(持执业医师证)年龄可放宽至35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

4、综合管理:11名,条件要求:大专及其以上学历,取得相关行政部门颁发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等级证书。

四、招聘程序

(一)报名及资格审查

1、报名时间与地点:20*年8月17日至8月19日,每天上午8:30—11:00,下午2:00—5:00;地点:*区劳动和保障局大院内社会保险局二楼会议室(怡湖西路118号)。

2、岗位招聘人数与岗位报考人数的比例不少于1:3,达不到比例的相应减少岗位招聘人数或取消招聘岗位。取消岗位的报考人员可并入其他相近岗位。

3、报名要求:报考人持本人身份证、户籍证明、毕业证、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技能操作等级证书、近期一寸免冠彩照3张到指定地点报名。在职人员需提供有人事管理权限的工作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

4、经资格审查符合报考条件的,填写报名登记表。根据四川省物价局、财政厅川﹝20*﹞237号文件规定交纳笔试考务费100元(每科50元)。

5、报考者于20*年9月3日至5日持本人身份证和考务费收据到*区劳动和保障局大院内社会保险局二楼会议室领取准考证。

(二)考试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设《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社会保障基础知识》两科,笔试和面试的成绩相加之和计算综合成绩(其中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笔试占30%,社保基础知识笔试占30%,面试占40%),综合成绩按100分计算。

1、笔试:考务工作由区人事局和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共同组织实施。

A、笔试的内容

笔试科目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社会保障基础知识》,笔试内容见《*市*区人事局、*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笔试)提纲》(见附件)。

B、笔试的时间和地点:20*年9月8日,具体地点详见《准考证》,报考人员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原件(不含临时身份证和过期身份证)和准考证参加笔试。

C、笔试成绩公布:考生20*年9月18日可到报名地点查看或登陆*公众信息网查询。

D、符合加分条件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加分。

2、面试:

笔试结束后,根据笔试成绩按各岗位招聘人数按1:2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员,面试人员名单和笔试成绩公布在原报名点及*公众信息网。9月18号至9月20号发放面试通知书,在招聘单位领取,逾期未领视为自动放弃。面试时间、地点见面试通知书。面试工作由区人事局和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共同组织实施。

(三)体检与考核

1、各岗位招聘人数根据笔试和面试折合后的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体检和考核人员。

2、体检与考核由区人事局和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共同组织。体检标准参照《国家公务员体检标准》的规定执行,体检医院由用人单位指定(县级及以上医院)。考核内容主要是政治思想、遵纪守法、道德品质等。

3、因体检、考核不合格出现的缺额,可按报考岗位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五、聘用及待遇

经考试、考核及政审、体检后确定的拟招聘工作人员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进行公示。合格人员由区人事局办理相关手续。经批准的招聘人员,其待遇按事业单位规定执行。招聘人员应按单位规定期限报到,未经单位同意逾期未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招聘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

六、纪律与监督

为保证公招工作顺利进行,维护公招工作的公开性、公正性、严肃性,欢迎社会各界予以监督。若发现公招中存在的问题,可向相关职能部门反映。对在公招过程中弄虚作假、违反规定报名或录用的人员,一经查实,一律取消其报名录用资格,并会同纪检(监察)机关追究相关人员的相应责任。

财会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一)财务管理专业亟须清晰定位

由于财务管理和会计学、金融学专业较为接近,因此在专业定位上,既要突出财务管理的专业特色,又要与会计学和金融学有所区别。就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的比较,前者重点是理财,着重资金的规划、筹措与运用分析;后者重点则是会计实务,着重企业经营的数据核算。就财务管理专业与金融学专业的比较,前者的重点是企业金融,后者的重点则是面向金融市场。各地方高校在对本专业进行定位的时候,应借鉴成功高校的经验,立足于自身,在充分体现学校特色的基础上,突出企业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的专业特色。因此,省属地方高校应将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为以财务管理专业基础知识为基础,将会计学、金融学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服务于公司理财和企业金融的应用型本科专业。

(二)适应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地方高校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模式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科理论的要求来确定的,重素质、重基础、重知识面的协调发展,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基础知识和实务技能,力求培养出具备财务管理及财务会计、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具备会计核算、管理会计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投融资决策、财务报表分析和税收筹划能力,能为各类组织和个人财务决策提供战略方向及工具应用指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作为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做了大量人才需求调查后结合社会对财会类人才技能需要而开设的各门专业基础课程,必须适应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着眼于拓宽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积极建设优质课程,并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以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要着重精选出针对能力培养具有实用性的理论知识,增加实务训练的内容。

二、地方高校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改革思路

目前,我国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地方高校越来越多,但由于许多地方高校财管专业建设不成熟,没有突出特色,实践性教学投入不够,甚至办学指导思想不明确,严重制约了财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省属高校财管专业应在提升办学层次、完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建设、开拓实践环节方面下工夫,培养具有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即创新我国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依据社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根据地方高校自身培养人才的类型、地域性特征以及学校办学条件等,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再根据培养目标,构建出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均衡发展的课程体系,并加强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建设,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模式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科理论的要求来确定,其中本科层次教育应重素质、重基础、重知识面的协调发展。省属地方高校应按照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研究应用型人才成长需要的知识结构,强化基础知识和实务技能,着重培养学生财务分析能力、制度设计能力、价值创造能力、风险规避能力和财会工作组织能力等较强实务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合理构建财务管理课程体系

省属地方高校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应着眼于“拓宽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形成结构合理、相互衔接、功能互补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即以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等为框架来设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精选出针对能力培养具有实用性的理论知识,增加实务训练的内容。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应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技能的“双师型”实践性教学师资队伍。一方面可通过让理论知识较系统的在校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顶岗实习,掌握本专业的技能,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需要聘请一部分在企业财会部门或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四)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

加强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实用技能,必须将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进课堂。省属地方高校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交互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中。通讯视频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要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加速财务管理知识的传播和更新,使财务管理教育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

(五)狠抓实验室和实训建设

省属地方高校要重视财务管理实验室建设,为实验教学、师生科研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提供良好保障。从“学做分离”转向“工学结合”,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导向,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学习情境,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结合。学生在校内通过3D实训平台进行财务经理岗位实训,会计综合实训财务报表分析以及财务沙盘实训,按企业财务和业务部门及真实企业职业环境和岗位设置组成学习小组,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独立和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和任务,让学生真刀真枪演练,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

近年来有关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的研究正在大力开展,一些地方院校为了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提高社会认可度,进行了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的大量研究和大胆尝试。因此,围绕三峡大学应用型本科建设目标,2000年至今,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团队多次到企业进行毕业生的需求量、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人才培养的满意情况、需开设课程的建议等方面的调研,并积极地进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讨、论证、改革和实践。

(一)宏观上更新培养理念

明晰本校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依据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与地域特点对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进行明晰定位非常重要。由于人才需求的实际,决定着专业选择、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地方高校必须树立专业建设动态调整的理念,从地方经济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域经济的特点及当地财会人员需求的现状,有侧重地进行专业及方向的选择。一是就业区域定位:2009年坐落在宜昌市的三峡大学作为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综合性大学,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为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求索”校训和“双服务”发展战略(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水利、水电行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三峡区域是连接我国东西部经济的重要纽带之一,也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域之一。随着宜昌市建设特大城市以及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需要,宜昌本地各行各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增长。因此,作为省属地方高校的三峡大学设置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学生的就业去向应立足宜昌,服务湖北,辐射三峡,面向全国。尤其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在宜昌本土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有关部门具体从事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税收管理及资产评估等实务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二是就业层次定位: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教育有别于重视理论的基础性与系统性的学术型教育,又有别于注重实操,而缺乏理论根源的技术型教育。三峡大学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教育培养的是既懂财务管理基本知识又懂现代财务管理实操技能的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三是就业岗位定位:三峡大学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毕业生就业于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有关部门财务管理岗位群,包括出纳、核算会计、总账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投资部助理、理财部经理、理财部助理、融资部经理、融资助理等。因此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符合市场对财务管理人才岗位的需求。

(二)微观上适应学科发展

财会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不高,专业基础薄弱众所周知,很多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不高,部分学生进入专业之前英语语法不清,听说读写的能力偏弱。但学生因专业的关系对专业英语仍有兴趣,只是缺乏足够完善的课程体系去刺激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作为专业必修课的会计英语有它独特的专业特点:专业术语较多,语法和句法严谨,如果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再加上有些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层次不清或者紊乱,就会导致学生缺乏对会计英语的学习积极性。

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师资力量薄弱也是目前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会计英语的教师既要懂会计专业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而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缺乏这样的专业英语教师。从专家的调研结果来看,高职院校会计英语教师大多是基础英语教师,在会计英语教学中,主要强调语法和专业词汇以及句子的翻译,忽视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英语语言与专知识的紧密联系。

高职财会专业主干课程与CAT课程体系的关联性分析

CAT(CertifiedAccountingTechnician)即国际注册会计技师资格认证,被行业专家喻为“国际型企业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摇篮”。CAT资格考试以国际会计准则和惯例(IAS)为依据,课程主要涵盖会计、财务管理、办公实务、人力资源和IT等领域。CAT和ACCA是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主办的两个级别的资格考试,CAT是ACCA的技能基础,ACCA是CAT的延伸发展,两者体系一致。ACCA含金量很高,但对高职高专学生来讲,学习起点过高。CAT把几门实用的会计专业课程分为三个水平等级,一般在两年以内可以学习完所有课程,适合高职财会专业的学习特点。:CAT具有完善的课程体系,但都涵盖于于当前高职高专财会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只是在各门课程的相互对应度、紧密相连度上略有差别。以成本会计为例,大多高职财会专业把此项课程放在第五学期学习;而对于财务管理的课程,两方面都一致的放在后期学习;在最基础的部分,双方都集中学习了基础会计的内容,但是在中级课程方面《财务记录和做账》的课程表明了CAT证书的侧重点在于“技”的把握;只是CAT中《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管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财会专业没有重视的课程。据以上分析,本文认为CAT和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的财会专业教学课程有很大关联度。基于会计专业英语的不足分析和课程体系的关联性分析,本文提出把CAT嵌入教学计划,形成新的课程体系进行双语教学的构想,用以解决目前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的问题,进而使高职财会专业教育适应国际化的潮流趋势。

以CAT为蓝本构建高职高专《CAT会计英语》课程体系的设想

1.构建原则及目标据CAT的课程与高职财会专业的课程关联性分析。本文认为可以以CAT课程体系为新课程体系的基础和制定原则,以CAT的分阶段课程替代高职财会专业相应的课程,进而把CAT课程嵌入到高职财会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去,最终达成新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目标。

2.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语言设计本文认为CAT的教材本身十分强化基础和技能训练,重新编写教材必要性相对较小,更适合高职财会专业的教案和讲义是编写的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本文建议对CAT的三个阶段予以适度调整以嵌入到当前高职财会专业总体教学计划。例如CAT中T1RecordingFinancialTransactions(财务交易记录)和T3MaintainingFinancialRecords(财务记录和做帐)可以合并第一阶段学习,以适应我国高职财会专业的教学特点。T5ManagingPeopleandSystems(人力资源和系统管理)和T7Planning,ControlPerformanceManagemen(t计划,控制和绩效管理)更适合调整到第二阶段进行学习。本文认为《CAT会计英语》的课程体系应采用双语教学,侧重点在于用英语去理解领会会计专业知识,我们建议教师以汉语为主进行讲解,同时尽量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适当加入口语训练部分,调动学生使用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根据“CAT会计英语”双语课程的特点,本文建议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特长,展现双语教学,扩展双语教案和讲稿。发挥网络学习的优势,使学生可以与全世界CAT学员进行沟通交流。在教学方法上,应逐渐形成一定的模式,注重课前和课后的学习。建议分层次分组指导,保证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得到更好的英语语言训练,而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也不影响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结束语

财会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一、明确课程目标

对于财会类专业来说,经济法的教学目标分为多个层次:一是知识目标。由于该课程是会计资格应试课程,从事会计类工作须具备相应的会计资格,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课程的学习要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因此,经济法课程的学习要能够满足相应会计考试大纲的要求。二是技能要求。学校不同于培训班,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开设这一课程不仅仅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考试,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相关技能,能够使所学与其将来从事的日常工作相结合。比如,对于票据的学习,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就不仅仅是了解它、认识它,还要能够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填写和使用。三是素质要求。会计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并且要求从业者严谨认真、条理清晰。严谨性、逻辑性亦是法律本身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法律课程的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守法、严谨、有条理的职业品格。

二、编排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需要基于知识目标要求和知识逻辑特点进行有效的编排。经济法的内容非常广泛,会计资格考试中涉及的也很广。比如,初级会计资格考试要求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支付结算、税收及税收征管法律制度。中级会计资格考试要求掌握的范围更大,包括基础知识、公司合伙等主体法律制度,银行证券等金融法律制度,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还有其他相关法律制度。面对如此庞杂的内容,首先在时间上,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水平来确定安排几学期的经济法课程。其次,在具体课程开设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编排。比如,可以满足初级资格考试需要的课程内容,其几大类知识块彼此关联性小,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时间、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分布来灵活安排课程的编排顺序。但是适应中级资格考试的内容涉及范围大,则需要对各块内容根据学生的理解特点进行编排。一般经济法教材按照经济活动主体—经济活动行为—经济活动争议的主线来安排章节内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完全依照这样的主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易接受,应当把在整个课程的学习中能起到基础性作用的知识内容安排在前。因此,比较合适的编排是首先做基本概念介绍,如法、法律关系等。其次学习合同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与生活联系密切,涉及很多法学的基本知识、概念,虽然一些知识点难度较高,但是由于与生活联系密切,很容易从学生的切身生活中找到实例,可以将知识点难度降低。再次,依次学习公司合伙等主体法律制度、保险破产等相关法律制度、银行证券等金融法律制度、票据结算法律制度。因为在公司企业中,公司章程、合伙协议是企业设立的法律基础,权益主体变更如股权转让是涉及公司利益的重要法律行为,如果学生对合同有了基本认识,这些内容的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同样,保险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保险合同。破产法的学习,会涉及到合同中学习的许多概念,如,优先受偿权、担保权人、债权,同时需要对企业的基本认知———票据法安排在最后,因为票据是无因证券,票据法制度的设立思想与合同等法律规范不同,有很多不能以生活经验推知,所以在前述规范学完之后,对比着学更易掌握。最后,在实体法部分学习结束后,进行程序法诉讼仲裁的学习。在实体法后学习程序法,对于程序法的一些设置理念问题也容易有更好的理解。整个内容的详略则可以由教师根据资格考试重难点、学生的掌握程度、学习兴趣、学习时间来安排。

三、灵活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在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思路下,很多人认为教师讲授的部分应该尽可能减少,还有人十分倡导西方的案例教学模式。但是,我国是成文法国家,不是判例法国家,英美的案例教学是建立在判例法基础上的,加之法律概念十分专业,法律语言要求严谨准确,没有相当时间的教师讲授作保证,学生是很难系统清晰地理解相关知识的,所以讲授仍然是经济法课程的重要教学方式。采用讲授的方式不意味着不以学生为主导,问题不在于讲授法本身,而在于讲授的方式。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要注意思路清楚、内容衔接,并且也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进行。由于一些法律概念较为抽象难懂,讲授的过程中要不断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生活所知所见摘取实例,引领学生思路,在教师讲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进来。

(二)案例教学法

真正的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后展开的。虽然很多教师在知识点展开之前会先导入案例,但其实起到的作用也只是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注意,并不能由此真正展开案例教学。因此,案例教学主要是指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组织学生剖析典型案例,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能够活学活用。在使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案例选取。选取案例不仅是一个基本工作,也是案例教学的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前提。案例的选取要能够反映学生所学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或主要知识点,难度要适中,且结合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设置题目陷阱。二是准备安排。案例讨论的组织要结合案例囊括的知识点的多寡、难度的高低来进行。知识点较少或者难度较低的可以直接在课堂上组织进行。知识点多、难度较高的就应该提前布置给学生,因为一般经济法教学的课堂时间都较为紧张,而学生进行题目阅读、思考、查阅知识点需要相当的时间,且学生程度不同所需要的时间又有差别。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准备,这部分工作都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教师要做好督促工作,讲明这样做的意义,要求学生自己完成。三是课堂讨论。在准备工作完成之后,进入课堂讨论阶段。课堂讨论可以让学生就近自由组合讨论,个人代表自己发言;也可以教师组织分组,代表发言,在此过程中建议小组人数不超过四人。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教师应注意不直接表露个人意见,并且包容学生的各种不同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正确结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置身其中思考问题,自我组织语言阐述问题,并且在与他人的意见碰撞中,反思自己的思路,逐渐找到正确方向。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涉及重要知识点或者讨论中出现问题较多的案例,可以要求学生整理形成书面作业。

(三)视频教学法

视频教学以多媒体为支撑,通过影像声音的动态表现,增加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采用视频通常有两类情形。一类是程序法教学中,选取较引人注意的案件,进行整体编辑,将整个庭审过程展示给学生。程序流程在学习中如果要口述需要时间长、枯燥乏味且学生仍然似懂非懂,运用视频效果更好。可以要求学生课下进行预习,通读教材相关文字部分,然后在课堂上展示真实的庭审过程,适时的暂停进行知识点的说明。如果课堂学生人数少、学习程度好,可以直接展示视频,要学生自己总结阶段,提出每阶段庭审需注意的问题再对照教材掌握。当然就这部分内容来说还可以组织学生亲赴法庭旁听,但是真实旁听最大的好处在于感受现场气氛,就知识点学习而言,教师难以把控,且受到时间、交通诸多问题限制,因此,相对来说视频展示的教学效果更尽如人意。还有一类就是通过视频展示精心挑选的案例,通过案件的动态展示进行实体法部分的学习。这其实是案例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实施。最后,案例教学法和视频教学法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学生能否认真参与进来,这是能否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因此,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会有部分学生在准备、讨论的环节中不参与或借着讨论谈论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对于这些同学来说上述教学方法就起不到相应的作用。鉴于这种情况,教师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首先要清晰地向学生说明案例讨论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足够明确充分重视;其次,课程考核评价方法要对此有所体现。分组讨论后通常都是部分同学发言,会有一些学生消极懒惰倚仗他人,因此,教师要能够对每一个同学进行评价,比如,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机选择小组中的成员表达观点。这种课堂考评应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组成部分,进入到期末总成绩的考评中,以此来督促学生积极参与。

四、指导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