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本科化学论文

本科化学论文范文精选

本科化学论文

本科化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以有机化学实验为起点

培养本科生科研素质从以上参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学生中,组建本科学生课外科研兴趣小组,长期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科研实验、资料查阅、实验设计、学生课题申请、论文撰写、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和考研辅导等一系列的提高学生科研素质为目的的活动。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在笔者所进行教改的2个实验班中,实验组有多达18名同学主动强烈要求进入教师的科研实验室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由于学生的课余科研活性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因此笔者随后挑选了14名成绩中等及以上的同学,分成了2组,在一年二期的时候分别进入了两个不同实验室。与笔者以往通过其它途径所带的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思想动机总体相对较端正,除了5个学生由于急功近利、功利思想较强等原因而中途流失外,其它学生一直踏踏实实,完成了多个环节的课外科研活性内容,坚持到大四完成毕业论文。在进入实验室初期,这些学生跟着老师或不同研究生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技能,同时也参与研究生的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汇报等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后,尽管有专业知识的限制,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积极进取学习,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所在实验室的基本实验技能,熟悉了所在实验室专业中文期刊的检索,也初步懂得了简单实验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的设计。经过一年的培养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并进行了独立的科研实验。在二年二期的时候,利用前期实验结果,指导学生撰写并积极申报省、校级大学生创新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完成时指导学生撰写科研学术论文,利用取得的科研成果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等竞赛。以上完成的学生科研课题同时可以作为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由于科研课题在大三基本完成,因此,在大四时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考研或者其它与就业相关的个性化活动中。通过三年多的课外科研活动及组队参与挑战杯作品竞赛,学生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仅培养增强了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动手操作和论文撰写等方面的科研能力,也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自制力、毅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整体综合素质较高。例如,首先组队的两组学生中先后申请并完成了三项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和多项校学生科研项目;同时也发表了学生第一作者的论文或会议论文3篇;其中一组学生的作品获得了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由于毕业论文是几年积累的结晶,这些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整体水平较高,避免了目前普遍存在的本科毕业论文来自于教师科研成果的“拿来主义”。其次由于小团队有自己的目标和信念,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至始至终坚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充电,其中有3个同学从大学一年二期到三年二期暑假,每个寒暑假都能留在实验室做实验,每个寒暑假只休息两周时间。再次,在所带教的学生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总体不是特别好,只有一人次拿过一等奖学金,但由于综合素质强,在研究生考试中脱颖而出,有5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其中有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各一名(整个学院当年考取985学校研究生仅仅3名)。

二小结与重点

院校相比,由于一般院校药学本科学生总体科研素质相比较弱,如何个性化的提高一般院校药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笔者通过小范围的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为基础/起点培养一般院校药学本科学生的科研素质的探索,能够充分发掘出具有科研潜质的学生,并激发出了学生在科研方面的潜能,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能够为一般院校药学本科生进行科研“早教”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吴建章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

本科化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用型;化工;本科毕业论文;地方高校

地方应用型高校是指办学定位为应用型高校的地方所属高等学校。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与困难,如高校转型发展系统性不够、高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不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等。本科毕业论文(即学士学位论文)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本科毕业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的、作为申请授予本学科学士学位的科研成果。这一成果能够说明作者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1]。近年来,地方应用型高校化工专业教师的职称层次和学历层次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然而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却呈逐年下降趋势。本文首先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期对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对提高毕业论文教学质量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1地方应用型高校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1.1不够重视

部分院校和师生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认为本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修够各门课的学分,毕业论文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1];二是不重视毕业论文的结果,不在意做得好还是做得差,甚至不做,绝大部分论文的结果都是良好或合格,顺利毕业,皆大欢喜;三是认为毕业论文在时间上与学生找工作有冲突,为了不影响学生就业,让学生优先找工作或者进企业顶岗实习[2]。

1.2评价机制不当

一些院校甚至高教主管部门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机制不当,导致产生如下问题:一是论文重复率高,抄袭、剽窃相当严重[2]。由于各大数据库不收录本科毕业论文,因此一些论文从题目、开题报告到内容,多年重复,这完全不符合本科毕业论文开设的初衷。甚至有同学拿着已毕业师兄师姐的毕业论文直接充数,这是很不道德的学术剽窃行为;二是对论文指导教师考评机制不当。一篇优质的本科毕业论文,往往需要指导教师在选题、文献调研、实验方案和操作、数据整理、论文撰写和修改等多方面把关,耐心指导学生,需要导师花费大量心血,然而考评中教师往往仅是多获得几个工作量而已。

1.3教学计划安排不当

应用型院校化工专业的培养方案一般将毕业论文安排在第七学期最后1~2周开始,至下年5月中旬结束,满打满算16周[2]。这段时间正是学生找工作参加招聘会、面试、研究生复试的关键时期,再去除放寒假的时间,学生真正用于毕业论文实验研究的时间就两个多月。时间如此仓促,很难完成一篇优质的毕业论文。

1.4实验条件和经费缺乏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实验场所及软硬件条件方面国家重点倾斜,其本身的纵横向项目经费充足,校友及社会捐赠也较多。有别于研究型大学,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经费来源单一,主要是基于学生数量的政府财政拨款,实验条件缺乏,经费也缺乏[3]。化学化工专业论文的数据基本上都是基于实验研究而来,然而很多院校压根就没有供师生进行本科生毕业论文研究的场所。学校补贴50~100元/生用于购买化玻及试剂等耗材,测试经费基本没有。以上使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很难实质上开展。

2解决问题的措施

针对目前应用型地方院校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以期对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有所裨益。

2.1拓宽毕业论文经费来源

化学化工专业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建立够用的实验场所,并提供相应的研究经费是保障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除了学校补贴的经费之外,还应该从多方面拓宽经费来源[1]:①积极申报各类大学生学术竞赛项目,比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挑战杯科技竞赛”“互联网+竞赛”等。通过这些竞赛,不但能够让学生更早地走进实验室,入手科研工作,为日后的毕业论文研究打下基础,而且能够获得一些经费赞助或补助。②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指导教师可以将毕业论文研究纳入自己或课题组的科研工作,统筹安排,使学生在跟着老师或师兄师姐“打下手”的同时能够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动手能力;加强产教融合,学校的老师和企业的专家或工程师一起设计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合作得好,既可以为学生毕业论文拓宽经费来源,也能使论文做地方企业所需的研究,更“接地气”,更好地实现地方高校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

2.2出台更合理的考评机制

建议高校出台更合理的毕业论文考评制度,对论文指导教师全面加强考评,注重内涵和实绩,奖勤罚懒,毕业论文指导的质量要和教师的职务晋升、教学考核、年终考核、年终津贴以及职称评聘相关联。

2.3将毕业论文研究的阶段提前

针对目前毕业论文研究时间普遍不足的问题,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安排毕业论文从大一结束的暑假开始。这样安排有几个好处:一是可以避开考研和找工作的时间,学生可以安心实验;二是学生科研工作入手早,他们能够更早地获得实验数据和结果,并撰写论文或申报专利,进而依托这些成果参加竞赛或评奖评优;三是有足够的时间供导师安排一项意义、新颖性和难度都适当的毕业论文研究课题。

2.4严格把关毕业论文质量,控制通过率

目前,我国本科生培养大体上还是严进宽出。对化工专业的同学来说,毕业论文是本科阶段培养的最后一课,对于检验毕业生对本领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部分院校这最后一堂课放得太松,没有淘汰机制[1],甚至一次性答辩全员通过。如此,导致毕业论文的质量逐年变差。有必要对毕业论文的质量严格把关,严格控制一次性通过率,对质量太差的论文进行淘汰或推迟答辩。

3结束语

当前,一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尚存在不够重视、教学计划安排不当、评价机制不当、教学计划安排不当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拓宽毕业论文经费来源、出台更合理的考评机制、将毕业论文研究的阶段提前、严格把关毕业论文质量等措施,以期有效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曾楚杰,周能,韦庆敏.地方本科院校化学化工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与探索: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7(5):84-86.

[2]袁海宽.“新工科”建设下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探索[J].山东化工,2019(48):212-215.

本科化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基于个性化发展财政学本科人才培养与教学平台

培养人才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为了培养人才而展开。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工作与学习的竞争力。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主要以“因校施教”为原则,即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而非“因材施教”。传统的财政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拓宽本科生知识面、培养学习与创新能力方面。具体而言,就是知识结构完善、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熟悉财税基础理论、熟悉财税基本政策法规,具备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财税问题的能力。它忽视了与学生的兴趣、个人职业规划等个体差异性因素,这种在不以学生为中心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下,培养出适应社会的能力就相对较差。现在,我国许多综合性大学的财政学专业正在双轨推进培养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与制度。面对近几年就业难的问题,培养创业型、创造型人才愈加重要。不过,对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基于此,基于个性化发展的财政学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相对于重视知识传承、学术养成、标准化教学、批量制造的传统财政学本科教育模式,就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种类型的高级人才:学术型、职业型、创业型与创造型等。况且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包括财政专业大学生的创业基础较好,具有某些特殊的优势,充分发挥他们的天赋与潜能,其更易于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创业型与创造型人才。个性化教育是引导个性生命独特性发展的教育,它以尊重差异为前提,以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和自主选择为手段,以促进个体生命的自由和充分发展为目的(冯建军,2004)。基于个性化发展的财政学本科教学培养目标,应该从尊重和培养个体的个别性、特殊性、差异性立场出发,结合学生的兴趣与个人职业规划,充分利用各自学校的资源优势与特色,引导学生向不同类型的专业领域、不同层次的专业方向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创造足够的条件,培养学生在财政学领域具备一定的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财政学专业个性化人才的完整途径主要表现为:首先,在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阶段,培养目标应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广博”培养原则,进一步扩充通识基础模块,增设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供学生选择,可以建立以思想政治类、工具类课程为先导,以经济学基本原理课程为核心,以人文素质类、科技类课程为辅助的综合课程体系。其次,在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及拓展教育阶段。结合不同高校的特色,在突出专业培养的同时,围绕专业课程进行充分的拓展,引导学生结合专业与个人兴趣,合理制定大学选修课程菜单。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建立以财税类课程为必修课,以经济类、管理类相关课程为选修课的综合课程体系,同时,辅之以学术讲座、第二课堂等开放式培养手段。选修课的取舍要体现不同高校的资源优势与特色,体现不同高校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个性。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提供更多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使学生最大可能地选择自己最有兴趣的课程,激活他们的多元兴趣与多种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差异性发展。再次,在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创新能力培养阶段,就大学本科生的人才培养而言,本阶段培养手段与方法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的积累和今后个人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此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弱化理论课程的安排,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通过学术报告、学生科创、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社团活动、假期实践、毕业实习等方式,有组织、有目的、有成效地实施人才培养活动,为财政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后的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个性化财政学本科大学生的具体方法

这种以培养个性化财经类本科大学生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应该以“问题—发展”模式为主。正如李亦菲在《个性教育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中所述:要努力超越“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对立,尽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合作对话、平等、民主和互惠的关系,而不是先知与后知、控制与被控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这种没有拘束的开放交流,是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在一些必修课和选修课中,教师可以组建多元的小型团队,引导学生各自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组建自己喜欢的个性化团队。以公共收入与支出的部门为导向的“职业型”研究团队,以“经济与社会”为导向的“创新型”研究团队等。并将最近兴起的行为经济学、试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试验法,用于财政专业课程的讲授,将此教学方法运用于各种财政实践中模拟和实践,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应该以“问题———发现”型的新型模式为主,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为辅,对教师各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一方面,要具备多层次的教师队伍,既要有研究型教师队伍,也要有负责教学任务的一线教师队伍,还要有针对学生特殊需求的专业辅导员队伍,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大学究竟是专门搞学术研究的地方,还是培养个性化、专业化、富有创新思维人才的地方,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另一方面,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延展到学校图书馆、实验室、国库、税务机构等财政活动现场,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积极投入。使“讲堂”变为“讨论”、“对话”、“研究”内容“发酵”、“火花四溅”的具有个性色彩的“研究性学堂”,以增强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来选择组合教学方法。但要注意在运用试验教学法时,要与课程的合理定位、内容设计和相关资源建设相结合。学生学习的场所不应该受到约束,应该在广阔的天地中自由成长。

作者:仇晓洁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本科化学论文范文第4篇

国内多数农业高校,在教学状态数据的管理和统计过程中,对于与状态数据有关的教学原始材料,大多以纸质材料或电子文稿的形式分散地存放在学校教务部门、学院或教师个人手中,而对于状态数据统计管理工作则往往采用手工或半手工的方式在二级学院中进行。由于统计工作繁琐、工作量大,使得统计的教学状态数据的审核困难,准确性也难以保障;同时由于这些基础数据没有管理上的共享性问题,在查找和再次挖掘利用方面也比较困难,往往出现重复收集、重复统计等现象,大大降低了管理工作效率,从而导致教学运行状态数据的统计工作,甚至与其密切相关的教学评估成为一种负担,严重挫伤了教师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目前,伴随着教育部多次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会议的召开,教学状态数据管理已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各高校也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教学状态数据的管理工作以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比如,受教育部高教司的委托,上海市首先展开教学状态数据体系的建立和研发工作。

2教学状态数据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而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并且,教育部针对高校教育评估工作中信息资源不完整、封闭、不公开等弊端,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文件中要求“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反映教学状态的基本数据,建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高等学校对数据库数据要及时更新,及时分析本科教学状况,建立本科教学工作及其质量常态监控机制,对社会关注的核心教学数据须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加强、加快教学状态数据的信息化进程是各农业高校的必然选择。

3教学状态数据信息化管理的实现

3.1科学制定教学状态数据监控的指标体系农业高校的教学状态数据往往涉及专业建设、基地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研究、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教学成果及获奖、第二课堂、教研论文等多个方面,观测点达到几十个。而教学状态数据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故教学状态数据监控的指标体系的确定必须从实际出发、系统全面,既能涵盖学校发展目标和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还应该从深度挖掘、切实反映日常教学中的存在问题,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状态数据的公信力和科学性。

3.2搭建教学状态数据管理平台教学状态数据实施统计管理过程中,每年一度的数据采集、统计分析是一件工作量庞大的工作。因此,应结合教学运行状态数据监控指标体系,借助数据库技术,构建集教学基础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教学状态数据管理的网络平台,如附图所示,实现海量教学状态数据的采集、审核、传递、统计分析、评价、一体化,满足采集、统计和的要求,实现本校本科教学运行状态数据的网络化和信息化管理,提高教学运行状态评估工作的效率,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的长效机制,为本校的战略发展提供决策与支持。

3.3健全组织机构,保证教学状态数据管理平台的有效运行教学状态数据监控的指标体系多达几十个,范围涉及学校各个职能部门。故应成立由分管教学校领导担任组长,各职能部门一把手以及学院教学秘书为成员的组织机构,实行分层次管理,将监控体系的各项指标数据收集更新任务分解至各职能部门,数据宏观协调、审核由教务处负责,以便于运行状态数据等原始数据的分散采集和全校的集中统一管理,形成全校共同管理、共同参与局面,从而实现教学运行状态数据即时采集录入、高效安全管理、精确计算和高效共享。

3.4设置严格时间点,保证状态数据的及时更新定时更新基本状态数据是保证监测数字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控成败的关键,如果教学状态数据监控的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数据不能及时更新,则监测的效果是差强人意的,甚至是形同虚设。故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严格的时间点,对教学状态数据的各项指标进行更新,时间最好为一个月更新一次。

4结束语

本科化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家庭文化资本;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科认同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作为未来的准教师,其对于教育事业的“认同与信仰”是建设教师队伍的根本。学科认同是学者对于自己所专事之学科的独立性、完整性、连续性的自我意识,进而对于自己作为该学科从业人员的学科使命、学科立场的自识与自觉[1]。良好的学科认同有助于促进学者对自己社会角色或身份的认可,提高学者的学科归属感与幸福感。但在地方师范院校,通过对在校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进行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选择教育学专业攻读教育学硕士的出发点是“考研初试易于通过”以及较高的现实“性价比”。即使是经过几年在就读学校的学习,有的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始终难以对教育学产生高度认同。因此,对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学科认同现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由于家庭是人出生以后的首要教育场所,本研究将结合布迪厄的资本场域理论,探究家庭文化资本对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科认同的影响,为研究影响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科认同的因素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样本数据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调查对象为在读的一、二、三年级学术型以及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33份,回收33份,回收率100%。其中,籍贯为农村与籍贯为城镇的学生数量相当,研究生所学学科与本科学科不一致的占比为75.8%。参加过学校组织的调研活动的23人,未参加过学校组织的调研活动的10人。

(二)研究工具

调查采用自编问卷与访谈提纲《地方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科认同调查问卷》。该问卷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科认同的四个维度,即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第三部分是家庭文化资本场域与学科认同,经检验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数据处理利用SPSS22.0软件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

二、数据分析与结果

(一)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科认同总体情况分析

在问卷调查中,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学科认同水平在不同年级的得分按照均值从高到低排列为研一(M=3.974)、研二(M=3.654)、研三(M=3.875),都高于中间值3,说明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科认同从总体上看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F=0.796,P=0.460>0.05,未达到显著性差异,说明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基本能正确认识到教育学学科的意义和价值,但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对于自身所属群体的归属感不强。

(二)家庭文化资本的传递对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科认同的影响

家庭文化资本的传递包括父母从小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的频率、父母的择校态度、父母对学生学业的长期规划。分别对学科认同中的“学科认知、学科情感、学科适切性、学科行为”进行卡方分析,发现“父母的择校态度”在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科认知方面的卡方检验达到显著水平。所以,“父母的择校态度”对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科选择的影响最大。具体来说,“父母的择校态度”在教育学研究生学科认知上的得分如表2所示,父母择校态度为毫不关心、一般关心、非常关心的人数占比分别为0.09%,0.39%,0.52%,可看出父母对于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择校普遍是比较关心的。为进一步分析不同“父母的择校态度”在该得分上的详细差异,研究者对其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检验结果表明,选择“一般”和“非常关心”的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学科认知分数,前者低于后者,存在显著差异。父母从小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的频率、父母的不同择校态度、父母对学生学业的长期规划对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专业行为表现的P值均>0.05,表明父母文化资本的传递对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专业行为表现不存在显著影响。

(三)家庭的期望对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科认同的影响

家庭期望是指父母根据自己的经验、学识和思考,为孩子的将来做出的构想、规划和设计[2]。由卡方检验结果得知,“家庭的期望”对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科选择的影响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分别对学科认同中“学科认知、学科情感、学科适切性、学科行为”进行卡方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的期望对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专业学科认知、学科情感、学科适切性的P值均大于0.05,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家庭的期望对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科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四)家庭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对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科认同的影响通过家庭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对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科认知、学科情感、学科适切性、学科行为”的影响进行卡方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对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专业学科认知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家庭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对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科适切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影响。

三、讨论与结论

(一)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科认同成因分析

首先,从父母文化资本传递上看,对子女择校密切关注的父母比对择校问题关注度一般的父母更能促进子女的学科认知。从访谈中也发现,父母的择校态度会影响子女对自己学科的看法,如云南师范大学某教育学专业研究生(RML)说:“像我在读大学时候的师范专业就是我爸帮我选的。我爸妈始终认为教师的空闲时间比较多,有两个假期,在寒暑假期间可以出去旅旅游玩一玩,以后也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父母对子女成长的态度主要表现在与子女的依恋关系上。这些关系主要包括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与反抗型依恋,不同的子女-父母依恋关系会影响孩子的情绪情感以及社会性的发展。所以据此推测,择校态度积极的父母从小就与孩子建立了积极的安全型依恋关系,所以子女在选择学校专业时得到了父母的积极关注与支持。通过与父母积极交流使其更加了解所选的学科专业,从而促进其对自己的专业有更好的认知和适切性。其次,从家庭期望看,其对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专业学科行为有显著影响作用。家庭是青少年未来教育规划的最重要的早期发展环境之一。从访谈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父母期望对孩子学习的影响,如云南师范大学某教育学硕士(ZRQ)说:“我的父母十分关心我的学业,并且对我抱以期望,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动力,所以我更要好好学习,不辜负这份关怀和信任。”家庭期望是父母文化资本的一部分,高学历家庭的父母对孩子的将来有着更长远的打算和关注,对孩子有更高的期望。父母作为影响青少年心理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他人,是子女早期兴趣探索、未来教育目标确定、情感支持的重要影响源,在父母的支持下,子女能够在早期更好地明确自己的兴趣学科定位,对自己的学科有较强的认同感。研究生教育对于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来说仍然是学习的重要时期,如果父母对他们有着很高的期望,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他们会表现出更多的积极学科行为。再次,从家庭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看,其对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专业学科认知与适切性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布迪厄的理论可以归结为实践理论,实践决定认识,家庭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是一种文化资本传递的实践活动,父母通过这种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方式让子女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完成父母的文化再生产。同时,这种活动是一种具体化的文化资本,个体身上的文化知识、文化修养、文化技能等都能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的作用而积攒在子女身上,这些教育活动一般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的沟通互动方式、家庭整体的文化氛围等。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在家庭中形成,通过祖辈的言传身教而积累起来的,即代际传递,父母对孩子实施的教育是主要的文化资本传递方式。访谈中也体现出了这种代际传递,如云南师范大学某教育学专业研究生(RML)说:“我的父母平时总是喜欢看一些招聘类节目,看到一些现象就会给我打电话,把他们看到的这些东西和我说,让我注意到未来工作招聘中要提前注意的一些事情。”由于长辈(特别是母亲)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对子女实施良好教育的前提,所以父母拥有的闲暇时间越多,越能够保证文化资本传递的有效性。因此,父母通过闲暇时间与孩子共同参与文化活动,一方面能够促进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另一方面,父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帮助孩子一起探索他们的兴趣。帮助子女更好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因此,参与家庭共同文化活动频率越高的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对自己的学科有更强的认同感。

(二)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专业认同感提升的对策建议

学科认同程度的高低将会影响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学业的投入程度,从而影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布尔迪厄认为,不同社会出生的孩子的学业成就表现是能通过其家庭拥有的文化资本进行预测的。本研究发现,家庭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对子女的学科认同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针对本次的调查结果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科认同。

1.学生自身方面

首先培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科兴趣是根本。这在访谈的过程中也有所体现,如云南师范大学某教育学硕士(TRY)说:“虽然我本科是学其他专业的,不是学教育学的,但我喜欢看些教育学相关书籍,知道很多关于教育学的小知识,我对教育学很感兴趣,所以我才选了教育学作为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专业,我在书上看到教育学是关于人的社会活动,不过我认为教育学是自我教育,是自己教育自己的一个专业,这是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这门学科对自己的发展很有指导意义。”可见,较高的学科认同通常都表现出对所学学科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科兴趣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更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一方面,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自己专业的认识,增进对自己专业的喜爱,进而提高学科认同度;另一方面,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多与自己的导师沟通,在与导师的讨论交流中发现自己学科的研究价值与意义,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学科兴趣,提高学科认同度。另外,学生还需抱着“既来之则安之”和“干一行爱一行”的心态,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和定位。

2.家庭方面

首先,家庭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前已论及,父母能够根据孩子的兴趣方向,制定适合子女成长的教育策略。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对父母的教育,向父母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家庭的教育质量,进而促进家庭的文化资本传递。其次,教育是通往文化实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发挥中国教育的世界影响力,为全球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中国特色、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二是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顾问机制。建立健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顾问制度,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顾问工作机制,打造教育科学决策参谋智库,为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撑,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3]许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为“走出去”提供人才支撑[EB/OL].(2017-04-19)[2021-03-10]

[4]林金辉.新时代的中外合作办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7.

[5]教育部批准终止234个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EB/OL].(2018-07-04)[2021-03-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