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办公室风险管控

办公室风险管控范文精选

办公室风险管控

办公室风险管控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及我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全面排查地方金融风险隐患,及时堵塞风险漏洞,健全完善风险管控长效机制,努力提高我市地方金融机构规范运作水平,合理引导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发展,促进全市金融业稳健运行、科学发展,更好地发挥金融在促进地方发展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二、排查对象和内容

这次风险排查的对象为全市地方金融机构和民间融资组织。其中,银行业主要是银行、农村信用社、资金互助社以及财务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典当行和融资租赁公司也是这次排查的对象。

这次风险排查的重点内容:一是地方金融机构风险情况,重点检查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完善,管理层和高管人员内部控制能力是否具备;内控机制是否健全,各项基础性、系统性建设是否存在缺陷;规章制度是否健全落实,风险管控措施是否到位;业务经营和财务管理是否依法合规等。二是民间融资领域风险情况,重点排查非法集资、高利贷等风险隐患。

具体排查内容和标准,由行业监管、主管部门制定。

三、方法步骤

这次排查采取自查和全面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分为五个阶段:

(一)动员发动。市政府制定下发全市地方金融风险排查工作实施方案,召开有关会议进行部署。行业监管、主管部门以及各法人机构按照这次风险排查的实施方案和要求,分别制定本行业、本单位具体排查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层层进行动员发动,全面启动排查工作。

(二)自查自纠。各法人机构对照排查内容和标准,进行拉网式风险自查,全面查找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自查自纠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形成书面报告,报送行业监管、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主管部门报送全市地方金融风险排查工作领导小组。行业监管、主管部门要组织、指导和督促各法人机构切实搞好自查自纠。

(三)重点抽查。市领导小组将组织行业监管、主管部门根据行业性质和特点对法人机构自查自纠情况进行重点抽查,抽查比例为:银行100%,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100%,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50%左右。市有关部门将对各法人机构自查自纠及我市抽查检查情况进行复查。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抽查时间为。

(四)整改提高。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和问题,要认真研究分析,逐一限期整改,堵塞风险漏洞,消除风险隐患。与此同时,对排查发现的一些共性、根本性的问题,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体制、机制和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风险管控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融资性担保机构整改提高阶段开始时间为。

(五)总结验收。整个排查工作结束后,行业监管、主管部门分别对本行业排查整改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写出总结报告和工作建议,于前报市地方金融风险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总结汇总后报市政府,并经市政府同意后报地方金融风险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室、公安局、商务局、工商局、金融办、人民银行市支行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市地方金融风险排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金融风险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府金融办,金融办主任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的协调、指导、调度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联络员,由成员单位各明确一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担任,并将联络员名单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各行业监管、主管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制,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靠上抓,抽调精干力量,全力组织实施,推动排查工作扎实开展。

(二)落实责任分工。风险排查工作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进行。各行业监管、主管部门是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组织好地方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排查工作,并负责制定民间融资组织风险排查具体方案,引导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发展,切实防范、化解民间高利贷等风险隐患。行业监管、主管部门要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工作职责,加强对本行业风险排查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督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市委宣传部要加强对这次风险排查的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市政府金融办在发挥好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作用、搞好组织协调的同时,具体负责全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排查工作的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人民银行市支行具体负责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排查工作的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并从政策指导、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大力配合。市商务局负责典当行和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排查工作。市公安局负责非法集资活动排查工作,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市工商局要做好全市民间融资中介组织风险排查工作。

(三)严肃工作纪律。风险排查要在不影响正常业务开展的情况下进行。对排查出的问题,要严格落实有关保密规定,严禁私自对外扩散,防止炒作。同时,对有关宣传报道要坚持正面引导,统一宣传口径,掌握舆论宣传主动权。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要制定工作预案,确保一旦发生能够迅速应对、果断妥善处置。

办公室风险管控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和要求,全面排查地方金融风险隐患,及时堵塞风险漏洞,健全完善风险管控长效机制,努力提高我县地方金融机构和相关行业企业规范运作水平,合理引导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发展,促进全县金融业稳健运行、科学发展,更好地发挥金融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二、排查对象和内容

此次风险排查的对象为全县地方金融机构、民间融资组织、大蒜电子交易市场。其中,地方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支行、农村信用社、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融资中介组织主要是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典当行和投资担保咨询公司。

此次风险排查的重点内容:一是地方金融机构风险情况,重点检查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完善,管理层和高管人员内部控制能力是否具备;内控机制是否健全,各项基础性、系统性建设是否存在缺陷;规章制度是否健全落实,风险管控措施是否到位;业务经营和财务管理是否依法合规等。二是民间融资领域风险情况,重点排查非法集资、高利贷等风险隐患。三是大蒜电子交易市场风险情况。

具体排查内容和标准,由县行业监管、主管部门制定。

三、方法步骤

此次排查采取自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分为五个阶段:

(一)动员发动。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全县地方性金融风险排查防范和化解工作实施方案,召开有关会议进行部署。各乡镇(街道)、各园区和县行业监管、主管部门以及各法人机构按照风险排查防范和化解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分别制定本辖区、本行业、本单位具体排查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排查目标、细化排查任务,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层层进行动员发动,全面启动排查工作。

(二)自查自纠。各法人机构对照排查内容和标准,进行拉网式风险自查,全面查找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自查自纠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形成书面报告,报送同级政府和相应监管、主管部门。各行业监管、主管部门要组织、指导和督促各法人机构切实搞好自查自纠。

(三)重点抽查。根据行业性质和特点对法人机构自查自纠情况进行抽查。

(四)整改提高。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和问题,要认真研究分析,逐一限期整改,堵塞风险漏洞,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对排查中发现的一些具有共性和根本性的问题,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体制、机制和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风险管控长效机制,从源头和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五)总结验收。排查工作基本结束后,由各行业监管、主管部门分别对本辖区和本行业排查整改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写出总结报告和工作建议,于前报县排查防范和化解地方性金融风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总结汇总后报县委、县政府和市排查防范和化解地方性金融风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县排查防范和化解地方性金融风险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统一领导组织全县金融风险排查防范和化解工作。各行业监管、主管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靠上抓,抽调精干力量,全力组织实施,推动排查工作扎实开展。风险排查防范和化解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将组织专门力量成立督导组,进行检查督导,确保排查防范和化解工作取得实效。

(二)落实责任分工。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是防范行业金融风险、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本行业风险排查防范和化解工作负总责。要全面组织好全县地方性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投资担保咨询公司、典当行、大蒜电子交易市场风险排查防范和化解工作,并负责制定全县民间融资组织风险排查防范和化解工作具体方案,引导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发展,切实防范、化解民间高利贷等风险隐患。县行业监管、主管部门要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工作职责,加强对本行业风险排查防范和化解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督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县金融办在发挥好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作用、搞好组织协调的同时,具体负责全县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排查防范和化解工作的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县银监办负责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排查防范和化解工作的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人民银行支行要从政策指导、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大力配合。县商务局负责全县典当行和大蒜电子交易市场的风险排查防范和化解工作。县公安局负责非法集资活动排查工作,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县工商局要配合做好全县民间融资中介组织风险排查工作。县委宣传部要加强对此次风险排查防范和化解工作的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严肃工作纪律。全县金融风险排查防范和化解工作要在不影响正常业务开展的情况下进行。对排查出的问题,要严格落实有关保密规定,严禁私自对外扩散,防止炒作。对有关宣传报道要坚持正面引导,统一宣传口径,掌握舆论宣传主动权。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要制定工作预案,确保一旦发生能够迅速应对、果断妥善处置。

办公室风险管控范文第3篇

大家好!

为做好党委办公室印章的印制、管理和使用工作,切实维护其严肃性和权威性,进一步凸显印章在业务工作中的作用。我办明确使用印章的责任和权限,为更好地服务于整体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办公室工作手册》中关于印章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办工作实际情况,特在此对印章的管理、使用等相关事宜,进行一次交流沟通,从而以达到严格用印制度,规范用印程序。

印章,又称印,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产物。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印,执政所执信也。”被授予官印者得到权力,官印被收回则意味着权力的丢失。历史的车轮辗转至今,印章仍然是一个单位行使职能、联系工作的必要工具和重要凭证,也是一个单位的合法象征和信验。印章本身的经济价值是微不足道的,但其使用价值却无法估量,可以说是重于泰山,价值千金。

中国的印章发明极早,它的重要性是外国人难以理解的。没听说西方人为了一方印章而恶战连年的,但中国夺嫡即掌权,为此战争不断:“做官把印丢了”,是一件如同官员自我罢黜的极大事件!直至如今的时代,办事只信仰章不信仰签字的事人屡见不鲜,可见印章的分量。

在市场经济中,一旦引发了民事、经济纠纷案件,在整个诉讼过程中,法院以“认章不认人”的原则认定事实的。因此,印章不仅是一个权利的象征,而且也是司法部门认定的、最重要的一个证据。如果印章保管不当,单位随时就有承担民事、经济纠纷风险。单位必须对印章的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确保公章万无一失。在印章管理上应当做到:一是要实行专人保管、专人盖章,单位应建立印章使用台账,需要盖章时,应作好记录,任何人包括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都不能擅自盖章,要盖章都必须找印章保管员。二是印章保管员只能依据有关规定盖章。该不该盖章,借不借印章,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印章保管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度办事,盖章、借出印章要按规定办理。三是要严加审查,盖章内容对于出具重要证明,如贷款担保、工资证明、签订合同、信用证明等内容的盖章,要由法定代表人签字同意后,方可盖章。四是一律不得在有些制作好的空白文书上盖章,如空白合同、空白介绍信、空白信笺等,以预防不必要的纠纷。五是公章被盗或遗失后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并向工商等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还要及时通过媒体声明作废。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牢固树立“小印章、大管理”的管理理念,我们立足工作实际,规范用章标准,强化队伍建设,服务基层发展;为了进一步夯实印章管理基础,实现印章管理工作促进业务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协调统一,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提高办公室印章管理工作。

事实上,印章管理的好坏,直接体现了一个单位风险管控的水平,单位法律风险管控首先应从公章开始。而我们党委办公室工作内容,主要是印发各类文件、通知、报告以及公函等常规公文,以及出具聘书、请柬、介绍信等常规证书及证明,这些都得到使用到印章,而这些文件或许看似不重要,也往往容易让人忽视,它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却忘记了,如果我们不重视印章的管理,如果当有心人抓住我们的忽视心理,用我们的印章一份错误的文件,而我们却不自知的时候,大家可想过这将给我们的办公室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为办公室带来多大的损失呢。而作为党委办公室的成员,我们又还有什么脸面面对信任我们的领导呢,我想这可能是大家都不愿面对的吧。为此,我们必须强化我们的责任意识,树立为正确的价值观,为单位的发展献上一份推动力,围绕印章进行书面化、流程化、执行化的管理,同样也应该围绕党委办公室人、财、物几个核心进行书面化、流程化、执行化的管理,从而才能有效地进行风险管控。在这里我为印章管理提出我的一些真知灼见:

一、加强印章管理的流程管理制度,是防范法律风险的根本保证

印章管理的流程化管理包括印章的保管、使用、移交、收缴、销毁等方面,要加强印章法律风险的管控,首先要从用章申请人开始,用章人必须经过主管公章领导批准,才能凭借主管领导的签字到公章保管人处盖章。印章的保管人,必须要审查主管领导签字的真实性,以及领导签字同意盖章的文件,与用章申请人提交的文件是否一致等细节,才能在文件上签字。同时,我们要特别注意风险高发环节:如印章外借、随意摆放、空白协议书上盖章等违规操作都是风险隐患,这些都有可能给伺机作案人员以可乘之机。

二、印章管理的书面化,是规范印章使用的最好途径

印章管理书面化主要就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盖章原件必须留有备份及复印件;设立印章使用登记簿,详细登记用印日期、事由数量、承办人、批准人等事项,并作为永久档案进行保管。

三、印章管理的执行化,是规范管理工作的最好途径

再好的书面文件、流程,都必须去执行,执行力就等于是结果。在印章的执行化上,我们要尽量选择人品可靠、责任心强又有法律素养的人保管印章,因为法律风险实际上就是人的风险。

印章管理工作是通过认真落实规章制度,以“小印章,大管理”的工作理念,将印章管理工作抓深、抓细,实现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协调统一。加强印章管理是领导及各级责任人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完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加强领导,确保印章管理规定有人监管。为使各项印章管理措施得到严格执行,我们明确了专门的监管机构和监管领导,并把相关执行情况,纳入年终考核,进行严格奖惩,保障了印章管理措施的执行力。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监督力度。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向全局宣传印章管理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参与到监督印章保管使用的全过程,首先,将印章管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对印章管理工作作出长远规划和具体部署,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关心和爱护印章管理工作人员,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其安心本职工作,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搞好印章管理的各项工作;其次,宣传、贯彻和执行《印章管理规范》,经常性向广大员工宣传印章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印章管理意识,保障了印章使用的公平性。

三是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定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特别是涉及印章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升法律素养,保障了印章管理的合法性。

四是专人管理,确保印章安全。为保障印章安全,我们明确了专人负责、专人保管的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保管人,从而保障了印章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印章无人监督、任人使用的现象,防止因保管不善造成负面印象或经济损失。

五是专人审批,确保用印安全。印章是是合法履行相关权力和义务的象征,它的使用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实利益,为加切实强用印安全,我们明确了相关印章审批人,并进一步强调了“审批者、负主责”“用印者、具体负责”的用印纪律,保障了印章的严肃性。印章使用均要办理必要的审批程序,并根据印章效力明确印章使用审批权限,经有权签署人同意后办理用印。用印要图形清晰。同时,要注意做好盖章审批材料的登记和收集工作。

四、围绕党委办公室人、财、物几个核心进行书面化、流程化、执行化的管理,从而才能有效地进行风险管控

(一)夯实管理基础,队伍建设是保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支合格的印章管理队伍是筑牢公章风险防线的根本保障。我们要把印章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岗位设置,配备精干人员,创新培训形式,提升队伍素质,大力加强基层印章队伍建设。

一是精选人员。印章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是无法对印章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为此,在人员配备上,我们都要经过重点考察,将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和原则性强的同志选拔到印章管理队伍,并对这些选配的人员都要报办公室进行备案。

二是引入制约机制。在岗位设置上,我们要认真落实双人管章制度,确保把双人管章工作要求落到实处。面对党委基层人员紧,实行双人管章制度落实难度大的现状,要反复进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硬性要求,并通过检查监督督促落实。

三是提高队伍的稳定性。我们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解决印章管理人员关心的与其切身利益有关的实际问题,并且我们要对其引起了高度重视,从而使印章管理人员思想稳定,且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

四是改进培训模式,注重培训效果。在培训形式上,我们要坚持常规培训打基础、专题培训提素质的思路,并结合业务发展和队伍素质情况,制订一套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首先,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如座谈会、现场解答等,我们要以互动交流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培训的效果,不断加强对印章管理专业知识;其次,我们要结合特殊案件的防控形式,不定期组织“印章管理风险防控专题”讨论会,通过以案说法,进一步提高印章的风险防控意识,杜绝印章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不履行印章管理的审批手续,私自出章,被不法分子利用的情况;最后,我们要针对印章管理岗位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式、制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印章管理人员处置能力和工作技巧。

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和保管条件改善。由于印章管理工作起步较晚,领导对其工作的重视力度也较晚,所以很多工作也比较滞后,造成了基础设施和保管条件不善等情况,为此,我们通过不断与交流探讨,逐渐改善了印章管理的基础设施设备,并积极注意对其进行整理的工作。

(二)增强内控能力,完善标准是关键

标准是工作的指南,没有标准,不成方圆。几年来,我们通过印章管理工作的实践,不断摸索,及时总结,逐步建立了一套标准化工作流程,为印章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一是完善印章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针对我党委印章类别繁杂、数量较多的实际,我们从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严格规范。在办公室的牵头督导下,先后梳理了印章管理流程,规范了各项印章管理动作,同时,并检查了各项印章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及时纠正了印章保管、使用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二是建立非标准格式法律性文件用印流程,严把其用印关。我们对非标准格式法律性文件用印,必须继续坚持将法律审批系统审批单作为用印审批单附件,从而才能进一步规范用印程序、清晰明了用印标准和流程,为全党委自觉遵守、增强内控水平创造了条件。

(三)改进工作方式,服务发展是目的

办公室是服务全党委发展的综合协调部门。作为办公室的一项重要工作,印章管理工作也必须坚持这个前提,牢固树立内部意识,积极落实服务理念。

一是加强检查监督,跟进管理服务。在日常服务和管理上,我们在注重落实检查,保证检查效果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了服务督导,我们以培训服务为基点,及时归纳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做到了横向推广。同时,我们也会对印章管理进行不定时的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并通过树典型来带动整个工作。

二是减少用印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我们本着“必要性”和“高效性”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的内部用印。因为,这样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印章规范化管理水平,而且也减轻党委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加强印章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印章管理有效性

印章管理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印章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作为现代办公行政的终了环节,是各项工作流程和质量的积淀,由此溯源,往往可以对某些行政管理流程进行梳理,使其更加趋于科学合理。对印章的管理也是如此,当我们把关注的视野从档案这一“结果管理”延伸到工作流程的“过程控制”,即从档案管理角度出发,对印章管理全过程进行研究和指引,将会有效提升印章和印章档案的管理效果。

(一)建立健全印章档案管理制度

由于不同类型的印章使用效力、用途和审批权限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党委办公室内各类印章往往处于分散保管状态,容易造成“各自为政”、管理失控。因此,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结合本单位党委办公室的实际情况,健全完善符合现实情况的机制。

(二)印章档案的形成

印章的刻制是印章档案形成的起点,应从新制印章的登记领用抓起。而如今我们也不可回到从前或者从新制造,那么我们就应该从今天开始,对印章的领用进行详细完善的不登记工作,同时,预留印模或印鉴,这样不仅规范了印章的使用管理,更为今后印章停用收集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组织机构改组、管理体系改革、机构合并或撤销、机构名称变更,对原则上不再使用的印章,应及时向有关档案管理部门移交,由档案部门登记造册、封存保管,形成印章档案,让所有的印章都能够归入全宗。

(三)印章档案的归类

与以纸质为载体的文书档案相比,印章档案和文书档案在过程和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源于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但印章档案的载体是形态立体、形状各异的印章,因此印章档案是一种重要的实物档案。我们也要根据实物档案归档要求,对印章档案进行统一整理登记。

(四)管理模式的灵活多样

印章档案能否成为界定一个党委办公室印章管理工作彻底的定论,这还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做好印章档案管理,则可以通过管理模式灵活多样,但不论采取何种管理模式,都要注意做好收集、整理工作,保持印章档案的完整安全。

而在我们党委办公室则可以单独成立党委办公室印章档案,以突显其专业管理性。同时,考虑到印章档案的形成与积累具有专业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我们需要借鉴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的管理方式,对印章档案实行一种介乎两者之间的“准档案”的管理模式。例如:按照“党委办公室——印章名称”的分类方法建立索引目录,既简单化了分类编号和归档程序,又可以具体到对每一枚印章实行全过程管理,从而方便查找;而这对我们党委办公室而言,印章数量不多,形成档案材料有限,我们可以考虑作为专项业务资料加以整理保持。不论采取何种管理模式,都要注意做好收集整理工作,保持印章档案的完整安全、专业性和延续性。

我国自古便有使用印章的传统。从皇室玉玺到私人图鉴不一而足,从古至今都是身份、权利的象征物件,在古代,玉玺、官印代表着权力,在现代,印章是一个组织表示外化的标识,是组织承诺的标志,是行政权力的象征,它具有法定的“公信力”、权威性与严肃性。所以印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因为印章管理不善所带来的严重法律风险,却没有被很多组织所重视,比如因为印章管理不善给组织带来诉讼和损失的事件屡屡发生、层出不穷,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归根到底为法律风险管控做的不好。

办公室风险管控范文第4篇

一、主要做法

(一)抓组织机构建设,明确工作目标。**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按照上级监管部门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把案件防控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各级农村信用社成立了案件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了案件防控办公室职责,落实了工作任务,并指定了承办部室;为了把案件防控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全市农村信用社层层签订了《案件防控责任书》。通过这些工作措施,有效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案件防控工作体系。同时结合上级监管要求,制定了《案防信息专项报送制度》、《案防协调联系制度》、《案件防控评价试行办法》等制度,深化了与各级农村信用社、各相关职能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实现系统内案防资源互联、信息互享、执行互动,充分发挥领导管理机关的“牵引机”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以“五抓”(抓分类治理、抓高发部位、抓跟踪整改、抓内部控制、抓案件问责)、“五结合”(整治与教育相结合、案件查纠与防范相结合、制度完善与制度执行相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内部控制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为工作方法,开展“两项检查”突出“八个领域”,全面实现“三个目标”(继续降低案件发生率,提高案件成功赌截率,严惩犯罪分子、重处违规行为”)。

(二)抓活动开展,积极开展“案防成效巩固年”。为巩固案防成效,确保实现“无新发大要案件”目标,案件防控工作已成为促进本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延续了案件防控的高压态势,继2007年成功开展“制度执行年”活动后,*年又被确定为“案防成效巩固年”。**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认真按照监管部门下发的方案并结合本行实际,扎实有效的开展各项活动。主要开展了内控制度“大学习”,操作风险“大讨论”,三德“大教育”,典型案例“大警示”,科技信息系统风险、重点机构风险、重岗人员风险、金库管理和现金守押(包含现金押运外包给专业押运公司的)风险等四个大排查。

(三)抓协调联动,形成案防合力。**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一是完善了案件防控会商机制,搭建好案件防控会商平台,实现案件防控办公室与各职能部室的有效沟通,形成案件防控的信息互通、举措互联。案件防控办公室除在现场检查中向农村信用社发出检查意见书外,还向对口部室发出了意见反馈书,力求形成监管督导合力。二是完善案件防控经验交流机制,按季(月)召开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形势分析会议,分析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防控措施建议,及时进行风险警示。三是完善与公安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做好保额系统安全评与检查工作。

(四)抓重点领域检查,明确风险管控。**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部门采取随机随时检查的方式,会同安保、稽核(内审)部门,对金库值守、账户管理、对账、大额支付、人员排查轮岗强制休假、风险提示、票据业务、sc6000操作系统等内控关键领域进行调查,实地查看各营业网点案防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二、取得的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州市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态势得以持续优化。

(一)促进各级农村信用社高管案防意识进一步提高。通过外部监管部门对各级农村信用社的巡查督导和内部案件防控责任的进一步明确,将发现问题与高管人员的任职考核挂钩,各级管理人员案防意识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得以持续改进就是有力的佐证。

(二)促进各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强对各项业务的风险管控。通过对账户管理、对账、大额支付、人员排查轮岗强制休假、风险提示、票据业务、sc6000操作系统等反复检查,各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梳理了业务流程,加强了易发风险业务的管控。

(三)促进各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针对存在的问题,各级农村信用社除不断改进流程,修复风险漏洞外,还进一步加大了制度回检力度,努力做到业务全覆盖,风险全覆盖。

(四)促进各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强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全市农村信用社以开展“案件成效巩固年”为契机,强化职工行为排查,加强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大力构建“合规”文化,坚持合规经营、合规操作,同时大力增强职工归属感,努力形成稳定的“大后方”。

三、存在的不足

案件防控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农村信用社持续改进自身风险管控能力,其职能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较为充分的发挥。但存在以下不足:

(一)稳定性不足。案件防控的人力资源体系对案件防控工作的高效开展形成一定的制约。一是案件防控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监管规制掌握不一。二是案件防控工作人员的监管业务技能的熟练程度不够。案件防控人员往往只能以会代学和从实际操作中学,业务技能不系统。三是对案件防控工作人员没有进行系统的监管业务技能培训,存在一定的“瞎子摸象”现象。四是案件防控工作人员身兼多职,这种案件防控职能由部室兼业的做法容易造成案件防控工作开展不细以致深度不够。

(二)案件防控工作内容不系统。一是由于营业网点点多面宽与案件防控工作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难以解决,以致案件防控检查内容不全面,可能存在风险隐患遗漏的情况。二是时效性和有效性不相容,由于检查网点时间短,以致对检查内容的风险发现不足。三是案件防控检查内容与其他专项检查、稽核内审和安全检查内容存在一定的重复。

(三)案件防控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案件防控独立性不充分,相关监管法规和行业规章没有明确对案件防控工作的独立性作出明确的规定,其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法规支撑。二是案件防控职能与业务监管的某些职能形成了模糊交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监管成本,形成监管资源浪费。三是由于案件防控检查内容覆盖的全面性,案件防控机构有形成监管机构外的监管机构的趋势。

(四)案件防控效果需进一步加强。一是对案件防控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力度不够,以致有些案件防控检查发现问题屡查屡犯。二是被检查机构对巡查发现问题整改力度不够。

四、改进途径

(一)强化组织机构建设,正名分。一是应将案防办作为一重要的内部监管机构,有人有编制,杜绝“以工代工”现象。二是加强案件防控人员教育,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建立有效“谁检查,谁负责”的机制,对工作不负责的要充分履行退出机制;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案件防控业务技能培训,不止只要学习监管法规,还要学习和了解新业务,掌握新技能,熟悉各项业务的风险要点和流程,努力确保案件防控检查的有效性。

办公室风险管控范文第5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政策性玉米保险推动工作。确保农民不因灾致贫,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积极稳妥地推进政策性玉米保险工作,不断探索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加快全县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努力减轻农民受灾损失。

二、基本原则

要坚持政府引导的原则。要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参加保险,确保全县政策性玉米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

要坚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借助人保财险支公司长期以来丰富的风险经营、灾害控制经验,建立起符合全县实际的预警管控机制,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防范和化解风险。

要坚持“三低一广”的原则。政策性玉米保险要始终坚持“低保费、低保额、低保障、广覆盖”的运作模式,以适应目前我县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玉米种植风险较大、抗灾害能力较弱的现状。

要坚持保费补贴的原则。根据省财政厅《关于2014年度中央财政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中央、省、市、县将对我县投保政策性玉米保险的农户进行财政补贴。

三、政策性玉米保险保险责任范围及补贴政策

(一)保险责任范围

因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包括暴雨、洪水、内涝、风灾、雹灾、冻灾、旱灾、病虫草鼠害等对投保玉米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二)保险金额、费率及保费。

政策性玉米保险的保险金额为190元/亩;费率为6%;每亩保费11元。

(三)保费补贴比例及农户交费

根据省财政厅、省保监局《关于2014年度中央财政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政策性玉米保险的保费补贴分别由各级财政承担80%,分担比例为中央、省、市、县财政分别承担40%、25%、5%、10%的保费补贴。农户缴费部分为20%,即每亩交保费2.2元。

四、保障措施

政策性玉米保险补贴工作是一项关系到我县农户切身利益、关系到全县农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创新型支农惠农政策,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动政策性玉米保险保费补贴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政策性玉米保险工作顺利开展

县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县财政局、农业局局长为副组长的政策性玉米保险推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全县政策性玉米保险的推广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由各乡(镇)乡镇长任组长的政策性玉米保险工作落实领导小组。各乡(镇)要把政策性玉米保险推动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作为新时期支农惠农的一项重要任务去抓,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积极动员,确保该项工作落实到位

政策性玉米保险推动领导小组要做好全县政策性玉米保险推动工作的宣传、动员。各乡(镇)也要高度重视政策性玉米保险推广工作,六月底前要将该项工作布置到村,抓好落实。

(三)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农户投保

要充分利用宣传资料、上门咨询、广播宣传、会议动员等形式和方法,向广大农民宣传政策性玉米保险知识和保险补贴优惠政策,提高农民保险意识和投保积极性。投保方式以县农业局提供的全县各乡镇种植玉米面积为依据,由各乡(镇)负责以村为单位统一收取保费,并按规定以乡(镇)为单位统一将保费上交县政策性玉米保险推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县财政局、农业局、人保财险支公司共同确认无误后,由人保财险支公司出具保险单和保险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