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到地方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了解掌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作为一名新农村驻村指导员,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笔者对蒙姑乡大朵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引发了一些想法和建议,仅供参考。

一、大朵村基本情况

大朵村位于蒙姑乡东北部,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距县城58公里,东、南与会泽县老厂乡相邻,西与蒙姑村相接、四川省会东县溜姑乡隔江相望,北邻蒙姑乡牛泥村。辖1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67户,有乡村人口1094人。全村国土面积9.29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300米,最低海拔980米。年平均气温17.3℃,年降水量56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经济作物有少量的烤烟和酸石榴。有耕地面积895亩,人均耕地0.9亩,林地2285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200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970元,人均有粮325公斤,该村属于贫困村,现还有贫困人口415人,有村党支部1个,有农村党员31人。

二、主要村情与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贫瘠,干旱缺水,良好的区位优势与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并存

大朵村属金沙江低二半山区,距蒙姑乡政府仅12公里,随着巧蒙公路建成通车后,蒙姑乡融入了昆明——*——西昌发展经济圈,加之世界巨型电站——白鹤滩电站的动工建设,蒙姑乡经济发展踏入快车道。作为大朵村,光热资源丰富,紧依蒙姑集镇,外界快速发展的潮流必将促进人们思想观念、意识的形成,对于拉动发展速度必将发生极大的改变。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地理条件、自然因素的制约,大朵村一直是个土地贫瘠、水源缺乏的地方。一方面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依然存在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总体上看来属粗放生产,加工能力差,农业增收难度大。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业发展后劲滞后。大部分村组水利化程度低,农田地保水保肥能力弱;人居环境差,人畜饮水困难,未实现管网引水,自然灾害如干旱、风暴、地质滑坡不时发生,农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差,极大程度制约了农业发展步伐。

(二)产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分散零碎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并存

农业产业结构是农村经济收入的源泉,产业布局直观反映区域农业产业化水平,当前大朵村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植业和外出务工收入。种植业方面,以玉米和水稻为主,是粮食生产的主要途径,经济作物烤烟在部分村组少量栽种,面积仅达165亩,规模较小,产业效益不明显;蚕桑还未起步,但在田坝一、二等组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经济林果有少量的核桃存在(现存40亩),属零星种植;酸石榴虽品质好属地方特产,但外销推广不够,产值较低。在养殖业方面,平均每户生猪饲养量不到两头,基本属于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畜牧业发展基础差。目前受市场经济影响较大的劳务输出产业逐渐培育,已经成为农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7年,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300余人次,创收30余万元,但由于务工人员总体素质不高,商品意识不强,廉价劳动力务工依然是主流。从总体上看,分散零碎的小生产是产业结构的显著特点,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群众难以实现实质意义的增产增收。

(三)科技投入不足,艰巨的新农村建设任务与劳动者素质偏低并存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劳动者素质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速度。大朵村由于历年来教育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目前一所完小仅三名教师),造成大多数子女不能按时接受良好系统的教育,致使农民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即使一部分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也都纷纷踊跃外出打工挣钱去了,把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和儿童留守在家里,很难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重担。一方面,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理解不透彻,期望值过高,思想要求迫切。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家庭通过近几年来党对农村的优惠政策,基本解决了温饱生活,富裕家庭并不多,自身积累少,发展能力弱,存在着明显的依赖心理。往往出现把建设新农村当作是政府部门的事,乡领导干部的事,等待观望多,主动投资投劳少。此外,科技培训力度不够,农民的发展技能、思想水平与新农村建设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四)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不完善,振奋人心的建设目标与社会事业发展速度缓慢并存

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科学描绘了未来中国农村的生活蓝图,为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的关心,目标可喜、振奋人心,同时也需要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使之和谐相匹配。该村总体上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虽有一定发展,但发展水平还是偏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处于起步阶段,群众参合率仅为75%,村卫生室条件简陋,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疑难重病不出县”的目标实现困难。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村级文化活动未得到正常有序开展;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面窄,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三、关于推进大朵村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开展新农村建设,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

1、改进农村水利设施。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该农田灌溉渠滞后问题,要动员干部群众树立战胜困难的思想,立足炉房水库南干渠水源,修建村组田间灌溉渠。计划修建沟渠4条5.2公里(落山坪子至麦地1条、大洼子2条沟渠、大梁子1条),另外结合烟水工程项目,计划再修建地窖200个,提高水利化程度。

2、改造基本农田。要加大对该村的土地整理和开发力度,大力实施“沃土”工程,有计划、有投入、分步骤地切实开展“坡改梯、旱改水”工程,保证每组人均达到0.5亩高稳产农田。

3、修建村组道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的扶持,全面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投工投劳,先易后难逐年实施,全面覆盖4、8、9、11组,计划在2010年真正实现全村道路“组组通”。

4、改造农民居住环境。要紧紧抓住“安居工程”、“防震保安工程”、整村推进等机遇,力争实施田坝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通过农民自力更生,国家财政补助,大力进行农民的居住环境改造。实行改房与改厨、改圈、改厕相结合,大力修建节能灶、沼气等生态适用型工程,通过修建管网引水项目,力争逐步覆盖全村范围内的饮水卫生,逐步优化农民居住环境。

(二)开展新农村建设,要高度重视教育,培养新型农民

一方面要狠抓义务教育,培养和提高年青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接班人。一是要按编制数额配齐、配强完小教师,及时补充年轻教师,大力呼吁县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起一种城镇教师支持支援农村教育的制度,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二是要认真落实“两免一补”的国家教育政策,解决贫困山区农民子女读书难、贫困家庭儿童辍学等问题,切实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另一方面要用长远的目光和发展的战略思想来培养并造就新农村建设的有生力量。一是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着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营造起一种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正确引导农民破除“等、靠、要”思想,激励农民群众发挥好主观能动的作用。二是要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民培训机制,聘请科技人员到村组开展现场授课,对农民进行种、养殖业、加工业生产操作等多门类多学科的实用技能培训,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便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对农民素质的要求。

(三)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找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农民增收为“着力点”,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繁荣农村经济。只有发展富民产业,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当前,大朵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改变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要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两个主导产业烤烟和劳务输出,培育两个辅助产业花椒和核桃,发展壮大两个基础产业畜牧和地方特产酸石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1、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广泛动员农户着力发展烤烟产业,力争突破250亩,动员低海拔的1、2、3、4组群众栽桑养蚕,计划种植蚕桑园200亩。立足丰富的光热资源,推广蔬菜种植产业,发展反季蔬菜、大棚蔬菜种植,丰富繁荣农村集贸市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

2、经济林果业:一是要在培育创优地方名产酸石榴的基础上,改良品种提高品质,出村出乡出境外销,增加产业附加值。二是抓住退耕还林机遇,大力发展核桃种植,在适宜的8、9、10、11组种植核桃300亩;在花椒适宜区试点推行花椒种植,力争种植400亩,尽快出成效、出效益;三是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一发展机遇,逐步实现荒山绿化,果树成林,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3、畜牧业:紧紧抓住当前生猪市场价格看好和白鹤滩电站动工后生活物资市场供应紧张的机遇,改变传统小家庭保守养殖为规模产业化养殖,重点扶持发展10户年出栏2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和5户饲养母猪10头以上的仔猪养殖大户,多方协调支农贷款,加以政策倾斜,加强畜牧科技推广,逐步走上优质、高效的畜牧业发展路子。

4、壮大劳务输出产业。按照农民自愿、政府组织、培训转移、有序输出的原则,在农民工技能培训上下工夫,在宣传引导上下工夫,在社会保障上下工夫,确保培训一批,输出一批,成功一批,实现每户每年平均输出一个剩余劳动力,力争每年输出剩余劳动力300人以上,让劳务输出真正增收。

(四)狠抓农村制度创新,构建和谐环境,找准贫困山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

一是要以先进的文化和传统的传承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杜绝迷信活动思想,坚决支持移风易俗,激励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二是要充分发挥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加大法制宣传工作,调解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邻里之间、家庭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关系,共同营造起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三是发动群众,认真做好退耕还林、荒山绿化、庭院美化、“四旁”植树工作,切实改善生态、居住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四是要坚决打击种毒、贩毒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反对乱砍滥伐行为,坚决抵制非法邢教组织的入侵,净化村民生活的政治环境,为构建平安、和谐、吉祥、文明的社会气氛作出大家应有的努力;五是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政府要加大对五保户、特困户和受灾群众等农村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落实军烈属优抚政策。在严肃认真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新农合”医疗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

综上所述,大朵村新农村建设困难与问题同在,发展与机遇并存。通过分析困难,找准问题的根结,致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抓住发展的大机遇,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依托政策优势,打牢基础,挖掘资源,开发潜力,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配合各级政府,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用5至10年的努力建设,使大朵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居乐业、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为全面扎实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