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改进村级党组织建设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改进村级党组织建设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改进村级党组织建设思考

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是党的执政基础。建区以来,我区农村党支部服从和服务于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按照村级“五好”标准和“四有”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勤劳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还有不少农村党支部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严重削弱了农村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着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在新形势下,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进农村党支部建设,对于确保农村安定稳定,推进我区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宽裕型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存在问题

(一)在代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方面:一是村干部整体素质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目前,全区村级干部初中以下(含初中)文化程度占62.7%,村支部书记是本村经济发展重点户或科技示范户的仅占20%左右,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奇缺,一些村支部书记是村干部知识面窄、政策水平不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缺乏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一些村级干部班子在带领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民收入方面办法不多、能力不强。农村党员队伍老化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目前,全区农村党员中60岁以上的占43.4%,初中以下(含初中、小学、文盲)占80.2%,后备干部队伍不强,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班子缺乏生机和活力。二是发展经济的思路不清、路子不明。有的村支部陷于社会、民间的事务性管理之中,“等、靠、要、拖”思想较为严重,而在如何把握发展机遇,组织引导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则思考不多、探索精神不足;一些基础较好的村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还无所作为,找不到创业的新路子,死守“摊子”,集体资产的保值问题未能有效解决;一些村集体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作用难以发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是有些村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民富村穷”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集体经济发展普遍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村至今没有集体经济实体,缺少村级组织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据统计,全区79个行政村,村财平均收入仅为6.77万元,其中村财3万元以下的有39个,占49.49%,村财1万元以下的有12个,占15%,村集体负债现象严重,负债率达到85%以上,且数额较大。大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不宽、不稳,经营性、生产性的收入较少,而村级常年性支出项目多、数额大,收不抵支矛盾突出。一些村干部反映“手中无财力、办事无实力、说话无气力”的现象比较突出。四是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而一些村难以维持正常的公务开支。集体经济的薄弱也直接导致了村干部生活待遇难以有效保障,进而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全区村主干月均固定补贴400元,其他村两委月均固定补贴300元,除此以外,大部份村因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一年忙到头,都没有相应的奖励补贴,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在代表农村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方面:一是一些村“两手抓、两手硬”的意识不强,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无力。存在重发展经济、轻文明建设的倾向,造成群众文化生活单调乏味,而宗族势力和封建迷信活动有所回潮,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等陋习愈演愈烈。据统计,目前农民承担的农业税、村提留、镇统筹等合理负担人均71元,约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2.36%,而一些村婚丧喜庆、封建迷信活动等年人均支出近300元,占12.24%。“灰色负担”远远超过合理负担。二是受市场经济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农村某些领域道德失范现象仍较严重。在农村享乐主义有所滋长,唯利是图的事时有发生,团结互助、邻里和睦、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受到冲击。一些群众政治观念模糊,法制观念和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淡薄,部分群众社会责任感不强。三是个别地方宗族势力、恶势力有所抬头,与我们争夺阵地的斗争日趋复杂。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建设、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治安稳定。部分党员干部则表现出“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样子,在群众中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在代表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方面:一是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软化。一些党支部在完成党委和政府交给的工作任务面前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战斗小组”,缺乏思路,凡事离不开上级派人协助甚至“包办”。一些党员干部宗旨观念不牢,服务群众意识差,缺乏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思想,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不强,在职不在位。一些村干部和党员只懂得向群众“要人、要钱、要粮”,且态度恶劣、作风粗暴,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严重损坏了党在农村基层群众中的形象。二是部分党员先锋作用退化。一些党员缺乏先进性,有的混同甚至落后于一般的群众;有的党员对党组织的召唤充耳不闻;有的党员讲金钱,不讲党性,不顾大局。建区以来,建纪违法的村干部人。三是村务管理不规范。一些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不配套,有的制度形同虚设,特别是一些村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不规范,甚至存在隐瞒真实情况,应付上级检查,搞假公开等现象。四是村级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相对于村党支部建设来讲,村委会的自治功能不强,村民小组建设弱化,不能发挥作用或基本上不能有效开展工作的村级群团组织还占一定的比例,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服务农村群众组织职能作用的发挥。

二、原因分析

(一)村级党组织建设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农村新形势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成为自主经营的独立主体,很大一部分农村党支部错误地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解为放任不管,在实际工作中,未能把工作重心及时转变到为农民生产提供服务上来。

2、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增加,农民逐渐分化为不同生产方式、不同经济利益、不同精神需求、不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群体,传统的党组织设置已经不能满足不同职业、不同区域的农民党员的要求,这就使党组织不能对每一个农民党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教育。一些农村党支部在协调不同农民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时,观念和方法未能与时俱进,出现了“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的被动局面。

3、一些农村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分悬殊的现象,给村级党组织建设带来负面影响。一些先富起来的非党员大户,积极参与村委会主任的竞争,由于经济实力的差异,领导核心往往就从党支部转移到村委会,甚至转移到了大户本人。一些农村党支部片面强调先富,不重视共同富裕,在处理先富与后富、个人富与共同富的关系上,缺乏有效的措施和办法,致使群众对党支部带领群众共同富裕丧失信心,大大降低了党支部的凝聚力。

(二)在思想上忽视了村级党组织建设。有的乡镇只把经济工作视为主要任务,使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脱节。在农村党支部班子的建设上,个别乡镇和农村以自己的“标准”选人,往往是“选好人选出庸人,选强人选出恶人,选能人选出富人,选可用之人只选自己人”。一些村党支部既忽视党员队伍建设,也忽视干部作风建设,既不注重已有党员的管理与教育,也不注重后备党员的培养与发展,有的则在党员发展上搞裙带、看远近,发展家族党员、派性党员。忽视村级党组织建设,导致一些农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处事不公、自身不廉、闹不团结。

(三)一些村级党组织建设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由于集体没有经济实力,一些农村党组织为农民服务的能力很弱,很少能给农民带来直接的利益,即使办一些公益事业,也不得不向农民摊派,增强了农民的对立情绪,使党的建设失去群众基础。在一些集体经济“空壳村”,必要的组织活动难以开展,更谈不上学习培训和其他方面的建设,无钱办事倒致无人办事。有少数村的党员干部包括少数党支部书记,为了谋生,长年在本村或附近村的私营企业打工,无暇顾及“公家”的事。

(四)与村民自治相配套的工作机制不够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都明确了农村党支部在村民自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在党支部与村委会的职权划分上,也体现了党支部管方向性大事、村委会管具体事务的原则。但在农村的实际工作中,方向性大事与具体事务往往是不可分割的。乡镇向村布置安排任务时,一般也是向党支部和村委会同时布置,谁负什么责任没有明确的划分,这就导致了党支部与村委会在履行职责上的交叉、工作上的矛盾和“两委”关系的不协调。特别是对一些不大愿意接受党支部领导的非党员村委会主任,由于法律没有赋予党支部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的权力,因此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受到挑战。

三、主要对策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注重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人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村级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只有依靠改革,才能找到出路。一要改革农村选人用人机制。“村子富不富,关键是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是班长”,在选拔农村党支部成员特别是党支部书记时,要广泛采用“两推一选”,进一步提高党支部的公认程度,增强党支部在广大群众中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要打破区域和行业等界限,放开视野,面向社会,在乡镇工作人员、在职村干部、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以及村民中进行公开招录,优胜劣汰,统一调配,签定任职合同和任期目标,采取“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办法,严格按“德、能、勤、绩”定期考核,实现“进、退、留、转”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真正把那些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热心为群众服务,具备带领群众面向市场,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稳定能力的人大胆选进村级领导班子。二要加大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当前,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建设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化生态型新城区这一目标,抓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灵魂,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这一精髓,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自觉成为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和推动者。要抓好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教育培训,进行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再教育,坚持群众路线,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通过教育,增强村干部的宗旨意识,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使村干部积极探索解决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措施、新办法,做群众满意的人民公仆。三要改进村干部的工作方式方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适应新形势,探索党员管理干部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村工作方法已经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为以“服务、说服、示范”为主。要增强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驾驭市场、科技能力,严格干部培训规划的督查落实,要充分发挥镇党校培训阵地作用,努力提高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政策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增强农村干部民主和法制观念,做到学法、懂法、守法,加快依法治镇、依法治村进程。四是要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被“两推一选”上来的党支部书记的任期目标承诺的落实情况,要由党支部全体党员和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监督和考评。成绩优秀的要给予适当奖励和表彰,成绩不好的,该处理的要处理。同时,要在政治上、经济上各方面多关心和支持村干部,对政绩突出、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优秀村干部可破格提拔或录用,让干部感到政治上、经济上都“有奔头”。

(二)夯实基础,把以人为本的原则作为增强党支部活力后劲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好。解决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关键在党、在人。抓村级组织建设要以“人”为本,做好强基固本工作,全面落实村党支部“五个好”目标,提高“四有”水平。一要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建设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提供人才储备。要重视从团员青年,复退军人,机关事业单位分流人员、回乡高中生和妇女中培养村级后备干部。要实行动态管理,选贤任能,择优汰劣,努力建设一支数量稳定、素质较高、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后备干部队伍。二要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把发展新党员和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一定比例实行动态管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和性别结构。二要拓宽视野,多方物色人才。要认真落实教育管理措施,加强对后备干部的跟踪和业务锻炼,鼓励和支持他们开展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三)增强后劲,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党支部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壮大对村级集体经济,既是巩固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重要方面,也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物质基础。同志强调指出:“村级组织没有一点实力,就很难从物质条件上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就很难发挥出来。”必须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今后农村党支部建设的一项重点抓紧抓好。一是要合理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以奔小康、建新村为主线,积极引导村干部在深化农村改革、调整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中充分发挥村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以经济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兴农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多种形式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探索股份合作制形式,探索土地有偿转让形式,推广“市场+公司+基地”的模式,加强对台经济交流与合作,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二要因地制宜,找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子。要发挥人文、资源优势,搞好综合开发利用,增加集体收入。因地制宜,大力培育镇、村市场,创造稳定的集体经济来源。摸清家底,盘活集体资产,利用现有资产嫁接社会资金,开办实业,提高集体资产的运行质量,适应农村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积极发挥村经联社的职能作用,实行有偿服务,拓宽集体经济创收渠道。三是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村级经济工作的领导。帮助搞好经济管理和发展规划,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激励机制。对集体经济薄弱村,要统筹规划,重点扶持,上下结合,分批突破,做到“一村一策”,切实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使村级集体经济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较大的突破。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生财点,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完善各种经济承包制度。结合本村实际,大胆设想,积极创造条件,精心谋划经济发展路子,确保未来几年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四)规范有序,扎实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一要进一步提高对村务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在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上下功夫,做到公开与额定衔接、约束与激励配套、教育与查处齐抓,在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标准、时间、监督等方面做到“按章理事”,并逐步向村民小组延伸。二要下大力气治理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确保农村社会稳定。要认真排查当前农村群众最关心的村财管理、企业承包、工程投标、土地管理、计生管理、统筹提留等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推进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教育和引导农村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要坚持预防和治理相结合。要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类排队,限时做好整改。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深入排查农村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问题,发现一个,查处一个,保证和促进农村党员干部的健康成长。

(五)舞活龙头,充分发挥乡镇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村级组织建设的好坏与乡镇党委作用的发挥密切联系,镇党委要自觉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不断提高搞好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要立足实际,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不能只紧紧盯住经济指标、计生指标、粮款指标等几个“硬”东西,而要树立既抓事又抓人的思想,学会做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工作,乐于与他们打交道,释疑解惑,该拉袖子的及时出手,该鼓气的尽力帮助,该关心的给予一片温暖。二要客观准确地检验村级组织的战斗力。要正确地理解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中心服务,用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党组织的工作”,检验村级组织的战斗力既要看所取得的成绩,又要看不同的思想作风、工作方法所带来的不同社会效果。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手段来推进农村的各项工作,加快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三是乡镇党委、政府要为党支部领导班子排忧解难,壮胆撑腰。在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过程中,村支部一旦遇到“钉子户”,镇党委、政府要挺身而出,及时帮助“拨钉子”,攻难点,作好支部的坚强后盾。四是上级要为乡镇腾出更多的时空,激励乡镇勇于改革。要改变上级部门对乡镇实行“填鸭式”的部署工作和“走马观花”式的下基层检查的倾向。有针对地指导乡镇党委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履行抓好村级组织建设的职责。要对富有改革精神并取得较大成果的党委及有关人员给予奖励,逐步创造一个重视研究和及时指导村级组织建设工作的运行机制,确保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朝着“五好”、“四有”的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