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农村建设问题思考

新农村建设问题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总理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这一重大决策象春风吹开了农民心中的折褶,像迅雷响彻了中国大地。广大农民奔走相告,无不欢欣鼓舞,它让中国农民看到了希望和未来。下面谈谈建设新农村的几点看法:

一、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观念上的更新才能带来行为的更新。长期以来,由于对农民的认识存在偏差,理论上的农民社会地位与实际意义上的农民相差甚远。农民的职业本来是神圣的,但看不起农民,鄙视农民的社会心理还深藏人们心中。种田致富希望渺茫,农村无出息,“跳农门”的观念还根深蒂固。因此造成农民不能立足于根本来思考探索致富的路子,致富信心不足。靠打工挣钱仍是农民创收的主要方式。几乎没有多少人愿意从事农业工作。这就要求树立农民职业意识,农村大有作为意识,立足根本,发展致富。其次科技的应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大部分农民认为种田都种了一辈子,麦种望麦黄,割麦好栽秧,不总是那一套要什么科学。还依然靠传统的种植技术,科技含量低,效率低下,收获不高。因此要树立科学种田科技致富的意识。应该让农民走出去,参观科技种田的新成果,扩展视野,增长见识,创新思维。其三是规模化,产业化不强,没有特色,没有品牌,没有自己的主流产品。因此要树立发展意识,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紧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利用合理资源,谋求发展,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改良农田,便于机械化操作。现在农田因分散,起伏坡度大,不便于机械化操作。靠牛耕作效率低,不利于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二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实行分田到户,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以往集体兴修的水利公共设施已年久失修,不能发挥其排洪搞旱的作用,加上近年来自然环境的恶化,使人们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减弱,只能靠天吃饭,失去了趋利避害的主动权。三是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至今全国仍有167个乡、近5万个村不通公路;“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交通对农村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资金原因,现在农村道路状况还很差,造成致富无“路”,人挑、牛拉依然是运输的主要方式,修好道路,农民的出行、农业运输就可实现高速发展。

三、农村教育造成农业科技人才缺乏。

由于新的“读书无用”观念在农村一些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农村滋生蔓延,已成为农村学生辍学的又一个主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在农村初中毕业仅有20%的上高中。高中毕业仅有10%的上大学。许多学生十五六岁就走进打工的系列了。这种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其一,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普遍较低,每年能考上大学的人太少,许多人感到升学无望,读书也同样没有前途,何必花掉不少钱。分配找工作难同样使许多农民丧失了不惜借贷送子女上学的信心。其三,目前非义务教育阶段学费日益抬高,使许多农民特别是尚未富裕的农民望而生畏。在农村有句俗话:“培养一个高中生,拖垮一个人,培养一个大学生,累死一家人”,教育的瓶颈造成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缺乏。从结构上看,有知识、有文化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和市场流程的新型农民极为乏。没有科技作指导,找不准项目,造成致富无“门”。

四、发挥农村信用社的职能,加大资金投入。

实现科技致富必须有资金投入。目前农民靠农村信用社提供小额贷款,从现阶段我国农业资金的投入情况来看,一是农户自我积累低,投入不足。农户投入是农业投入的主渠道,约占50%。农业作为弱质产业,自我积累能力低,近年来,农民实际收入虽然有了较快增长,人均纯收入仍很低,加上自身负担重,难以增加农业扩大再生产的投资。二是目前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刚刚开始国内企业对农业的投入,短期内也很难有较大增长。三是尽管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不断增加,但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却相当小,2004年财政支农支出只占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1%。农民无力投入,农村信用社主要支持小额信贷,从而形成了巨大的资金缺口,造成致富无本,因此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金融部门大以支持。这也是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的通行做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然任重而道远。是一项长期艰巨繁重的任务,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我希望将来有一天让农村不再和贫穷相伴,让农民地位不再卑微,农村将是一个真正的“新”农村。让9亿中国农民俱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