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马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马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年,是我县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也是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年,为期十年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实施已进入第二个五年,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对于未来我县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至关重要。*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精神,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对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要。

一、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群众的自主创造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既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是贫困地区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破解“三农”问题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方向,而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又在农村,其重点和难点也是在农村,至*年底,*县尚有9.12万贫困人口(其中:人均年收入在668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2.7万人、人均年收入在668元至924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6.4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他们所在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较为滞后,所以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确立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尤为重要。一是坚持政府引导的原则。新农村建设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无论是改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还是发展经济产业都要依靠政府科学的规划引领和建设指导,为农民、产业化龙头和农村专业组织发展创造条件;二是要坚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但需要政府推动,还需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切实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正确引导,尊重农民的发展意愿,发挥他们的集体智慧和建设力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好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强化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素质农民素质的高低是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和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在知识更新换代迅猛的今天,终身教育和学习势在必行,政府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呢?首先要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其次是要依托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县农广校实施“阳光雨露”工程和绿色证书培训计划。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农民创业提供技能支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素质高、有能力、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积极开展针对用人单位技能需要和农村劳动力“订单培训”工作;最后是注重农民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引导农民崇尚科学,学用结合,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改变不文明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加强对农民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在农村中形成勤奋好学和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注重乡土人才的保护和培养民间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农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宝贵财富,是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文化的交融,有的已出现断档、脱节甚至失传,所以保护和培养乡土人才亟待加强。一是提高认识、广泛宣传和动员。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为保存和发展民间技术和艺术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二是强化政府引导,着力培养“年轻当家人”、“致富带头人”以及“农村经纪人”。以协会、农村合作组织为载体,结合各地实际和产业发展情况,定期对农村党员和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和思想引导,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拓展视野,引导他们在走向市场的同时,切实做好民间文化和技艺的传承,增加新农村建设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二、坚持全面发展,系统推进新农村建设

创新经济发展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在于发展经济,这既是为新农村建设创造物质条件,又是支撑新农村建设向前推进的动力,应当始终牢牢把握这个主题。首先要在全县的总体规划下,以村为单位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规划,遵循资源原则、地缘原则、生态原则、政府可能的原则,搞好村内统筹,同时充分考虑与全县整村推进、劳务输出以及其它经济发展项目相结合,服从全县整体规划,突出村内特色;其次每年邀请若干名县级农业技术员、经济谋划人、企业人士等到村内进行讲座和交流,为各村的经济发展开方把脉,带去新的技术、新的发展思路和商机等,拉近农村生产与销售市场的距离,提高农民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后盾。

加快精神文化建设以整村推进为契机,注重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完善硬件设施,组建乡村文艺队,积极引导开展多种形式,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如阿峨版画、马洒洞经音乐等。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以评选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等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智力保障和精神动力支持。

打牢基层民主政治基础一是按照“云岭先锋”工程的要求,分期组织党总支书记、经济发展明白人进行专题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队伍,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建立健全村内管理制度。在原有村规民约的基础上健全卫生管理、治安联防、成人技术教育、党员管理和基础设施管理等制度,实行制度管村、依法治村的民主管理体制。三是按照“三培养”的目标要求,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在党员和致富能人优秀分子中培养村干部,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

三、坚持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新农村建设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相促进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既是要求又是方向,作为贫困地区的*,广大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业基础薄弱,我县的新农村建设是建立在起点低、底子薄、有的甚至还处于扶贫攻坚阶段的基础之上的。新农村建设要与各村经济状况相协调,不能过分强调标准,应结合本地农村实际,选准切入点和突破口,解决农村最关心、利益最直接的问题,实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关键项目,如安居房屋建设、人畜分居等。根据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攻坚克难型,即水、电、路不完善,基本的生产生活较差,缺乏稳产农田灌溉水利设施的地区;二是解决温饱型,即基础设施建设尚处于较低水平,又缺乏经济产业支援项目,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三是小康迈进型,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经济发展思路清晰,群众思想素质和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地区。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县乡党委、政府要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思想和行动,协调规划,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把基层干部和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与积极性引导到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来,以积蓄实力,创造条件,防止过度建设而增加村级债务和农民负担,应分类指导,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确保新农村建设的有序进行。

新农村建设要与民族文化相协调、相促进建设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和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不仅是为农民打造一个良好的宜居环境,也是为城市居民打造一个休闲度假的农家乐园,更为重要的是为农村衍生一个新的旅游产业,增加一条富民之道。*县内主要居住有苗族、壮族、彝族、傣族、布依族和瑶族等11种少数民族,全县少数民族17.5万人,占49%,自然村1542个,少数民族村寨1175个,占76.2%,其中:纯少数民族村寨714个、杂居村寨461个。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战略任务,新农村建设和民族文化两者是相联系的、互动的和一体的,要把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之中,使新农村建设特色化,切勿千村一律。用民族文化的发展拉动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用新农村发展成果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切实把新农村建设与民族文化统一起来,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单位定点挂钩帮扶要与新农村建设相协调、相促进单位定点挂钩帮扶是引导、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拉动农村发展的一种重要帮扶形式。“十五”期间深入*行政村进行定点挂钩扶贫的单位有74个,挂钩74个村委会,各级各部门慷慨解囊、倾心帮扶,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及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新的历史任务面前,还需要有新的帮扶举措,要与当前新农村建设相协调,在“输血式”帮扶变“造血式”帮扶上下功夫,培养帮扶对象自我发展的能力。要与县乡统筹规划相结合,按照整村推进的要求着重帮扶对象和目标,统一步调,集中资金和力量,形成整体联动,加快新农村建设,做到各负其责、各记其功。要以挂钩点为演练场,按照“一线工作法”派驻工作人员,培养和提拔干部,即调查研究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难点突破在一线、工作创新在一线、锻炼提高在一线。认真开展民情民意调查,努力做到“五帮”,即帮助基层党员学习、提高党员素质;帮助群众理清发展目标、找到发展思路;帮助群众实施发展项目、加快经济发展;帮助群众学到实用技术、增强脱贫致富本领;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搞好各项服务。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持新农村发展的持久动力

要科学地对村寨新农村建设进行规划新农村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把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使新农村建设具有指导性、操作性及连续性,规划要以自然村为单位按照不同条件确定各村的建设任务和标准,各村的规划必须经过村民的充分讨论和认可。要贯彻合理、合法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突出前瞻性、和谐性,充分考虑农村发展实际、人文背景、传统习俗和民族特色,不搞千村一面。要立足高度集成、高度融合、高度统一,防止政出多门、分散建设和重复建设,才能节约资金,节省时间,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和工作效率,规划中做到先物质后精神,只有把农民反映突出的水、电、路、住房、电视等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解决好了,才能谈得上发展经济产业项目和倡导文明新风。

要着眼于村寨的长期建设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搞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不能以破坏资源为代价,着眼未来,为后续建设发展夯实基础,真正做到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单体项目与整村推进相统一。正确处理打好基础与有所作为的关系,牢固树立打基础就是实绩、有作为的观念,在打基础上多想实招、多干实事、多做贡献,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设成的。正确处理打好基础与求发展的关系,努力使农民群众素质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经济产业、文明新风等同步推进和协调发展。县、乡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使各项建设和工作经得起农民群众的检验、经得起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检验、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大力发扬团结奋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大手笔”和“超前化”,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发挥。

要培育村寨自我发展的创新体系新农村建设要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目标,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内容来抓。在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环境和创新发展机制上下功夫。切实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大力营造有利于村级班子创新的氛围,使农村保持旺盛的创新生命力。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提高村级干部和农村经济能人的创新能力,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配套政策的完善,优化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都十分明确,关键就是贯彻落实,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统揽全局,严格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牢固树产长期奋斗的思想,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努力,使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