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对于科学发展与中国铸型

对于科学发展与中国铸型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过一个重要的论断:“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个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制度定型、方针定型、政策定型,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嘱托。15年过去了,经过了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六型”思想: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政党。从国家到政党,从经济到政治,从政府到社会,这诸多领域的建设都有“型”可寻。

“六型”的含义与思想渊源

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第一个“型”。这个“型”的标准是什么?*年1月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取得三个“显著增强”和一批科学技术成果后,就可以进入创新型国家之列。他说:“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等国。从量化的角度看,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美国只有5%)。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目前中国对外来技术的依存度为54%,仅此一项指标就说明我们离“创新型国家”有较大距离。

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这是第二个“型”。什么是开放型经济?一个指标就是看外贸依存度。外贸依存度就是一定时期内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该指标可以反映一国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年中国的GDP为20.9万亿元,进出口总额1.76万亿美元,按美元兑人民币1:7.8的汇率计算,外贸依存度为65%。这一数字说明中国的经济已经完全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中。当然,这一依存度是双向依存,而不是单向依存。双向依存意味着不仅中国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世界,同样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第三个“型”。什么样的社会就算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该有这样几个基本标准:建立了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这种产业结构在生产不断发展的同时使资源消耗不断减量,而消费方式则是有节制的,不是毫不顾忌子孙后代的奢侈消费、掠夺式消费;资源利用方式实现了根本转变,从粗放到了集约,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不断提高,可以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

建设服务型政府,这是第四个“型”。服务型政府意味着:政府基本上能够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公共服务产品,同时基本公共服务要实现普惠化和均等化。把能否满足公众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作为考核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扩大公共服务的领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是第五个“型”。其特点是:终身学习、时时学习成为每一个人的习惯,技能的学习、知识的学习、人文素质的学习等多种学习融为一体;学习成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厂矿、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各个部门的自觉行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等普遍建立。

建设学习型政党,这是第六个“型”。学习型政党有四个含义:它是拥有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和精神的政治组织;是拥有学习制度和考核机制的政治组织;是可以不断把学习变成学习力,进而变成推动国家发展的创新力的政治组织;是不断在学习中与时俱进的政治组织。我们党就是这样一个学习型政党。

总的来说,有两点需要强调:一是“六型”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学习型社会作为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同时要看到,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也给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带来了挑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离不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既可以确保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方向,又可以指导创新型国家、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二是“六型”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有的“型”已经比较成型,如学习型政党、开放型经济;有的还处在转型之中,如政府变革正在从管理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有的正在探索铸“型”的道路,如创新型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就是如此。

“六型”的实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

“型”是什么?“型”是规律的制度化,是道路的具体化。

“六型”是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发展规律的制度化,反映了中国发展道路的特质,也反映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与方向。十七大报告讲:“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着力把握发展的规律”,“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突出地强调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从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特别重视研究发展的客观规律。2004年2月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进一步深化”,2005年2月总书记提出“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年1月提出“遵循科技规律”。同时我们党还提出了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两种趋势的思想。对于这些规律的把握就体现为制度的定型化。

“六型”思想是对于中国发展的战略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十六大以来,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我们党经历了一个从“更快更好”到“又快又好”,再到“又好又快”、“好字优先”的变化过程,这体现了对于科学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正是在这种深化中形成了“六型”思想,“六型”思想正体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2003年10月1日至4日,在湖南考察工作时强调,我国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中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通过改革不断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这里第一次提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的概念。在2004年9月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其实质就是要优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消除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以充分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又快又好发展。”2005年2月19日,同志进一步论述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他讲:“只有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形成更完善的分配关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年12月,中央第一次提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想。*年12月5日至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12月3日至5日中央召开的2007年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08年工作时不但强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还提出“好字优先”的思想。从“更快更好”、“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好字优先”,表明了我们从重速度到重效益的转变,从重增长方式到重发展方式的转变,从重物的增加到重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在制度上就是要建设“六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