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业局发展秋种管理意见

农业局发展秋种管理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秋种是我县农业工作的重点。为切实抓好秋种工作,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种田收入,经县政府同意,现就今年全县秋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今年我县秋种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继续坚持主攻小麦战略,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小麦生产,发展高效越冬经济作物,加大投入,强化技术服务,提高秋种技术含量,深入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为明年午季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基础。总体要求是实现“三个提高”:一是秋种质量再提高。小麦良种普及率达95%以上,适期播种和适量播种面积达到90%以上,机耕机播面积达到95%以上,越冬前一、二类苗比例达到80%以上。二是夏粮产量再提高。全县夏粮面积不少于去年,其中小麦面积126万亩以上,单产稳中有增,力争达到350公斤,增加11公斤。三是农产品质量再提高。全县小麦优质率提高10个百分点。

二、突出重点,抓好小麦高产攻关和良繁基地建设。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是县委、县政府推动我县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的有力抓手,我县连续几年开展小麦高产攻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年秋种,全县在巩固原有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各乡镇要根据县农委《*—*年度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实施意见》和《小麦高产攻关考核评比办法》,抓紧制定方案和措施,安排落实好高产攻关示范区,确保攻关活动取得实效。各乡镇要结合小麦高产攻关和优质小麦的推广,抓好不少于1000—2000亩的优质小麦良种繁殖基地。充分发挥种子公司、良种场、农科所、科技园的优势,全县建好10亩优质小麦良种穗行、100亩穗系、2000亩原种田、4万亩良种田,做到“三圃田”配套、比例协调,保证本县小麦良种补贴及优质品种推广用种需要。继续组织开展优质小麦新品种引进试验和生产示范工作,为全县小麦良繁和生产用种的更新换代奠定基础。

三、围绕增效,因地制宜调整秋种结构。要根据《颍上县优势农产品规模基地建设实施方案》(颍政秘[*]79号)的要求,采取政策引路、服务指导、示范引导等手段,加速优势农产品规模基地建设,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着力建设一批高标准示范区,提高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一是调整品种结构,扩大半冬性品种的种植比例。对大豆、玉米、芝麻等早茬作物田块,要选用豫麦70,搭配皖麦19等半冬性品种,尽可能提早于10月上中旬播种,以延长生育期,提高产量。切实改变豫麦18等春性品种比重过高、布局不合理的格局。红芋、晚稻产区选用耐晚播的豫麦18和郑州9023小麦品种,玉米、大豆主产区选用播期弹性大的豫麦70和偃展4110;二是调整品质结构,优化区域种植。在慎城、八里河、黄桥、十八里铺、耿棚、盛堂、谢桥、汤店、杨湖、六十铺、红星、新集、古城、刘集、润河、江口、陈桥、五十铺等24个乡镇及国有农场实施优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优质专用小麦40万亩,力争全部实行订单生产。非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区也要千方百计大力发展订单生产;三是发展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扩大以大棚蔬菜和优质大蒜为重点的精细蔬菜种植,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沿淮洼地低产麦田可改种油菜、越冬蔬菜、早春毛豆等高效作物,加快发展牧草,促进种草养畜;四是大力发展间作套种。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间作套种模式,留好留足预留行,适时播种、移栽间作套种作物。全县间作套种面积不少于10万亩,每乡镇抓好1—2个连片的示范田,引导带动间作套种技术推广。

四、狠抓关键,大力推广适用增产技术。一是科学选用品种。根据茬口衔接和避灾保收的要求,遵循主推品种明确、搭配品种合理、示范品种配套的原则,早中茬品种以豫麦70为主,搭配皖麦19;中、晚茬品种以豫麦18、偃展4110、皖麦44、郑麦9023为主,郑麦9023要严格掌握播期,搞好技术配套。继续扩大示范新麦18、皖麦50、皖麦52、阜麦936等品种。油菜选用皖油14等双低油菜。二是推广科学播种技术。重点把握好播期,控制好播量,精细整地作畦,打好播种基础。要着力改变播量过大和撒播、春性品种播期过早、旋耕镇压不实、机播行距过窄、三沟不配套等不科学的做法,大力推广机械深耕,扩大播种机行距,实行宽行机械条播。墒情正常情况下,半冬性品种宜在10月10—20日播种,播量9—10公斤;春性品种宜在18—30日播种,播量10—12.5公斤;郑麦9023品种必须在10月25日以后播种,立冬前结束。大力推广深沟高畦技术,做到农田“三沟”配套、稻茬及低洼地区推广旋耕播种后镇压技术,争取时间适期早播;晚茬小麦遇阴雨天气造成播种受阻时,可推广浸种催芽、免耕点播等应急技术,晚中求早。三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心组织测土配方施肥活动,在测土的基础上,根据作物保优高产栽培对各种元素的需求量,进行配方施肥。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微肥配合,基肥、追肥、叶面肥合理运筹。在施肥方法上,有机肥、氮肥、微肥全部撒后翻耕,磷、钾肥70%撒后翻耕,30%撒垡头耙地。高产攻关田要全面推广小麦氮肥后移(改返青肥为拔节肥)技术,增施农家肥,培肥地力。重视油菜硼肥施用,做到“无硼不栽菜”。今年落实配方施肥60万亩,测土化验6000个样品,发配方卡15万份,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户10000户,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3—5%,亩节本增效30元以上。四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提倡种子包衣,抓好播前种子或土壤药剂处理,生长前期抓好化学除草以及纹枯病、白粉病、麦蜘蛛病虫测报和防治,后期抓好吸浆虫、赤霉病、锈病、穗蚜、粘虫的综合防治。通过强化病虫预报体系,建立重大病虫应急反应机制和科学用药的监管机制,使安全用药水平和防治效果大幅提升。

五、加强领导,提高秋种组织化程度。各乡镇要从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高度,提高对秋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秋种工作作为当前中心任务摆上重要位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层层建立秋种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加大对秋种的投入,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一要认真实施小麦良种补贴和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等项目,确保农民足额享受国家优惠政策。二要强化技术培训服务。突出抓好高产攻关示范、新品种展示、配套技术推广。农业部门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划片包干,驻点指导,责任到人,开展全方位的秋种技术服务。要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有效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把技术送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认真组织苗情、土壤墒情、病虫情“三情”监测,把握苗情动态,强化分类指导,实现均衡增产。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广泛开展技术宣传。各有关部门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明白纸等形式,把农业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三要加强市场监管。秋种期间,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要深入开展以种子、化肥、农药为重点的秋季农资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整治没经审定或引种批准的品种、没有登记的肥料和农药、质量不合格的农资产品和假冒伪劣行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同时搞好农资价格的监控,防止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四要推进产销衔接。有关部门要引导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与农户发展订单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确保优质专用农产品能够销出去、卖上好价钱。五要创新工作机制。各地要因地制宜积极创新经营机制,继续深入开展“五统一”(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服务试点,探索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的有效途径,找准实现优质化生产、规模化开发、标准化栽培、产业化经营的抓手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技术到位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益。引导和鼓励各类服务实体投入秋种,为农民提供机械作业、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病虫防治等专项服务,提高秋种服务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六要加强部门协作。农业部门要制定好秋种方案和抗灾预案,搞好技术服务;水务部门要抓好高标准农田基本建设,加强水源的涵蓄调控,做好抗灾抢种准备;粮食部门要抓好订单生产的落实,搞好优质小麦产销衔接;财政、金融部门要采取措施,加大对秋种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广电部门要加大对秋种报道的力度,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供销、供电、商务等部门要做好秋种物资筹备和供应;各涉农部门都要齐心协力,相互配合,确保秋种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