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领导部监督活动意见

领导部监督活动意见

各镇党委,县委各部门,县各委办局、县各直属单位、县各群众团体党组织:

为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及时了解掌握领导干部在“八小时以外”的情况,推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全面实现“双争”目标提供组织保证。现就开展领导干部监督工作进街道(社区)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干部监督工作进街道(社区)的意义

干部监督工作是整个干部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贯彻落实*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任务,对干部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干部监督工作进街道(社区)是顺应形势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做好这项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有利于促进干部队伍的健康成长。加强干部监督,是关心爱护干部的有效措施。街道(社区)作为聚集在一定领域中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大部分活动时间都在街道(社区)。在经过八小时的工作回到家以后,一些同志不再象工作岗位上那样谨慎,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的甚至成为糖衣炮弹的俘虏,迷失了人生的航向。开展领导干部监督工作进街道(社区)活动,对发现干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向有关单位及干部所在单位反映。通过提醒、帮助、批评,可以防止干部由小错酿成大错。同时,通过监督也可以及时发现一些思想政治素质好、清正廉洁、群众公认的优秀领导干部,从而促进干部队伍的健康成长。

二是有利于促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近年来,我县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核心领导作用不断增强。实践告诉我们,在职领导干部理解、支持和参与是促进街道(社区)党建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开展领导干部监督工作进街道(社区)活动,有利于加强领导干部与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交流,与居民群众的联系,将会增强领导干部对街道(社区)的认同感,从而为实现事务共管、文明共创、稳定共保和资源共享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和感情基础。

三是有利于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在街道(社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领导干部监督工作进街道(社区)活动,街道(社区)党组织可以通过实行在职党员联系活动和开展党员志愿者等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在街道(社区)“亮身分、树形象、作贡献”,将会使领导干部在街道(社区)的一言一行都能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领导干部的社会责任,同时街道(社区)也为党员领导干部提供展示精神风采的舞台。

二、明确干部监督工作进街道(社区)活动的主要任务

领导干部监督工作进街道(社区)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内监督条例》为依据,按照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预防为主、事前监督为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根据我县的实际,监督的主要对象为居住在各街道(社区)的在职领导干部,重点是党政机关科级领导干部及其后备干部。监督的主要内容为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方面的情况。

三、探索干部监督工作进街道(社区)活动的方式

干部监督工作进街道(社区),要坚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探索、创新监督方法,建立行之有效的街道(社区)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和坚持以下制度与措施。

一是建立“一库”。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建立《领导干部居住街道(社区)信息库》,将领导干部的姓名、职务、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等进行登记,掌握有关情况。

二是填写“一卡”。由街道(社区)党组织客观、真实、准确地填写《领导干部街道(社区)表现情况反馈卡》,定期和不定期向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和县委组织部干部监督科报告。

三是建立五项制度。

1、投诉举报制度。在街道(社区)内设立干部监督意见箱、公布干部监督电话,以便于街道(社区)干部群众投拆举报。并对举报情况进行梳理和了解,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2、座谈走访制度。街道(社区)要成立由各界人士组成的干部监督信息员队伍,深入到干部居住生活区,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街道(社区)老党员、老干部、居民代表等多种方式,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收集掌握监督信息。

3、考察评议制度。将领导干部街道(社区)生活情况纳入组织管理监督之中,寓于街道(社区)党建之中,县委组织部、县直各党委(党组)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街道(社区)开展民主评议活动,评议结果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参考依据。

4、任前公示制度。干部提拔除在本单位、本系统公示外,还应在拟提任干部所居住的街道(社区)进行公示,以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

5、定期报告制度。领导干部在每年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工作总结、述职报告等会议上都要把街道(社区)生活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汇报,接受评议。

四、确保领导干部监督工作进街道(社区)活动的深入开展

干部监督工作进街道(社区)活动是一项探索性的全新工作,是关心爱护干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严肃的做好这项工作。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监督工作,把它作为实践“*”重要思想,开辟党员教育管理和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及党员在街道(社区)作用的新途径,列入党建工作的计划安排和议事日程。县委组织部将把此项工作列为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适时进行检查考核,并作为单位和个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起领导干部监督工作有关职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监督水平,真正成为这项工作落实的主体。各单位党组织要积极寻求和争取街道(社区)党组织加强对本单位党员的教育管理,落实领导干部监督工作有关规定和制度,主动适时地与有关街道(社区)党组织取得联系,交换意见,协调工作。各单位、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指定一名从事党务工作的同志负责落实领导干部监督进街道(社区)工作。各单位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并积极支持和配合,遵守有关规定,主动与街道(社区)党组织取得联系,热情参与领导干部街道(社区)志愿者活动,充分展示领导干部在街道(社区)的形象,发挥领导干部在街道(社区)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要加大宣传,认真准备。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充分利用现有宣传工具,向居民群众广泛宣传实行领导干部监督工作进街道(社区)的目的、意义和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调动街道(社区)所有人员来关心这项工作的开展。要及时与居住街道(社区)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联系,通过开展工作交流会等形式,宣传干部监督工作进街道(社区)的目的和意义,达到居住街道(社区)领导干部及其单位的理解、认同、支持;要通过召开居住街道(社区)领导干部座谈会、走访领导干部家庭等形式,引导居住街道(社区)领导干部积极参加街道(社区)党组织各项活动,增强其参加街道(社区)建设的责任感。

三要强化协调,讲究方法。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根据在职领导干部的实际情况,邀请在职领导干部参加党员志愿者活动,做好领导干部在街道(社区)活动的登记工作,认真作出对所在街道(社区)领导干部的评议与反馈。同时,街道(社区)党组织要积极策划,力所能及帮助居住街道(社区)领导干部解决实际困难,谋划吸引和调动居住街道(社区)领导干部参与街道(社区)建设的举措。建立街道(社区)干部监督信息员队伍,根据街道(社区)内领导干部人数的多少确定聘请干部监督信息员的数量,一般在每个社区内聘请2-3名信息员,要完善各种制度,为信息员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县委组织部将对街道(社区)党组织反映的领导干部在街道(社区)内表现情况进行全面的归纳和分析,其结果进入干部监督信息库,加强监督成果的运用,真正把监督成果与干部的日常管理、提拔使用结合起来。要切实保障监督人的合法权益,严格保密制度,对打击报复监督人及违反规定者,一经发现,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要结合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要求,既要联系热心街道(社区)公益事业、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的领导干部,也要关注在街道(社区)反映不好、对街道(社区)工作不闻不问甚至干扰街道(社区)工作的个别领导干部,并作为监督的重点对象。要把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街道(社区)表现情况反馈卡的作用,及时将掌握的信息进行沟通反馈。各级党组织要把监督干部与爱护干部相结合,既要勇于坚持原则,又要准确把握好度;要把监督干部与尊重干部相结合,在发挥街道(社区)监督作用的同时,不能把干部的一言一行都纳入监督范畴,更不能把监督当作监视。街道(社区)党组织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到筹划到位、工作到位、服务到位,确保开展领导干部监督进街道(社区)工作有着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