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领导经济会议发言

领导经济会议发言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关于2005年经济工作;紧紧围绕全民创业的任务要求,做好2006年经济工作,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对领导经济工作会议发言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培育全民创业理念,让全民创业蔚然成风、搭建创业平台,拓宽全民创业领域、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构建全民创业的发展优势、我们决心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区第十次党代会确立的“五年两步走”的目标,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洞察创业先机,以全民创业、勇闯新业、争创大业的实践,着力锻造“家业殷实、企业兴旺、事业发达”的生动局面,全力推进谯城在新的起点上提速提质发展,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新谯城,具体材料请详见: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今年以来的经济工作情况和2006年我区经济工作安排,简要汇报如下:

一、关于2005年经济工作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大力实施符合我区实际的“二三四”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矛盾,把握机遇,奋力拼搏,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加快、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良好势头,全面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

----经济各项指标快速增长。2005年,预计全区可实现地方生产总值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增长26.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亿元,增长8.1%。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剔除农业税全免因素,实际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5.14亿元,同比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率达%,同比提高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2005年我区经济运行的突出特点是,在各项指标快速增长的同时,速度、效益同步提高,运行质量明显改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同比提高个百分点。工商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同比提高%。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同比提高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同比提高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分别增长%、%。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出现新的转机,主要农产品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蔬菜、药材等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我区顺利通过“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达标验收;累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10.1%。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定单农业面积不断扩大,销售网络进一步健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区有7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我区被评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区)。工业经济、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均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面粉、白酒等优势产业迅速增长,有28家中药饮片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14家企业通过GMP认证。现代物流、交通运输、信息中介、通讯、餐饮和社会服务业发展加快,新兴第三产业迅速兴起。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果显著。全年共引进对外合作合资项目32个,并全部开工建设。合同引进市外资金7亿元,实际到位5.4亿元。占市政府下达给我区年度任务目标的142%。外贸出口继续增加,实现自营出口总额450万美元,同比增长34%。在做好企业外延扩大的同时,不断加强企业内涵改造,全区新上扩建技改项目199个,实施跨年度项目23个,完成投资亿元,一批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民营工业园区和--\--等重点乡镇经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入园项目增多,综合竞争实力明显提高,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农村小城镇发展步伐加快-里镇以区位优越、发展较快、基础较好、潜力较大被评为全省小城镇发展改革综合试点镇,并呈现出率先发展、迅速崛起的势头。

总的来说,我区的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势头。但在经济运行质量上还存在薄弱环节,而且思想观念、能力水平、工作方式方法、服务措施等方面都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地方,这些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着重加以解决。

二、紧紧围绕全民创业的任务要求,做好2006年经济工作,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第一年,为开好局、起好步,根据当前--发展情况,结合区十次党代会“五年两步走”奋斗目标和“十一五”规划,我们确立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九次全会和市委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1468”战略为指引,大力推进“二三四”发展战略,加快改革开放,全面开展“全民创业行动”,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速实现全区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此,2006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培育全民创业理念,让全民创业蔚然成风

我们将按照省市要求,放开眼界,抢抓全民创业的历史机遇,把全民创业作为振兴谯城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加快全民创业步伐,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推动发展,以创业促进和谐,从而实现我区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1、加强创业教育,更新创业理念。牢牢抓住解放思想这个“牛鼻子”,积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培育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实现创业理念的突破与创新。进行专门地教育发动和创业指导培训,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冲破自然经济意识、计划经济意识、官本位意识等守旧思想束缚,树立争先创业、艰苦创业、自主创业、实干创业、和谐创业等先进理念,在全社会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

2、大力培育创业队伍,全面激活创业主体。放手让人民创造财富,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创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各类人员的参与程度,把他们的创业潜能充分发掘出来,使更多的劳动者转变为创业者,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积极扶持一批下岗失业人员重新创业;发动一批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二次创业;感召一批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鼓励一批有经济头脑的农民转产创业;吸引一批外地的企业老板投资创业,从而掀起全民创业的社会热潮,促进我区县域经济的加快发展。

(二)搭建创业平台,拓宽全民创业领域

充分发挥我区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后发优势,积极搭建全民创业平台,以发展壮大工业经济为重点,以民营经济、特色经济为突破口,在因地制宜上做好文章,不拘形式、不拘类型,多领域、多元化地开展全民创业活动。

1、围绕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引领全民创业。继续抓好中央和省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的落实,破除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传统思维,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要开绿灯,一视同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更求所活,为民营经济鸣锣开道,鼓劲加油,充分激发民间创业的巨大活力。坚持做到“三个不论”:即不论哪种形式能搞活就行;不论归谁所有,有贡献就行;不论规模大小,能发展就行。在政策上,要认真清理不合理的规定,使各种所有制企业在税收、贷款、出口贸易、经营场地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除国家明令禁止的外,所有领域都要向民营经济开放,特别注意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工业领域,发展中药材和农副产品加工。鼓励民营经济以租赁、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形式,盘活国有集体闲置资产。在发展措施上,积极组织银、企双方参加的项目推介会,促进金融系统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切实发挥民营企业家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发挥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作用,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创建民营经济园区。

2、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领全民创业。利用“三农”这一广阔的创业空间,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确保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落到实处,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创业的积极性,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一是继续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紧紧围绕实现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目标,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落实“一免三补”政策,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要进一步提高组织化程度,提升劳务输出水平,努力实现全区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二是继续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在稳定粮食面积、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发展规划,发展壮大优质小麦、药材、蔬菜、棉花、畜牧、林果等6大农产品生产规模,力争形成8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20万亩优质棉花生产基地、100万头(只)优质畜禽生产基地、20万亩药材GAP生产基地、7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创建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扩大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质量认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实力。三是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农业产业化经验,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和投入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不断壮大提升六大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骨干企业,大力兴办更多地新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四是坚持以产业兴镇。加强农村小城镇建设,科学合理地调整完善小城镇总体规划,强化载体功能,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村人口和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良性互动。努力把三大经济带中的一些特色乡镇建成工业经济强镇,推进十八里、十九里、古井等一批新型小城镇率先发展、迅速崛起,使农民在参与城镇化建设中兴业发家。

3、围绕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引领全民创业。要把“工业强区”战略和全民创业相结合,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构建我区优势产业体系,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加快膨胀工业经济规模。充分发挥资源、交通优势,积极整合各类资源要素,优化工业区域布局,着力打造105国道、311国道、307省道沿线三条经济带,加快发展壮大现代中药、白酒饮料、农副产品、金刚石制造、木材加工五大产业集群,拉动工业经济总量膨胀,锻造我区工业化脊梁。不断完善工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经济社会管理部门对工业经济综合管理和指导服务作用,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鼓励中小企业二次创业,扶持壮大支柱骨干企业,实现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并重,拉动全区工业快速发展,形成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

4、围绕提升第三产业层次,引领全民创业。依托谯城作为亳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和“涡河经济文化带”龙头的得天独厚优势,抓住亳州市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机遇,坚持以服务方式规范化、服务业态多元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产服务专业化为导向,广泛激活民力,集中民智,吸聚民资,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做大特色旅游业,培植新兴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使我区真正成为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区域商贸物流重要集散中心。

5、围绕工业园区建设,引领全民创业。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开展对外合资合作、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大力推进工业经济、特色经济、民营经济跨越式增长的重要平台,采取市场运作、政府适当投入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使工业园区成为外来投资者的热土,本地创业者的乐园,兴业聚财的沃土。着力加快亳州市民营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实施园区二期道路工程,建设好科技路、光华路、振谯路基础设施,完善好光明西路、站前西路配套设施。完善园区总体规划,编制详细规划。加快园区项目建设征地步伐,推进条件成熟的项目尽快动工,重点抓好浙江中医学院饮片厂、恒源饮片厂、援康药业公司、贡药饮片厂、亳州公路货运中心、合肥兽药厂等六大项目。加大对十八里、魏岗、古井等重点乡镇经济园区扶持力度,支持乡镇政府采取多种方式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筑巢引凤,吸引项目入园,扩大企业集聚规模。

6、围绕提高开放水平,引领全民创业。要继续坚持大开放的主战略,紧紧抓住中央“促进中部崛起”和我省“东向发展”的战略机遇,以招商引资为主要抓手,科学把握发达地区资本流向,有针对性地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来我区创业。积极拓展招商领域,加快提升产业结构,注意做到“三个结合”,即招商引资与发挥原有的产业优势相结合;招商引资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招商引资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快接轨和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实现与长三角及沿海地区的互动发展、全方位融合与对接。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壮大外贸经营主体,扩大出口创汇规模。全面提高我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7、围绕推进项目建设,引领全民创业。进一步增强全民的项目意识,把新项目的签约、立项、开工放到突出位置,大力营造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抓投入、上项目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和效率观念,积极为区内外投资者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千方百计地推动历年审批的待建项目和近期审批的拟开工项目及早开工建设,全面推进在建项目进程。突出抓好列入全市重点项目范围的项目和中药膜分离提取项目(千草公司)、天然植物食品色素项目、兽药提取项目、中成药制造项目、大豆深加工项目、高科技日化项目、饮片加工等重大项目。

(三)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构建全民创业的发展优势

我们必须把环境建设作为全民创业的“生命线”来抓,进一步加大优化环境的力度,以环境的大改善,推动全民的大创业,促进经济的大发展。针对各类创业主体的特点和需求,大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创业环境。围绕解决影响创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坚决破除各种创业障碍,真正让蕴藏在广大干部群众当中的创业热情竞相迸发,让富民兴区的社会源泉充分涌流,努力营造促进创业的体制机制环境。要强化各职能部门的大局意识,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投资兴业门槛,减少投资的前期成本,努力创造服务高效的政务环境。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打击与保护的关系,规范执法行为,加快建立外来投资者维权平台,依法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努力创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把诚信建设作为环境建设的核心工程来抓,不断提高兑现优惠政策的能力,努力创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大力发展资本、土地、技术、人才和劳务等市场,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努力营造有利于创业的市场环境。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全民创业的重大意义,宣传先进地区全民创业的新举措、新经验,宣传本地创业典型的精神和经验,努力营造全民创业的舆论环境。

总之,我们决心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区第十次党代会确立的“五年两步走”的目标,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洞察创业先机,以全民创业、勇闯新业、争创大业的实践,着力锻造“家业殷实、企业兴旺、事业发达”的生动局面,全力推进谯城在新的起点上提速提质发展,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新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