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城建局社区建设管理会讲话

城建局社区建设管理会讲话

同志们:

一、*年社区建设工作回顾

*年是我区推进新一轮社区建设的深化之年。一年来,社区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围绕自治与服务两大重点,在满足群众需求、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基层民主、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

在总结*年社区体制改革后运作情况的基础上,*年又进一步规范了社区直接选举,顺利完成61个社区居委会换届工作,参选率达91.9%。这次直选进一步健全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充实配强了社区党组织书记,并初步形成了以《宪法》和《居委会组织法》为准绳,以实施办法和选举规定为依据的居委会选举制度体系;积极培育社区民间组织,在望春、段塘街道试点社区项目申报制度,初步形成了自下而上、以社区居民需求为中心的资源分配机制,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强生命力的社区民间组织,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活动,促进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二)社区服务群众水平进一步提升

继续深化*社区服务中心的作用,通过“一条龙、一站式”的方式,为群众提供更加有效、便捷的服务,*年共解决43万多件的群众求助件;继续发挥社区在困难群体帮扶中的基础作用,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积极搭建经常性社会救助平台,*年共发放各类扶助款1782.5万元;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以临时托管和培训照护员为功能的居家养老照护院正式投入使用,15个有条件的社区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96位高龄、困难、独居老人享受了政府购买服务;积极探索社区低价基本医疗服务改革,采取健全卫生服务体系与建立贫困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并举的策略,率先推出面向低收入群体的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制度,人均费用28.16元,比全区均费80元低65%;努力构筑终身教育体系,提供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服务,编写社区教育系列读本,努力营造学习氛围;社区文化、社区平安、社区环境等各项工作继续推进,公共服务得到体现,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三)社区建设均衡发展进一步体现

各街道根据社区特点,开展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有特色的品牌社区建设。如华兴社区以创建平安家庭为切入点,推动平安社区建设,并获得了全国平安家庭优秀示范社区的称号;天一家园社区以文化活动凝聚人心,将社区党建、廉政文化和婚育文化等融会贯通;牡丹社区以牵手结对为主题,开展“服务结对”、“扶助结对”等活动,创建“同心型”社区等。同时农村转型社区针对居住群的特点,积极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经验,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建设。如新星社区开展文化补习和劳动技能培训,春城社区开展社区儿童、妇女维权服务,西城社区开办一米阳光——缝纫课堂等。这些社区的创建起了示范作用,带动了其他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推动了我区社区建设的均衡发展。

(四)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继续实行选聘分离制度,把好社区工作者的入口关,促进队伍进一步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目前有专职社工582人,平均年龄37.2岁,其中中共党员256人,占总数的43.99%,大专以上学历352人,占总数的60.48%,人员结构渐趋合理,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加大了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考核力度,组织互动式的“社会可持续力发展、社区领导力技能培训”、举办城市社区参与治理研讨会、开展“社区参与治理交流项目”、鼓励社工参加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目前有117人获得了社会工作师和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完善社工包片联户考核细则,规范工作内容,加大力度落实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年,我区社区建设虽然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但是也应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仍较突出,社区服务项目和内容仍不够丰富,社区工作者整体素质离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社区的硬件建设还难以满足社区发展的要求等等。这些问题,都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年社区建设工作的任务要求

*年是“*”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我区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大、*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和谐与提升,突出自治与服务,以能力建设为抓手,致力于构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现代化和谐社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求,为全面建设和谐发展的现代化中心城区提供社区层面的基础性支撑。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着力发挥社区组织主体功能

健全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全体居民为主体、社区各类组织共同参与、共同创建和谐社区的新格局。要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要求,认真落实居民代表会议、居务公开等各项制度。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特别要重视选举程序。坚持民主决策,特别要对有关社区建设的重要事项广泛听取意见。坚持民主管理,特别要重视发挥社区工作者和居民骨干的作用。坚持民主监督,特别要对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公之于众,接受群众监督;要积极培育有特色、有活力、群众参与率高、社会效益显著的社区民间组织,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规范对自治组织的管理,积极探索社区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路子。

(二)着力健全社区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十分钟服务圈”,在重点提供面向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性服务的同时,针对社区居民多方位、多层次的需要,面向广大居民群众,因地制宜拓展社区服务内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站)的作用,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引导社区内企、事业单位最大限度地提供和开放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资源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公共服务水平,认真执行星级服务标准,积极探索*平台升级后的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提升服务质量;认真落实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各种帮扶政策,及时解决困难群众就业、生活救助等问题,发动和鼓励社区成员之间开展邻里互助、社区慈善等活动,提高社区居民自我服务的能力;深化居家养老“两走”模式,加强服务员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打造新型居家养老义工队伍和照护员队伍的有效途径,健全以社区为依托的老年人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加大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以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为抓手,通过学习型社区建设,构建社区和谐文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筑资源共享的数字社区服务平台,加快实现社区管理、服务信息化。社区平安、社区环境等各项工作在原来基础上继续深化。

(三)着力推进社区品牌建设

探索社区品牌建设可持续问题,挖掘、深化、提升现有品牌的内涵,扩大外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寻求突破。同时围绕省、市关于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坚持紧密联系实际、紧紧依靠群众、满足群众需求、最大限度让群众得实惠的原则,积极培育新的品牌。尤其是农村转型社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创新管理理念,坚持城乡联动,整合社会资源,完善社区功能,在实施服务延伸的同时实现文化的辐射,推进农村转型社区与城市社区协调发展。各社区居委会要发挥首创精神,主动寻找活动载体、搭建工作平台,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社区建设格局。鼓励创新、鼓励创造,坚决防止形式主义、盲目跟风、做表面文章。

(四)着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规范社区工作者的准入标准,统一由区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进一步健全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社区工作者组织服务群众、社会基础管理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尤其要着力提高社区工作者捕捉、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能力,以及发现、缓和、化解不同群体矛盾的能力,切实构筑社情民意的收集、反映和解决渠道,引导居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意见和利益要求;全面加强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培养,定期对社区专职工作者进行培训,通过岗前培训、名师带徒以及组织参加社工职业资格考试等多种形式,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积极打造全能型社工;继续落实社区工作者包片联户责任制,在实践中加强社区工作者的职业修养,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工作实效;坚持以社区居民的评估为主要标准,对社区工作者任期目标责任制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做到年初有布置、年中有督查、年末有评议。在严格考核的同时,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适当的待遇留人,最大限度地激发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内在动力。

(五)着力优化社区工作环境

转变政府工作方式,立足于帮助、提高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逐步减轻社区行政事务性负担。属于政府和有关部门自身完成的行政性任务,不应硬性摊派到社区,社区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性工作,要采取权随责转、费随事转的办法解决。认真落实社区工作准入制度,逐步整合针对社区的各种达标、评比、考核。同时社区居委会既要依法自治,又要协助政府做好相关工作,把群众满意度作为社区工作的评估标准,使社区工作真正面向社区居民,防止行政化倾向;按照市委办、市府办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社区规划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要科学制定社区建设规划,力求做到与小区建设同时设计、同时建造、同时交付使用。按照调整后社区配套用房的配置标准,利用多种方式,挖掘资源,使社区的基础设施不断适应社区工作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