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增强银行业监管能力

增强银行业监管能力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银行业监管工作,开辟银行业科学发展之路,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到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用科学发展观检验银行业监管工作的成效。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银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截至目前,我国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已发展到2.8万多家,总资产近40万亿元,占全国金融资产总额的90%以上,在金融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在发挥金融业核心作用中担负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在银行业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第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进银行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稳健发展的根本要求。银行业是经营货币及信用业务的特殊行业,担负着动员居民储蓄、融通社会资金、管理金融风险、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等诸多重要职责,是市场配置资源和维护金融经济安全的核心。无论是高负债、高风险的行业特点,还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职能,都要求银行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身安全稳健运行,才能维护存款人及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消除长期影响银行业健康发展的非理性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的重要前提。我国银行业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最根本的并不是某些具体指标的高低,而是科学发展理念的缺失和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比如,长期以来,资本约束机制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机制影响较弱。充足的资本不仅是银行业自身从事正常经营活动、应对各种风险的基石,也是强化自我约束、增强公众信心的保证。正因为如此,国际上把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视为银行业稳健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以往商业银行在业务迅速发展过程中,往往缺乏自我约束,忽视资本金的充实和积累,导致经营规模盲目扩张和资本充足率普遍低下。中国银监会成立后,严格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促使整个银行业的行为规范发生了深刻变化,贷款增长逐步向理性回归。

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能力的迫切需要。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6年底我国银行业市场将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在金融创新、中间业务以及争夺优质客户和人才等方面必然会给中资银行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以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及新资本协议等为主体的国际监管规则逐渐成为全球普适的监管标准,对各国银行业的发展和全球化产生了较大的外部约束。面对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我国银行业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借鉴国际大银行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提高金融创新和管理能力,加快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成为合格的市场竞争主体,促进并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二、在银行业监管工作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一,坚持把维护存款人利益、提高服务水平作为加强有效监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监管工作要保护广大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利益,这既是有效监管的目的,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由此出发,深入研究新形势下风险的新特点和广大消费者的新需求,用金融创新的新思路新举措,提升银行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功能,把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结合起来。

第二,坚持把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建立健全资本约束机制作为加强有效监管的着力点。必须坚持“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新监管理念,把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作为坚持不懈的目标任务,努力构筑风险监管与管理的内部防线和微观基础。要不断规范和加强对银行业内部控制的考核评价,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内部管控机制,发挥银行业董事会与经理层在风险管理中既统一又区别的作用,提高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促进风险内控机制的形成和内控效果的不断提高。

第三,坚持把推进改革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加强有效监管的重要途径。在银行业监管实践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有效、审慎监管,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勇于和善于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管理技术和经验,坚持加快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着力形成银行业科学发展的保障机制。

第四,坚持把实施分类监管、有效配置监管资源作为加强有效监管的重要方式。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着力增强监管方式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搞“一刀切”。针对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既要尽量统一市场规则和监管标准,注重公平和效率,又要充分考虑现阶段不同类型机构的风险特点,实行区别对待和分类监管,建立正向激励的监管导向和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要注重每个金融机构总体风险的把握、防范和化解,按照机构整体风险情况来高效、节约地配置监管资源,坚持高风险高密度监管,低风险低密度监管。

三、以人为本切实增强银行业监管能力

在银行业监管工作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善于领导和实施审慎监管的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与时俱进的人才观,不断增强银监会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监管能力。

以一把手为重点,突出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强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首先是要抓好一把手,并以此带动班子的整体建设。一把手在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他们在科学决策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干部使用中发挥着导向作用,在推动工作中发挥着组织领导作用,在勤政廉洁方面发挥着表率作用。银监会成立以来,先后调整配备了12个省级银监局一把手。在人选的酝酿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要把那些政治素质好、作风正派、业务能力强、群众威信高,能够秉公办事、廉洁自律,具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堪当重任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一把手的岗位上来。在选准配好一把手的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对现职一把手的管理和监督。银监会党委与各银监局局长签订了《廉政建设责任书》,强化双向问责制度,要求领导干部既要抓好分管的业务工作,又要抓好干部监督与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和督促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依法监管、廉洁行政。对新提拔上来的年轻的一把手,做到勤提醒、早告诫、高标准、严要求,帮助他们防微杜渐,健康成长。

切实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银监会组建后,党委多次提出,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适应形势和任务需要的后备干部队伍。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建立科学考核、动态管理的工作机制。坚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定期对后备干部的素质状况和表现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和综合分析,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加大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力度。为他们确定培养方向,制订培养计划,落实具体措施,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后备干部自身的特点,采取现职岗位锻炼、内部轮岗、上挂下派、交流任职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他们的培养锻炼。结合落实干部交流的要求,适当组织一定数量的后备干部跨地区、跨部门交流,或到商业银行去任职,使他们既懂得宏观经济决策和金融监管业务,又把握基层实际和商业银行运作及经营管理的科学规律。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监管人才的开发培养。监管建设,人才为本。在银监会目前总体编制紧张的情况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素质尤为迫切和重要。我们在深入分析和全面评估干部队伍现状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用新的制度、新的方式加大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力度,重点补充重要岗位的监管力量,同时对内采取加快培养核心人才的方式来带动智力开发、监管开发,努力建立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律保护人才的科学体系,逐步建立起一支学习型、专家型、务实型、开拓型的监管人才队伍。一是根据新形势下全面履行监管职责和提高监管能力的需要,研究制定银监会“十一五”人才培养规划,促进各类人才总量与完成各项监管任务的总体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与履行监管职能的需要相适应,人才培养机制与银监会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相适应。二是为落实人才奖励制度,通过主席奖励基金的方式,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和显著成绩的优秀人才以及监管重要研究成果给予奖励,激励人才成长和进行创造性劳动。三是完善人才储备机制,推进银监会系统人才库建设工作,指导各级派出机构试行人才储备制度,在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关键岗位人才的储备。四是把好进人质量关,为人才队伍建设打好基础。2005年9月,银监会建立了银监会专业考试委员会机制,实行凡进必考、公开透明、管理规范、要求严格的进人制度,从会内外聘请了10多名专家组成公开招聘考试委员会。2005年8月和今年1月,分两次对应聘会机关职位的国内外监管专才和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综合考试,共录用50人。这是银监会机关改革人员准入机制和晋升机制,提高运行过程的科学性、透明度和专业化的积极探索。今后,这一考录机制将向下延伸,银监局和银监分局新录用人员,都要按照“凡进必考、择优录用”的原则,通过严格考试考核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专业人才。

注重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监管能力和业务素质。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靠班子、二靠机制、三靠培训。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干部教育条例》精神,牢固树立培训建业、培训留人、持续学习和全员培训的观念。一是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发挥党委一班人在学习方面的表率作用。今年以来,党委中心组学习采取“开放式、请进来”的形式,邀请境内外专家,分别就银行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作了专题学习辅导。二是全面加强局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和监管业务培训,努力培养高管人员的世界眼光。银监会成立以来,银监会党校先后举办了4期党员领导干部进修班,培训系统内局级党员领导干部160余人。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举办了六期银行监管高层研讨班。学习了国际上先进的银行监管手段和技能,了解并研讨了国际银行监管的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问题,共轮训局级以上领导干部200余人。三是加快培训教材建设,在初步完成基础通用类、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类和监管业务类等“三大模块”监管系列培训教材以及“1104工程”非现场监管培训教程编撰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推进监管理念、监管技能培训教材的建设。要结合监管工作实际,进一步提高培训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四是加强培训工作创新。更新培训手段,建立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加快完善远程教育、电视电话系统教学。积极开发培训项目,不断提供适合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不同人员需求的、丰富多彩的培训;建立完善培训评价制度,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考察评价标准。从2004年开始,银监会制定了符合监管部门特点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办法,推行360度全方位分类考核制度。对领导干部、一般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贯彻不同的考核原则,实行差异性的考核方法,体现不同岗位的责任要求。结合岗位职责,领导干部重点考核驾驭全局、监管决策和队伍建设的能力,行政管理人员重点考核组织、协调的能力和绩效,专业人员重点考核专业能力、研究成果和完成工作的质量和数量,保障人员重点考核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结合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监管、部门落实、责任到人、加强考核、严格问责”的监管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逐步推行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全面、准确地评价各级领导班子的监管绩效和管理水平。较好地体现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全方位考核的原则,考核结果总体上是客观的,考核结果与奖惩直接挂钩,取得了初步良好的效果,为实施有效的人事管理和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奠定了基础。今年以来,我们又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进行了完善,建立了由办公厅、纪委(监察局)和组织部三家组成的“三位一体”的业绩考核评价机制,从完成工作的质量、处理工作的时效、协调沟通的水平、管理措施的到位等方面进行考评打分,实施更为科学的考评办法。

着眼于优化结构、提高素质,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工作力度。为贯彻中央关于人才工作和干部交流工作一系列文件和会议精神,大力实施金融人才战略,银监会成立以来,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始终把大力推进干部交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先后对12个新任省级银监局主要领导全部进行了异地横向交流,对7名银监局副职进行了异地交流,从会机关选派25名优秀干部到银监局任职。同时,为更多、更好、更快地培养银行业专才,我们大力推进银监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互派干部挂职锻炼,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推进工作。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干部交流工作,下一步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对干部交流工作的指导。从规范化、制度化的角度,对干部交流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更加科学的干部交流方案,加强干部交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解决交流干部的考核、管理问题,关心和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其次,加强跨地区干部交流力度。研究制定计划,每年从各银监局选派一批有培养潜力的干部进行跨地区交流。加大东西部地区、各级机构之间干部交流的力度,重点是东西部地区之间干部要相互交流。第三,积极选派银监会系统干部到金融机构挂职,增强对金融机构核心业务和风险管理的学习,使监管干部了解金融机构的全面运作。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银行业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实现“十一五”良好开局,增强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至关重要。银监会党委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银行业各项监管工作,进一步提升监管能力,确保实现银行业监管的科学发展。坚持新的监管理念,创新监管制度,优化监管方式,融合监管资源,平稳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公司治理和内控水平;强化资本约束,不断调整资产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银行业监管的全过程;按照“稳定政策,巩固成果;突出重点,创新方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总体工作思路,加强和改进银行业监管,深化银行业改革,促进金融创新,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尽快步入科学发展轨道;以提高监管能力为目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银行业监管重任的学习型、专家型、务实型、开拓型的监管队伍,不断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努力开创银行业监管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