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发展劳动经济加快小康步伐

发展劳动经济加快小康步伐

发展劳动经济加快小康步伐

近年来,XXX闫庙村把发展劳动经济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小康建设建设的突破口,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全村劳务输出400多人,劳务总收入325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闫庙村劳务输出量大幅增加,质量明显提升。呈现出常年型、技工型、簇群型和组织型的特点。据统计,全村常年外出人员占外出劳务人员的70%以上。其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有48人,占12%左右,其它劳务人员也大多具有一技之长。劳务输出的组织文化程度不断提高。近几年来,与“打工潮”交相辉映的是“创业潮”的兴起。闫庙村返乡创业人员已达20余人,如闫庙村在山东省海阳市务工人员180人,该村支部书记比XXX引资1000万元创办羊毛衫厂,安装了60台先进成套机器,创造了200多个就业岗位。此外,该村还有在北京、浙江、广东等地务工人员200多人。劳务经济被该村农民称为脱贫致富的“铁杆庄稼”,正所谓“输出一人,致富一家,致富一家,带动一方”。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XXX闫庙村发展劳务经济的经验主要有:一是摆正了位子,村两委始终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解决该村“三农”问题、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的两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二是疏通了路子,经过数年努力,该村形成了“老入”引导输出、中介服务输出、教育培训输出的大格局。三是搭建台子。主要做法是:积极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创业平台,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四是提高认识,加强引导。村委真正把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新的富民工程和新的支柱产业来抓,使之成为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他们广泛宣传开发劳务产业、发展劳务经济的典型和先进经验,在全村形成加快发展的大气候。五是健全网络体系,提高输出水平。健全信息网络,加强劳务协作,形成了上下联通,覆盖面广的劳务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在把各种劳务信息传输到基层和农户。六是改进服务模式,健全保障网络,对劳务人员,实行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帮助家中缺少劳动力的外出劳务人员家庭解除后顾之忧,避免了外出劳务人员盲目返乡,真正让外出务工人员“放心走、舒心留、安心干”。同时为打工人员搞好跟踪服务,维护合法权益,解决老务纠纷。七是构筑创业平台,形成创业高潮。他们建立建全外出打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推动创业潮,逐步实现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思想转变。他们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返乡人员兴办有市场、有效益的二三产业,鼓励有条件的民工到城镇创业,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与发展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广开门路,扩大就业总量,为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外出务工农民的绝大多数是青壮年。他们在外出打工中学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在劳务人员中选拔组干部,使他们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