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电气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建设探究

电气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建设探究

摘要:针对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以合作学习为主线,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引导,通过对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调整,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方法,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促进了电气类专业内涵建设。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效果表明成效显著,研究成果对培养创新型电气类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教育理念,其所具有的重大战略意义和教育价值,已经被高校广泛关注和认同[1]。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为目的的教育[2]。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工科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工程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深化学生理论知识,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近十年来,党和政府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十分重视对学生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新创业竞赛、高水平创新创业导师“校园行”、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推动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高校转型的发展,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必须深度融合,才能促进专业内涵的建设,提高普通本科高校向高质量发展。电气类专业融合了电工、电子、自动化、智能控制、光电信息、计算机等技术,是一门理科和工科紧密交叉的专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AI、互联网、高铁、飞行器、航空、航天等等技术的飞跃发展,凸显了电气类专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3],人才需求旺盛,就业形势很好,因此培养具有敏锐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任务迫切摆在高校教师的面前。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中,多采用以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第一课堂为主线,以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大创训练、科技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为辅线方式。因此将第二课堂的部分内容纳入到第一课堂,会使更多的学生在创新创业训练中受益。我们提出的“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建设的研究”这一课题,就是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深度融合,促进电气类专业内涵建设,提高电气类专业自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本课题以我校电气类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推动专业内涵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1电气类创新教育内涵建设内容

1.1电气类专业创新教育内涵建设的目标

1)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和体系积极探索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突出专业教育、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与创新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体系。2)建设高度融合的资源体系构建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相融合的教学资源实践条件体系。3)建设具备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专职兼职结合、专业知识扎实、教科研能力突出,具有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4]。

1.2电气类专业创新内涵建设的内容

以合作学习为主线,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引导,采用“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1+1=1’模式”[5],通过加强基于创新教育的电气类专业教育,寻求适合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方法,促进电气类专业内涵建设。1)构建双闭环人才评价体系在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专业内涵建设的顶层设计基础上,建立校内教学质量评估和用人单位反馈评估双闭环创新创业教育人才评价体系。2)建立创新创业型人才教学资源体系建设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教学模式与教学课程体系,它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保证;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综合化的专业内容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实践条件;以合作学习为主线,突出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改革培养方案、完善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积极探讨“‘1+1=1’模式下的工科课程群考试成绩结构研究”[6];建设具有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开放性师资队伍,构建多元化师资资源。

2创新教育专业内涵建设研究实践

我们以合作学习为主线,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引导,结合本科评估体系考核内容,通过对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调整,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促进电气类专业内涵建设。

2.1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专业教育整个过程

1)创新课程是创新教育的基础电气专业大二开始,通过开设“电子电气产品综合设计实例”等专业选修课,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针对学生专业知识少、完成信心不足问题,安排大三、大四同学与大二同学开展座谈交流,开展传帮带活动。2)合作学习是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以合作学习为主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大三“综合实训”和大四“电气工程综合实训”“创新实践周”“毕业设计”“实践基地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最适合组织合作小组,小组内外成员在完成实训项目过程中既合作又竞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合作、独立能力。3)建设双闭环创新创业教育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校内教学质量评估和用人单位反馈评估的双闭环创新创业教育人才评价体系。每年12月份,除考研同学,我校电气专业大四毕业生90%以上签订了就业协议,考虑就业后岗位竞争的激烈,在大四学生中,毕业设计题目中60%结合学生就业意向或岗位进行拟定,开展“后订单式培养”。按照培养大纲,在“综合实训”“创新实践周”“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突出训练就业岗位内容。学生可以任选在学校实训或去企业顶岗实习,进行针对性培养。经过这样的培养,学生毕业工作后很快就能成为企业技术骨干,获得企业的好评。

2.2鼓励引导学生提出创新创业训练题目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在创新创业训练题目由学生首先提出题目,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确定,既保证大创项目质量,又兼顾学生兴趣爱好,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2.3开展综合化的创新创业基础项目训练

1)积极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科研是提高教学研究的重要途径,高校的宗旨是培养创新性应用人才[7]。我校电气专业2012年设立以来,已吸收大二至大四40%电气专业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中,组成不同项目小组参与工程科研实际,他们的科研兴趣、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2)引导学生参加大创项目积极鼓励、引导学生申报以学生为主体大创项目,积极参加创新创业项目训练。目前,电气专业本科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人越来越多,申报人数占比从12.5%,发展到47%。特别是如果大四学生因为考研等原因,毕业前没有完成,就将项目整体移交给下年级新组成的项目小组同学,延续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工作,保证了项目顺利进行。3)拓展实践资源开拓学生视野专业教师积极鼓励支持学生到电气生产企业锻炼,开拓学生视野。利用假期时间,鼓励学生到电气产品生产企业锻炼,目前已经实施了4年,截止目前有151名同学参加现场工程实践活动,如沈阳安瑞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飞驰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沈阳昊诚电气有限公司、沈阳群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伟创电气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和帆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其中4家是A股上市公司。这使学生了解企业产品研发、营销、管理的各个环节,为就业打下扎实基础。

2.4组建具有实施能力的开放性师资队伍

以“开放性师资”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多种途径,构建多元化专业教育师资队伍。1)积极引进高水平博士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博士教师招聘工作,引进高水平大学毕业博士,目前已引进2名博士;1名试讲完毕,待录用;另有2名正在接洽。2)利用多种形式实践资源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大学生实践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采用“订单式培养”“后订单式培养”等多种培养形式,努力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加之聘请企业电气专业人员指导学生实践,同时电气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产品研发,形成教师、学生、企业技术人员三方良性互动。3)加强教师队伍的实践背景训练鼓励教师深入电气制造企业开展背景实践,提高创新素质。电气专业8名教师中,具有工厂工程实践背景的教师6人;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5人;教授2人,副教授5人;外聘6名教师都具有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

3电气类专业内涵建设取得的成效

3.1内涵建设促进学生成绩提高

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考试是检验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在有限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成效是高校教育一直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以电气专业专业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为例,全面分析了双创教育促进内涵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证明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创新创业实践课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的全方位课程体系建立对提高学习成绩大有帮助,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五届学生平均成绩均在良好水平。

3.2内涵建设促进学生的就业

高校人才培养目的就是为各行各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电气类专业内涵建设促进了学生的就业。近年来我校电气专业的初次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这吸引了更多高分高考学子报考我校电气工程专业,我校电气专业每年在辽宁省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都在一本录取线左右,同时也是校内本科生转专业学习热点专业。初次就业数据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五届学生初次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

4结语

我校电气专业在开展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专业内涵建设过程中,以合作学习为主线,将教师-学生-实践都融合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中,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端正了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得以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内涵建设促进了学生成绩提高,五届学生专业课平均学习成绩稳定在良好水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缩短了学生在企业岗位实习的时间,面对全国高校同类专业的学生敢于同台竞争。内涵建设促进了学生就业,五届学生平均初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通过对就业单位的回访,我们电气类毕业生表现都很优秀,主要体现在掌握新技术快,基本工作技能扎实,创新能力强,团队合作协调能力强,一般工作二年以后,就成为单位技术骨干,赢得了就业单位的好评,这说明我们为企业培养的电气与控制类技术人才是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作者:石征锦 黄越 刘寅生 张大伟 黄海新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