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中称谓语教学浅析

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中称谓语教学浅析

摘要:称谓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亲属或其他方面的社会关系而被赋予的称呼和名称,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中学文言文中有着丰富的称谓语,它们大致可分为亲属称谓、社会称谓和官职称谓,这些称谓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学习这些称谓语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文化常识,理解文言内容以及能在生活中准确使用称谓语。对中学文言文中的称谓进行探本溯源和古今类比,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称谓语,灵活积累古代文化常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称谓语;文言文;文化常识

“称谓,指人类因血缘、婚姻或工作等关系建立起的名称、称呼,大致可分为亲属称谓、社交称谓和特殊称谓等。”[1]亲属称谓是在血亲或姻亲的关系上以自己为中心来确立与家庭成员关系的名称,社交称谓包含官职称谓、敬称、谦称等。称谓语作为古代文化常识的重要分支,在文言文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同时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文言文中的称谓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而且能积累文化常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关于中学文言文中称谓语的教学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文化常识的教学研究中将称谓语作为一小类研究,如王梦豪[2]《高中文言文文化常识教学策略研究》将高中文言文中的文化常识分为五类,姓氏称谓属于其中一类,总体研究此五类文化常识的教学策略,提出了“随文渗入”的教学方法;高娟[3]《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研究》将称谓分为人的称谓和地名称谓,但对于称谓的教学策略却没有提及。另一类是单篇文言文中称谓语的价值研究,如曹爽[4]将《鸿门宴》中的称谓语按感情色彩分类,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周爱荣[5]通过《鸿门宴》中使用的称谓语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鲁佳菁[6]对《孔雀东南飞》中的称谓语进行归类分析,以此探究刘兰芝、焦仲卿、焦母三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当时的社会现象;陈智峰[7]以人物称呼作为解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切入口,分析文中“孙仲谋”“寄奴”“元嘉”“佛狸”这四个称呼中所包含的不同情感,这也启示我们在进行文本解读时不可忽略人物称谓的重要作用;卓静[8]则选取经典作品研究其中的称谓语,她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说明称谓要符合场合与身份的需要,以《诗经·卫风·氓》为例表明称谓语的改变同时揭示了人物情感的变化。但这些研究都没有涉及怎样对文言文中的称谓语进行具体教学,只是通过某些篇章说明称谓语在阅读课文中的作用,而学生怎样才能通过称谓语深入理解课文,目前还没有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借鉴前人已有研究基础上,先对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中的称谓语进行分类,再分析这些称谓语在教学过程中的意义,最后探究具体的称谓语教学策略。

一、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中的称谓语分类

称谓语的分类有很多,按照功能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大类,其中社会称谓最复杂。古人特别重视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内外有分,所以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有自称、谦称、敬称、尊称、贱称等,除此还有特定的官职称谓。由于古代称谓离我们所处的时代久远,学生会产生距离感,再加上现代称谓的简化,学生很难理解复杂的古代称谓,所以第一步是将教材中文言文涉及的称谓语进行分类,按照类别探究相应的教学策略。

1.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建立在血亲或姻亲的基础上,无论古今,人们都不陌生,教材中的古代亲属称谓,放到现代学生也大多能够理解,只是像《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等地域色彩浓烈的文言文中,会有一些方言亲属称谓,教师如不讲解,学生会不知所以。根据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将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中的古代亲属称谓整理如表1:由表1可以看出,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父母子女之间的称谓,这些称谓与现代的差别不是很大。但夫妻之间的称谓还是体现出明显的尊卑次序,丈夫的地位比妻子高,妻子对丈夫的称谓都是尊称,而妻子自称时都会带上如“贱”等具有贬义的词。《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等反映民风民俗的作品中,对亲属的称谓多在前面加上“阿”表示关系亲密与和谐,如“阿母”“阿爷”“阿姊”等,这些称谓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

2.社会称谓

社会称谓要比亲属称谓复杂得多,因为涉及的交往范围较广,阶层跨度也比较大,所以社会称谓的类别就较多,对别人的称谓有尊称、敬称,对自己的称谓就有谦称或贱称;同时还有社会上对各种职业、各个年龄段的特殊称谓,可谓纷繁复杂。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感到凌乱,往往抓不住重点。考察近五年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和全国卷Ⅲ的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题,发现官职称谓和谥号考得比较多,将其整理如表2:观察表2可以看出,文化常识题有关称谓语考查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称谓的准确含义,并作出判断,如2015年全国卷Ⅱ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字”“谥号”的解释是否正确;学生要根据自己平时的文化常识积累以及文章的具体语境,才能作出判断,如果平时没有学习相关的知识,那往往就会和这3分失之交臂。高考中的文化常识题都是和教材相关联的,所以只要将教材中的称谓语知识融会贯通,那么高考中关于称谓语类的题目自然就能迎刃而解了。因此将部编版中学文言文中的社会称谓整理分类如表3:根据表3可以看出,文言文中涉及的称谓语很多,其中尊称、官职称谓和特殊称谓这三类最多,让学生理解这些称谓语,明白这些复杂的称谓背后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是称谓语教学的主要目标。

二、学习称谓语的意义

2013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9],将传统文化教育摆到了重要位置。所以2014年文化常识题回归高考语文大纲,2017年考试大纲也明确提出了“了解并掌握文化常识”。作为文化常识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好古代称谓语不仅能提高文化常识题的分数,同时也能积累更多的古代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有助于学生理解文言文,同时也能学以致用,在生活中正确使用称谓语。

1.丰富自身文化知识储备

称谓语属于古代文化常识中的一大类,它不仅涉及古代的礼仪文化,官职称谓中也蕴含着古代官职制度。具有地域色彩的亲属称谓能丰富学生的见解,学习特殊称谓可以让学生挖掘称谓背后的特殊含义,了解社会上一些特殊称谓的由来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进而融会贯通,灵活地运用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作为中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承载着中华几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但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和学生认为古代的这一套文化已经过时,不再适用于今天这个信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所以对于教学中出现的古代文化常识蜻蜓点水般跳过,殊不知文化知识的拓展对学生阅读文言文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对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要求不应该只局限于对文本的理解,还应拓展他们的文化储备,提升文化素养。学习文言文中的称谓语,也是丰富学生自身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2.有助于理解文言文

倪宝元《语言学与语文教育》[10]中提到称谓语是理解文意的一个重要手段,称谓的变化预示着人物感情色彩或故事情节的变化。文言文中的称谓语变化也是我们梳理文章叙事结构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而能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旨。同时,称谓语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际关系和人物心理的变化,利用称谓语巧妙地抓住这些变化,也能增添学习文言文的乐趣。称谓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际关系和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面对客人“对子骂父”,元芳有条不紊恭敬有礼地指出客人的无礼行为,在客人骂自己父亲“非人哉”时,元芳还能礼貌地称对方为“君子”,“君子”本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元芳却用来称呼骂父的客人,由此可见他大度有礼的良好品格。再如《鸿门宴》中项羽和刘邦的称谓也能看出二人的性格。另外,称谓语也揭示了人物心理变化,如《诗经·卫风·氓》中,女子在婚前、婚后对男子的不同称呼,反映了她对男子的感情变化。男子来说媒时她像对待平常百姓一样称男子为“氓”,和男子恋爱时以“复关”借代男子,表现了女子的娇羞,婚后男子变心,女子对他的称呼就变为“尔”和“士”,如同称呼陌生人一般。再如《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表明安陵君不愿易安陵之地时,秦王大怒,此时他问唐雎“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公只是对男子的一种普通称谓;在唐雎准备拔剑刺杀秦王时,秦王立刻求饶:“先生坐!何至于此!”“先生”一词表现了秦王对唐雎的态度由之前的蔑视转为尊敬与畏惧。所以,学好称谓语,有助于学生换一个角度理解文言文,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在生活中准确使用称谓语

学以致用才能发挥知识的价值,学习称谓语不是让学生停留在积累文化常识、应付考试的表层,而是让学生真正懂得在生活中如何正确地使用称谓语。虽然现在的称谓已经逐渐简化,但正式交往场合如果把称谓弄错,则可能会贻笑大方。部编版初中语文上册选文《陈太丘与友期行》课后练习第五题就要求学生在列表的各项敬词和谦词中指出这些称谓都分别用于指称谁。《孙权劝学》课后练习也让学生搜集更多的称谓词。学习这些称谓语,学生可以对照生活中的称谓,分析其是否使用得恰当。称谓语的知识可以运用在学生平时的书信写作中,特别是尊称、敬称、谦称,在今天的应用仍非常广泛,了解并能准确运用这些称谓知识,也能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文言文中称谓语教学策略

历来文言文的教学重心都是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称谓语在一些教师看来没有教的必要,学生能借助注释理解就行,称谓语教学的重要意义由此被忽略。因此,探索一条称谓语教学策略是很有必要的。根据称谓语演变的规律,可以对一些称谓语进行探本溯源,进而挖掘背后的文化内涵。由于古今称谓存在一定差异,今天的称谓已经被简化了很多,所以在学习称谓语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古今类比,通过对比差异深化对称谓语的认识。另外,积极组织专门的称谓语课堂学习活动,也能增加学生学习称谓语的兴趣。

1.探本溯源,挖掘称谓语的文化内涵

“称谓语及称谓语的使用能够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们各自的身份、地位、职业和心理因素。同时任何一种语言的称谓语都具有浓厚的民族和时代特色,与民族心理、社会心理和传统文化息息相关。”[11]称谓语反映了中国古代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宗法制度不仅是一种亲属间的等级制度,也是一种政治等级制度,这也导致了汉语传统称谓出现了大量官职、衔级的称谓。伦理道德观念体现在“忠君孝亲”上,《荀子·富国》提到称呼人应遵守“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的原则。汉代班固所撰的《白虎通义·礼义》告诉人们要做到:“朝廷之礼,贵不让贱,所以明尊卑也;乡党之礼,长不让幼,所以明有年也。”探本溯源,即是探求事物的根本、源头,将这一方法运用在称谓语教学中,是让学生从汉字的根源了解称谓的内涵。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应对学生说明称谓语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对于有些称谓语,可以采用探本溯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其使用范围和使用场合。如文言文中常遇到的称谓语“陛下”,“陛”本义是台阶,学生只知道“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但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台阶来尊称帝王,这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解“陛下”一词的来源,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对称谓语进行探本溯源,学生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除了对某个称谓进行探本溯源,同类称谓语也可采用探本溯源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称谓反映的文化。如学习古代帝王的自称时,可以让学生先思考帝王的自称都有哪些,这些自称在哪个朝代使用得最多,从这些帝王的自称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变化。学生思考过后,教师再补充相应内容。古代帝王常用的自称有“孤”“不谷”“寡人”“朕”,秦始皇之前的统治者,相对还是比较谦虚的,那时的诸侯王常常自称“孤”“不谷”。“孤”:本义是独,用于人事,本指无父之孤儿。“不谷”:《诗传》中说谷“善也”,不谷即为“不善”。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王重耳:“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此不谷即楚王自称。由此可见,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统治者逐渐舍去谦卑了,“朕”也就应运而生走上了“唯我独尊”之路。通过对古代皇帝自称的变化进行探源和梳理,可以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的帝王文化。探本溯源的方法不仅可以挖掘称谓语的文化内涵,也可以让学生受到文字学知识的熏陶。

2.古今类比,对比差异深化称谓认识

探本溯源法是为了探究称谓语的文化源流,让学生了解其来源和演变;古今类比法则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比较古今称谓语的异同架起沟通古今的桥梁,进一步深化对文言文中称谓语的认识,同时能在生活中准确礼貌地运用称谓语,让学生真正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如“黄发”“垂髫”“总角”“弱冠”等特殊称谓,是根据各个年龄段的人不同的头部特征进行称呼的,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是旧时长寿的象征,后常用黄发指老人;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所以垂髫指儿童;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古时男子年满二十岁要行冠礼,戴帽子,因二十岁的年纪身体尚未强壮,故名“弱冠”。这些都是用身体部位的变化来指代特殊年龄群体的称谓,这种借代式的称谓还有“布衣”“黔首”“及笄”等等。教师在教授完这些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的社会称谓中,有没有和上述称谓由来相同的称谓,如现代的“白领”“蓝朋友”“黑领”等也是借代式称谓。这种同类称谓类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发现称谓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增强学习迁移的能力。古代的官职称谓是学生最畏惧的一个板块,因为时代相距甚远,再加上古今的政治制度完全不同,学生难以理解,但官职称谓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在文言文中的占比也最大,表3的统计就有46个,在人物传记中官职称谓就更多了。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官职称谓,是教师面临的一大教学问题。古今类比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官职称谓,用今天易于理解的官职称谓帮助学生理解感到陌生的古代官职称谓,能减小学习的压力。如古代的官职称谓“博士”和今天“博士”的意义完全不同;再如古代的“太守”“令尹”“里胥”等官职称谓,相当于今天的“市长”“县长”“乡长”,对于这些现代的官职称谓学生并不陌生。将古今职务相同的官职称谓进行比较,学生也就感到豁然开朗了,对古代官职称谓的认识就不会停留在死记硬背上。

3.组织课堂活动,提高称谓学习兴趣

课堂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教学方式,称谓语教学策略除了上述的探本溯源法和古今类比法外,教师还可以针对专题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体会学习称谓语的乐趣,学会在生活中礼貌地运用称谓语。部编版教材文言文中称谓语学习主要体现在课后练习中;而人教版教材则是放在“梳理探究”中,人教版必修五“梳理探究”的主题是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是其中的一个板块,同时也是称谓中的一个分支。古人不直呼对方的姓名,称字,这和我们现代大不相同,因为如今我们只有姓名,除姓名外不再另取字和号。教师可以以古人姓名字号为一个学习专题,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根据古人取字取号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喜好,给自己取字取号,然后在班级进行展示,说出自己的理由,其他同学可以进行点评。这种为自己取字取号的课堂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古人字号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能融会贯通,切实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称谓语的乐趣。另外,还可组织情境表演等文艺活动。如《鸿门宴》中含有大量的称谓语,同时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人物之间的称谓体会人物的性格,表演结束后再谈谈称谓的作用。学生也可以根据教材改编故事,如《诗经·卫风·氓》具有明显的故事情节,诗中女子对男子的称谓在婚前婚后都有不同,学生可以再加入现代的称谓,设计一出古今融合的话剧。

四、结语

称谓语教学是文化常识教学中绕不开的一个点,但已有的研究均停留在单篇文言文中称谓语的解读上。通过对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中的称谓语进行统计分类,结合高考中的文化常识题,探索出称谓语的教学策略。探本溯源法是为了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了解称谓的来源,挖掘出称谓背后的文化内涵;古今类比是为了减小称谓学习的压力,便于学生理解官职称谓;组织称谓语专题学习活动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称谓语的主动性,在活动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理解,进而能真正消化称谓知识,明白称谓的具体使用场合与范围。

作者:田雨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