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建设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浅析

建设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浅析

摘要:要根本解决好未来“谁来种地”这一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使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确保农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从现在开始,下大力气建设高素质农民队伍。为此,必须把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全方位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建设一支能够适应农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关键词:建设;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对策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前提。而农业现代化关键是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所以,未来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需要一支技术娴熟,管理能力强,事业心责任心强,愿意扎根农业,乐意奉献乡村全面振兴的职业农民队伍。要达到这一目标,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切实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着力提高职业农民的奋斗本领,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职业农民队伍整体素质,从根本上解决未来种地后继乏人这一“三农”工作重大现实问题迫在眉睫。

一、建设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是“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

建设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使农业发展后继有人,是深化农村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高科技对农业贡献率,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建设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是解决农业发展后继乏人的需要。“未来谁来种地”成为时下国人忧虑的一个大问题。何以如此?其一,现在的农村,种田基本上靠老人和妇女。他们文化水平低,种地靠经验,只能勉强维持农村一般生产局面。其二,新生代农民工不少人出生在城市,生长在城市,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已经俨然城市化。他们向往长期留在城市,已经有不少人甚至在城市买房定居。而对于农活如何做,不少人一窍不通,他们也懒得学习,指望他们回到农村耕田种地绝对是一厢情愿。未来谁来种地,未来怎样种地?这一农业发展面临的残酷现实问题越来越清晰,而绝非杞人忧天的多虑。怎么办?从国际国内的经验看,因地制宜,大力培育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势在必行,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这是因为,一方面,无论从国际农业发展经验看,还是从我国先进地区农业发展实践看,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新型经营主体、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是现代农业的依靠力量,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这股力量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发展现代农业需要一大批奉献农业,以农业为最大生存依托的各方面素质都比较高的职业农民。只有切实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体制机制,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办好使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农民队伍,未来的农业农村才能有发展活力,农业才能大有希望。

(二)建设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是提高科技对农业贡献率的需要。近年来,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攀升,增长势头势不可挡。农业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必然更加依赖科学技术进步。由此我们可以断言,现代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如果离开了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将是寸步难行。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的使用归根到底需要农业在业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科技成果能否在广大农村迅速转化,取决于农业从业者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进一步说,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取决于农业从业者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令人担忧:据调查,农民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文盲半文盲也并不少见,城乡对比,农民受教育程度总体不高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我国农民科学素质不高。有关方面专门搞的公民科技知识水平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民科技知识水平比全国平均数要低1.76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农民的科技知识水平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应该引起我们深思[1]所以,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率,提高农业的科学技术含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当下农民的这种从业素质,与时代发展要求格格不入。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职业农民的整体素质,破解城乡社会结构失衡的难题。

(三)建设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是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一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较大转变。不仅主体和领域发生很大变化,而且过去那种肩扛手提的原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在被农业机械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取代,农业已经不再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痛苦行业,农业科技在农业越来越吃香。统计表明,2013年以来科技对农-86-【农民问题】农业经济2022/5业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提升。它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正在快速告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科学技术在农村大显神通,科学生产经营,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三农领域的广泛共识。特别是机械化作业已经基本取代传统农业那种依靠人海战术,个个出力流汗的艰辛劳作,农业机械化在农村变为现实。二是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存在不少困难,最突出的表现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仍然偏低,地区发展不平衡,部分落后农村的农业科技基础很薄弱,比如,西部和西南部一些落后农村,农业科技成果只有25%左右得到推广,6%得到广泛应用。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这些地方农民由于文化素养普遍不高,接受新生事物慢,接受新的科技知识力不从心,更谈不上运用那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从事生产经营。所以,我国要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农业,进而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就要在提高职业农民队伍素质上大做文章。

(四)建设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从来都不是小事。对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粮食安全是天大的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尽管我国粮食实现连年丰收、总量基本平衡,但由于消费需求刚性增长,使我国粮食供给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为此,在粮食生产经营上,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既不能忘却过去因为粮食短缺而一度全民闹饥荒的痛苦岁月,也绝不可因为粮食生产连年增长放松警惕,盲目乐观,而低估保障粮食安全可能遇到的各种难度和压力,更不能忽视敌对势力通过粮食威胁我国国家安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我国粮食安全依然存在不确定性。这是不争的事实。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已由1990年代后期的“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转向目前以“总量紧平衡、结构性短缺”为主要标志的新阶段,一些农作物进口持续攀升。这对我国来说不是好事,一旦世界出现危机,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就会捣乱。对世界粮食短缺的国家来说也不是好事,因为我们采购越多,其他国家选择的余地就大大缩小。因此,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要求,要把饭碗始终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为此,我们必须高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

二、建设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绝不是轻松之事

(一)教育培训机制不完善。第一,农民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农民甚至觉得种地无须太多知识,培训不培训无关紧要,这就使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受到很大影响。第二,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存在多头管理,重复培训现象,特别是理论讲授过多,实际需要农业技能讲得很少,一次培训下来,不少职业农民感到没有学到什么需要的知识,更难以获得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第三,一些职业农民的思想比较保守,在互帮互学的实践中往往不愿意敞开心扉,把核心技术交流出来,害怕教会了别人影响自己的生产经营,从而使实用人才整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二)教育培训师资力量参差不齐。一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他们不仅是现代农业的经营者,也是现代农业的服务者。一句话,他们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不再满足一般的农业种养殖知识培训,渴望获得更多的经营管理、市场开发、资本运营、国际市场开拓等高端培训,以进一步开阔新视野,提升自身素质,希望在农业政策非常好的大好形势下大展拳脚。另一方面,有关方面也希望把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训好,但是在现实培训中,人们发现,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培训实际需求。特别是部分培训教师知识陈旧,授课缺乏生动性,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严重影响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培训效果不能达到最佳。

(三)职业农民整体科学素养偏低。突出表现在:第一,现有职业农民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人员年龄大、文化知识素养比较低,进一步学习提高技能的意愿很低;第二,相当一部分中青年农民不愿意务农,看不起务农,宁愿在城市有张床,不稀罕在农村有栋房,他们对农业科技不感兴趣,农业科技知识知之甚少;第三,大多数职业农民没参加过系统的技能和管理方面的培训,科技素质低,从而造成新技术、新观念的学习和新品种的推广比较困难。第四,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轰轰烈烈,非常需要懂农业技术和会经营管理的复合人才,而现有职业农民队伍中的大多数人,由于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稍稍有点技术含量的活就要花大价钱到外面请人来干。

(四)农民主动学习意识淡薄。从对一些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的调查情况看,现有职业农民队伍中,“我要培训”的意识还远远没有形成,或者说农民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接受现代农业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式的意愿,他们在培训中往往心不在焉,不记笔记,不提问,说话打瞌睡消磨时光时有发生。更有甚者,有的地方被动培训现象比较普遍。比如,一些村社动员村民参加免费培训,除了承诺并兑现解决培训农民的食宿问题外,还须报销该培训农民的往返路费。即使这样,一些农民还以种种借口逃避培训。

三、建设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教育体培训制度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关系长远关系根本的基础性战略性重大工程,必须从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科学谋划,认真落实。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要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当作一件大事,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抓紧、抓好、抓实。二要加强培训顶层设计。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紧紧围绕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三农”工作的中心,科学谋划职业农民培训。规划既要我国农业发展的未来,又要紧盯国际农业的发展趋势,也就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要着眼农业发展的前沿理论培训,以转变职业农民的思想观念,又要高度重视实训教学,力争使培训达到武装了新理念,增长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真本领。三要强培训的化责任机制。有了明确的责任机制,培训就能够高水平落实。要通过责任机制的制定,压实相关部门相关领导的责任,以此解决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措施不到位,培养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四要落实投入保障机制。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具有典型的基础性、公益性和社会性,政府公共财政承担主要投入责任理所应当。五要汇集教育优势资源。培养造就一支合格的职业农民培训师资队伍十分重要。这支队伍既要有一流的教学水平,接地气的学风,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愿意为培训工作默默耕耘。

(二)切实发挥农业现代化实践基地的示范效应。一要高度重视田间地头现场教学。须知科学的种养殖理论要转化为实际操作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要把组织学员到现代化养殖基地现场观摩学习作为教学主要环节。让新型职业农民现场学习种养殖高手种养殖经验,先进营销理念。以达到互帮互学,取长补短,相互提高。从而切实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际效果。二要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市场意识。这是实训培训的应有之意。要通过培训,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紧紧瞄准市场需求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市场的需求就是农业种养殖业的奋斗目标的发展理念,坚持市场缺什么就种养殖什么,坚持以质量立赢得订单,以良好服务征服客户,以优质产品赚取大价钱。检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如何,要看培训后的新型职业农民有没有两个变化:第一,站位是否有所提高。即能否放眼国内外市场,立足长远打算。传统农民之所以成不了大事,就在于小农意识强,小满即安的心态严重。新型职业农民要有做大做强的雄心,勇攀创新创业高峰的境界。同时,有很强的合作意识。他们深知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学会抱团参与市场竞争至关重要,单打独斗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第二,是否虚心学习。传统农民总是以不变应万变,新型职业农民能够坚持种养什么就学什么,既学种养又学买卖。他们深知好的农产品是靠科学种养殖技术获得的,来不得半点虚假。所以,新型职业农民总是以虚怀若谷之心积极参加相关组织举办的科学技术培训。不耻下问,学懂弄通悟透相关种养殖技术知识,以及农产品经营、流通方法和技术。

(三)大力探索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管理科学模式。一要充分认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的重要性。应当清醒地看到,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科学规范的人才管理应当是现代农业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人才,也是一种职业,要实现科学管理,必须首先过认定关,这事关工资标准确定,考核和晋级等系列管理问题。所以,必须科学规划,扎实做好。二要搞清楚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全国应当有一套标准,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是热爱社会主义中国,热爱农业,扎根农业,愿意终身献身农业的从业者。同时,还必须有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技能。其次,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要坚持由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动态管理、扶持政策配套的原则。最后,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产业特点发布具体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认定主体、认定条件、认定标准、认定对象的权利和义务、认定管理等内容。二要科学组织好具体认定工作。一方面,“三农”系统要有专门的认定机构,统一操作具体的认定工作,使认定工作像别的系统一样专业而权威。另一方面,要有专门的机构根据认定结果发放证书,统一定级,并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系统。三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既要有吸纳标准,又要研究制定退出办法,做到有进有出,确保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始终充满朝气和战斗力。[2]

(四)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力度。对于已经认定的职业农民,不能发完证书了事,要从各方面给予扶持,满足他们创业的需要。比如提供必要的技术咨询、信贷和生产辅助设施等配套服务。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比如在流转土地、各种补贴上向他们倾斜。确保他们种养殖能得实惠;二要优化涉农建设项目扶持政策,对农村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等涉农项目,从项目编制、申报源头上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三要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在相同条件下,金融单位要对新型职业农民信贷开绿灯,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增加授信额度,尤其要重点考虑创业融资需要,比如,在加工设备、林权、果园、养殖基地等用益物权抵押融资方面要为他们提供快捷服务;四要科学创设保障扶持政策。一方面,在养老与医疗保险方面,应当把新型职业农民和企业职工一样统筹考虑,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对其中的失业者发给适当的失业补助。五要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后勤服务需要。要切实净化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环境,坚持定期对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优惠扶持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对不当行为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处罚。特别是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政策要不折不扣的落实到位,对于乱收费等违规行为给予严厉处罚,绝不留情。一句话要让确保他们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加快培养适应乡村振兴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来源:《农村工作通讯》2019(000)022,作者: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张桃林.

[2]《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人民日报》.2020年11月18日07版.作者: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潘墨涛.

作者:曹晓玲 单位:河南卫生健康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