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毕业总结

中医毕业总结范文精选

中医毕业总结

中医毕业总结范文第1篇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因为属于工科学科,所以要求本科毕业生必须参加毕业设计工作,按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要求,本科生毕业设计时间为6个月,必须完成毕业设计课题一项,完成毕业论文一篇,并通过答辩,方能参加学位申请。毕业设计课题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确定,范围为生物医学与工学相结合领域。

我们按照要求,结合我们自己的专业特点,先后选择了《中医内科学》教学病案库建设、《中医内科学》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中医内科学》网络多媒体课件开发与中医重点学科数据库建设等课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这些课题体现了中医内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是目前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同时,由是我们教研室承担的部分科研和教学课题项目,既能完成毕业设计,又能帮助教研室完成课题研究,同时还能保证课题研究经费。

二、专业指导与能力培养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由于从来没有学习过中医药知识,所以,在课题指导方面,对专业知识的知道尤为重要,否则就不能体现学科交叉课题的特点,完成的课题很可能达不到中医学要求。在进行专业指导时,不同与给中医本科生课堂讲课,只需要告诉他们相应课题中需要体现的中医理论和特色,在完成课题中需要关注的中医内容。例如在完成《中医内科学》教学病案库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了解中医诊病的特点,了解中医望、闻、问、切的具体内容,这样在进行资料整理和剪辑过程中,学生才知道要保留哪些内容和要突出哪些内容。

本科生毕业设计强调的是实践,所以,在指导过程中必须以引导为主,而不是象课堂留作业那样,必须引导学生参与近来,发挥创造能力,从课题设计、技术方法、技术手段,到问题解决、结论总结等,必须体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所以,对每个学生必须经过开题论证,经过专家认可后才能进行课题实施,最后还要通过毕业答辩。这些都保证了毕业设计的实践性和对能力的培养。

中医毕业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前期调研;医药;教育改革;作用

目前,在国际上,在医药教育界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涉及医药行业的相关从业者所接受的医药教育应该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首先,是基本医学教育,就是在大学高等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其次,是毕业后教育,在医学生而言,就是所谓的规培训练,还有随后的包括其他专业入门执业考试,这是相应的学生在毕业以后继续于所学的基础知识技能上,接受对应专业化培训,使所学知识和技能朝着某一专业方向深化;最后,是继续医学教育,指的是完成了对应的毕业后教育,在相关医药专业职业生涯中,为了跟上学科的发展,继续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终生学习过程。本篇文章主要谈论的是大学的基本医药高等教育。要讨论前期调研在医药教育改革中有什么作用,就需要先弄清楚前期调研是什么,在行动前的前期调研有什么意义。前期调研,指的是在各种行动之前所采取的相关调查研究工作,目的是在于做好相关行动前的准备,不消耗无谓的实践成本。在现代医药教育过程当中,前期调研工作做得好,可以让相关教育更直接有效提升对应的知识把控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为什么前期调研能够起到这种以小博大的效果?具体要从现代的医药教育情况来进行分析。现代的医药相关专业又可以分为传统医药、现代医药以及相关医药衍生专业。现在,先根据相关的不同专业在医药教育中需要改进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然后结合实际调研过程中的设计要点,把前期调研在医药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来进行一定的讨论。

1传统医药专业的现代教育特点与前期调研要点

传统医药专业主要指的是中医药与少数民族医药专业,这类型医药专业在医药教育当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是在于相关知识的传承方法与传承过程中的知识要点把控。众所周知,中医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都是以师带徒的形式进行相关知识传授,更不用说,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医药一直是口传心授的形式在进行知识的传递。而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中医药还是民族医药,都是以大班规模,以各班至少五十人以上的学生人数,各老师分课教学的培养模式进行对应的基础课程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所学到的知识精准把控度不高,更多是跟随大流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难以把控传统医药相关专业的学习方法与知识要点。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针对性加强传统医药专业的教育效果,前期调研过程当中就一定要加强对传统医药专业学有所得者的经验汇总分析。具体而言,首先是要对现有的学院派(作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分别于各地建立起的中医药大学所培养出来的传统医药、民族医药人才的特有称谓)学有所成者进行相关的调研,收集其经验总结,更好的运用;然后是要对相关的民间派(特指无论是否经历过大学培养,行医过程中更侧重于实际医药行为实践的人员称谓)也进行对应的访谈了解,主要是收集在相关知识体系当中,实际实践过程中需要侧重掌握的医药知识。在进行了针对性前期调研以后,就可以得到需要跟进改革的相关内容,可以视具体教育教学情况进行相关对应处理。

2现代医药专业的现代教育特点与前期调研要点

现代医药专业主要指的是西医药专业,以及现代医药大学教育下所特有的医药衍生专业,如各种对应的管理专业等。这类型医药专业在医药教育当中的关键要点在于,在基础知识掌握到位的前提下对于行业最新相关知识的把握。不可否认,并且不可忽视的一个情况就是,西医药专业以及相应的医药衍生专业,无论是专业知识体系还是相关的内容都是来自于外国,相应最前沿的发展亦是多来自于海外,并且现代医药的最大特点就是发展非常迅速,多学科融合发展明显,比如结合纳米机器人防治相关疾病等。而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师生多以教材教学为基础,最多是稍微结合临床应用讲解相关知识。师生对于相关专业前沿知识的把握明显滞后,在基础课程把控上的科研能力较差,知识创新应用也较差,容易出现课堂知识和现实运用有明显差距的情况。在这种状态下,希望针对性加强现代医药专业的教育效果,前期调研过程中就一定要把控对用人市场和高层次人才需要的要点,并且最好构成相关定期更新模式,以便掌握最新知识点,把握相关专业的最新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对学生进行教材外启发教育,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具体而言,首先是对各个相关的用人单位、用人市场进行调研,对于其用人需求、用人情况等相关内容进行对应了解以后进一步建立友好合作互动关系,以便随时补充跟进相关的教育教学;其次,要把握一些对于前沿动态的高层次需要,比如加强对于海外相关情况的了解以及相关比较权威的导师研究方向等等,老师在教学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相关专业前沿知识的把控,给学生提前导入一些科研与知识创新应用理念。以便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得到实用能力的提升。

3实际调研过程中的设计要点

在实际的具体调研过程当中,如果要是相应的调研并没有设计到位,尤其是一些调研要点细节的把控不注意,就会引起最终调研结果的失误。在调研中必须要在调研前期设计中把一些设计要点把握好,着重于强调对于调研过程中的突发情况调整。具体而言,需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问题的把握。

3.1调研问题设计

大部分的实际调研都是以各种问题进行设计与完成,那么在调研问题的设计中,一定要加强在问题答案的简便性、问题答案的有效性以及问题结果的真实性和问题设计的特色性方面进行注意,提升调研问题设计效果,把控最终调研效果。

3.2调研人员选训

调研人员可以由各类人群组成,但是参与调研的前提是自愿,因为实际调研过程中不仅会遇到一定困难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占用调研人员的大量时间。如果要是相关调研人员是在经过一定宣讲后自愿参与调研的情况,在后期调研配合度上会有很大提升。那在相关自愿报名调研的人员当中进行相关培训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相关调研人员在研究活动当中的调研态度,开展实际调研活动时一定是与被调查人群直面的接触的状态,在整个调研过程,调研人员的态度决定了调查人群的配合度与调研结果的可信度,所以,在前期培训过程中,一定要着重强调调研态度的重要性,并且进行教导一定的把控情绪方式方法,争取防范于未然,让调研人员的情绪把控程度高,尽量避免调研结果的干扰;其次是调研方法的把握,在调研问卷设计得当的基础上,合理的调研方法能够得到最佳的调查效果,那在前期的培训当中,调研方法论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调查研究对象大部分是各种人,合理的调查研究方法可以得到最佳调研效果,把干扰影响降到最小;最后是调研纪律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调研活动是一种看似灵活实则非常严谨的科研形式,任何的细节把控失衡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最终得到的调研效果有效性,所以,调研纪律制度的制定非常重要,在随后的调研纪律制度执行力上也非常强调相关有效性。这些看似不重要的细节,均是在实际调研过程中能影响到最终调研结果的要点,需要在前期的调研培训当中着重把握相关处理。

3.3调研结果统计

一项调研活动最终是否具有效用,最终还是以调研结果的有效性作为评判标准。所以在实际调研活动中,最终结果的统计显得非常重要,毕竟是要以最终调研成果的有效性来判断调研活动的实际效果。在调研活动中可以发现以下三个方面是需要最主要把控的要点。首先是调研资料的保存,常规调研资料分为电子资料、纸质资料和音视频资料等,所有的最终调研结果均是由其中提炼总结而来,但是由于提炼总结的方式方法不同,最终调研结果会有各种不同,某种程度而言,调研结果并不一定是调研资料显示的实际情况,有可能是不同方式方法处理后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调研资料的保存得当,能够保证在此后的反查或者重新统计过程中得到最佳原始资料,对于调研活动得到最佳保留;然后是关于调研结果的说明,调研结果是调研活动的成果展示,要么以调研报告的形式,要么以调研汇报形式等成为最终行为结果说明,那在结果说明中,可以形成开放式的结果报告,也能够以总结式的说明报告,实际情况下,更推荐开放式结果报告,能够有更充足的说明空间;最后是统计方法的选择,在统计相应结果时一定要注意统计方法的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一些典型的相关调研活动举例说明

4.1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的研究团队采用网络电子调研结合

纸质问卷走访的形式向本校在各级医院实习的2013级临床药学专业实习生(共计84名)和已经参加工作的2012级临床药学专业毕业生(共计40名),还有相关的带教临床药师(共计28名)进行调研。结果显示33%左右的实习生有意识人文科学类课程的重要性,71%的带教临床药师和70%的2012级已经毕业参加具体工作的毕业生则认为临床药师应具备充足的人文知识素养,因为足够的人文知识素养能够有效作用于各方面的团队协作、人际交流与沟通,能更好地胜任临床药师工作。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有效优化和完善人文课程设置,向临床药学学生强调人文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向学生普及关怀患者、以人为本的思想,并注重培养团队协助、人际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临床药师的相关工作任务快速高效地运行。

4.2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的教师团队

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104名“乡村医生班”、“3+2”学制的医学生进行调研。主要调查相关学生的基本情况、参与科研现状、对科研思维及科研创新能力的认识、以及参与科研的自我意愿。结果显示这类型的学生在校期间较少参与科研课程、项目、课题,学校也并未设置相应课程;学生其实有相对的自我意识,认识到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参与相关科研活动的意愿较强烈,但是学校的相应教学教育配套不太匹配。

4.3云南中医药大学在针对本校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三个医学类专业

2010~2012届本科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的反馈信息,对云南中医药大学医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总结,对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在构建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与在校生人才培养改革的互动机制提供了相关的实证依据,更进一步的推进中医本科教学改革的发展。具体而言,相关的调研结果显示,在相关的各种能力当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最看重的能力是“实践能力与以往的实习经验”(约占据关注度的42.31%);其次是专业知识水平(约占所关注度的35.62%);有近半数的专业毕业生表示对学校现有的实践能力培养方式较不满意,希望在此方面有进一步改善,约70%的调查者认为需要加强“阶段实习”,比重很高,足以说明这方面对大家的重要性十分高。在整个调研过程中还有一个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问题是,在前期调研准备中,对于最终需要解决问题的目的性一定要足够强烈,这样,才能够激发相关调研人员在调研问题设计上的准确性,以及对调研过程中的节奏把控。这样,无论是在最终调研实施的细节上,还是在前期调研的准备上,都能够得到比较妥当的安排处理。如何加强对相关调研问题的目的性?首先是需要对相关调研问题方向进行一个背景调查,相应的背景调查越仔细到位越好,先是需要把涉及到相关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引起问题的时代、环境背景各方面进行问题原因剖析,找到相关问题的关键症结所在,以便后期针对性设计调查问题;然后是要对调研过程的把控上要注意细节安排,比如,针对调研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情况,提前预备对应措施,以保证相关的调研行动得到顺利开展;最后是针对整个调研过程的节奏把握上,我们很多的调研报告针对的都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若在调研过程的节奏把握上不准确的话,因为相关前期准备以及开展具体调研活动时间的延误,会导致所得到的调研答案有所偏差,甚至延误了相应的调研计划与方案,影响调研报告结果。然后,什么样的人来关注并强化调研问题的强目的性?整个调研计划的主持人,是最关键的所在。所有研究的目的都是在于解决问题,调查研究也是研究的一种。既然是要解决的问题,在时间上就有所要求,但要是参与调研的实操者在调查过程中目的性太强的话则会影响调查结果准确性,所以,由调研计划主持人来把控整体研究的节奏性,是合适的选择。综上所述,一些必要的相关前期调研活动在医学教育改革过程当中是非常有效并且需要及时完成的,不能仅根据文献和表浅的了解就进行相关措施安排和处理,这样的教育改革不仅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还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所以,对于现有的医学教育改革而言,前期调研是很关键的步骤。

参考文献:

[1]何林洪,许崇摇,焦杨,等.临床药学专业人文课程设置需求调研[J].药学教育,2019,35(2):71.

[2]王琚丽,李慧民,聂志品,等.医学生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调研报告[J].医学教育管理,2020,6(6):609.

中医毕业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医临床带教现状改进措施一带一负责制当前我国大部分全日制高等中医学教育仍采用二段式培养模式。本科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步入临床,以准医生角色投入临床的一个转变,是理论与实践衔接的重要阶段,是本科医学教育的关键环节[1]。教学医院在医学生的角色转变中扮演着重要的引路人角色。如何加强教学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一直是临床教学研究和探索的热点。济宁市中医院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医临床教学工作,承担着七所院校教学工作,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和济宁医学院两所大学的非直属教学医院。笔者作为科室教学助理,在负责临床教学的工作中,通过对我院中医本科临床教学进行现状分析,发现了一些非直属教学医院的普遍问题,如学生普遍存在积极性不高、出勤率低,带教老师责任心不强、管理散漫,同时医院和学校之间互动不足、带教模式落后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我院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在带教中开展“一带一负责制”的带教模式,以响应中医师承教育特点,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提高,促进教学相长。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1带教现状及分析

1.1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对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引导

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临床医师,中医药学沿用千百年的师承教育模式也突出印证了这一目的。随着以“5+3”为主体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成和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工作的全面实施,本科毕业后仍坚定选择医生作为职业的医学生必然会经历研究生阶段或者接受规范化培训[2]。本科生、研究生和规培生的临床实践的重点应有所区别,本科实习注重的是知识的全面培养,而研究生应在专攻方向上进一步提升,规培生更侧重加强临床技能和应变能力。在这种培养形式下,需要教学医院针对不同阶段的培养对象,制定与之相应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从而有针对性的提高各类实习对象的理论与技能水平[3]。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对于带教本科而言,可以借用研究生考试为切入点,侧重结合临床实例,加强对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全面巩固与提升;同时注意在临床实践中引导学生形成总体知识构架,初步具备中医的临床思维方式。然而在实际带教中,仍见到不少带教老师模糊带教目标和任务,认为中医临床需要实习生自主学习、自行参悟,以至于连学生的一些错误认识都不去纠正;甚至有部分老师仅吩咐学生贴化验单、写大病历,教学仍停留在书面、理论层面,很少引领学生参与临床过程。更有不少带教老师淡化中医辨证论治观念,尤其是在病房各科室中,过多依靠理化检查,诊断、治疗也基本以西医为主,学生体会不到中医药的优势;在日常查房时也很少展示中医四诊手段及分析,缺少对中医思维的培养,给本科生灌输中医西化的想法,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中医的兴趣和信心。

1.2教学意识缺失,积极性下降

临床能力高、教学责任心强的“双师型”队伍是保证临床教学有效展开的基础,然而,当前的临床带教师资队伍建设仍不尽合理[4]。纵观近几年我院带教情况,发现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分析原因,大概有以下方面:1.2.1临床、科研工作压力大。临床带教的教师皆是临床一线医师,在当前医疗环境下,医师已经耗费相当多的精力去应对临床琐事,还要花费不少时间去报课题、搞科研、写论文,以为职称评审准备材料。当面对需要循序教导、耳提面命的临床新面孔,很多医师就产生惰性心理,难以做到认真、负责。1.2.2医患关系紧张,实践带来风险。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尤其是当前信息传播迅速,负面医疗信息经过网络舆情的传播后,更是给公众、医务人员、医患关系乃至整个医疗系统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5]。患者不信任实习医师,抵触他们进行问诊、查体、观舌、切脉;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医闹、伤医甚至杀医事件频发,也使得带教老师不敢冒险让实习生去锻炼沟通技巧和实践操作等。1.2.3缺乏对带教效果的监督和奖惩机制。在带教科室内普遍存在人人都是老师,个个都管学生的现象,带教责任未落实到个人,没有具体的指标去监督教学效果,对科室的教学能力、教学质量也缺乏客观评价及奖惩措施。由于带教老师并不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负责,因此使其缺乏动力去完善自身素质,提升教学能力。1.2.4学生临床参与意愿低,带教老师放任。初入临床的实习生自身沟通能力欠缺、技能操作不够熟练,患者常常抵触实习生进行问诊、观舌、切脉,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受打击。大多数毕业生认为考上研究生还有三年时间待在临床上,到时候再实习也不晚;再加上安排给他们的多是些量血压、测血糖、贴化验单等烦琐、机械的工作,致使学生们认为实习没意义又耽误了宝贵的备考时间。近几年由于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我国医学生毕业后大多选择读研继续深造,实习时间往往被用来复习备考[6],从而使得临床参与率明显降低。带教教师对医学生的境遇又颇为同情[7],从而放任考研学生的闷头学习,自己也省心省力。这种行为导致实习氛围松散,难以使学生认识到本科实习的重要性,明显拉低了实习效果。

1.3院校交流不足,教学方法滞后

医教协同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和附属医院作为培养中医临床学生的“双主体”,应当围绕培养目标实施相互联系和衔接的培养手段,实际情况是院校双方协同育人的机制体制建设还不健全[8]。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依赖学校和医院相互配合,实习医院与学校密切交流,相互学习与借鉴,能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最大限度保障实习效果。但当前,非直属附属医院与直属附属医院在临床教学各方面仍有着一定的差距,而师资问题尤为突出[9]。医院和学校之间的双方面的学术交流、师资培训等互动突显不足。尤其是很多临床医师缺少课堂教学经验,缺乏授课逻辑性,不熟悉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再加上得不到正规化的带教培训及交流的机会,使得非直属教学医院的教学管理和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方法等,均相对滞后于直属医院,直接影响到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

2改进措施

近两年,我院从管理制度和教学措施方面不断改进,逐步优化了带教工作,完善教学管理,并开展了“一对一负责制”带教模式的探索,收效明显。现总结如下。

2.1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带教积极性

2.1.1优化师资队伍。制定带教老师准入标准,精心挑选高年资主治职称以上师德良好、作风正派、治学严谨、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临床和科研骨干,聘为临床带教老师。制定了带教教师职责并责任到个人,集中进行岗前培训并不定期进行教师考核,对师德实行一票否决,从源头上保证师资力量的临床能力与教学能力,保证教学质量。2.1.2重视带教老师的继续教育。科教科定期组织各科室带教老师进行示范带教、教学查房,增设经验交流、专题培训、授课大赛等活动,邀请外院优秀老师来我院开展主题讲座,抽选本院带教老师外出学习进修,进行临床医学教学方法的培训,取长补短,提高临床教学技巧和能力。2.1.3制定带教考核与学生评教制度。组织高年资带教老师形成临床带教考核组,不定期对临床教学各环节的执行进行督导并评分,并组织学生出科时填写《带教老师评价表》;根据考核和评价情况,及时向综合评估较差的老师反馈并督促改进。2.1.4完善带教激励机制。将带教工作量、教学质量与评价等指标和津贴、奖金相挂钩,对优秀的带教老师进行表彰,加大教学工作在各项考核中的比重。通过上述措施,提升了带教老师的整体素质和积极性,促进了临床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2提高学生自主性,培养中医临床思维

2.2.1分阶段制定带教重点。针对学生实习初期的被动、中后期的倦怠现象,笔者分阶段制定了相应的带教重点。实习初期,学生对临床诊疗过程陌生而自身知识和技能不牢固,这阶段要求各科室增加讲课次数与时长,允许学生可结合考研重点而自主选题,以学生讲授为主,带教老师参与为辅。这种小讲课的开展,既能缓解实习生初入临床的紧张,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临床参与积极性与满足感。实习中后期,要求带教老师在日常的查房及跟诊中,多使用启发式的方法,比如采取随机提问、会诊形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这阶段的学生已熟悉临床流程,专业知识得以巩固,也基本掌握一定的查体、操作技能,要求学生每日至少与患者沟通3次,体会临床医师的身份。带教老师增加放手机会,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中医望、闻、问、切的整个过程,听取学生整合病例资料的过程,引导其对中医辨证方法的运用和对理、法、方、药的思考。2.2.2重视中医教学查房和病例讨论。张伯礼院士在谈到培养中医思维方法时,提出中医思维主要应在实践中培养。加强中医思维教学实践性的途径之一是要重视案例式教学授课[10]。进入临床,首先要让实习学生明白,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一位患病的“人”,而不再是书本上讲解的某种疾病,需要他们去伪存真识病情,抽丝剥茧抓主证。对本科实习生而言,中医教学查房和病例讨论是临床上锻炼逻辑能力、展示中医思维的主要教学活动。在中医教学查房过程中,带教老师从临床典型病例引出问题,向学生展示如何通过“望、闻、问、切”收集疾病资料,并带领他们进行准确的体格检查,总结该患者的病例特点,启发学生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舌脉表现进行病因病机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体会如何舍脉从证、舍证从脉,从而进行辨病、辨证,得出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再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复习基础知识,加深对中医理论、中药和方剂的认识和运用。病例讨论教学方法具备启发性、活泼性,能促使老师和学生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学理探究,是一种协作性学习方法。病例讨论学习法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独立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又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1]。课前要求带教老师准备典型病例并根据学生理论掌握情况设计讨论问题。在讨论中,学生要对谈论点进行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带教老师查缺补漏,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总结出知识要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去认识真实世界中的不典型症状、证候特点,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参考文献。课后要求学生归纳并书面总结,以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联系理论的能力。2.2.3增加考核次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教是积极、高效的提高学习质量的方式之一。入科考核,主要考查与本科室临床应用密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使带教老师尽快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针对性完成理论复习与技能强化。出科考试采取学生独立接诊新患者并完成诊疗过程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辨病辨证、鉴别诊断过程,能观察到学生与患者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了解到学生的临床思维建立程度。实习中期考核,侧重了解学生的组织纪律、思想动态及学生评教情况,带教老师能及时纠正学生的偏差,指导实习心态,同时调整后续带教重点,完善不足之处。

2.3改革带教模式,试行“一带一负责制”

中医毕业总结范文第4篇

目前,江苏省具备高等医学教育资质的院校共九所,包括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东南大学、江苏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苏州大学、徐州医学院、南通大学以及扬州大学。通过对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实际状况的分析,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1.1教育水平自2009年—2011年,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数据显示,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对毕业生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其士毕业生就业呈现良好态势;在本科与硕士生的就业率数据中,就业率存在下降趋势。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扩大招生数量的同时,学生质量培养及层次培养没有完全跟上,与就业单位客观实际需求不一致。

1.2专业设置通过对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整理后可发现,护理学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最高。分析其原因在于江苏省广大群众对自身健康水平与医护要求不断提高,使护理学专业毕业生高就业率成为必然趋势。

1.3就业地区江苏省九所高等医学院校中毕业生的就业地区选择较为集中,主要以省内医院或医疗单位作为首选,并且苏南地区的就业率最高。另外,上海、浙江、北京、广州等省市为毕业生的第二选择,仅有极少部分学生选择西部或省外中小型城市。

1.4毕业生性别自2009年—2011年,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中就业率性别差异存在共同特征,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高于男性毕业生。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医学类专业中女性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佳,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医疗机构对护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了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

1.5就业单位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主要以医疗、科研、高校等相关国有及事业单位作为首选,自2009年—2011年,三种单位占全部就业单位的绝大部分。通过数据反映出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单位选择范围狭窄,从而影响了就业率。

2改善就业环境的相关建议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弊端起因主要在于高等医学院校自身体制改革的发展速度落后于社会医疗相关单位的速度。基于现状,本文提出以下措施来进一步改善毕业生的就业环境。

2.1全面推动毕业生个人素养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发展强省,其教育水平与发展速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从根本来看,适度扩大院校的规模与增加招生数量的同时,也应加大力度提高院校教学水平,增强学生专业素质,从而缓解就业压力。本科教育应占据高等医学院校的主导地位,高等医学院校应关注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加深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前提下,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应着重促进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教育,为国家及江苏省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2综合优化择业方向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应贯彻国家相关政策与建议,完善学科构建方向,保证全科医生的培养数量,并且主要以基层医疗单位作为输出导向,完成相关医学教育并确保毕业生的就业数量。此外,从全国范围看,我国传统医学在临床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应顺应趋势及市场需求,加强对中医教育的重视,培养出优秀的中医人才,保障就业率的同时推动传统中医发展与改革。最后,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需要自主均衡调节各学科的招生人数,针对新型、高需求型专业增加招生人数,适当降低趋于饱和专业的招生数量,进而有效调节就业形势。

2.3增加就业范围通过相关研究数据可以发现,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在择业地域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失衡表现。在完善高校建设、增加学科设立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应给予苏中与苏北地区更大的就业优惠。部分院校可在原址的基础上,增设苏中与苏北的二级学院。两个地区内的医学院校可不断完善自身水平,专业配置中倾向社区以及农村型全科医生。同时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需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倡导毕业生选择我国中西部或中小型城市作为就业区域。

2.4调节不同性别学生思想意识,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在本次调查分析中,女性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对乐观,主要由于女性毕业生对医学相关知识理论的掌握能力更高,语言表达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此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女性毕业生对于工作待遇的预期值往往低于男性毕业生,所以在求职过程中能够相对较快就业。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应关注此类事件,在常规教育中积极更正男性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提高男性毕业生就业适应能力。同时,也要提高其自主学习与素质锻炼的意识,保证在就业过程中可具备更好的竞争力。

2.5加强体制改革,增加就业选择由于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特点,使该类毕业生在就业单位选择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到医疗单位、科研机构以及医学类高校工作是此类学生最佳的发展意向。毕业生选择此类单位能够获得更好的就业前景,但也反映出我国相关体制的不足之处,公有制或事业单位的工作环境与待遇大大高于私有制单位。基于此项原因,社会相关机构应进一步加快体制改革,保证合理的资源配置,扩大就业选择范围,进而增加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的积极性,最终保证就业率的提高。

3总结

中医毕业总结范文第5篇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提出中医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思想:立足于现有基础,探索本校的办学特色,不办雷同专业,建立相应的毕业设计方案;将学生的毕业设计与教师的科研立项结合起来,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将知识技能培养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围绕学生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教师理论指导与学生能力学习的执行机制;坚持学科融合,提高科技水平;严要求,善管理,树立精品意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改进毕业设计的改革措施

(一)师生双向选择,多种选题模式结合

在我校食品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采取师生双方双向选择和大学生第二课堂科研项目相结合的模式,将大学生第二课堂科研项目活动融入毕业设计中,以实现教育个体化为目标,调动学生积极性。双向选择就是在学生开始毕业设计前,辅导员将导师上报的课题题目及学生数需求表汇总后发给学生,由学生自由选择。导师与选题学生交流后,学院再根据选题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落实课题到学生,原则是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参与自身感兴趣的课题的研究。大学生第二课堂科研项目从大二开始,学有余力而又有某方面科研兴趣的学生,可以申请科研立项,获批则得到资助,并可以进入相应专业教师的科研实验室,接受初步的科研训练。随着第二课堂科研活动的深入,逐渐形成完整的思路和可执行方案,若师生双方都满意,则升级为毕业设计课题,该方式成为师生互动选择的良好基础,同时使毕业设计工作前移。事实表明,将毕业设计与大学生第二课堂科研创新活动有机结合,既保证了大学生第二课堂科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强化课外教学内涵,又拓展了毕业设计环节。将第二课堂科研项目延伸转化为毕业论文课题,有效延伸了毕业论文工作的时间长度和内容深度,极大保证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围绕学科发展方向,合理界定毕业设计内容

确定毕业设计具体内容时应充分考虑中医院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和学生知识结构,重视选题的合理性。既要保证研究内容的前瞻性,激发学生兴趣,又要兼顾难度,以符合学生能力水平。选题最好与中药、保健食品相结合,能体现学科前沿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因兴趣而更好地参与毕业设计工作,学到更多知识,为将来从事食品相关工作打下基础。原则上将选题范围限定为工艺基础理论、新技术、新型食品(保健食品)开发、分析与检验、市场营销等。本科生尚缺乏独立的科研能力,而且毕业设计工作时间较短,所以更需导师把关。我们要求学生查阅文献后整理出课题实验方案,由导师审阅后下达任务书,确保课题难度适中、内容丰富。

(三)突出导师指导作用,强化导师责任心

在执行环节,我们建立了切实可行的课题审批制度,通过教研室、学院的双层把关,确保毕业设计选题质量。原则上,选题注重前沿性、创新性、可行性。学院要求中级以上的教师才能带教,带教老师应具有纵向或横向项目资助,这些项目一般代表了学科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如此确保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的高起点。一般而言,导师仅从旁指导,但实际上,导师在立题、查新、试验、论文执笔等环节均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导师的素质决定了一篇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故而需加强导师队伍的管理,要求导师对学生严加管理,不能“放羊”或者干脆甩给研究生了事。在指导过程中,导师要强调循序渐进,要合理安排进度,定期总结和汇报。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一起讨论执行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探求解决之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升质量

只有建立规范的毕业设计各环节考核与控制制度,才能有效保证毕业设计的执行效果。因此,我们建立了导师、教研室和学院三级各司其职的考核与控制体系来进行有效管理。导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工作进度,指导学生有序开展研究工作。在具体实施中,我们主要采取小组课题汇报会的形式,每隔一周组织一次小组课题汇报会,了解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并将其作为毕业设计评分的一个因子。教研室层面则通过中期检查来了解实情,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促使毕业设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认真做好记录,以作为最终评价的参考依据。学院层面则以课题、导师资格评定、开题、中期汇报检查、论文答辩、成绩评分、材料归档等环节开展过程管理,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力求考核、整改与评估相辅相成。高度重视论文答辩,合理组合答辩小组成员,并执行导师回避制度。优秀论文需自愿申请答辩,并将其和导师的绩效、职称评聘挂钩,以鼓励先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