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职业教育

中学职业教育范文精选

中学职业教育

中学职业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现状;积极性;自主参与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快,职业中等学校英语教学已转向“从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角度来衡量教学质量,,从而使得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高度协调发展”。因此应培养有正确价值观,良好心理素质,外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其中外语素质的要求也从过去的会读、写提高到听、说、读、写、译全面开花的复合型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种种问题。因此,分析问题的原因,在实践中探讨解决的办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职业中等学校英语教学现状

职业中等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所需的技术人才,其职业特点要求直接面向具体工作实用技能教育,所学、所教应紧密联系实际,要有用、实用。而综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英语实践教学领域,要达到这个目标还存在种种问题。教师方面:有些教师把应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英语教学变成了英语语言知识讲授课,语法分析课,应付等级考试做题课,有些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对学好英语没有信心。还有些老师把英语实践教学简单地认为是分组朗读,听听磁带,角色扮演等等。学生只是听教师讲,跟教师读,没有时间去思考,去分析,没有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毕业后还是不能开口讲英语,不能动手写英语,更不能与人交流。学生方面:学生的英语程度差别很大,成绩优秀的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进行日常会话,具备相应的写作能力,而成绩差的学生甚至连26个字母都不会读,更谈不上要他们讲英语、写英语、读英语、译英语了。多数学生到职业学校就是为了混张文凭以便就业,他们不愿意下功夫,更谈不上吃苦,厌学现象普遍存在,教学活动被动应付,课堂交流不畅,课余时间不主动朗读,日常用语交流少,大部分学生厌倦英语学

习,导致了职业中等学校英语教学的困境。

3.职业中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加强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为学生塑造合格的未来的职业英语素质,是职业学校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英语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中面临的问题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因此解决问题时应综合考虑,解决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应采取多种形式,针对不同的因素更好地解决问题。

3.1分层教学和体验学习相结合

目前职业学校生源的素质逐年下降,个体差异在增大,学生的各科成绩相差较大,尤其是英语这门基础文化课。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编班,把学习程度大致相同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选择适合他们的教材,对于那些学习程度较差而愿意学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实用的口语教材,交给他们一些日常的会话,使他们能进行简单的交谈就可以了;而对于那些程度较差又不愿意学的学生,可以让他们选修别的课程来替代英语课,开设一些感兴趣的课程,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学有所长。“体验学习”途径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者”的单一身份,成为学生学习的“管理者,信息提供者,帮助者,支持者”等多种角色,以学生的参与,感受,和体验作为重要的方式,搭建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之间自主性探究式学习的桥梁。加强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改变过分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二者的结合能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3.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其学习内动力的有效手段。职校英语教师应在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优化训练形式上多下功夫,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服务。结合英语的学科特点,可以适当加大听、说、读的练习比例,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说英语,大胆地说,不怕出错,教师加以指导并及时做出评价。

同时还可以“寓教于乐”,英语实践教学依据教学内容创设语言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乐学”问题,在这个真实的或模拟的语言环境中,既有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既唤起学生学习的愉悦感,又展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背景,激励学生的求知欲。

在课堂以外的时间,教师可利用e-mail,MSN等方式与学生交流,解答学生未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还可以选取一些话题让学生从网络或其他途径查找感兴趣的相关材料,也可以要求学生某一话题为中心进行角色扮演。多种教学手段的交替使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课后学习的自主性。

3.3进行直观教学,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果

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观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实践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有助于感性认识的形成,有助于抽象知识的具体化。它给学生提供实际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从形象的感知达到实际理解的顿悟,缩短认识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发挥眼,口,耳,手,脑的感知功能,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传媒系统的基本操作程序,具有电子备课,多媒体设计,制作课件并进行教学的能力,充分利用语音室的功能,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其次,从教学管理方面来说,要有针对性地抓好电教课的研究工作,通过操作,商讨,交流,不断总结完善,用新成果装备教学,把现代传媒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直接载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4营造一种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交际性决定了英语课堂必然是参与型的课堂,学生只有在参与的过程中才有机会运用语言知识,并形成交际能力和发展其他相关素质。在参与型的课堂中,学生具有旺盛的学习动力,主动进行交流并积极自我评价。所以教学内容只能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参与课堂中来。例如:笔者在上“FreedomFighters”时,因为马丁.路德.金和曼德拉都是黑人,我便问:“Whatdoyouusuallydoonweekends?”学生回答:“Isometimesplaybasketballwithfriends.Ilikeitverymuch.”我继续问:“Doyouknowthefamousplayerwhoisablackman?”学生回答:“HeisJordan.”我再问:“Wouldyouliketoknowsomemorefamouspersonwhoareblack?Thislessonwe’lllearnthem.”因此,这种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通过表达,沟通,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掌握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5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努力营造英语学习的大环境

一要有效利用有声系统,定时播放英语听力材料,创设感受空间:二要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课外活动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说创办英语广播电台,让学生自己成为节目主持人,并对不同的节目进行评比,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组织各种英语竞赛,如口语大赛、英语歌曲大赛、演讲比赛等,还可以定期举办英语角以及一些英语晚会。这些活动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用英语交流的环境,让学生学会在一个真实的英语环境下用英语进行交流,建立浓厚的英语环境氛围,扩展学以致用的空间,为整体推进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1]鲁子问.中学英语教育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罗晓杰.英语教学与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中学职业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赏识教育;职高教育;美术教学

一、职业高中美术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机理

(一)赏识教育丰富职业高中美术教育体验

客观上,进入职业高中美术专业的学生并非全部具有美术功底,即便经历过系统的美术训练,个人能力也存在一定差距,如果依然沿用传统的“满堂灌”和“一言堂”教学方式,很显然对于美术基础薄弱的学生是不友好、不公平的,且这种“被动型”的学习方式也会削弱学生学习美术的艺术体验,容易滋生厌学心理和抵触情绪。传统教育方式存在明显的保守、谨慎态度,同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职业美术教育衍生出强烈的功利性心态,这造成职业高中美术教学逐渐偏离教育本质,对于艺术情怀、人文素养、创新精神、职业能力等培养漠然处之,更注重的是教育成果而非育人过程。美术属于艺术教育范畴,教育体验对于学生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创造力。赏识教育推崇“以生为本”的教学实践原则,突出人本主义育人理念,能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因人而异、认可差异,进而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途径,从而赋予学生丰富的美术教育体验。

(二)赏识教育符合职业高中美术学生情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评价人才的标准一再嬗变,职业教育不再是“低学历、低能力”的代名词。但从现实角度出发,进入职业高中美术专业的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是不争事实,在没有接触美术专业教育之前,长期在文化课学习中产生的挫败感、失落感,一定程度上会迁移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来,导致职业高中美术专业学生自主能动性缺乏、自信心不足、自我保护意识强烈,一旦遇到困难很容易放弃、产生自卑心理,过大的压力甚至能彻底摧毁自尊、产生自暴自弃。赏识教育是认同差异、允许失败的,通过赏识教育引导,旨在让职业高中美术专业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但不会将其视为错误,在此基础上不断激励学生自我发展,形成“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积极认知。从这一角度说,赏识教育对于“低起点学生”是非常友好的,基于赏识教育理念给予学生关爱、支持,有助于自身潜力的发掘与转化,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自然可以增强学习内生动力。

(三)赏识教育适应职业高中美术教学内容

从教育者角度看,赏识教育是一种富有张力的教学组织方式,虽然基于一定目标强调“求同存异”,但自身又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特点,支持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表达的创新,不会因为学生自主创造行为而视为“离经叛道”。从这一点出发,赏识教育非常适应职业高中美术教学内容。从专业知识构成角度说,美术教学涉及素描、水墨、油画、书法、新媒体设计等多方面内容,如果停滞在传统教育思维中,一味强调临摹教学、技巧训练,无疑会压抑学生的思维发散和创新意识,难以促成学生个性化艺术体验的产生,同时难以保证学生“门门精通”,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重新产生自卑感。赏识教育在职业高中学生角度看,是心灵的解放、眼界的开阔,教师不断鼓励、支持、帮助学生去实现自己的想法,有助于“以点带面”学习效果的达成。

二、职业高中美术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策略

(一)情感赏识

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爱的教育”,通过师生关系的和谐化处理,在美术教学中赋予学生充分的情感赏识,有利于学生美术兴趣、个性、创新等方面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画静物主题时,事先会与学生沟通,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具体选材时提供多组静物对象,让学生按照自己喜爱的角度、内心的想法去作画,从中挑出亮点加以肯定,这能够在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权”的基础上使其有更大的收获感。同时,情感赏识也多用在教学活动之外,如日常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了解他们遇到的学习苦恼、生活苦恼等,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疏导,避免学生自身压力影响美术教学活动。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共情”能力,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方法对学生行为及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进而判断学生的精神状态。笔者在一次课外写生活动中观察到,一名学生明显表现得漫不经心,绘画准备工作丢三落四,选择远离其他学生的位置对着画板长时间发呆。等到作品提交上来之后,通过对比发现,其他学生笔下的青山绿水、春光明媚的场景,在他的笔下使用了大量蓝、紫、灰色彩,这让笔者意识到这名学生在作画时内心较为沮丧,通过进一步沟通,才了解到他和家人发生了一些矛盾,同时又和自己的好朋友产生了一些误会。基于赏识教育理念,笔者对他的构图、用色进行了表扬,指出“你恰如其分地用美术技巧表达出了自己的内心,这是一个艺术家应具备的重要素养”,然后鼓励他用“艺术家广阔的胸怀”与家人、朋友沟通,及时地摆脱情感障碍。

(二)互动赏识

基于赏识教育尊重生命规律的要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营造平等、民主、自由、信任的互动情境可以让学生从紧张的课堂氛围中解放出来,全身心沉浸到艺术创造中。而由此形成的“互动赏识”效应有助于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中深入思考、启动发散性思维,进而突破自己的“临界点”,达到更高的艺术修养程度。笔者在职业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采取“美术研讨会”的互动形式。例如,在油画课程环节,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凡·高、莫奈、伦勃朗等人的著名画作,先以学术界统一的观点“抛砖引玉”,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谈想法、谈观点。这种方式下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特别是提出新颖视角得到教师赏识之后,不仅会增强自身收获感,还能够激发其他同学积极参与,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客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很多,互动赏识在职业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场景也存在多种样态。从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角度出发,教师在兼顾多种互动方式的同时,也要重点突出“问题互动”及在问题互动中的赏识。简单说,就是要赏识学生的提问技巧、方式及内容等,以碎片化的交流形式,不断增长学生的美术兴趣及自信心。例如,在讲解专业美术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在一个知识点讲授完毕之后,教师不要急于引出下一个知识点,可以在课堂上提供一个“思维缓冲点”,以1-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而教师所要做的不仅仅是解答疑惑,还要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这种对问题的赏识互动,可以进一步刺激当事人及其他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提问题的方式表现自我。

(三)作品赏识

美术创作是职业高中美术专业的基本教学单元,赏识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包括鼓励学生大胆构思、跨域尝试,摆脱美术理论及技术框架的制约,在赏识教育下,学生自身的美术潜能得以呈现。而作品赏识本身属于教学评价范畴,为了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受到鼓舞,在作品赏识模式建构中,笔者通常会采用“突出优点”的方式为先导,例如在同一批学生的美术作品中评出“色彩最美”“线条最美”“构图最美”等,在尽显作品优势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主动展开自我提升。这种“润物无声”式的赏识方式,既不会伤害到职业高中美术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又准确无误地传递出努力方向。作品赏识的应用方式还可以进一步转化,形成以学生作品为媒介的“系统性赏识”机制。例如,将作品赏识态度转化成具体的分数。从学生潜意识分析,“分数”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学生本身就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形成了“分数大于一切”的惯性思维。对于进入职业高中美术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中很多人在文化课方面存在欠缺,对于分数更加看重。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采取“突出优点”的方式构建分数赏识体系,将一幅学生作品评分划分成五个标准:“创意”“构图”“用色”“线条”“比例”,每个标准最高分为五分、最低分为一分,综合评分之后以“雷达图”的形式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这样即可以评出优秀者,也可以充分展现出学生哪里存在欠缺,并不会像传统分数评价一样只顾“名次”,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鉴赏赏识

广义的美术属于“造型艺术”范畴,虽然职业高中美术专业的主体构成是绘画形式,但此外还包括雕塑、建筑、新媒体设计等多种类型,受到教学时间、空间及资源的制约,美术教学活动不可能面面俱到。立足美术教育注重情境创设的特点,教师可通过鉴赏、欣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感知美术艺术特色,从自然环境、艺术展观、文物古迹等媒介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随着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自然可以反哺自身美术水平的提高。例如,针对一幅传统山水画的赏析,既要从技法层面了解“笔法”“墨法”“色彩”“构图”“营造章法”等知识,还要从了解传统国画美学意境,何谓“气韵生动”、何谓“应物象形”、何谓“传移模写”等,跳出绘画领域,从文学、诗词、古建、民俗等多个角度展开对一幅传统山水画的鉴赏。这需要学生在美术专业知识以外,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鉴赏赏识策略的运用主要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其中,直接形式可以通过“美术鉴赏会”“作品赏析探讨”等方式展开,突出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的艺术思维不断碰撞,鉴赏知识相互共享。师生的肯定本身就是一种“获得性赏识”。间接形式主要侧重学生自己的思考,可以通过美术评析、鉴赏心得体会等书面文字表达进行,教师日常可布置成课后作业,基于书面交流的形式针对性地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

(五)自我赏识

“自我赏识”也是赏识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它既能够弥补师生“一对多”关系下赏识功能分配不均衡的缺陷,也是对教师实施赏识教育的一种主动回应。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自我赏识”不是“自己赏识自己”,虽然从赏识教育方法论上说,自己赏识自己是符合技术逻辑的,但这种情况并不符合“自我赏识”运用的实际。狭义上说,自我赏识可以理解为职业高中美术专业学生的自我认可,广义上则是覆盖整个群体或者取得一定相同成就的班级成员。例如,教师在评价某一位学生的绘画技巧时,指出其优势、特色,给出很高的评价,这种赏识本身是面向达到同等水平的所有学生的。因此,在赏识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职业高中美术专业学生形成自我赏识的能力,能够将面向某一个或某一类人(或作品)的鼓励,自觉映射到自身。自我赏识的实现依赖和谐的人际关系、开放的校园环境,这样才能为“自我”和“他者”之间营造平等尊重的氛围。例如,教师可以按照每月一次画展的形式,让学生将自己自由创作的美术作品展示出来,以面对面交流的形式邀请全校师生参观、评价,学生既是原作者、又是讲解者,需将自己的创作思路、作品立意、思想内涵等表达出来。这种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赋予学生自我展现的机会,也为自我赏识提供了条件。

三、职业高中美术教学中赏识教育的注意事项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同样存在它的弊端,在职业高中美术教学中应加以注意。第一,不要将赏识教育理解为单一的表扬、鼓励。客观上说,职业高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不优秀,在赏识教育浅尝辄止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和挑战意识,但这种学习优势动能要能够长久地维持下去,单靠赏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必要的时候,还要用“反向赏识”的手段。如同一美术创作任务背景下,只对表现优秀的学生施加赏识教育手段,其余或者不加评价,或者客观中立地给出意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差距。第二,必须避免对学生过度赏识。换言之,赏识教育所针对的内容、所采用的方法、所设置的目的等,必须契合被赏识对象的实际情况,过于夸大其实的褒奖、赞扬容易让部分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情绪。所以,教师在运用赏识教育策略时要综合衡量、判断学生美术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无论采用以上哪种赏识策略,都要以学生“突破现状困境、更进一步”为标准,如情感赏识策略的运用要结合学生情感问题发生的实际情况,究竟是基于自身、还是基于周边环境、还是基于对艺术境界的追求,只需要带领学生突破自我否定、自卑等负面情绪即可,不要过度放大情绪边界。第三,赏识教育要发自内心、出自真诚,教师不能为了赏识而赏识,同时要关注精神赏识与物质赏识的平衡,否则就会沦为虚假的客套。

四、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高中美术教学中会用、用好赏识教育,可有效消除传统教育机制下的压抑感,同时注意平衡“赏识教育”与“反向赏识”(即挫折教育)的运用,避免学生在赏识教育中迷失自我。随着学生学习信心的不断增强,可为系统性的美术知识传授、实操训练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即便提出更严格、更专业的要求,学生也可以很好地接受,对于提高美术成绩、迈向更好发展层次具有积极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海燕.浅议职业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和继承[C]//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四).2020.

[2]杨海燕.职业高中美术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策略[C]//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四).2020.

[3]杨海栋.职业高中美术课堂色彩教学的实践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6).

中学职业教育范文第3篇

一、选用合理的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我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能对网站的功能进行分析,全面掌握使用的能力;能对页面进行修改的能力。为此,我校选用的教材除了国规教材外,还补充了Adobe创意大学的标准教材。教学内容不仅能满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能够反映当前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职业岗位资格要求,更注重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教材的内容编排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突出网页制作的创意工作流程,将创意设计与软件功能相结合,以软件的实际应用为主线,对行业中的典型案例与Dreamweaver软件新功能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入探讨。Adobe创意大学的标准教材是联合行业专家、行业协会、教育专家、一线教师、Adobe技术专家开发的,重点清晰,内容完善,为专业及其相关行业实践型人才的培养量身订制。

二、采用“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式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有效设计和实施“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式教学方法,通过真实、完整的实例呈现知识点。

1.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选择小范例诠释理论知识,每一个项目都从最简单的内容入手,慢慢深入,达到制作出高级页面的效果,避免只讲定义的乏味与枯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内容全面,实例丰富

融入大量的实用操作技巧,力求将最常见的软件技巧与行业流程全面细致地进行介绍。结合实例介绍每种应用的操作步骤,学生只需要按照步骤一步步进行操作,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大量的知识,创作出精彩的个性网站。

3.行动导向、任务驱动

从网页制作行业的实际出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紧扣“做中学,做中教”的教育理念,将知识点穿插在网站实例制作的操作过程中,在实际制作中介绍网站开发的实际流程与制作技巧,尤其是针对实际制作中广泛采用的“Div+CSS布局模式”,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补充和完善。拓展HTML代码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通过课后训练设计达到课堂知识的“举一反三”,这样更加贴近实际。

4.由易到难、由部分到整体

从网页制作技能培训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一个网站建设实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详细描述网站的开发过程,介绍网页制作的各种知识、技能和注意事项。所学知识分别涉及:站点的规划与管理;文本、图像及CSS层叠样式表;表格布局,超级链接;框架布局,多媒体文件;热区、层和行为;表单及各种表单元素;模板、站点的测试、与维护等各项静态网页开发知识,采用知识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5.综合运用,注重启发

制作两个企业网站,系统全面地介绍网站建设的实际开发流程及常用手法与技巧。每个任务包含“任务描述”“自己动手”和“举一反三”三个模块,将知识点、技能点和注意事项穿插在网页制作的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在知识结构编排上体现循序渐进、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在语言叙述上注重概念清晰、逻辑性强、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6.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参与之后的课堂“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与情境,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抽象化的、概念化的知识点,以贴近生活的生动、鲜明的图文并茂的画面呈现乏味的定义定律,集声音、文字、图像、图画动态显示于一体,达到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的目的。让学生易于理解接受,让学生身临其境,亲历其中,得到体验,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以发展为主,教师通过创造教学环境,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观察、独立思考和实践,将技术与学科教学灵活有机地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友好交互、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索、积极去思考,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考核评价方式多角度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1)会Dreamweaver的安装;(2)合理使用网页元素制作简单静态页面;(3)能够使用表单、CSS样式、行为、层、模板、框架等技术制作比较复杂的静态网页,并能够进行站点;(4)初步了解动态网页设计的基础知识,能够制作简单的留言板等动态网页。因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1.网页作品与真实生活是否有关联,主题鲜明。

这表现为作为真实的项目场景,这种真实场景是对日常企业场景的模拟,或者真实场景中的实际操作。

2.要求学生对一些与职业有关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

比如企业网站,学生要依据问题,以科学的论证和推理方式设计合乎自身认识的、具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创作具有创造性的网站作品。

3.操作过程和最终作品是评价的重点。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如思考问题能力、问题反思能力、团结合作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和创造力等,评价中充分展现出来,而网站作品则是各种能力综合锻炼得到的结果。

4.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Adobe创意大学考试认证是Adobe公司推出的权威国际认证,是针对全球Adobe软件的学习者和使用者提供的一套全面科学、严谨高效的考核体系,为企业的人才选拔和录用提供了重要和科学的参考标准。

四、结语

中学职业教育范文第4篇

1、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及必备的道德品质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知识教育,并重点进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教育和训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

2、学生进入职校读书时,已分专业学习,经历了第一次的职业选择,这些选择带有被动性和不同程度的盲目性。由于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及报考的专业并不真正了解,"为什么要学?""学些什么?""该怎样学?"知之甚少。不少学生的内心存在激烈的矛盾冲突,得胜感与失落感同时作用在他们身上。在初中阶段学习处于中下水平的学生"得胜感"表现得较为强烈,这种心理常常会导致他们产生''''松口气"的思想,另外,受社会某些鄙薄职业教育的消极舆论的影响,也会使他们产生失落的心理。因此,必须强化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3、对照现实我们遗憾地发现,目前部分职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不能令人满意,还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要求;从学生调查和用人单位反馈的双向情况来看,有的学生职业道德及专业思想也远远达不到要求。根据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热爱的仅占44%,毕业后将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也仅占42%,工作中希望自由宽松不受纪律约束的却占到了54%,认为企业要树立顾客第一思想的仅占26%,对自己的职业没有理想和设计的占到了40%……通过在校生座谈会、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走访等形式我们了解到,目前学生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下列问题:淤理想信念不坚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奋斗目标,思想上不求上进,对前途迷茫,导致了职业理想模糊,职业目标不明;于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不强,得过且过,不求知识技能掌握多少,只想混个文凭,导致无法适应职业的实际要求;盂行为规范不达标———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由、随便,不注重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劳动观念、纪律观念淡漠,不注重勤俭和规范,导致不能适应职业的纪律和规范要求;榆专业思想不稳定———毕业工作后,对职业所需要的付出、对工作的辛苦和压力缺乏思想准备,想跳槽和换岗的思想和行为都时有存在;虞轻视职业道德的作用———普遍认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才是重要的,企业重视的也是知识和技能,职业道德修养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学习而已,在这个经济发展的物质时代并没有什么大的实际作用。这些问题都直接造成了职高学生职业道德的匮乏和不足。由此可见,如何提升职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应该而且必须成为我们中等职业学校重视的问题。

二、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1)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情感信念

1、职业道德情感就是从业人员对现实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好恶的情绪和态度。职业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稳定而强大的力量,积极地影响和调节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还可以同职业道德认识结合在一起,影响从业人员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职业意志。革命导师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

2、职业学校学生来源广泛,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在意志力、忍耐性、吃苦耐劳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经不起挫折、受不得委屈。如果学生缺乏职业道德情感的体验,缺乏健康、积极的从业意识,在学校生活中就会表现冷漠的态度,有的无心向学,甚至违反纪律。在毕业择业时,往往表现为好高务远、拈轻怕重,干工作讲条件、图实惠,不讲实干和奉献。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将学生置身于职业生活和现实矛盾中,激起他们职业情感的波澜,产生深刻的情感体现,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敢于奉献的精神作为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3、在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为每个人谋职就业展示了广阔的前景,人们获得了双向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去选择符合自己志向的职业,尽管社会上职业种类繁多,内容也千差万别。但是社会需要各种职业的合理构成,不可能大家都去从事某一“好”的职业,因此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珍惜和热爱自己所学专业,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职业差异,掌握从事自己专业所具有的基本技能,干一行,爱一行,不管自己从事何种职业,都是为人民服务。只要自己勤奋工作,都能够在本职岗位上作出相应的贡献,都会受到社会的尊敬,并获得必要的物质报酬。

(2)树立严明的纪律和职业道德意志

中学职业教育范文第5篇

在我国现阶段中职校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复合型应用人才,但从中职教育的名称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它是有一定暗示性规定的,它的侧重点就在专业技术训练,在就业过程中偏向于技术性人才,把“职业”二字当作重头戏,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根本观念的认知上就存在错误,所以中职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很多的中职院校在对语文教学等公共基础课上的重视程度不够。语文作为中职学生必学的重要文化课之一,有着很重的培养任务,在解决问题、信息处理、互相交流、团队协作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中职教育把就业、面向社会当成了目标,只针对培养学生日后的职业能力,所以各中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对语文教学有所忽略,更偏重于专业课程。这种职业教育本身暗示性的认知错误已根深蒂固,对学生及教师影响颇深,涉及范围极广,似乎已经日渐形成约定俗称的东西,使得语文教育无法起到预想的效果。其次学生对待语言文化课程的态度也促使了语文课在中职教育中的淡漠。

二、职业核心能力的涵义与内容

职业核心能力是一种基本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当中除了专业岗位以外的一种能力,它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基础核心能力、延伸核心能力、拓展核心能力,这是现阶段我国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必须具备的,可以充分反映出劳动者职业素质的高低。自我学习的能力是最主要的职业核心能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劳动者必须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但是大部分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都采用传统的灌输书本知识的方式,并没有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一)教学延展法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相互之间都具有一定关联,在阅读课文时,适当加入一定的相关人物、时间都是学生感兴趣的部分,这些内容有利于知识面的扩展,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可以充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另外,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知识走向可以进行调整,并不是固化的,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水平合理的调整教学进度,通过要求学生提出问题、讨论研究、收集资料等多形式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无限延展课本知识,完善知识结构。

(二)实况教学法

目前我国中职所使用的语文教材篇目大多具有表演性和可读性,从这一点上来看,可以使用实况教学法。要求学生通过肢体动作、语言、表情等将课文表演出来,这种实体表演极具欣赏性,其过程是对于课文的理解也是对自己才华的展现。

三、中职语文教学职业核心能力的整合

(一)通过行动导向进行教学

根据职业活动的教学内容,通过行为表现引导基本能力训练的方法被称之为“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行动导向来培养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的一种方法,淘汰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只需要记笔记和完成课后习题的方式,在课堂上以教学为主,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积极性,采用动手动脑的行动方式将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缺失环境进行弥补。

(二)职业核心能力模块的引入

现如今信息传播极其便利,人们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获取信息,教学资源不完全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也会通过各种各样渠道获取、搜集信息。因此学生对于信息处理的能力也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培养目标。此外,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为了顺应当下社会职业能力需求的需要也应培养合作能力,营造语言学习的合作氛围。由于每一篇课文都可以转化为与人交流的形式,所以语文课应该在与人交流的能力上比其他学科有更好的优势资源,教师应当分析教材中的情况与时势,发掘出每篇文章中学生热衷的话题。

(三)教学评价的完善方式

教学质量监测作用是教学评价所起到的最主要的作用,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评价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科、学生、教师的全面发展,所以应当改变传统教学评价的方式,不仅仅把卷面分数当作反应课堂教学成果的唯一方式,更多的关注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态度,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肯定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做出的努力,提高他们对语文这门学科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升在语文方面的素养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身临其境教学授课

换位思考是一种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新的思考方式,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的涵义就是让学生能对课文里的人物事迹感同身受,让学生换位思考到作者或主人公的位置体验他们的情绪变化,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教师可要求学生站在老祖宗的角度去体会丧失爱女怜惜孙女的心境,也可以站在多愁善感的黛玉的角度去思考初进贾府的无奈和胆怯,还可想象向来会揣测人心的王熙凤如何巧言迎合老祖宗情绪的悲喜变换的言辞。学生在通过多次的换位思考之后,会随着角色的转换对课文有更全面的理解,也能通过分析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很多文学作品中把悬念留在最后,教师要抓住学生对文章产生兴趣的关键,训练学生理解、讲述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