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线上教育

中学线上教育范文精选

中学线上教育

中学线上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学教育;线上;线下;慕课

经过2020年上半年的网络教学实战,每位教师和学生都亲身体会了线上教学这一新生事物的特点。在当下新冠疫情零星散发的后疫情时代,就中学教育而言,有必要深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线上线下教学各自有哪些特点,二者能否进行优势互补?(2)对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哪些更适合线下教学,哪些更适合线上教学?(3)如果再出现大规模疫情而不得不重启线上教学,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有助于挖掘线上教学的潜力,对线上线下教学进行合理配置,实现教学成效的最优化。关于中学教育阶段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化配置问题,近年来备受学术界关注,很多学者都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有些研究是针对线上教学的通用理论开展的。比如针对在线教育存在的学生自主学习意愿薄弱、策略欠缺和能力不足的问题,赵荻[1]重点研究了斯坦福全日制在线高中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和资源保障,为我国中小学在线教育提供了经验。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对2020年抗击疫情时期该校的线上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2],总结了线上教学在学校、学生和家庭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对在线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总结和反思。李双龙[3]基于对疫情防控期间某中学在线教学的考查,总结了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学和哲学的角度进行反思,对这些问题给出了技术层面、价值层面和教学层面的解决策略。李萌璐[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中学网课教学质量进行调查分析,从网课平台的实效性、中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和中学教师网络教学感受三方面入手,从技术支持、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等角度提出用于提高网课教学质量的建议。除了上述一般性的理论研究之外,还有一些针对中学阶段某一门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策略开展的研究[5-12],结合各门课程各自的特点,更有针对性地探讨混合式教学策略的设计、线上线下教学环节的有效衔接、如何构建高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架构体系等。本文以中学教育为研究对象,对中学教育阶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化配置策略进行一般性的分析和探讨,在分析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特点和优缺点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如何为不同年级、不同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化配置。基于本文提出的优化配置策略,各个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不同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1线上线下教学的特点分析

线下教学是指传统的在教室内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基于黑板和PPT开展的教学活动。线上教学则是指利用互联网基础设施,依托网络直播授课平台或慕课(MOOC)网站,以视频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线上教学可以分为网络直播授课和MOOC、微课等网课两种类型,前者一般由本校教师负责授课,后者则不限于本校教师,学生可以学习其他学校教师的课程。为了设计高效的中学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策略,首先要对线上线下教学的特点进行一般性的分析和比较。

1.1线下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第一,教师和学生之间很熟悉,他们都非常乐于在教室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利用黑板和PPT可以很流畅地推进教学进度,讲解知识点。相反,当直播授课时,教师由于没有在镜头前充当网络主播的经历和经验,突然之间面对镜头难免会有些慌乱,思维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空白,语言表达也没有课堂教学时那样流畅。此外,一些中老年教师并不熟悉直播软硬件的使用,直播授课时经常不知道该用鼠标点哪里。第二,同样的课程在进行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时,教师的体验感完全不同。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和学生面对面交流,通过自己的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帮助诠释知识点,通过自己的表情和情绪感染学生,烘托课堂气氛,通过捕捉学生的眼神感知学生的思想活动,通过提问振奋学生的精神。然而,在线上教学中缺少这种微表情观察、情绪感染和交流互动,教师只能面对屏幕独白,把知识单向传输给学生,缺少学生的及时反馈,对学生的兴趣和理解程度缺乏准确的感知。第三,在线上教学中,教师无法像线下教学那样强有力地掌控课堂纪律。在直播授课时,由于隐私等原因,学生往往不开摄像头,教师能看到的大多是学生的头像,这导致教师无法监控学生在网络另一端的活动,也不知道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讲。第四,学生在线下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师目光的监控和情绪的感染,更容易集中精力听讲。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生长时间面对屏幕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和困倦感,加上缺少对教师表情、手势和动作的观察以辅助理解知识,导致线上教学的效果不如线下教学。第五,基于线上教学只能进行理论课的教学活动,无法进行实验课教学,也无法进行考试,而实验和考试都是线下教学的优势。

1.2线上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尽管与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存在诸多缺点,不适宜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但其也有自己特有的优势和适用场合。第一,线上教学没有时空限制。学生可以远程学习,不需要回到教室上课,也不是必须在教师讲课的同时听课,而是可以后期观看视频回放,这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没有时空限制是线上教学相比线下教学最具优势的特点,大大减少了人员的流动和接触,正是这一特点使得“网课”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教学活动的不二之选。第二,线上教学相比线下教学而言,具有极高的资源共享优势。一方面,教师在直播授课时录制的视频可以保存下来用于相同课程的其他教学班回放学习;另一方面,网上大量的MOOC资源可以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师生完成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果。近年来,MOOC作为一种特殊的网课形式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青睐,已经成为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的不可或缺的手段。相反,线下教学的授课活动只能由本班学生参与,授课内容也只能由本班学生学习,不具有共享性。第三,在线上教学中,学生拥有很高的自由度,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设计学习计划,自主推进学习进度。因此,线上教学更契合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学生能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把传统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第四,线上教学对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的要求很低,学生只要有能上网的电脑或手机即可听课,教师也只要增加一些耳麦、摄像头、手写板等简单的直播设备即可。而线下教学则对教学条件要求较高,要配备桌椅、黑板、多媒体、投影仪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对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比较如表1所示。该比较结果说明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互补特性。从教学活动的便利性和可控性、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考量,线下教学要优于线上教学,应该作为主要教学手段,线上教学不能取代线下教学的主导地位。但线上教学特有的资源共享优势和时空不受限优势,使其非常适宜作为线下教学的辅助手段,不但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辅助线下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完全代替线下教学,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中学教育线上线下教学的配置策略

前述分析说明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方式具有优势互补特性,那么就中学教育阶段而言,该如何设计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策略以实现教学成效的最大化呢?这个问题需要结合年级特点和课程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标准答案。

2.1结合年级特点优化配置

在中学教育阶段,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行为及相应的教学活动呈现不同的特点,在进行线上线下教学配置时,需要区别对待。一方面,与高中生相比,初中生的身心发育、心理素质、认知程度、学习能力、自主自律等方面都偏弱,这就决定了在初中教学活动中要降低自主学习比例,加强教师的引导、监督、鼓励和帮助。相反,高中生的心理日趋成熟,行为逐渐理性,责任心和自律性日渐增强,尤其是在高考的压力下,绝大多数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因此,在高中教学活动中可以适当增加线上自主学习的比例,课堂教学可以开展考试、实验和答疑等活动。另一方面,与低年级相比,初三和高三两个年级由于面临中考和高考,教学内容中新课和新知识所占的比重很低,大部分时间和教学活动都是以复习和做题为主,教师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答疑和辅导,而不是讲授新知识。因此,在初三和高三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线上教学的比例,赋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计划,结合个人特点,总结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查缺补漏,取长补短,有选择性地学习MOOC或微课,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备考。与初三和高三的复习式学习不同,初高中阶段低年级的教学以教师讲授新知识为主,根据前面的分析,这种以知识讲授为主的教学活动更适合使用线下教学方式,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明显优于线上教学,线上教学只适宜作为线下教学的辅助手段。

2.2结合课程特点优化配置

结合年级特点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配置是属于宏观层面的。在微观层面,对于各门课程该如何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策略,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学课程按照理科和文科大致可以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5-7]与语文、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等文科课程[8-12],下面分别针对理、文科课程具体讨论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策略设计问题:(1)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四门理科课程主要依靠逻辑思维,学习方法以计算和分析为主,这些课程都包含了大量的公式、定理、定义等,对它们的计算、推导、证明,必须由教师在黑板上、学生在草稿纸上各推导一遍,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这并不是网络教学所擅长的。此外,物理、化学、生物课程中还包含大量的实验,这些实验高度依赖实验室和实验设备,而且出于安全考虑,这些实验必须有教师在现场监督指导,因此,必须采用线下教学的方式。可见,理科课程必须以线下教学作为主要方式,线上只适宜作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辅助学习手段。(2)语文、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等文科课程的学习方法以记忆和背诵为主,不需要计算和推导。由于绝大多数资料都可以通过网络查到,而且网上有大量的教学名师开设的MOOC,所以对于这类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比例,教师为学生推荐学习资料、读物和网站,学生通过线上资源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教师在课中则以点评和答疑为主。这种学习方式更契合建构主义教育思想,能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搜索学习素材、建构知识体系,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3结论

中学线上教育范文第2篇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县按照中央、省、市委关于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总体部署和原则要求,在市委督导组的具体指导下,立足实际,坚持创新,深入发动,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听了10位同志的交流发言,总的感觉是,认识到位,学习深入,体会深刻,受益匪浅。根据县委的要求和前段动员学习阶段的开展情况,我讲几点意见:

一、动员学习阶段活动开展的深入扎实,有声有色

在整个学习动员阶段,各单位各部门按照上级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扎实工作,成效显著。总结前段动员学习阶段的工作情况,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发动广泛深入。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进行动员部署。县级领导深入基层单位和联系点上党课,面对面进行宣传发动;各单位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学习动员。二是工作措施有力。普遍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和督导机构。结合实际制订教育活动方案,实行了活动方案严格审批把关制度。做到“四个坚决不批”(即方案与本单位实际结合不够的坚决不批;活动时间安排不细,操作性不强的坚决不批;主题实践活动特色不鲜明的坚决不批;活动保证措施不到位的坚决不批)。三是学习深入扎实。各级党组织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培训、专题辅导、“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学习规定的学习材料,引导党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四是领导干部带头。县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书记在专题报告会上的重要讲话,正月初六集体备课,到联系点上党课以普通党员的身份,积极参加所在支部和联系点支部的活动。各党组织负责同志也切实发挥第一责任人的作用认真组织,并积极参加所在支部的活动,给本单位的党员群众上党课,组织观看电影《郑培民》、《张思得》。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教育活动。五是注重形式内容上的创新。在坚持省市委规定要求不走样的前提下,努力突出我县特色,在动员会议形式、组织形式、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典型引导方式等方面实行创新。如在创新主题实践活动中,我们广泛开展了以“心系群众,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展示形象”为主题的“三四五”的系列实践活动,各单位认真组织,积极实施,并各自建立台帐,成效比较明显。在典型培养上,实行督导组超前部署,分组负责,单位定点培养,使我县教育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典型事、典型人,带动了整个活动的开展。六是加大宣传力度。我们专门制定了《宣传实施方案》,在新闻媒体设立专栏、开办活动专报、张贴标语横幅、融入各项群众性活动等,精心组织,广泛宣传,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七是努力促进工作。各单位各部门正确处理教育活动与当前工作的关系,以教育活动为动力推动工作开展。我县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不就活动抓活动,而是把整个活动放到全县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大局中来认识、去把握,努力找准着力点和结合点,做好结合文章,做到学习与工作同步安排,学习与工作同步推进,学习成效与工作成效同步考核,真正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二、动员学习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我县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上级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少数单位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活动推进迟缓,动作滞后,信息不畅,规定的学习篇目和学时要求达不到标;

二是一些单位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与工作结合不够坚实,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三是有的党员笔记潦草,存在应付现象,且达不到字数要求。单位活动的基础性工作做得不够,不注意材料的积累整理,该记录的不记录,该规范的不规范。

四是有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支部集中活动不够经常。

以上这些问题,必须立即纠正,从内容到形式该补齐的抓紧补齐,该规范的抓紧规范,该补课的抓紧补课,并在下一步的活动开展中坚持不懈。

三、进一步提高认识,圆满完成动员学习阶段的任务,为进入分析评议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中央在深入研究新世纪新阶段的形势、任务和党员队伍状况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学习动员阶段已接近尾声,能否圆满完成动员学习阶段的任务,直接关系到后两个阶段的成效,对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做到“三个深化”。一是要深化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大举措的认识。党员保持先进性,关键是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认真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加自觉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二是要深化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生存发展壮大根本性建设的认识。先进性是我们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三是要深化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的认识。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的战斗力,要靠基层组织卓有成效的工作。因此,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党员意识、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远进取。

(二)严格自查,认真开展“回头看”活动。各单位要认真贯彻省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2005]20、21号文件精神,严格按照各自的《实施方案》,认真回顾和总结学习阶段的活动情况,对照县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制订的“学习动员阶段检查验收标准”逐条对照自查,凡未达到标准要求的抓紧查缺补漏,特别是在参学率、学习时间、活动记录、笔记记录、领导活动、党员先进性标准要求和不合格党员具体表现的讨论等方面从严把握。同时,各单位要结合各

自实际,在本单位、下属单位或服务单位等确定各方面的一定比例的群众代表,及时向他们提供资料、介绍活动情况,注意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正确及时引导他们行使好民主权利,不断提高他们关心党内事务,支持和参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按照县委统一要求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学习动员阶段活动情况进行满意程度民主评议。督导组对群众意见汇总把关,凡不满意率达到或超过10%的一律不准转入第二阶段,并负责把各单位群众的测评情况于转段前报县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

中学线上教育范文第3篇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进行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集中学习,这是认真落实中央开展先进性教育的具体行动。借此机会,我就近期学习获得的一些认识与同志们交流,恳请督导组和同志们给予批评指正。

一、先进性教育是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件大事

开展先进性教育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保持全党先进性的重大举措。这是继“三讲”教育以来全党开展的范围更广,覆盖面更大的教育活动,是××年每一个共产党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原创:

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开展先进性教育。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党执多年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把曾经四分五裂、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正在蓬勃发展的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党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了党的先进性。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国际形势下,如何团结和领导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满足人民更多、更高、更具体的利益和要求,为我们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必须始终站在时展的最前沿,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品质。同志在世纪之交就提出,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并强调要解放思想、加强创新,防止党固步自封,停步不前。如果在时代的变化面前麻木迟钝,不能准确的把握时代的变化,自觉的顺应时代的潮流,那么就必然会落后于时代,损害党的事业。只有党自身始终保持先进性,才能通过自己的纲领和全党的实际行动,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拿出人民满意的政绩,才能永远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戴。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根据自己所出的历史时代对党的先进性进行过阐述,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回顾。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党的先进性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他把党的先进性同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同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实质与时代内涵,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指明了方向。我们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既要全力实践党的先进性这一时代内涵。又要在具体工作中、日常生活中做出样子,树立标杆。党员的先进性,简单的说就是在具体环境、岗位上体现出的模范行为。并不是虚无缥缈、高不可攀的,而是实实在在,切实可行的。先锋、模范、骨干、带头人……人民常常这样评价身边的共产党员。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这些楷模都在各自的时代、各自的岗位干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因而被镌刻在浩瀚长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奋起。老百姓常说:“不能带领大家致富,你的先进性在那里?”,“我们干一行,工作上要有一手,才敢说先进性”,“先进性不是空谈,要为大家做好服务”。我们许多人在名片上印了很多官职、头衔,但很少有人写上自己是共产党员。名片上不写不要紧,意识上、行动上也没有党员的概念,就危险了。因此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一事一业做起,时时刻刻注重自己的形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干好一行,这样我们的先进性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承认。

先进性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开展先进性教育就是要通过每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的提高,使全党整体的先进性得到具体的体现。从63年前的,到拨乱反正之际的党内整顿;从20世纪末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中开展“三讲”教育,到新世纪之初在全国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纵观党的历史,每一次集中教育活动之后,党员队伍状况都会有一个大改善,党的事业都会有一个大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条成功经验,是保证党领导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要全面贯彻“四个一”的总体要求达到“四句话”教育目的。落实好“五个坚持”的指导原则。把握好“六个环节”,这是我党在新形势下对在全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要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是党执政的组织者、实践者,肩负党和人民的事业成败兴衰的重大责任。时时、处处、事事都代表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常言道:“民以吏为师”,“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一般干部看头目”。党员领导干部由于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处于特殊位置,其言行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在教育活动中如党员领导干部其身正,下边则不令则行,如自不正,虽令也不难从。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在教育活动中,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对自己处处高标准严要求,为广大党员树起标杆,做出样子。要向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等领导干部中的杰出代表学习,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形成推动。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原创:

二、以“三个代表”为指导,走好先进性教育的每一步

中学线上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数学;中学数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内容,教育是国家振兴的基石。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有一些问题,不论是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还是课堂氛围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衔接问题,使得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学好大学数学,不能从中学的学习模式转化为大学的学习方式,对于知识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从而对数学产生厌烦感,使得数学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根据教育改革形势和学生表现,为了使刚迈入大学的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理论知识,顺利改变中学传统数学的教育模式,继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和完善大学教育,研究探讨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的联系,2016年孙露等提出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设计,结合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存在的联系给出一些建议与解决策略[1];2017年杨博谛等通过改革教育模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2];2017年罗卫华等研究了高等数学和中学数学知识的衔接问题,通过对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之间的联系,从教材的知识点以及出现断层的原因,给出针对性建议[3];2018年陆海高给出了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方法与路径,从改变考核方式入手给出了建议[4]。冯淑霞等给出了中学数学和大学数学的本质区别对学习和教学的影响[5-6]。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之间存在的衔接问题,还未巧妙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本文对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内容进行对比、思考,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与针对性策略。

1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教学内容衔接存在的问题

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发生改变,因此中学数学教材在内容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出现重复以及断层。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得部分大学新生较难接受大学数学的抽象知识,难以适应大学数学的上课环境,以至于对数学知识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大学如果刚开始不能跟上教师的节奏,后期的学习会更加困难,从而放弃数学知识的学习,这在很大程度限制了数学学科的发展,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1.1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内容上的重复新课程改革后,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教材内容存在重复,有的内容完全重复,有的内容存在部分重复。对于完全重复的内容,在大学教授相关内容时可以适当缩短时间,一笔带过,过多的讲解可能会适得其反。部分重复内容主要指,一些内容在中学阶段只是知道内容或者简单的结论,对于其中的理论支撑并未理解。因此,对于该部分,大学在教授过程中应重点讲解其本质内容,对于结论要给出严格的证明过程,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大学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更加高,证明过程更多是抽象思维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可以适应大学数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渗透高等数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渐适应高等教学模式,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以及成就感。高等教学更加注重知识产生的原因,更加注重理论讲解,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大学数学不是简单的套用公式、解题,更多的是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孙露,方辉平等对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重复的内容进行了论述[1]。1.2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内容上的脱节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内容存在着脱节现象,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中学数学做出改革,新增一些大学数学内容,例如:风险与决策、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球面上的几何、信息安全与密码、对称与群等内容,而高中原来教材中的数列和函数的极限、极限的运算、反三角函数、三角函数中的积化和差公式等大量内容被删掉,因此,部分大学生对于大学遇到的积分和导数问题不知如何下手。同理,求极限、连续以及微积分的计算过程中需要运用参数方程以及极坐标方程等知识,而这些知识是高中的选修知识,部分学生没有学习到这些知识,不能解决这类问题。另外,在中学数学学习中文科数学中的知识点删去的内容更多,如排列与组合、数学归纳法、二项式定理等。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出现断层,导致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知识点衔接不到位,造成大学教学困难。

2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教学内容衔接新的思考与对策

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问题主要在于:二者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重复和脱节问题;部分学生对中学数学知识掌握不牢靠,强化不够,不能很好地回顾之前讲过的知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两者之间的衔接问题进行探讨、思考。首先,需要解决教材问题,对教材进行改革,将重复部分进行删减,找到适合两者使用的教材。对于中学阶段的重复内容进行筛除,同时,在大学数学教学中适当增添一些内容,以便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尽可能避免断层和脱节问题的出现。在中学阶段,更加注重直接运用知识解题,而大学阶段更注重对数学思想的应用,与中学相比,证明和理论性更强。其次,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设专门的衔接课程,使学生提前了解之后的教学内容,做好中学与大学的知识点衔接,为大学数学学习奠定基础。衔接课程能够使学生提前适应大学教学方式,同时也能解决知识点脱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将教育资源最大化,同时网络衔接课程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脱节问题得以解决,具有以下特色:(1)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衔接的有效性。依据教育改革,对比研究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相似部分,对相似部分进行调整,更好地衔接教学内容,有效提高教学内容衔接的有效性,充分利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在网上寻找名师案例,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进行差漏补缺,使学生自己可以更好地做好中学与大学之间的有效衔接,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在新课程理念和信息技术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将知识与理论融会贯通,可以利用线上线下共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提高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有效地衔接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教学内容。(2)构建新的衔接课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相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线上大学数学课程,使学生的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学习不再仅限于上课,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将线上课程作为学生的必要补充,可以进行线上预习、课后复习,使学生适应大学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的作用最大化。(3)全面考核评价、增强质量意识。采用“线上+线下”的考核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发展,线上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教学活动;而线下评价模式主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数学思想方面进行评价,综合评价模式更能全面看待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丰富教学活动、提升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资源,丰富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运用网络技术来监测学生的学习水平,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线上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大学数学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来引领教育,也符合新课改教育理念的要求。教学中选择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解决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问题,将线上教育作为线下教育的必要补充,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得学生更好地做好衔接。

3结语

对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进行全面调研,对教学案例的实践结果进行分析得出,需要完善教学内容,针对同一知识点,中学数学更加注重对知识点的运用,而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多放在大学教学中,因此大学数学更需要学生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更多学习数学思想,大学数学是抽象的;而针对两者内容脱节的部分,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给出新的对策,开设一门有特色的网上衔接课作为补充,增强衔接内容有效性;调整教学目标,把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加到课程目标里,培养学生坚毅品质和科学创新精神,使其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而实现大学数学和中学数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合理衔接。

参考文献

[1]孙露,方辉平.“翻转课堂”视角下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重叠内容的教学设计[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6(1):70-76.

[2]杨博谛,赵天绪.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5):112-115.

[3]罗卫华,王新民.高等数学和中学数学知识的衔接性研究[J],高教学刊,2017(2):193-194.

[4]陆海高.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方法与路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9(30):64-65.

[5]冯淑霞,黎景辉,梁志斌,等.中学数学和大学数学的本质区别对学习和教学的影响[J].数学通报,2020,59(3):1-6.

中学线上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实施策略;线上线下;化学教育;实习见习

教育见习和实习是化学教育专业学生走向中学化学教师的必经之路,教育见习实习成效决定着未来中学化学教师的培养质量。虽然高等师范院校化学教育专业对教育见习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面对“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重新审视化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见习和实习,发现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教育见习实习模式落后[1];二是教育见习实习理念不适应当前的基础教育发展的形势,缺乏智慧教学内容且技能转化层次低[2];三是教育见习实习缺乏激励机制而且成绩评定方法单一[3];四是实习时长较短且时间集中;五是教育见习实习指导难以深入到位且“双导师制”名不副实[4-5];六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教育专业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没有标准要求。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14年国家教育部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我国教师培养的基本现状为“存在着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6];201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再次明确提出“师范生教育实践是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存在“目标不够清晰,内容不够丰富,形式相对单一,指导力量不强,管理评价和组织保障相对薄弱等问题”[7]。因此,面临“互联网+”教育新时代,继续探索化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见习实习问题,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线上线下化学教育见习实习一体化模式的内涵

线上线下化学教育见习实习一体化模式即基于“互联网+”技术,跨越时空界限,采用自主研修、同伴互助、教师指导相融合的方式开展化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具体来说就是:将化学教育专业的教育见习和实习内容统一设计,安排在大学四年的8个学期之中,然后按计划分项进行,并且利用互联网技术,借助网络媒介,依托网络化学教学资源、教师教育资源等数字教学资源平台,学生在线网络学习相关化学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等知识,与线下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的见习实习模式,其实施流程如图1。线上是指1~6学期学生利用课余、业余时间采用滚动的方式听优秀教师、班主任的讲座,观看公开课、研讨课、优质课、各级各类比赛竞赛课、说课和评课视频资料;观看教学设计和各种教学技能训练、比赛视频资料;观看优秀主题班会视频及优秀实习生汇报课视频资料;利用学校在线远程同步课堂平台实时观摩中学化学教学及主题班(团队)会;并将自己自行模拟授课训练和教师技能训练录制成微视频,并上传到相关教学平台或QQ群、微信,进行自我反思,小组评价和指导教师点评和指导。线下是指学生在1~6学期内按照计划进行普通话、三笔字、中学化学实验技能、化学版图版画、板书设计、教学设计、仪容仪表、化学微课设计与制作、讲课与评课、教学基本功训、主题班会的自我训练或分小组训练,直至各项技能考核达标;同时1~6学期每学期到基地学校见习1周,见习前要明确见习目的和任务,并进行见结和汇报;第7学期学生赴实习学校进行实习;第8学期在教育实习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反思,进行教育教学研习。

2线上线下化学教育见习实习一体化模式的实施策略

(1)开发和整合化学教育实习的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实时、丰富和开放的学习资源,如化学公开课、研讨课、优质课及各级各类比赛竞赛课、说课和评课视频资料、化学实验手持技术操制作手册、教学设计案例、微课、图片、组织学生活动的案例、教学情境材料、教学技能训练支架、体验式化学教学训练支架等。构建阅读与探究、操作与研习、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将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活动及教学资源有机地融入教学中。

(2)搭建化学教育实习见习在线平台,该平台一是要保证学生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能进行学习;二是在该平台上要建立见习实习交流社区,该社区具有如实时聊天、留言、讨论、邮件发送、论坛等功能,既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又能保障指导教师在线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讨论,提供指导和全程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三是该平台要能够满足各年级化学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实训与测评的需要,通过“互联网+”使技能训练、见习、实习、研习各个环节深度融合;四是该平台能与中学共建课例资源,共享校园直播和共建网络教师工作坊,实现双导师共同参与实习见习的指导和过程评价;五是该平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化学师范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保证学生之间、学生与校内外指导教师之间便捷地进行多种形式的交互交流活动;六是该平台能借助大数据与云计算促使学生深度学习,帮助学生或指导教师及时掌握见习实习情况,主持学生开展泛在见习实习及个性化实习见习,为学生提供见习实习技能进步和成长的记录。

(3)组建高水平指导团队,促进化学教育见习实习协同发展:一是组建由实习学校双方领导或年级组长(化学学科组长)、实习中学指导教师和高校指导教师组成的导师团队,对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实习进行全程指导。实习学校双方领导或年级组长(化学学科组长)主要负责关于教育见习实习的各项事务,全程监督和管理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学生的教学、指导及学习活动,协调高校与实习学校之间的关系;中学指导教师一般由实习学校化学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主要指导学生的教育实践和教学实践活动;高校指导教师一般由具有学科教学法背景或有中学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要负责实习生的生活与工作的各项事务,做好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生之间各项事务的协调工作,确保实习过程参与各方期望和诉求都能得到实现;二是建立见习实习指导教师专业标准制度和遴选机制,实行指导教师专业职级制,设立见习实习指导首席、中级、初级指导教师,对各级指导教师分别给予相应的待遇和相关的制度安排,如在职称评聘与晋级中与相应的级别挂钩;三是实行实习见习指导教师评价制度,实习见习指导教师的评价既要包括指导实习的工作量(指导实习生的数量)又要包括指导质量,建立见习实习指导质量标准及科学的评价标准、公正的评价程序,确保实习见习指导教师待遇及职称晋升公平公正,有利于促使实习见习工作质量和实习见习指导教师专业发展;四是及时开展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培训,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升实习见习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与能力。

(4)设置系统的见习实习内容,将教育见习实习统一设计,融合在全程学习过程中,如一年级每学期进行一期教育见习,培育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同时训练和考核学生的基本技能如普通话和钢笔、毛笔、粉笔、硬笔字;二年级开展化学实验技能、板书设计和化学板图板画培训、化学模型制作等训练、比赛与考核,利用微格教室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开展微课设计与制作比赛,通过视频进行观课及评课训练,了解和学习线上化学教学方法,同时聘请优秀校友来校进行中学化学示范课和相关的化学教育讲座;三年级进行教学设计训练与比赛,模拟上课和评课,聘请优秀的中学化学教师开展化学教育基本素养、化学教师职业生涯、班级管理等讲座,开展化学教师资格证笔试培训与相关政策解读、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培训、教学技能达标考核等;四年级进行教育实习和总结,开展优秀化学教学设计、实习手册、优秀实习生和优秀实习调研报告评比,进行教育实习研习,开展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培训与模拟面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