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舞蹈教学

中学舞蹈教学范文精选

中学舞蹈教学

中学舞蹈教学范文第1篇

(一)练习肢体的柔韧性。肢体的柔韧性是指人的各个关节活动幅度以及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能力。学舞蹈为什么年龄大的人不如年轻的人学得快学得好?主要是身体的柔韧性好差的原故。对于一个初级的舞蹈学生来说,练习肢体的柔韧性主要是增强肩、腰、腿、髋的等关节肌肉、韧带的伸展范围和弹性,协调肌肉活动中的收缩和放松,这样以后做出来的舞蹈动作就显得轻松自然,身体线条舒展优美。不仅如此,肢体柔韧性的练习还是贯穿于舞蹈的全过程,是经常性的练习,通常学生做动作或排练剧目前,都要先柔韧性练习,即所谓的“热身”,这样既能保持和提高肢体的柔韧度,还能把训练中的受伤机率减到最小。所以,我们进行舞蹈初级阶段的教学就应首先从练习肢体的柔韧性开始。

(二)练习重心的稳定性。重心的稳定性是指把身体的某一部位的关节为轴心进行运动而不走形不变样。我们在看舞蹈剧目时,为什么演员能做出优美的旋转动作,原因在于表演者能很好地控制重心的稳定和身体的平衡。初学舞蹈,练习重心的稳定性能使身体保持平衡,让力量均匀地分布于支撑点,减少身体承重部位的压迫和损伤,将训练中的动作紧张和疲劳降到最低限度,从而养成正确的练习方法,形成规范的舞姿。要做到身体重心的稳定平衡,则要通过掌握“外开”获得有利的支撑面积,通过“肌肉”合理分配力量,通过“协调”找到动作感觉,而这些都要经过多加练习来掌握。特别是在舞蹈学习的初级阶段,练习好重心的稳定性是日后达到完美舞姿、轻盈跳跃、流畅旋转的重要前提。

二、第二阶段教学目标:以“身韵”练习为要点,培养学生的舞蹈感觉

我们培养一个优秀的舞蹈学生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外,还须同时具备良好的舞蹈感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身韵”。“身韵”是“身法”与“韵律”的总称,前者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后者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二者的要有机结合,才能做到“形神兼备,内外统一,身心并用”。“身韵”是舞蹈艺术的灵魂,学习舞蹈必须围绕这一核心内容,通过练习来达到培养“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良好舞蹈感觉。

(一)形。“形”是舞蹈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是一种外在的、直观的体态,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我们通常赞誉舞蹈演员的表演动作“行云流水”、“龙飞凤舞”,“曲迥婉转”、“闪转腾挪”,是因为演员把舞蹈动作中的“形”准确充分地表现出来。“形”可以说是舞蹈外观的形式美,是一种最直观的动作表达方式,所以它是中学舞蹈教学的核心内容。在前一阶段基本功练习之后,舞蹈教学首先从‘拧’、‘倾’、‘圆’、‘曲’、‘平圆’、‘立圆’、‘八字圆’为主要的基本训练元素,由浅入深逐步展开练习,掌握舞蹈在静止时的体态气质、在动作运动过程中的路线和轨迹,以及“由动到静”或“由静到动”的瞬间变化。

(二)神。“神”是舞蹈者通过自觉的意识、意念、感觉来支配舞蹈动作,是舞蹈者心态和内涵的表达。“神”是舞蹈的内在韵味,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批评舞蹈动作呆板僵硬,没有生气,说得是在做动作的“形”时,缺少了内在的“神韵”,没有很好领会舞蹈“形神合一”的境界。在舞蹈训练中,“形”与“神”是一个柔合体,动作由人的意识来支配,而人的思想内涵则要通过外在的动作来表达,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中学生学习舞蹈,除了掌握动作要领外,还要细心揣磨每一动作的内在“神韵”,训练中每一最细微的过程、最简单的动作都应是陶冶神韵的过程,不可一味的只追求动作的难度而忽视对“神韵”的培养,把握了“神”,“形”才会有生命力。

(三)劲。“劲”是我们对舞蹈动作的内在节奏和层次进行力度处理。

“劲”是舞蹈中的节奏美,动作中的“动中之静”或“静中之动”都是靠劲头的运用得当才得以表现,常听到有人这样评论某一演员“姿态动作挺好,劲头不对”,说得就是劲头运用不适当。舞蹈中的“劲”和有规则的2/4、3/4、4/4式的音乐节奏不大相同,它更多的情况是在舒而不缓、紧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自由而又有规律的“弹性”节奏中进行的,是贯穿于动作的过程之中。中学生练习“身韵”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在舞蹈动作时,有着轻重、强弱、缓急、长短、顿挫、符点、切分、延伸等的对比和区别,从而掌握舞蹈的动作的力度美和节奏美。

(四)律。“律”是舞蹈动作中所包涵的自身律动性和它所依循的规律。

“律”能让舞蹈产生合乎规律的流畅美,我们要求一般动作接动作必须要“顺”,要能一气呵成,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般,说得正是舞蹈中的“律”。舞蹈动作的编排往往都很注意动作间的自身律性,用规律性的动作来适应剧目的情节和音乐的节奏,它不是几个动作的简单拼凑所能达到的要求。我们的教学也要掌握动作的规律性作为舞蹈培养的目标之一,让学生们在练习时熟悉动作的衔接规律,动作的运动走势,动作的变化效果,体会到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动感,理解中国“舞律”的精奥所在,让学生的舞蹈能得到全面发展。

三、第三阶段教学目标:以技巧训练为突破,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

技巧是所有的舞蹈作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舞蹈中技巧能力的体现,就好比是音乐作品中的滑彩段,是展示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段落,由此,观众能分辩出演奏水平的高与低,在舞蹈中也是如此。大多数的舞蹈作品总是采用高难度或是连续性较多的技巧动作来抒发作品较为精彩的高潮段落,使整个作品更加完善。无论在众多的中外着名舞剧和获奖舞蹈作品中,都不难看到技术技巧存在的重要性,我们教学第三阶段之所以把技巧能力作为提高舞蹈能力的突破点,正是基于这意义所在。

(一)跳。“跳”是将舞蹈地面动作脱离地心引力向空中做平衡性发展,

是舞蹈的重要技巧之一。学生经过前两阶段基本功和身韵练习后,对舞蹈的基本要求、基本身法、基本韵律都有了一定的实践,但那些都只是地面练习。“跳”能把地面上的一些动作应用到空中,形成高低对比和鲜明的对照,给人一种立体美感,达到丰富剧目表演形式多样化。舞蹈能力要想有新的提高,就必须把动作练习进一步深入,在技艺难度上升级,而“跳”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练习好“跳”这一技巧,对于学生今后能多方面掌握展示艺术内涵的手法,增强舞蹈表现力提供了能力上的保障。

(二)转。“转”是围绕某一肢体为主力重心将舞蹈形态呈圆周形拧倾作

为动力重心,它可以是芭蕾舞中直体的转,也可以是中国舞中身体形态在拧倾旋转舞姿造型上的转。“转”的方法有很多种,是舞蹈表演中常用的技巧。“转”的身法性很强,可以由上往下或由下由上的转,还可在转的过程中把各种舞姿复合和流动,可以说是舞蹈“身法”的延续和创新,甚至可以说“转”是舞蹈“身法”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将学生的“身法”练习提高一层次就是要重点加强对“转”的练习,在把握好“转”的基本要领后,再把“身法”的其它动作融入到“转”当中,这在实践教学中是提高学生舞蹈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翻。“翻”是以腰为轴,身体在水平线倾斜状态下的翻转,是舞蹈

技巧中的独特形式。“翻”的种类样式很多,变化也很精彩,自始至终贯穿着“拧”、“仰”“俯”、“旁提”的形态,它和“转”一样都是舞蹈“身法”的特殊形式,它用各种不同的速度和节奏、不同的连接、不同的性格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感官效果,从而表现各种不同的感情和情调,是舞蹈艺术的一种形象性表现手法。学生练习“翻”就是要把其流动性、复合性、对比性应用到舞蹈表演中,它和“跳”、“转”一样都是增强舞蹈表现力的要求,是提高技巧能力的必经阶段。

四、第四阶段教学目标:以剧目排练为重点,综合学生的舞蹈素质

我们评估一位学生舞蹈水平的高低不是单看其某一动作的难度大小如何,而是要看她在舞蹈的综合素质,一位优秀的舞蹈家拥有的不仅仅是突出的表现能力,还具备了良好的理解能力,二者的综合才是我们舞蹈追求的目标,中学舞蹈教育就是要培养这样的素质型人才。第四阶段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将舞蹈动作元素综合,将舞蹈文化知识综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培养人才素质的这一最终目的。

(一)舞蹈元素的综合。舞蹈元素指的是前三阶段教学中的基本技法、身法、神韵、形态、点线等诸方面的核心因素,将舞蹈元素分化各个阶段来重点培养,是出于教学效果上的考虑。我们知道,舞蹈这门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的形体语言。它受历史、政治、地域、民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又形成了多种类的舞蹈形式,每一种舞蹈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中学舞蹈教学并不能像专业舞蹈学校那样,把舞蹈分成芭蕾舞、古典舞、民间舞、当代舞、现当舞等舞蹈种来分别教学,而是要把诸多舞蹈种类的元素进行提炼,形成一套适合中学教学的内容,有重点、有目标地分阶段培养学生的舞蹈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到最多内容的舞蹈教育,这对她们今后在舞蹈方面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舞蹈能力并不是经过某一阶段的培养就能得到全面的提高,某一阶段的内容只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但舞蹈的练习经常是多方面结合进行的。如基本功训练就结合一些基本的身法进行,“跳”、“转”、“翻”技巧也相互组合进行练习的,而技巧练习又常常结合“身韵”内容进行。总之,各阶段的舞蹈练习是既有侧重点,又相互紧密联系,最终都要进行综合,只有把舞蹈元素进行全面综合,才能达到舞蹈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整合。舞蹈元素的综合有两个主要内容:

1、基本元素综合为发展元素。即把舞蹈的基本功、基本身法、基本技法进行综合,发展为多种身法综合练习,多种动作综合应用,多种技巧组合练习,以达到动作应用自如和“二度创新”。

2、发展元素综合为应用元素。即把综合后的舞蹈动作应用到剧目表演当中,从表演中得到实践,从实践中领悟动作的精髓,近而深层次地理解舞蹈的内涵,提高舞蹈的表现力,从而掌握舞蹈外在的技法要求和内在的神韵素质。

中学舞蹈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专;舞蹈教学;舞蹈表现力;培养

舞蹈是一门独特的形体动作艺术形式,拥有特别的表现形式,从舞蹈语言的组成情况上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外部形体语言和内部情感语言这两项内容。要想在表演活动当中获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确保这两个方面彼此依存,相互促进,才能最终展现出极强的舞蹈表现力。舞蹈表现力培养是舞蹈教学的研究以及实践重点,整个表现力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舞蹈动作和舞蹈情感的表现力,这就需要在舞蹈教学当中对二者进行同步培养。过去,中专舞蹈教学更加注重的是提高学生动作技能,没有从整体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导致学生的舞蹈学习效果不理想。所以,中专舞蹈教学今后努力与调整的方向就是把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放在重要地位,并以此为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一、舞蹈表现力内涵

舞蹈表现力指的是舞蹈表演环节,为充分展现对舞蹈作品的理解,进而调动肢体与面部表情来展现舞蹈作品的情感和内涵。不同的舞蹈作品拥有差异化的表现形式,面对同样的舞蹈,不同舞者所展现出来的内涵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为直观的差距就是表现水平有高有低。简单来说,假如舞者的舞蹈可以深刻打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让人觉得整个舞蹈表现符合作品本身要呈现出的意境,那么就可以说这个舞者的舞蹈表现力很强。相反,假如舞者呈现出来的舞蹈无法让人进入到特定的情境,甚至会觉得干涩乏味,就说明这个舞者的舞蹈表现力是非常薄弱的。在中专舞蹈教学当中,如果学生不能够对舞蹈表现力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无法做到用心感受,哪怕是动作再标准、技巧方法再熟练,也无法把舞蹈作品的精髓展现出来。

二、舞蹈表现力培养在中专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舞蹈表现力是中职舞蹈教学的重点,也是实际教学当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需要在教学当中重点改进。在舞蹈教育改革过程中未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首先就需要认识舞蹈表现力培养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的重要价值。第一,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舞蹈表演效果。舞蹈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我们常见的武术、体操等并不相同,其不单单要借助高难度动作技巧完成整个作品。因为在很多作品表现当中,哪怕没有过多技巧性动作和诸多高难度设计,仍旧能够触动观众的内心,其原因在于舞蹈课传达情感,而在情感的感染当中会让观众获得共鸣。情感的传达主要利用的就是舞蹈表现力。舞蹈表现力是考验舞者表演层次的标准,也是对舞者的最高要求,通过指导学生主动投入到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与训练当中,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表演水平,强化学生表演信心;第二,有助于表现出舞蹈作品的深刻内涵。舞蹈是用肢体动作来展现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所以真正高质量的舞蹈作品一定有丰富而又深刻的精神内涵,能够让观众在欣赏之后产生共鸣。良好的舞蹈表现力可以对整个舞蹈作品进行渲染,让舞者可以把舞蹈作品当中的内涵与深厚情感体现出来,获得良好的反馈;第三,有助于促进学生内在潜能的开发。要在中专舞蹈教学当中促进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提高学生的表现层次,就需要把舞蹈表现力教学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因为舞蹈表现力特别关注情感的开发,会督促学生关注舞蹈细节,在生活学习当中注意观察与积累,在不断思考和实践当中开发潜力。

三、中专音乐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培养的原则

舞蹈表现力培养是如今中专舞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要在这一课题研究当中获得良好的效果与成果,就需要遵循相应的教学原则:一是点滴渗透原则。该原则要求在中专舞蹈教学进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渗透针对舞蹈表现力的培养训练,让学生将功夫下在平时真正领悟舞蹈艺术的真谛,最终在耐心揣摩当中实现心领神会;二是兴趣培养原则。学生只有在面对感兴趣事物时才会保持愉悦积极的心情投入探究,在舞蹈教学当中同样如此。浓厚兴趣可以促进学生排除万难刻苦训练,投身于舞蹈表现力的训练和培养,获得更为理想的学习成果。所以,在舞蹈训练当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利用趣味性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三是创设氛围原则。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创造与展现空间,而创设氛围就要求在教学中给学生的表演提供良好的环境,强化学生表演主动性与自信心;四是协调发展原则。学生投入舞蹈表演的过程是对舞蹈技巧进行学习掌握的过程,更是对舞蹈艺术进行学习创造的过程。所以,在实际教学当中要遵循表演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贯彻协调发展原则,做好教学的统筹安排,确保学生的各项舞蹈素质协调综合发展。

四、中专音乐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培养的方法

(一)营造舞蹈教学情境,理解舞蹈内涵

舞蹈表现力是舞蹈表演活动的精髓与灵魂所在。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无法在朝夕之间完成,也不能通过几次简单的训练就达到目的,需要在教学指导环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对舞蹈作品展开深层次的剖析和理解,顺利发现舞蹈表演探索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多元形式的示范表现,或是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舞蹈作品表演利用直观呈现与生动讲解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舞蹈作品的认识,为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提高打下基础。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为学生创设理解机会:一是指导学生对多种多样的舞蹈风格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在分析不同作品的过程中,了解其体现出来的舞蹈个性,从而提高舞蹈学习起点,督促学生整合自身情感展现技巧,用极强的舞蹈表现力体现舞蹈内涵;二是要求学生舞蹈表现动作要富有张力,把强大的情感力量融入到舞蹈动作表演当中,利用对舞蹈作品的动感性解读提升表现力。比方说,在表演军事题材舞蹈时需要赋予坚韧、阳刚、斗志昂扬等情感,在表现幼儿舞蹈题材时,需要融入温柔、爱护等情绪。

(二)重视音乐素质培养,提升舞蹈悟性

音乐和舞蹈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联,展现舞蹈作品的内涵是舞蹈艺术的一个关键属性。舞蹈对音乐风格、节奏、内涵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音乐基础又是学习舞蹈的前提条件。中专学校担当着培育优秀艺术人才的责任,在舞蹈教学当中,就需要为学生留出充分的舞蹈学习与实践时间,提高学生对音乐重点知识的掌握水平,并借助视唱等多样化手段增强学生音乐素质,利用舞蹈和音乐之间的关系给舞蹈教学带来推动力。在实际的教学环节,教师可把音乐学习作为突破口,增强学生对差异化音乐作品风格的认识。首先,教师可指导学生辨别不同地域、民族与国家的音乐风格,促使学生在辨别理解的过程中把握音乐风格和舞蹈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正是因为舞蹈风格的差异化才使舞蹈的表现更加多样;其次,教师要激励学生深入到多元风格的音乐当中学习音乐流派、时代特点、艺术成就等内容,强化学生的音乐理解与感受能力,为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提供有效支撑。

(三)提供多种表现平台,塑造综合素质

中专舞蹈教学要获得良好的效果,顺利达成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的目标,需要在舞蹈教学当中做好系统性安排,着眼于学生舞蹈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拥有一个广阔的表演表现舞台,从中累积经验,深化领悟。舞蹈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并创造各种各样的舞蹈表演舞台,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多元形式的舞蹈训练当中,综合提升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把握舞蹈艺术的精髓,用自身的表现能力促进舞蹈作品内涵的展现。为了提高整体训练效果,教师既要在日常训练中给予指导,还需要提供各种各样的展示平台。在课堂学习中可以利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矫正和优化,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下训练当中,可以特别注意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比如舞蹈比赛、舞蹈展示、文艺晚会等,让他们在参与当中获得丰富而又真实的舞蹈表演体验,逐步塑造完善的舞蹈综合素养。如果情况允许,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出学校,投入到一些社会的舞蹈展示与表演活动当中,进一步延伸学生表现力发展的空间。

(四)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强化教学质量

中学舞蹈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舞蹈艺术;教学;表演能力

0前言

完整性是舞蹈教学的特点。与一般的跳舞教学不同,舞蹈教学注重对艺术的诠释,除了舞蹈的整个过程,舞蹈教学还需将其中的艺术表现力传达给学生,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创造力与表现力,将自身的感情因素添加在舞蹈表演过程中,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能力。

1教学中的不足

1.1教师素质不足

现阶段,素质不高的问题在一些舞蹈教师身上较为突出,素质不高对舞蹈教学的有效开展造成了直接影响。导致这一不足的原因有两点:一方面,一些教师的素质因自身角色的变化而变化,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同时又受畏难情绪影响,工作中的自主创新积极性不高,长时间用同一套舞蹈进行教学,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另一方面,一些教师不仅承担着舞蹈教学任务,还有一些其他教务工作,这就导致教师大部分的时间被占据,没有充分的时间来提升自身素养。但时代在变,舞蹈艺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若无学习与提升则难以保证教学的与时俱进。

1.2舞蹈设置与编排不符合需求

舞蹈设置与编排不符合需求,这里的需求具体指的是学生的发展需求。若舞蹈教学所面对的学生为非专业类型,那么学生本身就缺乏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只有教师结合学生需求自编教材,并将教材应用至舞蹈教学中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若教师是非专业出身,那么自编教材并不是件易事。另一方面,对于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受专业舞蹈知识的常年影响,即使教师有能力自编教材,也难以避免将专业知识、专业内容过多地编写至教材中,最终也难以满足学生实际的发展需求。[1]此外,在一些学校中并未建立专门课程进行舞蹈教学,而只是兴趣课,通常情况下,兴趣课不会有非常多的时间安排,且教材更新非常慢,这都对学生的兴趣培养非常不利。

1.3合理性与科学性不足

合理性与科学性不足表现在教学的方法与方式上,这一问题在不少舞蹈教学中普遍存在。首先,在不少学校中是以选修课来设置舞蹈课程,多且广的舞蹈知识难以在选修课的有限时间内学习。课程发展有其规律,而这样的设置并不合规律。学生在这样的课程设置中难以对舞蹈进行系统的学习,综合素质自然也难以得到提高。其次,合理性与科学性不足还表现在一些教学过程中,即以单纯模仿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动作的传授作为侧重点。这样的教学较为机械,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舞蹈,其认识始终较为浅显。

1.4目标设置不足

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培养是舞蹈教学最主要的目的。这是因为舞蹈这一艺术形式有效融合了时间与空间,其主要的表现方式是人体的动作,通过舞蹈动作来宣泄情感、表达相应的情节以及抒发对美的理解。作为舞者,除熟练掌握基本的动作外,还需对音乐的韵律与节奏有良好的把握,且审美情趣较好,这样才能表达出舞蹈中不同层次的内容。但是,因不少学校没有正确理解舞蹈教学的目的,导致目标设置出现偏差,教师以培养学生舞蹈基本功或动作作为教学重点,没有重视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发展。[2]

2对策分析

2.1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优化舞蹈教学首先需正确看待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纠正教学中的错误观念,正确看待教学的目标,提升学生在舞蹈教学中的参与度,确保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要提升学生舞蹈艺术的表演能力首先需培养其艺术表演意识,这种培养应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让学生在摸索中深入认识舞蹈的表演内涵。在编排舞蹈的过程中,教师应作为带领者,鼓励学生成为舞蹈编排的一份子,积极参与,让学生通过舞蹈的编排来了解舞蹈的艺术主题。同时,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吸收舞蹈所蕴含的艺术养分,应引导学生对舞蹈中的各个动作细节进行认真的体会。[3]以民族舞蹈的编排为例,假设该舞蹈的主要意境为宁静与空灵,那么,可令学生深入讨论舞蹈主题,以此作为教学的开端。在主题确定,学生初步掌握其艺术表现力后进行舞蹈的编排。编排需反复播放伴奏音乐,在体味音乐的过程中编排动作,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意见,细致地推敲舞蹈中的动作与技巧。在编排完成后进行整套舞蹈动作的学习,学生全程参与了舞蹈的编排过程自然能够深入地理解与认识这一舞蹈。通过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能够良好地展示学生的舞蹈艺术表演力,而舞蹈的美感也经学生的表演与艺术思想意识得到展现。

2.2多样化舞蹈教学

多样化舞蹈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我,使教学所用的舞蹈类型多样化,教学所用的方式与手段多样化,提升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发挥教学的积极影响,提升学生的艺术表演力。舞蹈的学习、艺术表演力的形成没有捷径,要想充分地理解、领悟舞蹈艺术表演力,唯一的途径就是多次反复地实践。多媒体的普及为教学提供了便利,舞蹈教学同样也可对多媒体技术加以利用,可通过播放舞蹈视频来讲解舞蹈艺术表演。生动直观的视频材料有助于学生深入感悟其中的动作技巧、艺术表现力等内容。[4]在视频学习后可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实践学习,舞蹈所用的音乐能够创造出一定的情感意境,音乐实践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意境。在进行音乐情感因素的讲解时,教师需将讲解与韵律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配乐。在视频、音乐讲解后引入图片,通过图片展示分解舞蹈动作,引导学生学习动作的艺术表现力与来源,用完整展示舞蹈艺术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艺术表演力。

2.3增加实践机会

对于一个舞者来说,舞台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这一平台舞者的艺术表演力能够得到展示,是舞者非常向往的平台。增加实践机会可为学生展示自我创造机会,使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最终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情况为依据,对学生进行鼓励,促使学生抓住实践机会,积极参与各类舞蹈比赛。诠释舞蹈艺术表演并不局限于个人舞蹈或集体舞蹈,只要有机会都应该勇敢尝试。通过舞蹈比赛,学生获得的表演经验是教学、观看他人表演所得不到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艺术表演力与认知会得到大幅度地提升,这就是实践的优势。教师可组织学生报名,并带领学生参赛,给予学生鼓励与指导,备战过程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均会得到冲击与提升,其造成的效果、带来的影响远大于课堂教学。在比赛的刺激下,学生会开始着重揣摩舞蹈艺术表演力,并摸索如何将表演力通过动作表达出来。实践的优势无可比拟,能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能力。

3结束语

艺术表演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舞蹈基础,丰富其舞蹈意境,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认识与理解舞蹈的深刻程度。

参考文献:

[1]万刚.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演力的培养思路探析[J].音乐时空,2015(07):154.

[2]李磊.论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演力和综合艺术素质的培养[J].青年文学家,2014(09):240.

[3]周浔闽.大学舞蹈教学中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分析[J].艺术品鉴,2014(10):44.

中学舞蹈教学范文第4篇

一、中职舞蹈教学的现状

在中职舞蹈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历史遗留问题,现实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职院校的发展步伐,阻碍了中职院校专业课的开设。舞蹈教师对于舞蹈的内涵和舞蹈的实际意义表达不清,缺乏具体的专业知识修养,很多中职教师多是社会中招聘而来的,并不具备较高的学历和素质,因此会在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舞蹈思想的培养。中职学生往往都是散漫、好动的,他们之所以来到中职院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如果放弃了他们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不是特别理想,在加上平时行为散漫没有规矩,很难配合教师完成舞蹈教学。他们对于需要长期艰苦训练的舞蹈会失去兴趣,加上舞蹈的训练本身就比较辛苦,从而使学生的积极性下降。中职院校在专业的设置上本着全面的原则,增加了很多新的教学科目,而使传统教学科目不受重视,从而使舞蹈教学处于困境之中,亟待合理化和科学化。

二、舞蹈教学的作用

(一)培养团队精神

舞蹈是需要学生配合的一门艺术,在学术的配合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比如交际舞和拉丁舞,需要有合适的舞伴才能将所学的舞步尽情地发挥出来。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对舞蹈的学习,会养成乐观的性格,主动地关心集体,主动地关心团队,从而提高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在进一步学习中,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团队精神在舞蹈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很多学生为了参加一项演出而熬夜排练舞蹈,这个时候就是在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只有在团队中无私的奉献,才会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

(二)提高审美意识

舞蹈本身就是美妙的动作,中职院校的舞蹈教学是中职学生学习舞蹈主要方式,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有助于今后的发展和深造。如何让中职的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审美意识是中职舞蹈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点思考的。舞蹈的美育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尤其是在对于学生的影响方面是有目共睹的。学生学过舞蹈之后就会对舞蹈教学有一个新的认识,从外在看到本质,从感性认识看到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三)锻炼身体协调性

舞蹈对于学生身体的要求很高,必须要有强大的舞蹈基础。如果是零基础的学生,很难在中职院校具有特别突出的表现,因为学习舞蹈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会的。有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将他们送到舞蹈学习班,让孩子从小学习舞蹈,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美观度。可见,舞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在中职学校里舞蹈变得更加重要,掌握好舞蹈的步伐和节奏,对于学生今后的舞蹈之路至关重要。要想在舞蹈方面有突出的作为,就必须具有较强的身体协调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天赋,并不是生搬硬套就能行的。

三、提高中职舞蹈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舞蹈的学习,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足够的重视,舞蹈教学应该是“常教常新”的,并且把舞蹈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而不是只有编排晚会演出的时候才想起来舞蹈的重要。中职舞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创新自己的思路,吸取教学中优秀的经验,帮助学生扎实舞蹈基础,为通过重视舞蹈达到完成教学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舞蹈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明白舞蹈的真谛,积极地参与到自主学习的氛围中。

(二)寓教于乐,在互动之中寻找学习的乐趣

中职舞蹈教学很多时候并没有太多的乐趣,枯燥的练习舞步技巧,往往一练习就是好多天,直到会了为止。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肯定会感到厌烦,尤其是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积极寻找教学中的乐趣,让学生能够在浓郁的氛围中学习舞蹈。同时,教师还可以多跟学生互动,多让学生之间互动,因为互动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武器,通过互动,扎实了学生的舞蹈基础,愉悦了学生的身心,寓教于乐,达到共同进步。

(三)依托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开拓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中职学校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舞蹈教学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很多微课视频,在课堂中与学生分享,在视频中找出不足之处,更有利于今后的进一步改进。教师还可以利用大屏幕投影技术,将一些难学的舞步和技巧,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跟学生共同探讨其中的难点。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中职舞蹈专业的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只要利用得恰到好处,必定会对舞蹈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结语

中学舞蹈教学范文第5篇

当前舞蹈教学在学前教育在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与成就,这对于学前教育工作来说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对于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舞蹈教学在整个学前教育专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使其主要构成模式,对此,本文主要对舞蹈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

关键词:

舞蹈教学;学前教育专业;重要性

学前教育专业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其涵盖了各种教学内容,对于幼儿心理学以及幼儿教育等相关内容较为重视,同时学前教育中的主要教学模式涵盖了舞蹈模式、音乐模式、美术等多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目标就是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其中学前教育专业中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有着较为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一、舞蹈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意义作用

舞蹈在学前教育中具有一定的技巧性熊,对此教师在学前教育中要增强对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中,通过各种舞蹈教学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核心力量,继而为学生未来地舞蹈教学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学前教育专业中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舞蹈教学的教育价值

舞蹈教学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实践中可以全面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在进行各种舞蹈知识以及舞蹈欣赏的过程中,可以在潜移默化增强自身的审美意识能力,优化幼儿的思想、价值以及品质的影响,可以对幼儿的情感、情操以及精神等内在品质产生正能量的影响。在优秀的舞蹈教学作品中蕴含了一定的教育价值,大部分的舞蹈教学都是根据生活基础开展的,对此在幼儿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会引起其情感以及情绪的变化,继而在无形之中陶冶学生的内在情操,净化幼儿的思想感情、规范幼儿的道德行为。对此教师在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增强对学生的舞蹈教学的重视,继而在根本上增强学生的舞蹈教学掌握能力,为学生未来地学前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二)舞蹈教学自身的美感价值

舞蹈教学可以说是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是生活审美的集中反应,其充分的凸显了其了舞蹈中的生活性、自然性以及艺术性价值。在一些优秀的舞蹈教学作品中会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情感价值,幼儿在欣赏与学习过程中会获得一定的精神以及自身价值的满足感,继而全面地培养幼儿的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可以说舞蹈教学中蕴含的美感是一种直观、具象的艺术价值,其具有一定的认知以及教育功能,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模式与手段。

(三)舞蹈教学的娱乐功能

舞蹈教学中蕴含的娱乐功能,就是在一些舞蹈教学作中蕴含的信息可以做到寓教于乐,可以在舞蹈教学作品中感受到一定的乐趣所在。例如在一些具舞蹈中对于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性较为重视,在幼儿与教师互动过程中蕴含了一定的娱乐性。对此,在学前教育中,教师要增强对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视,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与途径开展舞蹈教学工作,进而在根本上推动学生的舞蹈功底,为未来地学前教育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二、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的主要方式与手段

在实践的学前教育专业中要想充分的凸显舞蹈教学的内在价值与重要性,就要对实际地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的具体模式与手段进行实践分析,根据实际地内容有针对地、灵活地、科学地、合理地应用各种合理的舞蹈教学模式,对此其具体如下:(一)增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舞蹈基础的教育与训练。教师要想有效地增强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整体效果,就要增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技巧与能力的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未来地学前教育工作开展中应该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力,只有桩才可以充分的彰显自身的教育能力,提升舞蹈教学的内在教育价值与意义。但是在未来地学前教育工作开展中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舞蹈基础,其要想增强自身的舞蹈教学,就要通过艰苦的训练与扎实的基本功。对此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基础技巧的重视,进而保障在舞学前教育活动开展以及设计过程中合理的应用各种舞蹈技巧,凸显其整体的教育价值与作用。(二)增强对舞蹈教育以及相关舞蹈教学中艺术人物的表现鞥能力。要想真正的凸显舞蹈教学中的价值与内涵,就要对舞蹈教育中蕴含的价值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在未来地学前教育工作开展提升学生对于各种舞蹈作品的表现鞥能力,进而充分的增强舞蹈教学的内在价值。(三)增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舞台表演经验的重视。学前教育专业中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对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对此在开展学前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前教学专业学生物自身的心理素质、舞蹈教学能力以及内在价值的彰显能对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印象,对此对此教师在进行学生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适当的增强学生的舞蹈教育能力,通过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充分的培育与调整,使学生可以增强其自身的表演技巧性以及舞蹈教学的能力,舞蹈技巧可以彰显舞蹈教育者的内在情感,提升其整体感染力。同时,教师要提升对舞蹈教育技巧的重视,提升学生舞蹈表达的整体艺术性与韵味,充分的凸显其内在的价值与作用,利用此种艺术形式开展有效的学前教育活动,提升其整体的教育功能。对此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中要提升对舞蹈技巧的重视,适当的融入一定的技术性,提升整体舞蹈教学的合理性,进而提升整个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性,充分彰显舞蹈教学的内在价值内价值,提升整体的教育功能能力,加强对其内在的价值情感的传递与感知,进而彰显舞蹈教学的内在表现能力,进而有效的保障了舞蹈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合理运用,充分的凸显其内在的价值与作用。

三、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是一种艺术教育形式,在未来地学前教育工作开展中要具有一定的内在价值与作用,对于整个学前教育专业中工作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增强对舞蹈教学教育的重视,通过各种有效的基础教育、增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舞蹈教育以及教学能力的重视,进而在根本上保障今后其可以在学前教学工作中有效的应用此种模式,为整个学前教育专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田青.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5.

[2]武小云.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重要性[J].当代音乐,2016(2):71-73.

[3]陈佳.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5(10):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