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教育教学

智慧教育教学范文精选

智慧教育教学

智慧教育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智慧教育;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线下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度的讲授导致学生习惯了被动地接受,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从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进而产生学习主动性差、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弱化了培养人才的效果。[1]为了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合理规划教学设计,重构传统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实现混合式教学。[2]

一、智慧教育

在2009年IBM智慧地球的报告中,就已经提到了智慧教育的概念。随着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智慧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3]“智慧化”理念如: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名词被逐渐提出,也被推广到教育领域。智慧教育也称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包含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教育科研在内的整个教育领域,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育全面、深入的改革与发展。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特点的智慧教育颠覆了很多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使现代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提倡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教育模式,有利于促进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而提升教育质量。2010年开始,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智慧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并开始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初步尝试智慧教育。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即充分发挥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并将二者有效结合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这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其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建设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也不是为了使用在线平台,更不是为了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而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深度,提高学习的质量。[4]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就要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各自的教学优势,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此教学模式能够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自学+精讲的学习方式,全方位、立体化促使学生最大化地掌握所学知识,见图1。

(一)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很大程度上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灵活性,体现了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通过改变原有的教学习惯和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达到“1+1>2”的教学效果。课前教师需要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学习资源(课件、案例、讲义等)推送,预习任务和讨论主题;学生收到预习任务及学习资源后利用碎片时间观看课程视频,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梳理相关知识点,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互动,收集数据,了解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梳理重难点知识和学生遇到的关键问题,为线下教学做好充分准备。课上充分利用平台的便利条件,通过签到记录学生出勤情况;借助选人、抢答、讨论等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及时记录学生参与课堂情况;依据平台的学情报告,及时调整教学方向,注重教学效果。课后合理布置作业、章节测验,使学生能够做到及时复习,建立知识体系,深入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教师与学生互动,掌握学生的动态,学生及时反馈知识掌握与应用情况,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对于热点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老师可以在讨论区,师生共同探讨,教学相长。课前、课中、课后借助于线上完美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环节设计,见图2。

(二)线下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课堂是核心,教学完全依赖于课堂,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和深入思考的过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求知欲。[5]而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线下教学虽然也离不开课堂,但课堂的作用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线下教学不再是灌输知识,更多的是弥补线上学习的不足,是对前期学习的补充和提升。有了线上学习的基础,学生不再是“误入”课堂,而是带着问题、任务有目的地进入线下课堂,因此教师也不再是教学的主体,而是负责引导学生将知识点体系化,组织实施教学互动,提升学习效果的辅助力量,学生也由“看客”“听客”转变为主演。线下学习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学习、讨论、互动、答疑等,推进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升教学质量。线下教学的重点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安排,包括难点讲解、预习答疑、头脑风暴、热点问题分享、小组探究、争议问题辩论、成果展示、课堂总结等环节,通过优化教学环节设计(见图3),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启动探索式学习模式,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策略

新时代智慧教育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设施保障。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共享性和交互性,所以高校教师要不断探索混合式教学方法,充分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将课堂教学与网络平台资源有机结合,将教学的主体归还于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式学习,提升教学效果,见图4。

(一)科学合理设计教学

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优秀的教学设计犹如一条主线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引导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好的教学设计尤为重要。首先,教学设计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整个教学环节,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果,又能够考虑到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合理安排任务和作业。其次,教学设计要重新调整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时间安排,明确具体学习任务,归还学生学习决定权和主动权。再次,在学习的内容安排方面,课前自主学习内容应是浅显易懂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或者布置查询资料等任务;课上是对重难点及易混淆知识点的详细讲解,或者是利用所学知识对经典案例的分析讨论、争议问题的探讨;课后布置创新性和挑战度较强的学习内容,并进行因材施教,对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差异化管理。最后,完善教育评价体制,合理安排线下和线上教育评价,注重过程考核、创建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多样性评价体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问题能力的考核,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和学习质量。

(二)建设、引进优质教学资源

优质教学资源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第一环节就是学生利用线上资源的自主式首轮学习,优质资源有利于学生简便、快捷地把握知识要点,有效完成课前预习。因此在线教学资源的选择要符合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上传的视频、课件、课外阅读材料、讨论题、章节测试等资料与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等保持一致;视频资料要清晰、完整,讲解循循善诱、引人入胜;案例、讨论材料等要与时俱进、贴近生活。优质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升学习效率。

(三)组织与引导线下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混合式教学中,课堂教学完全打破固有的、面面俱到的知识传授模式,教师在了解学生预习成果的前提下,集中解析重难点、疑难问题,所以课堂教学的安排是混合式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课堂教学的安排有序、合理,学生就会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顺畅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果课堂教学照搬传统课堂或者杂乱无章,不仅难以实现教学目标还会引发学生反感,反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真正将混合式教学改革落到实处,还需要教师掌握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探索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开阔学生的思路,达到带领学生深度学习的效果。

(四)确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作为支撑

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成效如何,离不开学习主体的配合,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建立起合理的评价机制,在机制约束下督促学生完成预习、讨论、作业等学习任务,逐步地带领学生走出被动学习,实现自主学习。所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不能再仅仅依靠期末的一纸试卷进行终结性评价,要将多种因素纳入考核体系,引入过程性评价。通过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实时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及态度,并及时调整教学进程、纠正学生不良习惯;评价主体多元化改革,增加学生互评、平台自动评价等方式,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综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要在合理的顶层设计基础上,有力执行和实施,并做好保障措施,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方案,才能达到混合式教学最理想的目的(见图4)。综上所述,“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把讲台上一个人的表演转变为师生互动、相互配合的一场“游戏”,师生必须各司其职才能让这场“游戏”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学生首先进行知识的初探,然后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进行探究,准确地把握知识点。教师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在正确的知识道路上前行。任何一方的缺席或者懈怠都会使游戏提前结束,即便“游戏”能够持续,也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违背混合式教学的初衷。所以要想真正让混合式教学越走越好,还需要每一个教师的倾情投入。

参考文献

[1]朱荔.智慧教育视阈下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体育英语为例[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6):51-54.

[2]彭小诚,胡晓容.智慧教育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J].福建电脑,2021(6):96-99.

[3]常博,史望聪.“金课”建设背景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教论坛,2021(4):34-35.

[4]谢祖通,林龙,沈海青.基于KTS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2):871,855.

智慧教育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智慧教育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学习的价值、目标、内容及教学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应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融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互动工具,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探索与解决问题提供支撑,让学生在互动中不断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在智慧教育中不断发展高阶思维能力。

一、《角的初步认识》蕴含的智慧教育内涵及要求

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强调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数学学习中能够亲身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在推理、验证、解释与应用中探索问题,强调基于问题的认识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寻求信息和总结归纳的一般过程,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角的初步认识》这部分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关键部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概念。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探究角的特征,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理解并归纳,继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笔者以《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对智慧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理念上,教师应注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探索交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主体上,教师要注重以生为本,强调生本理念,为学生的探索交流搭建智慧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在互动探索中发展高阶思维能力。在课程设计上,教师须不断创新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联系生活,鼓励学生合作探索,在探究中不断转化数学知识,真正做到有智慧的学习。

二、《角的初步认识》传统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数学思维方法的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效果不佳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大多以填鸭式为主,注重公式教学,不断强化练习,反复训练,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强化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探究性,也缺乏科学性,学生对数学思维方法的理解不佳,不能做到很好地迁移。

2.数学的高阶思维能力难以有效发展

新课程理念要求,数学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传统课堂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学生很少经历数学逻辑思辨的过程,以至于难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智慧化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在自主操作、动手实践、动眼观察和比较的基础上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不断地建立数学模型,转化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能力。

3.忽视互动学习忽视互动学习、合作探究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因而无法顾及到每一位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的机会,学生渴望受到关注却得不到充分的关注,学习的积极性逐渐下降,教师和学生之间难以产生共鸣。而智慧化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互动学习、合作探究,提倡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点。

三、《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实践

《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自主观察、动手操作、辨析表达的过程中,不断地在生活中的平面图形里辨析角,发现角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尝试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激趣促学、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那什么是角呢?红领巾上有角吗?有几个角?借此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角,继而提出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加以引导,使得学生提出的问题更贴近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更具有研究的可行性和价值,并切合本节课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探究主题。在自主思索、协作交流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活中的角,辨别哪些是角,并能够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最后学会如何画角等,学生利用PAD进行拍照并上传教师端展示探究成果。自主探究活动主要是为了引导学习者自主思考,探究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后,再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协作探究学习,向同伴阐述自己对于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实验设计方案的制订、探究步骤及问题解决的目标状态。在交流展示、评价反思环节,教师端下发画板题,小组长通过局域网上传探究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终端监控和即时巡视指导的方式发挥监督的作用,保证探究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学生形成时间观念和小组责任感。通过教师提问、组外同学发问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贯穿于整个释疑、展示、论证的过程。接下来,教师通过电子书包端IRS互动反馈系统,设置抢答环节。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利用电子书包快速抢答。同时,为检验每一个同学的知识掌握情况,设置统一答题环节。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云端书柜拓展资源,可以与同桌分享发现的问题或者了解到的相关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准备。传统的课堂教学一味地强化练习,学生会觉得枯燥与恐惧。而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采取小组抢答、限时统一答题的方式,有助于对知识的强化巩固,即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不断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

四、《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猜想假设、方案制订、小组探究、验证猜想等方面比较、归纳角的特征,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动手探索、小组合作、实时交流讨论,然后提出假设、探究方案,最终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充分培养了学生多层次、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意识。以对角的初步认识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此活动中制订活动规则,通过电子书包终端监控控制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时间,设置小组长,有效控制课堂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活动的组织使学生在交流中探索了角的画法,在做中学,学会总结和反思知识点。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首先用生活实例对知识点进行迁移,其次以动手操作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最后教师通过适时的点拨,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参考文献:

[1]王开华.信息技术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价值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

智慧教育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慧型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英语课堂

1引言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随着新的教育技术手段不断涌现,教育信息化对促进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课堂的交互是学生与教师交流思想、感情、观点的主要形式。当代国际背景下,对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沟通交际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无论是中学阶段还是高中阶段,乃至于高校阶段的英语教育,如何在学生受教育阶段真正实现智慧型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但是对教师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提出的考验,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新挑战。智慧型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即是基于信息化的视角从理念、技术和应用三个维度来构建,将现代技术引入教学中,让学生和老师共同发挥主观能动性,集合每个人的智慧于课堂。结合网络、通讯、技术,继承多种信息载体(如声音、视频、图像、图形、文本、超文本)教学,使动画和声音相结合,唤起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综合解决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师生互动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智慧型内涵

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智慧型是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下,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介入,弥补课堂上学习者视觉与听觉的不足,把知识难点用动画和动态的方式演示出来,以图像、文字、声音、影像等信息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交互式人机界面,使抽象变生动,使“静”变“动”,改变单一的传递信息方式,以多元交互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育质量提高的效果。过去一块黑板、一根粉笔及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即包含了传统教学的全部—枯燥、乏味,没有新意。教育者孜孜不倦地教授学习者书本知识,使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忽略了他们还应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思维方法、学习的主动性、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理论的创新思维。如果缺乏这种创新的学习氛围,是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的。所以,智慧型英语课堂互动教学完全可以减轻抽象思维给学生带来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效率。

3智慧型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智慧型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强调针对学习者的学习特征,融入和谐教育的理论,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合理配置,体现英语课堂教学的交互性。

3.1从教学与信息化教育的视角解析

智慧型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智慧型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是“教”和“学”相统一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和谐互为交往的关系。英语课堂智慧型互动教学摒弃的是教师的“一言堂”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向式的教授方式,积极倡导的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多元互动式”。“教”和“学”:“教”是说教师要优化教法,激发引导学生参与英语课堂学习;“学”是指学生最大化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英语课堂学习。“信息”和“接收”:智慧型英语课堂教学即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在这个信息传递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便具有了双重身份,成为信息输出者和信息接收者,两者身份双向可换。其过程即输入→接收→加工→存储→创新→输出,整个智慧型英语课堂互动教学就是师生共同参与完成创新与信息的输出。“参与”和“合作”:教与学和谐统一的前提就是师生均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员,使“教”和“学”和谐统一,发挥教学的最佳效果。

3.2从实践与信息技术的角度解析智慧型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3

.2.1智慧型英语课堂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体现多元结合的特征:师与生之间的互动,生与生之间的互动,师与师之间的互动。在英语课堂内,借助教互联网+等平台,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采取多元互化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与情景模拟结合,实证探讨与思维训练结合,课程网络平台与影像放映结合,通过多维的教学方式,补充和延拓师生之间的多元互动。角色转换型互动模式:智慧型英语课堂教学即是教师的主导型角色转换为伙伴型,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真正把课堂变为学堂。自我完善互动模式:在智慧型英语课堂教学中,这是一种充分发挥群体智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与学生之间提供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真正达到“互通有无”“智慧共享”。同类关联型互动模式:这种互动模式指的是同类课程与关联课程教师之间的互动,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第互形式。师师的沟通,便于及时掌握上课学生的课程类型,设计出更好的互动教学内容,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

3.2.2智慧型英语课堂差异互动的教学模式智慧型英语课堂差异互动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教师通过仔细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接受能力、特长爱好等,按照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组成不同的学习群体,利用组与组的合作学习形成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在这种差异互动的教学模式中,尽可能将小组间的活动网络连接,让他们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为学生创造协调发展的机会。这种分层互动模式主要有两种:根据学生学习层次差异,“区别”学习:这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区别”教学。这种教学不是根据学生成绩好坏区别对待,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自己接受知识的层次选择教学进度。因此,这类“区别”学习要求英语教师设计出适合各类学生的教学内容和训练素材,使他们能循序渐进地层递式学习,每通晓一个知识模块就自动转入下一个,达到高效学习。利用学生自主合作意识,“重组”学习:该教学环节是在学生初步感知,自主学习阶段的小组互动讨论。每个小组由4个学习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可重新组合。这种新组的“教学合作集体”创建了角色的“激情互动”,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了开发。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英语教师可通过巡视和参与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3.2.3智慧型英语课堂双主互动的教学模式智慧型英语课堂双主互动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导学型教学活动模式,其核心为“先学后导,互动生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集中体现“独立、主动、互动、创造、合作”这些基本要素。教学环节是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延展学习。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己用信息技术手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工具,完成引导、监控与评价。自主学习环节: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具体方式一是创设问题情景,教师通过音像资料,展示社会生活实例、实践操作等方法,点燃学生勤思的火花,形成质疑氛围,促其生疑求知。二为设置具体问题,根据学科不同课型特点,自主探究问题。原则上先由学生提出,若问题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启发学生思维后再补充提出,也可以由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直接出示。互动学习环节:在提问与评价环节,让学生学会表达、倾听、思辨、评价,在这一环节中智慧型英语课堂信息技术主要体现教师单边的展示,如PPT、音视频这些教学辅助工具;讨论环节,提问检查,如果全班都基本能解决的问题,即转入下一个新问题。如果是学生思考后难以解决的,可以同桌或小组互相讨论。这一环节的信息化教育主要体现在对课堂讨论问题的总结,老师总结后存于网络空间,让学生放学后可以继续浏览;讲解环节,要适时运用多媒体,解决学生靠思维和想象无法理解的内容,教师予以讲解和点拨。延展学习环节:“延展学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胆质疑,敢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二是“运用拓展”,师生围绕学习目标,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问题,反思归纳本节知识。这一环节中教师课前要根据课程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或网页,将需要呈现的学习内容以多媒体等方式转化为学习资源,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提高其学习能力。

4构建智慧型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智慧型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弥补了感性材料的不足,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使英语教学更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智慧型英语课堂互动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与“遥远”近距离接触,与“陌生”变“熟悉”。“画面”与“音乐”交融,“生动”与“形象”叠加,让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因此而变得灵动美丽。智慧型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智慧型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长和发展。在智慧型英语课堂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也可以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思考的成果。在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上,学生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搜集并比较学习材料,迸发出奇思妙想,拓展思维,开阔眼界,达到真正师生之间的“无缝沟通”,从而使其获得成就感与自豪感。智慧型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的授课方式,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智慧型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是讲台前的“圣人”,而是学生身边的“导师”。教师在智慧型课堂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教学资源,实现了技能的迁移和提升,同时把自己从繁重的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5结语

智慧型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的多元互动局面,是师生、生生、学生与教学内容、学生与互联网之间的有机关联。智慧型英语课堂现代化教学手段尽管具备先进、直观、形象的特点,但都有其局限性和使用范围,归根结底现代化教学手段只是一种为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工具。真正推进教育前进的是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和先进、实用的教学方法。只有准确地把握好智慧型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才能真正发挥信息化教育的最大效果,实现现代化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野.互动教学内涵及实施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3):11-13.

[2]彭红光,林君芬.迈向云时代的教育变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单莹.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数字化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J].成人教育,2014(3):18-20.

智慧教育教学范文第4篇

-、分析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学生是我们工作的助手,教与学是一对矛盾,没有学也就无所谓教。要想让学生学好,就必须了解学生,做到对每一个学生都能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针对的教学。怎么样才能了解学生呢?

与学生谈心是了解学生的第一步。与他们谈心就是谈心,不能带有目的性,随便谈,可以谈家庭、谈社会、谈他们的同学,在谈话中了解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学习观、家庭观。通过谈话了解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通过谈心了解他如何与家人相处、通过谈心了解他们对学习的看法与做法。

分析是全面了解学生的金钥匙。通过与同学的谈话,了解其内心世界,通过家访了解他们在家的表现,通过其他同学的反映了解他们的日常行为,通过对这些的综合分析,就可以对学生有一个基本情况的大概了解。

了解学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第一次的了解后都要做好记录。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去正确认识学生,掌握学生的变化。

二、帮他们找准方向,树立学习目标。

“千教万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做超真人”。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帮学生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的现状,了解通过努力可能能达到的目标。帮他们坚定信念,竖立一种舍我其谁的傲骨。

政治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水平都很高的课,要想让他们坚定信念,就必须叫他们知道学习政治课的重要意义。政治课可以帮他们竖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课可以帮他们正确处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政治课可以帮他们去分析社会中的各种现象。让他们确实了解到学政治的功用,树立一种必须学的信念。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对学生有重大的影响,所以“教师无小事,事事皆楷模”。我在平时一直注意自己的言行,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学生。要做到亲其师,首先,教师要有可亲之处,也就是要为人和蔼可亲,学风严谨,工作认真,并能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其次,要取信于学生,让他们把不想说的话说给你听,才能真正的了解学生,真正的成为学生的朋友。

三、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平时认真分析教材,认真备学生,坚持新课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还课堂于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分为:“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预习模块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其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在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展示课做准备。有了这样充分的预习课,展示课上学生的表现就不足为奇了。

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本阶段的基本形式一般为: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预习情况,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根据学习进程,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

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能否达到三维目标。这一环节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智慧教育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雨课堂;高校篮球教学;智慧教学;实验研究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探索智能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创新业已成为我国教育创新战略[1].在传统的高校篮球教学中,教师很难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此外,由于过分注重单个技术的传授,不利于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主张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创建具有一定智慧的(如感知、推理、辅助决策)学习时空环境,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有研究认为[3]相比传统教学,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能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对于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特征的高校篮球教学效果如何?需要通过实验研究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为高校篮球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模式和可借鉴的经验.

1雨课堂的内涵与优势

“雨课堂”是清华在线教育办公室研发的一项用于教学的新技术,它是通过MOOC平台“学堂在线”推出的混合式教学工具.简单来说,“雨课堂”就是给PPT装上一个增强插件,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PowerPoint和微信,建立了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间的沟通桥梁,实现了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全过程的动态学习数据收集和分析,“雨课堂”的推出为智慧教学提供了环境和技术支持[4].“雨课堂”最显著的优势是:(1)简单易用,教师只需安装“雨课堂”插件就可以使用,学生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加入班级.“雨课堂”的软件界面完全基于PPT和微信,师生对这两款软件都非常熟悉,教师也无须重复制作PPT课件;(2)高效互动,“不懂”按键、话题讨论、弹幕功能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开辟了新的途径,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得到提升,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3)大数据分析,“雨课堂”能够自动记录和保存学生的学习数据,教师通过“雨课堂”的大数据分析能够监控学生的学习行为、了解教学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5].

2基于雨课堂的高校篮球智慧教学模式构建

高校篮球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要想实现有效篮球教学,教师就必须对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活动以及学生进行有效组织,严格控制教师的教学时间,保证有效教学密度,让学生多学、多练[6].借助雨课堂的课件推送、学生分组以及数据收集分析功能,可以使篮球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更加合理,推动教学模式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7].因此,“雨课堂”与篮球课堂中的“身体练习”具有教学理念和实际操作两个层面的契合性.以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深刻把握篮球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借助“雨课堂”的动态学习数据收集与分析功能,构建了课前线上预习、课堂示范点评、课后延伸学习3个阶段共12个教学步骤的高校篮球智慧教学模式(见图1).

2.1课前线上预习

课前教师将制作好的篮球学习课件推送至“雨课堂”.学生可以随时打开课件进行预习,如果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可以点击“不懂”,或通过弹幕方式与教师交流.借助“雨课堂”的数据统计功能,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监控,掌握学生反馈的信息.通过课前线上预习,让学生提前建立动作概念,产生学习兴趣.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情,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从而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2.2课堂示范点评

课中先由学生展示预习成果,教师根据反馈进行针对性地讲解和示范,并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练.如果遇到复杂的、适合探究的问题,教师应利用“雨课堂”推送学习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构知识、加深理解.在反复的技战术练习之后,创设比赛或展示情境,让学生体验完整的篮球运动以及这项运动带来的乐趣.最后,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并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

2.3课后延伸学习

课后教师可通过“雨课堂”对学生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提高.教师推送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让学生掌握更多篮球技术、知识或体能练习方法.教师还可以通过“雨课堂”线下活动,引导学生们参与篮球运动,养成锻炼习惯.根据“雨课堂”统计的学习数据,教师和学生不断进行反思,使教与学持续优化.

3基于雨课堂的高校篮球智慧教学模式教学实验

3.1实验对象

以研究者所担任的许昌学院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选项课2020级60名学生为对象,男生36人,女生24人.运用随机分组软件将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30人(男生18人、女生12人),对照组30人(男生18人、女生12人),学生在主观上不受分组影响参与实验.

3.2实验程序

实验前对所有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剔除具有篮球技术与理论学习经历的学生,并补充没有篮球技术与理论学习经历的学生.对两组学生进行体能测试并统计测试结果.实验组采用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讲解、示范、分解练习等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每周各上1次体育课,每次2学时,完成一个学期32个学时的教学后,以教考分离的方式,再次进行体能测试,并进行篮球理论知识和篮球技能测试.为控制无关变量,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都由同一名教师授课,并且练习内容、强度保持一致.

3.3实验测试内容

技能测试选择篮球半场往返运球上篮和15米×2运球折返跑进行评价,体能测试为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和一分钟跳绳.篮球理论知识测试采用标准化试卷闭卷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篮球运动的起源、篮球运动的特点及锻炼价值、篮球技战术知识、篮球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等内容.

3.4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实验前测.3.4.1.1实验组与对照组篮球技术与理论水平前测结果统计分析.由于许昌学院大多数新生都没有篮球技术与理论学习经历,实验前对所有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剔除具有篮球技术与理论学习经历的学生,确信被试都没有篮球学习与训练经历,以此种方法确保两组学生的篮球技术与理论水平最大程度相似,并视两组学生的篮球技术与理论知识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4.1.2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能水平前测结果统计分析.依据许昌学院体育与健康课程大纲的体能考试标准,在实验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以及一分钟跳绳测试结果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样本所代表的总体均满足正态分布,因此可以对两组学生的体能测试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按照α=0.05的标准进行检验,由表1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体能前测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1.126,P>0.05).3.4.2实验后测在32个学时的教学结束后再次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进行体能、篮球技术以及篮球理论测试.体能与篮球技能测试采用“教考分离”的形式,由三位专家测试出学生的1000米(男生)、800米(女生)和一分钟跳绳成绩.篮球技术测试内容为半场往返运球上篮和15米×2运球往返跑.篮球理论测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经专家审阅记录成绩.3.4.2.1实验组与对照组篮球技术与理论水平后测结果统计分析.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篮球技术与理论后测成绩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结果表明,两组样本所代表的总体均呈正态分布,证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篮球技术与理论后测成绩可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经独立样本t检验,按照α=0.05的检验标准,由表2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篮球技术(t=2.877,P<0.05)与理论(t=3.222,P<0.05)后测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学生的篮球技术与理论后测成绩均值高于对照组.由此证明基于雨课堂的高校篮球智慧教学在篮球技术和理论教学方面的效果优于传统篮球教学.3.4.2.2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能后测值的对比分析.在32个学时的教学后,再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体能进行测试,并对体能测量值的增加值进行协方差统计分析.由表3可知,分组变量(教学模式)与协变量(前测成绩)的交互作用的统计值F=1.058,sig值大于0.05,因此交互作用不显著,满足了协方差分析回归斜率相同的条件.由表4可知,根据前测成绩调整后,实验组实验后体能测量值的增加值为5.279(95%CI:4.441-6.117),对照组实验后体能测量值的增加值为3.698(95%CI:2.863-4.532).按照α=0.05的检验标准,经过32个学时的教学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能测量值的增加值在统计学意义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实践表明在提高大学生体能方面基于雨课堂的高校篮球智慧教学优于传统篮球教学.

4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