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政治话语论文

政治话语论文范文精选

政治话语论文

政治话语论文范文第1篇

具象,本是“艺术表现术语”,“相对于‘抽象’而言,即具体的形象”,是人们“头脑中再现出来的某个具体客观事物的形象”,其作用在于“艺术家表现具体的客观物象,以鲜明的、生动逼真的可视可感的外在形态,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涵”,其优点在于“具象艺术作品易于为观众理解,它比抽象作品更直观。”

(一)具象化文艺的政治性具象本是艺术家艺术创作和表达的重要方式,而艺术作品本身基本上都带有深厚的伦理倾向和政治立场,或者像《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说“文艺是属于政治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相互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正是文艺对政治的这种从属关系使得文艺作品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对人民、人民的盟友甚至敌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其重要程度,曾把文化同盟和文艺工作者上升到和军事战线、拿枪的军队相并论的高度,称它们是文化战线和文化的军队,把文艺作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进而要求文艺工作者一定要“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的立场上”,对敌人、统一战线的同盟者和自己人这三种人采取不同的态度。

(二)具象化存在的广泛性其实,具象不仅存在于文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也存在于很多其它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或者说生活中有很多具象具有可被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的性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该充分了解、研究和使用它,发挥它直观、易于理解的优势,对尽可能多的教育对象进行方方面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超越文艺视野下对具象的理解,要把它扩而理解为包括物象(物质形象)和心象(心理形象)在内的具体形象。这样,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即通过具体物象呈现、心象描述的方式对不特定多数人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大众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因为作为大众的教育对象,日常思维方式毕竟是感性多于理性,具象化多于抽象化。

(三)具象化研究的缺乏性然而,我们曾经使用、或者正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使用的诸如宣传画、像(如今天的天安门城楼和人民币上的挂像和画像)、孔子雕像、国旗党旗(特别是天安门升旗仪式、国际体育盛事、国庆庆祝等活动中的国旗)、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具象,发挥了并正在发挥着润物细无声但却非常巨大的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但是,具象化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却很是鲜见。国内学界最早也可能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专门研究者可能就是赵康太先生,他在其学术著作《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纵论》第四章“国外思想教育:当代英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启示”第一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具象化和实践化途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40-144页)和学术论文《试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具象化和实践化路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4期,第48-51页)中对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其当时用语虽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象化,但实际上论述的则是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因此,把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

二、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之具象类型体系

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赖以进行的前提之一是:借助于能够承载一定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具象,因此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研究,具体有哪些具象可以利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物象根据存在形态,具象可以分为物象和心象。其中物象是指承载一定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具体的客观物质形象,根据其载体形式又可分为现实性物象和虚拟性物象。

1.现实性物象与虚拟性物象现实性物象是以诸如图片、照片、画像、雕塑、建筑物、模型等客观实物载体而呈现的具体形象,虚拟性物象是以再现或重构现实性物象并以电影、电视、多媒体、LED显示屏、网络等影像形式才能为人们感知的物质形象。现实性物象根据其产生的形式可以分为,实物本体型物象(其载体如真人、真物、实景等实像)、实像再现型物象即仿像(其载体如塑像、像章、画像等)、设计象征型物象(其载体如国旗、国徽等)、历史遗留与复原型物象(其载体如历史遗址、遗迹、遗物、故居等)、历史再现型物象(其载体如井冈山沙盘模型、中共一大代表蜡像群雕)、现实再现型物象(其载体如天安门缩微模型)、历史与现实纪念型物象(其载体如纪念馆/堂、纪念碑/塔、纪念物/品等)、文化展览型物象(其载体如博物馆、文化宫、少年宫等)、现实或未来想象型物象(其载体,前者如2013年4月16日重庆洋人街展示的、街旁打出的“向‘中国式过马路’说不”标语的受伤的塑料“模特”像,后者如原四川省黔江县烟草专卖局局长、党组书记冯文超为自己及家人修建的活人墓)。

2.实物化物象和符号化物象根据内容和意义指向,物象可以分为实物化物象和符号化物象,前者是原人/物或原人/物再现为旨归的物象,其载体如雕像;后者是“携带意义的感知”物,是符号化的物,其载体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国旗、国徽等,其根据感知觉类型可进一步分为感觉符号化物象(包括视觉符号化物象和听觉符号化物象)和知觉符号化物象。

3.静态化物象和动态化物象根据呈现形式,物象可以分为静态化物象和动态化物象,前者是静止地表现事物某一时刻的存在状况,后者是以运动的形式表现事物发生、存在、发展或消亡等过程的动态状况,动态物象又可以根据教育对象在物象呈现过程中的角色,分为参观式动态物象、观赏式动态物象和体验式动态物象。参观式动态物象(如华西村、边远地区)的呈现过程实际上自然、社会及人的客观运动或实践过程(当然也可能带有某种人为控制性或粉饰性),教育对象是参观者,教育对象处在自然观察状态。观赏式动态物象在呈现过程中教育对象的角色是观众,其最常见的载体形式是实景演出,如“大型红色实景演出-印象井冈山”、“大唐芙蓉园实景演出-盛唐梦幻文化之旅”、“大宋东京梦华实景演出-北宋京都繁荣再现”等。体验式动态物象在呈现过程中教育对象的角色是参与者,最常见的载体形式是参与互动体验式革命传统教育(旅游)活动,如山西武乡“抗日”旅游活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举行的战役再现活动等。

(二)心象心象是指承载一定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存在着的社会性或个体性主观心理形象,如人们心目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中国共产党形象。它既可以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也可以是对象的心理形象,但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主体在自己的心理形象构建的基础上,将其外化制作或投射为物象或者通过其它表达方式,传之于教育对象,使其产生近似于教育主体心象的心象。心象可以根据其心理存在状态分为静态化心象和动态化心象,前者是相对静止的心象,人们关于某一个历史人物如孙中山或某一历史人物如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一般印象的心象,后者是关于客观事物或意象事物局部或全部的运动变化过程的心象。当然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它们与静态化物象和动态化物象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复杂关联的。心象也可以根据其产生的依据分为虚构型心象和现实型心象,前者是指通过虚构而成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产生的心象,如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中的主角罗天福形象,后者是通过历史的存在过或现实的存在着的形象的描述,在人们心目中产生的心象,如关于、雷锋、、的心象、关于古中国、新中国的心象。虚构型心象,又可以根据虚构对象存在的时间维度进一步分为历史性虚构型心象(如关于诸如女娲、后羿等中国远古神话人物的心象)、现实性虚构型心象(如关于人民公仆的心象)、未来性虚构型心象(如关于“中国梦”实现时中国国家和社会的心象)和永恒性虚构型心象(如关于天堂的心象、关于共产主义实现时的心象)。虚构型心象,也可以根据虚构的依据进一步分为事实性虚构型心象(如关于电视剧《长征》中红军、中国共产党、的心象)、夸张性虚构型心象(如关于《西游记》中唐僧的心象)、类型化虚构型心象(即鲁迅所讲的“杂取种种”化虚构型心象,如关于《阿Q正传》中阿Q的心象)、凭空性虚构型心象(如关于《聊斋志异》中狐狸精的心象、关于宗教中的神鬼世界的心象)。上述具象大众思想政治教育之具象的各种类型及其相关关系就构成了具象类型体系,其可以用下图简要表示,当然这些分类只是列举式的而非穷尽式的,这些分类本身是否科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这些分类的完善同样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完成。心象是一种心理形象,从理论上讲,虽然其以社会意识和个体意识为依托,以人的物质性大脑为基础,但是心象无论是原创性生成、再创性重构还是社会性传播,都需要借助于语言、文字、符号、物象以及承载这些物象的载体作为载体,或者说它是语言、文字、符号、物象以及承载这些物象的载体所承载的信息的心理内化,因此,它的载体一方面直接地说就是物象本身,间接地说就是承载物象的载体,另一方面其范围又远远大于物象,还包括通过描述物象进而产生心象的语言、文字、符号以及承载这些语言、文字、符号的物质。当然具象类型体系的分类标准是根据具象自身的某些特征,它的分类标准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如在物象范围内,和具象载体的分类标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甚至同一性,但是在另一范围如在心象范围内,和具象载体的分类标准可能就大相径庭。另外物象和心象之间是互生共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教育主体的心象可以外化制作为相应的物象以便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而物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又可以使教育对象形成相应心象。

三、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大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如何根据特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任务、内容、对象特征等具体情况,选择和使用适当具象对不特定多数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具体包括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究竟有哪些方法或者说如何分类的理论研究和这些方法如何使用或者说哪些场合适用哪些方法的应用研究两个方面。

(一)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分类问题既然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问题本质上是如何选择和运用具象对不特定多数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那么其分类必然也可以优先考虑从具象分类的角度进行。从具象本身分类角度审视,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毫无疑问,可分为物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法和心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法。循此而进,进一步分类,我们会发现其方法几乎和具象类型一样多,但是,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大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如何选择、使用上述具象和具象载体对不特定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它可以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仅选择和使用某一具象或某一具象载体(如具象化典型教育法、具象化艺术熏陶法等),但也可以是围绕某一主题选择和使用众多的具象(如具象化主题教育法),还可以和其它非具象性大众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相结合,因此,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该有很多,这需要进一步的系统研究。

(二)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用问题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实际应用,这个问题必然要与具象类型与体系、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密不可分,但--又比他们更加多样、复杂和丰富。这里仅从大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当前学界广泛关注的“中国梦”教育为例)而非对象或其它层面来谈一下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应用问题。“中国梦”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所设定的基本目标)的一种大众化、通俗化的话语表述方式。这种话语表达方式的转换,本身有着由“阳春白雪”转向“下里巴人”的重大意义,或者说有着从少数人的学术话语转向多数人的通俗话语的重大意义,因此,一时间“中国梦”成为上至中央领导,下至黎民百姓的流行语,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此起彼伏,然而效果如何还不得而知。“中国梦”教育从内容上说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准确地说属于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政治路线有时称之为总路线,有时称之为基本路线)教育;从对象上说,是对全社会的教育,因此不能仅限于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而要更加侧重大众思想政治教育;从层次上说,“中国梦”教育是大众化教育而不是精英化教育,因此更加适合具象化的感性教育而不是理论化的理性教育。“中国梦”教育的核心要旨在于让教育对象形成对“中国梦”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中国梦”和怎么样实现“中国梦”的认知、理解、认同,内化为心理结构并最终外化为符合教育主体所期望的社会行为。从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审视:

其一,关于什么是“中国梦”,实际上就是关于“中国梦”实现时是什么样子的静态心象,就像什么是“共产主义”、基督教中的天堂实际上就是关于“共产主义”实现时、天堂世界的(永恒性)静态心象一样(这两种心象虽然在各个个体心中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基督教传播过程中都已经在革命者和基督教徒心目中分别形成),虽然它们都是虚拟的,但在观念形态上却是真实存在的,正是这种真实的观念存在和虔诚信仰,产生了小米加步枪胜过飞机加大炮的革命力量,产生了基于对彼岸世界幻想而成的此岸世界的宗教和谐。因此“中国梦”的教育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电影、电视等描述“中国梦”未来实现时的虚拟物象,进而引导人们在自己的心目中形成有关静态心象。

其二,关于为什么要提出“中国梦”,实际上就是关于“中国梦”提出的历史缘由、现实背景和世界图景的阐释和说明,这种阐述和说明信息传达于教育对象,教育对象在接收和接受的基础上,必然会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构建出教育主体所期望的,但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自己主观色彩的、关于古代和近现代中国、当前中国以及世界的动静态心象。因此“中国梦”的教育另一个重要的方法是通过历史遗留与复原型物象、历史再现型物象、历史与现实纪念型物象、文化展览型物象以及诸如“大型红色实景演出-印象井冈山”等观赏式动态物象和诸如山西武乡“抗日”旅游活动、江西井冈山青年红色运动会等体验式动态物象,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相应的动静态心象。

政治话语论文范文第2篇

1.服务行业与社会就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而言,政法文化育人是政法类高职教育服务社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不断开拓与创新。政法类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属于行业办学类型,是在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中降生、伴随行业发展中成长的,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政法行业、面向社会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价值所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现代法治国家。这为政法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提出职业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借民族文化之力,提升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能力,提高学生民族文化素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所以,切实加强政法文化育人工作,为政法战线培养和输送大批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德艺双馨的法律专业人才,是政法高职院校弘扬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现代法治国家,服务政法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路径。

2.提升觉悟与素养就学习者个体发展而言,政法文化育人是满足政法行业职业岗位特殊用人需求的现实需要,是政法工作者政治觉悟、理论水平、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渠道。文化具有隐性特征,其育人特点具有泡菜效应,耳濡目染,润物无声。同时,政法文化又具有强烈的行业特征,内容独特,特色鲜明,必须予以有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才能够促使学习者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政法工作者。政法职业岗位现实需求的行业特殊性,使得其对人才不但要求具备娴熟的法律职业操作技术技能,而且要求具备较强的政治觉悟、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较好的道德情操。德为本、技为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对于学习者个体而言,技能或可决定一时之胜负,而素养则决定一生之发展。从事政法职业的人,如果失去政法文化内涵,只注重知识、技能培养,甚或是仅仅关注法律业务技能技术训练,忽视否认职业操守、素质养成,那必然会严重影响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及其全面发展,既无益于社会又无益于个人,难以满足政法战线职业岗位的特殊需要。

3.打造品牌与特色就政法高职院校发展而言,政法文化育人是法律高职教育特色与内涵发展的稳固基石,丰富内涵、强化特色、提升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政法文化育人对于政法类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和高技能法律职业人才培养具有独特的理念导向、情操陶冶和价值认同功能,在政法高职院校“质量、内涵、特色”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政法文化育人是政法类高职院校的责任和使命,它源自于政法工作岗位对人才培养规格的特殊要求,服务于当前政法事业的现实发展需求,内生于政法职业岗位的岗位职责,具有鲜明的政法行业特征,是打造政法专业人才成长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家园的必要手段。同时,政法文化育人对于填补大学精神文化衰退,理想信念淡薄,精神面貌颓废,以及弱化高校办学行政化与功利化倾向,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政法文化育人的基本内涵

1.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政法文化育人的前进方向文化是民族血脉传承的纽带,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宝贵财富。马克思主义为政法文化育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政法高职文化育人指明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政法文化育人的基础和前提。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是政法高职教育不可推卸的崇高职责。政法文化育人,其实就是一个把政法文化融入政法专业人才成长的内化过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为政法战线培养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2.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是政法文化育人的文化根基文化如水,源远流长,不能够片面隔断历史与现实的传承关系。政法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与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赋予了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新的内涵与活力,使得政法文化育人具有科学的时代精神内涵。我们应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等的多种方式,积极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深入开展与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多种渠道实现中国传统法治文化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政法文化育人理念融入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政法高职文化育人的常态化。

3.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政法文化育人的内在灵魂从政法工作实践经验中凝练升华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极具行业特征的、科学的价值观。它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法治文化的优秀成果,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政法特点和时代特征,是政法文化之魂,也是政法文化育人之魂,是政法干警和政法学子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概言之,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在政法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警营文化、检察文化、法院文化、司法文化和政法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为政法事业发展进步、政法队伍建设、政法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强大的精神动力、良好的育人氛围,对于推动政法事业发展、提升政法专业人才软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主导、塑造培育和凝聚激发功能。

4.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政法文化育人的生命源泉职业教育是源起于职业的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化育人必然蕴于职业实践之中。政法文化育人的生命源泉,来自于公检法司等政法行业、机关、单位、部门鲜活的实践经验,来自于法治社会建设真实的现实需求,只有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在校园内引入政法行业文化、培育法治精神,在社会中践行法治理念、锻炼法律技能,真正实现政法高职院校与政法行业(单位)的紧密合作,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政法文化育人才能够真正收获实际效果,永葆生机与活力。反之,离开政法行业(单位)和法治社会建设的大熔炉,淡化或者背离政法实践和政法文化,政法高职教育则会因缺失实践基础和精神内涵而丧失活力,甚至失去存在的价值和理由。

5.德技双馨、立德树人是政法文化育人的根本目的政法文化育人重在精神文化熏陶而又兼顾物质环境营造,讲的是外塑其型、内筑其魂,内外兼修、文英武华、德技双馨,其核心则是政法行业内生的职业精神与综合素养的养成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政法类高职人才面向基层法律服务一线,面向特殊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人群,工作对象为复杂的法律或社会问题,其工作岗位职业群的非生产性、非物质性等特点,决定了政法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立足政法岗位职业群的特殊需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素质的养成,把德技双馨、立德树人作为政法文化育人的立足点和根本目的。譬如,北京政法职业学院通过深化拓展“校政企行”合作新模式新机制,探索形成的“立德明法,重能强技”实践育人模式,坚持“德为先,法为本,技为用,能为本”,实现“立德明法”的法律职业素养与“重能强技”的法律职业技能“双主线”并重培养相结合、学校教育与职场培训“双主体”并重培养相结合,将“德、法、能、技”四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将政法高职文化育人融入法律职业实践操作技能之中,较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首都法治建设的需要。

三、结论

政治话语论文范文第3篇

巩固学习成果,抓好全县思想政治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者的作风建设,集中解决思想政治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者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加强系统理论学习,提高县、乡、村各级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把学习贯彻基本国策与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我们整个工作的全过程,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不断提升全县思想政治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者的政治理论素质和驾驭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切实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各级人员一定要想本职、抓本职,脚踏实地地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做好本职工作。县思想政治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一定要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想基层之想、急基层所急,减少文件会议,深入基层面对面地解决实际问题。要形成上下级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工作氛围,增强工作的凝聚力。

二、做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为“嘴力劳动者”加油鼓劲

个别人把计划生育干部称为“嘴力劳动者”,贬义是很明显的。因为在持此论者的眼中,搞计划生育的人,文不能生资理财,武不能开山凿洞,我们有的计划生育干部也因此而觉得自己仿佛真的是矮了一截。把说与干对立起来,完全否定“嘴力”的作用,是不正确的。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要凭借语言来交流思想,表达意愿,传递信息,就不能不动嘴。宣传教育是计划生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职能,自然也得借嘴之力。缄口不言,怎么能宣传?一声不吭,何以叫讲解?如果把必要的说理一概视为多余,把“嘴力”一概斥为“无效劳动”,别说计划生育工作难以进行,恐怕我们的社会也得进入“无声时代”了。自然,脱离实际,夸夸其谈,无关痛痒;坐而论道,于事无补;甚至歪理泛滥,谬论连篇,这种“清谈误国”的“嘴力”是必须反对的。一条高明的建言,可以促使转劣为优;一番中肯的谈心,可以使人茅塞顿开;一席精辟的议论,可以让人生出“闻君一席语,胜读十年书”的快意;一篇动情鼓劲的演讲,可以收到一呼百应的效果。这样的“嘴力”,其作用和价值,谁又能够低估呢?言为心声,“嘴力”是脑力的反应。而要说到点子上,取得实效,就必须迈开双腿,深入基层,走进千家万户,调查研究,其劳动强度、艰巨性和创造性也着实不小,可见“嘴力”劳动,绝非张嘴就来的轻松事。所以,我们搞计划生育工作的同志,一点也用不着自惭形秽,倒是应该更加努力地增强理论素养,提高政治素质,改进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在当前处在风口浪尖的计划生育工作中,大显身手,多尽一份“嘴力”,以把工作干得更加卓有成效。计划生育工作面对的是千家万户,他们的成长背景、受教育程度、接受能力参差不齐,产生的矛盾点也较多。为了社会的稳定,需要我们计划生育工作者走家串户和老百姓交心、交友、化解矛盾。所以,计划生育工作者自己的思想必须过硬,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表达能力,不能只为了平息矛盾,就信口开河,处理问题方法简单,把工作做歪了;更不能为了解决暂时的矛盾,给今后的工作埋下更多的隐患。

三、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做群众欢迎的计生干部

政治话语论文范文第4篇

理论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伦理道德因素,比如,《大学》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修身是实现人生最高理想的首要条件,也是造就最完美人格的基本途径。《礼记•中庸》中,“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被奉为治理“天下国家”的“九经”之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就把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成分上升到国家层面,与社会主义价值理念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正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价值的有力体现。这也正是当前我们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育人价值。《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指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礼记•坊记》曰:“父母在,不敢有其身,不敢私其私财。”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到国家、社会,小到家庭、自身,责任无处不在,承担责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蕴涵远大的理想、无私的情操与仁善的心灵,人的价值也因为承担责任才有了分量和精彩。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德育价值。“爱岗、敬业、诚信、友善”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的要求和规范,也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大学生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时应当表现的德行。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现状

社会认知程度不高。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当代大学生在享受更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面临多元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传统文化正逐渐从他们的观念中退化,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是片面的、笼统的。这些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当今社会思潮多元化、信息良莠不齐、言论环境相对宽松和自由,90后大学生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整体协作观念差,缺乏社会责任感。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发展的重视不足,使学生的主体性被压抑,缺乏责任感。从当代大学生身上深刻反映出一种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迁带来意识形态的多元化而导致的价值观选择性的迷茫。心理素质趋向弱化。当前,部分大学生无法实现从依赖型向独立型的过度;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对老师的教育和同学的帮助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缺乏应对压力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择业心理压力加大,甚至对生活缺乏信心,造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比例不断上升,这一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及高校稳定的突出问题,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途径

政治话语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在思想观念层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及发展,中华民族具有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这也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教育资源,不仅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还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及爱国主义精神。中学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充分利用学生形成思想观念的黄金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明确认识到当前的社会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而我国也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的成果给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带来了重要影响,多元文化和信息的交流与碰撞,也使得正面与负面效应同时出现。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宣扬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打破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回归。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不足。

家庭教育是中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大部分家长对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的理解和正确认识,导致在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很容易沉湎在历史之中,无法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片面宣讲历史知识,导致传统优秀文化在家庭教育中产生背离的现象。中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具备较强的好奇心,心理活动也以现实性为主,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兴趣较低。而家庭教育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关注,并没有能让孩子在社会生活中真切的接触到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出现对传统文化的错误理解,过度重视知识传播,却忽视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利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

2.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不足。

学校教育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部分,可是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没能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导致传统优秀文化在融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缺失和疏离,教材内容中虽然再部分章节零散分布着传统文化内容外,优秀传统文化并没能得到成分的应用,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也没有呈系统的出现,而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课外活动,更是处于随机开展的状态,无法形成固定的要求和形式。目前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发挥,大多数依赖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这也使得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并没能得到良好的开发和利用,极大浪费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3.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教育中的不足。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前,开始对文化传统进行激烈的否定和反省,从而开始了中国的启蒙运动,并在时期将西方理念引入中国,从而剔除了传统文化中的愚昧和落后,但是对普通民众而言,这一系列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也让他们理解成传统文化是无用的。而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出现巨大的断裂面,这也导致了当今社会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出现认知断层,也造成了社会民众普遍忽视传统文化的现象。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传统文化并没能与社会教育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而是将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孤立的灌输给学生,这也使得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相脱节,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内因:传统文化自身特征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秀历史文明的过度,而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也将不同时期的文化传承,形成了特定的文化系统,这也造成了我国传统文化具有较为浓厚的传统气息,在信息化时代的新形势下,多元化的信息不断交流碰撞,传统文化缺乏主动性的自身特征,也使得传统文化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体系化和系统化,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受制于针对性不强的缺陷,无法满足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

2.外因

(1)多元文化并存给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多元文化的传播也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外来文化时,很容易因为自身思想观念认识的不足,从而被外来文化所吸引,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甚至片面的将传统文化理解成守旧过时,并没能成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2)教育体制弊端给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束缚

我国的教育体系并没有规避西方教育在培养人才时的困境,社会对于专业技术的过度重视,虽然为社会带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但也忽视了人文精神的素质教育。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也使得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较为单一,人文学科的边缘化,使得学生并没能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导致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无法有效的开发利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不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赵春阳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第八十九中学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