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政治与经济知识点

政治与经济知识点

政治与经济知识点

政治与经济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生 政治经济 途径

自古以来就有政治与经济不分家的说法,政治经济学该词原由十七世纪法国人最先使用,起初表示研究整个国家和社会经济问题的学问,这样的理解颇有些政治与经济相加和的意味,显然那时候对该词的理解还不是恨透彻,没有看清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后来,随着社会主义萌芽的壮大,马克思在揭露资本主义本质时,发现政治经济学具有严重的资本概念,因而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证名。

一、政治经济的涵养

政治经济学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出发,以经济发展阶段为导向,研究整个发展过程经济关系的经济学科。顾名思义政治经济学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一般为历史生产关系或者社会生产关系,揭示的是社会生产或者再生产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关系规律。

现代政治经济学将原有的政治经济学延伸了,其广泛的指对于一切经济形态、社会经济运动和社会运行规律的通通都可以成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进一步明确的说明政治经济学揭示了人类发展与走向的基本规律。

二、政治经济的重点与难点

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和阐述了商品经济的基本知识、主要经济规律和基本理论,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并就主要矛盾的解决做了详细的探讨。因此,高中生学习政治不仅要对政治经济学科中的相关概念有很深的了解,而且还要学会运用政治经济学有关知识去解答有关问题。

政治经济学的第一大难点就是难于系统掌握政治经济学概念。政治经济学理论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新的概念多,规律复杂,相对于高中其他的课程学习来说比较费劲,而且效果也不明显。例如高中常见的高中政治经济常识难点之一:价格和价值的产生是否同时?对于高中生的初学者来讲,要先去理解价值和价格概念。因此他们要明白价值是事物所具有的属性,价值是物品一产生就会有的性质,而对于价格来说是商品货币交换比例指数,也就是说价格是货币产生之后才存在的。

政治经济学是揭示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学科,因此政治的最大的难点就是利用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当前政治因素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例如美国大选特朗普成功当选会对世纪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当然,作为一名高中刚刚学习政治经济来说,难度很大,但当问及这样的问题我们也要学会去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去解答实际的国际经济问题,无论我们能否道出一二,但整个过程是快乐的。高中常见的难度比较大的政治经济问题一般是分析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区别和后果。高中生要学会首先从其含义出发,看清这两者表现方式的不同,以及理解其成因,这里的难度就是综合考察了政治经济的理论知识。

三、学习政治经济的途径方法

(一)做好课前、课上、课后

课前要做好预习,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只有做好了预习,课上才能更加知道自己哪里不懂。记忆就是一个印象加深的过程,通过预习能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当你预习遇到不懂的知识点时,你会努力认真的去专研,无论是自己查书还是问老师,这个过程就是重复过程,也就是记忆过程。预习一定要注意掌握好方法,好的预习方法往往能事半功倍。预习政治经济学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列预习提要,并且做预习笔记,画出难懂或不懂的问题,以及写一些心得。

课上要专心听讲,积极发扬,学会与老师零距离互动,这也是检测自己预习效果的过程,有效的听、看、参与都能够增加脑袋的思考频率,提升自我的思维能力。高效的课堂是加深记忆的最佳时机,同时也是转化为自己知识的过程。

课后要及时的复习巩固,复习是记忆反复性特征的要求。根据爱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的规律,我们知道记忆是存在短时效性的,知识没有得到及时复习,课上学习的知识点会被遗忘。及时复习知识不仅可以让知识形成长期储存,还可以对遗漏的知识进行补充,实现知识理解的升华。

(二)系统全面理解概念

政治经济对于概念的认识要求很高,对概念的认知不仅停留在表层含义上,还要学会去延伸。因此很多对于高中生来说,对于课上讲解的概念,即使笔记记录了,上课听懂了,也会存在些认识上的不清。其本质原因就是老师讲解概念过程列举的例子都是易于学生接受的,学生课堂一般只需要跟着老师的思路去理解一二就能明白概念,其实际上学生对概念还是没有全面的理解,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概念,存在被动接受老师知识的过程,毫无自己思考后提出异议的过程,因此对概念毫无自己的认识在里面,也就不存在理解。

很多高中生始终错误的认识认为概念只需要背下来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政治经济学的考察通常是比较灵活多变的,对于存概念的题是不存在的,即使下来了知识,但因为没有经过思考也难以做答。况且,政治经济学概念大多比较抽象,如果仅靠死记硬背会有些吃力,而且记忆收效甚微,实在是不可取的方法。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中要全面理解其概念,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查找相关资料,多思考概念的其他含义,并且就当下的实事结合政治经济学阐述自己的观点。

想要真正弄懂政治经济概念和原理,总的来说必须做到,运用联想记忆的方法先把概念粗浅记忆,并做好及时温故而知新,然后在课后多思考勤动手查找资料,再者正确区分相似知识点以免混淆,以及搞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结合时下热点对独立思考。

(三)端正学习态度

政治经济学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思维一门学科,具很重要的研究价值。作为一名高中生,要对政治经济这门学科要报有正确的学习观,克服现代实用主义的倾向,绝对不能凭借高考或者学校的的重视程度来衡量政治经济学的价值。

(四)结合时下热点认识政治经济

高中开学政治经济学的初衷,就是为了让高中生初步能用政治经济学观点解读我们日常生活。作为高中生要时时刻刻拔高自己的定位,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目的绝对不能仅限制于与应付高考,相反我们要有更高的要求,平常多看看时政经济新闻,并结合新闻话题思考其中的政治经济知识,并养成写新闻评论的良好习惯。

政治与经济知识点范文第2篇

一、使政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高中政治教学主要是将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为学生分析和了解时事政治作铺垫。只有将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从分析时事政治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重要政治知识点的印象,才能促使学生脑海中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更加顺利地走入社会,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而将重要知识点渗透在社会时事政治分析中,就可以确保学生对社会时事政治认识的全面性,避免学生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对社会产生错误的判断,进而对其发展形成不利影响。从当前高中政治教学来看,教师应该注意利用社会时事政治来丰富政治教学内容。以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部分的教学内容为例,人们生活在经济社会中,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与社会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将国家举办经济会议提出的政策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如2014年重要经济政策指出目前我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抓住新的机遇,应对新常态下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才能适应“新常态”。同时,也指出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特点,以及在新的发展状态下,中国将要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环境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再通过对时事政治的分析,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全世界经济发展状态有了直观的认识,使得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更加充实。由此可见,将社会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以社会时事政治的内容丰富政治教学内容,就可以使学生脑海中形成知识系统,逐渐提升学生的政治学习水平。

二、实现政治教学的时效性

政治教学更偏向于理论性,将政治教学内容与社会时事政治分开,政治教学就会失去其重要意义。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学生的思想更加成熟,在思考有关社会政治方面问题时可以站在多角度、多层面的视角分析问题,确保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并主动担负起建设社会的重要责任。以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部分的“社会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学内容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详细向学生剖析了我国的社会性质,从社会性质的角度出发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并引入案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佐证。据调查发现,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虽然与以往生产总值增长相比,我国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仍然在世界经济发展速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同时期我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4.8%,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这些都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证明政治教学内容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使得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更具时效性。由此可见,将高中政治教学与社会时事政治进行有效结合,能让学生以参与者的角度分析政治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确保学生对社会政治问题分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学生进入社会提供充分的保障。

三、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社会时事政治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将社会时事政治内容与高中政治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就可以激发学生分析政治问题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政治教学活动中,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促使学生对重要政治知识点形成深刻的印象,进而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分析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方面教学内容的时候,学生首先联想到的是生活中常见的“新农村”,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分析,并延伸到小康社会建设中,由于有些学生可能亲眼见到过“新农村”的建设过程,所以在分析问题时说出了他们自己的感想和看法。有些学生表示:“新农村建设很漂亮,标准规划的建筑,以及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这就是教学内容的深层次内涵,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看法进行总结,进而揭示社会生活蕴含的道理,以实现政治教学的重要目标。将学生的生活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学生生活中的时事政治作为高中政治教学的核心,通过分析社会时事政治,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加深学生对重要政治知识点的记忆。

四、结语

政治与经济知识点范文第3篇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入或者创设情绪色彩浓厚、主体形象的生动场景或者氛围,引起学生某些的态度体验,最终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掌握所教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情感得到升华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最终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境教学本质就是对社会及生活的精心提炼和加工后,影响学生的情感。情景教学法也可用于《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中,将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传授于学生,并调动学生的感性和理性等情感,使学生在思考、感知和情景体验中获得知识。

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优势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职业院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本科内容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而进行的德育教育,并对学生进行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常识等的教育。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和认同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从而树立正确的经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而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1.《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内容设置具有优势

中职德育课的教材富含职业、生活和时政等素材,目前的德育课更注重内容之间的联系性、综合性与实践性。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内容设置中,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增添了许多新知识,如我国的基本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和对外政策等,从而使其课程更具有时政性。因此,德育课的教材内的题材比较丰富,可以为情境教学提供更好的运用舞台。

2.《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材内容易于学生参与

《经济政治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教材内容,与一些国内外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联系紧密,可引起学生的关注,并且也为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提供了场地。因此,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材内容讲解时,运用情景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问题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

3.《经济政治与社会》的课程更能贴近生活

对于《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传统教学采取灌输式的方式,教学方式死板,使学生学习起来枯燥乏味,无法在学习中养成良好品德。情境教学法则是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在创设情景中将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情景中,活跃了课堂气氛,并激发了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将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

三、情境教学法在《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1.创设表演情景

创设表演情景,就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扮演角色,亲身加入表演中,从而对知识得到进一步的理解。进行“货币的产生”这一堂课的讲解时,教师可根据课本知识,将自原始时期物物交换到如今的货物交换的发展过程编辑成一个小故事:原始时期,人们将多余货物实行物物交换,但是随着商品种类的增多,物物交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人们开始摸索,以一种媒介为替代,进行货物交换,如贝壳、金银等,故而出现了早期的货币。后经过时代变迁,金银等货币因缺损、太重等缺陷,被银票和纸币代替,就发展到了今天的人民币。教师在选角色和策划表演情节的同时,回有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表演中加深学生对知识记忆,还能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协作精神。

2.创设形象情境

形象情景包括录像、电影、图片和模型等。创设形象情境能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深处的情感。如教师在进行“个人收入与理财”这一课的讲授时,教师可让学生对自己的收入、父母的收入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是属于哪种收入方式,另外,还可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收入与税收之间的关系,等等,之后教师再假设一个情景,将纸片当作金钱模型,让学生为自己父母的收入进行理财和投资。教师还可以“学生收入需不需要纳税”为论题,展开一次辩论会。经过整个情景的引导和学习,让学生对理财和投资有了深刻的印象,还可让学生对自己手中的钱物进行投资,学会运用知识,构建经济头脑。

3.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以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或者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的与知识点联系紧密的问题为蓝本,创设出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问题,解答答案。如进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讲解时,教师可对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去解答:(1)省与省之间的商业、文化等往来属于对外开放吗?(2)对外开放的大背景是什么?(3)对外开放的利弊又是什么?通过这三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对外开放的含义,经济全球化的学习内容以及对外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好处,为学生营造一个敢问、敢答,勇于探索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学习只是中体会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乐趣。

4.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在生活中选取比较典型的环境或者情景,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对其进行亲身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进行“商品的交换与消费”知识点的讲解时,可带领学生到商店或者超市对商品进行直观地了解,还可让学生亲自进行一次商品的“交换”和“消费”活动,让学生在交换和消费的同时,理解与“交换”“消费”相关的知识点,另外,还可让学生对来超市购物的人群作一次访问,了解消费人群的消费观和消费心理。通过此种方式,不仅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了解知识点,也能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达到知识的记忆和情感的升华等目的。

四、结束语

情境创设在实际的《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课堂中,能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让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课文中的知识点,并帮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和体验。情境教学还可陶冶学生的情感,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让学生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但是,在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时候,需要将情境设置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创设情境的形式需要多元化和新颖化,并且情境创设不能过度,从而利于学生的接受。

参考文献:

[1]于洋.试论情境教学法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119-121.

政治与经济知识点范文第4篇

1.要实现理论知识的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确实有它独特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础,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马列主义、思想也将随着时代不断发展。随着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诞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新时代的实际和特点,研究和创造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

2.要实现价值观念的更新

知识经济时代取代工业经济时代,是人类社会一次深刻的变革。而人类的每一次社会变革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经济发展到了以“知识占有为主”的经济时代,人们对于物质财富的价值观,应该从“资本占有为主”更新为“知识就是财富”。在知识经济时代真正的动力是具有知识与创新能力的人。因此,具有高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人将享有崇高的地位,受到社会尊重。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精神财富,不敢重视(甚至回避)物质财富的观念,要刻苦努力地学习,旗帜鲜明地、光明正大地掌握和拥有更多的知识财富,才能胜任我们的本职工作。

3.要实现方式方法的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多样化的工作形式来实现其目的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应有所创新。把事后“揩屁股”变为事前“预警制”;把严肃专业的“灌输式”教育变为寓教于乐的健康引导;把工作关注的重点由群体转向个人;把宣传鼓励听话、服从、老实、本分、忍让转向宣传鼓励大胆开拓、自我奋斗和创新精神;把只有少数党员、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变为广泛发动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自我教育方式,从而不断探索知识经济时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规律和新方法。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1.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既要讲继承,又要讲发展,要在继承中求创新

对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一要讲继承,二要讲发展。只有继承了优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根深叶茂,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继承是前提,创新是动力。只讲发展,不讲继承,无异于舍本求末,数典忘祖,政治工作到头来会成为无源之水;只讲继承,不讲发展,政治工作就变成了僵化的教条,到头来就会失去生命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强调以下几点:一是“灌输”意识不能丢。现在有些人对理论灌输存在偏见,认为市场经济强调的是物质利益原则,企业讲利润,个人讲收入,认为讲理想和信念等大道理就是假、大、空。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四有”新人,必须坚持长期的、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这个传统不能丢。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灌输的方式和方法可以有所不同,要善于将大道理转化为小道理,把“空”道理讲“实”,把“死”道理讲“活”。作为学校,在教学中要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改变以往“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方式,采取授课与座谈、讨论、辩论、实践等相结合的方式,拓宽教育途径。二是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不能丢。有些同志不愿意或不习惯于做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疏于用传统的谈心方法、耐心说服教育的方法去引导人、教育人,动辄采取简单生硬的口头训斥、行政命令或经济处罚、纪律制裁等“高压”办法去解决问题,到头来不能妥善解决矛盾,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了一句空话。三是政工干部的良好形象不能丢。思想政治工作最终要由人来做,这就要求有一支尽职尽责的政工干部队伍。教育者注重身教,不仅仅是个人形象问题,也是一级组织的形象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工干部在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的同时,要加强自身的作风建设,以自己的表率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具有亲和力和凝聚力。

2.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既要讲传统性,又要讲时代感,要在适应中求发展

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要有超前意识。改革不仅是体制方面的创新和完善,更是思想领域的一场革命。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研究新情况,分析各种政策措施出台及社会变革可能给人们思想带来的影响,及时做好引导、教育工作,使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把群众的意志统一到改革的大局上来。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政治工作本领,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规律。从时展着眼,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对教职工进行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通过教育让他们知道,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应尽职尽责,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帮助干部职工克服求稳怕乱的思想,不断增强竞争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命运是与学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从而让所有教职工树立起“校兴我荣,校衰我耻”,与学校共兴衰的思想。同时学校抓住教学这个重点不放松,制定各类政策向教学一线倾斜,让大家深深懂得,只有抓住了教学,培养出合格的学生,才能使学校走上一条既有良好社会效益又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发展道路。

3.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既要讲借鉴,又要讲探索,要在实践中求完善

政治与经济知识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政治经济学;教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经历着新的发展和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特点和新问题。如何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如何认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的新课题。作为经济分析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高校的思政、经济学专业作为主要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开设,政治经济学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亟待改革。笔者针对政治经济学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其教学方法。

一、政治经济学学科的特点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古老的经济学科,在我国保持其主流经济学地位,其学科特点主要有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1.理论性

《资本论》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中阐述市场经济理论的,其中的许多在抽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规定性后,对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明显的理论指导作用。如:商品货币理论、竞争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环和周转理论、社会总产品实现条件理论、流通费用理论、信用经济理论、地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等。

2.实践性

处于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政治经济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前提下,不断研究新的实践问题,丰富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实践,也包括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实践的新的理论概括。

3.应用性

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指导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理论经济学科。这就使政治经济学具有应用性特点。政治经济学以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研究经济运行机制、经济体制、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为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的选择不能体现其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的特点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政治经济学使用的教材与全国其他高等院校趋同,其民族地方特征未能体现。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知识准备相对欠缺,一些涉及政治经济学相关方法,如:数学分析法、模型分析方法等未能学习和掌握,学生学习到政治经济学中相关知识时,只能是一知半解,教师难以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

民族地区高校政治经济学的教材一般都选择全国统编教材,目前使用的是由逄锦聚等主编的面向21世纪政治经济学教材(第四版),内容庞杂,采用的数据陈旧,理论内在逻辑关系不紧密,涉及地方尤其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难点和具体问题的内容案例很少。

2.政治经济学教学师资薄弱

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问题,师资问题是决定教学环节的关键因素。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量少,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教授政治经济学的专业教师数量少,教师年龄普遍偏大,青年教师比例少,教学能力不高,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师资培训的经费欠缺,教师参与学术交流的机会很少,教学和科研水平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不能满足培养人才的需求。

3.政治经济学传统的教法与测试方法亟待改革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教授政治经济学的大多数老师仍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授课,上大课,老师台上教,学生台下听,“满堂灌”致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未能调动起来。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的办学条件在不断改善,大多数学校已建有多媒体教室,但其设备现代化程度不高,同时由于教师年龄偏大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收集材料、PPT制作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不熟练、收集材料困难、PPT制作难度大、备课量大等因素,致使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抽象的理论、数据分析、模型等,需要用课件影像资料来形象深动地阐明,而得不到运用,使其问题更加复杂化和抽象化,传统的教学方法既单一,教学效果又不佳。

政治经济学很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要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由于受传统考试方法的影响,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考核基本是通过期末闭卷考试,既简单又单一,造成学生只关注书本知识、死记硬背、脱离实际,很难体现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际能力的考核,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4.政治经济学教学实践环节缺失

政治经济学既有较高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尤其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应用性很强,但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教学实践,加之高校扩招,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很难抽出时间组织学生深入到基层、企业、经济开发区等去调研,一些涉及本民族地区的重大经济现象、重大经济问题、热点、焦点、民生的问题,无法从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找到答案,从而削弱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价值,削弱了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的服务功能,极大地挫伤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三、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改进的建议

1.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着力充实教材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政治经济学在使用全国统编教材的同时,应结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大纲和补充教材编写工作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原理为指导,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成熟的案例来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培养目标。

2.通过引进和培养人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而又稳定的师资队伍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大多数建校时间短,师资力量还比较弱,高学历、高职称教师达不到要求,而且教师队伍不稳定,为此应集中力量重点解决教学骨干教师的问题,一是要实施人才引进计划,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搭建科研平台,创建能引得进、留得住、出成果的人才引进机制,通过人才的引进,优化师资结构;二是要通过“西部计划”、“教授工程”等措施将优秀教师送到重点院校进修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通过培养改善师资结构;三是要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与合作,要求教师深砧教材,掌握学科发展前沿,发现学科新问题,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以上措施从而形成一支结构合理较为稳定的师资队伍,确保政治经济学教学的稳定发展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3.与时俱进,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政治经济学理论性较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从基本概念范畴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在黑板上一步步演绎出一般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然后围绕这些原理引用一些事例加以分析和证明,教师把备课、教学精力用在了概念范畴的界定和逻辑推理上,追求理论体系的逻辑性、完整性,因受课堂时间的制约而理论联系实际显得有些欠缺,学生学习时感觉抽象难理解乏味,难以激发学习兴趣。而通过多媒体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文字、图形、影像、语音等方式来演示教学内容,将政治经济学中许多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论、复杂的逻辑关系直观、清晰地表达出来,其教学效果,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要熟练和掌握多媒体的运用,要求教师要制作自己的课件,通过课前大量的准备、课件的制作,在课堂教学时节省传统板书时间,传授大量信息,既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法更具灵活性和创造空间,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民族地区地方高校要克服办学经费困难的矛盾,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构建完善,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力所能及的硬件设施,为实施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前提基础。

改革传统考核的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核。课程考核既是对学生学习过程掌握知识程度的检测,又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基本原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特点,考核可采取口试、作业、讨论、案例分析、笔试等形式,考试和口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基础理论和相关实践问题分析的能力;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4.重视实践教学,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人才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首先,民族地区高校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中要安排实践教学课时,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实习基地,要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如脱贫、环境保护、后发赶超、同步实现小康等,适时更新教学实践的内容,要求学生参与调研、参与课题研究,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民族地区高校更要重视毕业生的实习,要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要尽力组织毕业生到相对应的单位去实习,要在校内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实习工作,在实习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的能力,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逄锦聚,等.政治经济学(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程恩富,徐惠平.政治经济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王维澄,李连仲,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