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音乐哲学论文

音乐哲学论文范文精选

音乐哲学论文

音乐哲学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罗伯特·舒曼在失去了成为一名钢琴家的机会之后,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音乐,更没有因此而影响他对音乐的贡献。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美学与音乐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具有哲学性质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舒曼则主张"感情论"具有特定的美学内容,带有浪漫主义思潮的深刻烙印。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人对现实生活的心理感受,尤其是情感态度的艺术。19世纪音乐艺术在浪漫注意思潮的影响下进入了“情感美学”,这个时代由崇尚理性转向崇尚情感。舒曼以一句格言概括了这个时代的普遍心理:“理智有时会错误——感情却不会错误”。

一、音乐美的特殊规律—音乐美学

“科学意义上的美学和音乐学,是随着近代人文及社会科学的发展,在18世纪下半叶才开始出现的,而作为它们下属分支的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的建立当然是在此之后。”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美学与音乐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具有哲学性质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1750年,德国的哲学家亚历山大·鲍姆加敦出版了以“美学”为名的美学专著第一卷,这是他首次以“美学”为名出版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1784年,德国音乐学者丹尼儿·舒巴尔特首次将“音乐”和“美学”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自此产生了“音乐美学”这个术语。

自从音乐美学这个学科被独立起来,由于人们对此的认识角度和研究角度不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虽然人们各执一端,但是这些研究成果都从各个角度丰富了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为我们能够更好的认识音乐美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石。在西德摩塞尔的《音乐百科词典》中这样表述过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的属性:“音乐美学是一般美学的一个部分……可以按其来源,将音乐美学分为主要两派:哲学家的音乐米学,他们从中的思索出发,也探求音乐;音乐家的音乐美学,他们从他们的音乐出发,力图达到一个总的思索—这是由于本身不同的立场区别所形成的结果……”而日本的神保常彦在《标准音乐词典》里又曾这样表述过音乐美学的属性:“音乐美学,作为关于音乐的美学方面的研究,与一般美学相对而言,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美学。另一方面,当人们把音乐学按体系和历史进行划分时,则又可以将音乐美学看做是按体系划分的音乐学中的美学部门。”虽然上述的对音乐美学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对属性的认识却是一致的,强调了它作为音乐艺术的特殊性。

音乐美学涉及的内容也相当的广泛,主要有三大体系:音乐美的本体、音乐的审美经验和音乐美的价值,音乐美学与哲学、音乐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哲学的思辩方法是音乐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而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形态分析学的研究方法对于音乐美学研究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音乐的本质、音乐的构成、音乐的创造、音乐的鉴赏、音乐的价值的一般规律的。”

二、音乐美学中的“感情论”

在西方十九世纪以前的漫长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关于音乐美学的探讨大多是在哲学的领域中进行的,从十九世纪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音乐美学领域被哲学家独占的时代结束了,音乐家开始进入这个领域,而德国的音乐家舒曼是勇敢地进入这个领域的先行者。

情感论音乐美学作为欧洲一种源远流长的音乐美学流派,成为十九世纪最主要的音乐美学思潮。情感作为音乐的内容,决定了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舒曼就将情感论音乐美学的取向表达的非常鲜明,他说:“只能够发出空洞的音响,而没有适当的手段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乃是渺小的艺术。”在西方的音乐美学史中称舒曼是个“感情论”者。因为在舒曼大量的音乐评论文章里都贯穿着“音乐是感情的表现”这样的一个观念。舒曼身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音乐家,常常把现实同幻想对立起来,在艺术中为自己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用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幻想的世界里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和感情上的慰籍。用舒曼自己的话说就是:在艺术的幻想中寻找现实的幻想的代替物。在舒曼强调的感情表现及其所具有的幻想因素之中,有很强烈的主观性。“这不仅表现在他的音乐中特别注重个人内心生活和感情世界的发掘,而且更体现在题材本身常常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情体验有直接的关系。爱情往往在这种经历和体验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爱情与生活》是他艺术歌曲中的重要作品,其情感论音乐美学特征是显而易见的。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审美取向。舒曼的艺术歌曲大多是以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为歌词的。舒曼将音乐与这些诗歌结合的天衣无缝。正如很多人描述的:“这些歌曲的音乐与诗歌的结合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他对诗词的敏捷而直接的洞察力,使他的歌曲形式富于变化、表情亲切,旋律热情而富表现力。”“也许由于舒曼有着更高深的文学修养,他在歌词选择方面非常注重诗歌本身的艺术性,他希望通过音乐的手段,使诗歌焕发出了更加动人的诗意情趣来。”《妇女爱情与生活》这部声乐套曲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注重音乐情感内容并将音乐情感作为音乐审美的美学观。

19世纪是各种音乐体裁极大发展的一个世纪。“舒曼的‘感情论’美学是在德国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产物,它在很大程度上同这个思潮有血缘关系。然而,可贵的是舒曼的美学思想并没有完全被浪漫主义所束缚和被它所俘虏。舒曼不但在许多方面克服了浪漫主义的某些消极因素,而且还能有所突破,同新的文艺潮流相接近。”

三、舒曼认为的音乐

“在舒曼看来,一部有价值的音乐作品必须是高尚的思想感情内容同独创的艺术形式的结合。”那到底音乐应该发挥什么样的社会作用,什么样的音乐才是好的音乐呢?舒曼坚持认为“音乐决不是供人娱乐,供人在茶余饭后消遣解闷的东西。它必须是一种更高尚的东西。更高尚的东西是什么呢?用舒曼的话来说就是能”照明人类心灵的深处”的东西,能提高德国人的思想”,能像贝多芬的音乐那样以“伟大的思想启导我们国家”的东西。这正是舒曼对于音乐的社会作用的理解和要求。无非是要求音乐应该具有真正能触动人们内心感情的、具有高度思想性的内容。对于艺术形式的要求,舒曼指出:“艺术家必须上升到卓越的精神高度,把掌握技术性普遍知识不当作目的,而只是当作一种必须具有的手段。”

舒曼之所以对音乐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他的创作里有很多让人难懂的东西,甚至他的一系列关于音乐的评论都那么生动泼辣、尖锐犀利。问题大概就在于他的性格,他是那样一个自由而孤独的人,他的所有音乐创作都是来自与灵魂的创作,他的音乐美学包含着明显的唯物主义因素。社会在向前发展,人们对音乐艺术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改变,然而,舒曼对于音乐的高度思想性艺术性的要求,对于我们以后研究音乐美学还是具有很现实的历史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帝姆·道雷.《舒曼》,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李斯特.《李斯特论肖邦和舒曼》,音乐出版社.1962.

[3]张前.《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音乐哲学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罗伯特·舒曼在失去了成为一名钢琴家的机会之后,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音乐,更没有因此而影响他对音乐的贡献。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美学与音乐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具有哲学性质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舒曼则主张"感情论"具有特定的美学内容,带有浪漫主义思潮的深刻烙印。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人对现实生活的心理感受,尤其是情感态度的艺术。19世纪音乐艺术在浪漫注意思潮的影响下进入了“情感美学”,这个时代由崇尚理性转向崇尚情感。舒曼以一句格言概括了这个时代的普遍心理:“理智有时会错误——感情却不会错误”。

一、音乐美的特殊规律—音乐美学

“科学意义上的美学和音乐学,是随着近代人文及社会科学的发展,在18世纪下半叶才开始出现的,而作为它们下属分支的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的建立当然是在此之后。”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美学与音乐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具有哲学性质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1750年,德国的哲学家亚历山大·鲍姆加敦出版了以“美学”为名的美学专著第一卷,这是他首次以“美学”为名出版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1784年,德国音乐学者丹尼儿·舒巴尔特首次将“音乐”和“美学”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自此产生了“音乐美学”这个术语。

自从音乐美学这个学科被独立起来,由于人们对此的认识角度和研究角度不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虽然人们各执一端,但是这些研究成果都从各个角度丰富了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为我们能够更好的认识音乐美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石。在西德摩塞尔的《音乐百科词典》中这样表述过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的属性:“音乐美学是一般美学的一个部分……可以按其来源,将音乐美学分为主要两派:哲学家的音乐米学,他们从中的思索出发,也探求音乐;音乐家的音乐美学,他们从他们的音乐出发,力图达到一个总的思索—这是由于本身不同的立场区别所形成的结果……”而日本的神保常彦在《标准音乐词典》里又曾这样表述过音乐美学的属性:“音乐美学,作为关于音乐的美学方面的研究,与一般美学相对而言,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美学。另一方面,当人们把音乐学按体系和历史进行划分时,则又可以将音乐美学看做是按体系划分的音乐学中的美学部门。”虽然上述的对音乐美学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对属性的认识却是一致的,强调了它作为音乐艺术的特殊性。

音乐美学涉及的内容也相当的广泛,主要有三大体系:音乐美的本体、音乐的审美经验和音乐美的价值,音乐美学与哲学、音乐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哲学的思辩方法是音乐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而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形态分析学的研究方法对于音乐美学研究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音乐的本质、音乐的构成、音乐的创造、音乐的鉴赏、音乐的价值的一般规律的。”

二、音乐美学中的“感情论”

在西方十九世纪以前的漫长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关于音乐美学的探讨大多是在哲学的领域中进行的,从十九世纪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音乐美学领域被哲学家独占的时代结束了,音乐家开始进入这个领域,而德国的音乐家舒曼是勇敢地进入这个领域的先行者。

情感论音乐美学作为欧洲一种源远流长的音乐美学流派,成为十九世纪最主要的音乐美学思潮。情感作为音乐的内容,决定了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舒曼就将情感论音乐美学的取向表达的非常鲜明,他说:“只能够发出空洞的音响,而没有适当的手段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乃是渺小的艺术。”在西方的音乐美学史中称舒曼是个“感情论”者。因为在舒曼大量的音乐评论文章里都贯穿着“音乐是感情的表现”这样的一个观念。舒曼身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音乐家,常常把现实同幻想对立起来,在艺术中为自己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用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幻想的世界里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和感情上的慰籍。用舒曼自己的话说就是:在艺术的幻想中寻找现实的幻想的代替物。在舒曼强调的感情表现及其所具有的幻想因素之中,有很强烈的主观性。“这不仅表现在他的音乐中特别注重个人内心生活和感情世界的发掘,而且更体现在题材本身常常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情体验有直接的关系。爱情往往在这种经历和体验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爱情与生活》是他艺术歌曲中的重要作品,其情感论音乐美学特征是显而易见的。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审美取向。舒曼的艺术歌曲大多是以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为歌词的。舒曼将音乐与这些诗歌结合的天衣无缝。正如很多人描述的:“这些歌曲的音乐与诗歌的结合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他对诗词的敏捷而直接的洞察力,使他的歌曲形式富于变化、表情亲切,旋律热情而富表现力。”“也许由于舒曼有着更高深的文学修养,他在歌词选择方面非常注重诗歌本身的艺术性,他希望通过音乐的手段,使诗歌焕发出了更加动人的诗意情趣来。”《妇女爱情与生活》这部声乐套曲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注重音乐情感内容并将音乐情感作为音乐审美的美学观。

19世纪是各种音乐体裁极大发展的一个世纪。“舒曼的‘感情论’美学是在德国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产物,它在很大程度上同这个思潮有血缘关系。然而,可贵的是舒曼的美学思想并没有完全被浪漫主义所束缚和被它所俘虏。舒曼不但在许多方面克服了浪漫主义的某些消极因素,而且还能有所突破,同新的文艺潮流相接近。”

三、舒曼认为的音乐

“在舒曼看来,一部有价值的音乐作品必须是高尚的思想感情内容同独创的艺术形式的结合。”那到底音乐应该发挥什么样的社会作用,什么样的音乐才是好的音乐呢?舒曼坚持认为“音乐决不是供人娱乐,供人在茶余饭后消遣解闷的东西。它必须是一种更高尚的东西。更高尚的东西是什么呢?用舒曼的话来说就是能”照明人类心灵的深处”的东西,能提高德国人的思想”,能像贝多芬的音乐那样以“伟大的思想启导我们国家”的东西。这正是舒曼对于音乐的社会作用的理解和要求。无非是要求音乐应该具有真正能触动人们内心感情的、具有高度思想性的内容。对于艺术形式的要求,舒曼指出:“艺术家必须上升到卓越的精神高度,把掌握技术性普遍知识不当作目的,而只是当作一种必须具有的手段。”

舒曼之所以对音乐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他的创作里有很多让人难懂的东西,甚至他的一系列关于音乐的评论都那么生动泼辣、尖锐犀利。问题大概就在于他的性格,他是那样一个自由而孤独的人,他的所有音乐创作都是来自与灵魂的创作,他的音乐美学包含着明显的唯物主义因素。社会在向前发展,人们对音乐艺术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改变,然而,舒曼对于音乐的高度思想性艺术性的要求,对于我们以后研究音乐美学还是具有很现实的历史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帝姆·道雷.《舒曼》,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李斯特.《李斯特论肖邦和舒曼》,音乐出版社.1962.

[3]张前.《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音乐哲学论文范文第3篇

柏拉图是古希腊屈指可数、名闻遐迩的大哲学家,他既是苏格拉底的直接继承者,又是另一位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的重要影响者.他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逻辑学等领域均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近现代的几乎所有学术思想均可在柏拉图的思想中找到源头,因此,说柏拉图是古代、中古和近现代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实不为过.柏拉图思想中最有影响的恐怕是其哲学思想,同时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在其流芳后世的《国家篇》和《法律篇》中,他关于幼儿教育、女子教育、音乐文艺教育、体育及军事教育等思想对古希腊及后世的教育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早期教育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他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型式,就能塑成什么型式.”(《国家篇》377B)他甚至主张胎教,“我们同时应该甚至在孩子出生以前就着手这一工作:待产的妇女必须接受为了有利于未出生的孩子所需要的那种训练.”(《法律篇》789D)他认为,孩子出生后,必须确保护士甚至在他能走路之前给他有益的运动和空气,尤其不许他由于过早走路而伤害自己(《法律篇》789E).婴孩应尽可能接近于仿佛他一直在大海上那样生活;应该把他上下摆动,给他唱歌,以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便使他免受惊吓(《法律篇》790C—E).这是为发展勇敢和坚定性格的首要的准备工作.当孩子3岁或更大一点,我们可以开始审慎地纠正他,让他开始玩游戏,最好让孩子发明自己的游戏;在6岁时,就要认真开始授课,随之把女孩和男孩隔离开来,应当教他们骑、射、投、掷,应该注意把孩子们训练成左右手并用(《法律篇》793D—794D).现代脑科学表明,儿童的大脑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柏拉图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小孩的肉体和精神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因而提出了早期教育的思想,我们不得不为柏拉图的睿智所折服.

二、音乐及体育教育

柏拉图特别重视对儿童的音乐文艺教育和体育教育.他认为“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教育要先教音乐后教体操,将故事包括在音乐里.”(《国家篇》376E)古代希腊重要的文化生活是听民间艺人弹着竖琴演说史诗故事,故“音乐”一词包括音乐、文学等义,相当于现在的“文化”一词.

他认为儿童阶段的文艺教育至关重要.“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国家篇》401)他认为,一切种类的音乐、诗歌和艺术的教育目的都在于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培养人的道德品格,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达到对美的爱.(《国家篇》403c)因为音乐诗歌由于其潜移默化的作用,自幼便会把真、善、美同假、恶、丑的区别注入人心,使儿童“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国家篇》401D)正因为他对儿童的音乐文艺教育非常重视,柏拉图主张对音乐文艺教育的内容应严加审定.“先入为主,早年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因此我们应特别注意,为了培养美德,儿童们最初听到的应该是最优美高尚的故事.”(《国家篇》378E)因此,“我们首先要审查故事的编者,接受他们编得好的故事,而拒绝那些编得坏的故事.”(《国家篇》377C)他提出要制定一个限制音乐、诗歌的法律,规定哪些内容的音乐、诗歌可以提倡,哪些内容的音乐、诗歌必须取缔,以“鼓励母亲和保姆给孩子讲那些已经审定的故事,用这些故事铸造他们的灵.”(《国家篇》379C)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之后,年轻人应该接受体育锻炼,“体育方面,我们的护卫者也必须从童年起就接受严格的训练以至一生.”(《国家篇》403D)他认为,体育训练的目的是使护卫者的身体状况能适应护卫者的工作,“他们有必要像终宵不眠的警犬;他们在战斗的生活中,各种饮水和各种食物都能下咽;烈日骄阳狂风暴雨都能处之若泰.”(《国家篇》404B)因此,他要求护卫者必须戒除酗酒,食物应当简朴,不能嗜睡.

柏拉图认为应将音乐教育与体育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专搞体育锻炼的人往往变得过度粗暴,专搞音乐文艺的人又不免过度软弱”(《国家篇》410D),因而应使音乐和体育良好地配合,使“音乐和体育服务于人的两部分——爱智部分和激情部分.”(《国家篇》412)

三、女子教育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不仅非常重视对男子的教育,而且提倡给女子以同样的教育,他是西方第一位主张“男女平等”的思想家,他用动物作比方,以此来证明男女应受同等教育.“我们除了把母的警犬看做较弱者,公的看做较强者以外,应当一切工作大家同干.”(《国家篇》451E)“那么,如果我们不分彼此地使用女子,照使用男子那样,我们一定先要给女子以同样的教育.”(《国家篇》452)他提出应该同样用音乐和体操来教育女子,并且还要给她们军事教育.他认为两性之间惟一的区别不过是生理上的区别,在一些方面如织布、烹饪、做糕点等,女人比男人更擅长,在诸如行军作战方面男人比女人更擅长,因此,没有任何一项管理国家的工作因为女人在干而专属于女性,或者因为男人在干而专属于男性.女人男人可以有同样的才能和禀赋适宜于担任国家保卫者的职务,分别只在于女人弱些男人强些罢了.

四、城邦护卫者的教育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是直接为其所构建的理想国服务的.他认为,统治者最需要抓好的大事只有一个,就是教育,即通过音乐和体育培养出优秀的公民.良好的教育和培养造成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再接受良好的教育,产生出比前代更好的体质,这除了有利于别的目的外,也有利于人种的进步.在这里,柏拉图充分认识到了教育对于富国强民的重大意义和作用.他认为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最高知识的真正的善良的城邦护卫者,这一目的进一步体现了他的教育为国家政治服务的思想.

关于护卫者的学习内容,柏拉图认为应先学习五门预备性学科:数学、平面几何学、立体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他认为,治国者之所以应学习这些知识,是因为它们不仅在军事作战上有用,更重要的是能锻炼人的心灵,发展抽象思维的能力.这些知识的对象都是不能用感觉来触摸的,“只能用理性去把握,别的任何方法都不行.”(《国家篇》526A)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将治国者的灵魂“从变化世界转向‘真理和实在’,最终达到最高知识——‘善’”的理念.他认为,所有这些预备性科目应趁护卫者年轻时教给他们,不能用强迫的方式进行传授.

柏拉图认为,在学完预备性学科之后,要想达到“善”的境界,还必须接受“辩证法”的训练.对于为什么要学习“辩证法”,他用著名的“洞穴的比喻”加以详细的阐述.他把洞穴内的世界称为“可见世界”,把洞穴外的世界称为“可知世界”.在洞内看到洞壁上木偶的形象,相当于认识的“猜测”阶段,转身看到木偶的实物相当于认识的“相信”阶段,及至走出洞穴到光天化日之下,认识便进入“理念世界”(“知识”的阶段).而洞穴外的太阳则喻作理念世界中最高的“善”的理念.他指出,正像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就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一样,我们必须“有一种灵魂转向的技巧”,使学习的器官——整个灵魂(它类似看物的眼睛)转离变化世界的个别事物,正面观看实在世界的理念.这种“灵魂”转向的技巧或学问就是他所说的“辩证法”.

关于学习前面提到的课程的对象,柏拉图认为必须挑选出最坚定,最勇敢,在可能范围内也最有风度的人,此外,他们不仅要性格高贵严肃而且应具有适合这类教育的天赋,如必须刻苦学习,强于记忆等.

柏拉图不仅对护卫者的教育目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还就教育的时间安排及人才选拔作了详细论述.他将护卫者教育的时间安排分为六个阶段:(1)童年——青少年时期.护卫者自幼接受音乐和体育教育,目的是照看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的学习和哲学功课应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2)十七八岁——二十岁.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必要的体育训练,为哲学研究准备体力条件.(3)二十岁——三十岁.进行第一项选拔,把那些在“劳苦的身体锻炼、学习和战争恐怖中总是表现得最能干的孩子挑选出来”(《国家篇》537A),对他们施以数学、几何、天文、音乐等“辩证法”预备性学科的教育.(4)三十岁——三十五岁.进行第二次选拔,“选出其中最富这些天赋条件的青年,在他们年满三十的时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候,给以更高的荣誉,并且用辩证法考试他们.”(《国家篇》537D)凡经过考试的,可让他们“用六年或者四年”(后“定为五年”)时间“专心致志地学习辩证法”(《国家篇》539DE).(5)三十五岁——五十岁.用十五年时间到实际工作中锻炼,“强迫他们负责指挥战争或其他适合青年人干的公务”,目的是“让他们在实际经验方面不低于别人”(《国家篇》539E),同时还可以在公务中继续考验他们的素质.(6)五十岁以后——去世.他们必须接受最后考验,使他们最终达到“善”本身,管理好国家、公民个人及他们自己.在剩下的岁月里用大部分时间研究哲学,在培养出国家的继承人后他们便可辞去职务,进入乐土,并安居下来.

五、柏拉图的学园

为了把自己的教育理想付诸实施,柏拉图在雅典的阿卡得穆建立了自己的学园.关于学园建立的确切日期无从查考.“从建园的纲领和柏拉图说起曾在40岁那年访问意大利和西西里时确立的信念之间的明显联系来看,我们自然应该设想建园大概是在这个时期(公元前388—387年).”[1]学园的活动以“讲学”为主,学习和研究几何学在学园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学园入口处悬挂的“不懂几何学者,请勿入我门”的名言充分说明了柏拉图对于几何学的重视.除几何学外,柏拉图学园对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宇宙学等学科也开展了广泛的学习与研究.学园除重视文、理科学习之外,最重要的,凌驾于一切学科之上的课程当属柏拉图的哲学,他将哲学之前的各门具体学科称为“预备性学科”,而将学习哲学作为通向最高知识的“善”的理念的惟一途径.阿卡得穆学园作为教育科学中心虽然以教学和科研为主,但它并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柏拉图创办学园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哲学和政治的新的结合,培养一批既精通哲学、自然科学又善于治国的政治人才,为他心目中的理想国服务.

二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提出系统教育理论的人,其教育思想涵盖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所有阶段,其关于教育的许多主张与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辉.但其教育思想如同其他思想一样,也或多或少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和保守性.

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的政治意义和作用,其教育思想是为其乌托邦式的国家政权服务的,其教育目的是培养经世致用的治国人才——城邦护卫者,因而其教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育活动具有明显的社会功利性,过分注重教育的政治功能,而且他这种培养护卫者的教育只能是极少数人享有的教育.柏拉图重视早期教育,提倡公共学前教育,重视女子教育,主张男女平等,提倡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但他认为对儿童的游戏故事,唱歌的内容必须加以选择,进行严格审查,原则是必须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忽视了儿童的个性和独立人格的发展,他关于妇女儿童社会公有的思想更是有悖于社会伦理道德而应加以批判的.超级秘书网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与他的人性论思想是密切结合的.他认为,上帝造人分为三等,即金质、银质和铁质.他认为,“一个人属于哪一种,他所生下来的子女就属于哪一种.”[2]其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实质是论证奴隶社会阶级统治的合理性.

柏拉图的教育旨在与智者教育对城邦所造成的离心力相抗衡.对柏拉图来说,教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在孩子们身上培养音乐的机敏与身体的灵巧,也不是通过在神话和诗歌中所反映的人类生活来培养政治的和实践的智慧,真正说来,它是一个人灵魂的内在和谐的塑造,即内在于人的不和谐因素的协调一致.教育是人身上难以调和的东西--野兽性与天使性--的统一.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形成这种统一,使人既不变成一头驯顺的绵羊(奴隶),也不变成一头贪婪的狼(僭主).[3]人变成一个政治存在的潜能依赖在他之中这种哲学本性与尚武本性的统一.因此,教育并不是对某种技能的培养,而是要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形成权力与爱知识的统一.

[1]〔英〕A•E•泰勒著,谢随知等译.柏拉图--生平及其著作[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10(1):14-15

音乐哲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交往;音乐教育;交流与沟通;理解与对话

“交往”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马克思提出的,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相对宽泛。“交往”无时无刻地发生于人类的日常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交往”一词的理解,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拓展。在马克思的影响下,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了新的动力与生机。

一、交往音乐教育的缘起

1.对“交往”和“交往行为”的解读

在马克思对于交往的论述中,最早提出的交往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彼此的交往。而在马克思与恩格斯随后的一系列代表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交往”的界定:“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中的个人以及诸如阶级、民族、社会集团、国家等共同体之间在物质、精神上互相约束、互相作用、彼此联系共同发展的活动以及其形成的相互关系的统一”①。而在这一界定下,交往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产和实践劳动都紧密相连,各阶层、共同体之间也密不可分。那么如何合理地进行交往?这一问题也成为后来学者们研究的重中之重。伟大思想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提出“交往行为理论”,并论著《交往行为理论》一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当我们想要进行一场交往行为时,其目的是我们所要交往的对象,能够在我们交往的这一段时间内,快速的理解和吸收我们所互相交流的主体内容,并给出对方一定的反馈,这一反馈并不是要讲一定的内容,一个眼神或一个面部表情足以说明我们交往的对象对这一交往行为的认识与理解,因此作为交往行为的言说者,需选择一种可以被我们所要交往的对象能够理解的一种表述或表达方式,以便我们与听者相互交往的过程中能够被互相理解,达成一致的意见。“当双方认为彼此提出的这些有效性主张是正当的时候,交往行为才能不受干扰的地继续进行”②这里的有效性主张是哈贝马斯提出的在交往行为中,我们作为交往双方所要具备的真实性、真诚性、正当性或正确性。2.对交往音乐教育的解读交往首先是建立在两者平等的关系上,在交往行为过程中,倡导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对于哈贝马斯来讲,交往的目的在于增进彼此双方的理解,而对于理解的目的在于交流的主体与客体之间达成共识,而最后达成共识的结果就是传递了知识。那么对于音乐教育而言,音乐教育者在传递知识的这一过程就是一场交往行为,音乐教育者作为言说者与被教育者即学生,是处于平等的关系中。目前,我国有一些学者提出关于学生在课堂中应占据主导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对于这一说法,笔者认为教师与学生因身份的不同和在交往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双方都应处于主体地位,而对于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况,哪一方的主体地位更突出,哪一方就占据主导。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这一节课是对于音乐基本知识、鉴赏音乐等内容讲解时,那么此时在这一场交往行为中,教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与梳理。如果课堂内容是关于音乐创作等方面时,那么此时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教师仅是主体所要汇报的对象。音乐教育不仅是“教”与“学”双方相互交流沟通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音乐与文化、音乐与人、音乐与自然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一个交往行为。

二、交往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实践理论研究

1.交往理论对我国音乐教育理论研究

交往理论在我国目前运用最具影响力之一的论著,应当是朱玉江于2015年出版的关于《交往音乐教育论》[1]一书,作者从交往的视角来探讨了目前我国音乐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对于我国20世纪以来音乐教育的主体性哲学反思和所面临的困境、交往视角审视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一种主体间性对话理解的过程以及从音乐课程观、交往的音乐课堂教学、音乐教师教育范式的转型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举例了音乐课堂教学的个案实践研究,使读者对交往音乐教育理论有更深层的理解。关于文献研究方面,笔者将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展开叙述。管建华教授在其2011年于人民音乐发表的文章《中国音乐教育的后殖民批判与转向的文化分析》中提道:“音乐教育正在从技术性的实践转向交往性理性的实践,将哈贝马斯关于以语言分析为中心的八个方面的议题作为沟通行动理论作为行动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运用到音乐沟通行动中来,并提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认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也应当以生活世界为基础,对音乐文化的生活形式进行重新评价,建构新的生态文明时期的音乐生活世界”[2]。作者通过交往理论回顾中国音乐教育自20世纪以来均以技术性为主要的目标,借鉴西方的音乐教学体系,使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主体缺失,被边缘化。朱玉江教授于2012年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发表文章《从交往理论看音乐教育实践哲学》:“从交往理论的视角审视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认为音乐教育是主体间性的交往实践活动、音乐教育是对话与理解的过程、音乐教育蕴含于生活世界中”[3]。作者对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看法建立自“主客二分”的基础上,对音乐教育实践进行深刻的反思,同时指出交往理论是多元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在2013年朱玉江教授于星海音乐学报发表《基于交往理论的音乐教育》[4]一文,文章对交往的内涵、多元文化中的交往以及交往的音乐教育学意义进行深刻的阐释。笔者通过中国知网的检索,关于交往理论在音乐教育中的发展,就目前能够检索到的文献并没有很多,在2015年之后,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其他领域相比来说较少。而关于交往音乐教育理论的硕博论文也几乎没有,而更多涌现出来的是在音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交往能力、交往行为或交往状况进行研究的较多。

2.音乐教育实践中的交往

近十年来,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中交往能力、沟通与交流等方面越来越重视,能够让每个学生在进行音乐活动的同时,提升自身综合能力。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一些硕士论文中也有集中体现,针对不同视角、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交往能力的探究。其中河南师范大学李琛硕士论文《音乐治疗对改善儿童交往能力的干预研究——以龙子心智障儿童托管中心为例》[5]是一个典型的音乐对交往能力影响的个案研究:通过作者一年的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对智障儿童交往能力的训练,用音乐来吸引这群特殊的儿童,使他们能够自主的加入音乐活动,彼此能够沟通和交流。用音乐的力量来使这些特殊的人群能够在交往能力和交往行为上得到很大提升的文章不在少数,类似研究还有武汉音乐学院姜孟昕硕士论文《奥尔夫音乐治疗对自闭症谱系儿童社会交往、情绪和注意力的疗效研究》[6]。个案的研究,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教师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对学生交往能力的重视,体验式、互动式的新颖教学使得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更加的开放。同时,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也占据了当下研究的热潮。星海音乐学院罗天驹硕士论文《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7]:通过对广州市某幼儿园两个班进行教学和观察对幼儿在不同活动课堂中交往能力组成的要素进行分析,得出幼儿的在主动交往和被动交往的行为以及与同伴之间交流,集体意识等都有所提高,对交往理论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南大学张丛硕士论文《音乐对婴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影响的研究》[8]: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希望家长能够在婴幼儿的音乐教育中占据主要地位,能够在音乐中去培养孩子的性格和交往能力,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家庭音乐教育氛围。除此之外,交往理论在大学生的音乐教育活动研究中也炙手可热,云南师范大学唐珍玲硕士论文《团体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干预效果》[9]: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和音乐治疗机制相关理论,来探讨团体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改善人际交往中的问题。笔者于2019年10月—11月份曾到某高级中学进行音乐教学实习,首次面对面与学生进行教学与课堂交流,收获颇多,但同时发现了许多课堂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在课堂中,许多学生都拿了除音乐课本以外其他学科的书,甚至音乐书并不带,在课堂中也没有认真的学习而是低头做其他学科的作业,并没有听讲。2.学生对于音乐课本上的内容并不感兴趣,尤其是对于一些传统音乐。例如,笔者曾在高二的课堂教学中讲授《江南丝竹乐》和《醇厚的中原韵》这两课关于地方性的音乐,收集了许多相关的当地音乐视频及图片资料并在课堂中播放给学生欣赏,但并没有接收到学生的良好反应,导致课堂效率低下。通过这两个问题,笔者课后首先对自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其次对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课堂现象进行了分析:1.自我原因:在准备教案以及讲课前,对即将面临的授课对象之前上课情况及心理状况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导致在上课过程中面对这种情况措手不及。2.双方交流问题:在笔者教学的过程中,几次出现冷场的现象,究其根本,是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相关。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不单单仅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课前、课后尤其重要,关于交流的内容,也不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对于学生的生活、兴趣爱好等都要有所涉及,以“朋友”平等的身份与之相处,对学生深入了解,那么在课堂应该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仅仅是交往活动中的第一步。由此可见,交往理论不论在音乐教育理论或音乐教育实践中,交往理论的应用已经基本覆盖了各年龄阶段的音乐教育对象,通过对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对交往双方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理解,最终使双方达到一致的共识与目标。

三、关于交往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

1.由知识交往转向精神交往

就目前来说,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最为常见。学生通过交往活动获取知识,并将所学内容反馈给教师,教师接收到学生的反馈后,会不断更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交往行为活动。除此之外,师生还要与音乐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象征,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师生交往以及师生与音乐的交往都是以言语符号作为中介的一种精神世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过程。它包括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情感和人格的陶冶,生命内涵的领悟等,通过文化传承功能将音乐中所蕴含的精神世界转化为个体的生命精神能量。”[10]因此,音乐教育交往活动更是一场精神交往,丰富着人的精神生活。

2.由被动交往转向主动交往

21世纪以来,中国音乐主体缺失问题引发了中国音乐身份认同感的危机,对音乐理解和音乐前瞻性的缺失问题,造成我国音乐文化多样想理解的缺失,音乐教育处于被动地位,究其根本是交往的缺失。在当前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音乐文化激烈碰撞,形成交流与融合的新局面,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将我们与我们所要交流的对象放置于平等的位置进行对话,互相接纳、互相理解,包容差异。文化理解是音乐教育交往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交往双方在对话的过程中,需仔细“倾听”,认真“言说”倾听者和言说者处于同等重要地位,缺少一个或一方做得不够,那么这个交往活动都将是失败的。因此,要转变我们的交往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向为主动接纳,而在主动接纳的过程中,要与自身的情况相适应,能够融汇变通。

3.由“理论”交往转向“实践”交往

朱玉江认为技术型的音乐教师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技术(如声乐、器乐、音乐理论等)能力,然而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会导致学生缺乏自我反思、自我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反思实践能力需要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音乐教师教育中的教师要具备反思能力,这是培养教师教育者反思能力的前提。第二,音乐教师教育“学习共同体”的建构。[11]这个观点中提到,在对交往音乐教育的建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交往理论本身进行实践性的反思,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交往理论。文化的传承是需要我们每一代人对其进行不同的理解与对话,才能不间断地传递,而对于传统文化,我们需要有选择性的、有目的性的进行传承,而对于其中哪些是对我们具有传承价值的,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检验。因此对于交往音乐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书面的、理论性知识的表达,要经过我们不断地在个案中、在经验中反思与实践。

四、总结

音乐哲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交往;音乐教育;交流与沟通;理解与对话

“交往”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马克思提出的,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相对宽泛。“交往”无时无刻地发生于人类的日常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交往”一词的理解,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拓展。在马克思的影响下,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了新的动力与生机。

一、交往音乐教育的缘起

1.对“交往”和“交往行为”的解读

在马克思对于交往的论述中,最早提出的交往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彼此的交往。而在马克思与恩格斯随后的一系列代表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交往”的界定:“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中的个人以及诸如阶级、民族、社会集团、国家等共同体之间在物质、精神上互相约束、互相作用、彼此联系共同发展的活动以及其形成的相互关系的统一”①。而在这一界定下,交往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产和实践劳动都紧密相连,各阶层、共同体之间也密不可分。那么如何合理地进行交往?这一问题也成为后来学者们研究的重中之重。伟大思想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提出“交往行为理论”,并论著《交往行为理论》一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当我们想要进行一场交往行为时,其目的是我们所要交往的对象,能够在我们交往的这一段时间内,快速的理解和吸收我们所互相交流的主体内容,并给出对方一定的反馈,这一反馈并不是要讲一定的内容,一个眼神或一个面部表情足以说明我们交往的对象对这一交往行为的认识与理解,因此作为交往行为的言说者,需选择一种可以被我们所要交往的对象能够理解的一种表述或表达方式,以便我们与听者相互交往的过程中能够被互相理解,达成一致的意见。“当双方认为彼此提出的这些有效性主张是正当的时候,交往行为才能不受干扰的地继续进行”②这里的有效性主张是哈贝马斯提出的在交往行为中,我们作为交往双方所要具备的真实性、真诚性、正当性或正确性。

2.对交往音乐教育的解读

交往首先是建立在两者平等的关系上,在交往行为过程中,倡导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对于哈贝马斯来讲,交往的目的在于增进彼此双方的理解,而对于理解的目的在于交流的主体与客体之间达成共识,而最后达成共识的结果就是传递了知识。那么对于音乐教育而言,音乐教育者在传递知识的这一过程就是一场交往行为,音乐教育者作为言说者与被教育者即学生,是处于平等的关系中。目前,我国有一些学者提出关于学生在课堂中应占据主导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对于这一说法,笔者认为教师与学生因身份的不同和在交往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双方都应处于主体地位,而对于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况,哪一方的主体地位更突出,哪一方就占据主导。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这一节课是对于音乐基本知识、鉴赏音乐等内容讲解时,那么此时在这一场交往行为中,教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与梳理。如果课堂内容是关于音乐创作等方面时,那么此时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教师仅是主体所要汇报的对象。音乐教育不仅是“教”与“学”双方相互交流沟通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音乐与文化、音乐与人、音乐与自然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一个交往行为。

二、交往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实践理论研究

1.交往理论对我国音乐教育理论研究

交往理论在我国目前运用最具影响力之一的论著,应当是朱玉江于2015年出版的关于《交往音乐教育论》[1]一书,作者从交往的视角来探讨了目前我国音乐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对于我国20世纪以来音乐教育的主体性哲学反思和所面临的困境、交往视角审视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一种主体间性对话理解的过程以及从音乐课程观、交往的音乐课堂教学、音乐教师教育范式的转型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举例了音乐课堂教学的个案实践研究,使读者对交往音乐教育理论有更深层的理解。关于文献研究方面,笔者将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展开叙述。管建华教授在其2011年于人民音乐发表的文章《中国音乐教育的后殖民批判与转向的文化分析》中提道:“音乐教育正在从技术性的实践转向交往性理性的实践,将哈贝马斯关于以语言分析为中心的八个方面的议题作为沟通行动理论作为行动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运用到音乐沟通行动中来,并提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认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也应当以生活世界为基础,对音乐文化的生活形式进行重新评价,建构新的生态文明时期的音乐生活世界”[2]。作者通过交往理论回顾中国音乐教育自20世纪以来均以技术性为主要的目标,借鉴西方的音乐教学体系,使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主体缺失,被边缘化。朱玉江教授于2012年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发表文章《从交往理论看音乐教育实践哲学》:“从交往理论的视角审视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认为音乐教育是主体间性的交往实践活动、音乐教育是对话与理解的过程、音乐教育蕴含于生活世界中”[3]。作者对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看法建立自“主客二分”的基础上,对音乐教育实践进行深刻的反思,同时指出交往理论是多元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在2013年朱玉江教授于星海音乐学报发表《基于交往理论的音乐教育》[4]一文,文章对交往的内涵、多元文化中的交往以及交往的音乐教育学意义进行深刻的阐释。笔者通过中国知网的检索,关于交往理论在音乐教育中的发展,就目前能够检索到的文献并没有很多,在2015年之后,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其他领域相比来说较少。而关于交往音乐教育理论的硕博论文也几乎没有,而更多涌现出来的是在音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交往能力、交往行为或交往状况进行研究的较多。

2.音乐教育实践中的交往

近十年来,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中交往能力、沟通与交流等方面越来越重视,能够让每个学生在进行音乐活动的同时,提升自身综合能力。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一些硕士论文中也有集中体现,针对不同视角、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交往能力的探究。其中河南师范大学李琛硕士论文《音乐治疗对改善儿童交往能力的干预研究——以龙子心智障儿童托管中心为例》[5]是一个典型的音乐对交往能力影响的个案研究:通过作者一年的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对智障儿童交往能力的训练,用音乐来吸引这群特殊的儿童,使他们能够自主的加入音乐活动,彼此能够沟通和交流。用音乐的力量来使这些特殊的人群能够在交往能力和交往行为上得到很大提升的文章不在少数,类似研究还有武汉音乐学院姜孟昕硕士论文《奥尔夫音乐治疗对自闭症谱系儿童社会交往、情绪和注意力的疗效研究》[6]。个案的研究,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教师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对学生交往能力的重视,体验式、互动式的新颖教学使得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更加的开放。同时,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也占据了当下研究的热潮。星海音乐学院罗天驹硕士论文《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7]:通过对广州市某幼儿园两个班进行教学和观察对幼儿在不同活动课堂中交往能力组成的要素进行分析,得出幼儿的在主动交往和被动交往的行为以及与同伴之间交流,集体意识等都有所提高,对交往理论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南大学张丛硕士论文《音乐对婴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影响的研究》[8]: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希望家长能够在婴幼儿的音乐教育中占据主要地位,能够在音乐中去培养孩子的性格和交往能力,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家庭音乐教育氛围。除此之外,交往理论在大学生的音乐教育活动研究中也炙手可热,云南师范大学唐珍玲硕士论文《团体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干预效果》[9]: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和音乐治疗机制相关理论,来探讨团体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改善人际交往中的问题。笔者于2019年10月—11月份曾到某高级中学进行音乐教学实习,首次面对面与学生进行教学与课堂交流,收获颇多,但同时发现了许多课堂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在课堂中,许多学生都拿了除音乐课本以外其他学科的书,甚至音乐书并不带,在课堂中也没有认真的学习而是低头做其他学科的作业,并没有听讲。2.学生对于音乐课本上的内容并不感兴趣,尤其是对于一些传统音乐。例如,笔者曾在高二的课堂教学中讲授《江南丝竹乐》和《醇厚的中原韵》这两课关于地方性的音乐,收集了许多相关的当地音乐视频及图片资料并在课堂中播放给学生欣赏,但并没有接收到学生的良好反应,导致课堂效率低下。通过这两个问题,笔者课后首先对自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其次对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课堂现象进行了分析:1.自我原因:在准备教案以及讲课前,对即将面临的授课对象之前上课情况及心理状况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导致在上课过程中面对这种情况措手不及。2.双方交流问题:在笔者教学的过程中,几次出现冷场的现象,究其根本,是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相关。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不单单仅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课前、课后尤其重要,关于交流的内容,也不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对于学生的生活、兴趣爱好等都要有所涉及,以“朋友”平等的身份与之相处,对学生深入了解,那么在课堂应该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仅仅是交往活动中的第一步。由此可见,交往理论不论在音乐教育理论或音乐教育实践中,交往理论的应用已经基本覆盖了各年龄阶段的音乐教育对象,通过对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对交往双方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理解,最终使双方达到一致的共识与目标。

三、关于交往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

1.由知识交往转向精神交往

就目前来说,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最为常见。学生通过交往活动获取知识,并将所学内容反馈给教师,教师接收到学生的反馈后,会不断更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交往行为活动。除此之外,师生还要与音乐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象征,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师生交往以及师生与音乐的交往都是以言语符号作为中介的一种精神世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过程。它包括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情感和人格的陶冶,生命内涵的领悟等,通过文化传承功能将音乐中所蕴含的精神世界转化为个体的生命精神能量。”[10]因此,音乐教育交往活动更是一场精神交往,丰富着人的精神生活。

2.由被动交往转向主动交往

21世纪以来,中国音乐主体缺失问题引发了中国音乐身份认同感的危机,对音乐理解和音乐前瞻性的缺失问题,造成我国音乐文化多样想理解的缺失,音乐教育处于被动地位,究其根本是交往的缺失。在当前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音乐文化激烈碰撞,形成交流与融合的新局面,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将我们与我们所要交流的对象放置于平等的位置进行对话,互相接纳、互相理解,包容差异。文化理解是音乐教育交往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交往双方在对话的过程中,需仔细“倾听”,认真“言说”倾听者和言说者处于同等重要地位,缺少一个或一方做得不够,那么这个交往活动都将是失败的。因此,要转变我们的交往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向为主动接纳,而在主动接纳的过程中,要与自身的情况相适应,能够融汇变通。

3.由“理论”交往转向“实践”交往

朱玉江认为技术型的音乐教师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技术(如声乐、器乐、音乐理论等)能力,然而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会导致学生缺乏自我反思、自我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反思实践能力需要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音乐教师教育中的教师要具备反思能力,这是培养教师教育者反思能力的前提。第二,音乐教师教育“学习共同体”的建构。[11]这个观点中提到,在对交往音乐教育的建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交往理论本身进行实践性的反思,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交往理论。文化的传承是需要我们每一代人对其进行不同的理解与对话,才能不间断地传递,而对于传统文化,我们需要有选择性的、有目的性的进行传承,而对于其中哪些是对我们具有传承价值的,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检验。因此对于交往音乐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书面的、理论性知识的表达,要经过我们不断地在个案中、在经验中反思与实践。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