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细节管理

细节管理范文精选

细节管理

细节管理范文第1篇

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集体活动。通过班会来开展细节教育、提高学生对细节的认识,对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人生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开展《我的小书包》主题班会,教给学生怎样给书本及其他学习用品进行分类,在书包里如何摆放,怎样做才是对书包和书本的保护,通过示范、讲解、动手演练等形式,让学生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二、抓住课堂,进行细节训练

上课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在课堂上进行细节教育,也就抓住了习惯培养的根本。因此,班主任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如对坐姿、读书姿势、写字姿势等进行矫正规范,训练学生养成上课铃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的习惯,迟到了要得到老师的允许才能进教室的习惯等。而且要注重课堂常规教育,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举手回答,回答问题使用普通话,声音响亮等习惯。过去上课只看老师怎样处理教学环节,怎么设计教学,现在要把对学生习惯的培养,关注学生的细节表现也作为一堂好课的标准。

三、创设和谐氛围,陶冶学生行为

学生一天之内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就能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意义。

(1)优化人文环境。如在教室门口的展示栏里悬挂学生的美术作品和书法字画,使学生感受美的熏陶;在学生经常课间活动的地方,张贴习惯养成方面的名人名言或提示语、警示语等,如在洗手池上张贴“节约用水“”地球的最后一滴水不该是我们的眼泪”等提示语,在灭火器材的窗框上,张贴如何使用的宣传画;使学生时时接受文明的洗礼。

(2)优化自然环境。校园里多些绿化覆盖,带着学生认识花坛里悬挂“花的品种”的介绍,和他们一起欣赏草丛里“小草也怕疼的”宣传语,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不断陶冶自己的行为。

细节管理范文第2篇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1年实施细节管理后的500例住院患儿为研究组,其中男患儿245例,女患儿255例,年龄的分布为3个月~11岁,平均年龄为(2.2±6)岁;以实施细节管理前本院儿科2010年的500例患儿为对照组。其中男患儿249例,女患儿251例,年龄的分布为4个月~11岁,平均年龄为(2.3±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细节管理措施

1.2.1.1建立新的服务理念,实行细节化服务,建立并维持和谐的医患关系护理服务本身就是一种细节性的服务,护理质量和效果也在细节管理中体现。在儿科的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患者本身,而不仅仅是患者的疾病。要切实的做到护理模式的转变即“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切实转变服务理念。重视细节服务,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每一个表情动作,每一句话都是极小的细节,但这些细节往往会对患者或家属产生不同的影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重视人文关怀,多换位思考,为病人提供更加完善的护理服务,以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实现护理人员与患方之间的良性互动,多于患者及家属交流与沟通,如出现问题积极解决,不相互推诿责任,避免因沟通不畅而造成的护患矛盾。

1.2.1.2基础护理知识的规范化培训,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对于儿科护士的护理理论及操作技术的要求也更高,特别是新上岗护士的培训尤为重要。医院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基础知识,规章制度及服务流程,并对全院护理工作者进行礼仪培训。护士的职业素养在护理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合格优秀的护士,不仅仅要有较高的医学技术,还要有一颗为患者无私奉献的爱心。因此,医院不仅要重视护士的专业技能培训,还要加强对护理礼仪、护理伦理的学习,培养护士的职业道德,在对待患者及患者家属时,要做到有爱心,有耐心,又细心,有真诚。

1.2.1.3从细节上培养风险意识由于现今的儿科患者多为独生子女,被家长视为掌上明珠,有时候,护理工作中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即可能引起患者家属的不满,继而引发护患纠纷。因此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一定要强化风险意识,重视每一个细节,及时发现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对容易造成护理风险的工作环境,要强化安全管理规定,落实告知制度,以规避护理风险的产生。

1.2.1.4细化管理制度和考评机制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考评机制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因此必须对儿科管理制度进行量化和细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①规章制度的细化。结合我院儿科的实际情况,对《儿科护理文书书写标准》、《儿科护理质量标准》、《儿科护理管理手册》、《儿科规范化服务流程》等多种护理标准进行量化和细化,为护理质量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有效的保障护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实施。②实施动态监控。在量化和细化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的基础上,我们需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护理质量监控程序,对儿科护理质量进行动态监控。在工作中强化细节管理的理念,对工作中出现的忽视细节、护理疏漏的现象做到随时发现、及时处理。③定期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进行改进。工作中发现不合理的工作流程或制度,要及时进行改进。如晨间护理整理床铺,以前是交班后进行,既影响病人的治疗,又影响医生查房,所以将该项工作提前,这样病人和医生都满意了,保证了治疗的效率。

1.2.2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护患纠纷、护理相关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率,病人及家属满意度。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患纠纷、护理相关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率、病人及家属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病人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0.2%(1人)、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6%(3人)、感染的发生率为0.4%(2人);对照组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3.8%(19人)、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2%(21人)、感染的发生率为2.4%(12人),两组相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研究组病人满意度为92.8%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P<0.05)

2.2两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病人满意度为92.8%,其中:非常满意127人、基本满意287人、满意50人、不满意36人;对照组病人满意度为77.2%,其中:非常满意80人、基本满意196人、满意110人、不满意114人(P<0.05)。

3讨论

细节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细节管理;儿科护理管理;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保健意识也逐渐增强,对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护理水平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与成人患者相比,儿科患者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儿科患儿年龄小,活泼好动,很难配合医生的治疗[1],另外大多数患儿的病情比较复杂、变化较快,导致儿科护理的护理风险远远高于一般成人护理,因此,在患儿的治疗中,提高儿科护理工作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以我院收治的70例患儿实施细节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40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70例,观察组70例患儿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5.85±0.35)岁;对照组70例患儿中男48例,女22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5.49±0.20)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细节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提高对儿科护理的重视,更新服务理念:在患儿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重护理细节,积极主动的关心患儿,进行贴心护理,在巡视病房时主动与患儿及家属打招呼,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护理操作开始之前,多用激励的言语鼓励患儿,并安慰家长,拉近与家长的距离感,让家长多配合治疗,另外在观察过程中,如果患儿出现不良反应,详细了解病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如果在护理人员出现操作失误时,应立即向患儿致歉,取得家长的原谅[2]。(2)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儿科患者自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都要求很高,因此在新护士上岗时应加强对其的培训,同时还要定期的对新老护士进行培训。在护理工作中,护理质量非常重要,但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也会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因此,在工作中护士长应时刻关注护士人员的心理状态,在尊重、包容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管理,对存在消极情绪的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调节,消除其消极情绪,以无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3-5]。(3)注重儿科护理的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细节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果医护人员出现一点纰漏,就会给儿童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各个细节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定期对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的认识,并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对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对患儿的伤害性。(4)完善细节管理制度:在医疗费用透明度等多方面进行细节管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完善细节管理体制,对在患儿护理中出现的紧急情况重点护理环节制定相应的处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

1.3评判标准

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分3个等级,7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70~90分表示为满意,90分及以上表示为满意,对两组患儿家长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满意度,回收率100%。患儿护理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所得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发生护患纠纷的有3例(4.2%),发生感染的有4例(5.7%),患儿家长满意的有58例(82.8%);观察组发生护患纠纷的有1例(1.4%),发生感染的有1例(1.4%),患儿家长满意的有68例(97.1%)观察组患儿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细节管理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主要是注重管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他要求每位护理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时,还要注重细节,其主要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对患者实现最大化的负责。在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能有效提升护理水平。当今,我国家庭中独生子女比较多,儿童在此环境下成长,忍耐性和独立性差,从而使治疗和护理的工作难度大大增加,如果护理人员在操作中有任何的纰漏,都有可能使得患儿不配合,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说细节管理应用在儿科护理中是必然的。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细节管理,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后,不但能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邓玲.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1):68-69.

[2]孙小莉.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9):117-118.

[3]陈清.加强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和地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185-186.

[4]李建英.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1):86-87.

细节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儿科护理管理细节管理应用价值

随着医疗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医疗环境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医疗护理工作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建议,推动着护理制度不断完善。如何在护理工作中把握好细节,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已经成为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1]。儿科护理工作的对象具有一定特殊性,儿童身体系统器官并未发育完全,儿科护理工作也有着护理时间长,护理工作琐碎,与患儿沟通困难、配合度不高等问题,对于细节的把握不到位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需要格外慎重。我院于2010年开始实施护理细节管理,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发现细节护理方法显著提升了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0年实施细节护理,选取2010年前实施细节护理之前的342例儿科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10年以后实施细节护理以后的306例儿科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男169例,女173例;平均年龄9.7岁;观察组中男151例,女155例,平均年龄10.1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关注患者需求,把握护理细节

儿科护理属于具有一定风险的护理种类,其原因在于护理对象的特殊性和其在家庭中的独特地位。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儿科的护理中需要花较大的精力来与患者的家属沟通、安抚家属情绪。我们在儿科的护理工作中采用细节化的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把握好各种细节,做好人性化护理,避免工作出现疏漏,从在护理过程中对于疾病的关注逐步过渡到对于儿童患者身心方面的关注。具体方法如下:①在护理流程中注重各种细节,在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的层面上关注患儿及其家属其他的护理需要,对其合理和必要的要求尽量予以满足。建立良性的护患关系,通过良好的沟通来解决患者产生的不满和护患矛盾,同时根据患者的建议进行适当调整和反馈[2]。②提倡人本主义,转变工作重心。传统护理模式中,护理的核心是疾病,对于患者的护理大多都是对于疾病的护理,但在现代护理理念中更多强调的是人,把人的感受放在核心地位。所以应将原来的单向护理模式转变为双向沟通模式,与儿童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多进行沟通,以求提升他们对于护理的感受,感到护理工作满意有效,对于护理工作进行完善,提供让患者舒适满意的护理模式。

1.2.2细化护理模式和流程

对于儿童患者的护理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整合出一套规范流程,对于其中流程的细节进行细化和规范化。比如:不论是对于何种儿科疾病的护理,家属和儿童的心理即使在不同疾病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共性,因此,在对于儿科患者的心理护理中,观察可以随着患儿病情的变化,儿童和家长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确保患者有良好的心态并且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因沟通不足或不良情绪产生的医患纠纷[3]。

1.2.3细化护理工作考察和评价管理制度

对于护理工作来说,一个相对完整的考察和评价管理机制是保证护理工作质量、推动护理工作完善的有效动力和工具。因此,在细节护理中也需要加强考察和评价,并且保证这种评价监管机制有着良好的可操作性,保证细节护理的实施效果。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①对于规章制度进行细化。我院在儿科护理工作方面现行的规章制度有《儿科护理管理手册》、《儿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儿科护理病历书写规范》等,在此基础上对儿科护理标准再进一步细化,以保证细节护理的有效实施并且作为考核和管控细节护理的有效依据,保障了细节护理有效规范。②由于护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需要对护理的方方面面进行动态的监控管理。在工作中强化细节管理理念,对于工作中容易忽略的细节需要予以特别注意,对其中容易造成的疏漏需要予以密切关注和及时处理。③每隔一段时间对于护理管理和考核制度进行评价,对于其中不合适或操作性不强的地方予以整改,以保证其更好地适应细节护理的实际工作。

1.3观察指标

对于细节护理实施效果的评价以4个方面来进行评定,分别为疾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工作失误发生率、护患关系矛盾发生率、儿童患者本人以及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失误、护患纠纷、以及儿童患者本人和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细节管理原常用于企业管理之中,随后其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细节管理在医疗护理行业的应用对于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运用细节管理转变了护理工作模式,规范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护理模式逐渐由以疾病护理为中心转变为对于患者的感受为中心,更加细致地关注患者在护理工作中的需求,转变了与患者的沟通方式,提升了患者对于治疗的配合度,减少了因对于细节关注不足而引起的护理失误和护患纠纷,种种对于细节的处理也使得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或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下降,显著提升了护理质量。因此细节管理对儿科疾病的护理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4]。

参考文献

[1]王艳霞.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34(2):168-170.

[2]骆雪英.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策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5(5):530-531.

[3]郭玉变.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4,12(10):127-128.

细节管理范文第5篇

规范工作流程,流程管理,强调质量的联系加强护士的工作,详细规划工作流程,细化规范病区各班工作流程人手一册,使每项护理工作落产到位,细化规范病区治疗室药柜,护理物品的放置位置,特殊药物做好醒目标志,避免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出现差错。。救援材料、药物做到“五定”移交并做登记,建立护理缺陷治疗反应过程,每个护理缺陷的严重关注。提高护理操作,进一步规范实用的护理程序。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确保儿童和家庭保健由一个普通的心脏,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程序、护理过程可以有效地避免护理纠纷在儿科护理的过程中,与成人高等风险相比,在儿科护理的过程中,病人家属情绪波动,所以很容易在护理纠纷和医务人员,在面对这种情况下,护士应多关注保健的细节,考虑病人的家属的感受,关注细节和护理,以减少护理纠纷合理安排过程。

2.协助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护理习惯,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和考评机制

管理制度和考评机制的建立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通过各项规章制度,措施到位及时执行,准确地实施治疗,护理,加强病房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为贯彻落实就业前培训制度,在新护士、实习生上岗之前,进行岗前培训。设置情景客房,模拟练习不安全的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方法,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护理安全意识。学习,基础护理操作培训,职业素质和护理安全教育的核心系统,掌握儿科护理的特点,完成岗位职责。因此,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医院应尽量详细的内部规章制度,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合理细化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医院护理工作可以标准化,制度化。

3.在做好常规护理基础上应当积极和患儿和家属进行及时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