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教育安全

网络教育安全范文精选

网络教育安全

网络教育安全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1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安全的主要特点

首先,网络安全具有相对应的普遍性。在目前我国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过程当中,目前我们的网络用户群体主要由大学生以及青少年、中年人所组成,他们目前所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也相对较为常见,但是仍然有一些网络安全问题不易被发现。大学群体之间相对有紧密的联系来研究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如今,大数据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们的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例如,微信和QQ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双方之间的交流,但鉴于目前专业高等教育学生之间交流和学习的频率,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以及使用互联网有关的问题。第二,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安全问题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相关大学生好奇心较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速度较快,同时也经常在网上主动接触新事物。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相关网络安全的认识还不清晰,无法在一定程度上快速识别网络上的各种病毒,导致在进行网络应用过程当中存在网络安全问题。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还是通过微信和QQ群进行联系,而互联网的频繁使用给学习网络的安全带来了很多问题,这是由于高职院校师生之间缺乏纪律和沟通[1]。

2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网络资源的丰富和快捷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帮助了高职院校进行教学与建设,但是互联网的丰富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夹杂着好坏参半的负面内容。例如相关网络舆情内容多而复杂,某些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诽谤、污蔑、炒作、混淆视听的舆论,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削弱了青年学生识别和抵制错误观念的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政治信仰危机。高校网络思想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跟不上目前新时展的步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安全教育,传统上大多数都是来自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但至今很多高校还没有对教育进行单独定义,把网络思想安全作为学分专业课或选修课,从事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同时,受传统教育场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限制,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高校思想安全教育网络发展不理想。需要从教材编写、课件制作、教学方法和专业师资、文化等多方面开始加强高校网络思想安全课程建设[2]。

3高职院校大学生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

3.1网络社交问题

大数据应用相对广泛,涵盖图像处理、社交媒体等等多个领域。而高职院校大学生是相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网络社会群体。在实际网络安全问题过程中,网络社交安全问题较为常见。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才刚刚从繁忙高中生活进入到大学,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面对网络安全问题往往难以有效判断。因此经常容易“中招”,如在网络上对方以交朋友为名对大学生实施诈骗,或者以赚钱为名,吸引大学生从事传销工作,大学生往往在这一过程当中难以进行分辨,最终造成自身损失。这些网络安全问题在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中很常见,因此迫切需要进行解决。互联网是一个很容易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虚拟世界。因此,高校学生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育活动,不要盲目依赖网络。高职研究生在线社交活动中有大量的行为数据,这个数据对应大数据的特点,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提供了相对重要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2网络学习安全问题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学习平台的数量呈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全国许多高职院校根据各自的特点,积极开设专业课程,将其进一步作为专业课和公共课的一部分,同时兼顾保障在线学习安全的需要。首先,如若高职院校教师没有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给学生提供相对应的学习平台以及安全学习网站,让相关学生自行采取搜索引擎去查找一些学习资源,那么学生可能无法有效找到,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受到相关恶意插件的攻击,导致学生个人账号信息出现问题。第二,学习媒体的使用不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其他网络安全问题。虽然目前许多学生主要是利用学校的网络来选择相关课程,但也有一些学生喜欢去网吧或是利用其他形式的网络学习。这些不安全的网络环境相对来说较为复杂,同时相关防火墙技术也不完善,安全管理也存在不足之处,很容易在一定程度上感染病毒,从而对学生的信息设备或是自身信息造成损害[3]。

4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有效措施

4.1网络安全教育主体制度化及教师专业化

以学校为中心的网络安全教育必须形成相对应的制度化教育。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学校方面应当进一步协调教育部、公安部和高校部门各方面工作,进一步充分调动人力、物力、财力,建立相应的领导协调小组,制定网络安全教育教学和教学计划,进一步形成清晰、分布均匀的工作局面。建立网络安全动态预警机制,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同时进一步有效协调全体成员教育,加强相关沟通。网络安全教育必须实现专业化。通过进一步有效建立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配备学生心理分析技能、网络化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行分析。当前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教师能够以专业和有针对性的方式指导学生,师资队伍当中应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课教师、班主任和学生管理教师,以进一步有效培养更多的兼职专科教师,促进其有相对明确的领导角色和真正的网络运营能力,培训由全职和兼职教师补充的教师队伍。兼职专业教师结合,在专业领域合作互补,确保学校网络安全质量的提升,建立专业教师分层培训制度。目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专业教师跟上新技术的步伐。目前,任教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没有接受过网络安全领域专业培训、学历远远不够的老年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培训工作是关键。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培训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兼职专家教师,并将定期职业培训与不定期的特殊培训相结合。不仅可以在学校当中进行学习,还可以和姐妹院校交流经验。虽然教学是由专职教师提供的,但在实践过程当中也应当邀请社会专业人员、互联网专家、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学校指导专家,以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一起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4]。

4.2网络安全教育内容丰富化及手段多样化

目前,高校网络安全教学还处于凌乱状态,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枯燥乏味。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应当设立专门的网络安全教育和在线教育项目,将其进一步纳入学校体系建设当中来,成为当下大学生的常规性教育。考虑到我国国情和实际,还应当编写专门的教科书,开设专门的课程,将其进一步作为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提供教育,改善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形态。网络安全教育也需要融入整个大学教育体系当中,开设政治思想课专章,明确信息课相关内容,将相关内容加入学生管理中,让网络安全教育全方位进行,完全覆盖大学周期[5]。同时,安全教育必须覆盖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处处营造安全保障的氛围。在这个阶段,我们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已经发生的事件,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目前也已经逐渐远离现实。因此,网络安全培训的内容必须不断进行更新,以进一步有效跟上网络发展的趋势。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方法必须多样化,教学过程是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它必须保持一定的丰富多样性。从宣传角度来看,这些可以是以传统的形式,如教师培训和与学生的交流进行,也可以是现代的社交方式,如微信群、QQ、公众号和社交媒体等方式[6]。

4.3网络安全教育课程信息化及思想武装化

进一步将相关传统思维的线下教育与新媒体技术有效结合,从而发展新型的思维与安全在线教育,进一步拓展学生在线思维与安全教育的路径。同时适当运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创造相对较为良好的教学“情境”,另外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和学习的兴趣。利用新的网络媒体技术进行教育,也可以打破传统的“单向灌输理论”教育方式,通过单向的理论灌输,以及学科中逆向的、互动的模式探索。引导学生走向主动学习,加强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教材开发、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多媒体应用、教学主体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进一步有效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多样化教学方式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因此,学生将会更愿意接受主流的意识形态灌输,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的思想,并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贯彻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

4.4网络安全教育互动化及院校联合化

网络教育安全范文第2篇

1问题的提出

1.1体育学校学生网络消费现状分析

对山东省两所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如下:因为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年龄大多在14~18周岁,86%的学生使用手机等通讯设备进行网上银行转账、微信支付等,学生使用银行卡和家人进行学习、训练和生活费用的汇入支出往来;2%的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交友活动;67%的学生用网上支付和微信支付的方式购买生活日用品、食品等。这说明利用网络进行支付的方式,已经是在校学生生活消费的主流。

1.2学生在网络消费支付中遇到的欺诈现象

据调查,在校学生因为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不强,导致网络欺诈事件频发。每学期网络欺诈事件在学生中都会发生10余起,主要有以下几种:(1)网络电信诈骗。由于学生辨别能力差,因此犯罪分子利用电话对其进行恐吓、欺骗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骗取了钱财;(2)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利用网络购物平台,虚假信息,骗学生购买;(3)网络游戏诈骗。由于学生玩心较重,因此犯罪分子就利用网络游戏骗取学生钱财。

1.3学校遇到的网络欺诈事件的解决途径

学校管理部门遇到此类涉及金额比较大的事件,一般都会通过公安机关报案,但由于调查难度较大,公安机关也只是提醒学生要注意识别诈骗信息。据学校所在辖区派出所对所在辖区学校出现的网络欺诈的统计显示,2013—2015年度的网络安全欺诈事件在学校是逐年上升的趋势;网络受骗金额越来越大;网络欺诈手段不断翻新;学生上当受骗人数逐年增加。

1.4学校网络安全教育课程的现状

经调查,体育学校因师资和时间所限,都没有专门开设网络安全教育的课程和活动。在对学生管理方面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学校出现学生被网络和电话诈骗钱财的事件虽然屡见不鲜,但是被骗钱款能够追回的几乎为零。

2对策与建议

2.1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网络安全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一起重视,共同杜绝网络色情、暴力、反动、迷信等信息对青少年的污染。随着网络使用层面的逐渐低龄化,体育学校针对青少年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除了要对网络综合征、网瘾、网络犯罪等情况重视外,还要对新兴的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等安全方面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对策研究。

2.2健全网络安全的教育体制

体育学校的领导应提高重视度,各部门协调配合,带队教练员、文化课教师和学生管理部门应齐抓联动,共同杜绝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应安排网络安全教育讲座,开展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利用广播等媒体手段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们在丰富的活动中,掌握网络安全知识和具备防范网络犯罪的法律知识。

2.3开设网络安全教育课程

体育学校应开设针对青少年运动员特点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学习、训练实际,课程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让学生们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要沉迷于内容低级、庸俗的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等,认识到网络上的不良内容会造成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让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网络上存在各种不安全的隐患,让其学会在网络世界中识别虚假和不良的信息,保护自己的利益;健全法律法规知识,理智地拒绝各种诱惑,不给网络欺诈等犯罪行为有任何的可乘之机。

3结语

在网络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体育学校对青少年运动员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十分必要。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和谐安全校园的建立都要求学校在这种新形势下,就如何正确使用和利用网络资源这些实际问题,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专业的教育和知识。

参考文献:

[1]袁旭,李忠艳,孟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问题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

[2]李霞.社会工作视域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新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23).

网络教育安全范文第3篇

(1)对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关注程度较低

诚然,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早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的主题,目前,各方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仍显不足,表现在:首先,尽管越来越多的学校已正式开设信息安全教育活动,并作为整个高校管理工作的组成内容,然而,几乎没有高校将信息安全教育纳入到教学规划中。从这个视角看,高校自身对信息安全教育的关注程度仍较低;其次,进行信息安全教育的方式不明确,教育实施方案欠完善,例如,一些高校将信息安全教育归入到学校安全小组的职能范围中,部分大学生将其纳入到学生处的工作职责中,高校对于信息安全教育工作的顺利进展尚未形成强大的合力。

(2)对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观念相对滞后

在当下,高校对于信息安全教育的各种观念相对滞后,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未能将培养综合素质高尚的新型人才同做好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诚然,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工作的成功进行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同时也需综合素质过硬的新型人才做后盾;其二,对信息安全教育的认识落后于网络发展的客观形势,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亟需高校不失时机地抓紧抓好对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确保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动摇,以同资产阶级领域的意识形态彻底分裂开来。(3)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说服力度不够目前,一批高校在信息安全教育过程中,所选用的教科书过于偏重理论探究,缺乏对大学生防范信息安全风险的技能培养,对大学生的说教仅停留于教材理论的层面,尚无法完全说服提升自我防范意识;除此以外,个别高校开展信息安全教育的手段十分老套,仍延续陈旧的方式方法,无法使学生对该项教育产生兴趣。

2强化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探析

(1)综合利用多种教育方式搞好教育工作

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方式切忌单一化,否则,会难以获得大学生的有效配合。有鉴于此,首先,高校要充分借助于学校的舆论及传媒工具,利用校报、校园广播网路、校园内部的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开展规范的信息安全教育,引领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收正确的信息安全知识,使信息安全教育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其次,要依靠行政手段,通过定期举办各类会议开展教育活动;第三,可借由网络的交互性平台,开设网络论坛,为师生之间的双向经验交流提供新渠道;第四,通过教育的形式,举办信息安全经验研讨会、信息安全常识竞赛、安全常识讲座等搞好教育工作。

(2)引领学生踊跃参加网络信息安全的教育教学实践

信息安全教育决不能仅停留在教材理论灌输的层面,还要将书本理论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高校要不断地激励、鞭策学生投身于实践中,使其均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实际问题。大学生要具备这种能力,有赖于学校创设良好的实验环境,所以说,高校可在计算机专业设置信息安全教育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创建要以网络环境为前提,从连接到互联网,对内单独设定网络群,并安置若干应用普遍的信息安全设备及系统,根据较常见的信息安全问题,模拟信息安全实验环境,这不单为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创造必备的教学实践机会,更能充当高等学校开展系统地信息安全教育的实训基地。

(3)就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设置专业化的课程

网络信息的安全教育是一个理论同实践紧密联系的学习过程,如若在教育中更直观地体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原则理念,势必会赢得大学生们的积极肯定和响应。有鉴于此,高校要设置专业化的网络信息安全课程,为全体大学生提供全面地、详细地了解和掌握信息安全常识的机会。高校要着力打造一支业务过硬、专业本领过强的师资团队,要在教材的编撰上体现“网络法制教育”的原则,学生们需按照各项网络法律规范的要求,预防和杜绝一切网络违法行为,通过网络普法教育,使学生们的网络法律意识得到有序提升,在利用网络时,便会正确地分辨是与非、错与对,做出合乎法律规章的行为。

(4)健全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狠抓落实

完善高等院校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机制,首要的任务便是在全校范围内设立信息安全教育指导机构,担负起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信息安全教育的任务,明确教育内容,编制详尽的安全教育实施规划,加大落实力度,安排富于经验的专业教师亲自讲授,并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考核。为抓紧落实,高校可把信息安全教育统一归入教学规划之中,在校教务处的统一领导和正确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教育活动。

3结语

网络教育安全范文第4篇

1问题的提出

1.1体育学校学生网络消费现状分析

对山东省两所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如下:因为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年龄大多在14~18周岁,86%的学生使用手机等通讯设备进行网上银行转账、微信支付等,学生使用银行卡和家人进行学习、训练和生活费用的汇入支出往来;2%的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交友活动;67%的学生用网上支付和微信支付的方式购买生活日用品、食品等。这说明利用网络进行支付的方式,已经是在校学生生活消费的主流。

1.2学生在网络消费支付中遇到的欺诈现象

据调查,在校学生因为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不强,导致网络欺诈事件频发。每学期网络欺诈事件在学生中都会发生10余起,主要有以下几种:(1)网络电信诈骗。由于学生辨别能力差,因此犯罪分子利用电话对其进行恐吓、欺骗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骗取了钱财;(2)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利用网络购物平台,虚假信息,骗学生购买;(3)网络游戏诈骗。由于学生玩心较重,因此犯罪分子就利用网络游戏骗取学生钱财。

1.3学校遇到的网络欺诈事件的解决途径

学校管理部门遇到此类涉及金额比较大的事件,一般都会通过公安机关报案,但由于调查难度较大,公安机关也只是提醒学生要注意识别诈骗信息。据学校所在辖区派出所对所在辖区学校出现的网络欺诈的统计显示,2013—2015年度的网络安全欺诈事件在学校是逐年上升的趋势;网络受骗金额越来越大;网络欺诈手段不断翻新;学生上当受骗人数逐年增加。

1.4学校网络安全教育课程的现状

经调查,体育学校因师资和时间所限,都没有专门开设网络安全教育的课程和活动。在对学生管理方面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学校出现学生被网络和电话诈骗钱财的事件虽然屡见不鲜,但是被骗钱款能够追回的几乎为零。

2对策与建议

2.1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网络安全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一起重视,共同杜绝网络色情、暴力、反动、迷信等信息对青少年的污染。随着网络使用层面的逐渐低龄化,体育学校针对青少年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除了要对网络综合征、网瘾、网络犯罪等情况重视外,还要对新兴的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等安全方面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对策研究。

2.2健全网络安全的教育体制

体育学校的领导应提高重视度,各部门协调配合,带队教练员、文化课教师和学生管理部门应齐抓联动,共同杜绝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应安排网络安全教育讲座,开展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利用广播等媒体手段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们在丰富的活动中,掌握网络安全知识和具备防范网络犯罪的法律知识。

2.3开设网络安全教育课程

体育学校应开设针对青少年运动员特点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学习、训练实际,课程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让学生们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要沉迷于内容低级、庸俗的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等,认识到网络上的不良内容会造成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让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网络上存在各种不安全的隐患,让其学会在网络世界中识别虚假和不良的信息,保护自己的利益;健全法律法规知识,理智地拒绝各种诱惑,不给网络欺诈等犯罪行为有任何的可乘之机。

3结语

在网络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体育学校对青少年运动员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十分必要。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和谐安全校园的建立都要求学校在这种新形势下,就如何正确使用和利用网络资源这些实际问题,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专业的教育和知识。

参考文献:

[1]袁旭,李忠艳,孟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问题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

[2]李霞.社会工作视域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新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23).

[3]鲁兵.关于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思考[J].科技展望,2016(24)

网络教育安全范文第5篇

网络的复杂性和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增加了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难度,因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需要党、团委、高校和大学生等相互配合,形成立体的全员育人格局。

1发挥党的领导作用

习多次强调,牢牢掌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提高高校党委引领和控制意识形态的能力,正确引领意识形态发展的方向。为此,一要坚持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领导,包括政治、组织、思想等领导;二要提高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领导能力,加强执政党建设,保持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掌握意识形态教育主导权。

2发挥共青团的职能作用

共青团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者和意识形态渗透的防卫者,因而,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离不开它的支持。其一,开辟共青团网上教育基地。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自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其二,树立为青年服务的理念。共青团在解决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思想问题的同时,要着眼于解决大学生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增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3发挥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队伍的中坚作用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队伍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这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中坚力量,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成效,因而要加强这支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建设。其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老师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主体。我国必须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选拔、培训及管理,努力造就一支既懂意识形态又懂信息技术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专业队伍。其二,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教育作用。调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网上网下的问题,积极探索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规律,加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老师的合作,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4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导作用

没有绝对的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活动中,大学生一方面是受教育者,接受主体的引导,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体,安全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大学生自己接受,才能真正起作用,因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其一,帮助大学生树立自我教育的观念,认识发挥自身能动性的重要性;其二,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大学生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充实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

教育内容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中介,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效果。由于网络意识形态是基于虚拟网络社会而产生的意识形态新样式,因此,我们必须注意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在考虑社会发展要求、大学生个体需求的同时,将网络社会的特殊性纳入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体系,充实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

1网络法制教育

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等容易滋生网络犯罪,网络安全离不开法律的维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应有之义。其一,澄清认识,提高大学生网络法制意识。转变大学生的观念,使大学生意识到网络不是一个“绝对自由”的空间,要在法律范围内用网。其二,利用网络开展网络法制教育。在建立一批有吸引力的法律类网站的同时,将教育内容与日常网络生活结合,形成润物无声的网络法制教育方式。其三,开设专门的网络法制课程。将网络法制教育纳入大学生法制教育课堂中,在法律基础课中增加网络知法、守法、维权等内容。

2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意识

形态安全的维护不仅需要法律硬约束,还离不开道德软支撑。网络道德教育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中内容。其一,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大学生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其二,加强网络道德规范教育。这是最直接的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网络文明观念。其三,加强自律教育。培育网络自律意识是网络道德教育的落脚点,这样才能将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落在实处。

3网络安全技术

教育网络技术是网络意识形态产生的物质前提,只有掌握网络安全技术,才能真正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络安全技术教育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题中之义。一方面,开设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将最新的网络安全技术纳入课堂,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真正提高大学生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能力。

三拓宽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阵地

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需要在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同时,扩大社会实践阵地,开辟网络新阵地,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1优化理论课主阵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新形态,亦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实践性和现实性,一方面,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帮助学生厘清网上各种意识形态的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另一方面,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解读,帮助学生了解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扩大社会实践阵地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并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真正掌握,也只有真正联系实际,才能真正用好”,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才能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一方面,扩大社会实践的范围,有针对性地建立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践基地,深化大学生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的认同;另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受到“网络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思潮的侵蚀,需要加以思想引导,增强大学生对网络意识形态的辨别力。

3开辟网络新阵地

网络成为西方争夺大学生的新阵地,并且网络意识形态是基于网络社会而产生的,因而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离不开网络阵地的支撑。我们必须主动占领网络思想阵地,加强对网络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一方面,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会去占领,因此我们必须抢占网络宣传的制高点,唱响网上主旋律;另一方面,加强网络阵地的管理,发挥网络阵地“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作用,保证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四创新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法

传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法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也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但与网络的特性、人在虚拟社会中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等不相符,因此,我们在借鉴传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法的同时,必须创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法。

1上下联动

上下联动主要是指联系大学生网上网下生活,将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其一,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网上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以网络为工具而进行的实践活动,网下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要指面对面的现实教育。二者具有互补性,因此,我们要在发挥传统课堂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其二,把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讲,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对的仍然是现实的人,因而教育者要把握大学生网民的思想实质,解决好大学生网民思想情绪中反映的实际问题,实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生活化和人本化。

2软硬并举软硬并举的方法

主要包括软件开发和硬件建设相结合、软性疏导和硬性堵截相结合。其一,软件开发与硬件建设相结合。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而出现的,因此我们在建设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硬件的同时,积极开发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相关软件。利用集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教育软件,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其二,软性疏导与硬性堵截相结合。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决定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必须软硬兼施。在抵制各种有害思想侵袭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生进行疏导,真正实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入脑、入心。

3一多结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