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外国语文
主办:四川外语学院
周期:双月
出版地:重庆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003-3831
CN:50-1197/H
邮发代号:78-95
曾用刊名:外国语文&外国语文教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创刊时间:1980
《外国语文》常见范例:
星丛、谜语和模仿:阿多诺美学思想的三个命题---张军;
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论略---纪卫宁;辛斌;
环境影响创作主题催化文风——柳永与太宰治之比较研究---林克勤;
女性的欲望之旅——论《无名的裘德》中女性角色苏认同的多重性---黄丽娟;陶家俊;
《苦行记》与美国幽默民间传奇---周静琼;
作为过程的中心——奈保尔《发现中心》评介---周敏;
法国近代诗学首篇宣言的开创性奠基作用——《保卫和弘扬法兰西语言》的文本探析---侯洪;
抗战时期重庆《文艺阵地》对外国文学的译介---徐惊奇;
汉英外交文献语言特点的功能语言学阐释---李战子;胡圣炜;
论汉语语气词的人际意义---杨才英;
显义生成与概念映射---项成东;
语言经验与朗读:影响英语语音学习的因素---林韶蓉;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影响的研究---金力;
修正性反馈对中国大学生写作的有效性研究---张薇;邓跃平;
隐喻理论及其发展---郑银芳;
语体词跨用的概念整合解释---李琳;
翻译:一种中介性的存在---冯文坤;
郭译之瑕与辩---孔令翠;
被扭曲的中华称谓——《红楼梦》尊他敬语五种英译之比较---肖家燕;刘泽权;
英汉零形回指的表现特征与翻译---张宁;
中俄多神崇拜的文化比较---朱达秋;
试论中国文化中“提供”言语行为的运行机制---范文芳;庞建荣;
作为“元批评”的分析美学——比尔兹利的批评美学研究---刘悦笛;
东方学:从黑格尔到萨义德---费小平;
图形—背景论视角下的汉语存现构式---张克定;
“内涵外延传承”视角下的“脑筋急转弯”---廖巧云;邱晋;
汉语Tp小句的语义潜势和语法构型——兼论“优先话题”的语法身份---陆丹云;
外来语言符号的意义本土化——对“科学”的语料库个案研究---李晖;
林纾文化身份的建构及对其翻译的影响---陈国兴;
英语辞典史研究:现状与思考---彭敬;
基于语料库的Seek搭配行为对比研究---钟珊辉;
追随蒲松龄的足迹——《聊斋志异》英译概述---李海军;
从中英数字差异看多位数口译---丁占罡;
辩证法观照下的翻译标准---肖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