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防经济学

国防经济学范文精选

国防经济学

国防经济学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前无古人的波澜壮阔的社会经济实践,于是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就成为经济学界关心的重要课题。通过梳理中国经济学在内容、体系、方法论上的研究成果,明确中国经济学的目标,分析中国经济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并结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耦合研究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探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1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超级秘书网

4.2走向开放和世界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引进来,将外来的理论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实践中去;二是坚持走出去,要加强交流和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祝茂.转型期中国经济问题探索——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观点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1):100-103.

[2]赵凌云.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6-7.

[3]严飞.《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81.

国防经济学范文第2篇

摘要:为全面了解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学生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学习态度、理解能力、对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的期望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分级分专业教学,弥补教材的不足,推动互动式教学,以及要积极备战双语教学,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双语教学;调查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了国际经济学课程,随后,该课程在全国迅速普遍,目前已经成为经济学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国际经济学是涉及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西方经济学等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他主要运用微观、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些分析工具和模型,来研究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在经济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学课程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目前,国际经济学的课程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笔者做了一次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调查,利用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了改进该课程教学的建议与方法。

一、样本与数据说明

本次调查以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和现代科技学院的经济类专业的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涉及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和市场营销3个专业。为了数据真实有效,问卷采用匿名填写,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198份均为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有效率为100%。本次调查内容较为详实,样本涉及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①收稿日期:2009-04-15作者简介:刘妍(1981-),女,河北保定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第11卷第2期2009年6月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JournalofAgriculturalUniversityofHebei(Agriculture&ForestryEducation)本次调查主要从学生对该课的总体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解能力、对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的期望等几个方面展开。

(一)总体评价调查显示,有107名学生对国际经济学表示很感兴趣,占总回答人数的54·04%;38·38%的学生持有一般兴趣;另有7·58%的学生不感兴趣。可见,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学习国际经济学,这表明该课程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这与国际经济学本身具有的现实指导意义有一定关系。不过,学生普遍反映该课有点偏难。调查中有8·08%的学生认为它是最难的课程之一,39·39%的学生感觉比较有难度,另有46·47%的学生认为难易程度一般,仅有6·06%的学生觉得比较容易。在学习的困难方面,38·46%的学生认为图形解释难度最大,29·23%的学生认为难以把握经济学思想,16·92%的学生认为数学基础薄弱是学习的障碍,另有15·39%的学生认为该课知识量太大,无法全面掌握。可见,该课程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前面表明,仍有多数学生对其很感兴趣,并没有因为其难而失去学习的信心。一方面,这表明学生能够认识到国际经济学的有用性,挑战难度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一个考验;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更应该透彻掌握该课程的精髓,抓住教学任务的重点,努力为学生排疑解难,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1写作秘书网

国防经济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云课堂;网络教学

一、引言

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在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和研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西方经济学课程一般由高校财经类专业必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组成,课程内涵是对各类社会生产生活关系总和的高度凝练与总结,外延涉及众多学科领域,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因此,西方经济学一直是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自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实行市场价格机制以来,西方经济学就奠定了理论研究范式的学科特点。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主要以一般均衡理论、资源配置理论、价格理论等为基础,以理性人假设、私有制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等为核心建立经济学理论模型,来研究微观主体、单一市场以及宏观主体、全部市场最优化目标下的均衡条件、均衡过程和均衡结果,其授课方式主要以授课老师讲解为主,但是其线性假设、抽象性描述、片面性分析却并不适用于所有初学者。为了更好地开展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云课堂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应运而生。云课堂概念是由“好视通”视频会议首次提出,原是表达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远程培训系统,支持多种信息交互方式,兼容会议室、PC端、手机端、平板端等多种终端设备接入,立足于实用性的要求,专注于职业技能提升。云课堂早期在高校广泛流行开来,得益于网易、MOOC等互联网平台开通的一系列涉及经济管理、社会人文、历史文化、思想道德、政治法律、计算机应用和各类软件操作等在线课堂教程。随着“微课”“钉钉”“腾讯会议”“轻课堂”等在线课堂平台的开发与应用,云课堂的形式多种多样,内涵也不断丰富。一系列提供视频教学、疑难解答和知识共享等网络平台均可视为云课堂,与传统线下课堂对比,云课堂是一种新型的、可运营、可持续且应用前景广泛的系列线上教学模式。

二、推进西方经济学云课堂教学的必然性

严格地说,西方经济学云课堂早已有之,只不过之前学校能正常开展面授形式教学活动,西方经济学云课堂鲜为人知,使用者、使用机会较少。2020年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师生积极应对疫情,努力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微课”“钉钉”“腾讯会议”“轻课堂”等线上教学和MOOC网络课程等线上自学模式随之展开。西方经济学云课堂在教学分离状态下较好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其实,撇开肺炎疫情特殊时期特别教学需求,西方经济学课程本身特点也决定了实施云课堂教学的必然性。

(一)学科理论知识枯燥晦涩,传统课堂仍有局限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来源于世界各国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研究者们对现实宏观国民经济和微观生产生活的实践归纳和总结,并通过概念性的定义、系统性的框架设计和逻辑严密的数理推导,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西方经济学体系。从早期亚当·斯密由微观角度入手、强调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古典经济学流派,到马歇尔效用价值论的新古典经济学;从宏观角度出发支持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到主张“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两者结合的后凯恩斯主义;从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共存的新自由主义,到主张混合经济体制的新凯恩斯主义。可以看到,西方经济学知识体系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和矛盾问题的突出,在不断地接受、质疑、批判和改进中日益深刻、完善。因此西方经济学的各学派理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倘若孤立地学习某一学派的理论知识则不能完全地掌握知识体系,进而真正地运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外延,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教学效果失去了经济学的教学真谛。而由于大学教育本身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无法系统性梳理有关知识体系,致使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性、系统性等深层次多样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二)学生基础知识缺乏,传统课堂无法满足需求

对于如此基础而重要的科学知识学习,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储备、自学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然而,当代大学生群体往往在初次接触表面庞杂实则完备的西方经济学知识体系时,基本处于零基础状态,只能被动地接受课堂灌输,不能主动地进行课外“引渠”。尽管教学大纲和授课老师对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提出了要求,但不少学生很难做到,有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妥当的学习方法,对概念性名词定义混淆不分,对系统性经济学体系框架不清不楚,对逻辑性数理推导更是无从下手,不能知其所以然。如今,相当多的学生考研,备考经管类研究生的学生往往会因为基础知识不牢固而出现知识体系的断层,导致后期的专业课学习需“从头来过”,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学生反复学习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也无法估量。

(三)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灵活教学无法开展

西方经济学的课程考核不同于其他自主考察课程,基本以学校统一组织期末考试为主,同时参考学生平时的课堂出勤率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学生卷面成绩由院系组织教师评定,平时表现成绩由授课老师给予评定,各环节成绩的权重由学校设置。最后综合考虑学生各环节的表现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随着素质教育和柔性教育的开展,各大高校引入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弱化硬性考试成绩在整体成绩中的比重,又增设了更多的课堂互动环节,要求西方经济学授课老师采用多样化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如视频教学、案例讲解、学习小组讨论、PPT展示等。但课堂创新部分的教学设计、教学考察和考察结果都需要授课老师提供相应材料。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这无疑是在繁重的科研和教学任务之外增加了负担。一些年轻老师或者有教学经验的教授在各个分解的环节中不能灵活打造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对西方经济学的多样化教学形成阻滞,实际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三、西方经济学云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一)云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1.开源教学,构建知识体系框架。云课堂系列教学摒弃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讲解学生听的方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相关App中插入各种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学生可以点击相应课程查看老师提前的课前导学内容,做好课前准备。开源式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有益于学生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拓展了交叉学科知识,如《政治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还可以通过课前导学了解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目录等;也可以通过App设置的课后作业和期末测试等模块,进行问题导入式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将不懂的、不会的、不理解的知识点提前圈出,求助发帖区、课堂感悟区和课后交流区等模块。有这样的课前导学,学生提前学习预习有关重点和难点,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够对西方经济学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初步映射。2.实时互动,课内监管有迹可循。云课堂系列网站和App能够支持音频和视频等状态下的一对多教学、“面对面”教学,授课教师能够随时观察到课堂出勤率、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发言频率,免去了传统课堂教学点名或签到环节。这既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也让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实时互动,便于授课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弱点和理解难点,因材施教、拓展内容,学生也在疑难解答中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友善和尊重。云课堂增添了教学的便利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学生的个性特征也能够得到充分尊重,真正做到“寓教于学”和“寓学于乐”。3.课堂回顾,便于学生反复学习。云课堂系列教学最初在线平台提供授课老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让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能够提前预习功课,也能课后巩固知识。但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阶段,不能真正参与到互动课堂中。随着肺炎疫情的暴发,传统课堂教学几乎停摆,网络课堂登上了直播间的舞台。现有的“钉钉”“腾讯会议”等教学App支持PC、平板等多种终端设备进行课堂直播。在直播环节中,学生可以举手发言,及时向老师提问;也可以在历史会议中查看,方便随时在线回看和分享;也可以开通视频会议,便于授课老师在后端及时了解在线学习时长和出勤率。在这些环节中,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反复回看视频,课堂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实践内容得到合理补充,疑难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二)云课堂教学模式的缺陷

1.降低了理论知识教学的深度。尽管学生在云平台学习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框架体系有一定的认识,然而枯燥深刻的模型假设、数理推导和逻辑演绎学生却不能更进一步地理解。这是由于西方经济学来源于实践,其理论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现象描述,它远高于实践,进而能够指导实践。尽管市场并非完全竞争,也不能做到实时出清,消费者的行为也不全然是理性的,但西方经济学的每一个模型假设的内涵都是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均衡状态下的各种平衡也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代表了一种理想状态下的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稳定状态。学生可以通过严谨的推导过程,逐渐理解西方经济学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和逻辑上的必然性,然而这一环节仅仅通过线上教学和老师讲解是无法充分实现的,还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逻辑推演能力和抽象理解能力。云课堂系列教学模式毫无疑问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能否切实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维能力尚有待进一步考察。2.占据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多元化教学和开放式资源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便捷的检索方式让学生能够随时拓展知识面;导入式教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课程目录让学生更加了解教学大纲;课后习题与期末考试也能通过网络渠道寻求答案。但过多的信息量是否占据了学生的思考空间?云课堂跟传统课堂相比,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一样,因为学生的自律性水平有差异。肺炎疫情影响了课堂教学开展,更是考验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律行为。疫情过后,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将呈现两极分化,自律有为的大学生将迭代升级,而松懈的学生或将“留在原地”。云课堂上,学生能否追根溯源,浅入深出,主动探究课程章节之间的联系?如消费者行为与厂商生产利润之间的实质关联。西方经济学课程安排将消费者行为研究作为首要章节,是因为市场经济是以消费者效用最优化为目标的需求导向型经济,诸如此类,学生能否刨根问底发现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的补充、发展、批判和完善仍在进行时,新生代的研究者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过多地遵循拿来主义,也不能因为资源便利和教学考核透明而采取投机式学习策略。这些都是云课堂要解决的问题。3.为贫困家庭带来困扰。云课堂系列教学需要相应的终端电子设备和网络环境支撑。尽管大多数学生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能够保持网络通畅,但对贫困地区的学生,尤其是大山里的学生来说,WIFI是一种奢侈,能有一台流畅的电脑或者平板更是难上加难。对于收入水平仅能维持温饱的家庭来说,线上视频教学的巨额流量花费更是加重了经济负担。肺炎疫情之前,部分大学生使用的仍是2G移动设备,要收看网络直播教学就需要更新移动终端,增加了寒门学子的负担。即便所有大学生家庭都能够接收到网络信号,那些缺乏网络基站的贫困山区大学生们接收到的仍是异常卡顿的声音和视频画面。在没有办法保证听课质量的情况下,浪费了大学生的时间和精力。4.授课老师自身不适应。肺炎疫情期间,为了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全国师生积极应对,努力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有的高校老师没有接触过直播,缺乏直播器材;有的老师没有直播经验,不知道如何分享屏幕和共享信息;还有部分老师担心在直播过程中暴露个人隐私。云课堂系列教学模式给高校教师也带来了诸如此类的现实问题。中青年教师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对网络课堂的录制和直播能够欣然接受,年长的教师并不能完全适应直播教学模式,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教学特色。

四、云课堂优化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云课堂的教学效果,开课院校或教师应在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手段、讲清讲透各知识点基础上,优化教学模式设计、合理安排网络教学进程和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督考核。

(一)优化教学模式设计

教学模式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的有机组合。为了切实提高西方经济学云课堂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让更多的学生能获得期望的好成绩,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根据学生本身素质和学习习惯,优化教学模式设计。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等每一个市场主体、市场的基本知识可以采取云课堂形式教学和会议问答等进行,而整本教材、每一章的知识体系以及较为复杂的计算、抽象的图形分析,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教学。

(二)合理安排网络教学进程

对符合学生学习习惯且理解难度不大的内容,可以采用云课堂形式。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就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网络教学进程,既要让学生养成思考习惯,又要便于学生构建经济学知识体系,从总体上全面深入掌握经济学知识脉络。如“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是西方经济学的开篇,应花费较长的时间讲述需求、供给两个核心概念和均衡原理、弹性原理两种重要方法,还要进一步阐述两个核心概念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分析中的经济学意义。

(三)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督考核

国防经济学范文第4篇

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在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和研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西方经济学课程一般由高校财经类专业必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组成,课程内涵是对各类社会生产生活关系总和的高度凝练与总结,外延涉及众多学科领域,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因此,西方经济学一直是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自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实行市场价格机制以来,西方经济学就奠定了理论研究范式的学科特点。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主要以一般均衡理论、资源配置理论、价格理论等为基础,以理性人假设、私有制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等为核心建立经济学理论模型,来研究微观主体、单一市场以及宏观主体、全部市场最优化目标下的均衡条件、均衡过程和均衡结果,其授课方式主要以授课老师讲解为主,但是其线性假设、抽象性描述、片面性分析却并不适用于所有初学者。为了更好地开展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云课堂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应运而生。云课堂概念是由“好视通”视频会议首次提出,原是表达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远程培训系统,支持多种信息交互方式,兼容会议室、PC端、手机端、平板端等多种终端设备接入,立足于实用性的要求,专注于职业技能提升。云课堂早期在高校广泛流行开来,得益于网易、MOOC等互联网平台开通的一系列涉及经济管理、社会人文、历史文化、思想道德、政治法律、计算机应用和各类软件操作等在线课堂教程。随着“微课”“钉钉”“腾讯会议”“轻课堂”等在线课堂平台的开发与应用,云课堂的形式多种多样,内涵也不断丰富。一系列提供视频教学、疑难解答和知识共享等网络平台均可视为云课堂,与传统线下课堂对比,云课堂是一种新型的、可运营、可持续且应用前景广泛的系列线上教学模式。

二、推进西方经济学云课堂教学的必然性

严格地说,西方经济学云课堂早已有之,只不过之前学校能正常开展面授形式教学活动,西方经济学云课堂鲜为人知,使用者、使用机会较少。2020年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师生积极应对疫情,努力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微课”“钉钉”“腾讯会议”“轻课堂”等线上教学和MOOC网络课程等线上自学模式随之展开。西方经济学云课堂在教学分离状态下较好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其实,撇开肺炎疫情特殊时期特别教学需求,西方经济学课程本身特点也决定了实施云课堂教学的必然性。

(一)学科理论知识枯燥晦涩,传统课堂仍有局限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来源于世界各国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研究者们对现实宏观国民经济和微观生产生活的实践归纳和总结,并通过概念性的定义、系统性的框架设计和逻辑严密的数理推导,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西方经济学体系。从早期亚当·斯密由微观角度入手、强调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古典经济学流派,到马歇尔效用价值论的新古典经济学;从宏观角度出发支持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到主张“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两者结合的后凯恩斯主义;从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共存的新自由主义,到主张混合经济体制的新凯恩斯主义。可以看到,西方经济学知识体系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和矛盾问题的突出,在不断地接受、质疑、批判和改进中日益深刻、完善。因此西方经济学的各学派理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倘若孤立地学习某一学派的理论知识则不能完全地掌握知识体系,进而真正地运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外延,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教学效果失去了经济学的教学真谛。而由于大学教育本身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无法系统性梳理有关知识体系,致使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性、系统性等深层次多样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二)学生基础知识缺乏,传统课堂无法满足需求

对于如此基础而重要的科学知识学习,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储备、自学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然而,当代大学生群体往往在初次接触表面庞杂实则完备的西方经济学知识体系时,基本处于零基础状态,只能被动地接受课堂灌输,不能主动地进行课外“引渠”。尽管教学大纲和授课老师对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提出了要求,但不少学生很难做到,有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妥当的学习方法,对概念性名词定义混淆不分,对系统性经济学体系框架不清不楚,对逻辑性数理推导更是无从下手,不能知其所以然。如今,相当多的学生考研,备考经管类研究生的学生往往会因为基础知识不牢固而出现知识体系的断层,导致后期的专业课学习需“从头来过”,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学生反复学习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也无法估量。

(三)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灵活教学无法开展

西方经济学的课程考核不同于其他自主考察课程,基本以学校统一组织期末考试为主,同时参考学生平时的课堂出勤率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学生卷面成绩由院系组织教师评定,平时表现成绩由授课老师给予评定,各环节成绩的权重由学校设置。最后综合考虑学生各环节的表现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随着素质教育和柔性教育的开展,各大高校引入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弱化硬性考试成绩在整体成绩中的比重,又增设了更多的课堂互动环节,要求西方经济学授课老师采用多样化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如视频教学、案例讲解、学习小组讨论、PPT展示等。但课堂创新部分的教学设计、教学考察和考察结果都需要授课老师提供相应材料。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这无疑是在繁重的科研和教学任务之外增加了负担。一些年轻老师或者有教学经验的教授在各个分解的环节中不能灵活打造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对西方经济学的多样化教学形成阻滞,实际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三、西方经济学云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一)云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1.开源教学,构建知识体系框架云课堂系列教学摒弃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讲解学生听的方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相关App中插入各种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学生可以点击相应课程查看老师提前的课前导学内容,做好课前准备。开源式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有益于学生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拓展了交叉学科知识,如《政治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还可以通过课前导学了解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目录等;也可以通过App设置的课后作业和期末测试等模块,进行问题导入式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将不懂的、不会的、不理解的知识点提前圈出,求助发帖区、课堂感悟区和课后交流区等模块。有这样的课前导学,学生提前学习预习有关重点和难点,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够对西方经济学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初步映射。2.实时互动,课内监管有迹可循云课堂系列网站和App能够支持音频和视频等状态下的一对多教学、“面对面”教学,授课教师能够随时观察到课堂出勤率、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发言频率,免去了传统课堂教学点名或签到环节。这既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也让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实时互动,便于授课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弱点和理解难点,因材施教、拓展内容,学生也在疑难解答中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友善和尊重。云课堂增添了教学的便利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学生的个性特征也能够得到充分尊重,真正做到“寓教于学”和“寓学于乐”。3.课堂回顾,便于学生反复学习云课堂系列教学最初在线平台提供授课老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让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能够提前预习功课,也能课后巩固知识。但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阶段,不能真正参与到互动课堂中。随着肺炎疫情的暴发,传统课堂教学几乎停摆,网络课堂登上了直播间的舞台。现有的“钉钉”“腾讯会议”等教学App支持PC、平板等多种终端设备进行课堂直播。在直播环节中,学生可以举手发言,及时向老师提问;也可以在历史会议中查看,方便随时在线回看和分享;也可以开通视频会议,便于授课老师在后端及时了解在线学习时长和出勤率。在这些环节中,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反复回看视频,课堂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实践内容得到合理补充,疑难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二)云课堂教学模式的缺陷

1.降低了理论知识教学的深度尽管学生在云平台学习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框架体系有一定的认识,然而枯燥深刻的模型假设、数理推导和逻辑演绎学生却不能更进一步地理解。这是由于西方经济学来源于实践,其理论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现象描述,它远高于实践,进而能够指导实践。尽管市场并非完全竞争,也不能做到实时出清,消费者的行为也不全然是理性的,但西方经济学的每一个模型假设的内涵都是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均衡状态下的各种平衡也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代表了一种理想状态下的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稳定状态。学生可以通过严谨的推导过程,逐渐理解西方经济学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和逻辑上的必然性,然而这一环节仅仅通过线上教学和老师讲解是无法充分实现的,还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逻辑推演能力和抽象理解能力。云课堂系列教学模式毫无疑问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能否切实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维能力尚有待进一步考察。2.占据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多元化教学和开放式资源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便捷的检索方式让学生能够随时拓展知识面;导入式教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课程目录让学生更加了解教学大纲;课后习题与期末考试也能通过网络渠道寻求答案。但过多的信息量是否占据了学生的思考空间?云课堂跟传统课堂相比,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一样,因为学生的自律性水平有差异。肺炎疫情影响了课堂教学开展,更是考验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律行为。疫情过后,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将呈现两极分化,自律有为的大学生将迭代升级,而松懈的学生或将“留在原地”。云课堂上,学生能否追根溯源,浅入深出,主动探究课程章节之间的联系?如消费者行为与厂商生产利润之间的实质关联。西方经济学课程安排将消费者行为研究作为首要章节,是因为市场经济是以消费者效用最优化为目标的需求导向型经济,诸如此类,学生能否刨根问底发现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的补充、发展、批判和完善仍在进行时,新生代的研究者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过多地遵循拿来主义,也不能因为资源便利和教学考核透明而采取投机式学习策略。这些都是云课堂要解决的问题。3.为贫困家庭带来困扰云课堂系列教学需要相应的终端电子设备和网络环境支撑。尽管大多数学生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能够保持网络通畅,但对贫困地区的学生,尤其是大山里的学生来说,WIFI是一种奢侈,能有一台流畅的电脑或者平板更是难上加难。对于收入水平仅能维持温饱的家庭来说,线上视频教学的巨额流量花费更是加重了经济负担。肺炎疫情之前,部分大学生使用的仍是2G移动设备,要收看网络直播教学就需要更新移动终端,增加了寒门学子的负担。即便所有大学生家庭都能够接收到网络信号,那些缺乏网络基站的贫困山区大学生们接收到的仍是异常卡顿的声音和视频画面。在没有办法保证听课质量的情况下,浪费了大学生的时间和精力。4.授课老师自身不适应肺炎疫情期间,为了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全国师生积极应对,努力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有的高校老师没有接触过直播,缺乏直播器材;有的老师没有直播经验,不知道如何分享屏幕和共享信息;还有部分老师担心在直播过程中暴露个人隐私。云课堂系列教学模式给高校教师也带来了诸如此类的现实问题。中青年教师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对网络课堂的录制和直播能够欣然接受,年长的教师并不能完全适应直播教学模式,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教学特色。

四、云课堂优化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云课堂的教学效果,开课院校或教师应在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手段、讲清讲透各知识点基础上,优化教学模式设计、合理安排网络教学进程和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督考核。

(一)优化教学模式设计

教学模式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的有机组合。为了切实提高西方经济学云课堂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让更多的学生能获得期望的好成绩,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根据学生本身素质和学习习惯,优化教学模式设计。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等每一个市场主体、市场的基本知识可以采取云课堂形式教学和会议问答等进行,而整本教材、每一章的知识体系以及较为复杂的计算、抽象的图形分析,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教学。

(二)合理安排网络教学进程

对符合学生学习习惯且理解难度不大的内容,可以采用云课堂形式。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就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网络教学进程,既要让学生养成思考习惯,又要便于学生构建经济学知识体系,从总体上全面深入掌握经济学知识脉络。如“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是西方经济学的开篇,应花费较长的时间讲述需求、供给两个核心概念和均衡原理、弹性原理两种重要方法,还要进一步阐述两个核心概念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分析中的经济学意义。

(三)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督考核

课程的考核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监督评价,西方经济学云课堂监督考核更是如此。严格地说,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学习意愿,即学生是否愿意采取云课堂方式进行学习。所以,西方经济学云课堂监督考核重点应该是学生云课堂学习实效。学生云课堂学习实效不能简单地以期末考试成绩来定论,而是应该结合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适时进行,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讨论等诸多形式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子珍,冯晓棠,师晓华.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设计研究:基于“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S1):112-114.

[2]李苏.移动端下西方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思考:基于北方民族大学的调查数据[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4):27-28.

[3]王艳萍.西方经济学课程群改革实践探索:以太原师范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18):50-52.

国防经济学范文第5篇

国有企业领导的选拔和任命制度是中国当前急需进一步研究的重大问题。虽然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例如,各项改革使“企业家”实际上已拥有控制企业的大部分权力(内部人事任免权,决策权,财务处置权等),但企业领导的选取仍然没有摆脱行政任命制的传统。按照现行的有关规定,对于国有企业,上级主管部门作为出资人有权选择和委任经理人员。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的一项最新调查,经营者的就职方式中,实行主管部门任命的经营者比例最高,为57.5%;实行董事会任命,职代会选举,投标竞选,人才市场招聘和其他方式就职的经营者,比例分别为31.5%,2.5%,2%,2.5%和4%(中国工业联合会和企业家协会,2002)。即使是董事会任命的方式,国有企业也未能脱离政府最终确认的程序。具体而言,不同级别或规模的国有企业领导基本上是由不同级别的各级政府或党委组织部门来考核和任命。从逻辑上,这似乎是完全合理的:既然是国有企业,作为股东或大股东(合资之情形),政府当然有权任命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但是,这里的实质性问题在于:由谁和如何选择、任命国有企业领导者最好?

一、“行政委任制”会选出什么样的“企业家”

行政式“委任制”的最明显特征是:行政官员与企业家之间的角色互换。不少国有企业老总摇身一变而成为政府官员,或政府官员摇身一变而成为国有企业老总,其相通之处只在于行政级别。众所周知,虽然呼吁取消国有企业行政级别已有多年,但实践中不同的国有企业仍然具有不同的行政级别。一般而言,中央所属企业的行政级别要比地方企业高,并且企业的级别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升级;不同企业的领导拥有与本企业对应的行政级别,处级企业的领导自然就是处级干部,厅局级企业的领导就是厅局级干部,省部级企业的领导就是省部级干部。这就是行政官员与国有企业老总之间可以角色互换的制度基础。且不知:这两种角色所需要或拥有的知识结构和激励结构是绝然不同的。

中国政府拥有一支受过良好教育的公务员队伍,但市场经济还要求其他类型的人力素质。从理论上说,只需看一看MPA与MBA这两种培训的内容,就大致可知政府官员与职业化企业家之间的知识结构差异。MBA的核心课程包括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财务分析、金融学,经济法等。而MPA的核心课程包括政治学、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行政法学等。

在企业家的知识结构中,最基本的要素是资本运作和市场经营的战略性知识。作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家,其职能就是熊彼特所概括的“创新”,因而必须是富于进取精神,有目的地寻找创新的源泉,善于捕捉市场变化的机会,并敢于承担风险,把这种机会化为赢利的经营者。因此,企业家的知识结构中,除了Know-what(知道是什么)和Know-why(知道为什么)的知识来自教育和培训之外,Know-how(知道怎么做)和Know-who(知道谁拥有知识)这类更重要的知识则来自“干中学”的市场经营实践,包括自身经营体会出的经验积累以及对所观察到的成功者行为之学习。后两类知识是企业家知识结构中的核心。中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家虽然没有很高的学历却能在市场经济中获得成功,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正是得益于他们的经验知识。他们在市场的实战中学会了经营之道:根据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进行市场预测、制定企业战略、战略策划以及为实现这一切企业目标的组织指挥。

与此不同,行政官员知识结构中的最基本要素是政策和法规知识。这种知识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各种培训而获得。作为一个合格的官员,其工作环境对他的基本要求是:领会上级政策精神,并率领部属完成既定的任务。因此,对他们来说,最实用的是程序化的办事经验,最重要的是体会政策法规的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虽然有些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工作的官员在长期的接触实践中对某些企业的情况比较熟悉,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管理知识,但那也只是间接地获得的知识。要实战运用这种知识,还存在一个转化过程。

更何况,不同的产业特征对企业家的知识结构会提出某些特殊的要求。例如,钢铁产业以特大型企业为主,其产品的技术含量中等,设备更新周期长,因而,虽然对企业家的专业知识水平的要求相对而言只能算中等,但要求企业家具备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审慎的决策能力。信息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但却是高科技行业,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因而,对企业家,不仅要求具有很好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而且能够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有良好的开拓市场意识。与这种实践要求相适应,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具有很强的专用性:企业家的核心知识是在与本企业有关的环境中通过长期的经营实践而形成的,它只适用于本企业或与之相类似的企业,而不适用于其他跨度很大的产业的企业。

可以看出,由政府任命而从行政官员转化而来的“企业家”能“做大”企业,因为转型期的国有企业通常是以合并、兼并等方式来“做大”的,且其运作机制充满浓厚的政府行为色彩,他们的出身背景使其恰好能利用原来拥有的特殊资源——各种行政关系网络,打通关系。但是,他们却很难“做强”企业,因为其知识结构使他们难于领导企业闯荡市场。他们擅长于利用行政关系来改善企业的某些经营环境,但却拙于对市场运行的洞察,不善于研究和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缺乏组织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经营创新的能力。

我们还可以用国外的一个经验作为旁证: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几乎所有成功的企业家,其职业生涯都是在企业中度过的,而且有资料显示,大多数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企业家,都长期服务于一家公司,即使改换过公司,也往往是同一行业或相近行业的公司,很难找到长期就业于非经营性部门之后入商海而获得成功的企业家。这些事实说明:即使是职业化的企业家,其知识结构也只是适用于某一行业,并不具备普适性。由此可以想见,中国从行政类官员转化而来的国有“企业家”能有多大的成功概率呢?

更进一步看,现行的国有企业领导任命制对他们所提供的激励也不利于他们向市场型企业家的转化,不利于他们在实践中获得企业家的核心知识。

从行为动机看,职业化企业家的地位、荣誉和收入都与他所经营的企业的品质、规模和发展速度密切相关;而且,企业的品质和发展规模,不仅仅取决于他的经营能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外在的无形之力量——市场,让市场来评判他的企业。也就是说,市场对企业家的约束是硬性的,对他的经营能力的评判是客观的和可以度量的,惟一的标准是企业在市场中的赢利能力。所以,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多变的市场环境,一方面,职业化的企业家被迫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艺术;另一方面,当工人希望增加工资,股东希望增加分红时,企业家则希望多留存利润,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在这里,企业家代表的是与股东和工人的短期利益相抗衡的企业之长远发展利益。

相比之下,行政任命的国有企业老总很难成为企业长期发展的人格化代表。他作为哪一个企业的领导,作为多大规模企业的领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在的行政力量来决定的;他的工作和待遇基本上不是由他经营企业之业绩的好坏来决定,而是由他本身的行政级别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决定的。说得更直白一点,国有企业“企业家”产生的机制是行政化的机制,其主要依据的是个人的政治资本(以行政级别为主)和上级选举人的偏好。例如,如果你有幸被选派到一家规模大且实现高额年薪制的企业,你就可以获得很好的待遇;但被选派到一家小企业,就只能获得很低的待遇。在这种行政化的选择机制中,随意性很大,与被选人的企业家素质水平基本上没有什么必然的客观联系。对由此产生的“企业家”,谈论所谓的“企业家合理报酬”,除了能给他们自己带来更高的待遇之外,对国有企业经营状态的改善实在没有什么好处,也不能令人信服。

而且,不论被选派到什么样的企业,国有企业老总们的业绩并非主要由市场来评判,而是基本上由上级领导评定。在这里,利润、产值等经营指标只是实现经营者和其上级部门的社会性、政治性目标的手段。只要在政治上不犯错误和严重触犯刑法,大中型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一般不会失去自己的官职。如果经营不善,他们会被调到其他企业或政府部门任职。因此,这类行政型企业家,一方面,最看重的是上级的评价,往往把主要精力用于迎合上级领导者的偏好或揣摩领导者的意图,没有足够的动机来提高自己作为真正的企业家的素质;另一方面,对短期利益的追求重于对企业长期发展的考虑。于是,他们不是与职工的短期利益相抗衡,相反地,倒是与职工结成利益共同体,为工资收入、福利、保障等的最大化而实施“内部人控制”。更有甚者,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相机选择“官场”和市场,“在官场捞位子,在市场捞票子”,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再从约束机制上看,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缺乏规范化的约束,形式上所寄予的约束主要体现于党委和职工的力量。但事实上,党委难以发挥监督作用,因为最高经营者或者就是党委负责人,易导致自己监督自己的尴尬局面;或者经营者作为党委成员,也可以用集体的名义做出决策,很难追究个人责任。至于职工通过职代会进行监督,也只是徒具形式。这种对经营者的权力缺少有效约束的实情,必然会带来极低的效率。

上述分析绝不意味着行政委任制不可能产生优秀的企业家,而只是说这种概率极低。原因就这样简单:它把对企业家的素质和知识结构要求等同于对行政管理官员的素质和知识结构要求,似乎只需把行政管理的经验应用于企业即可。在全国数十万个国有企业经营者中,我们能找出多少个真正合格的企业家呢?其实,即使国有企业中存在许多潜在的、素质良好的企业家,现行的选拔制度也难以把他们选拔出来。

二、行政委任制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经济结果

中国政府把各种资源重点投向国有企业,但为近年中国经济做出最大贡献的却是非国有经济部门,且非国有部门对经济增长所起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根据测算,非国有经济部门(包括外资合资企业、私人企业、个体经济、股份公司、合作经济和集体经济)在1998年已经创造出73%以上的工业总产值,63%的GDP,10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80%的经济增长(樊纲:2000)。这就意味着,虽然国有经济部门占据着70%左右的银行信贷资金,但在工业总产值中它的贡献率已不足30%,对GDP的贡献率不到4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到20%。这种对比充分说明两个部门的微观效率的差距。在中国目前这种“人治”环境中,一个经济实体的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者。一个优秀的企业前面必定有一个杰出的企业家,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家的素质决定的。在这种意义上来说,两种部门的效率差距也表明两类经营者的素质之差距。

从微观上看,据有关部门对我国2000家国有亏损企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其中属于政策性亏损的占9.9%,由于不可抗拒的宏观因素造成亏损的占9.2%,而其余近80%的企业都是因为经营不善而亏损的(沈荣华,2000)。这一事实可以作为行政委任制产生的国有企业领导者素质缺陷的证明。但是,行政委任制使国有企业的“企业家”有了某些推卸责任的客观理由。

当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敌不过民营企业时,经行政任命而从行政官员转换来的国有企业老总们(姑且称之为行政型“企业家”)总是可以给自己找到似乎很有说服力的理由,把经营状态不好归之于“机制”不灵,认为民营企业有搞歪门邪道的便利条件,国有企业被管得太严,没法给客户“回扣”,拉关系等等;或者归之于债务多,包袱重,与民营企业不在一条起跑线上,等等。这些客观原因确实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构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这是不能否定的。但是,他们为什么就看不到国有企业自身的优势:与民营企业相比,许多国有企业在技术、产品质量、市场规模、经济资源、社会信誉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而且政府对它们有各种特殊政策(例如,技改资金的分配)。这些优势绝不是一般民营企业可以得到的。其实,国有企业最缺乏的是企业的各种“市场功能”,最薄弱的环节是经营,最欠缺的能力是创新。而国有企业老总们最不擅长的就是弥补国有企业的这类缺陷。于是,只要民营企业能够自由进入竞争领域,国有企业就无一例外地败下阵来。这也难怪: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们生存于其中的制度环境赋予他们的“遗传基因”实质上是企业管理官员,而不是经营企业的“企业家”,他们习惯于把希望寄托在优惠政策、地方保护、行业保护,习惯于在政策向自己倾斜的基础上搞管理。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行政委任制对国有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另一个直接不良影响就是阻碍公司的制度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承袭行政习惯,国有企业的领导者倾向于以专制和集权的方式运营企业,不同的内部部门都向最高领导者直接报告。这种权威型的管理结构不同于协商模式的日本公司管理形式和经典的美国多部门的公司权力下放管理风格,隐含着家长主义的实质——不情愿接纳专业型管理体制和否定管理权与所有权之分离。国有企业的领导者一般都事必躬亲,所有重要决定都必须经他同意。这种专制的决策虽然有可能使公司较容易“做大”,但更可能意味着领导对决定未做适当的审查,且决定不是建立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之上,具有很强的随意性。②企业内部的人事决策不是依靠客观的业绩和工作准则,而是根据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私人关系,即使他们不是亲属关系。所有这类因素都是“人治”的证明,使国有企业的制度化管理步履艰难。这种“人治”化的管理模式,从最好的方面看,也容易形成企业的成败维系于一人的情形,陷入“一换人,企业就走下坡路”的局面。

由于上述的各种原因,行政任命的国有企业经营者与企业缺乏生死与共的情感基础,再加上转轨时期对他们的激励机制和约束制度处于不完善的状态,致使其“权力”过大,容易滋生滥用手中权力的现象或形成内部人控制的现象,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有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平均每年流失高达500多亿元;国有信贷资产约流失3000多亿元。据测算,因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约占流失总量的70%~80%,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经营者权力过大(沈荣华,2000)。

三、出路何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H.米勒在谈到国有企业对中国长期发展的重要性时曾经指出,“从本质上来说,研究改革等于是对经济学家所说的公司治理的各种可能方略作一番选择。例如,怎么样才能确保企业经理得到正好为其所需而不是更多的资金以完成有利可图的项目?经理应遵循什么样的准则来经营企业的业务?谁来判断经理是否对公司资源运用得当?如果运用不当,谁有权决定替换这些经理?”(M.H.米勒:1996)。这些提问确实道出了国有“企业家”选择机制和过程的要害。说得更具体一点,在国有企业的“企业家”选拔制度上,选什么样的人是最重要的,而选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如何选人——根据什么标准,按什么程序和采取什么方式去选择人。上述对国有企业“企业家”相关现象的探讨表明,问题并非出在个人身上,而是现行国有企业的“企业家”选择制度的运行逻辑之结果。因此,关键是要改革现行的选拔制度。

从短期来看,①要切实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不能按行政级别从政府官员中选取国有企业领导,冲破用人制度的行政级别“围墙”,扩大选择的范围,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竞争上岗政策。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要破除对企业国有制的僵化理解。行政委任制的观念基础是:既然是国有企业,作为股东或大股东(合资之情形),政府当然有权任命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并用官位激励企业家。近年来,又强调党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管理(即所谓“党管干部”),这就使企业家更进一步地纳入行政配置之中,使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市场化配置更难以实施。这种制度安排之初衷是控制国有资产之流失,保障国有资产的增值。从实践结果看,这种制度并没有扼制住对国有资产的流失或掠夺性经营。从理论上看,这种制度安排的依据也是成问题的。按照企业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所有权依附状态”理论,企业的相关利益者,主要是股东、债权人、工人和企业家共享企业所有权;至于谁在企业治理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态(AShion,PhilippeandBohon,Patrick,1992)。再者说,“党管干部”原则的适用范围应限于政府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不要泛化到具体的企业单位。②要切断国有企业家向政府官员过渡的途径,?笠抵耙祷⒅贫ㄈ沃白矢裰贫群椭耙倒娣吨贫取H沃白矢裰贫鹊暮诵氖亲手嗜隙ǎ杂ζ刚撸吮乇傅囊话闶芙逃跫猓挂阅炅洌ㄒ岛椭督峁固岢鼍咛宓囊蟆>赫细诘木撸细谇耙攵禄崆┒┰鹑ɡ谌萃晟频氖槊嫫溉魏贤凳└谖黄踉蓟芾怼"坌枰⑵笠导页晒σ导ò咐推笠导业蛋缚猓俳笠导易试吹男畔⒒K淙蛔芴迳现泄钠笠导疑写τ凇耙涤嗥笠导摇敝剑嗄甑氖谐』母铮谌找婕ち业氖谐【赫肪持校丫肯忠慌判愕钠笠导遥欠植加诟髦志昧煊颉U庹墙晷似鸬摹傲酝饭尽钡靡陨娴幕V皇窍衷诶谜庵制笠导沂谐〉模旧舷抻谕庾势笠怠⑺接笠档确枪兄破笠怠"芗忧慷韵钟泄衅笠稻?或者说“企业管理官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基本的市场经营素质。我们虽然不相信“MBA是企业家成长的摇篮”之类言过其实的说法,但必须承认这类培训对提高企业经营者素质的重要作用。

从长期来看,核心的问题是:如何使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走向市场化,通过市场来影响这些经营者的升迁和社会地位,促使其尽职尽责。这种市场化的根本基础,是要形成一种有利于企业家成长和选择的竞争性制度环境。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我国缺少企业家人才,政府应承担起“创造企业家”的职责。其实,这种观点有重大的缺陷。作为特殊的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的形成很特殊,是在其他类型人力资本的基础上,以“干中学”为主要方式形成的。教育和培训,包括MBA,只是给企业家才能的形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真正的企业家是通过市场竞争实践的锤炼而造就的,市场竞争才是企业家的真正摇篮。我国民营企业家的自然生成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尽管受资金、市场准人等制度上的一系列限制,我国民营企业家仍然逐步壮大,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民营企业生来就面对竞争性较强的市场,面临的是一种比较硬的预算约束,其“领导者”不存在像国有经济部门的“领导者”在官位等级制中升迁的机会和诱惑,他们惟一能做的是在市场经营中摸索,不断积累管理企业的经营经验,培养非凡的创新能力。以现代经济学语言来说,企业家才能是一种无法直接观测到的“隐藏信息”。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判断某个人是否拥有企业家能力呢?这里,惟一的信号传递是经营业绩。因为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是不可视和难以度量的,其价值只能通过其经营业绩间接地显示出来。一个人的长期经营业绩很好,就说明他具备良好的企业家素质;如果长期经营业绩差,说明他不具备企业家素质。市场就是这样一种只以“成败论英雄”的残酷生存环境。这就要求企业家必须是从市场中选拔出来的,而不是由政府组织部门任命。在这方面,非国有经济部门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人才市场招聘高级经理。

因此,对国有经济部门,必须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把企业家从培养、评价、选拔到激励和约束都纳入市场运行的轨道,运用市场手段进行调节和管理,发挥市场配置企业家人力资本这种稀缺性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要成功地实现自己设想的“富民强国”的发展目标,就要有一个庞大的实业家阶层来行使企业家职能。但是,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政府不可能做到“创造企业家”。在这方面,政府能得心应手地做好的最重要工作是:着手于法律和制度方面的规范化建设,为企业家的生成提供一种良好的制度环境,为企业家阶层的发展提供一个开放和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企业家协会:《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经营者的最新评价和对应工作建议》,载《光明日报》2002年4月3日。

[2]樊纲:《论体制转轨的动态过程》,载《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