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基础论文

数学基础论文范文精选

数学基础论文

数学基础论文范文第1篇

1经济学中的常用函数“函数”是现代数学最为基本的概念之一

是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在数学中的完美映衬,也是经济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现实世界中一切事物都在一定的空间运动着,对种种不同量的假设与推测,是许多科学理论的中心问题。在经济分析中,对成本、价格、收益等经济量的关系研究,就要用到基础数学方法,来构建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找出该问题的函数关系。常用的经济函数有:单利与复利、多次付息、贴现、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成本函数、收入函数、利润函数等等。

2经济学中的导数“导数”是函数的改变量与自变量的改变量之比

在自变量改变量趋于零时的极限。它是纯粹从数量方面来刻画变化率的本质的,反映了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快慢程度。在经济问题中,经常会用到变化率的概念,而变化率又分为平均变化率和瞬时变化率。平均变化率就是函数增量与自变量增量之比,就像我们经常用到的年产量的平均变化率、成本的平均变化率、利润的平均变化率等等。而瞬时变化率就是函数对自变量的导数,即当自变量增量趋于零时平均变化率的极限,在经济学中被称为边际函数。经济学中常见的边际函数有: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利润、边际需求等等。在我们的边际分析中,讨论的函数变化率与函数改变量均属于绝对数范围内的讨论。在经济问题中,仅仅用绝对数的概念是不足以深入问题并分析透彻的。例如:A商品每个单位价格为10元,涨价1元;B商品每个单位价格为100元,也涨价1元,两种商品价格的绝对改变量都是1元,哪个商品的涨价幅度更大呢?我们只要用它们与原价格相比就能获得答案。此时我们就有必要讨论函数的相对改变量与相对变化率,也就是经济学中的“弹性概念”。而常见的弹性函数有:需求弹性、供给弹性、收益弹性等等。对于商家来说,进行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商家如果离开边际分析而盲目生产,就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商家如果离开需求与价格的弹性分析,就不可能达到利润的最大化。这时候就要用到导数,因为导数是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的最有力的工具,可以给决策者提供客观的、精确的数据,进而做出比较合理的决策。

3经济学中的最值在经济问题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产品最多”、“用料最省”、“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等等。这样的问题在数学中有时会归结为求某一函数(通常称为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例如:在分析收入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假定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产量最大就会形成收入最大的局面,但是,收入最大时的产量不一定产生最大的利润。而产量为多少时才能取得最大利润,就需要运用导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利用导数解决最值问题的步骤是:求一阶导数,找出可能取得最值的点(包括驻点、一阶导数不可导的点和区间端点),再计算各点的函数值,对其进行比较,哪个最大就是最大值哪个最小就是最小值。经济学中常见的最值问题有:最大利润问题、最大收益问题、经济批量问题和最大税收问题等等。

4经济学中的积分“积分学”是微分学的逆运算

积分学的主要经济应用是对已知的边际函数求积分,得出总经济量函数。定积分是求原函数在某个范围内的改变量,是积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在自然科学和经济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经济学中经常用改变上限的定积分来讨论总经济量函数问题。如某商品的价格p是销售量x的函数,此时我们要想计算当销售量从a变动到b时的收益,就需要用到定积分的计算方法。

5经济学中的微分方程

为了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联系及其内在的规律,常常需要建立某一经济函数和经济变量的导数所满足的关系式,由此而确定所研究的函数关系,从而根据一些已知的条件来确定该函数的表达式。以上一套套路,从数学上说,就是建立微分方程并求解微分方程。具体步骤如下:在相关的背景知识下,用数学知识来描述经济问题中的变量和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微分方程;根据具体问题适当的调整假设使建立的微分方程,尽可能地使其接近实际,这样可以相对的减小误差;运用已知的条件和测量的数据,对所建的微分方程中的参数给出相应的估计值;继而分析比较方程中的结果与实际观测之间的差异,若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说明建立的微分方程符合实际问题,接下来就可以将它应用于对实际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或者预测中;如果微分方程结果与实际观测不一致,就需要重新检查方程在哪出现了问题,以便对方程进行调整修正,再重复前面的过程直到建立出一个经检验符合实际问题的微分方程为止。微分方程在经济学中的实际应用主要有:分析商品的市场价格与需求量(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预测商品的销售量、进行成本分析、净资产分析、国民收入与储蓄、投资的关系分析等等。

二基础数学在经济学应用中的局限性基础数学是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也是一个计算工具,它可以把实际问题抽象化。而经济学重要的是经济思想。基础数学只有在经济理论的合理框架下去研究分析问题才能发挥它的实用性。因此,基础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要时刻注意以下几点:

1经济学不仅仅是数学概念和数学方法的简单叠加

不能把经济学中的数字随意的数学化,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制度、法律、道德、历史、社会、文化等等)。

2经济理论的发展要有自己独立的研究角度

只有从经济学的本质出发,分析、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经济规律,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在一定条件的假设基础上,辅之以适合的数学方法和数学运算,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经济问题。

3运用数学知识分析

数学基础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在武警初级指挥院校《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中引入网络课程,并利用网络课程的资源及技术优势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电子技术基础》是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武警指挥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较系统地掌握电路和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主要电路和电子器件的技术特性与应用,具有对一般电路进行分析和应用的能力,具有严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为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新装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奠定必要的技术基础。我院于2003年在本科学员队首次开设《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并于2007年完成了《电子技术基础》网络课程的建设。该网络课程主要由网络教材、仿真实验、在线测验三部分组成。通过近年来在教学中引入网络课程的实践经验,我们总结出一些运用网络课程提高《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质量的做法。

一、发挥网络课程资源优势,促进相关课程知识前后连接

《电子技术基础》在武警指挥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需要《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的相关内容作为预备知识,并为《军事高科技》和《武警基层常用技术装备器材》等后续课程提供理论支持。为了提高《电子技术基础》及其后续课程的教学质量,可利用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共享方便、配置灵活的优势,加强前后相关课程的知识连接。

二、利用网络课程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结合,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

武警指挥专业开设《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要求学员除了掌握各种电路与器件工作原理以及简单的定量分析外,还应具有将理论知识与部队装备中典型电路相结合的能力,这与地方工科院校开设该课程主要强调理论知识和定量计算有一定差别。学员在学习中也普遍表现出对电路实际应用更感兴趣的现象。为了使学员学有所用,教员平时可以注意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部队装备的相关案例,然后将它们融入网络课程中,增强课堂讲授与部队实际的联系。电子技术在部队的应用日益广泛,教员应随时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删修补,吐故纳新。

三、运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将抽象的理论转化成学员易于接受的具体现象

网络课程区别于其他教学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将教学信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加载。其中常用的媒体有: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相对于传统教材的文字与静止图像,网络课程拓宽了教师对教学素材的选择,能有效加大教学过程中的信息量。特别是针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授课内容,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十分明显。例如第5章《半导体器件》中的二极管及三极管工作原理这个知识点,学员若只通过书本上的文字和几幅简单的原理图进行学习,要深刻理解和掌握其原理就显得比较困难。而网络教材内容如果只做书本的翻版,这也将丧失网络课程在技术上的先天优势。因此在这个知识点网络教材的设计中,我们利用动画制作软件Flash制作了相关演示动画,详细地描绘出电子器件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过程。通过动画的演示,学员普遍反映比书本教材理解更为直观形象。

四、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实验演示

实验作为理论知识的实践过程,可以使学员加深对课堂理论讲授的印象,提高学习效果。由于学时限制,我们只选取了6个实验内容: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动态电路RC充放电、单管放大电路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组合逻辑电路的测试与设计、集成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传统实验所需器材的价格较为昂贵,并且部分实验效果也不直观明显。基于这两个缺点,我们改革了实验课教学方式,通过利用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ElectronicsWorkbench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实验替代了传统实物实验。EWB软件界面形象直观、操作方便。运用图形界面可以很方便创建电路,并且还提供了多种虚拟仪器。使用该软件进行电路仿真,既解决了购置高档仪器以及大量元器件之难,又避免了仪器被损坏等不利因数,还使得实验结果形象直观,学员易于接受。超级秘书网

五、运用在线测验适时反馈教学效果

数学基础论文范文第3篇

几何画板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同样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几何画板不仅能够清晰地呈现各种几何图形,而且应用起来十分灵活,教师可以随时改变图象以及图形中几何体的位置关系,进而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思考.几何画板和常规的多媒体教具有着一些本质差异.多媒体课件一般设计完成后就不能再变更,几何画板则不一样,教师可以依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学生的思维以及知识的发散等灵活地进行图形的变换.这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也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几何知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与更加灵活的应用实践.例如,在讲“勾股定理”时,教学的难点就在于证明勾股定理.教师可以应用几何画板,引入“勾三股四弦五”的计算方法,在黑板上直接画出三个正方形,让学生探究这三个正方形的关系,在引导学生判断正方形面积的大小过程中,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在几何画板作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度量面积”的功能.通过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教师可以验证勾股定理的准确性,并利用赵爽弦图,引导学生加以推算证明.这些都体现了几何画板在几何知识教学中的优越性,合理地利用几何画板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样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往往会涉及一些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内容.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几何画板同样能够起到很好的效用.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素养,这也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具备的一种重要技能.不少学生在面对庞杂且无规律的数据时,都会觉得找不到头绪,让他们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更是十分困难.有了几何画板后,能够有效地给予学生引导,尤其是利用“制表”功能,能够实现数据的准确收集和有效统计,并且能迅速找出其中规律,这对于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数学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收集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学生通过工具测量获得的数据不准确,借助几何画板则能够准确地收集、统计数据,从而迅速找出其中的规律所在.例如,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公式”时,让学生画任意的三角形,再进行测量、计算,由于量角器测量存在误差,不一定能验证定理,可以在学生探索后,再用几何画板产生随机数据进行验证.这个过程往往能够帮学生较为准确地找出其中隐藏的一些规律,并且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三角形内角和的公式.这对于知识教学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

数学基础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初中数学教学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也开始变得多样化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就要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注意到对于学生的基本特点的总结,并通过利用合理的进行信息技术的创新性使用,促进数学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性的提升,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接受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初中数学教育,发挥出信息技术手段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促进作用,达到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创新运用的目标和要求.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过程存在的问题

1.如何正确对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相比较于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地利用好信息技术教学表现力强、内容丰富的特点,充分地活跃初中数学课堂,进而有效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着自己的两面性,信息技术的发展很有可能导致网上出现大量的雷同PPT,导致初中数学教师不认真备课,或者产生过度依赖于互联网的实际情况,导致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产生和初中数学知识的脱节情况,对于初中数学教学造成恶劣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想实现初中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就需要正确对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充分地发挥出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优势,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2.初中数学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手段的掌握问题

在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不够娴熟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就导致数学教学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的情况出现.这就需要结合信息技术的实际特点,定期进行对于初中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帮助教师充分地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的桎梏,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方式,打造多样化数学课堂,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创新运用模式探析

1.丰富信息技术的插入方式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度将会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产生重要影响,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离不开合适的数学教学方式.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创新运用模式研究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丰富信息技术的插入方式,充分地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表现力强、内容丰富的特点,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进行数学课程“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进行基本公式的计算和学习,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厌烦感觉.这就需要在进行“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地使用PPT课件,将一元一次方程整合成为“生活中的小故事”,并合理地利用“概念图”的教学手段,在课堂范围内,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性知识点采用多样化的展示方式体现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进行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迅速提升,进而充分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2.合理设计信息技术教学内容

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课程教师可以在充分调查学生的实际特点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现有的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进而有效提升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注意到结合信息技术的实际特点,优化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进行数学课程中“直线、射线、线段”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课程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直线、射线、线段的不同特点,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直线、射线、线段各自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然后,学生就可以根据问题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对于直线、射线、线段的基础性概念的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数学的魅力中,进而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数学水平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3.优化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结构

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下,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对PPT的观看,优化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结构,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快速进步.例如,在进行数学“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初中生分组进行问题讨论,让学生在PPT的指导下,通过互相探索,顺利地完成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创新运用手段,实现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作者:洪九发 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第四中学

第二篇: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与覆盖,信息技术逐渐深入国内教育体系中,作为国内基础学科之一的初中数学教学在此环境下面临众多挑战和困难。然而,随着国家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加大力度整改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改善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成为国家教育相关部门和社会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一、教育信息化与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国内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应用,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变化,教育信息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现阶段,城市和农村的教育信息化差异明显,为扭转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国家对国内部分贫困地区进行大量信息设备支持,为一些偏远地区专门配备了相关的多媒体数码和计算机等先进装备,并通过培养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信息化程度。中学数学教材中包含了较多的抽象数学知识,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自身学习能力不强而失去学习兴趣。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在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但由于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传统、单一,不懂得与学生交流互动,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逐渐丧失学习激情和动力。与此同时,由于中学数学教材内容更加抽象,所列举的教学案例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而且缺乏形象感,加之教师不善于化抽象的静态数学知识为具体形象的动态演绎,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掌握数学教材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学生的求知欲大大降低。教学模式始终是学校、家庭和学生关注的问题,而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讲授方式传授知识的,教材中抽象的知识很难通过讲授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因此,数学教师会将其转化成例题形式,使其更加具体化与简单化。

二、以信息技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因为其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而且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比较单一,容易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与激情。而对于上述现象,数学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与改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查找数学知识相关资料并整理,在课堂上播放完整的解析视频,从而加深学生对情境问题的印象,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理解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考虑怎样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完整、有效的教学计划,启发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独立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教学在有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方面更具特殊性,而音频、动画和录像等多元化的方式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动力,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山东省某中学在数学“图表的作用及组成”课堂中,根据信息数据,利用投影仪将柱形、圆形、三角形、四边形、梯形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事物的规律和趋势,通过幻灯片的展示向学生及时提问,使学生及时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动态教学,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国内部分贫困中学由于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不能恰当地理解学习内容,教师在黑板上绘制线图不清晰,都可以利用计算机动画将书本图形和解题步骤直观呈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要在课外与学生加强互动,帮助学生课后及时掌握并消化所学知识,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数学课程的重点、难点加以标注,让学生养成记录笔记的良好习惯。而中学校领导要加强学校制度管理,提高教师计算机信息应用水平,提升师资力量,重视教师综合素质培养。

三、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教育教学体系必须加大整改力度,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机结合,从而达成学校培养人才、重视人才的初衷。国内中学应合理、有效地利用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严星英 单位:江西省赣县南塘中学

第三篇:信息技术下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探讨

当前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比较认可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使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初中数学教学水平在信息化教学的不断发展中也逐渐有所改善,信息化教学模式应该与课堂板书式教学相结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授课教师任重而道远,在新形势下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有关信息技术下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技巧,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使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优势.

一、利用信息技术设置教学情境

在教师设置课程相关教学情境时,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情境的多活性与新颖性,争取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探索欲望与学习兴趣.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功能,把影像、图片、声音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身体上的各个感官,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工作,参与课堂学习.在教师设置教学情境时,应该对课程中的问题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一课中,开始时放映一段百万富翁与“指数爆炸”的故事:一个商人准备和一个百万富翁签订一项合同,商人在一个月里(30天)每天按时给百万富翁10万元,而百万富翁在第一天仅需给商人1分钱,第二天给商人2分钱,以后每天都给商人两倍于前一天的现金,百万富翁听后十分开心并立刻签订合同.然后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判断最后谁能赚到钱,一些同学认为商人能赚到钱,一些同学则认为是百万富翁盈利,最后老师进行引导工作,协助学生得到百万富翁赚到钱数的计算公式,从而引入新的课程.课前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一开始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研究的机会,然后对学生进行引导,得出最终结果,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自身能力也得到锻炼.

二、以学生为主体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工作进行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在教学工作进行中应该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过程等同于主动构建知识理论的过程,顺应与同化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学习中比较普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探究.信息技术使用与设计上应该与学生心理特征相吻合,设计时结合现实生活,仅仅在画面的生动与漂亮上下功夫还不够,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主产生学习的欲望.例如,老师在讲解三视图教学内容时,应该首先重点介绍正投影,然后通过投影的性质带入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概念.使用几何画板功能,直观地展现出三视图的变换过程,指引并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三视图.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是数学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其具有抽象性、科学性、广泛性的特点.信息技术可使用内容丰富的图片、声音、视频来进行表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将原本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与直观,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课程中,老师在计算机上绘制函数图像,利用按钮改变变量从而控制图像,使学生更加直观了解图像的动态变化,教师在编辑过程中应该以教学需要和学生水平为根据合理选择功能软件与课件,尽力将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直观,让知识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结合信息技术培养研究性学习教学环境

将信息技术与计划课程进行整合,在新形势下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模式中营造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课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指在教学中将课程与操作技术、信息方法、人力资源相结合,共同完成教学指标与课程任务.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结合应该利用新的思想与教学理论,遵循主体-主导理论,将现代教学转变成一种对学生的主动学习具有增进作用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为了丰富教学环境,创设相关工具,使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教学工作中各个环节进行组合与整理,由于整体优化而产生的聚集效应,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模式,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操作水平.配备合适的硬件设施也十分重要,交互式多媒体机房必不可少,如果条件允许则要配备可接入互联网的校园网.例如,某初中在多媒体机房每台计算机中均配备winschool与几何画板相结合的教学软件操作系统,并在校园网络上配备使用网络光盘的共享资源操作系统,视频点播模块,网络文件夹共享模块,广播系统,师生进行创作与编辑的系统,最新版初中数学学习软件及考核测试评估系统等先进软件,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十分省时省力,既节省备课时间,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结束语

数学基础论文范文第5篇

1.以问题为引导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探究学习的先导

教师要将知识点设置成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解决障碍,通过分析、整理、实践、操作等活动,使问题得以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梯度性,要能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自主思维.例如,在讲“矩形、菱形和正方形”时,教者设计问题如下:(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反过来,四个角(或三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吗?(2)当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扭动成矩形时,它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反过来,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一定是矩形吗?

2.以合作为方式信息技术

特有的人机交互功能使有效的合作成为可能,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不再会遇到困难而表现出紧张、局促,学生会摆脱自卑,畅所欲言,敢于质疑,能从同伴那里获得启发,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问题.

3.以自由为前提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缺乏有效的课堂管理,一味地要求课堂“井然有序”,学生亦步亦趋地跟从于教师的思维,氛围过于严格苛刻,不利于学生灵感的迸发.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成长的土壤.

二、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探究式教学策略

1.借助仿真数学实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计算机的引入以及数学软件的应用,为学生搭建了动手实践的平台,为数学思想方法注入了更广泛的内容,让他们摆脱了枯燥繁重的计算,有利于发挥其主动性,培养他们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例如,在讲“平面图形的镶嵌”时,教者运用FLASH软件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拼图实验”,让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图形,并可以任意移动、拼接、旋转,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知,从而帮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提高迁移能力.

2.通过动态演示,化难为易,让学生更易理解

所学内容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有些知识点缺乏形象表述,仅依靠学生的独立思考,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多媒体技术集图像、声音、视频、动画于一体,能产生图文并茂的教学效果,能改变过去课堂枯燥记忆、生硬灌输的教学现状,将知识动态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将学生引入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为学生打开了一窗探求数学奥秘的窗户.例如,在讲“丰富的图形世界”时,由于“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知识点有些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通过FLASH的遮罩功能实现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圆到圆柱的动态变化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几何图形不是孤立的,而是动态的,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数学性质的获得不依赖于教师的单向灌输,教师要留有让学生探究的时间,让他们通过绘图、比较、分析、概括,从而掌握规律、获取性质.例如,在讲“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时,教者让学生通过几何画板绘制y=6x与y=-6x的图象,并探究:(1)函数的图象分别在哪几个象限?(2)在每一个象限内,随着x的增大,y是如何变化的?(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吗?与y轴有交点吗?为什么?学生在归纳结论后,教师请多名学生进行补充,直至得出完整的结论.

3.以协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