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范文精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乡村振兴;实践育人

一、高等农业院校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

(一)开发调动人力资源,弥补乡村人才短板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而实际情况显示,我国目前乡村发展不充分,城市的工作、职业前景和生活环境等皆强于周边乡镇,因此大批青壮年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乡村中出现大量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部分村落以致出现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村落“空心化”和人才“荒漠”[2]。另外现阶段中,我国农业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规模化大面积生产,广大农民的各类生产技术仍然不足,急需高水平技术人才的支持。因此,引进人才与技术是真正的治本之道。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利用一技之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解决农民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乡村振兴人才短缺矛盾,弥补人才短板。

(二)激发农业院校活力,提升学生思想素质

农业院校学生为乡村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学生通过参加如“三下乡”社会实践,将学到的知识与乡村基层一线问题有效地融合并加以运用,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深入掌握农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扩展个人视野,练就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出众的实践能力。培养农科学子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励志推进并尽心服务于农业现代化。

(三)加强校地合作互补,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校地合作是农类高校办学的必由之路,通过农类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活动,高校与地方进行无缝对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携手合作、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4]。利用高校知识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农业大学学生的社会实践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乡风文明[5]。不断推进新时代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引导并形成一种崇尚科学、健康积极、文明向上的乡村文化氛围,增强村民们的文化自信,为乡村注入新鲜血液与蓬勃的希望,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四)发挥高校科技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高等农业院校学生作为专家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将新时代的科学技术与优质的服务带到农民身边,送科技下乡,将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科研攻关方向,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6]。既帮助农民开了眼界,长了知识,又给农民带来了信息、科技、希望和信心,以此掀起一股在农业生产上学科学、用科学、靠科技致富的热潮,大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7]。

二、高等农业院校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近五年来,为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力国家脱贫攻坚工程,汇聚青年学子蓬勃力量,共筑乡村振兴梦想,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懂两爱三有”人才,中国作物学会、教育部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开展了“走进乡土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紧跟全国高校的步伐,积极开展了乡村振兴实践工作。专家、学生走入政府、走入乡村、走入企业、走入田间地头,了解当地实际情况,解决种植方面的技术问题,查找当地实际困难,不仅加深了对国家战略的了解,更能掌握乡村振兴实施的第一手资料,既增强了沟通能力,又培养了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开展乡村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农科视野

为响应全国农学院联盟的号召,落实团中央、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全国学联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稼墙培根计划”,自2016年起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连续五年选派农学系、植保系、种子系、植科系四个教工党支部联系四个学生党支部,对口援建黑龙江省望奎县、拜泉县、林甸县的11个部级贫困村,落实到一镇一村一合作社一社区,开展了主题为“助力精准脱贫、聚力乡村振兴”“走进乡土乡村,讲述扶贫故事”“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走进乡土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二)开展贫困地区调查研究,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为了让乡村振兴发挥出实际效用,实践团队走田间、进农家,对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当地人口结构、住房情况、收支结构、种植情况、贫困原因等进行问卷和访谈调研,同时各实践队伍分别进行了农村教育、农村医疗与社会保障、农村土地流转与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农民收入与农民经济发展四个主题的自主调研,征求了当地村民对扶贫政策的意见,使部级贫困县里的贫困村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五年来,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实践服务团的学生对口援建11个部级贫困村,完成了村级调查问卷55份、农户调查问卷1100余份,并在问卷调查的同时,记录了解了每个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农户的实际情况和普遍反映的问题。调研走访结束后,学生了解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劳动力、家庭收入、政策补贴情况,并向村民们推广了农天下APP。扶贫攻坚不仅要给予物质援助,更重要的是将好的技术和品种带给农户,找准各部级贫困村贫困的问题所在,发挥农学院专家优势,坚持在农业技术上和项目引进上的长期相助。通过大量实践工作,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要想乡村振兴,应鼓励当地有志向的贫困户率先致富,带动其他贫困户逐渐脱贫致富。实践团队深入社会、了解基层,主动关注社会需求,加强与企业、市场的联系,充实实践活动内容。学生在接触乡镇企业的过程中,增强市场意识,强化问题导向,锻炼创新思维,达到了学用一体、产学结合的目的,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养成了良好行为习惯,积极投身祖国建设,彰显了实践育人效果,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的实践转化。

(三)开展强农兴农帮扶活动,培养学生担当意识

在实践过程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贫困农户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实践团成员以“一个成员帮扶一户”的方式进行精准帮扶,在实践过程中与农户建立感情,实现“成员+农户”的点对点精准帮扶,进一步为学生与农户、专家与农户建立联系。实践队伍面向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结合科研转化,因地制宜,将科研成果、研究项目与实践基地实际情况相匹配;通过邀请相关专业教师、技术员以技术科普团、制作微课程视频等形式开展实用技术示范推广。农科学子结合家乡实际或实践的乡村,根据家乡当季农产品销售情况打造网络“带货”营销活动的乡村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规划乡村精品旅游体验路线帮助农民致富,通过实际行动,领悟农科学子肩负的“强农兴农”的时代责任。

(四)开展乡村帮学支教工作,锻炼学生专业能力

总书记说,扶贫必扶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通过组织乡村夏令营、面对面交流、线上交流等形式的活动,实践团在学业、成长等多方面尽全力结对帮扶学生。每个小队在实践过程中到当地村小学开展乡村夏令营活动,对帮扶贫困户家庭的学生开展全方位的辅导。同时,面向当地中小学生开展农业知识、植物知识等的科普活动,拓展当地学生视野,加深他们对农业和自然的热爱之情。学生在返校后,与留守儿童进行心理上的沟通与文化课方面的沟通,建立了长久、可持续的联系,形成了支教支农有效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挖掘扶贫先进典型事迹,加强榜样示范引领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通过科学设计和选材先进典型活动,使学生耳濡目染,自觉主动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实践团通过听取当地村官的扶贫措施,挖掘他们的扶贫故事,学习他们在扶贫攻坚工作中表现出的精神,以身边优秀的代表为典型案例,从他们的成长经历、价值选择、工作故事中,感受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对先进典型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六)推广学校新型种植品种,长期服务地方经济实践团队适应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结合科研转化,因地制宜,将科研成果和研究项目与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相匹配;邀请相关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开展作物新品种应用、节水增效栽培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等实用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在黑龙江省林甸镇工农村和望奎县,农学院专家考察了当地大豆的种植密度、株高、开花、分枝、虫害等情况,实践团队推广了大豆新品种东农豆252和东农豆253,推广当年共试验种植该品种大豆近40000亩,为当地精准扶贫工作作出了贡献。发挥农学院专家优势,坚持在农业技术上和项目引进上的长期合作。实践团在实践中继续深入探讨和思考未决问题,开拓新课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农业发展提出更多的建议。在专家教师的努力和实践团的参与下,以建立联系、找准问题、精准帮扶、长期相助为原则,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既服务了地区经济,又助力了扶贫攻坚工作。

三、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思考

(一)活动认识高度有待提升,应加强价值教育引领

现如今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大多数仅局限于增强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实践能力,少有从政治战略的视角出发进行系统分析[8]。学生接触社会性工作的机会相对较少,缺乏社会经验,长期在校内学习使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了解得不够深入。因此,增强农科类大学生乡村振兴的意识,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投身到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中,将农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学习民族传统文化及精神,秉承优良传统,努力加强价值引领。

(二)活动参与度不够,应开展多种渠道的宣传

当前,乡村振兴实践活动主要是学生根据个人意愿报名参加。学院在资金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使其在考虑社会实践的主要对象时,往往更加倾向于表现优秀的学生,例如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这使得活动参与度不够。应进一步以专题座谈会、知识大赛、征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等方式加强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内容,强调服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致力于寻找真正热爱农业和农村,勇于实践奉献的学生,切实增强学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

(三)实践连贯性有待增强,应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治理;乡村振兴

1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基层治理以及乡村振兴的实际意义

1.1基层治理开展的领导核心正是党的领导

想要更好更高效地开展相应的基层治理工作就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整体的基层治理工作中党组织发挥着自身重要的引领以及全局统领的作用。同样也是整体的基层治理工作的实际领导核心,这种实际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的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基层的党组织是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核心力量。想要高质高效地开展相应的基层治理工作,肯定离不开基层群众的支持,基层的党组织正好是植根于人们群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身就拥有十分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也可以更为及时有效地与群众进行联系,对群众的需求予以记录和实现,并同时可以获取群众的支持以及信任。第二个方面就是基层党组织本身就是财务工作开展的核心指导力量。基层党组织可以在立足于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从当地目前所处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村务工作的开展与之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指导当地各方面工作的过程中将国家相关政策予以融入,保障乡村振兴工作的质量。

1.2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坚实后盾就是党的建设

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建设主要分为能力以及形象建设这两大方面,这是基层党组织自身不断发展以及完善从而适应群众需要的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加强可以有效地保障农村基层建设以及乡村振兴的效果。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主要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予以分析:第一个方面就是可以显著地提升以乡村振兴作为中心的凝聚力。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加强,可以十分有效地在党员中培养出自信心以及凝聚力,从而可以让党员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工作中自觉地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发挥出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一边带动更多的人民群众加入到乡村振兴的工作中。第二个方面就是可以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成果予以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加强,可以显著增强相应党员的服务意识以及能力,并且可以让其在实际的工作中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党员更好的为当地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想法,就能更好地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果推广提供更好的保障。

2基层党组织引领下进行基层治理的有效举措

2.1党建引领机制予以时代特点的创新,做到政治方面新时代下的公共管理

在新时代下的党建引领机制也不能一成不变,需要将时展特点融入到实际的党建引领机制中,只有自身的基层治理取得一定的成果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这也就要求党组织自身的成员队伍需要具备着极高的先进性,也就是需要党组织对自己的党建引领机制予以时代特点性的创新,最终的目的就是不断提升能够自身队伍中人员的凝聚、团结、领导以及治理能力等方面。必须要注重自身组织的管理,增强自身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主动性,消除基层党组织在管理中只有上级推动才可以行动的惰性,在管理中必须牢记自身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使命。通过实际的行动来彻底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在管理中需要注重党员自身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方面的思政教育。从思想的层面强化党员自身工作上的主动性以及自主性。此外,需要接受群众的监督,让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相应的党组织以及社会治理与管理的工作中,通过这种接受群众监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工作质量。

2.2着重于优秀干部的培养

村委干部作为每一个村落的支柱人员,能够在乡村振兴中有效带领人民群众开展相应的工作,并且有助于精神文明农村建设。正是因为村委干部自身的引领带头作用,在实际的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需要对人员进行严格的筛选工作,并且在每一年选择一个合适并且固定的时间进行相应干部的选举以及淘汰工作。对于那些工作表现突出的村干部予以相应的实物奖励,并且让他们将自身的实际经验予以传授,依次为基点,着重来建设起一支在思想上、品德上都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党员干部队伍。通过他们自身这种较为强大的人格魅力,就可以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一心一意地为人民服务。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通过诸多精神文明建设的手段。比如村内娱乐设施以及场所的布置、在一些传统节日组织文艺汇演等手段来提升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3基层党组织引领下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举措

3.1以人为本,更新管理战略,保证公共管理的制度化

立足于我国的社会矛盾的变化角度之上来看,当前实施的乡村振兴策略也就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以及必须的要求,同样这也是自从我国社会主义不进入全新时代之后的继续做好三农工作的主要纲领。想要更好地实现相应的乡村振兴战略,首先需要做到的一点就是以人为本,在深入群众的过程中,对人民群众实际的需求予以调查,在充分了解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的基础之上,再辅以科学性的组织领导,将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帮助的人才予以挖掘,借此来营造出一个全员参与乡村振兴的环境氛围。此外,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单单要注重法律的规范实行。同时需要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立足于当地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特点的管理规范以及战略,确保在实际管理中可以做到方法以及战略上的规范性,从而有助于自身工作的有效开展。

3.2对乡村经济的发展模式予以创新,让群众参与到经济建设中

在实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也需要发挥出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在保障自身工作能够有效开展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时代特点对于乡村经济的发展予以相应的创新。在当代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下,乡村振兴战略中应该达到的经济模式应该是包含着各产业的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等等特点在内。在实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将原来固有的小农思想予以转变,借此来形成一个畅通无阻、具有技术支持以及现代化服务的农业生产全新格局。同时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需要将当地群众的意见予以采纳,并在实际的会议上邀请相应的村民代表,在基层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将村民的意见予以相应地采纳,并在实际的经济建设中接受来自村民的监督,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透明化。

3.3坚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因地制宜原则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想要让村集体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基层党组织必须要立足于因地制宜的原则之上,对当地的环境进行全方面勘察,并从中找出自身的优势所在。随后进行相应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改革,借此来使得人民群众的收入途径得到拓展。并且需要在提供一定技术以及资金的前提下,鼓励农民进行自主形式的创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党员切实发挥自身的领导带头作用,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带领群众进行相应的农村集体经济建设,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4总结

我国当前的城市化工作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持下已经取得了相应的建设成果。在此基础上我国又开始逐步推行城乡结合以及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基层的党组织作为直接和人民群众有所关联的党组织部分,在实际的基层治理以及乡村振兴工作中,需要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本文先从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基层治理以及乡村振兴的实际意义剖析出发,并先后从基层治理以及乡村经济振兴两个角度提出了基层党组织优化自身作用的实际举措。以期可以对今后在基层党组织引领下进行基层治理以及乡村振兴工作提供相应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治理与发展”课题组,赵一夫,刘慧,薛莉.创新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对浙江宁波“党建领衔”实践经验的调研思考[J].紫光阁,2018(12).

[2]莫申容.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以沙坪坝区虎峰山村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8(28).

[3]张小莉,钟宪章.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权力重塑的理论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

[4]关衷效.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的綦江实践[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8(0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乡村振兴;公共艺术设计;空间提升;乡村特色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等目标,需真善美的有机统一[1]。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2]。这意味着,要推动乡村经济、文化、生态、人才及组织的全面振兴,需将艺术与乡村融合起来,让乡村成为现代化强国标杆及中国的底色,能在全球化大格局中形成中国乡村的独有画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开始了乡村艺术化的系统思考,所以,研究乡村公共艺术,必须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为了加快乡村现代化建设,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中国乡村,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高品质提升乡村环境质量是关键。通过公共艺术设计对乡村空间环境规划建设,可以最直观、最快速、最有效体现乡村振兴的实施进度,也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命题[3]。

1乡村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

1.1缺乏乡村公共交流的场所

乡村公共空间是村民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村民的生活和生产,也是乡村传播信息的载体,但却被规划和建设严重忽视,使得原本薄弱的乡村公共建设雪上加霜,出现乡村规划建设不合理,乡村生活环境“脏乱差”,公共设施不完善,乡村传统文化风俗、地方特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淹没。同时,真正意义上为村民日常活动提供的公共空间场所少之又少,极度缺乏乡村公共交流活动的场所。

1.2采用跟随趋势或“盲目”创造的建设模式

在乡村建设中,也出现了乡村建设盲目跟风,照搬城市建设发展模式,使得乡村建设出现城市化问题,忽略了本土乡村文化与村民诉求,忽视村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有些乡村虽然开始有了活动交流场所,但在公共艺术建设项目中仅仅改变了时间、语境等环境,却忽略了乡村危机的历史环境及现实环境等问题,盲目地将国外乡村艺术活动及场地布置直接植入于中国乡村,导致乡村公共艺术定位不准确,出现迷失发展方向等现实问题,使得盲目性更加严重。目前,大多数设计者只从公共艺术的角度去思考乡村公共艺术设计,较少对乡村规划、景观、建筑、生态保护、雕塑、文创及导图等大背景角度深入细致地分析与研究,造成了乡村公共艺术设计与设置的混乱无序,甚至均质化、同质化现象,这种状况不利于乡村公共艺术的健康发展[4]。

2公共艺术发展趋势分析

2.1新时代乡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乡村艺术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共艺术必然会作为乡村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结合乡村规划与建筑设计导入乡村整体形象的营造,利用系统性设计,使公共艺术融入乡村环境与空间中,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空间,这是新时代满足人们美好生活向往的客观需求。公共艺术在乡村公共空间里的拓展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可提升中国乡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村民生活的品质,有助于体现公共艺术的价值和乡村空间的建设,尝试通过总体面貌和新时代乡村生活的关系,加快新时代乡村建设的思考和实践,它在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成为了乡村形象的“展示平台”,帮助并指引着乡村文化建设[5]。

2.2乡村公共艺术实践中存在的作用和意义

公共艺术的存在与周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如山体、植被、水体、建筑及周围环境色彩的关系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需考虑公共艺术与周围环境的整体性与协调性,需要参与者及设计者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当代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和学科建设越来越细,造成公共空间的建设各自为政,缺乏整体的协调与合作。需利用公共艺术改造乡村空间环境,通过公共艺术装饰,美化乡村建设,丰富乡村公共生活,提升中国村民现代化的思想及文化气息,促使村民与时俱进[6]。

2.3机遇与挑战

2017年,在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新时代七大战略之一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是现代化中国前进和发展的需要,是加快推动我国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是中国乡村的保护与重建,更是针对如何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对中国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未来中国如何发展的考量。将公共艺术在乡村空间里的拓展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可提升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村民生活品质,更有助于体现出公共艺术的价值和乡村空间的建设,从出发点、方式、目的及影响都是中国在乡村建设探索中的良性尝试[7]。

3优秀乡村公共艺术设计案例应用分析

3.1整体系统规划乡村公共艺术设计

要全面了解乡村现状与发展,抓住乡村文化精神的内核,对乡村建设和发展有一个整体性规划设计,以艺术的氛围和基调,让艺术更好地融入乡村建设和发展中。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的宰湾村,位于豫北地区,是典型的平原村,村庄空间结构呈板正的鱼骨形,没有历史建筑。村庄缺乏风景,也没有了耕地,属于无风景、无风貌、无产业的“三无”村庄。近年来,修武县大力倡导美学引领的乡村振兴路径,运用美学构成设计的点、线、面结构提升乡村公共活动空间节点,通过叙事性表达方式加以串联、放大和诠释,将路面、墙面、装置、街边家具等元素融入到公共艺术、景观、建筑当中,形成乡村环境整体性的空间提升,成效显著。在公共艺术设计中保留了村庄的建筑基本面,整体提升环境卫生、村庄道路、照明及房屋裸露的墙面等,运用一条精品线路的“时间轴线”将宰湾村串联起来,并改造村庄的公共基础设施,将道路水泥路面改为沥青路面,增加了景观绿化带,由光伏路灯替换了原有的景观路灯,加强改造治理了裸露的建筑墙面。除了整体性艺术化处理路面和墙面等位置,还增添了街边家具及公共游戏装置,运用蓝、绿、黄三色的下水管线与路面相承接,建构了主街路面的艺术叙事,成为儿童的嬉戏场地,也成为村民公共生活的一个重要活动场地。宰湾村的乡村公共艺术设计在有限条件内摆脱了简单涂抹的俗套,又给村庄增添了公共空间新的面貌与个性。

3.2全新打造文化IP乡村公共艺术设计

因乡村对本土文化IP形象重视程度不够,难以做好对外宣传自我形象,需深挖乡村特色,强化艺术赋能,借助公共艺术形态来表达及展现当地乡村文化IP,并唤醒和培养村民的文化艺术意识及文化自信。江西省石城县珠坑乡处于千里赣江的发源地石城县,素有“天然氧吧”“生态绿肺”美称,是“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县”,也有“江西水塔”和“中国最美莲乡”的美誉,盛产水稻、油菜、白莲等农作物。它的“花田彩绘计划”邀请了艺术家参与在地创作,将公共艺术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中,通过主题式墙绘、微景观营造和公共空间景观化处理等手段,结合当地传统文化元素,对村落环境进行艺术改造,将传统审美观念与当代乡村建设相结合,艺术家将当地盛产的油菜花田及美丽的荷花园,映入乡村景观环境中,提升了当地乡村公共艺术空间,将红色丝带绑入百年老树之中,在微寒的冷冬让整个村庄富有红色文化韵味及喜庆,达到村庄旧貌换新颜的风貌,既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也争取给外来观赏游玩的游客留下难忘的旅游体验[8]。珠坑乡的乡村公共艺术设计以深挖当地地域IP文化,梳理独特文化亮点,为村庄增添了艺术性和故事性,加强了文化艺术的融入以及地方感的营造,重建人、自然、文化艺术的关联。图1为珠坑乡以主题式墙绘方式在公共环境中的应用。

3.3多媒体艺术与乡村公共艺术的碰撞融合

多媒体艺术是以光学媒体和电子媒体为基础的一门新兴艺术学科。新媒体艺术以视、听、感等综合方面进行艺术表达,充分调动参与者的各种感官体验,让参与者直接与艺术互动参与体验。随着大数据、5G、VR、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数字科技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互动和数字信号,融合了信息时代的高科技、趣味性和艺术性[9]。在乡村公共空间营造中,多媒体艺术与乡村进行了碰撞与融合,建立了人性化的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空间环境。视频摄影、音响、装置、灯光的运用,实现了乡村公共空间环境的现代化、时尚化发展。贵州隆里古城自201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四届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以古城墙、祠堂、稻田、溪流、夜空为载体,呈现创意新媒体的无限可能。以“摩登山水、再造乡村”为焦点,打造“新媒体+文化+旅游”飨宴,苗东风情、杉乡文化、隆里民间花脸龙文化与先锋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新媒体盛宴。

3.4创造“艺术+”模式的乡村公共艺术设计

融入艺术创作,将传统文化符号引入现代艺术语言,进行乡村的美化和改造,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艺术与乡村建设的和谐发展,乡村需要衍生出更多类型及高质量的产品,通过民间手工艺人和设计师们的参与,形成品牌特征的产品体系,形成当地乡村健康的产业链[10]。浙江省乌镇镇的横港村,位于乌镇镇的东南部,全村区域面积3.95km2,生态基底优越,借助艺术设计的力量,有序地进行点状式发展,打造出“艺术+亲子、艺术+农业、艺术+田园、艺术+园林、艺术+文化创意”五位一体的产业模式[11],改造构思的内容增添了亲子活动项目,重塑邻里文化,开设了艺术中心场所,并建立了一系列的公共活动场地,打破了村庄原有布局,以“修旧如旧”的方式保留村庄原有的建筑风貌,建立了一个崭新的、有内容的公共活动场所,并成为了村庄的聚集地,充分利用乡村公共环境节点在乡村社会中的主导作用[12],应用卡通丑小鸭形象提出环境主题,将丑小鸭的可爱形象融入到村庄公共环境节点之中,让公共环境节点瞬间俏皮活泼起来,并加入大量的主题式花园,举办了充满趣味的植物课程、花园婚礼、花园下午茶等活动。开设了木工坊、手工坊、可食花园等各类趣味项目,使得村庄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让孩子在这里亲近自然,感受乡野生活的快乐与温馨。横港村的乡村公共艺术设计用“艺术+”模式开阔了村民的发展思路,使得乡村在田园风光之外,又增添了一种时尚的魅力,对乡村复兴是一种非常有创意的尝试[13]。

4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社会治理;创新思考

要大力推进乡村建设,实现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必须要有远见和全局意识。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得乡村社会治理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并且存在着日益扩大的城乡差异,严重地影响了乡村治理效果。我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大国,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需要从乡村着手,完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通过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真正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落实。

一、乡村社会治理的内在逻辑

深入理解乡村社会治理的深层逻辑,是明确问题所在、选择治理路径的重要前提。根据乡村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社会治理并非一个全新的问题,它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县政乡治是一种传统的治理方式,在乡村地区,传统的社会治理大多依赖于乡里有名望的家族长辈。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适应政府的管理体制,政府加强了乡村的组织和管理,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权改革,并逐渐发展为“政社合一”的治理模式[1]。在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转变了人民公社制度形式,逐步推行乡人大、乡人民政府,并在乡村建立了村民委员会,由乡镇政府领导,乡政村治模式逐渐取代了政府与社会融合的治理方式。乡政村治的理念是以村民自治为中心,而忽略了其他的社会团体,缺乏共同参与,从而逐渐造成了乡村治理的内卷化问题。在我国从整体上实现小康的过程中,寻找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治理方式,就是要强化和改善我国的乡村社会。从实际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步入新时期,人民的幸福期望越来越高,对民主、法治、正义等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当前,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城乡差距较大。在此背景下,使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统一,就成了乡村治理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促使乡村治理作出变革和创新的重要途径。这就要进一步强调乡村社会治理的主体多样化,突破以往由国家主导的治理模式,致力于营造一种密切平等的社会关系,打破政府包揽一切社会事务的现象。

二、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社会治理的内在联系

1.优化乡村社会治理是乡村振兴的根本需求

乡村社会治理是我国乡村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社会治理是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加强乡村的现代化管理,加快建设一个更加健全的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显得尤为关键。报告中,以治理为核心,对构建“三农”制度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路。而在《关于实施乡村战略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强化乡村社会治理改革。到2020年,我国的乡村振兴发展已经初见成效,基本建立了制度框架、体系和政策[2]。必须在2035年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构建起科学的、完善的乡村社会管理制度。因此,如何优化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乡村基层政权,是推动国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

2.乡村振兴的基本方向和目的以乡村社会治理为主

要想尽快达到乡村发展的目的,必须把乡村工作从“管理”转变为“治理”,这样就能尽快地把乡村振兴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工作真正落实起来。乡村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乡村治理观念落后、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乡村社会发展水平。要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从根本问题上着手,推动我国乡村社会组织与体制改革,消除体制上的壁垒。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乡村社会治理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三、乡村振兴战略环境下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

1.建设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治理模式

新时展的“新”是我国当前建设的重要载体,新发展的目标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方向。乡村基层组织应当注重构建乡村自治的治理模式,以民主、协商的方式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一是要按照基层党委的要求,用民主、协商的办法解决好当地的乡村社会治理问题[3]。二要以法治为指导,保证民主协商的形式落实,使内容具有权威性,以法治的方式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三是要将民主精神充分发扬,全面兼顾各方利益主体要求,在体现多数人意愿的基础上,真正保护少数人的正当权利。四是要使广大的群众参与到民主协商的进程中来,并在决策前后和执行中充分听取群众的建议。五是要坚持务实的方针,切实维护好协商过程、程序和结果,站在广大人民的利益立场上,切实保证协商结果的公正、公平。

2.建设以发展需求为基础的乡村治理服务体系

当前,我国的乡村社会治理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尤其是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迫切需要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这就要求政府必须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乡村社会治理目标和途径,以适应广大农民的多样化需求。目前,在乡村治理进程中,根据现代化理论、多主体治理理论实施了一定的创新活动,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4]。目前,我国的乡村社会治理需要进行切实的改革,以推进乡村公共服务制度的社会化,切实满足广大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3.建立以多元发展为基础的乡村社会关系网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乡村社会组织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治理体系,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决策平台,也是实现农民权益的一个主要途径。目前,我国的乡村社会组织主要包括正式的、非正式地具有重要作用的社会组织。为此,必须以公民的意愿为前提,推进乡村社会组织的完善,扩大其公共服务范围,并以其功能为核心构建新的社会关系网络,促进乡村社会治理工作的进步。

四、乡村社会治理中所面临的问题

1.观念的落后削弱了治理效率

自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型,但是对于乡村来说,由于其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束缚,转型进程相对比较缓慢,呈现出“三重三轻”的特征[5]。一是强调权力意愿而忽视民众意识。长期以来的官僚作风导致了乡村社会治理中出现了“两张皮”的行政和群众结构,部分基层干部将治理的重点转向了对权力的利用,试图通过行政的方式来处理乡村社会问题和矛盾,而忽略了人民的主动介入对于提高乡村治理效率的影响。二是注重管理、忽视服务。目前,我国乡村社会治理中仍然存在着以家庭、宗族、族群等方式对群众进行管理的情况,有些基层干部过分强调领导意见,只讲“面子”而不讲“里子”,对人民群众的关心不够,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没有建立起来,从而使治理的功能受到影响。三是强调制度的观念而忽视了创新的观念。有的基层干部因为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不足,接受新理念的速度较慢,在工作中因循守旧,习惯性地用刚性方法解决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基层干部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阻碍了乡村社会治理工作的发展。

2.组织的懒散造成缺乏动力

现阶段,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乡村基层组织经过了严峻的工作考验和磨砺,组织战斗力有所提高,但与目标要求比较,发展仍然有一些惰性。第一,价值观取向的偏离。由于功利主义因素的制约,有些地方组织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不牢固,不关心群众需求,工作拖沓、应付[6]。第二,基层组织内部的驱动力减弱。有的基层组织内部缺乏凝聚力,制度无法落实,有的干部思想落后,受教育水平不高,只讲业绩和眼前的好处,缺少创新激情和能力,造成组织驱动力不足。第三,存在懒散的心态。受问责机制的制约,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只要不出事就不需要进行创新,不敢放手大胆实践,乡村社会治理价值无法体现。

3.体制上的不足削弱了治理动能

目前,我国的乡村社会治理体制还不完善,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势必会对乡村社会治理能力产生不利的作用。首先,人事变动的不均衡。我国城乡二元格局造成了就业收入的巨大差异,使得乡村出现了单向的人才流动,基层组织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冲突。其次,权力与责任的分配机制存在问题。基层机构管理复杂,工作执行不到位。基层组织承担着社会稳定、化解矛盾、服务民生等诸多任务,但由于权责失衡,导致乡村社会治理工作中存在着死角和漏洞。最后,资金支持体系不完善。公共事业逐步向基层延伸,乡村社会治理工作内容不断增多,相应地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而乡村的集体经济收益却越来越低,“无钱办事”现象越来越严重,所以构建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协同的、有效的人权钱联动机制,是当前我国乡村治理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4.对乡村社会治理的观念上存在误区

乡村社会治理的实施,离不开意识形态的影响。正所谓“以思想为先”,有了想法就有了行为,这一理论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同样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基层党政领导、农民群众对于乡村发展的理解,将会对整个乡村的整体发展趋势产生重大的影响,进而对最终效果产生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在治理乡村问题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认识方面的误区,一些地方干部不仅没有正确履行自己的责任,反而把自己当成了“人民的父母官”,没有将广大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这样的管理方式严重影响了乡村社会的发展,甚至产生了一定的障碍。同时,乡村人民对政治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偏差。在实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实现现代化的民主治理。然而,有些地方干部却有错误的认识,即群众不参加就能提高工作的效率,而且节省人力,导致群众在乡村社会治理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并不显著。要实现乡村发展战略,尽快实现乡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就需要从根本上克服思想上的落后,引导群众主动投身乡村社会治理工作中,让各项政策制定更贴近实际情况。

五、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的建议

1.健全多主体的协商民主体制

协商民主是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的一种主要形式,它可以使农民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并使各利益相关者在协商过程中取得一致意见。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因涉及不同家庭、居民,利益需求也不同。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若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就容易发生冲突,无法实现社会治理。在乡村基层政权的主导下,通过各种形式的沟通和协商,要使村民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而制定出来的治理方针中,既要让所有人都能认同,又要使所有人都有足够的重视,如此就可以杜绝各种矛盾与冲突,让更多的人体会到社会治理的优越感。在乡村社会治理中,乡村社会的民主程度越高,村民意愿越大。因为许多基层的政策制定都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所以民主治就显得尤为关键。在协商中,要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广泛开展协商,化解各种矛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同时,还可以让农民更好地融入到乡村的社会治理中,增强他们的自豪感。目前,我国农民的阶层分化越来越明显,各弱势人群更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也呈现出不同的诉求。乡村社会治理是我国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坚持以互相尊重为基本原则的多主体思想,以信息互通为依托,为我国乡村社会的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石。

2.将乡村社会治理资源与主要力量结合起来

目前我国乡村社会治理实践中,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到乡村社会的治理水平,因而需要引进社工来进行乡村社会治理,从而使乡村社会治理方式更加多样化,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尤其是目前一些乡村,广大农民日益重视乡村发展,亟需构建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在实际操作中,社会工作者充分利用自身的职业特点,引导广大农民主动投身于社会治理,形成多主体协同的社会服务体系,为社会各方的参与提供一个可以自由表达意见的平台。同时,要加强对乡村治理的宣传,将乡村社会资源和相关人员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乡村服务效能。在具备一定条件的乡村可以实行网格化治理,要在统筹多个主体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运用网络的方式来进行治理工作的创新,使各主体职责更加明晰,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网格化治理的功能。

3.提高乡村社会治理主体素质和能力

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要从提高基层治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入手,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使其更好地融入治理工作中。政府要积极地运用各种社会力量开展技术培训和教育,并通过成立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素质和适应能力,从而使乡村人力资源的配置得到最优化。在此基础上,也要重视农民的心理健康,通过社会工作者团体帮助农户解决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农民之间建立互信,并采取各种有效途径,提高农户的自信心。要抓住“精神扶贫”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开展一系列的心理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的心理素质。“新乡贤”在实施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应积极引导“新乡贤”投身到社会治理中,找到适合的切入点,让“新乡贤”成为乡村经济建设的先锋,填补财政投资上的短板。同时,新乡贤还可以积极地积极参加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从而可以有效地改善乡村环境,实现乡村社会的良好发展。

六、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路径

2017年,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智力基础,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教育研究经历了慢步摸索时期、稳步积淀时期和阔步发展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基础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奠基作用的关键一环对中国国民教育的发展,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起着引领方向、奠定基础、保证质量、稳定大局的作用。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保质保量、稳步良性发展是中国教育良性发展的前提。因此,如何解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经济、资源和政策因素的制约,高质量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既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民教育大发展、促进国民素质大提高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大提升的迫切之举。

1影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因素

1.1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因素。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资金补贴不足等因素导致农村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备、校舍失修以及校园环境差等突出问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公共投入严重偏低,亏损很大,农村尤甚。此外,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与思想观念的狭隘往往是共生的。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观念,认为农村的孩子就该早早地外出打工或务农以贴补家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也是造成农村生源减少和优质生源流失的直接因素。随着城市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地区。鉴于城市地区高质量的教师资源、完善的教学设备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农村地区出现了因劳动力进城务工而导致的“教育外迁”现象。根据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可知,2017年,义务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较上年增加0.85%,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79.67%。城市发展带来的农村校舍“空心化”和城镇学校“大班额”并存的现象显然不利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处于少年期和青春期的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不稳定、不均衡、阶段性和新奇性的特点。劳动力外迁造成的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教育及监护问题是制约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留守儿童多是隔代或是近亲监护,这些监护人一般受教育程度不高,自然而然地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农村青少年学生成绩下滑的直接原因,更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行为习惯、道德发展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消极作用。

1.2资源因素

优质师资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质量保证,也是乡村振兴的智力保障。然而,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骨干教师流失问题、教师的年龄分布、性别占比、学历专业水平、学科结构、稳定性等失衡现象已成为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乃至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瓶颈。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中,越年轻的教师流动意愿越强,而30岁及以下的教师中,有流动意愿的占比高达83.16%。其次,“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高度融合达到了稳固阶段,能否利用已有的“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发展谋求优质、前沿的教育资源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但这一融合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部分农村地区和偏远贫困山村却显得力度不够。2020年疫情防疫期间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因缺少必需的信息设备、网络问题等地理和经济因素的限制导致网络授课开展困难、教师授课效果差、学生学习效果欠佳等问题。根据张文静、姜国波的社会调查可以得知:对于部分贫困地区来说,办学条件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很大的问题。教育资源在地区配置上的失衡现象虽在全国各地农村地区的成因不同,但结果都造成了该地区办学水平低下、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水平落后、教育成效低等问题。现实往往是越贫穷落后的地区越不重视教育投入,越是基础设施差、教学设备落后的学校越是留不住优秀的教师资源,由此循环往复,教育发展进入了恶性循环,不利于社会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1.3政策因素

因城市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而导致的城乡教育发展二元结构显然是阻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绊脚石。政府虽采取了一系列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改善城乡教育发展的二元结构,现实情况却是我们在倡导城乡教育公平的今天,城乡差距并没有消弭多少。教育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动态发展过程,欲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教育发展的二元结构仍需不断适时更新并出台有效的政策措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为缓解失衡的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政府实行“村不办小学,乡不办中学”“撤点并校”等乡村义务教育布局,但这一政策也随之带来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如:学校和班级数量的一再压缩导致农村学校“大班额”现象产生,或是村落间距离较远学生上学路途较远、寄宿生住校问题等。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因劳动力进城务工而导致的“教育外迁”现象、优质生源“向城市性”“随迁就读”等也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国家对农村地区教师的津贴种类较少、标准偏低、奖励项目有限、晋升培训机会不足,农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较低等也是导致农村地区师资问题“引不进、留不住、流不动”的重要原因。

2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路径

2.1依托政策扶持,挖掘农村经济发展内生力

维持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保证教育系统可持续发展、解决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相继颁布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扶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促进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政策措施。首先,政府应树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保证政府每年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的划拨适当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提高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投入标准;政府及教育部门应鼓励社会各界多方投资,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助力教育事业。其次,事物发展的内因既是事物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农村基础教育要想发展,必须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发展力,摆脱政府财政划拨的外部依赖。农村发展的内生力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新鲜血液。撇开“财政补贴”的拐杖,农村基础教育才能走得稳、走得远。政府应在发展地方经济中发挥“总抓手”和“兜底”的作用,依托国家财政补贴和社会投资力量,立足当地农业、畜牧、旅游、乡镇企业等发展优势,开发农村地区自身的经济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地开发农村地区的旅游、畜牧、乡镇企业等亦有助于留住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生源流向城市、吸引优秀师资。

2.2联合家庭教育,构建村-家-校合作共同体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对学生的身心全方面发展具有不可小视的作用。立足家庭教育,建立以校为主体的农村家校合作共同体,形成家校合力方能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系统的科学、均衡发展。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双重作用。没有乡村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的现代化就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乡村振兴的实现。首先,学校应定期组织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班内学生进行摸底式、排查式家访。通过家访活动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及时发现学生辍学的潜在可能性,并联合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帮扶、救助措施。其次,学校应联合相关民政、教育部门和社会组织定期召开由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学校教师及管理人员参与的教育宣讲会。观念指导行动。“知识改变命运”“教育丰盈人生”“校风影响家风,改变民风”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观念能从根源上改变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落后的现状。成效显著的宣讲会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因“读书无用,不如早挣钱”等错误观念造成的适龄青少年辍学问题,而且能够形成家校合作、多方共赢、跨界协商、长期坚持、治标治本的良性的农村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再者,学校、政府等有关部门应着力改善农村地区寄宿条件、改进“监狱式”封闭管理制度等现存问题。要解决寄宿制存在的问题需双管齐下,一方面要依靠政府财政补贴改善住宿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学校要定期举行防灾避险的安全演练、防骗防盗的法律宣讲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和法律意识。学校应秉持“生活教育”的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总目标。村民委员会、村团支部等农村基层组织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沃土,担负着启民智、强民体、振兴乡村文明的重任。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应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和人才保障作用,为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2.3着眼教师发展,科学管理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影响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树立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的智力保障和充足的前进动力。首先,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和观摩会。通过各种正式、非正式的学科间或是跨学科间的交流和研讨可以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观摩和分析优秀骨干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有利于促进新入职教师对新环境、新工作和新生活的适应。学校应鼓励教师树立和制定自我职业发展的意识和策略。如,系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班级管理、多媒体技术使用和学科专业知识等。其次,学校及教育部门应争取为教师提供多选择的晋升机会以及本学科发展前沿的论坛、交流会等。多途径、多选择的职业培训和晋升机会能有效地稳定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减少教师的流失,尤其是经验丰富、能力过硬的骨干教师的流失。教师队伍还需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学校应定期举行实操性的技能训练,以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再者,培养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全科教师是解决部分乡村缺少教师的有效途径。除定向的职前培养外,职后的实践性养成也是解决全科型教师短缺问题的重要途经。学校要鼓励教师多方面了解跨学科知识,促进单科教师向全科教师转型,并联合教育部门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培训以扩充他们的专业知识、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等。总言之,学校、教育部门及相关社会组织应聚焦于乡村教师的内在和外在需求,制定切实有效的农村教师稳定、持续发展的激励措施,构建完整的职业发展机制,并建立有效、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

3结语

在国家大力倡导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谋求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现的助推器。乡村兴需教育兴。聚焦因经济欠发达、资源短缺且配置失衡和政府政策等因素造成的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设施差、生源流失、教师结构失衡等问题,借助政策扶持,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发展潜力、联合家庭教育,构建村-家-校合作共同体、致力于教师发展,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等措施,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如何有效实施上述措施,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路径落到实处,仍需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热心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有志之士进行更广泛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欧阳修俊.新中国成立70年乡村教育研究回顾与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02):11-22.

[2]巴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现状研究[J].农业经济,2020(05):121-122.

[3]张文静,姜国波.“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英语教育扶贫路径探究[J].海外英语,2020(16):226+232.

[4]王囡.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统筹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20(04):69-75.

[5]余应鸿.乡村教育发展的内生机制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6(02):107-114+193.

[6]郝文武.建立以校为主的农村家校合作教育共同体[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12(0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