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员管理工作

人员管理工作范文精选

人员管理工作

人员管理工作范文第1篇

一、市外来人口基本情况。

市是一个新兴的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城市,辖10个镇和1个部级技术开发区,辖区户籍人口63.7万人,登记外来暂住人口62.5万人,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基本是1:1,外来人口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外来人口总量不断上升。2000年登记外来人口数为13.5万人,2004年登记数为62.5万人。外来人口每年以48%的速度递增。

2、外来人口文化水平较低。市外来人口中80%来自农村,80%是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

3、外来人口以经济活动为主,主要分四类:

一是“白领”,以人才引进为主,有较高的学历,他们思想、工作、生活比较稳定,约占10%;

二是“蓝领”,以打工为主,居住相对集中分布在工厂企业,占外来人口总数的77%;

三是“灰领”,即自由职业者,以小商小贩为主,占总数的8.2%;

四是“黑领”,即“三无”人员,居无定所,素质较差,对社会危害大,约占2‰。

4、外来人口滞留时间延长,在定居趋势上升。其中,暂住一年以上占30%,相当部分在昆居住数年以上,有的举家定居,成为新人。

5、外来人口违法犯罪比例高。近年来,外来人员违法犯罪一直占查获违法犯罪总人数的70%以上。2004年,市查获刑事作案人员1524人,外来人员1282人,占84.12%。

二、市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1、确立了本地化的管理理念。正确看待外来人员对流入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反作用,确立“共处一地、共创繁荣、共保安宁、共树新风”的指导思想,将外来人员视为“新人”,不排斥,不歧视,与本地人一视同仁,并在具体管理方法上提出融管理、教育、服务为一体的管理理念,调动外来人员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建立了网络化的管理组织。成立市外来人口管理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任组长,市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相关部门抽调16名同志组成。同时,开发区、各镇成立了外来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市现有各级管理办公室58个,登记管理站283个,共有专兼职协管员2435人,治安人员1014人。经费保障问题,由市、镇两级财政共同为每个登记的外来人员拨款31元,其中:公安20元、劳动和保障8元、计划生育2元、外口办1元,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经费保障。

3、形成了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形成五种管理模式:

一是以外企单位内部管理为主的“校园式”;

二是以房屋出租社会管理为主的“卡片式”,如所参观的玉山镇同心外来人口管理站,每户出租业主有一个档案,在其中租住的外来人员每人一张卡片记录其信息,由专兼职协管员进行管理;

三是以社会面上集中居住为主的“旅馆式”,如所参观的群叶打工公寓、千叶打工公寓,分别居住外来打工人员4500人、4000人左右;

四是以建筑工地集中管理的“营房式”;

五是以“三无”人员为主的“救助式”。

4、落实了全程化的服务措施。

一是成立社区服务站,在农村建立以综治、警务、调解、治安保卫和外来人员管理“五位一体”的综治办,把登记发证工作延伸到农村。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外来人员的法制观念和基本素质。

三是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四是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到现在,已建成各种规模的打工楼65余处,有打工楼386幢,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率达到70.6%,集中居住人数43.73万人。

五是创造良好的就读环境。市外口办会同教育局对民工子弟学校进行“达标”管理。目前全市共有11所合格民工子弟学校,其中,中学一所,吸收外来人员子女11523人,另外有13324名适龄外来人员子女被市公办学校吸纳。

六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市电视台开设每周一期的“相聚”,《日报》开设“海纳百川”、“新人”等专栏,积极宣传外来人员的先进典型。并经常举办各种文娱活动,丰富外来人员业余生活。

三、外来人口给市带来的挑战。

人口大量涌入,挑战着城市承载力,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给市主要带来三个方面的挑战:

1、社会治安管理的挑战。市刑事案件中82%来自外来人口,外来人口从偏远地方走出,中国特有的单位组织机构、乡村宗族社会以及家庭亲情对个人的行为约束机制,对他们起不了作用,容易沦为犯罪高危人群。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挑战。学校、供电、卫生等公共设施建设速度,跟不上外来人口增长速度。每增加一个外来人口,就需要增加3.5万元基础设施投入。

3、对“和谐”建设的挑战。和谐的政商关系强调的是当地管理者与外来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均衡;劳资关系是协调企业家与外来打工者的利益分配;新老人则是保证本地人与外来者对城市公共资源的共享。这些都与外来人口密切相关。

四、几点启示。

我区外来人口情况与市相比,在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外来人口文化程度、外来人口主要特征、外来人口带来的挑战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市外来人口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对我区外来人口的管理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健全组织。

根据目前外来人口的管理现状和未来人口导入的任务,导入人口的管理需要构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综合管理组织体系,势在必行,必须尽快建立。

建议区、镇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综合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人口综合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将外来人口纳入到人口综合调控和管理体系中来。

1、建立区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成员单位由有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人员由相关部门人员抽调组成。

2、建立镇(街道、园区)人口综合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街道、园区)社区办(综治办),人口综合管理办公室配置一名正科级专职主任和若干名工作人员,具体由各镇(街道、园区)根据外来人口数量确定。

3、整合组建社区综合协管队伍,在现有社区保安队、外来人口管理服务队以及房屋租赁治安管理、外来劳动力管理、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等辅助管理队伍的基础上,整合组建一支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素质较好的社区综合协管队伍。同时,可与实施“万人就业项目”相结合,发挥整体集聚效能。社区综合协管队伍的人员配置按照400—600外来人口配置1名协管员的工作要求,全区组建600-700名的社区协管员队伍。各镇(街道、园区)根据外来人口规模配置社区协管员队伍。

(二)加快推进外来人员相对集中居住管理。

目前,市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率已达70%,为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区在部分镇(外来人口集中居住中心)和大型企业(集体宿舍)已经实行外来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但比例较小,应该在全区范围进一步推广外口相对集中居住管理办法,推进外来流动人员集中居住区(点)的建设。通过集中居住区(含集体宿舍等外来人口居住处所)吸引、分流租赁私房居住的外来人员,为其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服务,安定外来务工人员,对集中居住区实行小区化管理,加强治安防范和人员管理,不断优化外口集中地区的社会治安。

(三)落实经费保障。

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外来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所需经费,实行分级管理、分级承担:

1、区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业务经费按照每年外来人口登记数1元/人列入区财政年度计划。

2、各镇(街道、园区)人口综合管理办公室经费由各镇(街、园区)财政拨付。

3、社区综合协管队伍所需经费来源按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办法,即社区综合协管队伍经费来源为三块:

一是市财政定额补助;

人员管理工作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流动人员;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信息化;安全;公共服务

新形势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员数量增长,人才流动速度加快、方式增多,相应产生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已成为人才服务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档案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现代化,是促进人才流动,加快社会经济建设步伐的有效途径。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对策做如下简单的探索:

一、当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没有全部归口到位

按上级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由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来管理,但实际上有相当部分的档案没有集中统一到人才服务机构管理,造成档案管理混乱。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有些没有保管档案权力的单位自行保管单位人员的档案;有的个人私自保管本人或他人档案;有的单位、部门没有及时将辞职、辞退人员的档案转到人才服务机构。

2.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不规范

当前的档案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服务不到位;档案基础设施如库房、档案柜和管理技术等都比较落后,且存在安全隐患;档案没有完全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规范化整理装订;该归档的材料没有及时归档,造成人事档案材料不齐全、缺乏联续性,致使无法了解和考察流动人员的学习、工作和思想等现实情况,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工作后经历几乎没有;有的单位转递档案时漏写或不填写《流动人员档案通知单》,致使档案去处无从查找;有的单位无视人事档案属于机密性的文件,在转递过程中不通过专门规定的机构转递,造成档案滞留、丢失等情况;甚至有的单位违规允许大学生自带档案。

3.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弱化

人才管理机构的档案管理人员存在配备不足、不固定,专业能力水平欠缺,档案管理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缺少创新意识。

二、解决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1.加强领导,搞好档案政策宣传

各级人社部门要加强指导监管,有效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科学、有序开展。要成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精心组织、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主导作用,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认真履行职责,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严格照章办事,严肃档案纪律,承担起业务把关责任,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要加强执法监督,完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社部门加强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执法检查,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并使之常态化。为引起用人单位和个人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并促使其将保管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主动送归到人才服务机构,坚持搞好宣传,提高社会关注度是最有效的途径。要长期深入相关的部门、单位进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监督检查和政策宣传;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或其他渠道,积极宣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意义、作用、政策法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构成,档案服务机构信息和办事指南,提升个人与用人单位对档案法律法规、档案管理常识和重要性的认识。宣传要突出强调档案材料对个人的重要性。

2.规范制度,强化基本公共服务

实施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健全并严格执行各种档案管理制度,如《流动人员档案收集制度》《流动人员档案鉴定制度》《归档材料审核制度》《流动人员档案保管保密制度》《流动人员档案转递制度》等,完善服务标准和流程,推进服务规范化和精细化,满足服务对象的基本需求。同时要认真研究档案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强化基本公共服务职能,重点抓好三个关键性工作:一是档案材料的收集和鉴别。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不全,是最严重的问题。而全面收集和鉴别档案材料这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各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人才服务机构要科学谋划、奋力攻坚。一要设法建立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网络。由于大多数流动人员单位不固定,工作流动性强,加之有的用人单位和个人还不愿配合,很难收集到完整的档案;二要参照干部档案确定需归档的材料及范围,定时、定向、跟踪收集需要归档的材料,丰富和扩大档案内容,建立收集流动人员档案材料的长效机制,确保档案内容的齐全和完整;三要根据有关规定认真鉴别收集归档材料,核对材料有关信息,确保归档材料真实准确、规范完整、文字清晰、手续完备,坚决杜绝假材料,以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四要及时登记缺少的有关材料,并设法收集补齐。二是档案的整理和保管。对流动人员档案材料进行高标准的技术加工,严把技术质量关,使每卷档案达到完整、真实、精炼、方便利用。及时、准确做好目录,录入到计算机。对于不定期收集到的材料,可采取随时整理的方式,及时装入档案,以避免材料的丢失,确保档案的完整。严格遵守查借阅制度,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要严格查借阅审批手续,查借阅归还的档案要逐页审核。三是档案的接收和转递。接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时要认真审核和甄别档案材料,审核档案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本着实事求是、便民利民的原则,对缺少材料的实行告知承诺制。一次性告知所缺材料及其可能造成影响,经本人作出书面知情说明、承诺补充材料后予以接收。转出流动人员档案要完整、齐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扣留档案材料或分批转出档案。

3.加大投入,确保档案安全管理

要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加大档案管理基础设施的投入。严格执行档案库房、办公室、阅卷室“三分开”制度,建立坚固、防水、防潮的档案库房,并配置去湿、防火、防蛀、防高温的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档案管理设备,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安全防灾标准,完善监测和防护措施,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4.优化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

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思想上进的专业化档案管理队伍要着手五个方面:一要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种方式的业务知识培训活动,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强和服务水平;二要鼓励和支持学习业务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自学能力;三要定期召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座谈会、研讨会,交流管理经验,解决疑难问题,研究新的发展思路;四要不断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如党性教育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服务窗口建设活动等;五要保持档案管理人员相对稳定。创造良好的工作和人文环境,积极开展表彰活动,提高人员的各种待遇,使他们能安心、舒心、顺心,并能扎实努力地工作。注重提高五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素养。要加强培养档案管理人员思想政治素养,要求他们工作踏实,能吃苦耐劳,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二是业务能力。在业务能力方面,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和管理方法,不断学习和掌握档案工作方面的新政策、新理论、新技术;三是操作技能。为尽快实现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的工作技能;四是沟通协调能力。档案管理人员要经常与档案材料形成部门联系,开展好档案材料收集工作,这就需要档案人员有较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保证工作顺利开展;五是创新能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只有在管理技术、管理制度等各方面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5.创新管理方式,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

档案信息化就是用计算机整合收集和管理纸质档案信息和馆藏资料,档案管理方式从传统的落后方式的转为当下的数字化和电子化。在新形势下要大胆开拓创新,强化服务理念,快速实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一要加大投入配置先进的档案信息网络系统和档案数字化设备,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化的整体效益;二要引进掌握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人事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的需要;三要创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适应信息化建设的档案管理制度。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业务流程、技术规范和安全措施,细化电子档案环节和步骤,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性与完整性,逐步让档案工作走上规范化、智能化管理的轨道;四要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据库,完善档案资源共享、异地查阅、统计分析等功能;五要研究开发档案管理服务网上办公平台,不断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白春华.浅析流动人员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青年,2015(4):113-113.

人员管理工作范文第3篇

一、我局离退休人员的现状和特征

我局共有离退休职工49人,其中:男人,女人;离休干部2人,退休干部48人,退休工人1人;中共党员36人,占离退休干部人数的73%。80岁以上的有人,占离退休干部人数的%。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局离退休人员呈现出人口较多、年龄偏高的特点。

二、我局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现状

(一)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形象和执政能力,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我局始终将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列入党组的重要议事日程,强调离退休干部管理部门的职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离退休干部管理各项待遇只能提高,不能降低;建立了党组成员分管,专人具体负责的领导责任制,及时研究、协调和解决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二)领导高度重视,责任落实

一是组织离退休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引导离退休干部自觉运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勉励广大离退休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珍惜光荣历史、永葆革命本色。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及离退休干部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解疑释惑工作。

二是通过坚持老干部阅读文件、听报告、参加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向老干部通报情况、组织老干部就近就地参观学习等制度,较好地把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让广大老干部了解形势、学习政策、支持发展、以身作则。春节前夕,召开了市局迎新春老干部座谈会;重阳节到来之际,召开了尊老敬老座谈会,对部分身体欠佳不能到会的老同志,我科一起上门慰问,把组织和领导的关心带给他们。

(三)将对老同志的关心落实到位

一是落实走访慰问制度。坚持把走访慰问作为构建和谐沟通、关心老同志、加强与老同志联络和沟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走访慰问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达老同志,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今年,我科采取重大节日定期慰问、平常随机慰问的方式,共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人次;看望慰问住院和行动不便在家老同志人次。

二是按时进行离退休干部活动。我科每月进行一次离退休干部活动,积极同他们进行沟通,及时掌握老同志们的身体及思想状况,为他们排忧解难。

三是组织市局离退休干部到医院进行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

(四)关心老同志的物质精神生活,丰富老同志的视野

一是为离退休干部订阅各类刊物。我们不但在物质上关心老干部的生活,在精神上也想办法为他们增加营养,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从丰富老干部精神生活的高度出发,切实抓紧抓好老干部刊物的订阅工作。订阅了《老人报》、《南方日报》、《文摘报》、《家庭医生报》、《参考消息》等报刊杂志,为每一位老干部订阅全年的《秋光》与《家庭》等他们喜爱的杂志。让他们及时了解到中央的有关政策及社会发展的新观念、新思路、新信息,感受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牢固树立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积极组织离退休干部走出去,使他们多了解一些外面的信息和改革、发展的变化,开阔眼界,陶冶情操,让他们永远保持健康乐观生活热情和积极向上精神状态。,我们组织离退休干部外出活动,让老干部走出家门,动起来,乐起来,放松心情,开拓了视野,促进了身心健康。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市局离退休干部科是一个新成立的部门,我科的同志也对老干部管理工作经验不足,碰到新情况、新问题有待加强和完善。为了克服不了解情况,业务不熟的不足,我科全体人员都能端正态度,深入学习和研究上级有关离退休干部政策,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理论水平,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心,更加自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真真正正以为离退休干部服务为己任。

三、当前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当前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认识不够重视

科内一些同志认为离退休工作不是工作重心,没有明确的指标,抓与不抓没有多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局干部对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高度重视;科内少数工作人员对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的认识不足,很少向老同志征求意见,没有给老同志在感情上一种温暖亲切感。

(二)对离退休干部的政治思想工作开展不够深入

由于离退休人员是特殊的群体,不少老同志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有的住处分散,路途较远,往往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一些老同志思想跟不上形势,组织观念明显弱化,有的只顾个人利益,缺乏大局意识,有时还说一些不该说的话,甚至个别老同志超出政策规定向组织伸手,如:住房、医疗、生活待遇等,达不到个人要求就上访,影响了正常工作秩序。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反映在极少数老同志身上,但却反映出离退休人员政治思想工作薄弱、不深入,离退休服务与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对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方法陈旧落后

离退休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更需要精神上的关爱和慰藉,即热情、细致、周到的服务,更需要服务人员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在解决代际关系上下功夫。可现实情况是,一方面由于单位领导都相对年轻,在职领导在年龄上与离退休人员有一定的差距,又加上在职时没有共过事,离退休后接触少,缺乏感情,重待遇轻服务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老同志已普遍进入高龄期和高发病期,眼欠明、耳欠聪,卧床不起、老年痴呆、丧偶的老同志逐渐增多,他们对组织的依赖越来越强。单身家庭、空巢老人强力要求组织给予他们亲情般的呵护。从客观上讲,创新服务管理方式势在必行。

四、做好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认识,营造爱老尊老的良好风气

一是要牢固树立离退休工作的发展观。面对这样种种巨大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才会有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自觉性,才会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经验的进取心,从而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思想水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创性地做好离退休工作。

二是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这就是说,我局的离退休工作要很好地服务于我局的工作大局。大局事关我局事业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大局观念。

三是要牢固树立为离退休人员服务的观念。为老同志服务,是我们离退休工作的主题和落脚点。这个服务,不仅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而且更包括政治上的关心爱护,精神上的安慰。

(二)针对特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依据政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离退休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一是把通晓政策作为离退休工作人员的基本功,把正确贯彻执行政策与耐心地做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切实维护老同志的利益和队伍的稳定。

二是及时交流沟通,定期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局党组的重大决策传达给老同志,坚持和完善定期通报工作情况、阅读文件、参加有关会议与活动等制度。

三是认真听取他们对本单位工作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四是围绕老同志最关心、最迫切解决的物质利益问题开展工作,尽量让老同志得到实惠。

人员管理工作范文第4篇

近几年来,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农村财务管理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对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也应当看到,有些地方由于财务管理不规范,导致集体资产流失,农民的利益受到侵害,涉及农村财务管理引发的信访案件时有发生。培养高素质的农村财会人员是搞好农村财务管理的关键。加强农村财会人员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升农村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维护村集体和农民的利益,推动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加强农村财会人员规范化,以适应当前农村财务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显得非常必要。各乡镇农经站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财会人员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意义,把加强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实现农村财会人员规范化管理,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

二、认真开展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

各乡镇农经站要切实加强对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农村财会人员经过培训,必须掌握农村集体经济财务会计、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法规及计算机维护使用、农村财务电算化软件、农村财务审计等业务知识,并经考核、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新任的农村财会人员必须具备初中以上文化,参加农经部门组织的培训,经考核、考试合格后,方可取得农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于无故不参加培训的农村财会人员和新办证人员,分别给予取消从业资格、吊销会计证处理和不予办证处理。

三、做好《农村会计上岗证》管理工作

一要抓好新任农村财会人员办证工作。对新任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由县农经局统一组织,使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编写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实务》教材。在搞好培训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考试,统一到市农业局办理农村会计上岗证。

二要认真开展上岗资格审验工作。今年,市局对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会人员基本情况、任职资格、持证上岗情况全面审核。依据《农业厅关于农村财会人员上岗证管理问题的通知》要求,省农业厅、省财政厅联合颁发的会计证(绿皮)于月底作废,统一更换为省农业厅制发的农村会计上岗证,并对上岗证编号统一核定,已经更换为省农业厅制发的农村会计上岗证(红色)的要进行统一审验,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会人员数据库。

人员管理工作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新聘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一、事业单位新聘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现状

当前的社会没有对人事档案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也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这主要反映在接收新聘用的人事档案和审查人事档案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档案完整度不够。收集档案是档案管理工作的起点和基础,但是档案收集工作也是档案管理的难点所在。一方面是职员入职时自身提供的档案有所缺失,另一方面,存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收集档案不及时的情况。随着档案资料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加,大量电子资料的收集整理也增加了档案管理的难度,更加难以确保档案完整度。同时,当下档案管理工作中常有权职划分不清的情况[1]。一些具有工作经验的新聘用人员存在人档分离的状况,在处理档案管理工作时互相推脱;他们无法掌控自己档案,造成档案缺少,影响档案的完整度。第二,档案信息缺失。人事档案应包括员工的个人情况以及道德、能力、勤奋、业绩等情况,并应反映其整体面貌。新聘人员缺少的档案信息集中在身份证明材料、工作经验材料等部分,如劳动合同等。由于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对收集、整理、装订等业务不够熟悉,易造成部分档案信息缺失。第三,档案造假。由于人才流动的加剧,一些单位和大学的相关部门忽略了保密原则,允许流动人员和毕业生携带自己的档案,为造假提供了方便,导致某些人员会为满足招聘要求而虚假陈述,这主要集中在伪造的劳动合同和工作经验材料上。

二、事业单位新聘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档案管理方式有待完善

人事管理应包括个人简历、奖惩经历等,随着当前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过时的人事管理计划出现了各种问题,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的需求。为了保证人才档案的管理规范性,应加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的管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带来了积极的作用。在我国的公共事业单位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时,应引进各种先进的信息和计算机技术,促进人事档案管理数字化发展,提高人员文件管理的质量。

(二)档案监管能力不足

当前事业单位管理对新入职员工的人事档案和数据监管的过程中易出现问题[2]。由于需要从其他组织获取人事档案,此过程中可能会缺少材料。一些文件的内容不是标准化的,因此该机构无法有效地接收其档案[3]。基于此,新聘用人员的调动和安排也将受影响。另外,如新聘用人员的人事档案不规范、完整,则会增加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量。

(三)聘前存在简化程序现象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年度招聘是一项大型的招聘活动,这给事业单位的招聘带来很多压力。在招聘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有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评估内容是相同的,整个招聘过程相对简化和笼统,导致评估结果缺乏针对性。此外,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招聘时,招聘单位将审查申报人的档案,了解其政治面貌,以及过去的经验和能力。但是一些招聘单位认为此过程不必要,因此简化申请审核过程,导致标准化程度下降。最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许多选调、晋升程序中需要处理大量人事档案,工作量比较大,容易造成混乱。这增加了人事档案管理的难度。

(四)新进人员对档案重视度不够

作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根据要求严格审查新聘人员的资料,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真实、准确以及完整规范,维护工作的严肃性和公信力。尽管我国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已经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有了初步了解,但是新职员对人事档案管理的理解仍存在一定偏差。他们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只需要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做好记录与保管,而不会将人事档案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紧密联系,也没有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与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紧密联系,这将大大降低工作的效率。

三、事业单位新聘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优化策略

(一)构建完善科学的档案管理模式

在这个阶段,应将人事档案与个人信用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并将其作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就职历史、工作能力、信用记录作为人员档案的主要内容,并不断完善和优化档案管理体系。因此,有必要大力改革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将新时期的发展要求融入公共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思考,推进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机制改革。为了提高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应建立专业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并把重心放在人事档案的内容、标准和范围上,明确规定部门工作人员的职权和义务等。应对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各项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结果、方法、标准等作出明确规定,以确保其具有明确的方法和目标。

(二)加强档案监管力度

建立纠错机制。例如,某单位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新雇佣的人员建立了不完整、不规范的人员档案。对此,他们采用了补充收集、复制原始文件和完善的程序来补充和规范。所有补充材料均应注明负责人员、处理时间,加盖组织人事部门的公章。干部重要信息记录不一致的,应按有关政策审核。经调查确认无原始资料、难以按照现行政策查明的,应按照严格控制的原则,结合档案记录进行综合确定和确认。增加造假成本。目前,某单位采取了取消存在严重问题并有确凿证据的伪造人事档案的新聘职员的录取资格的手段。应当进一步建立信誉体系,将伪造文件的人员列入“黑名单”,限制其申请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增加造假成本;为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事业单位应充分吸收行业内外的信息技术应用经验,将信息技术更加深入地整合到人事档案管理中,以达到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的目的。一方面,管理人员应利用信息技术拓宽人事档案管理的服务范围,更加全面地了解各种资源信息,包括照片、音频和视频等。另一方面,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利用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并在保密、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人事档案的管理方式,为单位提供更全面的人才。现阶段,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大多来自就业服务中心和人才服务机构。其中部分人员缺乏专业素养且工作流动性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信息泄漏的问题。应该加强其专业素养、增强硬件投入,防止出现档案信息“跑风漏气”的问题。

(三)完善优化聘前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保证其标准化。因此,事业单位需完善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有必要根据我国的社会状况和公共机构的发展要求,制定出更可行、合理的方案。应补充和完善原有制度,对一些工作规范要求做出更加详细、更加明确的规定,以达到有效的规范和管理效果。

(四)注重对新进人员档案管理重视度的培养

机关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部门的员工缺乏相关技术上的培养,缺乏相应的学习环境,导致员工在设备应用上存在技术不娴熟的问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工作质量,因此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提高其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需要对新进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更先进的人事档案管理概念和工作方法,尤其是使他们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并使其能够将这些技术熟练地运用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同时,想要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也可以进行外部招聘,从而招募一些具备较高素质的人才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还应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标准,继续培训不符合标准的人员,或者将其调离管理岗位。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要求,对人事档案管理提出新要求,为其设定更高的工作目标。

四、结语

基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机关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局面。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升级改造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而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众多管理任务中,人事档案管理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它将直接影响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对于新雇用的雇员,单位通常并不够熟悉,因而也无法准确地为其安排职位。管理人员应当在雇用之前、其间和之后的环节中均加强人员档案管理,从而能够帮助单位的领导者了解新聘请的雇员的素质和能力强弱,为他们合理安排工作,使新聘请的人员能够迅速适应自己的岗位、正常开展工作,进而保证单位职能的正常履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应进一步明确人事管理工作的内容,使相关人员能够妥善完成职员档案的收集、保存和管理。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各级人员进行分析和归纳,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这有利于发现优秀人才,防止人才流失。其次,在新时代的影响下,人事档案的管理应采用数字化的方式来代替以前的传统工作方式。最后,事业单位应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其放在当下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上,坚持努力提高人事档案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应做到在规定相应使用权的基础上,仅向部门和个人公开部分信息,并建立公开透明的人事档案管理机制,为社会提供方便、准确的档案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袁玲.事业单位新聘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9(16):11-13.

[2]冯凯.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档案,2018(0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