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思路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思路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思路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经县委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负责干部大会,主要任务是迅速传达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动员全县上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在全县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三中全会的热潮。这次全会,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全会的胜利召开,宣示了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坚定决心和勇气,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期待,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新征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一定要紧密结合南昌县实际,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全会精神为引领,把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下面,我就学习宣传贯彻好全会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以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核心,准确把握精神实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刻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方针和宏伟目标,进一步指明了在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前进道路和方向。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精辟分析了当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是指导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全党和全社会智慧的结晶。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关键是深刻领会全会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凝聚成强大的改革共识。

1、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我们每个人都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回顾35年走过的路,我们都有一个切身感受,无论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所取得的一切发展进步,都得益于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我们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解决我们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国运所兴、发展所迫、民心所向。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必须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凝聚起磅礴改革的力量。

2、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领会这些总体要求,才能增强政治定力、明确政治定位,也才能把握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立场和原则。

3、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这是最重要的,表明了改革走什么样的政治道路;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表明了改革走什么样的思想道路;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表明了改革坚定不移要走党的群众路线;四是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表明了改革的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的具体路径。这些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守的行动准则。

4、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推进15个方面的深化改革。概括而言,就是在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等五个方面推进“五个围绕和五个加快”:一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二是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三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四是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五是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 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既是对十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标志着我们党对改革的认识更加清晰、部署更加系统,达到了新的高度。

5、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思路。全会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由“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表明了我们党对“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全会还鲜明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这一鲜明思路,体现了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也契合了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领会全会精神,就要准确把握这些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论断、新洞见,树立理论自觉,增强理论自信。

二、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重点,掀起学习宣传热潮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要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自觉按照中央和省市的统一部署,迅速传达全会精神,广泛宣传全会精神,带头落实全会精神,确保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行动。

1、在学习上下功夫,确保真学真懂。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发挥核心作用,层层制订方案,层层组织实施,有重点、有步骤、分层次地开展学习活动,迅速掀起学习的新高潮。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发挥表率作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坚持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努力成为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的“主动学习者、自觉践行者、模范贯彻者”。广大党员要充分认识全会的重大意义,认真、反复、深入地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尤其要在学习研读三中全会公报和中央《决定》原文上下功夫,在全面准确领会全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力求融会贯通上下功夫,进一步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2、在宣传上造声势,确保有声有色。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活动,全面、系统、深入地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覆盖到全县每一个角落,营造学习贯彻的浩大声势。要做到广泛宣传,充分利用网站、报刊、电台等平台和载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宣传和报道,真正使三中全会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做到生动宣传,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真正使全会精神走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心头。要做到深入宣传,组织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理论骨干深入宣讲、深入解读、深入回答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真正使三中全会精神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所信服。

3、在结合上做文章,确保入脑入心。要强化学习导向,结合县情实际、本职岗位,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带着目的学,带着问题学,把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新目标、新思路、新举措弄懂弄通、学深学透,找准新形势下自身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要增强实践导向,结合岗位工作,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自觉把所学所悟、所思所获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使学习贯彻成为完善思路、推动工作、破解难题的过程,成为坚定信念、强化责任、改进作风的过程,推动学习的成效转化为发展的成果。要坚持问题导向,把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和破解制约我县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结合起来,与“三联三送三促进”和县级班子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结合起来,由各常委领衔,深入分管部门和挂点乡镇,扎扎实实梳理一些长期制约南昌县发展的“瓶颈性”、“老大难”问题,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带动全局工作的推进。同时,要牢牢把握《决定》新开启的“改革窗口”、顶层设计,切实强化贯彻举措,全面推进并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让改革之“花”在昌南大地结出发展之“果”。

三、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全力做好当前工作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关键是要结合南昌县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眼下年关将近,各项工作到了冲刺收尾阶段。全县上下务必要以全会精神为动力,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克难奋进,全力打好年底“收官之战”,确保全面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1、全力以赴冲刺全年目标。现在距离年底只剩下43天时间了,全年各项工作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紧要关口,形势逼人、责任催人、任务压人、时间不等人。全县上下要严格按照“任务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的要求,认真对照全年目标任务,逐一检查梳理、拾遗补缺,算清各自的时间帐、任务帐和进度帐,对提前完成的指标,要搞好横向比较,在争先进位上下工夫;对按序时进度正常推进的指标,要倒排进度,加快速度,争取超额完成;对拖欠进度的指标,要查不足、找问题,再鼓干劲、再添举措、再加压力,力争迎头赶上、不拖后腿,确保为今年的工作画上圆满句号,为明年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争分夺秒加快项目推进。按照“2+6”项目推进年的总体部署,抢抓当前建设施工的黄金期,倒排工期抢进度、挂图作战比速度,全力推进总投资490亿元的201个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要加快推进下半年开工的30多个工业项目,确保在春节前完成厂房封顶,力争为明年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支撑点、增长点。要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利用年底节庆活动多、客商返乡探亲多的有利时机,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收集信息,主动登门,抢先联系,加强跟踪,力争引进更多的好项目、大项目,为明年发展积蓄后劲。要继续强力推进房屋征收工作,深入开展房屋征收百日大行动,力争全年完成130万平米,切实为项目提供用地保障,为发展腾出更多空间。

3、统筹兼顾推进各项工作。在这里我提示一些重点工作。一是要全力巩固扩大好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成果。在今年上半年的测评中,我县取得了全市排名第3位、全省排名第40位的较好成绩。目前,下半年的测评工作也已经结束。县里将在12月初启动对乡镇、开发区的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测评结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二是要精心安排部署好公众安全感测评工作。从今年开始,全省公众安全感测评工作实行一季度一测评,目前,已经完成三个季度的测评工作,第四季度的测评即将开始。从前三季度我县分别 排名第83位、98位、89位的情况来看,应该说,我们的工作基础还不扎实,波动性比较大。全县上下务必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再接再厉,一鼓作气,全力打好第四季度公众安全感测评“提升进位”的翻身仗。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确保不留空白和死角。公安部门要集中开展打击“黄、赌、毒”、“两抢一盗”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密社会面巡逻防控,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切实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三是要抓好今年计划推进的八个方面66件民生实事,特别是重点推进十大民生工程,取信于民,真正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四是要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生活。天气变冷、年关将至,各级领导干部要设身处地为困难群众着想,积极开展“三联三送三促进”和送温暖活动,解决一些群众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和实际困难,真正让发展成果惠及到老百姓。五是要确保社会安全、和谐稳定。切实加大安全生产监督力度,妥善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此同时,要妥善抓好清洁工程、水利冬修等各项工作。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1 要加强团员青年的素质教育,为铁路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铁路的改革实践需要铁路青年人的积极参与,只有青年人的参与才使每一次的改革实践显得生机勃勃,也只有大批的高素质青年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才使改革实践活动更具有生命力。因此,我们各级团组织要积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充分认识提高团员青年素质的重要性,要把培养能够担当起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优秀青年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长期担负着为党培养接班人、输送新鲜血液的历史重任,在目前这个改革开放、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在铁路实施优化生产力、合理整合劳动资源等改革过程中,这个任务就显得更为重要,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己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来抓,通过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读书学习等活动,全面提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为铁路深化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要在不断提高团员青年的文化素质上下功夫。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成为当前最大的政治,因此,共青团在培养团员青年的政治素质的同时要积极培养团员青年的文化素质,通过举办各种学习班、兴趣小组,甚至建立一种长期的学习制度来提高广大团员青年的经济、管理水平,要把培养青年职工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实用技术作为共青团技术培训的方向,同时我们要注意,无论建立何种学习制度,重要的是要落到实处,要把我们教育的重点放在扎扎实实提高青年的素质上来,通过我们的教育活动,使他们的素质得到真提高,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共青团要积极给广大团员青年提供一个锻炼的阵地和舞台,使广大团员青年不但有报国之志,而且有报国之门,并且有报国之能,为促进铁路事业跨越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要突出做好青年思想稳定工作,为铁路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铁路改革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稳定的环境。而今年的热点问题多,各项改革在逐步深化过程中将向解决更深层次的矛盾进行,将更多地涉及到青年的一些切身利益,造成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行之有效的做好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好改革深化中的青年思想稳定工作是今后团的工作一个突出任务。为此,各级团组织要积极大力开展改革形势教育,要组织团员青年认真学习资产经营责任制的有关知识,认识到实施资产经营责任制等改革举措是铁路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引导团员青年理解改革、支持改革、主动参与改革,做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做铁路改革发展的主力军。

要作好青年在改革中的稳定工作,重要的是要维护好青年人在改革中的切身利益。社会变革的时代,青年的需求逐步多样化、具体化,而目前共青团尚缺乏有效的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权益的机制。如何满足青年的学习愿望、生活要求,如何维护好青年在企业深化改革中的各项正当权益,也是今年的工作难点。铁路在实施资产经营责任制过程中,奖惩力度将不断加大,各种改革也将逐步深入,青工将比任何时期都要关注自身利益的得失,团组织只有进一步维护好青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做青工合法权益的代言人,去凝聚青年、感召青年,才能进一步引导好、发挥好广大青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做好稳定工作。因此,各级团组织要努力解决团员青年的工作、学习、就业中的实际问题,就要着眼于“推优入党、推优入学、推优竞岗”的三推工作,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就业门路,提高他们的担当本职工作的业务素质。要通过将团支部书记纳入党支部委员会,参与行政政策研究等形式,切实维护好青工合法权益,激发团员青年投身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3 要全面活跃团的实践活动,为铁路改革做出积极贡献

团的实践活动历来是共青团工作中最具活力的内容,是共青团凝聚青年、活跃团的工作的重要手段,更是团组织在企业中发挥突击队和生力作用的重要途径。

团组织要在铁路实施资产经营责任制等改革过程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应该结合团的工作实际开展富有活力的活动。各级团组织要不断适应新形势,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积极探索共青团活动的新方法,深入调查青年的需求,了解他们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企业要求青年做什么,从而找到青年需求与企业需要的最佳结合点,既使团员青年踊跃参与,又使的活动符合企业改革开放的大局,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铁路企业的改革发展。

在这方面团组织也曾有过成功的尝试,“青年文明号”、“青年新干线”、“阳光爱心服务”等富有团的特色的创建活动开展以来,不但赢得了广大团员青年的赞同,而且适应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同时也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做出了贡献,正因为它适应了各方面的需要,因而得到了广大团员青年的广泛赞同和参与,使“青年文明号”等创建活动呈现出勃勃生机。

4 要深化青年工作的开展,为铁路改革提供新生力量

青年工作是关系铁路兴衰和战略发展全局的大事。在推动铁路各项事业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争取各个方面更多地关注、关心青年工作,鼓励各级共青团等青年组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在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团的自身建设上不断创新。

在工作思路上,必须确立青年的主体地位,必须竭诚服务青年、真正为青年着想,必须尊重青年、关心青年、理解青年、爱护青年。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人民医院召开全员竞聘上岗动员大会,今天。这是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进步深化,也是县事业单位改革的一场重头戏。刚才听了周院长的动员演讲及三位同志的表态发言,感到十分欣喜,因为这是县人民医院继病人选择医生、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绩效挂钩分配制度等富有成效的改革措施推行后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首先我代表中共委向人民医院多年来致力于改革所取得的丰硕效果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希望大家能认真贯彻落实好周院长关于全员竞聘上岗的动员和部署。下面我再提几点要求:

一、要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全员竞聘上岗是对落后观念的挑战。对既得利益的调整,其艰巨性和复杂性显而易见,因此必需用改革的精神武装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要通过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广泛地、深入地进行宣传引导。要根据改革的任务要求制定具体的宣传方案,要在宣传引导中提高认识,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大胆实践中探索经验,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改革的认识,增强心理接受能力,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使改革成为大家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为。要通过多种形式搞好宣传,全院上下形成强烈的改革氛围。要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院部的决策上来,正确处置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面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置好阵痛与长痛、小局与大局的关系。要通过宣传,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消除怕恼人,怕断奶,怕下岗,怕分流的四怕”思想,树立不改革没出路,不学习没本事,不明责没压力,不努力没饭吃,不进取没退路的五不”观念,从而达到想改、真改、实改的境界。

二、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员竞聘上岗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县人民医院已经成立了医院竞聘工作领导小组及各系列竞聘委员会,负责此次全员竞聘上岗的组织、指导、协调等工作,各科室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科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组织、靠前指挥,做到计划周密,措施有力,步子稳妥,任务不打折,矛盾不上交,切切实实负起责任,把全员竞聘上岗当作当前一项中心工作抓紧抓好。

三、要处置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充分预见全员竞聘上岗这项改革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对广大职工面对面进行宣传解释、说服教育,特别是落聘、分流人员,触及切身利益较大,要与他密切联系,沟通协调,确保改革、发展、稳定三不误。要认真宣传政策,加强沟通,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要消除思想障碍,努力化解矛盾,把思想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到每个人,要教育广大职工识大体,顾大局,服从布置,支持改革,要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切实解决落聘分流人员的后顾之忧。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与落实改革措施结合起来,确保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时,人员妥善布置,改革顺利推进。

四、要按时完成改革任务。对于全员竞聘上岗这项改革工作。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改革意见,今天又召开了改革动员大会,出台改革文件,周院长也对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各科室要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医院改革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依照改革方案,全面组织实施,严格依照时间安排表,分步实施,不折不扣地完成全员竞聘上岗任务。

五、要进一步深化医院各项改革。医院是国家整个组织机构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人民医院为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医院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与市场经济体制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不仅阻碍了自身的发展,而且制约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接轨。所以,医院改革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抓思路,就是要围绕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加查研究,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正确的发展思路至关重要。能不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找出正确的发展路子,对一个地方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坚持走正确的发展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进入新世纪,我们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着长江三角洲地区迅猛发展的竞争压力,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对我们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绝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绩,更不能停留于已有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完善发展思路不断增创新优势,是我们必须在实践中认真研究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只有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发展思路,才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完成新任务。

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一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省委九届二次、三次会议精神,学习和掌握现代经济、管理和科技、法律、历史等知识。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完善发展思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完善发展思路的自觉性,积极探索新路子。二要调查研究,勤于思考。调查研究,是探索思路、创新思路、完善思路的前提;思考是认识的深化,理论的升华。要围绕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三要突出重点,积极探索。要落实好省委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外源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等六大思路。近期突出在泛珠江三角洲合作、两翼及山区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三农问题、体制创新、文化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政府规范管理等方面加快发展的新思路。

抓规划,就是要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并组织实施,协调生产力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思路是规划的基础,规划是思路的体现。规划是个纲,纲举目张。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对指导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规划的建设,是盲目的建设;没有在科学合理规划指导下的建设,是低水平的建设。

编制规划是我们的职能,编制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我们的责任。一要完善规划编制的方法。要在总结过去规划编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提高规划编制的社会参与度,不断提高规划编制水平。二要改进规划编制的内容。需要政府配置资源的领域是制定发展规划的重点。要突出抓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区域发展规划、重点专题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当前,要抓紧编制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构想、加快东西两翼发展专项规划、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特色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开展编制“*”计划的前期研究。三要抓好现有规划的实施。做好“十五”计划的中期评估工作;协调各方力量,推动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专题规划的实施。

抓政策,就是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宏观经济调控的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

政策是思路和规划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现实转变的纽带。通过政策的制定,可以把思路和规划进一步具体化;通过政策的实施,可以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逐步变为现实。政策是用来指导全局和号令全局的,政策抓准了全局也就抓住了。不能抓好政策,就无法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就失去了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政策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我们一定要把研究、制定和政策作为一项重要职责抓好抓实。一要强化政策观念,注重政策思考。政策观念,代表决策水平;政策思考,决定决策能力。研究工作,要有政策观念作指导,要通过政策思考来寻找工作开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二要加强政策研究,政策建议。当前,要深入开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研究,抢抓本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对策建议;加强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预测,及时调控措施,特别要研究应对非典型肺炎影响确保经济健康发展的措施;研究加快服务业发展、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确保全省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三要探索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法,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运用经济、行政和政策的手段来弥补市场的缺陷、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大起大落,避免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调。当前,要着重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系统,提高计划的前瞻性和指导性;进一步完善粮食等重要物资储备制度,提高全省粮食宏观调控的水平。

抓改革,就是要消除阻碍加快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加快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条件和环境。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根据中央对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的要求,充分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目前,我们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阻碍加快经济发展的体制仍然存在。我们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抓住激活市场主体、健全市场体制、规范市场秩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关键环节,在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农村税费体制等领域继续深化改革,着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我们必须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履行职责,着力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思路,我省实现体制创新的政策意见。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三项改革: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加快制定《广东省行政审批管理监督暂行办法》,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二是深化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国家的要求和部署,积极推进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广东省社会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登记备案暂行办法》和《关于放宽民营资本投资领域的实施办法》,贯彻落实《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积极推进公路建设业主招投标试点和环保设施建设社会化产业化工作。三是深化粮食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国家的要求,继续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按照“分级负责、政企分开、转换机制、有退有进、优化结构”的原则,切实搞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尽快建立完善省级储备粮食管理办法,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粮食安全机制。

抓投资,就是要研究投资的调控政策,确定合理的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组织协调重大项目的实施。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之一,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较为明显,经济社会发展能取得巨大的成就,投资功不可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我省仍将处于建设的高峰期,中远期经济发展能否保持较快的增长,投资至关重要。实践证明,没有合理的投资规模和结构,就没有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抓投资是我们的重要职责,要积极有效调控各类投资活动,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要抓好重大项目建设。重大项目建设是投资工作的龙头。当前,要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推进“十项工程”的实施,要逐项布置落实,加强检查、督促、服务和协调。充分发挥规划和计划对项目的指导作用,已列入计划、能够提前建设的项目要提前建设。加强政府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做好建设项目稽察工作,确保工程质量。二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政府投资要向教育、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领域倾斜,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方面倾斜,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重大装备制造、技术改造等的投资力度;合理引导房地产投资,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三要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大财政性投资力度,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开放投资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有效利用外资。

抓服务,就是要转变职能,搞好协调,加强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关键词]邓小平整顿改革

邓小平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他的一生中,经历了“三落三起”,每一次“落”都是因为坚持正确主张而受到错误打击,而每一次的复出,又都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中第二次“落”与1973年的“复出”,正是如此。

一、邓小平临危受命,主持1975年的全面整顿工作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随着对反革命集团的深入揭批,开始关注备受打击迫害的高层老干部。1973年3月,经他批示,中央决定恢复邓小平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党的十大,邓小平被选为中央委员,不久参加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工作。1974年10月,提议邓小平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1975年1月,邓小平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总参谋长;十届二中全会被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后,由于病重,邓小平在的支持下,开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邓小平的这次复出,实际上是临危受命。多年的“”使得全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极其严峻,国民经济几乎陷入崩溃边缘。1974年8月,作出指示:“无产阶级,已经八年。现在,以安定为好。全党全军要团结。”[1]p402同年11月他又提出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1]p410。此时的希望社会能够安定,经济能正常发展,从而结束全国混乱局面。1975年初,在四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实现四化建设宏伟目标:在20世纪末,要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步入世界前列。

开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邓小平,为了改变“”造成的混乱局面,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提出以“三项指示为纲”,力排种种干扰,着力对工业、农业、军队、科技、文艺政策以及党的作风进行全面整顿,并且强调“整顿的核心是党的整顿”[2]p35。

短短几个月,整顿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由于整顿触及“”中的许多理论与政策,并发展到系统纠正,出现要从根本上否定“”,遭到了“”的反对,也引起的不满。由此开始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整顿工作半途夭折。

二、邓小平1975年全面整顿蕴涵着改革的思路

邓小平在一系列会议讲话中,提出了他的全面整顿的思想。后来他指出:“说到改革,其实在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五年我们已经试验过一段,……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强调把经济搞上去,首先是恢复生产秩序。凡是这样做的地方都见效。”[3]p255这段话表明:第一,邓小平认为,1975年的全面整顿是改革的萌芽。第二,整顿要解决的“恢复生产秩序”问题,实际就是纠正“”破坏生产的错误。说明最初的改革,正是从纠正“”的错误入手的。所以邓小平又指出:“其实,拨乱反正在一九七五年就开始了。那时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每整顿一项就立即见效,非常见效。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同‘’唱反调”[3]p81。这场整顿为后来的拨乱反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些思想中包含有三年后全面改革的主要思路,这一整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改革开放的重要方针奠定了基础。主要表现在:

1.提出“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思想。邓小平在1975年整顿中提出一个重要观点: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四个现代化”建设是大局,是最大的政治,是落脚点。这从指导思想上确立了“四个现代化”的重要地位,是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思考。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要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需要依靠改革。邓小平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领导全党首先从农村改革做起,接着对经济实行全面改革。党的十二大把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党的十三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纳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之中。从而使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研必须走在发展国民经济前面”的思想。把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突出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是邓小平领导1975年整顿的又一重要思想。邓小平指出,“科研工作要走在前面”,否则“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2]p32。他还指出:“科技人员是不是劳动者?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3]p34这是具有战略眼光的思想,反驳了把知识分子划入资产阶级范畴的“左”倾错误,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2]p86这一思想为提高我国的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明确了首要的关键点。1988年他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p274。

3.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时期,、“”为了篡夺权位,不断制造迷信与个人崇拜。他们利用人民对的爱戴,宣扬历史唯心主义,鼓吹晚年提出的“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同时把思想庸俗化,混乱了我们党的思想理论。

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提出反对割裂思想,要“把同志树立的优良作风发扬起来”[2]p14。这年9月,邓小平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谈到如何宣传思想的问题时说:“思想有丰富的内容,是完整的一套,怎么能够只把‘老三篇’、‘老五篇’叫做思想,而把同志的其他著作都抛开呢?怎么能够抓住一两句话、一两个观点,就片面地进行宣传呢?”[3]p36-37他强调,“思想紧密各个领域的实践,紧密联系着各个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方法,我们一定要全面地学习、宣传和实行”[2]p37。这番话,点破了长期存在于我国政治思想领域的症结。

粉碎“”后,邓小平又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思想是完整体系,要全面准确理解。这冲破了教条主义与个人崇拜的束缚,领导全党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纠正了晚年的错误,维护了的历史地位,恢复了思想的本来面目。

4.提出改革开放的思想。邓小平深刻吸取社会主义建设前期,尤其是“”的教训,针对各方面存在的混乱局面,提出“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关键是建立责任制”。提出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原则”[2]p30。这体现了他在生产与分配体制方面的新构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打破平均主义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和实践中的尝试,成为我国进行农村改革与城市改革的前奏。

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际环境得到改善,邓小平通过敏锐的观察,发现我国对外交流具备了发展条件。1975年8月在会见美国国会议员团时指出:“我们立足于自力更生,但自力更生不意味着闭关自守,不意味着一种保守主义。我们要学习、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技术。”[4]p86反驳了过去一段时间把向先进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当做“崇洋”的谬论,揭示了必须走开放道路的道理。这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起到了启迪作用。实践证明,对外开放不仅引进了大量技术设备与人才,带来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还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经济、培养人才、积累经验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拉近了中国同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

三、新时期改革是对邓小平全面整顿的继承与发展

1975年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与新时期的改革,是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改革实践。前者是改革领域的“蜻蜓点水”,为历史转折奠定基础;后者是对改革开放的深化,是应势而为、大胆开拓并付出艰苦努力跟进,是迈过新时期历史大坎的必然要求。但二者具有一脉相承性。具体表现在:

1.新时期改革继承了邓小平1975年整顿“敢字当头”的精神。邓小平在1975年全面整顿中,身先士卒、不折不扣地诠释了“敢字当头”的智慧与领导风范。对于错误的东西,针锋相对、直面挫折、屈伸自如,涉及原则问题敢于坚持、敢于斗争、寸步不让,不计个人荣辱,忍耐顽强,以勇气与毅力、信念与信心为精神支撑,敢于担当。

当前,继承和发扬了“干”字当前、“敢”字当头,敢于负责、敢为人先的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攻坚克难。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国15个重要领域规划60项改革任务。时至今日,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和夙夜为公的责任意识,按照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扎实工作,已经完成了30多项改革任务,用实际行动回应了人民的意愿。二胎生育政策人文化、城镇新型化、分配收入合理化、户籍合情化、纪检严明化、国企薪酬调节化等热点改革纷纷落地。在此过程中,率先垂范,先后亲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职务,为改革拨开迷雾。这种“惟其艰难,更显勇毅”的敢干精神,赋予改革以更加深邃的时代意义,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2.新时期改革继承了邓小平1975整顿立足国情,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以实事求是为根本出发点,为人民谋利益;以解放思想、寻求突破为着力点,顺应人民期待。1975年全面整顿中,邓小平透彻地分析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并深切感受到人民群众对安定富足生活的向往。他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为人民谋利益,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方案。针对“”的谬论,在他直接领导下的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协助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创办了理论刊物《思想战线》,使“”感到他们在思想文化阵地的垄断受到威胁。他解放思想,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桎梏。他以大无畏的魄力与勇气、坚定的信念与充分的自信,使整顿取得成效。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已经到了非奋蹄向前而不能成功的时候。同时改革遇到了瓶颈,矛盾更为复杂、任务更为艰巨、形势更为紧迫,进一步深化改革将带来更复杂的利益触动,改革见效周期加长。审时度势,依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情,继续坚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解放思想,实施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局与总体设计,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改革总目标。不仅对五位一体及党建、国防等领域进行全面规划,还在制度层面提出更高要求。以敢想实干、敢冒风险的精神,冲破固有思想藩篱,直击体制机制弊端与利益固化的陈规。从目前最紧迫的环节、普通群众最期盼的领域、阻碍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掣肘、大家一致认为的难题改起,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愿望,把实实在在的好处给予人民,努力把中国建成小康社会,全心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3.新时期改革继承了邓小平1975年整顿“重执行讲效率”的作风。邓小平以他固有的雷厉风行,坚决果断的工作作风和战斗风格,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大刀阔斧地进行整顿,收到了可观的成效。

当前,指出,行动最有说服力。他一再强调:从国情出发,细化落实各项重点改革。准确、正确、有序推进改革,中央统一部署,不盲目推进。该尽早推进的不拖宕,该试点的不仓促推开,该深入研究后再推进的不急于求成,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超前推进。认真执行中央要求,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注重改革的关联性,把握全局,力争综合效益最大化。把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一旦确定任务,就紧锣密鼓抓落实,合理周密部署,落地有声落实,一周一小胜,一月一大胜,防止搞形式,只说不干,确保各项政策精神落地生根,落到实处。

新时期改革优化传承了邓小平1975年整顿的思想、精神和作风,但新时期的改革面对中国近些年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实情,推陈出新,规划出赋予新格局的改革思路。具体表现在两个层面:

其一,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5]。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生产力的解放,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体制、机制的弊端,力争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制度支撑。以市场的资源配置为抓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开放促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制约与监督体系;深化社会制度改革,促进共同富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等。新时期改革实现了从单方面管控到全面治理,使改革目标得到科学提升,治理的主体实现多元化,政府、社会、市场三者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改革路径得到深化,实现了从单兵突进到统筹发展。

其二,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加强市场配置资源;进一步调整政府职能,凸显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促进共同富裕、维护社会正义的职能;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特别是垄断行业的改革,严格规范国有企业人员薪酬水平、职务消费等;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加国有企业改革,从而,更进一步打破显性和隐形垄断;优化体制机制,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平等人民群众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权利和义务;改革司法体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加强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着力改善民生。

参考文献:

[1]建国以来文稿(第1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