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汽修专业知识

汽修专业知识范文精选

汽修专业知识

汽修专业知识范文第1篇

职业学校考虑到学生的身份、兴趣、年龄、素质、心理情况、劳动强度、环境、工作要求,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工。在学生下厂顶岗之前,辅导教师或者班主任可以先到厂里对学生即将实习的各个岗位进行前期了解,如生产线上需要耐心、能坐得住的操作人员;需要有体力活的、需要沟通能力强的、能耐住寂寞的、视力好的、动手快的、细心的、需要有特殊技能等等的操作人员,从而对学生做合理分工,学校需要有更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教学实习工作有序而规范,形成较好的教学实习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教学实习的质量和学生的参与度。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使学生逐步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并在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劳动观念、工作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这一切将会给班主任或者实训教师带来一定程度的管理困难。学生角色的转变:从单纯的学生身份转变为学生与工人的双重身份。学生进入校办企业后,企业会像对待其他员工一样严格要求他们,这将使学生感到不适应,如操作技能掌握的不足、环境的不适应、新的人际关系的不适应以及心理上的不适应等。

二、强化管理教育,转变学生的观念

学生在工学结合学徒制的实施中,以学生心态来应对社会工作情况,认识不到工学结合对能力培养的作用,容易产生心理失衡,诱发不良情绪,往往在工作中表现出情绪低落、消极怠工的现象,反过来,这也容易招致企业对学生的负面评价,进而影响工学结合的顺利实施和好的习惯养成。情感心态的变化:在班级时学生上课迟到只是说服教育,上班迟到了就要罚款甚至记过;作业不做或做错了时教师的耐心教育与辅导练习,可品质出现问题则要被扣工资;学校打架有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在工作岗位上就会被开除等。学校以育人为主要目标,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两种价值取向的变化、紧张而规范的生产、严格的企业管理都会给学生带来新的问题。

三、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生实习管理的依据和措施

汽修专业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电气控制;教学对策

0引言

随着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人均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汽车行业新技术不断涌现,社会对于汽车制造及检修服务需求日益增加。为满足市场汽修人才需要,实现汽修人才多元技能素养培养,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应有效开展专业课程教学,落实人才培养工作。但目前就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电器控制教学现状而言,其教学有效性并不高,存在诸多问题。第一,电气控制教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差,大多数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主动性,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更依赖于教师引导学习;第二,专业课堂师生互动程度不高,教师“主讲”色彩明显。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被动学习明显,知识的吸收度不高;第三,教学没有找准专业教材知识之间的联系,没有充分发挥学科的实践性色彩,专业课程教学与行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

1创新教学方式产生的影响

1.1教学资源不断增加

在传统的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电气控制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案例和实际的教学资源都是事先制定好的传统内容,在各个教学环节都在进行同类型的文字教学,不仅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同时也不能有效发挥教学的实效,不利于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而通过创新教学方式的有效使用,不仅有效推动了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电气控制教学的发展,同时利用多种互联网知识内容,也能将原来书本中实践操作练习内容以立体生动的方式有效展现,进一步吸引学生对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电气控制教学的关注度,全面提升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电气控制教学的质量。

1.2有效推进线上讲解的实现

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电气控制的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或专家,以实际案例或实际操作的方式对汽车维修的总体环节进行有效讲解,很多学生因为理解能力较低,很难在课堂上对教师所讲解的维修知识进行更深的认识,这造成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电气控制教学的质量相对较低,教学效果发挥不明显。为了更好推进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电气控制教学的有效开展,在进行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电气控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更重视创新教学方式中的线上交流存储模式的有效使用,一方面实现了线上实时讲解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线上讲解存储记忆的功能,有效帮助学生增加对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电气控制教学知识的理解,反复进行记忆,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1.3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交流

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电气控制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解的方式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受到教师教学方式的限制。在进行教学任务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本身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导致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电气控制教学实践操作练习效果不能完全体现,而通过创新教学方式的有效应用,教师可以在任何环境中以创新教学方式实时开展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电气控制教学,让学生尽可能加深对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电气控制教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多种类型的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2加快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电气控制教学的改革

随着信息化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关系明显增加,通过有效创新教学方式,能够让教师以多种方式进行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电气控制教学,全面增进汽修专业知识的理解,尽可能推进多种教学创新能力的有效养成,全面增进对教学创新方式的优化,引导学生利用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电气控制学习过程参与到教学任务之中,推动教学的有效开展。通过智能化教学平台的构建,教师利用线上实践操作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对当前汽车维修、生产、服务等多项内容有新的认识,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更好的提升学习主动性,实现了教学工作质量全面提升。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在课堂环境中实施的,尤其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电气控制教学主要在专项的实验室中开展,为了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更多的学生理解电气控制教学内容,全面推进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电气控制教学的改革工作,确保实现教学公平已成为当前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电气控制教学改革创新的核心问题。

3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电气控制教学

的课堂优化措施为解决目前汽车制造与维修电器控制教学课堂存在问题,采用实践性教学法,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就有效教学对策做出探析。

3.1以生为本,开展有效课程预习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弱化学生参与电气控制课程学习的难度,让学生能够在课前顺利建构专业知识,课上紧跟教师教学步伐进行专业学习[1]。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推进开展预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课程学习主动性。

3.2提供学习资料,支撑预习

为了保证学生能更全面的掌握知识,并从静态、动态两个角度获取知识信息,教师可以在布置预习任务前为学生提供预习资料,包括微课、视频、PPT等,让学生有预习目标,这样学生的预习不再对着枯燥且难懂的课本教材,预习自然有效。

3.3设定预习目标,导向预习

预习目标的确定对整个预习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的专业知识重难点设定预习目标,从整体层面引导学生的课程预习活动。

3.4布置预习任务,检测预习

预习任务的布置能够让学生有条理的完成课前预习,借助预习任务的完成吃透教材,吃懂教材[2]。预习任务的设计一定要侧重基础,且要具有探究性,以此激活学生参与课程预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时,教师可以提供对应的教学视频,在此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即常用基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及各种控制线路的工作过程分析。同时布置预习任务,具体如下:1)认识常用低压电器(分类、用途、种类);2)掌握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及特点;3)掌握基本控制线路(单向运动控制线路、多地控制线路、双向运动控制线路)。

3.5创新教法,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率

单一的教学方法让电气控制教学课堂黯然失色,为给专业课堂增加色彩,提升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互动性,实现生生、师生和谐互动。中职专业教师应结合具体课堂教学内容,选用新式教学方法,适当引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率。在选用教学方法时,教师要考虑两个要点。一是考虑教法与教学内容的契合性。不同的内容对应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践性强的可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理论性强的可采用情景模拟、动画讲解。二是考虑教法与学生需要的适应性。中职学生喜欢趣味活动,教学方法的灵活变化能够增加教学趣味,更符合中职学生专业学习需要。如在学习接触器锁链的正反转控制线路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遵循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要求,先带领学生对电动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景,同时分设小组,让学生就可探究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问题情景设计为根据要求画出接触器连锁的正反控制线路。要求一为:电动机能正反转运行;要求二为:一个按钮控制正转,一个按钮控制反转,一个按钮控制停止;要求三为:具有短路、过载、失压、欠压保护功能。

3.6丰富内容,对接补充市场内容

教材的选择必须适应人才培养需要,课程教材应具有综合化特征。中职电气控制课程教师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更新、补充、优化教材,不要按部就班的进行教材讲解。正所谓“‘教’教材,教材的作用才能发挥”[3]。要求专业教师要对现有的专业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在教学中保留教材必要的基本原理,将教学重点放在各种电器元器件的用途、性能介绍上,介绍各种常见故障分析处理方法等。此外,中职学校专业教学应面向市场、面向行业、面向社会。教师在整合教学内容时要做好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补充,将教材整合的落脚点之一放在行业发展动向上。及时就行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特征做补充讲解,协同学生一起分析当下汽修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

3.7注重实践,拓宽实训场地优化学习

电气控制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突出的课程。为学生培养专业实践能力,为汽修行业培养需要的新型人才。专业教师要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要积极乘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之风”,推动电气控制课程教学优化。校企合作要求电气控制教师做好三方面工作,即合作、跟踪、汇总。1)合作。即电气控制教师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时要积极与对应的企业之间达成合作关系,从多角度吸引企业参与到专业教学课堂之中,包括课堂内容的设置、师资力量等。2)跟踪。要求电气控制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校企合作、进行知识学习的同时,及时跟踪学生的实习实训结果,了解学生在进行实习工作中遇到的相关专业问题。3)汇总。在学生完成校企合作实习活动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做教学总结,结合电气控制课程知识重点以及课程特点做课程二次强调,以深化学生的课程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4]。如亳州工业学校为保证电气控制教学的顺利开展,积极将合作汽修企业的“老师傅”请到课堂上,让“老师傅”进行专业知识讲解,从实践的角度为学生系统介绍知识。同时亳州工业学校要求学生在参与校企合作时进行电气控制课程知识整合记录,要求学生每日写下实践心得,对接专业知识。从而保证校企合作真正发挥教学辅助作用,在拓宽电气控制实训场地基础上实现电气控制课程教学优化。

3.8创新教育模式,关注专业学生技能培养

中职教师应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时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可借助技能大赛推进电气控制专业教学的优化开展,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培养。技能大赛考查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其中有些考察点与电气控制课程知识相联系。且技能大赛所考察的知识更符合行业当下人才需求,对电气控制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具有指导作用。为此,电气控制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可适当开展创新教育,融合技能大赛。在课堂内部进行技能大赛演练模拟,并就技能大赛的专业试题进行具体讲解,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让学生在参与技能大赛、模拟技能大赛的过程中实现灵活运用电气控制知识,将电气控制相关知识和其他专业课程结合,实现创新整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电气控制教学现阶段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教学有效性不高。但只要专业教师敢于突破,将现代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专业课程实际教学活动中,适当做创新引入,根据市场需求以及行业发展做教学调整,就能够优化中职汽车维修与检修专业电气控制课程教学全过程,在教学中保障学生有效学习,促进学生专业水平、专业能力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王东.浅谈中职汽车维修与检修专业的有效备课[J].科学咨询,2015(14):93-94.

[2]鞠刚.中职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教师专业标准研究[J].电子乐园,2019(15):404.

[3]王文顶.中职电气控制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9(20):230-231.

汽修专业知识范文第3篇

1现代学徒制在高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中的应用重要性

1.1引入现代学徒制教学有利于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整体水平的提高

创新学生学习与培养模式是我国当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化以及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国家以及学生科学培养有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应通过对现有的学生教育以及具体培养情况以及其构成方式与方法,布局和措施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有效的论证,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认识和水平,有效推动和发展我国教育科学化的升级与发展,在有效提升其效益的基础上,科学推动当代学生教育现代化发展工作的进步与提升,保证其培养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性。而现代学徒制作为当代职业教育的最先进思路和方法,也应科学验证,有效引入,进而提高汽车维修教学学生培养的有效性,提升其职业素养。

1.2引入现代学徒制教学有利于学生素

养培养新模态新生态科学构建在职业教育阶段,科学结合素质教育内容思想,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专业水平,其核心就是利用新思想下的新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来促进学生科学培养的现代化的发展,有效构建新思维意识下的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中思维和素养培养新生态结构与模式,其核心思想就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阶段学生科学培养的可持续化、健康化的发展,推动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的不断革新,科学构建新思想新理念新教育下的职业教育学生科学培养生态环境。基于此,在当前新思想支持以及人才需求发展需求下,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发展进步意识,加深自己对于新时代职业教育视域下现代学徒制发展战略的深刻认知,增强现代学徒制教学的使用有效性,进而不断地通过实践研究以及新模式改革的手段,有效推进职业教育学生科学培养脚步的不断落实与进步,完成职业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养科学培养现代化建设新生态新模式的全新构建与发展。

2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存在的问题

2.1教师对于高职汽修中引入现代学徒制的意义认知简单

教学方式与方法是组织开展汽修学习活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方法不仅能够极大的保证学生培养效果,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大的提升与发展,更重要的是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的素养与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与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汽修专业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还采取着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培养方式,对于学徒制教学认知不够清晰,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益。因此,要想科学开展汽修教育,有效增强与发展学徒制的效果,提高学生的水平,当代教师还要在理论与实践中,加强自身对于各类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研究与使用,深度了解现代学徒制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在不断革新中,选择更好的学习方法来组织各类汽修教学活动,科学有序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2.2教师在引入学徒制时忽视学生主体

地位及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主体与核心,其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对整个教学活动良好效果取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日常学习压力较重,家长对于成绩的过于重视,很多高职阶段的学生自身对于学徒制的实施与开展并不重视,他们在日常学习以及知识技能获取过程中,依旧秉承着教师生硬的教,自己随便学的传统思想。将整个学习活动变得流于表面,自身的学习素养和学习意识以及知识与技能路径构建过程都处于被动或者初级阶段。这种错误的认识和意识给教学活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科学发展。因此,当代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有效保证学生对于现代学徒制的正确认识,提升学生心理的重要性,为其效率提升打好基础。

3现代学徒制在高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中的应用路径

3.1构建校企现代学徒制汽车维修专业教师队伍

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很多职业教育学校基于人才培养方向以及市场发展需求,往往都是采取的现代学徒制学生培养模式,这种现代学徒制结构的教师培养队伍,不断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还能加强校企学生三方的创新能力发展,有效推动整个行业进行革命式进步。在实际的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通过长期的紧密合作,让青年优秀教师到汽车维修专业公司接受实践锻炼,担任其具体职位,参与具体工作,能够极大的提高教师的职业目光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其实践水平。而学校则可以聘请企业一线人员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指导,从而以实践以及工作的角度来来对学生的学习内容、技法等进行评价以及引导,则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反过来,企业通过对学校一些优秀教师的聘请,能够科学的了解到当今汽车维修专业先进发展情况和发展思维,有效弥补自身的局限和不足。企业将学生临时招聘到企业中中,成为职业师傅的学生,除了可以帮助学生有效体验汽车维修专业工作环境以及直面找工作需求以外,还能引导学生主动朝着自身企业需求方向进行科学发展,提前做好储备人才的科学培养。

3.2师徒合作共同搭建产学研创业发展

平台实训基地建设是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校企合作视域下共同组建完成汽车维修专业产学研实训基地,有效的制定现代学徒制视域下的实训实习基地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以及意义上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扩大企业的影响范围,还能集中优化各类资源,有效发展各种全新思想,有力推动整个汽车维修专业的科学化发展。

3.2.1利用产学研科学平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生创业以及就业不仅是学校的责任,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建设的转型和社会的发展。这需要各级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的合作。各级职业院校应科学积极的把握时代脉搏,通过针对性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式来帮助学生科学具备优质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汽车维修专业相关职业学校应积极发挥产业园内的实习实训工作室的资源与人才优势,在紧密结合企业以及未来行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实训实践教学,进而通过对市场发展需求的了解和把握,有效构建科学有效的、符合企业发展的实训项目,进而让产业园实训基地内的“师傅”级人才与学生共同进行探讨以及研究发展,在具体过程中,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积极引导他们在职业师傅带领下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就是由专任教师与企业主管人员带领,熟悉工作环境,通过走岗实习等手段,熟悉汽车维修专业工作的生产环境,了解其具体流程,提高工艺认识,为专业实践奠定基础。在具体实习期间,学生可以在专兼职师傅教师和汽车维修专业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对其工艺操作方式进行学习,掌握专业的工作过程,进而以此为基础依据分析制作过程中蕴含的基本原理以及技巧,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度结合,进而为自身实际操作以及创作打好基础。

3.2.2利用产学研平台,推动汽车维修专业专业科学发展

校企合作视域下现代学徒制是科学构建汽车维修专业产学研发展平台的便利途径。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有效性利用职业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学术优势,提高学生技术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创业的技术资本;另一方面,其还能在校企合作中,利用校企双方的品牌影响力以及资本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汽车维修专业工艺发展研究,进而将创业理念付诸实践,有效推动我国汽修行业的科学化发展。当代职业学校应积极探索和实施汽车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科学发展以及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有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人才共建、市场共融合、技术共享的良好发展氛围,进而有效促进市场的繁荣以及技术的革新。人才是第一发展要素,人才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行业的未来发展。汽修行业作为一个发展悠久的行业,其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必须不断的通过对人才的培养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学校应该积极通过构建各类产业园以及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方式来吸引各方面的人才,从而在科学引导下,不断通过对新材料、新技术的了解、研究以及发展运用,突破原有的桎梏,科学的完成本行业的革命性变化与发展,真正达到最初的核心发展目标。

3.3科学实施调研分析,构建实操导向课程培养理念

首先,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科学确立学生培养方向。高职汽修专业应在明确学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其现代学徒制发展内涵以及发展方向。具体来讲就是实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在学徒制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科学定位,进而以学徒制模式来构建学生培养思路与体系,进而科学提出课程开发建议,有效全面的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教师应主动对于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细致调查,从而以专业的目光来预测高职汽修专业教学中学生的培养实际需求,进而分析高职汽修专业工作的教育内容,从而在不断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对应的学生培养方向。其次,科学定位学生培养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发展。高职汽修专业课程的教育目标的定位应以典型维修思维与动手活动分析为基础,要涵盖职业素养视域下的技能和知识的要求,与学生实际能力提升效果接轨,体现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实现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的全面发展。第三,要强化能力素养培养。在教学课程中,教师应以高职汽修专业中的具体过程导向为实际操作案例,对其定位目标、评价体系以及内容要求等都应落实在其能力培养上。在科学制定教学培养方案以及具体教学过程中,学校还应把培养学生对应素养与能力作为其重要核心内容,积极围绕学徒制的思想和模式开展各类有效性教学活动。在具体培养过程中,学校还要不断强调师徒制下的过程导向思想、思维意识和能力培养,进而让学生通过计划实施、科学发展以及核心检验等三个阶段来科学掌握其具体实践过程,有效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素养,增强学生的综合水平。最后则是要围绕综合实践教育教学目标构建学生培养体系。在以操作过程为基础导向的高职汽修专业教学课程过程中,学生的基础学习任务是通过各种学段完成高职汽修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师徒制的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应通过教学目标或者教学情境等手段科学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具体学习以及实践过程中,系统地对即将涉及到的问题或者基础准备、实施步骤等整体分析,进而在实际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强化自己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

3.4构建师徒制多元化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体系能保证他们学习效益,增强其学习效果。基于此,教师在进行汽修知识与技能教学中,除了要积极采取基于信息技术视域下多元化、多样态的教学方法以外,教师还应在学生自我发展视域下,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和认知发展实际情况来设计实施多元化的课程知识技能以及学生素养能力评价体系。在具体设计中,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师徒制中的“名师”为学生进行打分。首先是日常考核,也就是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一些简单的测评来科学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把握他们对于汽修专业知识学习的发展程度,进而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与培养,有效的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提升其综合素养,第二种则是期末考评。也就是联合理论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强度和知识密度进行实际的考试和测评,让学生杜绝日常懒散行为,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最后就是综合考评,也就是结合日常课堂学习、实践学习以及课后测评进行综合打分,使其有目的的进行努力与发展,不断促进自身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总而言之,汽车维修专业一定要积极引入现代学徒制,在不断革新与发展中,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手段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进而科学完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全新课程体系构建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各种任务,从而增强自身人才培养的科学性,推动我国汽车维修专业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嫣.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时代汽车,2021(17):52-53.

汽修专业知识范文第4篇

1汽车电子专业学生目前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就近几年汽车电子专业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来看,根据我们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单位对于汽车专业学生就业需求,学院每年11月中下旬将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大型专项招聘会,并且根据实际情况11月下旬找到工作的学生均可以办理离校手续到公司上班,根据近三年11月份学生办理离校手续的情况统计来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就业形势最为乐观,供不应求,尤其是汽营专业的女生,市场需求量很大。而我们只从未就业学生人数统计来看,电子专业2012年未就业学生占总专业学生人数的29%,2013年的比例占33%,2014年的比例为38%。从这个数据来看,未就业学生人数的增加我个人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1)汽车行业整体就业形势的下降,将直接导致电子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2)用人单位对于电子专业学生的偏见,部分公司片面的认为汽车电子就是汽车电路的维修,专业相对过于狭窄,觉得这些工作汽修类专业的学生相对来说更能全面的胜任工作;(3)学生本人定位过高,电子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理科生,学习成绩也是系部程度最好的,部分学生在就业的时候把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薪酬待遇定位的过高,有招聘单位过来一看单位名称就觉得不是自己理想的单位,就不去面试,不去试而直接把自己拒之门外,这也是导致电子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的最大原因所在。针对以上存在的原因,各位大三的辅导员老师们也积极的做了很多相应的就业指导,除了和单位的招聘人员沟通,使他们消除对于电子专业学生的偏见,同时也在积极的和学生做思想教育工作,疏导学生一定要多参加面试,刚踏入工作岗位不能把自己定位的太高,可以先就业再择业,更不能一上班就对于薪资待遇有过高的要求,毕竟是刚踏入社会,一些都得从零开始,自己是不断的向公司学习一些社会经验和知识,是给自己以后更好工作的充电过程,所以心态很重要。笔者个人认为汽车电子专业的就业前景一片大好,下面笔者将根据本专业的专业优势来分析汽车电子专业的就业前景。

2汽车电子专业学生目前就业前景

2.1专业前景

汽车维修行业中,汽车电路故障的排除完全是依赖于汽车生产厂提供的技术和人员,汽修厂的老师傅不懂微处理器,只能修理汽车电路音响、空调、发电机等一些最基本的。徒弟大部分是农村来到城市打工的,手艺是和师傅学的。师傅还留一手没告诉他。这样局面怎样面对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怎样面对汽车这个移动的信息终端,怎样面对这个带轮子的计算机。所以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为适应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将急需大量掌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进行汽车、汽车电子部件生产、汽车修理、销售和售后服务。

2.2现代汽车维修对工作人员的要求

因为现代的汽车科技含量较高,维修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不断的规范化,检测仪器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要求维修企业的工作人员要以技术型为主。在理论上应该具备:对现代轿车的结构原理比较熟悉,熟悉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对传感技术、液压控制、自动控制技术等各项技术比较熟悉,在实际操作中,应能够熟练使用和掌握智能化的仪器来检测诊断,并能够维修现代轿车出现的故障。机电有机结合是当今世界技术领域里的一个新学科,现代汽车可以说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应用,这就要求维修企业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机械原理构造,并且有相关电子理论知识。因此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将成为以后汽车市场的紧缺专业。

2.3当前从业人员素质调查

目前,国内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技术素质普遍偏低,总体的技术水平不能适应汽车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据相关统计,现有维修企业的工作人员中大部分学历较低,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文化水平,还有一些是各种短期培训班形式的技校人员。就人员分布来看,在企业里担任企业管理的高层基本都是高学历人员,而企业的骨干为各类培训机构的技校学生,一线工作人员基本都是低学历的,而且技术水平提高较慢,由此看来,维修行业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有经过正规培训的技术型人才。就以上分析来看,高职院校汽车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就业市场那个潜力较大,对于技术性高职人才的需求量非常乐观。

3结语

汽修专业知识范文第5篇

专门用途英语的全称是:EnglishforSpecialPurposes,缩写为ESP。它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设计、开设的英语课程,不同于通用英语(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划分了很多的专业列别和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及在特定工作环境中运用专业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

二、ESP的特征

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者都有着直接明确的学习目的:掌握特定行业的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以达到阅读和交流的目的;在从事相关职业的时候,通过对专门性英语有的了解和掌握,能更进一步的得到相关指导和最新信息。专门用途英语重在“专门”二字,它是英语基础教学的扩大和延续,是从英语基础能力培养向英语应用技能培养的过程。

三、ESP的国内现状

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方向,高职英语所开设的课程过于宽泛,没有专门拟定的教材,也没有对相关专业进行专业的英语指导和培训。以计算机专业为例,最新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教材都是英文版的,专业术语和用词都是英语,而学生学习的却是大学英语,没有专业英语指导老师,也没有专门的计算机英语课程。而专业英语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并非专业教师,基本上是由普通英语老师来担任,专业知识不够具体,专业指导存在盲目性,专门用途英语教育与普通英语教育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欠缺和专业理论上与实际的脱轨,在真正步入社会运用于实践之时,高职院校学生并没有相较于本科大学学生的优势。

四、ESP理论对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的指导作用

(一)ESP理论对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育的指导作用对于非英语专业人才而言,现在在学校里学习的基本都是统一的课程,我们称之为大学英语。面向的是所有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教材的统一和教师的分工注定了大学英语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意义只在于这是英语基础教育的延生,对于这些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并不能带给他们与专业相关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将ESP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这门课程中,能进一步细化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的掌控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有着绝对重要的作用。对于和英语息息相关的计算机专业而言,如果能通过ESP理论,将大学英语细化分类,转为专业级计算机大学英语,无论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还是对于他们作为高职高专学生这一定位,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社会实践中,包括毕业以后的社会竞争中,都能让这些高职高专学生和大学本科学生的竞争中占到绝对的优势。当然,除了计算机英语,还可以分类为机械英语,汽修英语等等,在这个与国际化日渐接轨的必然趋势下,掌握专业技术英语,对于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工作和进修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ESP理论对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育的指导作用现在一般的高职院校专业英语都有了细化分类,比如英语教育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旅游英语专业等等,这正是ESP理论逐渐应用到高职高专学校的一个体现。但是目前英语专业的分类非常统一,并没有特色专业,这会导致高职高专学生在毕业之后与本科学院学生产生比较大的竞争,却往往竞争力弱于本科专业学生。而ESP理论对于高职高专学院的指导作用并不只在于此。细化英语专业,开设特色英语专业才是高职院校学生具备更大竞争力的手段和方法。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应该更强调实际应用,在本科大学不涉及的专业方面细化和分类,才能让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发展壮大。幼师,护士护理等专业的开展这是适应这一需求的发展结果。

(三)教材选编在目前的高职高专大学的英语教学中,要选择一本适合自己学习和专业的英语教材对于许多教师以及教学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个难题。教材的选择要注重学生的需求发展,专业要求,同时也要结合当前的专业发展趋势,教学实践。对于能达到这种教学目的的教材,对于每个高职高专大学而言都有各自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在基本的教材之外,自己动手编写教材,是英语教学更加专业化和实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