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学校教育

农村学校教育范文精选

农村学校教育

农村学校教育范文第1篇

提高劳动者政治、文化素质,造就农村需要的各种人才,是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提高农村文化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清教育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的周期较长,必须早作准备。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一定要根据当前与长远需要,把人才的培养规划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党政领导要以对国家和民族的末来着想的高度责任感,切实把农村学校教育工作抓紧抓好。

二、农村学校的任务,主要是提高新一代和广大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适应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劳动致富,渴望人才的要求。一定要引导广大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学好知识和本领。必须通过宣传教育,采取切实措施,纠正目前社会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农村教育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适应农村居民劳动、生活的特点,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需要,适应当地的财力物力条件、经济发展特点和文化教育的基础。据此,办学应当坚持多层次、多种规格和多种形式。学校教育的改革必须坚定而有秩序进行,经过试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前进。

三、普及初等教育,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奠基工程。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一九八0年十二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力争一九九0年前在我国除少数山高林深、人口特别稀少的地区外,基本普及初等教育。普及初等教育的规划和措施,要落实到县和区乡、社队。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参照教育部制定的基本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普及的具体标准。对已经达到普及标准的县(市、区),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检查验收,对普及工作成绩显著的地区、学校和个人,应予表彰奖励。

农村小学的办学形式要灵活多样。学制五年、六年并存,并可实行高低年级分段。要办一部分按教育部规定教学计划开课的全日制小学,特别是认真办好区、乡中心小学;也可办只开设语文、算术、常识、思想品德课的小学;还可以开办多种形式、主要学好语文、算术的简易小学或教学班组,包括半日制、隔日制、巡回教学,等等。在人口稀少、居住很分散的少数民族地区,边远的山区、林区、牧区,除适当增加教学点外,还应办一些寄宿制学校。各类小学的教学内容,都要注意联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多数教师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水平,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高年级应适当增加农村应用知识和技能的内容。教学应讲究质量、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方法要力求形象、生动,实效良好,条件允许时还要尽量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要积极创造条件,把农村没有读过或没有读完小学的十五岁以下少年儿童,吸收到学校中来。也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让他们较快地学完小学的主要课程,防止新文盲的产生。县、乡、社应对此作出规划。有条件的地区还应积极发展幼儿教育。

四、改革农村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振兴农村经济,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措施。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统筹规划,有步骤地增加一批农业高中和其他职业学校。除在普通高中增设职业技术课,开办职业技术班,把一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农业中学或其他职业学校外,还要根据可能,新办一些各类职业学校。力争一九九0年,农村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数达到或略超过普通高中。农业中学和各类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主要回农村参加工作,农村有关单位应优先从中择优录用,也可以对口升学。

农村各类职业学校要以教学为主,对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都要认真教好,还要讲授农村经济政策和科学管理知识。要把教学、生产劳动与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农业高中和各类职业学校,办学应当不拘一格。学习期限长短结合,一般为二、三年,也可以为一年。职业技术课的比重不少于百分之三十,也可以更大一些。农村应保持一定数量的普通高中(具体数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并切实办好。农村普通高中也要进行教学改革,开设必要的职业技术课和劳动课,有关课程要注意联系生产实际。

当前,初中主要是调整、整顿、提高质量。少数经济富庶、文化发达的地区可以适当发展,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逐步普及初中。初中也要增设劳动技术课;或在三年级时,分为普通科和职业科;或试办农村初级职业中学,学习期限为三年或四年,文化课与职业技术课大致按三比一安排。

要重视对没有升学的高中、初中和小学的毕业生的职业技术教育,通过举办农民技术学校、短期培训、专题讲座等,使他们获得一技之长。

五、有关高等学校要为农村培养和输送专门人才,为农村各类学校培训师资。有关高等学校要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为农村提供更多的技术服务。

农、林、商、工等科院校在办好本科的同时,要注意发展专科。试办以农林为主包括工科、财经管理等的综合性专科学校,专业设置要与当地经济特点与建设需要相结合,为地、县、社培养各种专业人才。

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打开人才通向农村的路子。农村,包括林区、牧区、渔区、垦区的职业中学毕业生,报考专业对口的全日制高等学校,文化课要求可适当降低。报考专科的,可免试外语。在不影响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实行计划外的合同制招生。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有关部委的主管部门批准,由集体企事业单位、专业户同有关院校签定合同,采取推荐与统考相结合的办法,招收由集体负担学费和自缴学费的学生,毕业后回原地区、原单位工作。

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也要参照上述精神加以改革。今年可在少数学校或专业试行招收一部分农村学生,不包分配,毕业后仍回农村从事生产劳动及各项工作。中等专业学校增加这类招生任务所需的经费,可由当地政府酌情补贴。

六、建设一支稳定、合格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农村学校的重要关键。必须及早抓好这项基本建设,教育投资要着重保证这方面的需要。

各级党政领导必须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以极大的热情关心教师,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注意改善其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的良好风尚。教育部应从速制定中小学教师的职称制度,在整顿教师队伍的基础上经过试点逐步推开。要采取措施,鼓励教师终生从事教育事业,由国家计委、财政部、劳动人事部会同教育部提出方案,先从小学教师开始,实行教龄津贴制度。为鼓励教师到农村,特别是到老、少、山、边、穷地区任教,除荣誉鼓励外,要适当增加生活补贴,还可保留城市户口,定期轮换。对坚持在上述地区任教二十年以上、业务水平高的教师,各地在可能条件下,还可给予某些特殊照顾。对民办教师应逐步实行社队统筹工资制,有条件的地区还应建立民办教师的福利基金,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根据国家财力物力的状况,每年安排一定的劳动指标,在考核合格的民办教师中,转一部分为公办教师。

要整顿教师队伍,各级党政领导应采取坚决措施,使合格教师进得来、留得住,不合格的另行安排。中小学教师和各级教育事业编制人员的管理、调配、自然减员的补充和高、中等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分配,应由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要保证师范院校毕业生分配到中小学任教,不得任意截留。

要尽快把各类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好。当前,可选调一部分科技人员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也可将部分教师经过培训,改任或兼任专业课教师;还可由学校教师与农村的能工巧匠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有关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应分工承担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和教学辅导工作。还要从大专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分配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到农村各类中等学校任教。

要加强师范教育,加强教师进修院校的建设。根据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的需要,制订师范教育的发展规划,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逐步加以改革。高等师范院校应适当放宽专业口径,增加对农村教育工作的适应性。有条件的高师院校,还要增设一些农村教育所急需的专业。

七、办好农村学校教育,要坚持摿教跬茸呗窋的方针,通过多种渠道切实解决经费问题。中央和地方要逐年增加教育经费,厂矿、企业单位、农村合作组织都要集资办学,还应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集资办学和私人办学。财政部要拨出一笔专款,为少数民族和边境地区建设一两所师资培训中心。中央财政中所列的有关少数民族、边疆建设的几项补助费,地方都应规定一定比例用于教育事业。为推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改办和新办农业、职业中学,开办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或有关业务部门给予补助。

农村学校教育范文第2篇

要害词:新课程;农村;中小学;教与学;构建

目前,农村中小学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教育经费短缺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总体素质的偏低和观念的陈旧,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发展。

一、重新定位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非凡地位决定了其角色结构的复杂性。相对学生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层面式的“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角色

面对市场经济、网络时代,面对激烈的社会变革和越来越高的社会期待,面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冲击,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这一层面式的角色问题,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努力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把握了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之目的。

(二)三维式的“导演、导游、导师”角色

在新课程中,角色的转变不仅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指导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这就加大了指导的难度。树立“导师意识”;首先是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靠创造性的劳动获得新知,并有所进步;其次是善于指导,中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强,情绪不够稳定,方法还很欠缺,这就需要农村中小学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再次,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有利于激发爱好、有利于发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为原则。“导演、导游、导师”三维角色三种境界,都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后者更充分地显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益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构建农村中小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新课改在农村中小学得到有效地实施,就要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一)探究预备

这是学习新知识的前提,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预备良好的思维材料和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1.创设情景

(1)迁移学习。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学法的铺垫。(2)情景引入。通过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用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实例、游戏、故事等引入。

2.提出问题

根据新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二)探究构建

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预备多种探究性材料;指导学生运用好探究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探究的全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可分三步:

1.独立探究。采用尝试探究的方法。首先教师为学生预备尝试的材料(自学课文、操作演示、动笔练习等)和尝试思考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尝试中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做到边尝试、边思考,初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通过学生尝试思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

2.合作探究。采用讨论质疑的方法。在学生通过尝试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运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互相提问,互相帮助,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讨论;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讨论的问题是新课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启发思维的要害或在尝试中碰到的问题。让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不同的见解。小组讨论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质疑;学生在讨论中不能理解和未能解决的问题或在教学中重点、难点、要害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学生讨论、质疑,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3.发现知识。学生经过尝试、讨论试练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方法,把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把知识归纳构建;发现学习规律,概括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三)探究深化

这是检测巩固运用新知识,把握运用学法、形成技能的环节。

1.尝试。这是检测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把握学法和运用学法的尝试;练习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和迁移学法。

练习要环绕目标,突出重点,有基本练习、综合或专项练习、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练习要有开放性,形式要多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2.评价。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让学生互批、互评、互议,评出不同的思路和看法。通过师生互评,充分发挥学生协作的功能和自主学习的功能,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3.总结。一方面让学生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另一方面教师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深化作简明提示。

三、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村中小学育人环境

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对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氛围等方面实现有机转换,确保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同学、尊重师长、尊重知识、尊重自然、尊重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96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地域,为我们提拱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不去挖掘它。针对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们本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贴近实际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德育工作。大处着眼就是对各年级学生应达到什么标准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要求、小处着手就是从平时抓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就是结合时代要求、社会环境和学生实际,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落实德育的各项措施。我们以“热爱家乡、热爱学校为主题,紧紧围绕发展创新的内容开展了,少先队、团队演讲比赛活动;以“养成习惯,收获命运”为主题开展了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活动;以“歌唱祖国,爱我中华”为主题连续举办了校园艺术节,开展了争创艺术教育特色班活动;以尊重自然,强化和谐”为主题,引导学生将爱护、保护环境与自,身文明修养相结合,开展了从我做起,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的活动;以“珍爱生命,遵守交规”为主题,开展了尊重社会,强化规则意识的话动;以”诚信、助人、尊师、兴教”为主题,开展了每学期四次的团队观摩话动。我们还非凡重视新生人学、新队员宣誓、校园每日常规、毕业文明离校等一系列做人的教育。

(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相信学生的能力,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机会还给学生,开放学生的心灵世界,以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1.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教学就是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基本练习。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敢问”,帮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善问”。在问的形式上,可让学生课前提问,供教师备课、上课;课上提问,供师生讨论交流;课后提问,供大家学习探究.在问的内容上,指导学生”善问”,即把握何处问、怎么问?

2.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若要教学打动每个学生,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更多的教学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寻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假如学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选择,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去寻求自己的发展和提高。

3.给学生尝试的空间。学生的知识能力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在自主尝试、实践探究中形成的。从模拟到探究到创造,逐步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尝试”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定向一自学—自探一交流一反思一内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会尝试到敢于尝试到乐于尝试到善于尝试,形成了自主意识、强化了探究意识,提高了受挫意识,进发了成功意识。

4.给学生创造的天地。课堂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学习与成果的展示。但是学生中存在“三怕”:怕老师、怕提问、怕学生。应该培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只有体现出这种“不怕”的精神,才能显示出孩子的求知欲,学生才能敢学、敢问、敢拼、敢和教师争辩,才能创造出一堂好课,才能实现孩子真正的发展目标。树立我能、我会、我棒的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尝试、自主实践、自主创造,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

(三)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加大学校教育合力

由于农村地域的差异,决定了农村经济、文化的不平衡,积极探索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是提高农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1.校内资源。“一段校史、一位教师、一块奖牌、一件作品、一项工程……”,若将这些统计、整理,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资源。

2.乡土教材。“民俗民风、乡土文化、特色产业、人才人力……”,不仅是编写乡土教材的基本内容,也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它既可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又能让受教育者看得见、摸得着,乐意接受。

3.家长交流。“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专题讲座、家长学校咨询活动……”,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增进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与交流,同时,学校也从家长那里得到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难怪有人说家长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4.学生活动。“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团徽下的宣誓、板报专栏、校规校训”以及参观、访问、调查、竞赛等有益活动,让学生了解多彩的大千世界,感受劳动之艰辛,亲历知识的需求,触动求知的欲望。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从中得到了“崇真、尚美、启智、健体”的高尚品质教育。

(四)运用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很多农村学校、教师习惯于大考、小考后把成绩公布于众,然后仔细排出名次,甚至把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这种做法偶然为之,可能会给学生适度的压力,激发学习积极性。但频繁用这种手段,甚至将之作为控制、刺激学生的有力武器,后果必然是灾难性的。长期如此,将破坏学校教学环境,使学生始终生活在焦虑和压抑之中。最可怕的是,对排名靠后的学生在心理上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教育无小事,采取任何教育措施,都应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利益。我们在课堂上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了不同的评价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认真对待;对学生的熟悉和实践结果。正确的给予充分的肯定,有独到见解的大加表扬,错误的不直接否定,更不草率批评,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阅读资料、师生交流诸多方面得到正确的答案。由此可见,运用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四、多种途径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

(一)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以信息化推动学校的发展

农村学校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在教育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假如把有限的资金均摊给各个学校;只能是杯水车薪。推进教育信息化,只有集中投资才能见效,而集中投资的前提必须是调整学校布局,撤并部分不足百名师生的“袖珍学校”,集中力量和资金建设示范化学校,因地制宜抓好“计算机、闭路电视、广播”三网合一的“乡镇网”及各个学校的信息网络建设,推动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农村“民转公”和代课教师偏多,素质偏低,观念相对落后,教法相对陈旧。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建好农村学校卫星网这一“天网”和互联网这一“地网”的同时,还要加强“人网”的建设。一是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培养培训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二是通过发达地区对贫困农村学校的支教、城镇和农村学校教师的轮流任教、城镇教师定期送教下乡等形式,共享“人网”资源;三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四是加强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基本功素质;五是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体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利用农村独特环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农村进行新课程改革,环境、设施等并非课改教师所想象的那样——完美无缺。然而,没有活动场地、没有专业教室……,时刻困扰着课改的如期进行,作为课改先行者是否想到了农村那些平凡朴素的山川河流、田野村庄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诸如踢毽子、打沙包;荡秋千、促泥鳅、扭秧歌、舞龙灯等活动;都对学生的自主参与、群体合作、情趣爱好、创新思维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只要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组织引导得当,并加以创新改进,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参与教改创造条件

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忽视校本教研,盛行分数治理。为了扭转这种重分不重人,利益驱动代替事业追求的被动局面,必须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集中交流”为主,通过教学反思、交流研讨、集体备课、协作尝试、说课评课、案例评选、探究创新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教改创造条件。

(五)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强化家长与学校间的联系

家庭不仅是学生暖和的港湾,更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诚邀家长与课改同行。无论是实施课改年级的教师还是其他年级的教师,都要多与家长联系、沟通,做好宣传工作,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并举行家长开放日、开放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纵横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通过平等对话。在对话中互相理解,在理解中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农村学校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辍学;义务教育:应试教育;教育公平

一、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高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巨大成绩。按照义务教育的实施规划,到2000年,政治经济不发达的老少边远地区,均应完成义务教育的任务。但至今为止,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现象在许多地方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的辍学情况在一些地方还相当严重。据一些学者的调查显示.在城郊的小学阶段学生辍学率为2.7%,而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率则高达11.5%,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率高出8.8%。这一情况在广大的农村普遍存在。农村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率的大幅度上升决非个别现象,而且有的地方辍学甚至更为严重(注:辍学率是指实际在校人数与应在学校人数之比)。

二、原因分析

(一)调查及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走访校领导和与20多名辍学者的谈话,结果表明:导致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知识无用、重男轻女。其中每种原因造成的辍学人数在所调查的全部辍学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如下表:

人们一贯认为,学生辍学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但从调查可知,经济困难、家庭条件差并不是辍学的最主要原因,学习困难和观念落后、思想封建保守才是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到了初中阶段,因观念落后和学习困难而辍学的学生人数远远高于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学生人数。观念落后包括的涵义很广,主要指学生本人或家长对学习的看法,如学习就是为考上大学,如果将来考不上大学,学习知识也就没有任何用处:在农村劳动,有小学文化程度,能认字、书写自己的名字就足够了。调查的另一结果是,女孩的辍学率大大高于男孩.主要原因是家长的封建意识太浓厚,认为女孩最终是给别人家培养的,不愿意多投资;若家庭的经济实力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的话,肯定会牺牲女孩而供男孩。

如果从主客观原因进行分析,因主观因素(学习成绩不好而厌学、不能吃苦、想家、闹情绪等)而辍学的占总人数的64.4%,因客观因素(家庭条件差、家长不支持、有病等)而辍学的占总人数的34.4%,可见学生辍学主要是由于学生主观原因导致的,学生本身对学习没兴趣、成绩差,又不能吃苦,最后导致缺乏自信而辍学。

(二)深层剖析

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及观念的落后只是农村学生辍学的表层原因,深入分析.其背后则隐藏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

1.教育政策的不公平

学者杨东平曾撰文指出,长期以来,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历来的教育改革及政策的出台,习惯于将眼光集中在城市的发展上,国家的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甚至只反映和体现城市人的利益。例如教育改革的实施,大量教育资金的投入等优先考虑城市的学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政策城市取向的思路已不适合形势发展的需要。然而,作为一种思维定式它仍有较大的惯性,依然潜存于各种社会决策之中。诸如无视城市和农村儿童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别,以城市学生的发展特点为基础制定全国统一的教举大纲,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广大农村地区很少有用武之地。由于学校里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没有考虑到乡村学生的特点,使许多学生感到学不会,而成为经常性的学业失败者。而经常性的学业失败则使上学在孩子们的眼中变得索然无味,甚至对上学产生一种恐惧心理,不愿意再上学;同时,对大部分升学无望的农家子弟及其家长来说,教学内容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脱节也使得教育的吸引力在他们的心中荡然无存。从这个层次上讲,国家教育政策的城市取向以及教育资源对农村学生的不公平促成了农村学生的辍学。

2.以城市学生为基准的大学分数线的划定,加剧了农村学生辍学的现象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原因,长期以来城乡差距、城乡二元对立格局一直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跳出农门、进入城市工作、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就成为农家子弟上学的初衷和为之奋斗的目标,而接受教育是实现这种转化的首要条件。正因为如此,农村家长才心甘情愿地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期望他们能考入大学,实现做城里人的梦想。然而,由于我国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的限制,出于社会需要各级各类人才的考虑,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也对人进行着严格的筛选一层层考试。农村学生唯有通过严格的升学考试才能跨越农村,进入城市。应该说,教育的“升学”模式,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对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农村教育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种“升学”模式为实现农家子弟和城市学生享受教育资源的公平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正是由于这一模式的存在,在客观上无形地抑制了农村教育的多方面发展,使得农村教育长期以来陷入“升学教育”、“离农教育”、“学非所用”的怪圈、如学校只重视“尖子”生的培养,忽视甚至歧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致使所谓的“差生”产生厌学情绪,最后导致弃学;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经济建设相脱节,农村所需要的人才长期得不到有效培养和供给,而一旦升学、“离农”无望、上学在他们的眼中便不再具有任何意义,反而成为一种浪费。

3.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政策的出台,使农村“剩余知识分子”大量存在

随着大学生分配制度的改革,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分配已从计划分配过渡到当今的将人才推向市场,供需见面,相互选择。这给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合格人才,但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近几年,在农村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或者是大中专毕业后因找不到工作而回乡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农村学生由于家庭背景以及软弱的经济实力,致使他们在“公平”的应试初始就处于劣势。部分农民原先抱有很大的期望。只想勒紧裤带、外出打工和多方筹措学费,过上几年紧巴巴的日子,待孩子一旦毕业,全家的生活就会有个大转机,但没有想到孩子大学毕业后仍会找不到工作。再加上现在上高中和大学学费又很高昂,于是就只好让孩子辍学,早点步入社会,为家庭挣钱,早为家庭做贡献。

三、对策

面对辍学率高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现代人的目标的差距.结合我国城乡教育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降低辍学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尽可能消除城乡差异

目前,城乡二元格局及城乡壁垒的存在使得人口不能自由迁移,而“升学转化”就成了广大农村青少年脱离农村、进入城市的一条最可行的捷径。因此农村教育偏离正确的轨道,发展成为“离农”教育,而“离农”无望又成了农村学生大量辍学的原因。我国现在正加紧各项有关改革的实施,最终是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户籍制度的改革,能够消除城乡二元格局,消除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在身份上的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农村教育存在的“离农”问题和辍学问题。

2.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新课程改革政策,改变以往“城市取向”的大一统教育模式

我国目前的课程从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对于国家课程,我们要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改动或增减。对于地方课程,既可以安排学科类课程,也可以安排各种活动;既可以是必修课,也可以开设选修课。其目的是补充或丰富部级课程的内容。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的评估,结合当地的经济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其目的在于尽可能考虑各地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参与性。总之,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就是要加强农村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允许和鼓励各地从农村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在课程结构、教育内容甚至学制等方面自主创新;把农村基础教育与成人教育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初中后和小学后的职业技术教育,同时在农村初、高中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以便使渴望升学和升学无望的学生都能受到实际需求的教育,从而增强农村教育对他们的吸引力。

3.加强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从调查可知,观念的落后和经济落后是造成农村学生辍学、农村教育“离农”的两大原因,农村的贫困经济与农村的贫困文化息息相关、互相联系和制约,农村贫困根植于农村的贫困经济.而农村贫困文化一旦形成.又反过来对农时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施以消极的影响。农村贫困文化的极端表现是农民对教育采取一种功利化的价值取向,眼前的实惠和利益表现使农民对教育采取一种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他们用眼前的实惠和利益来评判和裁决一切,诸如“上学就是为了能考上大学”、“如果考不上大学,书读再多也没有用”、“一文不识,一天几十(元)”等等。可以说,农村贫困文化对农村学生的辍学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必须在加强农村自身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农村贫困文化的变革比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困难也更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着贫困主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发展。所以,我们可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探索农村教育深层次改革的内涵,诸如价值取向、内容结构等,发挥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促进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

4.提高农民对义务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义务教育法的执法检查力度

通过广播、板报、标语及召开村民会、教师会、辍学生和其家长座谈会、村干部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动员活动,使全社会的人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形成“不求人人升学,只求个个成才”,“全面提高素质、积极面向未来”的共识,努力营造一种教师主动动员、家长自觉教育、辍学生积极返校复学的社会氛围。加大《义务教育法》的执法力度,建立乡政府对村委会、村委会对学生家长、学校对学生的实施义务教育的责任制,对少数经多次动员而未复学的辍学生家长给予适当惩罚,促使他们遵守《义务教育法》,送子女返校复学。

农村学校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哲学反思

农村学校主要是指县以下的由镇乡一级政府直接管理的乡村中小学校,其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开展农村的义务教育。目前,我国现有普通中小学86?6万多所,农村约占89%,在校中小学生1亿?6900多万,农村约占74%。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民体育的基础;农村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国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也关系着我国新一代农民的整体素质。

一、目前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面临的窘境

1?学校领导对体育重视不够

(1)名义上虽有校长分管体育,但实际上许多分管校长分而不管,对随意占用体育课尤其是毕业班的体育课听之任之,有些地区毕业班根本没有开设体育课。

(2)校领导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漠不关心,只抓升学率,无视学生体育活动和身体健康状况。

(3)体育课质量基本无人关心,校领导只对文化课感兴趣,体育课可有可无。

(4)分管领导对体育课多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数年不听、不看体育课是常事。

(5)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抓体育工作与教育质量对立起来,使学校体育工作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

2?师资不足

(1)具有专科或专科以上学历的体育专业教师不足,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2)体育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男、女体育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女教师寥寥无几。

(3)师资培训力度不够。在农村学校,体育课一般被认为是副科,体育教师很难被列入师资培训的范围内。

(4)对体育教师的评价比较片面,体育教师付出的劳动得不到认可,不能同工同酬。

3.教学问题突出

(1)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科学性、灵活性;体育考试项目的确定不够科学、灵活、全面。

(2)体育课开课率低,随意性大。大多数农村学校把体育课纳入了教学计划,列入了课程表,但名副其实的体育课开课率相当低,往往把体育课当成室外活动课,让学生自由活动,或者把体育课当成“自习课”,玩一玩,放松一下,有一名老师监护就行。尤其是村级学校,开课随意性更大,有的班主任对上体育课是随心所欲,想上就上,想不上就不上,体育课名不副实。

二、哲学思考

笔者认为,在认识上,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依然存在;在社会评价与管理上,对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工作还缺乏一

套科学规范、严格公正的评价标准和管理机制;在经济上,资金投入不足是目前农村体育教学落后的重要原因。此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领导的态度和爱好

“小城镇体育,大社会问题——来自我国小城镇学校体育的调查报告”中向我们揭示这样一个现象:校领导对体育的态度,对某个体育项目的特别爱好,也能使小城镇学校体育硬件有所变化。苏州横扇小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和对篮球的特殊爱好,导致了人均GDP并不被看好的横扇镇,在人均球类数指标上,超过人均GDP第一的上海中小学。

对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来说,他们已形成一条“规律性”的认识,即领导的态度和爱好成为决定一切的因素,并已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改革的成败竟完全取决于少数领导的态度和爱好。

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目标是公民社会。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走向公民社会的重要途径。当我们感叹世界文明进步的同时,审视我国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农村学校体育的改革,我们也意识到公民社会的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2.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缺乏整体性和配套性

体育,使人的生命系统按其自然本性而正常发育、成长,避免畸变伤损,圆满地实现生命全过程的预求;使生命系统按照人类社会的需求,在体质、体能、体型、体力等等方面发生合乎目的的相应变革、强化或优化,适应不同形态人的活动的需要。农村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应该是通过“五育”的整体性推进来实现的。目前我国农村学校教育的改革却偏重于智育和德育,漠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显然有悖于教育的整体性规律。

体育是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个系统,任何一个系统都是整体结构中各个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的综合体,如果单独一个方面,孤立起来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在农村,学校体育与农村体育构成了一个体育文化整体,但事实却是农村体育与农村学校体育属于不同的条块,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调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3.教育政策“城市取向”,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大,在经济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的今天,我们一味地强调城市文化所代表的时代文化对农村的导向和表率作用,长期奉行的整齐划一思维模式,事实上造成了我们在教育取向上的单一化。由于教育的话语权、决策权集中在城市阶层,也潜在地使得我们的教育政策和主流话语更多地带有“城市取向”。

没有对先进理论的了解和掌握就不会有先进理念的形成,与此同时,先进的理论并不代表先进的理念,因为理论转变为理念需要一个过程。教育领域特别是学校体育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体育教育教学的执行者必须先接触和了解理论。能不能接触和了解理论,有三个问题:第一,想不想知道?第二,从哪里知道?第三,有没有条件和办法知道?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就面临着这三个问题。今天我们的农村学校体育课堂的情形是:标准的课程,规范的教学,有力的控制,等等;学生的自由、天性、创造力就在这样的教学中逐渐丧失殆尽。在这个问题上,教育本身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三、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理性回归

农村学校体育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现代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农村学校体育是不可替代的教育生态环境要素;是不可替代的生活方式教育;是最具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教育方式;是最具现代性的先进文化传播器;是联结学生与自然、学校与社会的文化纽带;是促进体育文化传承,推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后盾;是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器。

1.构建主体性意识,依法教改,依法治体

李泽厚先生认为,人类通过漫长的历史实践终于全面地建立了一整套区别于自然界而又可以作用于它们的超生物族类的主体性体系。但是由于传统文化中上尊下卑思想的长期影响和现实社会体制内的等级压迫,造成了广大农民及农村体育教师主体性的缺失,使得学校体育工作和改革中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现象经常发生,却少有人问津。学校体育工作和改革,尤其在农村,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人治。例如,对学校体育经费,《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只做了一些原则的规定,如“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应当安排一定数额的体育经费”,“在经费上尽可能对学校体育给予支持”等。但学校体育经费具体给多少,还是有关领导说了算。张校长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就可能多给一点,李校长不太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就可能少给一点。如果体育教师胆敢提出不同意见,就用“要顾全大局”、“服从整体规划”等大话来压你,如果不服就给你“穿小鞋”,甚至搞打击报复。

要改变学校体育改革尤其是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因领导的好恶而变化的局面,必须构建农村学校体育各主体的主体意识,依法治教,依法治体,真正做到:第一,完善现有的教育制度和法律,制定新的制度和法律,具体明确农村学校体育中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第二,加强制度和法律的宣传,唤醒农村学校体育改革中各主体的主体意识,增强他们、特别是教师主体的法律意识,用法律维护学校体育的地位和教师自身的利益与地位。第三,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加强对教育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改革,维护司法公正。

2.整体推进,倡导终身体育,促进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

辩证联系的思想要求用整体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一方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没有部分便没有整体;另一方面,整体的属性、功能并非各部分属性、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新的特征和功能的整体。

因此,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必须整体推进,倡导终身体育,促进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为此,第一,农村学校教育各主体要充分认识到“五育”是一个整体,偏废任何一育都不利于农村社会进步和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第二,树立体育课与其他课程一样重要的观念,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一样是现代教育的主体。第三,教学内容需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利用学校教育12年的时间(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学习)改变一个人的思想,12年的时间足可以让一个人接受终身体育的思想,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第四,以农村学校体育为依托,推动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因地制宜,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拓展新的空间

对于一个以“三农”为主要成分的国家来说,没有富于特色的合宜的农村学校体育模式及相关的政策倾斜,应该只是一种遗憾,而对于在理论和实践上本已存在巨大差异的农村学校体育来说,“城市取向”的学校体育政策,使得本是乡村传统体育文化最为丰富的农村,遗弃和背离了他们原本有价值的体育文化资源,这不仅仅是体育工作者们的遗憾,更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悲哀。因此,农村学校体育改革要解决教学理念落后、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不管是教师还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必须勤于学习,掌握和培养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开展创造性实践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部门应尽可能地建立创新机制和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要勇于探索,因地制宜,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拓展新的教学空间。如农村有山、有水、有着城市所不具备的大自然,让学生去爬山不会比枯燥的“跑圈”运动量小;让学生在田野里抓蝴蝶,听到的笑声或许是最开朗的。农村学校应尽可能地根据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展能够让学生真正喜欢的体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这种“兴趣”能够陪伴他们一生。

参考文献:

[1]刘志民,丁燕华?小城镇体育,大社会问题——来自我国小城镇学校体育的调查报告[R]?体育科研,2004(1):62~75?

[2]孙庆祝,等?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农村体育的必由之路[J].体育文化导刊,2004(8):53~55?

农村学校教育范文第5篇

要害词:辍学;义务教育:应试教育;教育公平

一、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高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巨大成绩。按照义务教育的实施规划,到2000年,政治经济不发达的老少边远地区,均应完成义务教育的任务。但至今为止,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现象在许多地方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的辍学情况在一些地方还相当严重。据一些学者的调查显示.在城郊的小学阶段学生辍学率为2.7%,而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率则高达11.5%,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率高出8.8%。这一情况在广大的农村普遍存在。农村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率的大幅度上升决非个别现象,而且有的地方辍学甚至更为严重(注:辍学率是指实际在校人数与应在学校人数之比)。

二、原因分析

(一)调查及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走访校领导和与20多名辍学者的谈话,结果表明:导致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知识无用、重男轻女。其中每种原因造成的辍学人数在所调查的全部辍学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如下表:

人们一贯认为,学生辍学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但从调查可知,经济困难、家庭条件差并不是辍学的最主要原因,学习困难和观念落后、思想封建保守才是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到了初中阶段,因观念落后和学习困难而辍学的学生人数远远高于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学生人数。观念落后包括的涵义很广,主要指学生本人或家长对学习的看法,如学习就是为考上大学,假如将来考不上大学,学习知识也就没有任何用处:在农村劳动,有小学文化程度,能认字、书写自己的名字就足够了。调查的另一结果是,女孩的辍学率大大高于男孩.主要原因是家长的封建意识太浓厚,认为女孩最终是给别人家培养的,不愿意多投资;若家庭的经济实力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的话,肯定会牺牲女孩而供男孩。

假如从主客观原因进行分析,因主观因素(学习成绩不好而厌学、不能吃苦、想家、闹情绪等)而辍学的占总人数的64.4%,因客观因素(家庭条件差、家长不支持、有病等)而辍学的占总人数的34.4%,可见学生辍学主要是由于学生主观原因导致的,学生本身对学习没爱好、成绩差,又不能吃苦,最后导致缺乏自信而辍学。

(二)深层剖析

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及观念的落后只是农村学生辍学的表层原因,深入分析.其背后则隐藏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

1.教育政策的不公平

学者杨东平曾撰文指出,长期以来,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历来的教育改革及政策的出台,习惯于将眼光集中在城市的发展上,国家的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甚至只反映和体现城市人的利益。例如教育改革的实施,大量教育资金的投入等优先考虑城市的学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政策城市取向的思路已不适合形势发展的需要。然而,作为一种思维定式它仍有较大的惯性,依然潜存于各种社会决策之中。诸如无视城市和农村儿童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别,以城市学生的发展特点为基础制定全国统一的教举大纲,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广大农村地区很少有用武之地。由于学校里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没有考虑到乡村学生的特点,使许多学生感到学不会,而成为经常性的学业失败者。而经常性的学业失败则使上学在孩子们的眼中变得索然无味,甚至对上学产生一种惧怕心理,不愿意再上学;同时,对大部分升学无望的农家子弟及其家长来说,教学内容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脱节也使得教育的吸引力在他们的心中荡然无存。从这个层次上讲,国家教育政策的城市取向以及教育资源对农村学生的不公平促成了农村学生的辍学。

2.以城市学生为基准的大学分数线的划定,加剧了农村学生辍学的现象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原因,长期以来城乡差距、城乡二元对立格局一直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跳出农门、进入城市工作、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就成为农家子弟上学的初衷和为之奋斗的目标,而接受教育是实现这种转化的首要条件。正因为如此,农村家长才心甘情愿地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期望他们能考入大学,实现做城里人的梦想。然而,由于我国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的限制,出于社会需要各级各类人才的考虑,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也对人进行着严格的筛选一层层考试。农村学生唯有通过严格的升学考试才能跨越农村,进入城市。应该说,教育的“升学”模式,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对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农村教育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种“升学”模式为实现农家子弟和城市学生享受教育资源的公平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正是由于这一模式的存在,在客观上无形地抑制了农村教育的多方面发展,使得农村教育长期以来陷入“升学教育”、“离农教育”、“学非所用”的怪圈、如学校只重视“尖子”生的培养,忽视甚至歧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致使所谓的“差生”产生厌学情绪,最后导致弃学;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经济建设相脱节,农村所需要的人才长期得不到有效培养和供给,而一旦升学、“离农”无望、上学在他们的眼中便不再具有任何意义,反而成为一种浪费。

3.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政策的出台,使农村“剩余知识分子”大量存在

随着大学生分配制度的改革,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分配已从计划分配过渡到当今的将人才推向市场,供需见面,相互选择。这给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合格人才,但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近几年,在农村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或者是大中专毕业后因找不到工作而回乡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农村学生由于家庭背景以及软弱的经济实力,致使他们在“公平”的应试初始就处于劣势。部分农民原先抱有很大的期望。只想勒紧裤带、外出打工和多方筹措学费,过上几年紧巴巴的日子,待孩子一旦毕业,全家的生活就会有个大转机,但没有想到孩子大学毕业后仍会找不到工作。再加上现在上高中和大学学费又很高昂,于是就只好让孩子辍学,早点步入社会,为家庭挣钱,早为家庭做贡献。

三、对策

面对辍学率高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现代人的目标的差距.结合我国城乡教育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降低辍学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尽可能消除城乡差异

目前,城乡二元格局及城乡壁垒的存在使得人口不能自由迁移,而“升学转化”就成了广大农村青少年脱离农村、进入城市的一条最可行的捷径。因此农村教育偏离正确的轨道,发展成为“离农”教育,而“离农”无望又成了农村学生大量辍学的原因。我国现在正加紧各项有关改革的实施,最终是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户籍制度的改革,能够消除城乡二元格局,消除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在身份上的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农村教育存在的“离农”问题和辍学问题。

2.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新课程改革政策,改变以往“城市取向”的大一统教育模式

我国目前的课程从制定者或治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对于国家课程,我们要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改动或增减。对于地方课程,既可以安排学科类课程,也可以安排各种活动;既可以是必修课,也可以开设选修课。其目的是补充或丰富部级课程的内容。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的评估,结合当地的经济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其目的在于尽可能考虑各地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参与性。总之,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就是要加强农村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答应和鼓励各地从农村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在课程结构、教育内容甚至学制等方面自主创新;把农村基础教育与成人教育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初中后和小学后的职业技术教育,同时在农村初、高中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以便使渴望升学和升学无望的学生都能受到实际需求的教育,从而增强农村教育对他们的吸引力。

3.加强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从调查可知,观念的落后和经济落后是造成农村学生辍学、农村教育“离农”的两大原因,农村的贫困经济与农村的贫困文化息息相关、互相联系和制约,农村贫困根植于农村的贫困经济.而农村贫困文化一旦形成.又反过来对农时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施以消极的影响。农村贫困文化的极端表现是农民对教育采取一种功利化的价值取向,眼前的实惠和利益表现使农民对教育采取一种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他们用眼前的实惠和利益来评判和裁决一切,诸如“上学就是为了能考上大学”、“假如考不上大学,书读再多也没有用”、“一文不识,一天几十(元)”等等。可以说,农村贫困文化对农村学生的辍学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必须在加强农村自身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农村贫困文化的变革比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困难也更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着贫困主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发展。所以,我们可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探索农村教育深层次改革的内涵,诸如价值取向、内容结构等,发挥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促进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

4.提高农民对义务教育重要性的熟悉,加强义务教育法的执法检查力度

通过广播、板报、标语及召开村民会、教师会、辍学生和其家长座谈会、村干部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动员活动,使全社会的人提高熟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形成“不求人人升学,只求个个成才”,“全面提高素质、积极面向未来”的共识,努力营造一种教师主动动员、家长自觉教育、辍学生积极返校复学的社会氛围。加大《义务教育法》的执法力度,建立乡政府对村委会、村委会对学生家长、学校对学生的实施义务教育的责任制,对少数经多次动员而未复学的辍学生家长给予适当惩罚,促使他们遵守《义务教育法》,送子女返校复学。